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中国的市民社会的形成和确立
明石 博行
驹泽大学 教授
日语中"市民社会"和"资本制社会"这两个词都是意译外来语。市民社会是civil society, bürgerliche Gesellshaft, société bourgeoise,资本制(主义)社会是kapitalistische Gesellschaft, capitalist society的意译。日本人把这些原汁原味的欧美语,通过文化悠久的汉字,赋予它新的内涵。在日本语中经常把资本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两个词汇混用或者把他们的概念等同起来(本人一直加以区别),这就给区别这两个词增加了难度。在市民社会和资本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上的混沌之中,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中叶到21世纪开端为止的时间,日语的市民和市民社会演变为日常语。21世纪的日本历史,将会是建立在市民社会为前提的基础之上。本人认为,中国和日本的情况可能存在微小区别,但是中国大致也是相类似的一个历史进程。那么我们因该如何理解这样的一个过程呢?还有如何通过认识两国的一些共通要素,构筑新的历史呢?在这里我想总结其中的某些部分。
1. 市民社会和资本制社会
1.1启蒙主义中对于市民社会的认识
在西欧的启蒙主义时代形成的civil society认识,是缺失资本制的概念或者资本主义的概念的civil society论.虽然这论述者有他们的偏颇之处,但是只要阅读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可以判断,启蒙思想所理解的civil society的概念包含了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 Civil society基本的意思是在其内部包含了资本关系的社会概念。概念与其相似的有德语中的bürgerliche Gesellshaft一词。比如黑格尔在<法哲学>第3部第2篇中讲道, bürgerliche Gesellshaft是"资本和技能的不平等的必然产物",是包含阶级关系的社会。这些概念在形成和确立之初,就把civil society和bürgerliche Gesellshaft并非平等社会作为前提来理解。
1.2市民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capitalisme)一词是经过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这段时间在法国形成的(参照重田澄男《是谁找到了资本主义》第1章)。由马克思最终发现并确立,并和资本制生产方式kapitalistishe Produkitionsweise和资本制社会kapitalist Gesellshaft的概念相互交错融合,形成了欧美独特的传统认识。欧美对资本主义capitalism, Kapitalismus的认识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不能更为深入的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回顾建立了独特的资本主义观的德国历史学派的认识传统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德国历史学派,也受到了马克思学说一定的影响,形成了市民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关的让人深思的学说。其中韦伯的认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韦伯对于资本制社会的理解和马克思有所区别,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来把握资本主义。同时他认为近代资本主义和市民社会是西欧所固有的。
德国历史学派有关于经济社会的理解中,韦伯的见解作为一个代表性观点包含在内。韦伯式的资本主义和市民社会的理解,不但影响了欧美社会,对于亚洲社会也是有很大的影响。对此因该如何理解和评价呢?这里蕴含了和亚洲,以及世界相关联的重大问题。
1.3 资本制社会和市民社会
在非欧美的社会当中,马克思的学说,远远超过了历史学派的学说的意思。马克思从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一直采用,包含了阶级关系的市民社会bürgerliche Gesellshaft和市民(资产阶级)生产方式bürgerliche Produktionsweise这类说法。但是,进入19世纪60年代以后,"资本制生产方式是支配性的社会"这样一个资本制社会内部包含市民的生产方式的形式构建了《资本论》体系。像这样的马克思的用语方式和概念,因为有很大的演变,所以对于他的理解和评价也是有很多的不同观点。
而对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bürgerliche Gesellshaft的概念,在日本有很多的争论。虽然需要论述的方面有很多,在这里仅限于对以下方面来论述。以马克思的学说为立脚点,市民社会的形成是以市民的生产方式为基础,"商品生产这个经过历史演变规定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的扩大产生出的单纯流通的其本原则,即和"自由,平等,所有权,以及功利主义"相结合,所有的或者多数的生产物采取商品形态,"只有在作为全新的独特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制度生产样式的基础上形成"
马克思的学说,在理解了非欧美社会中资本制生产样式的扩大和市民社会的形成的基础上,还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立足于马克思理解的资本制生产样式和资本制社会,在亚洲各国和非欧美各国中形成的市民社会的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停留于过去的理解,而是开辟新的经济社会。
2 在日本市民社会的形成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论
2.1 日语意译的市民和市民社会
日语的市民,在江户时代末期,作为城市的住民的意思开始被使用的。到了明治时代,市民即解释为"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市民"(福泽谕吉《文明论概论》),也被用来作为英语citizen和Bürger的日语意语.而到1888年,根据市制和町村制而有了"市"的行政划分,就像"东京市的市民"一样,市民被作为市行政区划里居住的住民的意思来使用。但是,市也是城市,日语中的市民一词基本上包含了城市的住民和citizen这两层意思。
再来看一下市民社会一词,作为意译外来语,对于词义的理解,20世纪中期为止的日本和现在的日本有很大的区别。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被广泛利用的金田一京助监修的《明解国语辞典》(1952年改订版)中,市民社会被定义为"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在半个世界之前的日本,市民社会常常被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
阅读了当时有关于市民社会的说明,其中渗透了很深的译语的痕迹。比如,在日本有代表性的国语辞典《广辞苑》(初版1955年)的说明中有这样一个词条。"(bürgerliche Gesellshaft 德语,自由经济基础上法制组织的共同社会。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基础,并不一定是城市住民的结合。他的道德理念是自由・平等・博爱"。可以通过把黑格尔的bürgerliche Gesellshaft和英法的civil society和ociété bourgeoise相结合来说明。
2.2市民运动的发展和市民社会论争
经过高度经济成长,日本的生产力快速提高,个人消费生活变得丰富。而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农村人口的减少也同时出现,这就带来了城市问题、公害问题、消费者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福祉问题等超越劳动问题以外的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和这样一个社会转型同时进行的还有被称为"市民运动"的各种运动的兴起。就这样战后日本的经济增长也使得日本国民的市民意识得以推广,市民社会这样一个意译外来语变为日常用语。
还有一个新的变化就是很大的影响了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市民社会派称为一股潮流逐渐形成。比如,作为市民社会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平田清明,在他写的论文"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中讲道,"市民社会不管怎样首先是作为市民的人相互交流的社会。在这里,市民是自由,平等的法律主体,在日常的=经济的生活中一般的市民"。而与之相对的是见田石介先生,他从战后新正统派的立场出发,"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是指阶级社会,阶级关系是比其他任何关系都要重要",全面批判平田的理论。这样关于市民社会的争论,从20实际60年代一直延续到70年代。
在这个过程中,辞典的解释也有变化。比如《广辞苑》(第2版,1969年)中对市民社会作如下说明。"(civil society)自由,平等的个人在理性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由17-18世纪的卢梭等倡导的"根据各种文献和辞典的说明,在日本赋予市民社会以"自由,平等的个人形成的社会"这样一个印象,并在日本人的潜意识中扎根。
到了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变革理论和运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样一种被冠以个人名义的称法被逐渐废止,科学社会主义这样一个褪去个人色彩的规定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但是,理论的立场的差别和对立依然存在,市民运动和劳动运动的性质的差别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着。市民派和正统派之间围绕着理论辩论,变革路线,运动方向的对立继续存在。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半以后,在马克思主义或者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下的人中间,日本特色的新的市民意识也开始传播开来。
2.3 市民社会和市民活动在日本的确立
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20世纪70年代后半经过保守派和革新派的对立,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的潮流,在日本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从20世纪80年开始到20世纪末,这样一个潮流更加表面化,保守主义者和复古主义者的飞扬跋扈的时代还在继续。从表面上看,这个时代的市民运动和劳动运动,好像看上去一直处于衰退。但是,在日本的国民中市民意识却正式确立,市民社会这一用语称为日常用语正是这个保守化的时代。
1978年出版的《广辞苑》第3版中,"废除了特权和身份的支配・隶属关系,形成自由・平等的有各个个人构成的现代社会"这样定义市民社会的。还有,"市民运动"也有了新的解释,"由市民自发的非党派的・非组织性的运动"。20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时代开始到90年代,市民运动和NPO/NGO活动联系紧密,经常性的市民活动范围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为止,市民运动家被特别看待,甚至经常招来白眼。但是,经过了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发展,市民运动成为市民活动的一部分。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变革运动,市民活动以及市民运动不断融合,一直被认为性质上有区别的劳动运动和市民运动的对立也开始变弱。在现在,市民活动一词已是日常用语了,指"义务活动和NPO活动等社会公益活动,而更广义上,兴趣活动也包含在内"(《广辞苑》第6版,2008年)。
21世纪初,市民意识和对市民社会的认识,通过教育制度实现的社会的再生产。比如,注意一下电视大学的和市民社会或者市民相关联的科目,可以看到在这个学科的课程被充实了很多。日本知名的大学,把"拥有市民社会的知识的社会科学性综合大学"写入了学校的纲要之中,由此可以看出设立市民社会教育中心的大学和设置市民社会教育研究中心的大学的动态。高等教育中加入市民教育这一变化不断的在更大范围内兴起。在日本市民社会和市民活动可以所几乎确立的状态已经形成,21世纪的日本将作为已经市民社会化了的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3. 中国的市民社会的形成和确立
3.1 中国的市民社会的传统
中国的历史和日本的历史显然是有所不同的。虽然不具备详细的论述中国社会的知识,在中国,公民比市民更为普遍的被使用。在日语中,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翻译成公民权运动,市民和公民在概念上有重叠的部分。在日本对市民社会的社会认知中蕴含了其独特的内容和历史。
但是,市民这一汉字表现,并不是日本人最先开始使用的。日本最大的国语辞典《日本国语大辞典》(第2版)中引用了《史记》中的一段"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所以市民一词源于中国。日本人把中国社会中被使用的这一个词搬到日语中来用,赋予它独自的意义并由此逐渐形成了日本人的市民意识。
正如从纪元前开始市民一词就已经被拿来使用一样,中国社会的独自的市民社会和市民活动有很长的历史。就算对于有关于中国社会的知识缺乏了解,只要回顾一下近代以后的演变,就可以马上浮现出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样伟大的思想。中国革命和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独立原则提出的同时提出了民权实现和民主主义的原则,而均地权和纠正经济不平等的传统,也一脉相传下来。
3.2 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变化
在欧美相关于civil society和bürgerliche Gesellshaft的经验和在亚洲的市民社会化的经验相比较,它的历史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性。在欧美的历史中,资本制(资本主义)的社会认识形成以前,在手工制造业时代,形成了civil society的社会意识,而在资本制生产方式的摇篮期,市民革命civil war兴起。欧美社会经过产业革命生产力急速提升,这是经历市民革命以后才出现的。经过几个世纪,市民社会和以此为基础的资本制生产方式确立,欧美构筑的长期以来和资本制社会一体化的市民社会的历史,是近代欧美发展的基本。的确,包括亚洲在内的非欧美社会的历史中,市民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不一样的。在非欧美社会中,急速的资本制发展推动着他们追赶欧美,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中,实现了惊人的经济的增长,经济的急速增长称为由自由・平等的个人所构成的近代社会意义下的市民社会形成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急速的资本制生产方式的扩大,并以此为原动力市民社会快速形成。
这样一个亚洲社会的发展进程打破了韦伯的资本主义和市民社会为西欧固有的这一观点。但是欧美社会和亚洲社会之间在市民社会形成的历史时期的长短和具体进程来看的确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亚洲,资本制社会和市民社会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的。这样一个亚洲社会的历史发展倾向,和中国历史发展也因该是吻合的。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度增长。在这个历史发展进程中,资本制生产方式的蔓延,出现了和以前的中国社会相区别的新的变化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虽然和日本的经验不同,但我认为中国社会存在的新的经济社会问题,会带来了中国社会一步一步走向市民社会。
3.3 中国市民社会的历史的划时代性
中国的市民社会形成的动向将会是有经济的基础,范围不断扩大。市民社会一词在中国社会是否使用由中国的每一个人自己决定。但是,市民一词不管是依据于中国,还是依据于欧美的citizen和Bürger共通的含义,有意识的推动市民社会的形成和确立,都因该和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向吻合的。
市民社会的形成史,并不是平坦的。不管是欧美的历史,还是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历史,都是充满痛苦的过程。中国的市民社会形成的进程中也伴有苦恼和纷争。但,中国的市民社会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
经历了建国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社会,真正的进一步推动市民社会的形成将是有世界意义的。随着中国社会的市民社会化的进程,欧美中心主义将走向末路。本人对于和其他的亚洲国家,以及非欧美国家一起中国市民社会的巨大进程保有很大的期待。中国和其国民,可能用其他的语言来表现这一进程,但是为最终能实现市民社会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一点我坚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