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15阅读
  • 1回复

烏坵鄉史略與田調發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4-14
烏坵鄉史略與田調發現

張火木

壹、前言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採取文獻資料蒐集與現場田野調查兩種方法,進行史蹟文獻資料調查與蒐集,其中田野工作採取:以徒步的方式進行現場地表調查,同時觀察田埂或道路等人工設施所切出的地層斷面;必要時採取地層下方土樣以進行觀察,決定是否為人類使用過的文化層。調查時如發現標本則進行各種田野考古記錄,同時採集標本,以便進行分析比較。除現場調查外並採耆老訪問的方式進行,調查並記錄區域內的廟宇、古老民宅、古墓葬或其他類型的古建築物,並記錄口述歷史。

依田調收集所得資料進行史蹟分析,同時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及施行細則〉中的相關規定,﹝註一﹞參照中研院劉益昌副研究員在〈文化史蹟衝擊評估〉一文中的評估方式進行史蹟、遺址的重要性評估。﹝註二﹞

至於各種遺址的重要性,則根據近年以考古學者所建立的遺址重要性評估準據,其文化資產價值的評價包括:1.文化期相的代表性2.考古學史的地位3.遺址出現的頻率4.類型之特殊性5.面積的大小6.文化層的多寡7.文化層推積的厚度8.保存狀況9.社教展示的合適性等,進行遺址的重要性評估。﹝註三﹞

二、歷史分期

    本文調查區域相關的歷史文獻並不多,根據文獻徵集及田野調查所得資料,配合閩南沿海地區開發的歷史,可分史前時代與歷史時期二階段,烏坵地區原來即無任何考古資料,可以說明二階段史前時期人類活動的歷史,簡述如下:

﹝一﹞富國墩文化﹝7000─5400BC﹞

富國墩和金龜山文化遺址代表金門地區目前已知最早的考古史蹟,富國墩遺址經C14 測年,校正後在距今6800─6500年之間,金龜山遺址中下層則測定年代約在6400─5700年前。這二個遺址可能代表同一群人的前後發展階段,兩個遺址的陶器質地都是紅褐色細沙陶,火侯較低,陶器表面具有紋飾的不多,但是用貝殼邊緣壓印的貝齒紋和用指甲壓印的指甲紋,卻相當具有特色。二個遺址都出現大量貝殼推積而成的貝塚,可見這群先民喜歡採集海岸潮間帶的資源,生業型態以採集、狩獵為主,是典型的亞熱帶海岸地區早期的型態。雖然出土打製石斧和可能是石刀的石製工具,但目前尚未發現清楚的農具,也許有初級的簡單農具。﹝註四﹞

﹝二﹞浦邊文化﹝3900─3300BC﹞

這個階段和上個階段之間有長期中斷,雖然在金龜山遺址屬於同一遺址的上下層,但文化推積並不連續。主要遺址有金門本島的金龜山上層、浦邊遺址,烈嶼的青岐遺址;此外,復國墩可能也有這個階段。金龜山遺址上層年代為3330─3184B.C. 之間。陶器以紅色灰黑胎,表面有拍印條紋、繩紋為主,器型有罐和本,另有陶拍。石器發現很少,只有敲擊貝類所用的凹石。總之,這些遺址和上一階段一樣,也都出現大量貝殼推積而成的貝塚,可見先民的生活方式和前一階段相同,喜歡採集海岸潮間帶的資源。他們從事採集漁獲、採貝,推測已經擁有初級農耕。﹝註五﹞

金門地區在浦邊階段的史前文化結束後,又有長達1500 年以上文化上的空白,目前再考古資料上並未發現任何相關遺物。這個階段﹝3300─2000B.C.﹞華南正進入銅、鐵等金屬器使用逐漸盛行的時代,幾何印紋硬陶也成了當時主要的器皿,局部已經分布到東南沿海的島嶼地區,在馬祖就曾發現這個階段的文化遺物,但似乎未能到達金門,不過也許是考古工作太少未發現。直到晉代漢人才開始移民進入金門,不過到明代之前其間的記錄仍是斷斷續續。而烏坵島嶼的文字歷史較金門更晚,記錄也相當少,不過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東南沿海地區的漢人早在宋代就已經到達烏坵地區,並且留下居住、處理食物、丟棄垃圾等生活的跡象,不過由於文獻無徵,無法得知先民來自何處,以常理判斷當來自鄰近的莆田縣。宋代之後一直到清代之間,烏坵地區持續有著人類居住與活動的跡象。

貳、田調發現項目及其類型

一、古蹟、遺址

    根據現行〈文化資產保存法暨施行細則〉的規定,並參考福建東南沿海島嶼如金門、馬祖等地區文化發展史的特色,古蹟、遺址可以區分為三類:

﹝一﹞遺址─包括:史前遺址、歷史時期遺址等人類活動的舊址。

﹝二﹞歷史建築物及族群─包括:城廓、關塞、市街、宮殿衙門、書院、宅第、寺塔、祠廟、牌坊、陵墓、提閘、橋樑、燈塔、交通道路系統等。

﹝三﹞歷史事蹟與地點、重要的歷史事件及發生地點。

根據以上分類,烏坵地區的文化發展史蹟,可以包括下列四項:

﹝一﹞史前遺址

﹝二﹞歷史時期遺址

﹝三﹞歷史建築物

﹝四﹞其他類型古蹟﹝註六﹞

這些項目,尤其以歷史時期遺址與歷史建築物出現的可能性最高。

二、古物、民俗及有關文物

    根據現行〈文化資產保存法暨施行細則〉的規定,古物「指可供鑑賞、研究、發展、宣揚而具有歷史或藝術價值或經教育部指定之器物」;民俗及有關文物「指與國民生活有關食、衣、住、行、信仰、敬祖、年節、遊樂及其風俗、習慣之文物」。

三、特殊建築物、紀念物

    指未劃入於「歷史建築物及族群」範疇,但對於地方具有特殊意義的建築物或紀念物。﹝註七﹞

參、田調發現與史蹟內涵

一、遺址與遺物的發現

    根據台電探勘工程之田調人員在小坵島上發現一處歷史時期遺址;七處遺物出土地點;在大坵島上則發現三處遺物出土地點,分別敘述如下:

﹝一﹞小坵中澳遺址

位於小坵島中部偏東,小坵聚落東側下方,小坵碼頭北側。這個區域是小坵島上較為低平的區域,目前有部分建築物與軍事設施。

這個遺址,初步記錄為D地點,在地表發現相當數量硬陶、釉陶、青花瓷及大量貝殼。經仔細調查發現少量宋代瓷器,隨後又在稍北側一處軍事設施挖出的土層中發現較多的宋代瓷器,確認遺址的包含地層為原推積。面積大約在50×40公尺左右。

本遺址發現的遺物包括宋元時期的青瓷、德化窯黑釉瓷,明清二代的青花瓷與釉陶、硬陶。器型主要為碗、盤、甕、缸等日常用具。從遺址顯示的推積而言尚無法判斷為經常性居住或季節性居住的場所。

﹝二﹞小坵遺物地點

兩次小坵地區的地表調查,主要以地表出露的文化遺留為主,遺物出現的地點主要有六處:

A地點:小坵碼頭北側,船舶處東側民宅聚集處。本區為小坵村民宅集中區,地表多已建築有民宅與鋪路道路,調查時於改建民宅施打地基所切開的地層斷面,發現伴隨清代以來漢人硬陶、玻璃等瓦片等遺物的貝塚,其內之貝殼表面多經錘擊,多少可反映當時的經濟生活型態。

B地點:中澳至中嶼一帶,中嶼一帶則設置有哨站的軍區,地表已遭嚴重的干擾,調查不易。本區主要採集的遺物包括近代漢人褐色硬陶、青花瓷器、紅色夾砂陶器等物。從地表推積狀況判斷可能是二次推積地層。

C地點:位於島下西側,北臨提字有「仙人掌」岩塊的灣澳,本地點零星出現少量遺物,主要包括近代漢人褐色硬陶、並見不少的穿孔網墜。可能為一處處理漁具的場所。

E地點:位於小坵島東側面向西的緩坡地,鄰近一帶為設有哨站的軍區,無法進一步調查。主要採集的遺物包括宋元青瓷、硬陶等少量器物。從地表推積狀況與土壤判斷可能是二次推積地層。

F地點:位於小坵島中段面向南的高地,鄰近為軍營房舍,南澳的水道切除貝塚的一部份。主要發現是一處小型貝塚,貝塚內可見清代的青花瓷夾雜其中。從地表推積狀況與土壤判斷應是原推積地層。由於面積僅剩極小部分,因此認定為遺物出土地點。

﹝三﹞大坵遺物地點

大坵島為一塊岩石小山,但是地表廣泛覆蓋有紅色的氧化土,本次地表調查的區域主要包括中正公園上行至海拔較高處,土色赤紅,土質粗疏,未發現文化遺物,其餘採集遺物的地點主要有三處:

A地點:大坵碼頭北側平台,目前為碼頭水泥地面與國軍哨站設施,露土區域可採集到福建德化窯白瓷,清代晚期清瓷、近代漢人夾砂紅陶、褐色刻花硬桃等遺物。

B地點:大坵村西北側道路旁斷面及廢棄房舍的後院,發現大量的貝殼,並採集到近代漢人所使用的褐色硬陶與上釉彩繪草葉紋瓷器。

C地點:大坵村一帶居民聚居處,民宅比鄰,房舍間以間階梯串連溝通,民宅邊有多處居民栽植蔬菜的菜圃,以及以麻布分隔混雜有貝殼、現代丟棄物的推土牆,露出區可見以現代漢人硬陶為主的文化遺物。

二、文化遺物的分析

    本次調查主要採集的遺物為硬陶、瓷器與少量的黑色玻璃器,其中陶、瓷器為主要以陶容器為主,另見少量的網墜,主要可以區分成七類:

﹝一﹞第一類:近代漢人褐色硬陶,灰胎或紅胎,施褐色或紅褐色釉料,其上飾有直條拍印紋,間以細密的輝石與常石為主,陶質十分硬實,器壁很厚,主要發現的口緣有二類,一類為平唇,短直口,唇緣外凸,另一類為圓形口緣,內壁呈圓弧狀、口緣外側與頸折交接處呈V字形交角,口緣表面呈一斜平面,發現的地區十分廣泛,主要包括大坵地區的B、C地點,以及小坵地區的中澳遺址,B、C、E、F地點。

﹝二﹞第二類:近代漢人褐色亮光硬陶,陶質硬實,器壁較薄,圓唇、短直口,器表施有褐色亮光釉,見於小坵A地點近代漢人貝塚內。

﹝三﹞第三類:近代漢人夾匙砂紅陶,陶質細密、土質硬實,以素面為主,平唇、短直口,口緣有輪製痕跡,器表不掛釉料,主要出現於大坵A地點與小坵B地點。

﹝四﹞第四類:近代漢人褐色硬陶,陶質堅硬,器壁較薄,器表施有淡褐色亮光釉,並見條狀刻花紋,見於大坵A地點與小坵中澳遺址、B地點。

﹝五﹞第五類:近代漢人網墜,陶質以夾砂紅陶與灰陶為主,素面,器型以筒狀或二端尖錐狀為主,白頭尾二端貫穿一孔,見於小坵C地點、F地點。

﹝六﹞第六類:德化窯白瓷,短圈足、器體內底有一圈刮釉,其中一片經刮釉處書有〝周〞字,推測應為陶器製作人的銘刻,發現於大坵A地點。

﹝七﹞第七類:青、白瓷,3件,白色或灰白色胎體,其上掛青色或青綠色釉料,其中並見有以藍色釉料彩繪的三葉花草紋及短線紋,見於大坵與小坵中澳遺址。

﹝八﹞第八類:德化窯黑釉瓷,短圈足茶碗,發現於小坵中澳遺址。

三、文化資產的重要性分析

    根據目前初步調查的結果,在小坵、大坵二處島嶼上都可見不少年代較晚的歷史時期文化遺物,也可發現與生活相關的小型貝塚。這些遺物出土地點部分為二次推積,因此遺址部分僅進行小坵中澳遺址與小坵A地點、F地點重要性評估;廟宇部分則全面進行評估。

﹝一﹞小坵中澳遺址

本遺址為烏坵鄉所見唯一較具規模的歷史時期考古遺址,出土文化遺物豐富,生態遺物亦相當豐富,遺址延續年代至少從宋代到清代,為小坵島嶼人類活動史前最重要的見證,保存狀況亦較佳。由於為第一次在烏坵地區發現保存完整且具長時限堆積的遺址,除了對烏坵歷史具有重要意義之外,亦具有學術的意義,因此為重要性古蹟。

﹝二﹞小坵A地點

本地點為小坵聚落內外的堆積,這個地區為目前小坵居民集中居住的地點,大部分為水泥覆蓋。調查中僅見現代遺物及貝塚,未見早期堆積。由於年代晚近,保存狀況不佳,屬於一般性遺址。

﹝三﹞小坵F地點

本地點為小坵聚落外側清代的堆積,受到軍事水道開闢影響已經大部分破壞,面積較小,保存狀況不佳,屬於一般性遺址。

肆、烏坵鄉的人文歷史

一、地理概述

島嶼鄉主要包括大坵、小坵二個島嶼,總面績為1.21平方公里,兩島相距約1,200公尺。位於台灣西北的中國東海沿海海域,東隔台灣海峽距離新竹縣約81海浬,西北距鷺鷥島9海浬,北離南日島12海浬,往西20海浬即為著名的媽祖誕生之地湄洲島。

福建省為東南亞古大陸的一部份,經海水浪潮長期侵蝕,形成今日丘陵地海岸的地形。曲折狹長且多灣澳的海岸,附近大小島嶼星羅棋布,烏坵島嶼即是興化灣綿延起伏的山勢之一,島上山形單薄,土地貧瘠,雨水稀少。島上花崗岩石遍布,是自然形成的岩石景觀。烏坵地質與福建相同,同為東南亞古大陸的一部份,島上以花崗岩的岩石地層為主,經長期侵蝕成為今日丘陵狀,尤其是小坵岩石常侵蝕成奇形怪狀,形成特殊的景觀。島上岩石密佈土壤淺薄,且雨水較少,植物相以草木為主,少見大型喬木,近年來才有木麻黃等海岸植物種類。

烏坵嶼東北端距離馬祖約86海浬,西南距金門72海浬,扼守福建興化、湄洲兩灣,位處台灣海峽南北交通要道,與金馬形成圍堵防線,近代以來則成為屏障台澎的前哨,在現階段兩岸關係中,其戰略地位相當重要。

烏坵鄉原屬福建省莆田縣位於北緯二四度五九分,東經一一九度二七四面環海,分為大坵、小坵兩島,兩島相距一千二百公尺,東距台灣新竹八一浬,東北距馬祖八六浬,南距澎湖九三浬,西南距金門七二浬,西距湄洲島一七浬,北距南日島一二浬,西北距鷺鶩島九浬。大坵海拔一百公尺,東西長一千五百公尺,南北寬五百公尺,總面積一‧○八平方公里,小坵東西長一千二百五十公尺,南北寬三百五十公尺,海拔三二公尺,總面積一‧○二平方公里,島上遍佈烏黑礫石,地方貧瘠,不宜農牧,氣候與金門略同,春夏雨量較多,秋冬苦旱、夏季炎熱、冬季強風。盛產龍蝦、螃蟹、紫菜及各種魚類。

二、行政沿革

    烏坵舊稱「烏龜嶼」,歷史開發的時代,目前仍缺乏相關文獻記載可供印證。行政轄區原屬於福建省莆田縣,民國四十三年政府設治後,委由金門縣政府代管。鄉內居民均來自湄洲島,起初約有八百餘人,但一度人僅剩三十六戶,其中大坵村十七戶,小坵村十九戶,人口總數為136人,但旅外人口則二三倍當地人口,留在鄉內的居民十有八九都以漁業維生。烏坵嶼是個童山濯濯、土質堅硬的蕞爾小島,海風強勁,不宜耕種,所需軍縃米糧、農作蔬果,皆須仰賴外來船運補給。﹝註八﹞

民國七十六年現住人口一四七人,男八三人,女六四人,福建省籍佔百分之八十六,語言以國語與興化語為主,居民多以海為田,捕魚為生。糧食及民生物質均賴外來補給。

烏坵原為反共救國軍游擊基地,四十三年奉行政院令示:「在莆田縣政府未設立前,暫歸金門縣政府指揮監督」,乃於同年六月設立烏坵鄉公所推行公務,下轄大坵,小坵兩村,一村僅一鄰,鄉公所置鄉長、總幹事、技術員各一人,村置村長,均由縣政府委派,後配合本縣第三屆地方公職選舉,於七十一年一月十六日實施第一屆鄉鎮村里長及鄉民代表選舉。歷任鄉長為吳祿〈首任〉、蔡元永〈四十四年二月起任〉、楊瑞大〈四十五年五月至八十三年三 月〉。

該鄉孤懸海外,蕞爾小島,人口稀少,鄉務單純,所有行政經費,悉由內政部專案補助,行政工作以改善環境衛生,發展漁牧生產,強化地方保安為重點;而以推廣國民教育為主,在教育設施上,於設鄉之時,即設立國民小學一所,校長由鄉長兼任,教師原為就地以軍官義務支援後改派專任教師,增建教室,充實設備,七十六年有教師五人〈專任三、兼課二〉、學生五十人,分大坵、小坵兩班,使教學步入正軌,國小畢業後,多轉金門國中升學,五十二年起每年公費保送台灣就讀高中三名,六十二年起為培養當地師資,每年保送師範大學及師專各一名,使烏坵教育水準逐漸提高,進而回饋地方建設。

三、宗教信仰

靠天吃飯的地區有一特色,百姓敬天法祖,多信奉神明,並廣立廟宇。烏坵自不例外,且皆承傳自原鄉風格,即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之風俗,尤其以湄洲媽祖之祭祀最為明顯。神殿之中多奉儒道釋之神祇,合二教、三教為一廟,與國人兼容並蓄傳統信仰有關。建築形態上承傳大陸風貌,外觀建築樸素莊嚴,內部陳設美觀大方,而無台灣殿宇雕樑畫棟、五彩豔麗之貌。烏坵居民除媽祖生的節令外尚有兩重要節令:一為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地方志載:「閩俗七月普渡……是超渡江河溪海亡魂,解脫苦海,招魂回天」;農曆十月十五日祭海鬼,考為水官大帝祭典。目前大坵島主要寺廟有:

﹝一﹞    天上聖母廟:主奉媽祖,烏坵居民因以海為田,從事漁捕,媽祖本為救苦救難之海神,故香火鼎盛。主要祭祀時間為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此為誕辰之日;九月九日則為重陽昇天。右奉玄奘大士,左奉有烈士陸文龍等之靈位,民之所敬與神祇同齊。此外,神案上亦供有數十尊缺首斷臂之神像,皆自大陸漂來,為漁民拾回。

﹝二﹞    觀音大士廟:廟內有占卜用之笅、籤、詩等皆屬齊全,軍民祭拜,香火很盛。

﹝三﹞    萬善爺廟:即有應公,是指無緣的孤魂野鬼,原烏坵百姓墳塚皆埋於此區,用以安其魂魄。

﹝四﹞    自由宮:此為自由宮前之對聯。立此廟之緣由,乃因一日新娘房邊有一無名神像,乘風御潮而來,軍民驚贊神靈之威明,又同是仰慕自由而來,民國五十五年建廟供奉,命名「自由宮」。古來廟宇崇其神格、義行或藉神威祈福,此廟特因神明追求自由而立,意義非凡。﹝註九﹞

小坵面積雖較小,則因往昔有較多百姓居民居住,因此寺廟反而多於大坵:

﹝一﹞天上聖母廟:廟前對聯:「海靜波恬共仰神光普照,民安物阜咸沾德被無私」;此為小坵規模最大廟宇,建築莊嚴肅穆,口傳歷史年代在三百年以上。廟主奉天上聖母,屬湄洲島祖廟分香之湄洲媽。正殿兩壁掛滿善男信女捐贈之喜綵、寶帳,香火鼎盛。

﹝二﹞吳老爹廟:傳說清光緒年間,有一吳姓官員乘船,於小坵附近遇大浪,人船皆為海水吞沒。吳官員屍首漂至小坵之後,托夢於村人,表示欲安葬於斯地。爾後為感念村人,漁船每於海上遇大霧迷航,均見小坵發出一道光芒,指引歸航。村人乃建廟奉祀,銘文「神之格思」。廟內主樑上書有「光緒貳拾壹年龜山繒網弟子各喜題白金者」,因往者稱官員為「老爹」,故名吳老爹廟。

﹝三﹞陳林公廟:據傳陳林本為一清國秀才,乘船經過小坵,不幸遭遇颱風,船破損欲翻覆之時,海盜從中打劫,秀才手著玉環,伸手向海盜求救,然海盜竟貪此寶飾,見死不救,且將陳秀才手斬斷,取走玉環。事後,斷其手腕的海盜全家人相繼意外死亡,終嚐惡報。其他人驚於陳秀才死不瞑目,恐禍及己身於是安其骨骸,立廟祭祀,為此廟由來。

﹝四﹞寶三大人:位於小坵聚落內,民國62年防區戰士建立,相傳為紀念地方派系首領王玉堂,是鋼骨水泥建築。

﹝五﹞萬善祠:位於小坵碼頭西側上方高地,近年建立,鋼骨水泥建築。

﹝六﹞觀音大士祠:位於小坵碼頭西側上方高地向南的緩坡,民國77年建立,主祀觀音大士,鋼骨水泥建築。﹝註十﹞

四、九○年代大事紀要

1.民國七十一年楊瑞大當選第一屆烏坵鄉鄉長〈原為派任〉。

2.民國七十一年大坵蔡元水,小坵莊金通分別當選第一屆村長。

3.民國七十一年第三屆鄉長選舉,烏坵鄉第一屆鄉代會當選人:主席李毅  強、代表蔡春玉、吳林阿壽。

4.民國七十五年第四屆鄉長選舉,烏坵鄉第二屆鄉代會當選人;主席李毅強、代表陳興坵、吳春鉛。

5.民國七十五年大坵蔡元水,小坵莊金通分別連任第二屆村長。

6.民國八十三年 烏坵鄉李毅強當選烏坵鄉第五屆鄉長。

7.民國八十三年九月五日陳水在縣長率團抵烏坵鄉訪問,除實地了解基層建設情形,同時慰問當地低收入戶,並致贈守軍加菜金,晚間安排民眾代表們舉行座談,為烏坵鄉目前所面臨的各項問題尋求解決方法。

8.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共在平潭島附近海域進行三棲演習。在第二波軍事演習時,選擇在金門西南方五十三海浬處的東山島;東山島地形與地理條件和金門極為相似,四十幾年前,國共曾經在這個島發生過島嶼爭奪戰,中共在這個島演習,有模擬攻擊金門的實質軍事效益。同時中共把兵力調整在金門東北方靠近馬祖、烏坵一帶海域演習;並以平潭島為假想目標,其軍事的積極意義,乃在以馬祖與烏坵的躍島攻擊為假想軍事行動目標。而這次行動距本縣代管烏坵鄉僅有十海浬近的距離,等於在本縣大門口放鞭炮;陳水在縣長特別在媒體上表示「兩岸萬一擦槍走火,中共萬一藉演習之名,行攻擊之實,金馬兩島一夕之間將捲入在血戰之中,這也是本人一再向社會說明,金門有百分之三十被攻擊的理由之一。」

9.民國八十七年五月五、六日顏忠誠主席特率金門縣政府相關人員,由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經濟建設發展委員會、台灣省政府地政處規劃總隊等單位派員陪同,組團實地訪問烏坵鄉,這也市中央、省、縣第一次聯合訪視烏坵鄉。

在中華民國台澎金馬有效行政管轄區內,烏坵鄉是最不起眼,主要原因是因為島小人少,加上行政區級係列為代管,雖然該鄉在台閩地區三一九個鄉鎮,常被國人所忽視。再者,該鄉缺少行政人才,不懂得自我宣傳,再加上代管單位無心亦無力促銷所致。

五、烏坵燈塔之考証

    烏坵距離古稱「八閩漁米之鄉」的福建省莆田湄洲島,僅有二十海浬左右,昔日兩地海上交通便利,居民乘船浮海從事補魚,多半以烏坵嶼為中繼站。到明末清初,台灣先民由閩原籍乘船渡海來台,主要經由福州府、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丁州府等五大航線。其中興化府的莆田、仙遊等地先民,從興化灣及平海楊帆,經烏坵海域向台灣北部,進入淡水河後在艋舺靠岸到台北,或繼續航向東北抵達基隆後再登陸。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鴉片戰爭以後,清廷與英國簽定「南京條約」,打破中國原有得閉關政策,除割讓香港外,並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個港埠為通商口岸,列強諸國船舶瀕瀕進出。烏坵嶼因位於廈門與福州二港的中繼站,且又扼守人口眾多,漁業發達的湄洲灣與興化灣口,形勢地位更為重要。

    為了維護外洋船舶航行進出各個口岸的安全,我國海關延攬聘任的首位英國籍燈塔工程師韓得森﹝David Marr Henderson﹞,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春季到任後,旋即在沿江沿海附近各個險要地點,建置燈塔、浮椿、浮桶等助航設備。

    創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4年﹞的烏坵嶼燈塔,是韓得善在中國規劃監造的三十四座燈塔之一,塔身以石準相互啣接興建而成,昂然屹立,堅挺俊拔。塔頂原先裝設的水晶照明燈器,在抗戰期間遭飛機炸毀,後來雖經修復,但整座燈塔的高度,已較原先減低約一層樓左右。烏坵嶼燈塔又稱為「烏龜嶼燈塔」,塔高19.5公尺,塔高87.2公尺,公稱光程18浬,石造圓形塔身,外表漆為黑色,自1874年發光啟用以來,塔上燈器先後曾為1875、1913、1920、 1947、1948年歷經多次改修,最後裝設五等電燈,每五秒閃光一次,光力為3,000支燭光。﹝註十一﹞

烏坵嶼燈塔上的燈器,於民國四十一年至四十三年間數度爆發得台海戰爭中遭毀損拆除,島上防務於民國六十二年九月交由海軍陸戰隊接管後,除將外表黑色塔身漆為綠黃色和間迷彩裝外,四周並改建為軍事設施,燈塔入口由前海軍總司令黎玉璽將軍命名為「忠義門」。燈塔原有的面貌,如今已全然不變。

伍、烏坵戰役與戰略地位

一、島上駐軍之由來

    自民國三十八年底,中共叛亂,大陸淪陷,各地不甘受中共統治之志士與義胞,自動糾集人槍,自民國三十八年至四十年間,自組成軍,駐紮於本島。後有政府委派,編組織,行番號,如大坵編為南海部隊,小坵編為東海支隊,至民國四十年金門防衛司令官;兼福建省游擊總指揮胡宗南將軍才將部隊組織裝訓。

    當時福建沿海依地區可劃分為:

﹝一﹞    閩北游擊總隊──閩江口一帶,由王調勳指揮

﹝二﹞    閩南游擊總隊──烏坵一帶,由王盛傳指揮﹝註十二﹞

由於游擊隊經費拮据,糧食不足,不得不採取自立更生,一天甚改祇吃兩餐,即早上九點與下午三點。胡將軍在《金門憶舊》一書中,提到巡視南海第二大隊﹝大坵 ﹞,描寫他們吃飯的情景:「我看到他們正在吃飯,菜祇能維持一碗,第二碗是泡湯,第三碗便祇好白飯入喉」。﹝註十三﹞其清苦情形,真讓人難以想像。後來,自民國四十一年起,才接受美國西方公司之援助。

    民國四十年,島上部隊曾精選兩個中隊,由陳令德、陳偉彬率領,分由莆田、惠安進入內陸,目的地為載雲山區,不數日由於共軍圍剿而無法立足,遂告瓦解,此批忠貞愛國之志,大多成仁捐軀。

幾經檢討得失,至民國四十年底決定成立福建省反共救國軍突擊大隊,依然由胡宗南將軍擔任福建省反共救國總指揮。其兵力主要來源有三:

﹝一﹞    整訓散據各島的地區游擊隊。

﹝二﹞    至香港召募忠貞份子、抗共同志,近三千人。可貴者,其中儘多國軍下級幹部,特別是二十期以後的軍校學生,此為游擊隊所最需要者。

﹝三﹞    以正規軍為基幹,加上一些臺灣調服兵役的囚犯,如陳其中所率之突擊第二大隊便是。﹝註十四﹞

烏坵島上游擊隊是民國四十一年經政府收編為反共救國軍,至民國四十六年七月始有固定編組,迄四十九年先後有第三、第五、第二大隊分別擔任守備任務。民國五十五年八月一日成立指揮部,對於戰備整備有了整體之規劃。復經七年經營,於民國六十二年九月,才將防務交由海軍陸戰隊擔任,原來部隊則調回台灣整訓。

二、烏坵戰役之經過

民國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子夜時分,中共糾集各型船隻,包括炮艇、機帆船、帆船等約一百四五十艘,結成船團,乘月黑風高之際,自海上分南、北、東三面同時向烏坵島圍攻,妄想在該島不備無援情況下,一舉撲滅守軍而攻佔之,以為攻略台海之前驅。戰端啟後,駐防烏坵空軍防情電台曾擬有80 字的戰報發向台北空軍作戰指揮中心,不幸發報天線被中共炮擊中,通信遂告中斷。而台北祇收抄到第十九個字後即不再聞聽訊號。以此不完整報文之研譯,自然無法了解烏坵當地實際狀況,但由於報類標識既為戰報,推研內容自屬重要,於是即以電話向空軍作戰中心當值指揮官報告上述戰報抄收中斷情況,推斷烏坵前線可能發生戰況,除正督飭繼續追蹤守聽呼叫中,並請指揮官核備。

中共在熾烈炮火掩護下,更番衝向該島,狀況至為危急,守軍雖沉著奮戰,使匪一時未能得逞,但由於通信機轉架於腹地後,受損的天線及其固定設施,均無法及時隨機轉移與修復,後經數度衝往拆卸,均為激戰中炮火所阻,未能恢復通信無法申請空援,狀況仍極危急,為達成任務,電台官兵正準備不顧生死要再衝往拆卸時,不料共軍海上炮火卻突然沉寂,不久即聞有夜間巡航機聲自遠而近,適時臨空,頓時島上守軍士氣振奮。此一飛機臨空為時雖短,但因共軍希望以炮火管制,瞞騙過境飛機,俟其離去後,再作繼續攻擊,而使我電台搶修獲致難得的機會,迅速在台長率領下衝向濱海原駐地,以最敏捷的動作,拆卸天線設施,在黑暗摸索中完成天線修復與架設,而於當夜三時恢復與台北通信,立即將戰報全部發出。

我軍夜間巡航機適時臨空,對共軍雖未加諸直接攻擊,但卻能振奮守軍士氣,增強戰場上精神與心理戰力,敵怯我勇自此而起,終使共軍陷於進退兩難的困境,既不願功敗垂成,繼續盤桓於烏坵海域,以圖再舉,又恐偷襲魅行被台灣識破,招致更嚴重的空中反擊,加之其所要撤退的龐大船團,在時間上亦無法克服的困難,不得不停滯於茫茫的海上。等到我空軍作戰中心收到完整戰報,並依烏坵前線戰況需要,續派巡航機接替偵查任務,掌握敵情,並及時派出強大機群,於破曉時分飛臨烏坵海域對佈滿海面的共軍船團施以凌厲之攻勢,橫掃中共船隻而殲滅之,殘餘零星中共船隻遂向浙閩沿岸逃竄,而於次日上午以前將海面肅清,本役共擊沉中共機帆船6艘、帆船30餘艘,戰果豐碩。﹝註十五﹞

三、五○年代烏坵防務

    烏坵包括大坵、小坵兩島,均遍佈岩石,海岸多為亂岩,除葫瓶、鼻尾、碼頭及下坑等處,易於登陸外,其餘各處都較困難。但因幅員少、兵力少,且接近大陸遠離台澎,中共軍始猝然突襲,我海空支援,及兩棲增援,與再補給等,均較中共方面困難。八二三砲戰前之防務與工事與馬祖各列島類似,受限於經費無著,因陋就簡。為確保此兩島嶼,必須積極加強固守能力。烏坵是由反共救國軍第一總隊第三大隊守備,其下轄三個步兵中隊,及一個重兵中隊,連同配屬部隊,官兵共計 1,215人,約相當一個加強兵營之兵力。在火力方面,各型火炮有110門,四十九年再撥美式75山砲入門。其中105加砲僅有十八日份彈藥,無法補足,其于已屯足九十日份。﹝註十六﹞

    截至四十八年度,整建完成各型步兵工事220座,坑道351公尺,鐵絲網53公里,軌條磐769座。其中以四十八年度構建的四個班據點的機槍堡19座,坑道 351公尺,為新規格的泳久工事,其餘為早期構建的,抗力較差。四十九年度又增建三個班據點,及指揮所、觀測所、火力協調中心各乙座,另軌條磐340座。大小坵均有無線電設施,對國防部、聯合作戰中心、海軍總部、六二特遣部隊、南巡支隊,及金防部等均構成連絡。另有UHF無線電機,可與支援作戰之飛機,直接連絡,且與台北設有載波電話,通信情況良好。較遺憾的事,烏坵給水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四十九年有淺水井四口、淡水機三部,僅能供應需求之半數,故每月尚需運補淡水一萬五千加崙,而儲水池只有33座,仍不足30座。﹝註十七﹞人體水的成分很高,一旦缺水,必定影響到堅守的決心與戰鬥力,因此仍待進一步解決。

四、烏坵嶼之戰略地位

    烏坵嶼立於閩省外海,孤懸海上彈丸之地,島上居民大多以捕魚為計,土地貧脊無經濟價值可言。但地處今日海疆要衝,北距馬祖祇有86浬,西南離金門亦僅72浬之遙,平時踞運捕航道上要衝,戰時形成上述兩個戰略犄角的重要支點,也緊鎖著在中共湄洲群島外之出海通道。

    當年縮短海上防線,國軍們自動從大陳,南各島轉進集結兵力堅守馬祖,如烏坵不能為我們所掌握,馬祖能否有今日局面,可能也值得商榷;再就「八二三」金門炮戰,如在腹背受敵狀況下,海空之支援炮戰又將何等艱苦。﹝註十八﹞故烏坵戰役為時雖短,作戰規模亦小,但其作戰之勝利,對於往後之金馬台澎防衛作戰,確具有其重大的戰略意義與評價,總之,烏坵島上現有駐軍雖不多,但在現階段兩岸關係中仍深具其戰略地位與價值。

由於位居台灣海峽航道要衝,緊緊扼守大陸福建沿海諸島的出海通道,目前仍由國軍部隊駐守,成為與大陸近在咫尺的海防重鎮,也是台灣地區在解嚴之後,少數仍列為管制區域的「軍事重地」之一,一般人除非事先申請獲准,否則無法自由進出。

陸、結論

    歷史研究與田調工作貴在發現史實真像,烏坵島嶼的歷史存在已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但卻很少被人提起或引發國人重視,似乎漠視歷史的存在已成為現代社會正常的現象。近年來烏坵地名之所以常出在報刊媒體上,只因民國八十七年台電公司開始在小坵進行低放射性廢料最終處理場址探勘工程,引發烏坵人群起抗爭與投書,以致聲名大噪。然而烏坵人和金馬離島人一樣,由於兩岸熱戰冷戰的圍堵效應,以致這些離島人像候鳥一般四處飄泊,也四海為家,但夢裡的家園與原鄉,卻總是那兩座屹立四百年的海上孤島,千千萬萬的國人也許都知道金門、馬祖在那裡,但並不清楚烏坵的歷史文化,更不瞭解烏坵的真正價值與戰略地位,期許透過本文初探式研究,可引發國人對離島地方史的研究風氣與重視度。

﹝本文作者為實踐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理事長﹞

註釋

註一:臧振華,1993〈考古遺址文化資產的評價問題〉《中國民族通訊》29:19─24。

註二:劉益昌,1988〈文化史蹟衝擊評估〉民國77年環境影響評估講習教材及參考資料﹝Ⅱ﹞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註三:同註一。

註四: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1994《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二年年度報告》內政部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之研究計畫報告。

註五:同註四。

註六:同註一。

註七:同註一。

註八:陳玉霖編,1989《烏坵的回顧與展望》海軍烏坵守備區指揮部,烏坵,頁五。

註九:同註八,頁七。

註十:同註八,頁八。

註十一:同註八,頁十二。

註十二:同註八,頁三十六。

註十三:胡璉,1976《金門憶舊》黎明出版社,台北,頁五十六。

註十四:同註八,頁三十八。

註十五:同註八,頁三十九。

註十六:國防部民國四十九年三月五日呈,〈東引烏坵防務檢討報告〉,《大溪檔》,特交檔案,100/17。

註十七:同註十六。

註十八:張火木,1997《金門古今戰史》,稻田出版社,台北,頁二十七至三十二。

參考文獻

1、宋文薰、尹建中、黃士強、連照美、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

1992〈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初步評估第一階段研究報告〉

中國民族學會專案研究叢刊﹝一﹞內政部、文建會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之研究計劃。

2、胡璉

    1976《金門憶舊》黎明出版社,台北。

3、陳玉霖編

1989《烏坵的回顧與展望》海軍烏坵守備區指揮部,烏坵。

4、張火木

    1997《金門古今戰史》,稻田出版社,台北。

5、張火木

    1997《金台史蹟源流考》,金門縣政府印行,金門。

6、張火木

1985《兩岸關係與金門前途》,培英出版社,金門。

7、張火木主編

1998《探勘台灣文化──1998大學院校社區文化與族群融合田野調查師生論文發表觀摩會論文集》,實踐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台北。

8、臧振華等

1993〈考古遺址文化資產的評價問題〉《中國民族通訊》29:19─24。

9、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

1994《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二年年度報告》內政部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之研究計畫報告。

10、劉益昌

1988〈文化史蹟衝擊評估〉民國77年環境影響評估講習教材及參考資料﹝Ⅱ﹞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4-17
这前面说島嶼鄉主要包括大坵、小坵二個島嶼,總面績為1.21平方公里
后面接着又说大坵海拔一百公尺,東西長一千五百公尺,南北寬五百公尺,總面積一‧○八平方公里,小坵東西長一千二百五十公尺,南北寬三百五十公尺,海拔三二公尺,總面積一‧○二平方公
总面积到底多大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