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方案描述:
1、清河区:将原清浦区运河以北地区及楚州区的徐杨乡、宋集乡、钦工镇,涟水县保滩镇,淮阴区王兴镇、新渡乡划入清河区。
2、清浦区:将本区原运河以北地区划入清河区,将原淮阴区吴城镇、南陈集镇、码头镇、韩桥乡、赵集镇,洪泽县西顺河镇,楚州区南闸镇、三堡乡、范集镇、林集镇、白马湖农场划入清浦区。
3、淮阴区:将王兴镇、新渡乡划入清河区,吴城镇、南陈集镇、码头镇、韩桥乡、赵集镇划入清浦区。
4、楚州区:将南闸镇、三堡乡、范集镇、林集镇、白马湖划入清浦区,将徐杨乡、宋集乡、钦工镇划入清河区。
调整原因及目的、意义基本描述:
调整的必要性:
1、原本受地域限制的清河、清浦两区(特别是清河区)在区划调整之后辖区没有任何改变和扩大,仍然面临着发展地域空间狭窄的限制。
2、各区面积和人口严重失衡,规模失调,清河、清浦两区人口分别只有30万,而淮阴区则有人口近90万,楚州区更是高达120多万。这就不利于各区之间的公平、协调发展。
3、淮阴、楚州两区由县(市)撤县(市)建区后亟需对两区进行一定的调整,减少其人口和面积,从而使其在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上实现从广域的县(市)区划形式向城市辖区的城市型区划形式转变。
4、淮阴、楚州两区的较大管理幅度势必分散其大部分精力,不利于其精力向城市建设方面的转化和投入,清河、清浦两区作为淮安传统的主要城区势必将承载更多的城市功能、城市设施和更多的城市化人口,这就使得其对扩展辖区范围更加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5、调整后各区辖区面积和人口实现合理化,管理幅度和范围得到优化,各区特别是淮阴、清浦和楚州三区由城市中心区向外围呈扇型扩张,符合城市区划的最佳形态特征,必将更加有利于淮安城市发展的布局优化和资源更合理配置。
6、因为2000年调整后的淮阴、楚州两区依然保持着其原本的辖区和人口,行政体制和管理职能也没有较大的改变,使得大多数人在心理上对两区的“市区”概念基本上还没有接受和理解,特别是楚州区,俨然一个穿着市辖区外套的“县”,因此有必要对各区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组合,使得人们在心理上对淮阴、楚州两区形成真正的认同。
7、调整后清河区面积得到了扩大,有利于其进一步健康、协调发展,清浦区暂时退出城市中心区,使得清浦区向南作进一步的城市拓展,这符合淮安市的城市总体拓展和布局方向的要求,运河以南地区有大片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地域开阔、交通便利,是淮安未来发展的主要阵地,清浦区必将在这片新土地上创造新的辉煌。
8、楚州区划出运西片及徐杨乡之后其面积、人口大大减少,管理幅度减小,管理难度大大降低,行政精力将可以更多地向其他重点转移,有利于楚州的进一步发展(淮阴区的区划调整也具有这样的好处),而最为重要的是,其划出地区没有任何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因此划出后有利于其他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不会对自身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其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的地位不受任何影响。
9、淮阴区的运南片与清浦中心区距离较近,联系更为紧密,划入清浦区是合理的,码头古镇作为古淮阴故城划入清浦区也不存在问题。淮阴区作为淮安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特定的“淮阴县”的独立性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作为市辖区,其淮阴的地名应该更多表现为城市古称或城市别称这个意义上去,其将反映淮安整体城市的历史文化(楚州区同样存在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同南京就是江宁、扬州就是维扬一样淮安就是淮阴(事实上淮阴确实经常被作为古淮安府的别称),同样的淮安也是楚州、也是清江浦。
10、保滩镇、西顺河镇划入淮安市区范围的重要原因是使得市区区划范围和版图进一步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