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所記載的流求,其所指究竟為今天的台灣,或者是琉球,或者甚至是其他的地方,一直是台灣史學界長久以來爭論的問題。持不同意見的人,「聚訟紛紜,各持己見,至今仍時有爭論」(曹永和 1979,5)。史明(1980,26)總結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和西歐眾多學者對於流求的各種不同解釋,認為結果可以歸為以下三種不同的說法:
(1). 流求是指今日的台灣;
(2). 流求是指今日的琉球群島;
(3). 當時所謂流求泛指琉球群島、台灣等中國大陸東方海中的一連串島嶼。
雖然有人認為《隋書‧流求國》上所記載之流求人的習俗,似乎是與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比較接近。然細讀《隋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四十六有關流求國約千字的描寫敘述,實在很難令人確認指的即是台灣原住民。
「流求」這個在隋代所使用的名稱,一直到宋代還被繼續使用,然後再到元代也仍然存在這個名稱,只是改寫為「琉求」或「瑠求」(史明 1980,26-7)。然而,在中國史書的記載上,卻有相當多的著作不同意這種將「流求」視為是台灣的見解。其中有的認為隋代的這個「流求」是現在的琉球,並不是台灣,支持第一種說法的著作,以刊行於1737年的清朝官方史書《福建通志》(郝玉麟監修;謝道承等編纂)為代表(轉引自彭明敏、黃昭堂 1995,29-30)。
此外,也有更多的著作,雖然並未宣稱隋代的這個「流求」是現在的琉球,但是卻對「將隋代流求視為台灣」的這種見解,抱持著相當不以為然的態度。清代朱景英所著的《海東札記》(見朱景英 1958,1)、以及清代林豪所著的《澎湖廳誌》(見林豪 1963 第一冊,53),都對這種見解提出相當程度的質疑。在陳衍(1856年-1938年)所著的《臺灣通紀》中,他這樣描述:「隋大業中,虎賁將陳稜一至澎湖,東向望洋而返」(見陳衍 1961,51)。就這段文字來看,陳稜雖然抵達了澎湖,但是並未再繼續前進而立刻折返。也就是說,他根本未曾遠征過台灣。此外,清代的陸應陽於1686年所著的《廣興記》〈琉求傳〉中,也有以下這段文字:
國王有三,中山王、山南王、山北王,漢魏以來不通中華。隋大業時,遣羽騎朱寬,訪求異俗,始至其國,言語不通,掠一人以還。歷唐宋共未朝貢。至明洪武初,三王皆遣使朝貢,後止。中山王來朝,而許王子及陪臣子來遊大學,蓋山南山北二王相併。……澎湖近福州郡界,天氣晴朗時,望之隱然在煙霧之中……。(引自史明 1980,27)
陸應陽的這段話基本上語焉不詳,其所描述的三個王國則與琉球(沖繩)歷史上的「三山時代」相吻合,顯然不是指現今的台灣。從以上的這些證據來看,我們很難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可以判斷隋代的流求國到底指的是現今的那一個地方。彭明敏和黃昭堂(1995,29)認為,「以流求(琉求)指現在的琉球而非指台灣,是從明末開始的」。一直要到那個時期以後,中國大陸的漢人才對琉球群島和台灣的區別,有比較清楚的認識,也開始把現在的琉球稱為「大琉求」,而台灣北端則被叫做是「小琉求」(今日台灣的西南角海上也有個小島名叫「小琉球」)。因此,史明(1980,27-8)認為隋代的「流求」不能說只是指台灣島,而應該採取第三說,即認為「流求」乃是包括現今琉球群島和台灣等島嶼的總稱,比較恰當。(史明:流求 1980)
這種對「流求等同於台灣」之說法的質疑,也可以在不少當今學者的著作中找到,比如說幣原坦(1938)、郭弘斌(2003)、康才媛(2001)、賴福順(2000)、以及張士丞(1971)等。
明朝嚴從簡在《殊域周咨錄》中亦言:「《祖訓》中載有大琉球、小琉球之別。小琉球不通往來,未嘗入貢,則今之奉敕封為中山王者,乃大琉球也。」 如是看來,不論「小琉求」指的是不是台灣,也是與中國「不通往來,未嘗入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