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纳入国家视野,打造粤东交通枢纽,上半年实现“小三通”,承接台湾产业转移
长三角还是珠三角?不,现在应该关注包括台湾、福建、广东在内的海峡两岸经济圈,这或许才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圈。
1月18日下午5时,汕头港传出汽笛的声声长鸣,满载着集装箱货物的“东悦”轮起锚,缓缓驶离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19日下午3时,“东悦”轮抵达目的地台湾高雄港。
伴随着这悠长的汽笛声,汕头港终于实现了盼望已久的海峡两岸海上直航,海峡两岸经济圈的融合正在加速。
汕头直达高雄
百载商埠的汕头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城市,距高雄仅180海里。开通直航航线后,将使汕头、粤东、乃至赣南、闽西南地区的输台货物可以不经第三地直达对岸,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畅通的资金流动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
开通海上直航后,两地每年的货运量可超过3000万吨,旅客超过100万人次,将使汕头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两岸商品集散地。
在全国的港口排名中,汕头港一度进入前十名。如今的汕头港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迎头赶上。目前列入广东新十项工程的广澳港区2个5万吨级码头建设基本完成,海门港区15万吨级煤码头建设积极推进,一批5万至30万吨级码头正在加紧做好前期工作,广澳港区西防波堤通过省批准立项。
沉积了许久,终于迎来新的机会。汕台两岸直航,汕头有了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平台,推进粤东航运中心建设。
海峡经济圈的历史机遇
“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是高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凸显海峡西岸地区作为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先行区和重要通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最近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经济特区工作会议,明确支持汕头争取“海西”政策加快发展。
2008年7月,国家七部委调研组就促进海峡西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海西”从此进入了国家视野。随后出台了促进海峡西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海峡两岸经济圈,经济规模比长三角、珠三角还要大。对于汕头来说,“海西”的历史大契机不容错过。汕头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汕台两地关系源远流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台湾的潮籍后裔约80万人,汕头籍的台湾同胞、台属约30万人,常住汕头市的台商有2000多人,每年来往汕台的台胞达4万多人次。
2008年以来,全市新引进及增资扩产台资项目27宗,合同投资总额1709.64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1459.64万美元。
在珠三角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之后,汕头也希望借助“海西”东风扶摇直上。汕头为此成立“汕头推进海峡西岸地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省市及部门间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组织制定海峡西岸地区发展整体规划、政策时,明确将以汕头为中心的粤东地区纳入规划范围,享受国家赋予海峡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成为努力的方向。
“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谋划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汕头市长黄志光在汕头市委九届六次全会上表示,随着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里程,汕头被列为首批对台海上直航港口。
目前汕头正加快争取对台空中直航,使汕头成为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和重要通道,并主动承接台湾制造业和研发机构转移,推动两岸现代物流、商品流通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
据透露,今年上半年预计可以实现与澎湖的“小三通”。未来将争取开放汕头空港,实现与台湾空中直航。积极争取授权汕头为台胞办理落地签证点,批准汕头为开通澎湖游第二批城市,使汕头成为台胞进出大陆的主要口岸。
■地理纵深
汕头港的腾挪术
上有厦门港、下有深圳港,汕头港安在?
深圳港、厦门港大多都建成了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0万吨级以上航道等大型化、专业化泊位。惠州、泉州、漳州等港口则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对此,汕头树立大港口、大交通、大规划的理念,努力把汕头建设成为粤东区域交通航运中心。主要是着力实施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推进深水大港建设,建设东南沿海亿吨大港。此外,还强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重点加快厦深铁路、广梅汕铁路增建二线、广澳港和海门港疏港铁路。
汕头市委市政府规划推进三大经济带的建设,其中工业经济带是依托港口,重点是发展临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没有大港口就没有大型临港工业。必须依托大港口发展大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轻工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着力引进石化、能源和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产业。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一批大型临港工业项目的前期工作,为汕头未来发展增添强大后劲。记者 戎明迈 通讯员 黄东华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