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务林 唐召明
无人区在哪里
西藏自治区西北部,藏语称为“羌塘”,意为“北方空地”。由于其地势高亢、生态环境特殊,历史上人迹罕至,被人们称为“无人区”。藏北高原由北部的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东部的唐古拉山,南部、西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脉所环绕成一个基本属于封闭型内流水系的陆地。其面积约为70万平方公里。而西藏自治区境内达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约20多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于冰川冻土、气候严酷、水源缺乏、植被稀疏,仍属于无人居住区,仅有少数游牧民季节性地在其边缘地带活动。藏北高原因大自然的独创,为世人所瞩目的“世界屋脊之屋脊”,构成了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是一个具有独特生态系统的生态地理单元。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是当今世界人类最后为数很少的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和缺乏深入研究的区域之一。在人们的想象中,藏北高原空旷、荒僻、神秘,然而事实与想象大相径庭,这里有着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这里地势平缓开阔,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地热温泉常年云蒸雾罩。夏秋之季,南部草原上茵茵绿草点缀鲜花,蔚蓝色天空白云飘荡、雄鹰自由飞翔,湖水荡漾着碧蓝的秋波,鱼群畅游,天水一色;鸟岛上鸟巢密布,上空万鸟齐飞,遮天蔽日,鸟卵似鹅卵石布满大地;南来北往的高原特有珍禽异兽成群结队,吼噪喧嚣,气象万千。蓝天、白云、阳光、碧水、绿茵、野生动物组成一幅十分和谐的辽阔画面,使人真正领略到高原天地苍穹的意境。这一切可为现代文明“泛滥”的人类工业社会提供一块不可多得的、原始纯朴的游乐园。
历经沧桑,藏北高原无人区
藏北高原无人区,也像大陆的其它地区一样,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海陆变迁的历史。早在距今约8亿年以前的晚元古代时期,这里是一片波涛翻滚的汪洋大海。大约在距今8亿年,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使边缘海盆隆起为陆地。到距今约6亿年~2亿年前的古生代时期,藏北高原又沦为波浪滔天的海洋,被称为“古地中海”,或者称“特提斯海”。距今2亿到8000万年是青藏地区地壳运动较为频繁和强烈的时代。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海水逐渐向西南方向撤退,陆地不断增生,到距今约1亿年中生代末白垩纪,藏北高原已全部脱海为陆地。距今约5000万年前的第三纪始新世中期,该区并没有立即强烈隆起,而是在长期的剥蚀夷平作用之后,到上新世末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夷平面,称之为“原始高原面”。其基本面貌已形成目前藏北高原的雏形,所不同的是那时海拔高度只有几百米。至距今约2500万年的中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之前,藏北高原仍为地势低平的夷平面。现代藏北高原的平均高度则是上新世末以来几百万年期间强烈隆起的结果,而能制造工具的人类出现在距今300万年到150万年之前,所以说藏北高原也可称之为是与人类同龄的高原。上新世末至第四纪,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藏北高原开始大幅度强烈抬升,至今累计上升了3500米~4000米。高大的山原隆起,古海西撤,山地冰川反复进退和大气环流易轨改道等,使藏北高原的生物区系和野生动、植物也随之经历了严酷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发生过大规模的迁徙和交流而形成目前藏北高原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科和地理区系,同时保留了古老野生动、植物的痕迹。这里,我们试描画出藏北高原从晚白垩世后期至今生物演递的过程:距今约7000万年以前的晚白垩世后期到第三纪古新世初期,以至3000万年前的渐新世中晚期,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藏北高原海拔不达几百米,南部喜马拉雅山脉还没有隆起,印度洋的温湿季风可以毫无阻挡地长驱直入。当时的气候潮湿炎热,在广阔的河谷平原遍布桉树、榕树、树蕨等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各种哺乳动物大量出现,呈现着一派植物繁茂、动物兴旺的太平景象。距今约1200万年的第三纪上新世早期,藏北高原海拔约1000米左右,南部喜马拉雅山仍然较低,气候仍然温暖而温润,有着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植被和稀树草原景观。代表性植物有桉树、桃金娘、水杉、山龙眼科以及雪松、棕榈、核桃以及藜科等。自由奔腾往来于欧亚大陆上的兽类有西藏三趾马、唐古拉大唇犀、小古长颈鹿、古猫、猫、羚羊、黑河低冠竹鼠等,各种古老的动物仍然悠闲自在地生活在广阔的丘陵、平原上。距今约1000万年到几百万年的第三纪上新世晚期和第四纪更新世早期,藏北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迎来了它发展史上最重要、最强烈的造山运动。这一时期冈底斯、喜马拉雅等高大的山脉迅速隆起,藏北高原加快抬升,南部的大山脉已严重影响到藏北高原的气候,致使茂密的森林消失,各科动物争相四处逃命和加速演化。至今约300万年~400万年的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更新世,随着青藏高原的整体上升,藏北高原已成为平均海拔2000米~3000米的高原。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气候变冷变干,亚热带植被已向东部及南部边缘山地撤退。保留在藏北高原的植被表现为间冰期的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草原、草甸。三趾马动物群已无法适应环境而全部灭绝。为了适应坚硬的草原,三趾马退化为仅仅中间一个趾着地的动物。继而出现了现代动物的种类,有西藏野驴,以及牛、盘羊、鹿、高山鼠等。至今约50万年~100万年的第四纪晚更新世,青藏高原再一次强烈隆起,藏北高原上升得更快,平均海拔已达到4000米。特别是喜马拉雅山的巨大山体,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温气流,使藏北高原气候日益严寒干燥、河湖干涸、森林退缩,而逐渐替代以草原、草甸。在这一时期的进化过程中,动物种类也不断发生变化,啮齿类动物种类增加,在草原上较多的黑唇鼠兔、喜马拉雅旱獭、松田鼠、藏仓鼠以及白唇鹿等许多野生动物的种类已接近现代藏北高原的动物。这一时期,人类的祖先也开始在藏北高原活动。据中国地质学家们考证,在藏北高原西南部边缘的喜马拉雅山北坡,西藏定日县的苏日山区发现了40万年~5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晚期人类在该地区活动的遗迹,有比较简单、原始和粗糙的刮削石器和尖状石器。它们均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更为古老的产物。今天在现代藏北高原无人区腹心地带的巴毛穷宗随处可捡到大量的旧石器和细石器。至今约1万年左右以来的第四纪全新世,藏北高原已上升为平均海拔4700米~5000米,气候更为严寒干燥。在全新世冰期前高温期,高原上还多为高山灌丛。此后小冰期迭现,藏北高原已成为现代的干旱荒漠植被;随着冰期的进退,在藏北高原活动的人类也不断往返于此,其野生动物种类与现代物种基本一致,但野牦牛、盘羊、藏野驴、藏原羚、藏羚羊、岩羊遍布现代的藏北高原无人区。最后一次寒冷期在距今300年左右,在此之前进入藏北高原的人类可能撤出了该区,鹿科动物白唇鹿、麝等物种已向东部边缘转移。随着近百年气温回升,人类又开始再度进入藏北高原,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人类在藏北高原南部的农业活动与狩猎,南羌塘已没有了野牦牛的分布,藏羚羊、藏野驴等重要物种已濒临绝迹。只有藏北高原北部“无人区”保留了地质历史年代以来繁衍于藏北高原的“旧居民”野牦牛、藏羚羊等动物种群。
四周环山的神秘大地
藏北高原是从新生代,特别是上新世以来,随着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整体大幅度抬升,开始奠定了地质基础和地貌雏形。现代的藏北高原在北、西、南三面分别为昆仑山—可可西里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所环绕,呈一个基本为封闭的高原。四周山脊的海拔高度在5500米~7000多米,北部与新疆交界的木孜塔格蜂海拔高度为7723米,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峰海拔高度为7111米。区内主要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山峰海拔多在6000米以上。西部、北部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比较多,而且集中;东部和南部较少,且大多是彼此相隔遥远的孤蜂。除四周环绕的山峰外,在藏北高原上出现6000米以上的孤蜂达60余座,孤山雪线高度约为5500米以上,6000米以下往往有冰川。在藏北高原南部最高的山峰几乎全在6000米以下。特别是东南部山峰附近广泛发育着现代大陆性冰川。整个藏北高原存在着两级古夷平面即高原面和山原面。高原面由湖盆组成,中部较高,海拔多为4900米左右;南北较低,海拔分别在4500米~4700米和4800米左右。北部经常见到大片的波状剥蚀平原。藏北高原最普遍的地形特征是:高山山脊齐平,难见高出的山峰;丘陵、低山经常在同一平面上波状起伏,山势低矮浑圆,具有开阔坦荡、起伏平缓、湖泊棋布的高原湖盆地貌。山麓洪积扇向湖盆倾斜伸展。退缩湖岸在数级广阔的阶地之下,往往有道道砂砾堤呈弧形平行排列。堤间是浅平洼地,有时还有积水。绝大部分面积海拔5000米左右,山体断续分布,相对高差一般在200米~300米之间。湖盆地貌十分开阔。现代湖盆往往占据盆底极小部分,由于强烈退缩,有时分割成几个小湖。有些湖盆中湖泊已完全消失。湖岸多数级阶地,湖滨洪积扇中下部地表砂砾中饱含水分成沼泽状;但水生植物很少,夏季能陷人畜,通行困难。湖周多为5200米~5400米的低山和丘陵,低山、丘陵顶面是残留的高原面,山坡平缓,坡底多在10o左右。总之,整个藏北高原地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大地寒冻风化和冰缘融冰作用十分强烈、风沙地貌发育。众多的低山、丘陵纵横交织与盆地和宽谷交错分布。断续的高峰峻岭、河流、湖泊、湿地、古冰川遗迹广泛分布,现代冰川发育完好;在藏北高原的幽谷旷野之中,经常见到由旧火山爆发时形成的颇为壮观的石海、石林。石海中巨大的玄武熔岩经过漫长的冻裂、风吹日晒和剥蚀,逐渐分崩离析,形成奇态异状的石林奇观,形如石菜、石树、石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