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故事 山村“鸡鸣三省”村民光景不同
北京平谷区政府向东不到20公里,夏各庄镇大岭后村被称为“鸡鸣三省”之地。
村里的支部书记陈德发指着一个墨绿色的山头说,大洼山顶是京津冀交界处,山下的岔路口分别通向天津蓟县大岭后村、河北三河市大岭后村和平谷区大岭后村。
一村三省47年
村子划归京津冀三省市分管是1957年的事,76岁的贾井富老人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分家的情形———大哥贾井生住在东屋,划到了天津蓟县,他和二哥贾井宝住在相距不到5米的西屋,就划到了北京平谷县(现平谷区)。
村子一分为三47年了,亲戚邻居们的情谊没有散。3月2日,贾井富的侄子贾平、贾军像往常一样到叔叔家串门。“根本不觉得他们是外地人”,贾井富说,自己在平谷区工作的儿女也没有这两个蓟县的侄子来得勤。
贾家侄子开的农用小汽车却是河北牌照。“这车花了1万多。”贾平说,河北办牌照方便,就去三河市办的牌照。两边距离也就是几分钟的车程。
说起一家人分属两地的区别。贾军第一句话就是:“吃得没有叔叔家好啊。”他回忆说,过去困难时期粮食缺乏,白面限量供应。北京是首都,叔叔家的白面就比自己家的多,堂弟堂妹也比自己和哥哥吃得好。究竟两地差多少?贾军说:“差一大截子呢。那时都想来叔家吃饭。”
手机漫游和跨省求学
另一个差别是打电话,贾平家的电话是022开头,叔叔家的电话是010开头。虽然相隔不远,但一打就是长途电话。贾平说,通话费是贵了点,但是该打还是要打的。
一些往外跑的村民还买了手机。山里的信号不好,手机在很多地方都不能使用。信号好的地方,又常常已经出了省,这就得算外地漫游了。
贾井富的孙女现在蓟县大岭后村上初三,一两个星期才回一趟平谷的家。像这样跨省求学的事在这三个村子非常多。
村支书陈德发当年是在平谷区大岭后村上的小学,又在三河市大岭后村上的中学。
如今,跨省求学比过去麻烦了一些。陈德发介绍,如果天津蓟县大岭后村的孩子要来平谷区上学,至少要比平谷区的学生每个月多交纳80元的借读费。升学报名等重要手续又必须回户口所在地办理。
现在,平谷区大岭后村的孩子去蓟县大岭后村上学,比去附近平谷区的学校节省路程。
平谷这边光景最好
在三个大岭后村中,平谷区大岭后村日子过得最好,这是大家公认的。贾井富的女婿说,平谷区大岭后村已经好几年没交过税了。而其他两个村的村民过去每年要交几百元税,现在减到了几十元。陈德发介绍,平谷区大岭后村村民去年的收入比其他两个大岭后村高出1500元左右。
村里的年轻人出来打工,也是蓟县和三河市的人到北京这边来,平谷的服装厂、毛衣厂吸引了很多蓟县和三河市大岭后村的村民,“他们那里还没有像样的工厂。”
陈德发说,平谷这边地属首都,总是在一些方面有优势。比如,水、电都是平谷区大岭后村先用上,蓟县和三河市才用上。现在的盘山小路也是先给平谷区大岭后村修的。
当地一位干部介绍,由于交通非常不便,这个地跨三省市的村庄还比较贫穷。
“外地人不愿意嫁进来,三个大岭后村只有内部结合。”这位干部说,这种内部结合也还是有规律的,多半是蓟县和三河市的姑娘嫁到平谷区
[ 此帖被QQme在2009-09-16 15:3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