切换到宽版
  • 3742阅读
  • 13回复

[每周一府]每周一府(201):巩昌府(定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18
巩昌府:冲,繁,疲,难。隶平庆泾固化道。明置府,领州三,县十四。顺治初,因明制。雍正七年,升秦、阶二州为直隶州,降徽州为县,及清水、秦安、礼、两当隶秦州,以文县、成县隶阶州。八年,增置岷州及靖远县。乾隆三年,割靖远隶兰州。十三年,改洮州卫为?来属,旋并漳县入陇西,隶巩秦阶道。西北距省治四百二十里。广二百九十五里,袤千二百三十里。北极高三十四度五十七分。京师偏西十一度四十三分。领?一,州一,县七。

陇西冲,繁。倚。东:三品石、仁寿。北:赤亭。西南:首阳。西:西倾。西北:八角山。渭水,西自渭源入,合广阳水为山河口,左合援阳河,右合科阳,迳城北,纳县境诸水,东南入宁远。漳水一曰清水河,西南自岷州入,迳漳县故城南,东入宁远。镇一:天衢。驿二:通远、三岔。县丞驻漳县故城。

安定冲,难。府北百六十里。南:南安山。东:照城、凤凰。西:西岩山。东南:温泉山。北:车道岘。关川水东源出县南禅牧山麓,一曰东河,西北流,西源出县西南胡麻岭,一曰西河,东北流,迳县城北,汇为一川,一曰北河,北入会宁。镇一:龟兒嘴。驿四:延寿、通安、西巩、秤钩。

会宁冲,难。府东北二百里。东南:桃花。北:乌兰山,乌兰关在其下。南:铁木山。东北:屈吴山。祖河出东南王家山,西流,厉河出南米家峡,北流,汇于城南,曰祖厉河。左纳西巩驿水,右合仓下什子川,西北入靖远。关川水西南自安定入,迳县境西北入靖远。镇一:翟家。驿四:保安、乾沟、郭城、青家。

通渭简。府东北二百里。西北:笔架山。东北:玉狼。南:十八盘山。华川水出会宁华川岭,入县境。东南迳西河湾;左合南家河,右龙尾沟,又东错秦安,关川河从之。再错复入,为散渡河,合青石峡水、清溪,入伏羌。镇二:鸡川、安远。

宁远冲。府东南九十里。南:银观峪。西:广吴山。南:董墨。东北:石门。西南:武城。渭水,西北自陇西入,迳鸳鸯嘴,合漳水及广吴河,迤东迳城北,纳县境诸水,东入伏羌。县境濬渠二十七。镇六:马务、威远、来远、落门、纳泥、榆盘。

伏羌冲,难。府东南百九十里。南:天门山。西:三都谷。西南:硃圉山。渭水,西自宁远入,纳南来诸水,迳城北,华川水北自通渭来注之,东入秦安。藉水一曰乌油江,出县南山中,东入秦州。广济、陆田、通济三渠,皆明濬。

西和疲。府东南三百里。东南:太祖山。北:宝泉。东北:鸡峰。西北:祁山。西南:仇池山。西汉水,东自礼县入,迳县北,横水河迳城东,合叶家河、白水,仍西入礼县。复东流入境,迳县南,江底河出县西南香山,东南流注之,又东南入阶州。东北:盐井。镇一:长道。

岷州疲,难。府西南二百四十里。明卫。雍正八年改置。北:岷山。东南:岷瓘山。洮水自西洮州厅入,东流过城北,叠藏河西南自杨土司境来,合多邦、绿园二水,北流注之。洮水西北复入洮州厅。岷瓘江一曰良恭河,出岷瓘山东麓分水岭;南流迤东入礼县。白龙江上源曰阿坞河,出岷瓘山西麓分水岭,东南流,合数小水,曰岷江,又东南迳临铺江西入阶州。驿三:岷山、西津、酒店。土司二:麻童、百林口堡。番族一:沙庄。

洮州厅繁,难。府西南三百六十里。西南:西倾山。山脉东迤,曰阴得尔图塔拉山、绰那搜尔山、多克第山、阿穆尼恰珠温恭山、多噶尔山。洮水出西倾东麓,一曰巴克西河,南流迤东,纳库库乌苏、波尔波河、多克第河,合拉尔河、底穆唐河诸水,迳厅城南,东入岷州,折而西北,复入?境,迳?东北入狄道。白水江,即禹贡桓水,一曰垫江;西自四川松潘厅入,迳厅城西南,东南入阶州。边墙,南起洮州卫故城南峪口,北入河洲。镇一:广思。土司三:著逊、卓泥杨氏、资卜马氏。诸土司皆贫弱,地什九入卓泥杨氏,幅员千馀里,南与松潘接。南路隘口七,通四川番地。西路隘口六,通青海。北路隘口三,通循化厅番地。
[ 此帖被北极星在2009-03-18 17:52重新编辑 ]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18
据考古资料记载,上古时,陇西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湖泊广布,森林草木茂密,野生动物遍地.旧石器时代,陇西就有先民活动.新石器时代,陇西大部被森林覆盖,人们以畜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并不断扩大活动区域,走出山地,活动在渭河、西河、科羊河两岸和南北浅山区。当时的诗歌也描写"车马回狩"事。1974年出土的石石奔、石等文物表明,远在距今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我先民就开始了原始的农业,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生产、生活工具逐渐增多,陶器细致、石器磨光、鼎器精细。1978年发掘的堡子坪遗址大量的陶器进一步证明,马家窑、齐家文化时期,陇西先民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进入定居农业的梨耕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活动,人们不仅沿渭河及其主要支流居住,而且逐渐扩大了活动区域,在远离渭河及其支流的山区,旱川区建筑村落,家畜的饲养和谷物质种植都有一定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粟作农业文化。商周秦汉,是陇西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奠基时代,周秦部族的早期发展,促进了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在陇西各族先民的共同努力下,西周先秦时代发展了渭河流域的农业,进而使陇西成为沟通中原关中与西域的重要通衢。1963年西河滩西周遗址发展的房屋、窑穴、窑址、墓葬和井,雄辩地证明了西周时期陇西已是典型的农业经济社会,并已进入奴隶制社会。郡县制之创立与长城的修筑当是我国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中有着极其深远的两个重大事件。秦昭王二十七年,西起临洮,经甘肃东部修筑长城,史称战国秦长城,途经我县。今福星乡秦长城遗址即建于当时。秦昭王三十五年,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杀之”,始置陇西郡。近1000年今陇西境先后置襄武、首阳、兰干、中陶等县,分属陇西、天水、南安郡辖,并移陇西、金城二郡治于襄武。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上柱国越国公镇守陇右驻襄武,顺山川地势,以四隅为四正,始筑今县城,为全国城池之特例。仁寿山十方禅院亦建于唐代。丝绸之路开通,僧侣商贾络绎不绝。张骞出使西域、炀帝西巡、文成公主入藏联姻皆途经陇西。宋元明清时期,为陇西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一度成为甘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和西陲重镇。

陇西建置历史悠久。



春秋时,渭首之豸原戎牧居在今陇西地带。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兵临渭首,灭狄、豸原戎。公元前272年秦始设陇西郡,陇西郡因在陇山(今六盘山)以西而得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36郡,陇西为其中一郡。汉初在今陇西县境置襄武、首阳二县、始有建制。后又置豸原道、兰干,四县并存,分属陇西、天水二郡。东汉后期,羌戎起义,移金城、陇西二郡治襄武,一度为二郡的政治、军事中心。 公元188年,南安郡治豸原道,陇西境襄武、首阳、豸原道、中陶四县并存,由陇西、南安二郡分辖。三国初,又移陇西郡治襄武。从此陇西便成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之西陲要镇。公元590年(隋文帝开皇十年),改武阳县为陇西县,县名沿用于今。唐置渭州,宋设通远军,金立巩昌府和陕西路巩昌总帅府,元改为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先后属四川行省和陕西行省,巩昌路辖5府27州(含今兰州市和四川、陕西省部分地区)。明清二代,多派要员坐镇陇西,明洮岷兵 备道道尹、茶院行台、都察院行台、分守陇右道道尹、巩昌府府尹、巩昌卫指挥使;清陕西西路布政使、巩昌布政使、巩昌府知府等均驻陇西。陕、甘分省后,甘肃巡抚也曾驻节,成为甘肃最早的省会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18
打开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就无法回避随处可见的“陇西”二字。因为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上游,是华夏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秦文化、唐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两千多年厚重的人文历史。

远在战国时期,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使司马错发陇西……拔之。”(《史记·秦本纪》)这是陇西之名首次见于史籍。公元前272年置陇西郡,治所狄道(今临洮县),为陇西建郡之始。谓之陇西,因在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为渭河平原和陇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仍置陇西郡,治所未变。辖地相当于现在的兰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陇南地区一部和临夏一部的总和(《西汉政区地理》)。为当时右拒西羌、左护咸阳之要郡,兵家必争之要地。

两汉时期,实行州、郡、县三级建制,陇西郡(治所仍在狄道)属凉州刺史部。至安帝五年(公元111年),因羌人多次起义,兵入狄道,便移陇西郡治于襄武(今陇西县),又于公元128年还治狄道。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陇西郡治由狄道迁至襄武。

这就是说,秦、汉时的陇西郡,包括六盘山以西、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期间,朝代虽有更替,辖地虽有增缩,治所虽有移动,可郡名未变,建制未变,治所(基本)未变。也就是说,陇西郡治在狄道,凡492年(实475年)。这是不争的史实,是陇西早期的历史文化地域概念。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历北宋、南宋和与之相并存的金、辽二国,直至元、明、清三朝,近1700年间,在今陇西县境内,一直存二三级政区建置。元时,实行中书省、路、州(府) 、县四级建制,改金国陕西西路巩昌总帅府为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实行政军合治,统督巩昌、临洮、平凉、庆阳、隆庆(今四川剑阁)五府,秦(天水) 、陇(陇西) 、兰(兰州)、阶(武都)、利(四川广元)、巴(四川巴中)、龙(四川江油)、沔(陕西沔县) 、邠(陕西邠县)等二十七州。明朝实行布政使司、府(州) 、县(州)、三级政区,巩昌府属陕西布政使司,领有三州、十四县。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陕西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驻巩昌,辖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九州、二十八县。1667年改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行一级政区,为首次建省,系甘肃省会之前身。这也是不争的史实,是今日陇西不能割舍的历史,是陇西之名绵延至今且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神秘、可贵之处。

由此可见,陇西的历史,就是甘肃的历史;今日之陇西县,不仅是历史上陇西郡的所在地,也是串结甘肃历史文化的一根中心线;记述陇西历史上的人或事,必然要超出县域而进入郡(府)的地域范围;虽然历史的陇西内涵与当今陇西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又确实处于古陇西概念之中谁也无法剥离;就全中国来说毕竟只有一个陇西,这一点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无法更改的。可以说,陇西既是今日陇西县的专用名词,又是一个历史大地域的代名词。沿着历史的大地域叫法,不仅是对历史的认知、尊重与负责,也有利于文化传承的沿续性,和人们对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已知的统一性。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5-18
安定区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这块土地上就深深地留下了华夏民族祖先的足迹。夏、商、西周时期,这里属《禹贡》雍州地,为氐族、羌族等游牧地。春秋战国时为西戎地,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为大夫,征伐西边戎族小国(部落),辟地千里,从此进入秦国版图。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治所在狄道(今临洮),并将现在安定的区域划归陇西郡。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宋帝赐名“定西”,含“安定西边”之意,这便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定西”的名字。金皇统初(公元1143年左右)定西城初置设县,贞祐四年(公元1216年)升为州,属巩昌府。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改“定西州为安定州”,明太祖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安定州为安定县,属巩昌府,历经明、清两代。民国三年(1914年)复改为定西县。1949年8月14日解放后,定西县一直沿用,属定西地区行政公署。2003年9月,随着定西地区撤地设市,定西县撤县设区,更名为“定西市安定区”。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5-18
会宁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禹贡》雍州之域,殷周为西羌所居,战国至秦属北地郡。西汉于会宁境内置祖厉县,属安定郡(祖厉音嗟赖,以祖厉河而定名),治所在今县北郭城驿镇有祖厉县故城遗址。公元前一一二年,汉武帝西巡到此。《汉书.武帝记》载;“(元鼎)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遂逾陇,登崆峒,西临祖厉河而还”。王莽时祖厉县改为乡礼县。东汉初,废乡礼,复为祖厉县。安帝永初五年(111年),迁县治于今会宁县会师镇南十里铺村窝铺村民小组厉河之滨,属凉州刺史部武威郡。两汉时期,会宁地居“丝绸之路”北线,用兵河西之孔道。魏晋以来,会宁之地陷于荒芜。南北朝时期,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周太祖为西魏相时,置会州会宁县,治所在今靖远县东北。《元和志》载:“后周太祖为西魏相,来巡,会师于此,土人张信謦资犒军,太祖大悦,因置州以会宁为名”。

“周太祖置会宁县,属会州。”会宁县自西魏得名,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北周属高平郡乌兰县。隋属平凉郡会宁县,后改凉川县。唐属会州会宁郡,所辖会宁、乌兰二县。宋属会州敷川县。金属会州保川县。又置西宁县,属秦州,治所在今会宁县翟家所乡张城堡村有西宁故城遗址。此地宋时称“甘泉堡”。宋宣和中(1120年)尝置刺羌城于此。贞右四年十月(1216年)西宁县升为西宁州,仍属会州。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年),并县入州,属巩昌路,隶陕西行省。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会宁地震严重,“诏改会州为会宁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置今之会宁县,隶陕西布政司巩昌路。会宁县名从此沿用,历经明、清两代,至今600多年历史。清隶属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

中华民国2年(1913年),截府留县,会宁县改属甘肃兰山道。16年(1927年),废道后直属甘肃省政府。25年(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期间,曾建县苏维埃政府。

  1949年8月12日,会宁解放,成立会宁县人民政府。设立会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22日,会宁分区易名定西分区,会宁为其属县。

新中国成立后,会宁县隶属定西地区行政公署。1985年8月1日,白银市恢复建制,会宁县改属白银市。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5-18
通渭县历史悠久,开发较早,距今已有四、五千年。西周为羌戎地区,秦属陇西郡,汉初始置平襄县,属天水郡。宋置通渭县,元属巩昌路,明清属巩昌府,建国后于1956年划归定西专区所辖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5-18
武山,古称“宁远”,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始建
新兴县,宋崇宁三年(1104年)置宁远县,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为武山县。博大精深的
远古文明和苍苍茫茫的毓秀山川,使这块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古“丝绸之路”的通
道和重镇。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5-18
翻开《巩昌府志》和《伏羌县志》,甘谷原来就是史称冀县、冀城或伏羌的古冀地。公元前688年,秦武公设置冀县之前,这里和当时被称为邽县的天水一带河水甘冽,水草丰茂,漫山遍野饲养着日后驮载秦人先祖东进中原、横扫六合的膘悍战马。

在中国历史上甘谷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它是历史上最早建县的,从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68)置冀县开始到现在,甘谷县已有2675年的历史了。作为历史古县城,这里人才辈出,较著名的有孔夫子七十二门人之一的石作属,三国时期蜀丞相姜维等。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5-18
甘谷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县之地,被誉为“华夏第一县”,古称冀县,又称伏羌。那么作为汉族的甘谷与历史上的羌族又有什么联系呢?
    羌族,查《辞海》民族分册便可得知,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尔玛”,是汉民族的主要族源之一。远在殷商时代,羌人就多次出现在甲骨文中,当时羌族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一带,所以历史上一般将甘肃通称为“西羌”。
    甘谷古称冀县,早在秦武公十年 (公元前688年)就建立了冀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建县之一,被誉为“华夏第一县”。县名虽然几经更改,但沿用最长的就是冀县、伏羌。那么作为古冀县的甘谷,又是怎样变成伏羌县的呢?
    据历史记载,甘谷从建县开始,就被命名为冀县,长达1000多年,到了唐武德三年(620年),县名改为伏羌。人们不禁要问,好端端的一个冀县(冀,乃希望之意),为什么要改名?并且含有战争之意呢?据作家贾润民在《甘肃的由来》一文中介绍,羌族是西戎中繁衍最快的民族,从汉代起就遍布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宁夏和四川的广大地区。蜀汉延熙十六年(235年),甘谷人姜维起兵20万在董亭(今天水市武山县)伐魏,在铁笼山与魏军相遇,姜维命羌王去窃魏兵营寨,不料羌王被魏兵生擒,由于魏兵收买了羌王,致使姜维在铁笼山一战失败。公元384年,羌人头领姚苌建立了后秦政权,他的父亲姚弋仲去世以后,就葬于甘谷狐磐谷(今新兴镇姚庄村北),现在这里还生存着几千名姓姚的居民。北魏正光五年(524年),秦州羌人莫折大堤、莫折念生父子领导农民起义达8年之久,加速了北魏统治者灭亡的进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唐王朝建立后,便改希望之县的冀县为制服羌族的伏羌县。
    从改冀县为伏羌县,到民国18年(1929年),“伏羌”一名历时1300多年。直至1929年,又将伏羌县改为甘谷县。使甘谷真正成为甘甜之谷。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5-18
人文初祖伏羲出生于西和县境内的仇池山。 

《路史》载:“伏羲生于仇夷,长于成纪”。仇夷即仇池,成纪即天水。

东汉建安年间,氐人杨腾率领部众迁至仇池定居下来。三国时曾联合凉州马超、韩遂、杨秋和占据今甘肃一带的兴国氐王阿贵汇合共同反抗曹操。后因战败率少数将领投奔蜀汉,其余部众被曹操迁至扶风、天水一带。西晋文帝时,氐人杨飞龙受西晋封号,以假征西将军名义,率部落“还居略阳”。杨飞龙以外甥令狐茂搜为养子。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杨茂搜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氐族部众拥戴称王,始建前仇池国,称仇池公,其辖地有武都、阴平二郡。公元317年前仇池分裂,杨茂搜长子杨难敌继位,号左贤王,屯下辨。其弟杨坚头号右贤王,屯河池(今徽县),今陇南地区大部都在其控制范围之内。其后兄弟内斗,国力日弱,公元371年,前秦皇帝苻坚遣将杨安攻仇池,城破之后,将氐族人迁徙到关中一带, 前仇池国灭亡。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5-18
岷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洮河中游、定西地区南部,历史悠久,秦统一六国前,即建县制。北朝西魏文帝始置岷州,明洪武改置岷州卫,清雍正又改称岷州,民国二年,改为岷县,沿用至今。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5-18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是藏在历史深处的一块宝地。它古称洮州,汉、回、藏多民族杂居;汉代有中原移民,唐代起边将李晟、李塑“雄于西土”,宋代设“茶马互市”,明代来西征将军沐英并屯边军民,一时兴江淮之风;史称临潭为“入藏门户”,常为“词人侍望,剑客高歌”之地;藏传佛教之江可寺,元世祖忽必烈南征之行宫,红色苏维埃之旧址,力挽红军北上之会议旧所,朱德元帅当年“抗日反蒋星夜渡,为国跋涉到临潭”之诗句,在在件件,临潭的历史之重可鉴……

洮州卫城,东距临潭县县城35公里。据陈建中先生介绍,该城最早建于北魏太和五年(481),为吐谷浑11世14传王符连筹所建筑。古时称为洪和城,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唐代建国后,为了固边安民和发展经济的需要,曾经开通了以国都长安为中心通往边地甚至国外的商贸通道,除中外有名的“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通往西藏的道路叫“唐蕃古道”。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11),文成公主嫁吐蕃赞布松赞干布时,即由此路进入西藏。它对促进汉藏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在的新城,就是当年两地物资交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也是唐蕃使臣往返的驿马站。

    从唐末、五代、到北宋末,洮州为吐蕃占领。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宋将王绍攻克武胜关后,夺取了熙河六州,吐蕃守将鬼章联合西夏攻宋,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一举攻破洮州,并挥众加固了城池。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洮州陷于金朝。以后金朝曾在这里三置榷场,开展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南宋理宗宝佑元年(1252年),忽必烈兵伐大理(云南),曾在这里驻跸一月之久,设牙帐于隍庙原址,故民间传说称原鬼章行宫(即隍庙原址)为“鞑王金銮殿”。

    洪武十二年(1379年)正月,洮州十八族头目发动了叛乱,据纳邻七站之地与明廷抗衡。朱元璋派平西将军沐英、都督府佥事奉国将军金朝兴率京、秦、豫、鲁各路兵马进剿,并派曹国公李文忠往筹军事,叛乱很快被平息。捷报到京,朱元璋非常高兴,亲下诏谕说:“洮州,西番门户,筑城戍守,扼其咽喉。”根据这个诏谕,李文忠委派金朝兴在当地藏族头目南秀节的大力协助下,在原洪和城的基础上扩建、增高,修筑了洮州卫城。朱元璋鉴于洮州在战略上的需要,降旨李文忠等留守,遂将江淮一带军士留在当地开荒种田,战时为兵,平时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后陆续将屯军家属迁来定居,遂在这里长住下来,成为当地的永久居民。在以后六百多年间,藏、汉、回各族人民相依为命,繁衍生息,劳动开拓,融合发展,在洮州这块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多元的历史文化。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5-18
卓尼古为羌戎之地,汉时曾属洮阳郡所辖;晋被吐谷浑占踞;后周逐吐谷浑设郡县。唐末为吐蕃占领;宋、元属洮州所辖。“卓尼”一词,今虽被当作地域称谓,苎际是部落“卓尼族”的名称。卓尼族部落本是西藏宗室贵族噶·伊西达吉的后裔。原定居于川西北的若尔盖、松潘及甘南的玛曲、郎木寺一带。由于地处避远、交通阻隔,气候严寒,单纯经营畜牧业已不适应生活的需要。加之部落发生内讧,矛盾重重,噶·伊西达吉嫡系一支三北宋末年向东北方向长途迁徙。他们经陌务——卓逊(今卓尼县申藏乡)至雷马沟(今卓尼县木耳乡境内),并由此迁至卓尼道。

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卓尼番部头领些儿地率部内附,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8年)授予世袭正千户之职,并接管了建立已有111年历史的卓尼大寺住持大权,形成了兄为民长、乡,为寺主的政教合一的地方独立政权。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第四代土司旺秀,调京晋见,赐姓杨名洪,所属番民由此时亦随杨姓,俗称曰:“卓尼杨家”。至清道光年间,辖地几乎拥有今大半个甘南,号称四十八旗。闻名于世的洮砚石料产地喇嘛崖就在土司所辖四十八旗下的“老噢什旗”境内。老噢什又称为拉布什,是藏语“拉噢什巴”的音译,老噢什原为一藏族部落,后归顺土司辖领。此地四邻今属四州(地),临夏、陇南、定西、甘南的六县:卓尼、临潭、康乐、漳县、岷县(原由陇南辖领)、渭源所辖。建国前是好几个土司辖地的“插花地”。如:今洮砚乡政府驻地哇儿沟村以南沿河一带与柏林乡下巴都村以东地区,原均属岷州攒都沟后土司辖地。民国改土归流后,曾划归会川县管辖,直至一九五四年才划归卓尼县辖领。藏巴哇乡的全部属地原称上下三咂,属会川赵土司管辖,也于一九五四年划归卓尼。另外,土司辖地中的村寨里,甚至还夹杂着许多临潭资堡昝土司的属民。

自明清以来,原属杨土司辖领的地盘仅一个老噢什尕,尚不足一个旗。所领也仅丁尕、卡固、纳尔、达窝及洮河西岸的结拉、沙扎等十个小村,约五十户村民。就这些村民,也是九世土司杨朝梁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承袭土司后才先后收复的。自土司接管了这块地盘后,即在此设立老噢什尕(什尕早比旗小的乡村建置):;直到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十一世土司杨汝松征服上下迭部及博峪黑番,将伞部辖地改设旗制共四十八个,原老噢什尕才升为旗制。并扩充了地盘。辖地中增加了今属藏巴哇乡管辖的卡布、石苞、鹰子咀、巴木车四个居民点合成的卡布族;今属临潭县羊沙乡管辖的古纳、浪古山族;今属洮砚乡管辖的寺下川、羊沙族,今属临潭县石门乡管辖的源尼、立洛、三石族;今属柏林乡辖境内的柏林口、寨子、牛营寺族等十五族。管辖区域交叉、延伸于今卓尼、临潭两县的洮砚、藏巴哇、柏林、石门、羊沙等五个乡境内。

新电国成立后,将洮河东岸的今洮砚、柏林、藏巴哇三乡所领全部村寨,均划归会川县辖领,会川县于此地设第六区一新堡区,区辖四乡:新堡乡、柏林乡、拉扎乡、古路沟乡。

一九五四年四月,原会川县第六区划归卓尼,仍保留区级建置,称卓尼县新堡区,下辖四个乡;新堡、柏林;拉扎,并将古路沟乡更名为洮砚乡。洮砚首次命名于地方建置。一九五八年,临潭、卓尼两县合并,撤销区乡建置,小社并大社,成立了人民公社,整个新堡区与原临潭的石门乡并称为新洮人民公社。一九六二年元月,恢复卓尼县建置,仍于此地设新堡、柏林、洮砚、拉扎四个县辖乡。一九六五年九月,撤销拉扎乡建置,其辖地与洮砚合并称洮砚乡。一九六八年底,乡镇建置又改称为人民公社,区划不变。一九八三年,恢复乡镇建置,维持原行政区划。一九八五年,将原新堡乡改称为藏巴哇乡,“藏巴哇”,藏语音译,意为“后藏人”或“牧民的帐房”。
我本楚狂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5-18
夏商周乃至秦汉,合作境域为羌人游牧之地;两晋南北朝时,东北鲜卑人吐谷浑率族人南下与甘南地区羌人杂居并逐渐统一羌人部落,立国号为吐谷浑。西魏北周相继在合作北部设置河州木包 罕郡,合作地区北部属其辖,合作南部设置洮州美相郡,合作南部地区属其辖。隋代统一全国,废州设郡,逐吐谷浑至青海。唐代,合作地区北属河州,南属洮州。此时内地迁徙罪人至甘南地区屯田守边,在合作市北部合作寺院修筑军城一座,后人称“江卡拉城”,合作市区南部和北部至今恳田遗志多处犹存。 宋代吐蕃后裔口角斯口罗  统一甘青藏族部落,在合作市地区东部红山底修建寺庙,以宗教制约藏人。

    明代中期,吐蕃军队军官玉察后裔勒加鲜兄弟率部到达此地,兄居合作,弟住扎油,相继定居藏族部落。自此以后,合作地区藏族部落逐步定居,各据一方,逐渐形成部落联盟。清代,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各地相继建起寺院,逐步形成政教合一制度。

    清末明初合作地区名称为“黑错”。新中国成立后,取谐音及民族团结之意,改名“合作”。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鉴于合作的地理位置优势,将州府从夏河拉卜楞迁入合作,因其地属夏河县,定建制为“合作镇”,合作于是成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了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的力度。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通知设立合作市,经过筹备,合作市与1998年元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之后,向东扩张,到唐宝应元年(762年),吐蕃正式占领洮州,统治甘南大部分地方,至公元1073年,甘南全境归吐蕃管辖。吐蕃近200年的统治,对开发青藏高原,发展藏汉关系贡献很大,唐蕃之间长达数百年的交往,打通了有名的连接“丝绸之路”的唐蕃古道,合作地区就是这一历史线路上的重要边道。

    唐宋时期,茶马互市兴起,两朝先后在合作地区毗邻的河州、洮州、松潘三地设立“茶马司”,以内地茶叶换回藏地之良马,延续数百年不息。合作为边地驿站,曾经一度驻军维护茶马道的畅通。到清代,随着合作寺院的建成,在合作市区内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集贸市场,藏语称“黑错加科”,意为合作商街。
我本楚狂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