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38阅读
  • 14回复

[甘肃][原创]追本溯源话甘南(州)(“超微星史地系列”32)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12-26
追本溯源话甘南(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总面积3.85万平方公里(此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3》;甘南州政府网称“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2012年户籍人口73万人(常住人口69.31万人),其中藏族占户籍人口的54.2%。现辖合作市,夏河、临潭、卓尼、碌曲、玛曲、迭部、舟曲7个县。自治州首府设在合作市。


        一、赫赫古洮州,洮砚美名扬
        甘南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期,为羌人所居。先秦时期,属九州之雍州和梁州。秦朝,东部、北部部分地区属陇西郡,余为羌人驻牧区,称“羌中”。汉代,东部属陇西郡临洮县,北部属金城郡白石县,在今舟曲设羌道县,初属陇西郡,东汉改属武都郡;诸羌活动于西部、南部。三国时,东北部属魏国秦州陇西郡,东南部属蜀国武都郡、阴平郡。后为吐谷浑和宕昌、邓至羌居地。西晋元康五年(295年)置洮阳县(治今卓尼县西洮河南岸)。
        北魏置洪和郡,治泥和戍(今临潭县东南),属河州。北周先后置芳州恒香郡(治常芬县,今迭部)、叠州西疆郡(治迭川,今迭部县境)、洮州洮阳郡(俱治美相县,在今卓尼县西洮河南岸;另置泛潭县,治今临潭县城关镇)、岷州周和郡、旭州通义郡(治金城县,今碌曲县东)和广恩郡(治广恩县,今碌曲县东双岔乡)、弘州滨河郡(治今玛曲县境)、宕州甘松郡(治怀道县,今舟曲县峰迭乡附近)。其中,洮州置于保定元年(561年),此后屡废屡置,或州或卫,但“洮州”一名沿用至清末民初,可谓千年古洮州。洮州汉藏杂处,历史上曾是甘川青接壤地区的商业贸易中心。
        隋开皇初罢郡,地属洮州及宕州、扶州。开皇十一年(591年),改洮州所属泛潭县为临潭县。大业中罢州,为临洮(治美相县)、宕昌、同昌、枹罕等郡地,今玛曲县属河源郡。唐初,东部为洮州(治临潭县)、宕州(治怀道县)、叠州(治合川县,今迭部)地,部分属河州、宕州,西部为吐谷浑、吐蕃地。上元二年(675年)之后,芳州、叠州、宕州尽陷吐蕃,广德元年(763年)洮州亦陷,全境皆为吐蕃属地。吐蕃崩溃后,属唃厮啰政权辖制。
        北宋,大部属洮州、岷州,部分属河州,今舟曲属阶州。后洮河流城属金临洮路积石州、洮州地,白龙江流城属南宋利州西路西和州、阶州地。元代,分属吐蕃等处宣慰司、西固蕃汉军民千户所、松潘宣抚司辖领。明代,分属陕西都司临洮府、洮州卫(治今临潭县新城)、河州卫、岷州卫西固军民千户所(治今舟曲县)辖领,另有卓尼杨土司、小杨土司、洮州昝土司、西固黄土司、宕昌马土司、岷州后土司及大小僧纲所辖封地。清代,大部属巩昌府下辖的岷州、洮州厅,其余分属兰州府河州与循化理番厅、阶州西固分州及各土司、僧纲。
        唐代,在洮河流域发现砚石,因砚材产自洮河,故名“洮河石砚”,简称“洮砚”。尤以洮州所产质量最佳。宋代,洮砚驰名海内,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砚,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清代乾隆年间钦定的《四库全书》中,将洮砚列为国宝。洮砚上乘石料出自今卓尼县(历史上属洮州)洮砚乡喇嘛崖一带的洮河峡谷。1954年,卓尼县将洮砚主产区古路沟乡更名为洮砚乡。洮砚首次命名于地方建置。
        二、一寺一土司,称霸各一方
        明永乐四年(1406年),卓尼番部(即藏族)头领些儿地率部内附,永乐十四年(1418年)被授予世袭正千户(是为一世卓尼土司),并接管卓尼大寺的住持大权,形成政教合一的地方独立政权。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世土司被朝廷赐姓杨,所属番民由此亦随杨姓(俗称“卓尼杨家”)。
        清代,今甘南藏区大部分属集军、政、教权于一身的卓尼杨土司和拉卜楞寺院集团统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一世嘉木样活佛阿旺宗哲(在拉萨得名“嘉木样协巴多杰”)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河南亲王察罕丹津的邀请,从西藏返回原籍弘法,在扎西滩修建拉卜楞寺,开创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度。后来,阿旺宗哲被康熙帝封为诺门罕,其转世被乾隆帝封为诺门罕呼图克图,俗称嘉木样呼图克图。拉卜楞寺经历代嘉木样大师和各大活佛的不断扩建和完善,鼎盛时期有僧侣4000余人,属寺139处,教权范围达甘、青、川、康、蒙古、东北及新疆等地,被藏族僧俗称为“卫藏尼哇”(意为“第二西藏”)。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一世卓尼土司征服上下迭部及博峪黑番,将其辖地分设为四十八个旗。至道光年间,卓尼土司的辖地几乎拥有今大半个甘南。
         卓尼土司、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度,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陆续废除:1949年9月,末代卓尼土司率部起义,并主动宣布在卓尼废除土司制度,卓尼杨土司历经明、清两朝和中华民国,共传20代,历时532年(1418~1949),是甘肃几个藏族土司中延袭时间最长,管辖地域最广、人口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1958年实行民主改革,正式废除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度,六世嘉木样活佛摆脱封建桎梏。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度历时250年(1709~1958),共传6世。
        三、民国推改流,河洮增县治
        民国建立后,1913年废府设道,改洮州厅为临潭县,属兰山道,改西固分州为西固县,属渭川道。此后,甘肃地方当局试图在各土司辖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1926年10月,甘肃省政府鉴于盘踞西宁的宁海军恃强凌弱,荼毒拉卜楞藏族僧俗民众,决定将拉卜楞地方从西宁道所属循化县划出。1927年2月,在甘肃省方面主持下,宁海军与拉卜楞寺订立《解决拉卜楞案件的条件》。6月,析导河(今临夏)、临潭、循化3县地置拉卜楞设治局,其辖区包括今夏河、碌曲、玛曲3县地。1928年初,改拉卜楞设治局为夏河县,由甘肃省直辖。
        1937年8月,卓尼“博峪事变”发生后,甘肃省政府借机实行改土归流,在卓尼土司辖区设立卓尼设治局,在形式上终结了土司世袭统治,但仍保留卓尼土司。
        1944年,将卓尼土司所辖老噢什尕及周边其它土司辖区划归新设立的会川县。
        四、设立自治州,新建三行委
        1949年9月,临潭县、卓尼设治局解放,同月,夏河县解放,12月,西固县解放。其时,临潭、卓尼隶属岷县专署,夏河隶属临夏专署,西固隶属武都专署。
        1951年,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在夏河、卓尼等藏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专区级的藏族自治区,因其位于甘肃南部,拟命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区”。1952年2月,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区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甘南藏区工作的指示》。7月,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区临时工委改称中共甘南藏区工作委员会,领导中共夏河工委、卓尼和临潭县委(年内成立中共洮源工委和欧拉工委,次年分别改称中共碌曲工委和玛曲工委)。与此同时,西北军政委员会甘南藏区访问团抵达夏河县,经过反复征求意见,拟定《甘南藏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计划》。年底,召开甘南藏区各族各界代表联谊会,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筹委会第一次委员(扩大)会议决定拟设的自治区管辖夏河、临潭、卓尼3县。
        1953年6月,自治区筹委会举行第二次委员(扩大)会议,决定除原夏河、临潭、卓尼3县之外,新设立西固、洮源、欧拉3个县级行政委员会。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1月,甘肃省政府批准:将夏河、临潭、卓尼3个县,以及西固、武都、岷县3个县的部分地区(4个区、31个乡)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区管辖;同意在甘南地区设立舟曲、碌曲、玛曲3个县级行政委员会。12月,自治区派人前往各县进行接收工作。
        1954年3月,碌曲(原洮源)、玛曲(原欧拉)、舟曲(曾拟名龙江)行政委员会成立,将夏河县第七区(驻欧拉)划归玛曲行委,将夏河县第二区(驻塔哇)原自由乡(驻桑科)部分地区(玛艾、尕海等地)划归碌曲行委。
        1955年6月,碌曲、玛曲、舟曲行政委员会分别改为碌曲、玛曲、舟曲县。
        五、另起炉灶新州城,昙花一现德乌鲁
        甘南藏族自治区政府1953年成立后,暂以夏河县城(拉卜楞)为首府。根据当时中共中央“选择地点适中,有发展前途,便于对藏区进行领导的地方”的指示,中共甘南工委和自治区政府结合甘南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临潭旧城、夏河拉卜楞、黑错(今合作)、阿木去乎、西仓(今属碌曲)等5个地点为自治区首府的候选方案。1954年4月,经反复研究,并广泛征求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一致同意甘南首府建于黑错,并报请甘肃省人民政府转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7月,内务部批示,同意甘南首府定址黑错。黑错位于甘南州中部,坐中四联,距各县距离合理,距临潭、卓尼、夏河、碌曲的距离均在80公里左右。
        1955年5月,自治区政府新址在黑错破土动工,并同步开建夏河~黑错公路。6月,取黑错谐音,并寓民族团结合作之意,改黑错为“合作”,设立合作镇。1956年3月,合作新城建成。7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更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由拉卜楞迁至合作镇。从此,甘南州政府驻地(合作镇)与所在县(夏河县)驻地长期分离,直至合作独立设市。
        1958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夏河县,改设德乌鲁市,驻合作镇;撤销卓尼县,并入临潭县,驻旧城镇;撤销碌曲、玛曲两县,合并设立洮江县,驻尕海(1959年1月,洮江县成立,并设县级玛曲工作组管辖原玛曲县);将卓尼县下迭区划归舟曲县,舟曲县更名龙叠县。甘南州辖3县1市。
        1959年初,德乌鲁市正式成立,市人民委员会仍驻拉卜楞(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德乌鲁市”词条称“1958年……治合作镇,1959年迁治拉卜楞”,误)。甘南州仍驻德乌鲁市合作镇。德乌鲁市以拟作为市人委驻地的合作镇所在的德乌鲁(河)盆地而命名(德乌鲁,一译德尔乌、地吾尔、德吾尔,藏语意为“出产宝藏的地方”;德乌鲁河源出今合作市佐盖曼玛乡地吾尔村德尔乌沟,该地发现优质铜矿)。
        1961年11月,国务院批准:龙叠县复名舟曲县;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德乌鲁市,以德乌鲁市大部分行政区域复设夏河县,驻拉卜楞;撤销洮江县,复设碌曲县、玛曲县,将德乌鲁市部分行政区域(阿木去乎、科才、牙利吉、下巴沟、麦西5个乡)划归碌曲县;将卓尼县上迭区(4个乡)、龙叠县(已更名舟曲县)下迭区(6个乡)划出,增设迭部县。至此,自治州下辖7个县。
         德乌鲁市存在仅仅3年,迅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后人遗忘。
        1962年4月,中共甘南州委决定:将原划拨给碌曲县的阿木去乎等5个乡重新划归夏河县。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甘南州行政区划保持稳定。
        1996年6月,国务院批准:从夏河县划出合作镇及卡加曼、卡加道、佐盖多玛、佐盖曼玛、加茂贡、勒秀、那吾7个乡,设立合作市(县级)。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98年1月,合作市正式成立。至此,甘南州下辖7县1市。
        六、临潭卓尼真纠结,插花飞地今犹在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临潭县西、南、东北三面被卓尼县包围,卓尼县则被临潭县分割为两块互不相连的部分,行政区划十分“纠结”。由于历史上各土司辖地互相交叉“插花”,导致相互间飞地较多。如今,临潭县初布乡的亦子多村“插花”于卓尼县完冒乡境内,卓洛乡的日扎村位于卓尼县申藏乡境内,县属独山子水电站位于卓尼县卡车乡境内(洮河北岸)。



        卓尼县的洮砚、柏林、藏巴哇等“东三乡”位于临潭县东北、洮河东岸,与卓尼本土完全隔开,距县城70公里以上。历史上,这一地区分属三方:老噢什尕(位于今洮砚乡)受卓尼土司管辖,哇儿沟(一译哇日沟,位于今洮砚乡)以南与下巴都(位于今柏林乡)以东地区,原属岷州攒都沟后土司管辖,上下三咂(今藏巴哇乡)部落地区则属会川赵土司管辖。1944年,实行改土归流,将这一地区划归新设立的会川县(注:由临洮、漳县、渭源3县及卓尼设治局析置,1958年撤销,并入渭源县)。1949年,会川县在这里设第六区(驻新堡),辖新堡、柏林、拉扎、古路沟等4个乡。1954年4月,将会川县第六区划归卓尼县,改称新堡区,下辖新堡、柏林、拉扎、洮砚(原古路沟乡更名)4个乡。1958年底,撤销卓尼县,并入临潭县,将新堡区与原临潭县的石门乡合并设立新洮公社(注:取新堡、洮砚首字而命名)。1962年1月,恢复卓尼县建置,仍于此地设新堡、柏林、拉扎、洮砚4个乡。1965年9月,撤销拉扎乡,并入洮砚乡。1968年底,新堡、柏林、洮砚3个乡分别改设公社。1983年,恢复新堡、柏林、洮砚3个乡。1985年,新堡乡更名藏巴哇乡。






参考资料:
《甘南藏族自治州志》(上下):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合作市志》: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夏河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临潭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卓尼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舟曲县志》: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碌曲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玛曲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迭部县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甘南五十年》(内部发行):甘南州统计局编,2003年
《夏河地区历代大事记》:林跃勇编,1991年
《德乌鲁记行(通讯)》:张鸣,载甘肃《红星》(省委理论刊物)1959年第7期
《合作市发展研究》:载《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论——兼论洮河流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师守祥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走进甘南:http://www.gn.gansu.gov.cn/html/zjgn/
走进甘南>历史沿革:
http://www.gn.gansu.gov.cn/html/2013/lsyg_0304/230.html
甘南史话:
http://www.gs.chinanews.com/news/2003-04-08/1/2431.html
洮砚简介:http://www.shufa121.com/thread-77767-1-1.html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7-05-09 19:37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12-26
这个区划真特别,象戴在若尔盖头上的帽子。合作市和临潭县好小,临潭县和迭塘县的县城偏安一隅。
本人原ID:啊谁。
kinda为本ID的小号。
海天一色看潮起,暮鼓晨钟听风吟。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12-26
洮州名字不是很好嘛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12-26
舟曲也是藏族人口占多数吗?就在武都区的边上,却要跑那么远归甘南管辖。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12-26
临潭和卓尼能不能顺一下,就算历史遗留问题难道不能改一下吗?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12-26
国庆去了一趟合作,城市真的很小。不过从一个镇升格到县级市没几年而且有现在这个规模还是不容易。印象最深刻的是,合作市的出租车,只要不出城,2块钱就可以随便送。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12-26
啥时候说到四川?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12-26
回 honyinbou 的帖子
honyinbou:啥时候说到四川? (2013-12-26 13:20)

@honyinbou
多谢关注。计划明年话一话四川藏区,嘿嘿。搜集资料已经几年了


[ 此帖被超巨星在2013-12-26 18:25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12-26
阿木去乎、科才、牙利吉、下巴沟、麦西5个乡

这几个乡应该划给合作市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12-26
回 超巨星 的帖子
超巨星:
@honyinbou
  :
计划明年话一话四川藏区,嘿嘿。搜集资料已经几年了
(2013-12-26 13:29)

话一话华阳县吧。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7-04-10 00:40重新编辑 ]
本人原ID:啊谁。
kinda为本ID的小号。
海天一色看潮起,暮鼓晨钟听风吟。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12-26
回 西川晓晓生 的帖子
西川晓晓生:话一话华阳县吧。 (2013-12-26 18:08)

这个……看情况咯。需要搜集到足够的资料才能动笔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12-27
回 行者无疆 的帖子
行者无疆:舟曲也是藏族人口占多数吗?就在武都区的边上,却要跑那么远归甘南管辖。 (2013-12-26 07:14) 

舟曲藏人占三分之一,汉人三分之二,划给甘南也是有道理的,这个情况跟凉山州的木里县类似。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4-01-07
[甘肃]临潭县·旧城市:1951年,改第二区(驻旧城;当时非县驻地)为旧城市(区级),1953年6月,临潭县由新城迁驻旧城市,1956年6月,撤销旧城市,改设城关镇。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01-08
芳州恒香郡常芬县,真美……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4-01-08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舟曲藏人占三分之一,汉人三分之二,划给甘南也是有道理的,这个情况跟凉山州的木里县类似。 (2013-12-27 13:27) 

我也觉得划入陇南好些,同一流域。

顺便说一下,甘南州的县都好大,抵旁边临夏州的好几个了。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