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20阅读
  • 10回复

[道路名]收集廣州舊路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1-15
如題,歡迎補充及指正.! 謝謝~!!!

(主要是民國vs現在..有無新舊對比均可)

ROC                       PRC                    (PS)
百子路              中山二路       現存百子橫路(非常短的一條橫路)
大東路              中山三路       大東門,東較埸
惠愛東路          中山四路
惠愛中路          中山五路       惠如樓
惠愛西路          中山六路

中華北路          解放北路
中華中路          解放中路
中華南路          解放南路

長庚路             人民北路
豐寧路            人民中路
太平南路        人民南路

德坭路             東風西路
德宣路             東風中路
黃埔大道(1945)  東風東路     (1938年:廣虎路、造幣左路)
(待續..)
[ 此帖被fung1021在2009-11-15 23:34重新编辑 ]
YuetSau,Canton,Republic of China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1-15
太平南路
豐寧路
維新路
永漢路
中華路
德宣東路

(待整理...)
[ 此帖被fung1021在2009-11-15 16:25重新编辑 ]
YuetSau,Canton,Republic of China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11-15
豪贤路:濠弦路。
北京路:永汉路。
东风西路:德坭路。
东风东路:黄埔路。
广园东路:白云山路。
开创大道:萝南路。

此外,革新路、跃进村的本名我不清楚了。
[ 此帖被小知在2009-11-15 17:28重新编辑 ]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11-15
回 2楼(小知) 的帖子
东风西路:德坭路。

原來東風西叫德坭路,唔怪之得有「德坭立交」喇,唔該嗮你啊..!!
YuetSau,Canton,Republic of China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11-15
=.=
以下為搜索所得..

Source: 《廣州市誌》
白雲路 1915年開始興建,1925年建成。為當時最寬馬路,寬達45米,長960米。
惠愛東路 1918年開惠愛街東段為惠愛東路。1948年為紀念孫中山改名中山路至今。寬15米,長1000米,為騎樓式馬路。
大東路 1921年由惠愛東向東開馬路,將清代正東門大街辟為大東路。1948年為紀念孫中山改名中山路至今。長772米,寬15米。
百子路 1925年由大東路向東拓建而成。1948年2月為紀念孫中山改名中山路。長960米,寬12~13.5米。
中山公路 1925年建,用土基建成。百子路到黃埔路段寬6米,長6100米。今西段擴為中山一路。
石牌公路 1934年辟路審定委員會開先烈路至石牌一段(中山大學舊址)。泥路,寬6米。
龜崗大馬路及龜崗一、二、三、四、五馬路 1915年,美洲歸僑大業堂在東山開辟新住宅區,並興建龜崗小區馬路五條,即一馬路(長110米,寬3.1 米)、二馬路(長100米,寬4.5米)、三馬路(長95米,寬4.9米)、四馬路(長80米,寬4.9米)、五馬路(長103米,寬約4米),並通龜崗大馬路(長185米,寬9米)。
啟明大馬路及一、二、三、四馬路 1918年華僑在東山開發啟明住宅小區,並興建馬路五條,分別命名為啟明大馬路(長200米,寬5.3米)、啟明一馬路(長88米,寬5.9米)、
啟明二馬路(長139米,寬6.5米)、啟明三馬路(長101米,寬5.9米)、
啟明四馬路(長100米,寬5.4米)。
合群小區馬路(中、西、一、二、三路) 1918年,合群置業公司開河灘建築房屋,並建成馬路,路名冠以“合群”。西、中路均長129米,寬6米;一路長425米、二路420米、三路430米,寬5~7米。
廣九大馬路 1918年建成,因近廣九車站而得名。長162米,寬17米。又建有小馬路(無二馬路),如三路長190米,寬8米;四路長90米,寬8米;五路長150米,寬2米。
東鐵橋馬路 1918~1922年間先後建成二、三、四馬路。長63米,寬7~10米。
東園路 1918~1920年建成,長280米,寬8米。1927年加建橫路,長205米,寬11米。因近東園而得名。
湛塘路 1933年建成,長204米,寬9米。因近湛塘,故名。
珠光路 1918~1920年拆珠光里建成,長達537米,寬11米。
萬福路 1919年拆新城城牆及萬福里建,長864米,寬16米。
東華東路 1929年拆紫來、前鑒兩街建,長875米,寬11米。1935年改鋪瀝青路面。
東華西路 1932年拆文明里、復興里、世仁居等建,長838米,寬11米。1935~1937年改鋪瀝青路面。
寺右新馬路 1930年拆寺右大街建成,泥路,長1300米,寬7米。建國後建成寺右一橫路、二橫路。一橫路長90米,寬6米;二橫路長360米,寬8米。
達道路 1925~1930年開水田、菜地建成,長1200米,寬7米。取汽車可通達之意。
美華路 1920年建,因有美華書局而得名。分中、東、北三路,中路長180米,寬7米;東路長94米,寬5.8米;北路長260米,寬5.4米。 新河浦路 1918~1920年擴新河浦街建,長620米,寬5.5米。後再擴有一、二、三、四、五橫路。
培正路 1907年兩廣基督教浸信會教友建培正中學並開辟此路。路長371米,寬7.4米。1920年擴建一橫路、二橫路、新橫路等。
恤孤院路 在兩廣浸信會辦恤孤院旁,1918~1920年因建華僑住宅小區配套建成。長375米,寬7米。
煙墩路 1907年建,長300米,寬9米。因煙墩崗而得名。 署前路 1916年建,長237米,寬11米。
三育路 1926年建,長465米,寬6米。因教會辦三育中學於此而得名。 均益路 1923年群益建築公司建,長220米,寬5.5米。
農林上路 1930年建於貓兒崗坡上,因舊有廣東農林試驗場而得名。長410米,寬5.6米,泥路。
竹絲崗(大、二、三)馬路 1932年開發小區地產時環竹絲崗築成。大馬路長460米,寬5米;二馬路長776米,寬5米;三馬路長80米,寬3.5米。
執信南路 1928年建,泥路,長900米,寬6.5米。因有執信女子中學而得名。
東沙路 今先烈南路、中路。1907年建,因有黃花崗七十二烈上墓,1921年改先烈路。先烈南路長800米,寬11米;先烈中路長1750米,寬33米。
東皋大道 1934年辟路審定委員會開。長240米,寬5米。
東川路 1925年由舊石板路擴建而成。因近川龍口,故名。長610米,寬14米。
原道路 1935~1937年建於原道聖經學院,故名。長280米,寬8米。
較場路 因清為廣州城北演武場所在地,故名。1941年改較場北路,1966年改名北較場路。長570米,寬6米。
文明路 1922年拆老城南城牆建,因有文明門,故名。長925米,寬16米。
越秀路 1918年拆城牆建成,因在越秀山麓而得名。一說因城邊有越秀坊而得名。今路東仍可見清城牆基,高出街面2米多。分越秀北、中、南路。越秀北路,長603米,寬7米。以榕為行道樹,濃蔭夾道,與長堤並稱美景。中路長450米,寬14米。南路長770米,寬10.5米。
文德路 1918年拆府學東街建,路東有文德里,故名。路分兩段:北段為文德路,長630米,寬15米;南段為文德南路,拆珠光通津及三水碼頭大街建成,長470米,寬11米。
德政路 清為番禺縣前直街--德政街,1930年拆建為路。分德政北、中、南路三段。
北路長589米,寬12米;中路長675米,寬10米;南路長500米,寬11米。
禺東(一、二、三)路 1930年拆番禺縣署建成,相當於縣署東部。一路長27米、二路長40米、三路長54米,寬3~5米。
禺西路 1930年拆番禺縣署建成,相當於縣署西部。寬5米,長35米。禺西路東面增開禺西一路和禺西二路,一路長27米、二路長80米,寬均為5米。
東沙角路 1927年建於東沙角沙灘地,故名。長290米,寬14米。
南提大馬路 今名沿江中路(西段),1920年築堤後成路。長875米,寬10~12米。
光孚路 1935年建。長210米,寬7米,官舍區。 泰來路 1931年建。長170米,寬7米,官舍區。
法政路 1929年建,因清末為法政學堂所在地,故名。長475米,寬15米。
德宣路 1920年拆德宣街、天平街、二牌樓、天官里擴建而成,為橫貫全城東西干道。長1488米,寬28米。今東風中路。
百靈路 1933年擴建百靈街(一名北城街)成路,路面高於北面城外地面1米多。長311米,寬10米。
豪賢路 1928年擴建古濠弦街而成,因抗清詩人黎遂球居此而得名。長820米,寬12米。
廣中路 1932年拆清光緒時廣州府中學堂(1913年稱廣府中學)建路。長173米,寬7米。
越華路 1920年拆司後街擴為路,因有越華書院而得名。長577米,寬13米。
府前路 1931年建廣州市政府署於中央公園北,並同時建路。路長203米,寬11米。
迎賓路 1935年以清代大茶巷拆建修成。長120米,寬3.2米。
廣衛路 1925年拆通廣州府後院及左、右衛建馬路,東連布政司後園地。長315米,寬15米。
淨慧路 1925~1928年,拆淨慧街、西營巷建。長284米,寬15米。
公園路 清巡撫部院前空地建。路長203米,寬15米。
廣德路 清將軍府前部地,1930年台山華僑廣德置業公司購地建商品房,並建東西向路為北界,名廣德路。長328米,寬6米。
廣德北路 1930年台山華僑廣德置業公司購將軍府內地建樓,取名廣德,又因本路屬北段,故名廣德北路。長32米,寬8米。
瑞南路 1930年台山華僑伍瑞南置業公司購將軍府地建房時築。長393米,寬5米。
惠愛中路 1919年擴展惠愛四約、五約、六約建成,為主要商業街,騎樓式馬路。長637米,寬16米。1948年為紀念孫中山改名中山路至今。
惠愛西路 1919年擴展惠愛首約(西門口)、二約、三約建成,為騎樓式馬路。長767米,寬16米。1948年為紀念孫中山改中山路至今。
西湖路 1932年擴展西湖街建成。長461米,寬13米。 光塔路 1934年擴光塔街、大紙街建成。長493米,寬9米。有光塔及懷聖寺。
禺山路 建於1918年,擴育賢坊連關帝廟前廣場建成。長89米,寬12米。 惠福東路 1919年拆寺前街、惠福巷等建成。長280米,寬12米。
惠福西路 1919年拆早亨坊、大市街、安義街建成,為主要商業馬路。長1125米,寬12米。 大南路 1920年拆城開路,因在大南門處而得名。長294米,寬12.2米。
官祿路 1920年後拆官祿巷擴建,因舊有大學士方獻夫府第,故名。長294米,寬9米。今為觀綠路。
大德路 1921年拆城牆建為馬路,因有歸德門,故名。長1163米,寬16米。
大新路 原為山茶巷(山貨、茶葉集散地),明末改稱大新街。1931年拆建為馬路。長1106米,寬11米。南側有清總督行台,後改石室教堂。
維新橫路 新城城牆內空地,1920年開維新路時建。長47米,寬12米。
維新路 1919年拆街建路,為當時廣州最寬馬路之一。因多穿越清代衙門內空地拆建,如撫台前空地、按察司等,故取維新變革之意,名維新路。1948年改中正路。1950年復維新路。1966年改廣州起義路。長525米,寬27米。
泰康路 1919年拆新城城牆建。長454米,寬16米。為山貨總彙街道。
一德路 拆新城城基建,但拆城先於泰康路,遲於老城文明路。1920年建成。因有一德學社,故名。長1150米,寬15~17米。為雜貨海味總彙街道。
長提大馬路 1920年建堤築路,故名。長710米,寬12米。為主要新商業區。
仁濟西路 清代為濠湧,1921年填濠成路。長128米,寬6米。 西濠二馬路 1924年建成,因當西濠口而得名。長125米,寬9米。為繁盛商業區。
南堤大馬路 1920年築堤建成。長125米,寬12~13米。為主要新商業區。今名沿江中路。
新堤大馬路 1932年填長堤凹入淺灘地,拉直堤線,把海珠島連入江岸,稱為“新堤”。長1670米,寬11~20米。當時廣州最高層建築愛群大廈建此,為主要金融外貿商業區。今名沿江西路。
小北路 1927年擴建小北直街而成,因舊有小北門而得名。長1023米,寬13~20米。小北門外路段稱登峰路。
倉邊路 原為東城南北主街,南接大塘街,北接小北直街。1920年擴建倉邊街成路。長534米,寬16米。
永漢路 清代由北而南依次為承宣直街、雙門底、雄鎮直和永清街等。1918年永清街失火,1919年乘機拆城門及拱北樓,並築馬路,成137米長永漢路,後擴展至財廳前。長1252米,寬16米。為廣州商業中心街道。1936年曾易名漢民路,紀念民國開國元勳胡漢民,1945年復名永漢路。1966年改名北京路。
正南路 1920年擴建正南街為正南路。長204米,寬7.8米。
廣仁路 1920年拆城築馬路時建。因由廣州府至社仁坊而得名。南段有宋城址,北段有秦漢碼頭址。路長158米,寬20米。
廣大路 1920年拆廣州府署開為馬路。長172米,寬12米。
吉祥路 1920年擴闊蓮塘街、洛城街、衛邊街和厚玉街為蓮塘路及吉祥路,後合兩路為一,稱吉祥路。長943米,寬15米,為內城直路之一。
教育路 1932年擴展觀蓮街,穿學署地入書坊街建成。因學署民初為廣州教育會,故名。長487米,寬15米。
回龍路 1932年建成,因路北舊有橫跨玉帶濠的回龍橋而得名。長127米,寬12米。 連新路 1920年擴建連新街而成。長544米,寬15米。
中華北路 1930年擴建大北直街而成。1935年改鋪瀝青路面。長2908米,寬33米多。內戰南北干道,由大北門南通歸德門,為騎樓式馬路,主要商業區之一。今名解放北路。
中華中路 1930年擴建四牌樓街(為明城廣州城南北主街,因有四個石牌坊而得名),稱中華中路。長554米,寬16米。騎樓式馬路。1954年改解放中路至今。
中華南路 1930年擴展小市街而成,稱中華南路。長405米,寬15米。騎樓式馬路,為商業中心區。1954年改解放南路至今。
盤福路 1918年拆廣州西北城牆牆基建。因旁有盤福直街,故名。長527米,寬32米。
朝天路 1934年擴展朝天街而成。因宋城朝天門在北口,故名。長310米,寬10米。 米市路 1934年擴米市街建成。長187米,寬10米。舊為米行集中地。
將軍東(西)路 1932年在清將軍府內巷興建。長393米,寬5.3米。 靖海路 1930年擴展靖海門外靖海直街建成騎樓式馬路。長179米,寬22米。
惠吉東、西路 1930年華僑置業公司購清代右都統署地建成。因在惠愛街北,兼取吉祥之意,故名。東段為惠吉東路,長156米,寬5.3米。西段為惠吉西路,長156米,寬8米。
新堤一、二、三橫路 1932年填河築新堤時建。一橫路長30米,寬10米;二、三橫路皆長67米。寬15米。
海珠北路 1932年拆官塘街、竇富巷擴建為海珠北路。海珠路因南起江邊,面對海珠石而得名。此為海珠路北段。長615米,寬10米。
海珠中路 1932年利用西濠街及其東側南濠窪地(渠道)、仙羊街築成。因處海珠路中段,故名。長890米,寬10米。
海珠南路 1932年拆板箱巷、油欄門及油欄通津築成。長780米,寬10米。因處海珠路南段,故名。
光孝路 1930年擴建光孝街而成。因在光孝寺前而得名。長340米,寬9米。
紙行路 1932年擴建紙行街和南段木牌坊而成。長488米,寬9米。
詩書路 1932年擴建詩書街而成。長429米,寬8米。
天成路 1931年擴建天平街築成並改名。長398米,寬9米。
仁濟路 1921年拆仁濟大街建,因有道光美傳教士建教堂--仁濟堂而得名。長400米,寬8米。
長庚路 原為西城西面城牆牆基,1919年拆建為馬路。因路在長庚里側,故名。長2323米,寬27米。今人民北路南段。
豐寧路 1919年拆城基建。長695米,寬21米,最闊處30米。為商業主道,騎樓式馬路。
今人民中路。
太平南路 1919年拆雞冀城並填平西濠築路。兩側高樓5~9層,使地基下沉,路面(渠面)突起呈龜背狀。因在太平門之南,故名。長820米,寬32 米,當時為廣州最寬馬路之一。為全市中心商業區,路南沿江一帶,60年代以前一直是省港船碼頭集中地。今為人民南路。
同樂路 1930年建,因有廣州警察同樂會(今廣州日報社址)而得名。長47米,寬7米。
六榕路 1937年擴建花塔街而成,因有六榕寺而得名。長528米,寬12米。
YuetSau,Canton,Republic of China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11-15
我唔識  搭唔到茶

不過支持你

原來有好多好有意義嘅路名

俾佢地改到九唔搭八  唔三唔四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11-15
回 5楼(choiht) 的帖子
thx~~!

係啊,廣州啲舊路名我好鍾意架..!

例如「豐寧路」,幾有意思啊..!!又好聽又好意頭! 依家變咗--->「人民中路」...囧
重有「太平南路」,
文革嗰時話呢两條路思想境界太過太平,好似要「保持人民有革命思想」所以一律變成「人民x路」

好哋哋嘅「永漢路」因為要擦鞋,就咁慘變「北京路」

中華北/中/南路 (廣州淪陷路線)---->所以 ,解放北/中/南路... T_T

嗰啲東風x路,就多得老毛,成日東風東風,東佢老味..!

最討厭嗰啲 解放X路,人民X路, 呢啲垃圾名,冇嚟韻味!!
[ 此帖被fung1021在2009-11-15 23:19重新编辑 ]
YuetSau,Canton,Republic of China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11-15
補充東風路資料:

道路屬性: 城市主幹道
道路總長度: 8.823公里
車速限制: 60公里/小時
行車線數量: 8~10車道
所在地區: 廣州市荔灣區、越秀區
起點: 增埗橋
終點: 中山一路立交
道路命名日期: 1981年
命名緣由: 東風壓倒西風

道路舊名: 1920年稱德宣路
東風西路1937年稱德泥路
1938年前東風東路稱廣虎路、
造幣左路,1945年改稱黃埔大道

1968年自西往東稱東風一、
二、三、四、五路
道路動工日期:  
通車日期: 1964年全線通車

source: wiki
[ 此帖被fung1021在2009-11-15 23:38重新编辑 ]
YuetSau,Canton,Republic of China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11-16
强烈支持楼主…… 有空也去帮忙搜索搜索……
反对分裂,更反对民族压迫独裁统治……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11-25
我这里有一幅带有文革广州地名的地图,是一本日记本附的图,该日记本没有标明出版时间,所以不知道是哪年出版的。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12-04
睇地图……有部分路名係文革后改返,但少数无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