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229阅读
  • 61回复

[综合]计生委:未来人口峰值在15亿左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12-07-15
回 48楼(hechengzi) 的帖子
赞一个您的钻研精神,但您用总量(或年平均),可能会有削峰填谷,消除偏差的作用,而7年间人口出生规模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12-07-15
回 50楼(燕山雪) 的帖子
没错。因为我本来就取了10年的平均数,所以以我的推算公式去算具体某一年的出生人口有时候会偏差比较大,但是5-10年时间段的总和偏差基本上就很小了。所以我相信如果维持目前的生育率不变的话,到2020年左右(偏差1-2年)中国就会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
感谢蛋炒饭.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2-07-15
Re:回 48楼(hechengzi) 的帖子
引用第50楼燕山雪于2012-07-15 17:55发表的 回 48楼(hechengzi) 的帖子 :
赞一个您的钻研精神,但您用总量(或年平均),可能会有削峰填谷,消除偏差的作用,而7年间人口出生规模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年份       实际出生人数(万人)
2005    1617
2006    1584
2007    1594
2008    1608
2009    1615
2010    1610
2011    1604

数据出自历年政府统计公报。7年间出生人口基本上维持在1600万上下。。
以我个人的估计,这个数字还可以维持五六年。。
感谢蛋炒饭.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2-07-16
Re:Re:回 48楼(hechengzi) 的帖子
引用第52楼hechengzi于2012-07-15 18:16发表的 Re:回 48楼(hechengzi) 的帖子 :
年份       实际出生人数(万人)
2005    1617
2006    1584
.......

新生人口规模至少也得保证一千八百万吧,若以理想化的人口年龄平均分布,预期寿命为75至80岁,则需要保证两千万的新生儿数量才得以保证人口总数稳定在14-16亿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2-07-16
Re:Re:Re:回 回 26楼(西岛秀俊) 、29楼(greenlay)、30楼(北极星) 的帖子
引用第43楼燕山雪于2012-07-15 09:31发表的 Re:Re:回 回 26楼(西岛秀俊) 、29楼(greenlay)、30楼(北极星) 的帖子 :
疏散北京人口也不是我的发明,迁都的提议不绝于耳。北京本来就没有资源优势,大规模的人口聚集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7.15樊纲作客深圳论人口应增至3千万。

和燕山两个极端,一左一右,说明你们那个承载力都不过是一家之言,远不是真理。
具体一个地区能生活多少人是市场调节出来的,不是计划出来的,有的人觉得生活成本高离开,有的人如鱼得水留下。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同的,在刘姥姥这种人眼里长安城里遍地都是钱,在计划经济思维的极左眼里我养不活这么多人。
[ 此帖被西岛秀俊在2012-07-16 23:33重新编辑 ]
傻逼年年有,今年格外多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2-07-17
引用第10楼燕山雪于2012-07-12 09:01发表的  :
最迟2030年就会放松生育限制,届时计生委将改成生育促进委(就像日本的少子化担当大臣)再存在500年不敢说,50年吧

那些人口负增长还老龄化的国家,指定各种政策,甚至金钱物质鼓励,但是有效吗??
无能腐败专制独裁的政府总是埋怨人口多,而不是去正视并找到有效解决办法。
PS 现在大多数人不反对计划生育,大家反对的强制一胎化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2-07-17
引用第41楼greenlay于2012-07-14 18:59发表的  :
一线城市真没几个男性是26岁结婚的。上海男性平均结婚年龄是31岁,生育年龄更晚。

我一个上海的表哥,一切正常,跟嫂子谈了10年。是34结婚的,金领阶层,就是这样,还是在众人督促声讨中才结婚的。36才有了个女孩,算是给老人一个交代应付了事,也不想再生了。
我问他为何不着急,他也说周围很多不婚育的。压力大
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
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2-07-17
中国跨掉,目前看 是 必然的了 ,延迟退休的 本质 就是因为,老年人的 比例太大啦?而中国 比例 肯定会继续增加。、以后中国 面临的将是 三大 不可逾越的大山。1.老年人的比例太大,社会缺乏活性。2.人口萎缩导致市场萎缩。一个国家 的市场萎缩将导致经济萎缩。3.是可以劳动人口更加急剧下降(人口老化和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逐年减少!)我 建议,延迟退休的本质就是劳动力不 足和应该 抚养的 老年人太多啦。出现这样的 现象,支持计划生育的人应该负责的。所以 他们应该被 剥夺一 半养老金,为他们的行为负责。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2-07-17
楼上有几位预测出生人口数量的,说那些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说服力。

不知道他们为何对出生率1.18这一关键问题回避不谈。没有一定比例的出生人口,社会经济等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看清楚是一定比例,而不是具体的出生人口数量1500万还是1600万,那个没意义。
傻逼年年有,今年格外多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2-07-22
人口的老年化防止得了吗?
2010年02月20日      来源:侨报    作者: 资中(笔名:纽约空中飞人)
    有观点认为,中国人口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防止人口严重老龄化和少子化,早调整就早主动。笔者对此观点持保留意见。

    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该国家就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群比例已达10.46%,;也就是说,在本世纪初中国才跨进老年化的门槛,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的老年化在2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列在第103位,只能算小老弟。

    而那些老牌老年化国家,如奥地利、丹麦、芬兰、法国、匈牙利、葡萄牙、瑞士和英国等国的老化率已经达到20%至21%;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西亚、希腊、西班牙、瑞典大于21%至23%;德国为24.5%、意大利为25.0%,日本高达25.7%。

    中国人可能更想知道未来老年化的情况。其实老年化的比值可以称为老化率(以£表示),是一个比较容易估算的指标,拿中国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的数字就可以一目了然。2000年中国人口为12.66亿人,各年龄段人口:(Ⅰ)15岁以下2.899亿人,占22.9% ; (Ⅱ)15~29岁为3.215亿人,占25.4% ; (Ⅲ)30~44岁3.240亿人,占25.6% ; (Ⅳ)45~59岁有1.987亿人,占15.7% ;(Ⅴ)60~74岁有1.038亿人,占8.2% ; (Ⅴ+1)75岁及以上有0.278亿人,占2.2% 。据此资料可以算得:

    以此推算,2015年老化率约为16.5% ,2030年老化率约为23.6%,2045年老化率为24.8%,2060年老化率为23.6% 。

    以2030年老年人口的计算为例,到2030年时,Ⅳ、Ⅴ档次的人口基本已经去世,第Ⅲ档将提升为第Ⅴ档,届时第Ⅴ档的人口就等于2000年时第Ⅲ档的人口,再加届时第Ⅴ+1档的1.3倍的75岁以上的人口数,除以2030年时预估的人口数,遂得届时的老化率,即2030年老年人口老化率=[3.181+0.278X1.3]/(14.615)=23.6%。余类推。

    笔者还推导出一个人口基本处于更替平衡状态时,预估老化率£的经验公式:£=(L-60)/L。按联合国制定的10%标准来衡量,则L=67岁,£=11.7%;即可达到老年化社会的标准。对于其余预期寿命L值的计算,可得L=70,£=14.9%;L=75,£=20%;L=80,£=25%;L=85,£=29.4%。显然,老化率£与预期寿命L值密切相关,L愈小£也愈小,反之愈大。由于每个国家基本都希望预期寿命愈大愈好,以及人口处于更替平衡状态,故老年化社会的来临既不可能避免,老化率值也会愈来愈大。

    以上计算还可看出,中国人口的老化率从2030年到2045年由23.6%达到24.8%,这是上世纪50至70年代人口剧烈膨胀的结果。到2060年时老化率£值略有回落,这表明届时中国人口已经逐渐趋于平衡,而且能基本维持于£=25%左右的状态,也符合那时中国人的预期寿命达到80岁左右的理论老化率数值。

    各项数据表明,本文开头的说法很有商讨余地。因为中国人预期寿命的延长不可阻挡,老年化无法防止。要调整可以,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加人口,直到人口爆炸,最终仍然逃脱不了L与£值密切相关的命运。

    今天,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老化率已达25%。中国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预期寿命也会愈来愈高。要赶上日、德、意老化率的水平是几十年后发生的事情,如今老化率才10.46%,就妄谈防止和调整,实在是杞人忧天。

    (作者系旅美华人评论家)

中国还不属于“少子化”国家
2010年03月01日 来源:侨报    作者: 资中 (笔名)
    中国人习惯于儿孙满堂,一旦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就觉得膝下空虚。其实“少子化”是中国人独创的专有名词,国际上并没有该说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只对“老年化”提出过定义。因此,笔者在此越俎代庖,对少子化的指标试行定义:

    一,绝对指标:按照国际上对人口各年龄组别划分为5个档次的作法,当人口更替趋于平衡时,各档次应各占20%,以此比值为指标,小于20%可定义为“少子化”。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均小于此值,德国和意大利低至15%以下,而亚洲的日本竟然只有14.1%;中国的22.9%基本上与朝鲜、韩国、台湾、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处于同一个水平;当然与巴基斯坦、也门、赞比亚等的>40%不能攀比。由于人类的预期寿命愈来愈高,“少子化”的绝对指标值还会进一步降低,故笔者认为最好采用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即按照0~15岁与≥60岁的人口的比值S作为指标,当人口更替趋于平衡状态时,各年龄档次的数值应该一致,故可以S=(0~15岁)/≥60岁=1作为基准,凡S<1者即为“少子化”。

    根据笔者手头的资料,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S值均<1,而以德国和意大利的最低,仅在0.55~0.60之间,几乎每一个老人只摊得半个儿童。S介于1~2的则有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美国、爱尔兰、冰岛、新西兰、荷兰、挪威、波兰、古巴等;S=2~3的有中国、阿根廷、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朝鲜、泰国等;然后是土耳其,S=3.4;过此则是人口兴旺发达的亚、非、拉国家,如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埃及、约旦、南非、坦桑尼亚、沙乌地阿拉伯和墨西哥等国;肯尼亚竟然高达11.4,几乎每一个老人就摊有11个以上的娃娃。

    由此看,中国的S=2.2在国际上居于中流,这能够说中国是“少子化”的国家吗?

    从本文提供的S值,结合《人口的老年化防止得了吗?》(刊发于2月20日侨报)提供的老年化数据,可以看出“少子化”与“老年化”是孪生兄弟。即越“老年化”的国家,也是越“少子化”的国家。笔者曾提及,中国到2030年才开始进入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经历的“老年化”社会;因此,中国同样会在2030年开始进入“少子化”社会。日、德、意人民如今能够生活得十分舒适,中国人未来应该同样能生活得十分舒适。

    “老年化”与“少子化”是国际社会必然要面对的现实,因为生活条件的日趋优裕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类的预期寿命必然日渐增加,这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人都无法违背这一历史潮流。“老年化”既然无法防止,“少子化”同样无法防止。

    笔者在“人口问题系列讨论”中已不厌其繁地用数据和事实证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如政策不变,有可能在2030~2050年间达到人口平衡状态。庆幸的是,中国官方已经决定在“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继续执行一胎化政策不放松,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作者系旅美华人评论家)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12-07-22
引用第58楼西岛秀俊于2012-07-17 13:22发表的  :
楼上有几位预测出生人口数量的,说那些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说服力。
不知道他们为何对出生率1.18这一关键问题回避不谈。没有一定比例的出生人口,社会经济等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看清楚是一定比例,而不是具体的出生人口数量1500万还是1600万,那个没意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433af50100h8z1.html


松绑计生政策,是中国人口软着陆还是大爆炸?
2010年02月03日 02:56     来源:侨报    作者: 资中
    由于笔者对大陆当前情况的相对隔阂,经朋友介绍后才得以拜读大陆学者胡鞍钢先生的《稳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稳定未来人口规模》(下简称胡文),从而证明了笔者于2009年12月14日在《侨报》发表的《中国的新人口警钟敲响得太早了》(以下简称拙文)一文中,提到大陆有人为了达到生育平衡,把“总和生育率(F)达到F =2,甚至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达到2.1才算满意”的主张绝非子虚乌有。胡先生就是属于人口保险派或满意派的一员大将。因为,胡文里一个核心和重要的段落就提到:
    从“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向“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转变,使得中国的实际生育率略有上升、接近人口生育更替水平,即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2.1左右,让以后几代人既可以“顾小家”,又可以“顾国家”。从长远来看,可以逐步实现中国少儿人口、青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以及总人口规模的稳定。
    笔者在拙文中已提到,世界上凡F≥1.6的国家,人口均在增加之中;更可怕的是,在F≥2的国家,其人口到2050年时平均将增加在30%以上。如果按照胡先生“接近人口生育更替水平的F=2.1”估算,届时中国的人口按增加30%计,将由现在的13.3亿增加至17.3亿,到本世纪末,不达到20亿才是怪事。中国的人口将不是“软着陆”,人口规模也稳定不了,而是人口“大爆炸”。
    胡文又说:从1998年开始,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就已降到10‰以下,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进入世界上的低人口增长国家行列。进入21世纪后,中国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极低的国家之一,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5‰,更重要的是,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已降至到1.8以下,属于“少子化”(即妇女总和生育率过快下降,明显低于正常的人口生育更替水平)类型国家。中国现在面临新的人口问题,需要及时调整人口政策。
    自然增长率(以I代表)降到5‰,有什么可怕的?理论上只要I为正值,人口就不会减少。考虑到I值易受人口年龄分布的影响,以中国的情况言,I只要不降低到小于1‰,人口就不可能减少。只有当F<1.6或I为负值的国家,人口在逐渐减少之中的才能定义为“少子化”类型国家。中国并不属于“少子化”国家,根本不需调整人口政策。
    胡文又说:进入21世纪,中国在人口问题方面同时出现两个新的发展挑战:一个是加速的“少子化”,第二个是加速的老龄化。联合国人口署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6.7%,2050年将上升到31.1%,大大高于届时的世界平均水平(21.9%)。
    老龄化有什么可怕的?老龄化是人类预期寿命(L)延长的必然结果,是全球性共同面对的问题,笔者在拙文中已说明。现再补充一点。世界上L最长的国家是日本,平均L=82.12岁,中国L=73.47岁,在世界约2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05位。即,世界上有半数国家L值大于中国,提早老年化的是那些国家。下为一些国家L≥60岁的老年人口分布占总人口的比例:日本25.7%,德国24.5%,英国20.8%,法国20.6%,俄国18.8%,美国16.5%,中国10.4%。可见,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6.7%,还赶不上日、德、英、俄现在的水平,中国应算老年化国家里的小老弟。老大哥应付老年化的经验,届时对中国很有参考作用。
    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数目不可能改变,要降低中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只能增加人口。不妨计算一下看看:为简化起见,取2050年中国人口上升到30 %为准,如果想分别降低到25%=30/120和20%=30/150,则2050年时,中国的人口将分别增加(120-100)%=20%和(150-100)%=50%。届时人口将由预估的14.24亿增加到17.09亿和21.36亿,到本世纪末,人口将分别超过20亿和30亿——这将导致人口的爆炸。由此可见,任何降低中国老年人口比例的打算,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其实凡是L>60岁的国家,迟早都会出现人口老化问题。中国现在的L=73.47岁,如果害怕人口老化,难道要把L降低到60岁以下不成?
    胡文还以较大篇幅拿印度与中国作比较,这是选错了参照系。印度当前F=2.72,I=15.5‰,人口到2050年将预估增加57%,达到18.08亿人。与这样一个不能控制人口爆增爆涨的国家进行对比,有何意义可言?中国和印度现在的人口分别占世界的19.67%和17.61%,居世界的冠、亚军。难道到2050年,中国人口数量还要坐上冠军宝座不成?
    综上所述,胡鞍钢和田雪原先生文章的要害在于:错把F=2.1作为保持生育更替水平的指标,且绝口不提由此引起的人口增长问题。如果按照胡、田二位先生的主张调整中国现行人口政策,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中国的人口将会爆炸。
    中国的人口政策已经到了新的十字路口,需要认真展开思考。
    (作者系旅美华人评论家)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12-07-22
楼上的,可找到救命稻草了,人口爆炸论又出炉了。蒙谁呢!好像人只有生,不会死一样,人口爆炸论思潮不希奇,上个世纪67十年代很流行,早过时了,现在还信的就那么一小撮了,把那一小撮人的文章拿来不是救命稻草,更不是真理。

这种文章国内大把,为何不转?偏要转个发表在国外的,是不是发在国外的媒体上就特别是真理?你转过来就特别有底气?只要说的有道理,管它国内人写的还是国外人写的呢。
你要想找这样的,我向你推荐一个人选,李银河,名气比这个老先生大,人就在国内,还不用那么麻烦到外国的媒体上去筛选。李银河就说计划生育最对了,中央总算出了个好政策(言外之意,中央没出过好政策,一出政策就是坏的),李银河很反对女人生孩子,恨不得女人都象她一样丁克,这样最好。你把李银河的文章贴满也可以呀,更能证明是真理呀,人家不是一般人,是专家,专家的话就是真理。
[ 此帖被西岛秀俊在2012-07-23 00:08重新编辑 ]
傻逼年年有,今年格外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