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53阅读
  • 4回复

[山西]山西陕西河南黄河金三角区域协作期盼共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11-03

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黄土地的儿女呦,跟着那太阳走。

  当奔腾的万里黄河流经晋陕豫交界处时,一个大的转弯,弯出了一片美丽富饶、被称为黄河金三角的地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分属于山西的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的渭南市和河南的三门峡市。

  由于地缘的关系,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四市就依托各自的优势在许多领域进行过程度不同的合作交流,为推动当地经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这些合作交流出现瓶颈,遇到了许多困难,很难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譬如资源难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重复建设难以避免等等,严重影响了这一地区的科学发展。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大胆提出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建设国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构想,这一动议立即得到了运城市、临汾市、渭南市和三门峡市的积极响应,并得到了各自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的7月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关于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设立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请示》报告。

  如今,我国改革开放的冲锋号角再次在神州大地吹响,大潮涌动,如火如荼,建立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资源共享、规划统筹、科学发展、惠及百姓已成当务之急。

  上篇 缘脉相近试验区条件得天独厚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700万。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该区域四市同属革命老区,区位条件优越,地域相近,文脉相通,人脉相亲,产业相联,建设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条件得天独厚。

  ——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集散和通道能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位于黄河中游,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带和陇海经济带中段。在全国大流通中,既可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又可以此为平台辐射中西部广大区域。这里交通便捷,通华北、联西北、达中原,铁路、公路、航空综合运输骨架已经形成。三门峡、风陵渡、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构筑出一个半小时经济圈。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为金三角实现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形成众多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共同构筑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形成。区域内能源、矿产、特色农业和旅游资源丰富,相关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和优势。煤炭开采、焦炭生产能力、电力装机分别占到全国的4%、14%和3%;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镁、钼精粉、黄金产能分别占全国的45%、10%、50%、50%、15%。依托丰富的资源,一批颇具规模和优势的能源、原材料企业迅速崛起,部分企业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占有一席之地。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苹果生产能力约占全国15%左右,浓缩苹果汁产能占全国一半以上,芦笋的产销量在全国占相当比重,出口行销全球。这里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小麦和棉花生产基地。运城、临汾粮食产量占山西省的1/3,棉花产量占99%;渭南粮食产量占陕西省的17%,棉花产量占3/4。

  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该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万里黄河第一瀑的壶口瀑布、有四大名楼惟一位于北方的鹳雀楼、有西岳华山、有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函谷关古战场等。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形成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华根·黄河魂”旅游主体形象提供了条件。

  ——具有良好的区域合作传统和经验。黄河金三角地域相连、条件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在历史上就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1986年,在原国家计委的指导和支持下,运城、渭南、三门峡就成立了“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经过22年的合作实践,协作区在规划共编、合作机制创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分工合作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篇 区划阻滞试验区建立势在必行

  从联合建设五座黄河公路大桥、开展农业合作,到旅游产业优势互补,推行区域内景点门票一票通,再到能源资源利用初步整合和区内治安协作网络的建成,晋陕豫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在区域合作、协调发展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协调层次要求提高,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显现。由于行政区划的局限,协作区在进一步深化区域协调发展中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亟需国家重视和解决。

  ———区域内资源配置、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产业合理分布受到限制,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仍然呈现扩大趋势。由于各市分属不同行政区划,执行政策有明显差异,导致各市的相同产业在不平等的市场条件下竞争,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资源承载能力下降,既不利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崛起和发展,也使我国稀有、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廉价流向国际市场,使国家蒙受重大损失,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金属镁是世界上镁合金新型材料的基础原料,对我国新型材料研发具有战略意义。区域内金属镁的产能占全国的50%和世界的25%以上,可长期以来,多数企业却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出口国外。

  ———各市在环境保护、开发、利用和建设上难以同步,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如在黄河水利资源综合利用上,由于各市分属不同省份,难以统一规划、保护、治理、建设,黄河水利资源利用效率难以提高。

  ———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形成。由于分属不同省份,各市间的基本利益关系既有共同点,又有矛盾点,一些近期具有直接利益的交通、旅游、农业方面的合作开展较好,但一些眼前有矛盾,长远有利益的产业布局合作却缺乏有效的推动手段,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进一步深化,适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体制、资源配置体制、金融体制难以建立。导致各市本来相关联的经济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不仅影响了经济效益,而且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造成资源浪费和竞争力下降,限制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

  而建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综合试验区,将协调管理提升到国家层面上,能有效解决上述主体功能相近,但由于行政区划分割,经济主体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的问题。三门峡市市长杨树平形象地比喻道:“现在我们不突破行政区划局限搞市场经济,尽管有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但在行政区划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之间,肯定有一些盲点。区域协作就弥补了这个盲点,在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之间的结合上,形成了减震带,有了磨合剂,能真正发挥好无形的手和政府引导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

  应该说,三省四市打破省际行政区划局限,不仅是该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和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国家空间战略布局形成新的经济集聚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能为国家探索远离中心城市的省际边缘化地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式。

  下篇 唇齿相依共绘区域协调新蓝图

  “当务之急是怎样把我们这种民间的、地方政府间的共识,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上升到国家层面。”在9月7日的联席会议上,临汾市的负责同志表情急切。

  事实上,“建设国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构想一经提出,申报争取工作就积极铺开。今年3月,4市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逐地进行调研,并委托其起草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方案》。经征求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参事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专家意见后,《方案》于4月2日讨论通过。7月9日,三省政府向国家提出建设建议。

  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申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从国家层面讲,有了发达地区的试验,有了成渝这样中等地区的试验,还缺少欠发达地区的试验,国家是需要这个试验的。黄河金三角地缘、文缘、物缘、亲缘相近,合作基础很好,又是欠发达地区,跨省协作,这一点值得重视和支持。你们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搞这样一个试验区,这件事情在全国是独特的,惟一的。

  “从历史上追溯,临汾、运城就是一个地区叫晋南地区,这个地方的尧舜禹、蒲坂,和渭南的秦晋之好,和三门峡的唇亡齿寒,我们要永远记住唇亡齿寒的教训,今后我们就是要唇齿相依。”运城市市长王安庞赋予了区域协调发展更深的内涵。

  区域协调发展,目的在发展,难点在协调。如何真正做到唇齿相依,多赢共赢?试验区建设规划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美景。区域内要做到“八同”,即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要实现“六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国家层面编制;统一产业政策准入门槛和政府政策执行标准;统一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如通信、供(输)电、交通运输等网络建设;统一组建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如行业协会、担保公司、技术政策咨询服务公司等;统一环境治理和监管,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统一资源配置,提升资源承载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此,渭南市市长徐新荣解释道:“我们常说长三角、珠三角发展非常快,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间把一家的优势变成多家的优势,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因此,今后要立足全区去考虑产业的布局,考虑资源的配置和整合,产品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延长。这比各自守住一块,产生的效益更大,效果更好。”

  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设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的要求,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有利于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对该区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全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如此众多的优越性,如此广阔的前景,我们何乐而不为?希望各级有关部门能够从国家长远利益计、为这一地区的科学发展计、为当地的1700万百姓幸福计,共同努力,积极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本报记者高文静邬帅莉岳晋峰

  政策链接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方针和措施。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构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指导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形成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七大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新时期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任务,把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的重要目标。

  他山之石

  长三角一体化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长三角一体化是入世后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整个长三角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8年,国务院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即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珠三角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该区素有南海明珠之称,是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珠三角在全国较早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的转移,以“三来一补”起步,通过发展加工制造业,走出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发展道路,从一个香飘四季的“桑基鱼塘”一跃成为国内较有影响的新兴工业城市群,国际闻名的制造业加工基地。

  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是我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党的十四大报告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正式确立“环渤海经济区”概念。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如今,环渤海地区已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被经济学家誉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自1982年提出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并在区域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城乡、社会等六个方面推进一体化建设。2006年11月,启动了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的“3+5”城市群建设。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准设立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成渝经济区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包括成都及绵阳等14个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的23个区县。成渝经济区是西部惟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2007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于加速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相呼应的成渝经济区的崛起,完善国家发展战略的空间布局,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将起到重大作用。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1-03
地图上随便一画就是一个区域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11-03
没有一个实力特别突出的城市,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域合作。

都想当老大,但都不具备这个实力。最终还是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的局面。
分省 撤地 并县 虚乡 革新市制 村社自治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11-03
三门峡的存在本来就是对渭南、运城、临汾的一种打击。历史上晋陕谷地沃野千里,三门峡大坝拦起来以后,河南山东的水患是没有了,陕西的生态和农业却受到致命影响。
生我者闽江,育我者珠江,教我者九龙江。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11-04
最终建成一个省级单位也可以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