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甫 2014年01月14日 04:10
新北市長朱立倫近日拋出雙北合併議題,社會多所討論,但大多從政治的角度,也引起諸多猜測,甚至被視為選舉的政治操作。我從經濟的角度,野人獻曝提供參考。
在談經濟理論之前,我先說兩位香港朋友的看法。其一是位國際投資家,他說他不會來
台北投資,因為台北市只有270萬人,商機規模不夠大,發展有限。另外一位是理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他說,在香港有很大的方便性、效率性。從寧謐的半山區,乘電扶梯到熱鬧的中環,再到紅磡理工大學的辦公室,下雨天不用帶傘不會淋濕。香港700萬人口的都市,具備所有生活該有的商店、機構、機場、港口,而且距離近,
交通好、一天可以辦完很多的事情。香港也成為人類宜居及
人口壽命最長的地區。
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盧卡斯在其1988年的重要論文〈經濟發展機制探討〉中提到要發展經濟,內生成長及人力資本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人才的集中對創新很重要…,
城市是經濟成長的動力。盧卡斯認為,在都市中人與人的距離很近,方便彼此之間的學習,人力資本的外部性於焉產生。換句話說,都市可以增加人們面對面的機會,組合生產投入到生產之中,提高生產力及所得,因此都市是成長的引擎。盧卡斯是「理性預期學派」的大師,但1980年代後開始研究經濟成長,也在此文留下膾炙人口的名言,「一旦你開始思考經濟成長的問題,你就很難想到其他地方去。」隨後在2001年〈外部性和都市〉,2002年〈都市的內部結構〉,他更上一層樓研究很多都市空間、距離的相關問題,來解析經濟成長。
另外,都市也具有磁吸的效果,都市生活方便,吸引更多的人口。世界的現況是全球的人口集中在少數大都會區,可是經濟生產活動強的是少數的大城市,尤其是創新活動只集中在少數國家。普遍的經濟學證實結果也顯示,都市化的程度越高,所得水準也越高。但愈大城市,所得水準成長率卻不一定愈高,為什麼?
綜觀稱得上國際知名大都市,人口沒有500萬人以下。但都市也絕不是越大越好,因為都市太大,治理成本就上升很快。因此經濟的考量,就是尋求效率下的最適規模。東京的3000多萬及上海的1300多萬,孟買、德里、喀拉蚩,1200多萬人的城市都太大。首都級的莫斯科、首爾、
北京是1000多萬人口。紐約、倫敦分別是800及700多萬,則稱得上發展及治理得好的都市
經濟規模取決於U字型的成本曲線。很多人學過經濟,知道短期成本曲線的U字形,原因是生產要素之邊際報酬先增後減,造成邊際成本先減後增,尤其是短期,某些要素的量固定,造成邊際成本遞減的階段很短,大家琅琅上口的就是邊際成本遞增。
然而要看都市的最適規模,要看長期成本曲線。長期的考量,沒有要素是固定的,所有要素是可變的狀態下,長期成本曲線是尋求各種規模的最低成本包絡線。因此造成長期成本曲線U字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規模報酬的先增後減。換句話說,隨著規模的擴大,效率增加,平均成本越來越低。但到達適當規模後,無效率出現,平均成本越來越高,就呈現了U字形。當邊際效益是固定的,最適規模就出現在長期成本的最低點。
台灣如何產生700萬人口的都市?台北市270萬人,新北市390萬人,單一規模都還是不夠大,加上基隆的40萬人,合併之後700萬人口,可以與香港相當,形成規模經濟。
事實上,大台北已是一日共同生活圈。未來三環三線及北捷的延伸完成,可讓北北基整體交通更加的方便。新北市上班族有三分之一到台北市工作,台北市約四分之一來新北市上班,基隆每天有16萬人到台北市上班。大台北
水利、社福、公共安全、醫療衛生、
文化、
教育等方面都需突破
行政區域,建立合作、共存共榮的新關係。
大台北的合併可以創造效益,並達到效率與治理的平衡。可是北北基合併後,恐將擴大台灣本身的城鄉落差及國家資源配置失衡等問題。未來應以更高的國土戰略,全盤思考北中南區域的發展,做好設計規畫之道。(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國政會財金組召集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14000516-2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