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24阅读
  • 10回复

[湖北]绝境逢生新十堰(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3-04
绝境逢生新十堰(转)
——“十一五”的十堰速度与建业激情
嬀愀琀琀愀挀栀洀攀渀琀=107554]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大旗猎猎飘扬,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号角高亢激昂,山地整理的创举闻名神州,十堰精神远播荆楚大地。十堰,已是一方激情创造、跨越发展的热土。
       十堰,这个湖北最偏远的地方,近年来,因为“一城两带”建设、生态旅游发展、南水北调移民、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一系列发展大作为,迅速脱离边缘化泥沼,跻身湖北支点战略的重要阵列。
       2月26日,在十堰市三级干部会上,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都高度肯定了十堰近年来取得的非凡建设成就。王国生指出,近几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知难不畏、迎难而上、难中求进,闯出了一番发展的新天地,开创了发展的新局面。十堰2011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与2006年相比,全部实现翻番。生产总值是2006年的2.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2006年的3.2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2006年的5倍,固定资产投资是2006年的4.6倍。十堰这种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有力支撑,创造了宝贵经验。这是省委、省政府对十堰近年来工作成就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扬。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已经跃升为“湖北战略”。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打造“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承载力超过100万人,汽车产能达到百万量级”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2012年2月,这一宏伟构想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上升为省级战略。不仅如此,省委、省政府还提出了新要求:人口规模应该规划到150万至200万人。昔日偏于一隅的山城,迎来了干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一跃成为“四省通衢”的中心大城。
        一城两带,“湖北试验”。2009年,十堰提出“一统三分”发展战略,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寻找到了突破口,得到省里的肯定。现在,“一城”建设已经上升为省级战略,而“两带”建设对于湖北来说,具有重大的“试验”意义。2011年,竹房城镇带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国家和省两级安排建设项目76个,投资6亿元,加上市、县投入,总投资超过10亿元。村镇换新颜,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方兴未艾,特色产业基地铺展锦绣,竹房城镇带建设成果丰硕。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已经出炉,未来5年投资2800亿元,建设项目1625个,结果令人期待。
        工业经济的“湖北速度”。十堰是因车而兴的工业之城,是湖北汽车走廊的源头重地。在经历东风公司总部外迁的短暂“沉寂”后,十堰工业经济特别是汽车又进发出新的活力。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整车及零部件企业228家,2011年十堰汽车产量达到57.3万辆。“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中国卡车之都焕发出全新的风彩。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过1000家,2011年累计完成产值1358.7亿元。工业经济发展创造了“湖北速度”,十堰的工业经济夺回了其应有的地位与荣耀。
         山地整理模式,全国推广。十堰曾经陷入“百里车城,无地可用”的“困城”尴尬之中,没有空间,就没有承载能力。10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无法落地,300多家企业无法扩能,城市也无法拓展。200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开辟荒山”的想法,得到省领导支持。白此,一幅幅新“愚公移山”图卷在十堰城区周边的荒山野岭间展开,并走出湖北,引领中国。十堰节约集约用地的山地整理经验被冠之以“湖北模式”,在全国推广。4年间,十堰城区向荒山要地4万多亩,依托土地落地项目400多个,投资金额400多亿元。空间拓展助力城市发展,仅十堰经济开发区就相当于一个县城的规模,为十堰打造“三百”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
        生态建设,“湖北名片”。十堰市着力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以保护库区水生态环境,保障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完善,构建华中地区生态屏障、汉江中上游水资源开发保护中心,确保国家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安全为重点,加快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绿色食品、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到2011年,十堰森林覆盖率达到53%,12座污水处理厂、5座垃圾处理厂全部投入使用,节能减排指标连续多年达到省定标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的这块“金字招牌”,又为“湖北名片”榜上增添新的骄傲与荣誉。
        文化旅游的“湖北核心”。以武当山为龙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近年来呈现大兴之势。太极湖旅游项目集群建设如火如荼,“三区三线”旅游开发正当其时,“一县一品”的旅游文化灿若夏花,2011年,十堰市共接待游客18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9亿元,其中境外游客13.2万人次,十堰已经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正在向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迈进。
重大项目的“湖北焦点”。武当山机场、太极湖景区、东风“五大板块”、四条高速、潘口电站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让十堰成为湖北项目建设的焦点。2011年十堰市开工12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780亿元,当年完成计划投资185亿元。今年,十堰重点建设项目初步计划安排200个,总投资达1430亿元。这些重大项目建成后,将对十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将助推十堰经济向更高层次跨越。
       移民搬迁的“湖北奉献”。1958年丹江口大坝开建,十堰曾搬迁移民29万人,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200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启动,十堰又有4万多个家庭、18万父老乡亲背井离乡,其中外迁安置7.65万人,后靠安置10万人。移民人数之多、涉及范围之广,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是继三峡移民之后我国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
       移民搬迁直接关系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湖北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承诺,“4年任务2年基本完成”。十堰的压力可想而知。十堰举全市之力来攻坚这件“天大的事”。2011年12月23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发来贺电,祝贺湖北基本完成农村移民搬迁任务,这是湖北的奉献,更是十堰的奉献。
       创卫成功,“湖北第二”。2011年12月20日,市长周霁在北京捧回了“国家卫生城市”的奖牌,历经4年,十堰终于创卫成功,成为继宜昌之后,湖北的第二个“国家卫生城市”。从2008年5月“创卫”开始,4年间,十堰共投资34亿元,用于兴修道路、环卫等公共设施,对进行城市综合整治,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十堰城市实现了华丽转身。在“创卫”持续谋远的情况下,接下来的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更将深刻地改变十堰这座城市。
        十堰何以取得如此发展成就?省长王国生说:是因为实干精神,实干文化,是凭着创业的志气、创新的勇气、创优的锐气,十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新的征程已然开启。十堰正在建设“汽车之城、旅游之城、生态之城、和谐之城、魅力之城”的“五城”道路上奋力前行。追求没有终点,发展永无止境。
[ 此帖被在水一方在2012-03-04 15:4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3-04
挖山建城,好是好;可一定要先做环境影响评价,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十堰城市人口发展到100~150万,应该说有可能;若说200万,那就是吹牛不上税了。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3-04
图有点山寨 不像官方的图撒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3-05
不管怎么算,十堰是代表三线建设的一个例子
划小省区,省直管县,三级市制,县下自治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3-06
回 1楼(仙峰俊俏) 的帖子
那要看怎样定义城市人口,如果是事实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想超过百万基本上没戏,如果是市辖区人口,参照国内惯例,想超过二百万也不是什么难题。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03-06
丹江口水库也许会改名太极湖?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03-06
引用第5楼schwa于2012-03-06 11:07发表的 :
丹江口水库也许会改名太极湖?

不是沧浪湖吗?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03-06
回 5楼(schwa) 的帖子
不会改的,“丹江口”凭借南水北调已经形成地名品牌,太极湖只是靠近武当山镇的那一小片水域。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03-06
当年规划的十堰许家棚机场彻底泡汤了,后来又搞个武当山机场。谁知神农架抢先开建神农架机场,搞得区区一座武当山,机场密度竟高于长珠三角,给湖北带来生态灾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03-15
十堰保持目前状态就可以了,不宜再摊大饼。不仅如此,还应列入限建甚至减建,以保护生态,保护首都人们的水源。宜昌和恩施也应以保护生态为主,宜昌就不应该往大了规划。
湖北应该摊大饼的城市很多,首当其冲的是襄阳、荆州。他们发展到200万甚至300万都不为过。武汉城市圈内所有城市都应摊大饼,包括武汉。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03-15
引用第9楼到此一游于2012-03-15 00:03发表的  :
十堰保持目前状态就可以了,不宜再摊大饼。不仅如此,还应列入限建甚至减建,以保护生态,保护首都人们的水源。宜昌和恩施也应以保护生态为主,宜昌就不应该往大了规划。
湖北应该摊大饼的城市很多,首当其冲的是襄阳、荆州。他们发展到200万甚至300万都不为过。武汉城市圈内所有城市都应摊大饼,包括武汉。

        湖北作为商品粮基地(特别是消费大头的稻谷主产区),建设用地资源被国家限制得很紧。山区的宜昌、十堰因为荒山多所以都在削峰填壑增加可开发土地资源。而平原城市因为农田保护政策用地紧张,比如襄阳去年就提前挪用了今年的预备土地资源,只好将眼光转移到周围的山地上。
       南水北调中线是中央主导的,定价权在北京手里对湖北是负效益。本来提供给襄阳、荆门和江汉平原的水都输送给两河京津,要是限建岂不是对湖北的打击变本加厉?
       中央答应给库区优惠开放政策,所以宜昌、十堰才能持续发展,凭借政策保持区域活力和产业不衰落。至于农田保护区的江汉平原,本来产业基础不如鄂西,即使摊大饼建设靠什么产业解决就业问题?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