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个土家族乡形成的历程,
刘兴国通过对巴人巴国史料的收集和孜孜不倦的研究,他发现巴国在秦统一中国的100年前,曾从汉水洞庭到了长江三峡,建都于平都(今丰都)。后又迁徙至今涪陵、垫江。因此,刘兴国认为,宣汉一带存在古代巴人的后裔,可他们是否就是土家族呢?
1983年,重庆酉阳、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土家族也渐渐被人们知晓。刘兴国也隐约觉得宣汉樊哙镇百里峡是土家族聚居区,并向县领导提过,但并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同。
扑朔迷离的线索和沉重的挫折并没有让刘兴国为之气馁,古老而神秘的历史依然深深地吸引着他,并引导他离真相越来越近。
1996年,宣汉县普光镇罗家坝被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发掘。经过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部分文物具有显著的巴人文化和土著特点,如巴人的“船棺葬”“俯身葬”“人殉”及陶器上神秘的符号、图案等。这证实了刘兴国先前对宣汉巴人的猜想,令他更坚定了追下去的信心。
2002年,刘兴国定居北京,但依然没有放弃对古代巴人文化、现代土家族文化的源流史及现在发展状况的资料收集。他在北京图书馆、新华书店中继续寻找其线索。
为进一步弄清宣汉县是否存在土家族,刘兴国又前往湘西、湖北恩施等土家族聚居地,通过对他们生活方式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他越来越觉得宣汉县樊哙镇一带居民就是土家族。但可惜是,由于未查到有关宣汉土家族的政府文件,他一直不能最终确定。
2005年底,四川省政府批准了宣汉县在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建立土家族乡和樊哙镇土家族聚居镇(按民族乡对待)。
经过四十年的风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刘兴国兴奋地向宣汉县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撰写和出版<宣汉土家族>专著的建议》。此提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的高度重视。
http://sczxb.newssc.org/html/2012-05/10/content_1577862.htm正是因为老刘认为当地山民是一千多年前的巴人后裔,所以就信手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