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管婺媛/特稿
江揆在任內政部長期間,曾預告五都改制後,至少有一年半載改制「陣痛期」或「磨合期」;陣痛過後,政府
行政將更有規模與效率、財力更為雄厚。如今,五都改制已逾兩年半,新任首長將在明年底出爐,江揆當初預言好處無一實現,反倒是小小陣痛已無限延伸,長成大大的病灶,讓基層民眾苦不堪言。
當初五都為讓地方有更多財源、建設,搶著合併升格,打著「大
城市」願景,宣示將為民眾謀得更多福利。
但幾年過去,這些大城市願景倒像是紙糊的看板,一個小小劇團實地走一走,就戳出破綻。
以紙風車遇到「垃圾無人收」的問題為例,當縣市改制後,舊有鄉鎮區清潔隊全歸首都環保局管,上千位清潔人員被重新分發到環保局下的循環資源科、清潔維護科、環境庶務科等科,使得各隊原先負責清潔範圍,一夕間反而變得交錯難以釐清,產生
管理漏洞。紙風車也因此遇見垃圾無人收的窘境。
偏鄉地區不但
沒有因縣市合併升格受惠,反而資源更為匱乏,人力更為不足;行政效率也並未因事權全歸中央而改善,反而讓地方公務人員「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心態極大化,行政效率反而更差。
其實,這些問題在改制前,江揆與學者們早已預告。
政府既然早已預知,為何沒有提前預警?改制後迄今也
不見任何改善。垃圾問題看似事小,但當一個政府連垃圾小事都管不好,
人民又如何期待政府能管好大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612000250-2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