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279阅读
  • 50回复

[现势沿革]风雪祁连原创中国各县级行政区设治时间详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3-07-29
回 danghw 的帖子
danghw:
我老家陕西合阳弄错了
合阳县设置于汉景帝时期,而非图上的南北朝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西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郃阳属冯翊郡。十六国时,郃阳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大夏等国占领,县置流废。南北朝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于东北部设宫城县(治所在今东宫城村),于南部设五泉县(治所在今良石村)。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又于中部设郃阳县,三县皆属华山郡。
目前涉足
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3-07-29
很好。依稀可以看出大秦帝国的轮廓。大秦帝国威武。
全国的设县时间动态图估计太过复杂了,可以做一个省的。比如浙江,秦时就只是分属两个郡,魏晋时只有四五个郡,随着经济的发展,州、郡、县越分越多,到了现在。期待高人可以做一下。
省管县,撤销地级市,撤一般县级市为县,只保留原地级市市本区和有实力的县级市(如义乌)为市,归省管理。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3-07-29
省界模糊,不大看得出来,找起县来不大方便。
本人原ID:啊谁。
kinda为本ID的小号。
海天一色看潮起,暮鼓晨钟听风吟。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3-07-29
回 风雪祁连 的帖子
风雪祁连: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西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郃阳属冯翊郡。十六国时,郃阳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大夏等国占领,县置流废。南北朝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于东北部设宫城县(治所在今东宫城村),于南部设五泉县(治所在今良石村)。孝文帝太和十一 .. (2013-07-29 11:48) 

这段话能说明什么?郃阳的始置年代在汉初没错吧。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3-07-29
错漏之处姑且放在一边,就冲着楼主的精神,也是值得叫好的!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3-07-29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这段话能说明什么?郃阳的始置年代在汉初没错吧。 (2013-07-29 13:00) 

我又没按始置作图...不然全图都要改了
目前涉足
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3-07-29
明白了
原来楼主不是按照最初设置
而是按持续设置开始计算的
lnr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3-07-29
楼主滴色调反过来更好点,越古老越冷色调,象征年代久远。
lnrdy弟弟兼挚友,大嫂lnrer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3-07-29
楼主的图是本帖首发吗?我在别处也看到了。
t.t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3-07-29
回 风雪祁连 的帖子
风雪祁连:所以说值得商榷的地方很多啊...但是设市之后总得找个能代表前身设治时间的地方 (2013-07-28 11:08) 

那么温州地区的温州市跟永嘉县,与平阳县与苍南县可以说是两个相反的操作。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温州市的母县是永嘉县,苍南县的母县是平阳县。那么两个操作应该是相同的。
但事实上,因为温州市升地了,结果就出来一个母县的概念。不懂!
按照我的理解,当初永嘉分县,先是发达的旧县城,及其所属变市,落后的地区析出设县(双溪县)。
当初平阳分县,原先发达的旧县城及其所属变成平阳县,落后的地区析出设县(苍南)。
那么如果,分县后,平阳县不再叫平阳县了,而叫万全县,而苍南县不叫苍南县,叫平阳县。然后万全县足够发达,升地,统原来平阳地区。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地级万全县的母县是后来析置的落后平阳县(即现苍南县)?
t.t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3-07-29
回 风雪祁连 的帖子
风雪祁连:我的标准是留母县,母线没有了填最中心的市辖区 (2013-07-28 10:58) 

旧县以原先县衙所在地为准。旧县衙所在即为母县。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3-07-29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楼主的图是本帖首发吗?我在别处也看到了。 (2013-07-29 19:02) 

微博,人人发过...
目前涉足
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3-07-29
回 t.t 的帖子
t.t:那么温州地区的温州市跟永嘉县,与平阳县与苍南县可以说是两个相反的操作。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温州市的母县是永嘉县,苍南县的母县是平阳县。那么两个操作应该是相同的。
但事实上,因为温州市升地了,结果就出来一个母县的概念。不懂!
按照我的理解,当初永嘉分县,先是发达 .. (2013-07-29 19:15) 

因为析置城市和析置其他县认定方法不同
目前涉足
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3-07-29
回 t.t 的帖子
t.t:旧县以原先县衙所在地为准。旧县衙所在即为母县。 (2013-07-29 19:18) 

不叫母縣就沒事了。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3-07-30
合阳中断了100多年按照后设立的时间算,上虞中断了200年按照最初设立时间算,与上虞发展轨迹类似的东阳,取的也是后一个年份

附上虞历史沿革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公元25~56年)初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不变。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以剡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八年州废。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属会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后,仍属越州。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分会稽复置上虞。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

附东阳历史沿革
汉末兴平二年(195),析诸暨置吴宁县。取“吴地安宁”之义,治所在今东阳市水门村(也作大门村),为东阳建县之始,属会稽郡隶扬州。
隋开皇九年(589),废吴宁县入诸暨。同年改长山县为吴宁县,开皇十二年复改东阳县,十八年再改金华县。与现东阳市之“吴宁”、“东阳”先后异地同名。
垂拱二年(686)、析义乌县(唐武德七年改乌伤县为义乌县)东冲要地及废吴宁县故地置东阳县,县治即今吴宁镇。属婺州,隶江南道。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3-07-30
回 wangjie 的帖子
wangjie:合阳中断了100多年按照后设立的时间算,上虞中断了200年按照最初设立时间算,与上虞发展轨迹类似的东阳,取的也是后一个年份
附上虞历史沿革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公元25~56 .. (2013-07-30 12:49) 

已修改..谢谢!
目前涉足
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3-07-30
同意上述观点:这个图本身的立意非常有价值,将中国地方政区拓展的时空主线串联起来。但数据细节仍需完善。
鸟雀呼晴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3-07-30
好贴,马克一下。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3-07-31
sswt工作难度很大呀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3-08-01
设治的标准是什么?是以现在的县名出现的时间,还是以在其境内设县为标志?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3-08-01
不错,MARK了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3-08-01
县境与县治有区别,所有我建议只在县治的地方画不同颜色的点,而不是填充县境

假设有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县,都是秦就设的.
其中一县保留至今,因此全境皆红;
另一县在明清时分出两县,因此它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积为红,其余为蓝.
这样的话,没析县的那个县看起来历史很悠久,而后来析县的看起来历史不咋的,
但事实是它们同时设县,历史一样.

所以我建议在县治的地方标上色点,而非将全境涂色.

这样的话,两地都有一红点,说明历史一样.后一地多两个蓝点,说明该地后来的开发程度较前一地高
lnr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3-08-02
回 faonylendw 的帖子
faonylendw:县境与县治有区别,所有我建议只在县治的地方画不同颜色的点,而不是填充县境
假设有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县,都是秦就设的.
其中一县保留至今,因此全境皆红;
另一县在明清时分出两县,因此它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积为红,其余为蓝.
....... (2013-08-01 22:21) 

原始设县的时候用一个点,析县的时候建议两个县城都再次用点,也就系说原县城有两个点,可能会是一个红点,一个蓝点
lnrdy弟弟兼挚友,大嫂lnrer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22-03-07
大神制做啊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22-03-07
这个按照继承关系来算还是可以的,就是中间中断的应该定一个标准,百年中断都算是连续的似乎说不过去。地级市的话按照目前差不多一个县的地方算一个整体,整体县市改区的分开算可能会好一些。

继承关系的话我觉得大体就是 1.改名算连续的 2.县内迁治算连续的。3.合并太长时间没有再分开就应该算中断了,后面再析出就应该算新的了。4.拆县的时候不管什么名字,治所未变的那个算继承。两县同治的算双继承。5.民国后市制切县城的应该两者都算继承,其他镇升市的就该算新建。其他镇升市后又吞并回以前的县的应该算继承以前县的历史。6.县互相合并的应该按治所算历史,新县合并旧县也不该追溯旧县的历史了。就想到这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