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192阅读
  • 115回复

[其它][原创]历史上因避讳而更名或裁撤的政区(“超微星史地系列”43)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3-15
中国历史上因避讳而更改的地名
超微星   撰文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制度。“讳”即帝王或尊长的名字,避讳即避名,实质上是避字。帝王的名字即“帝讳”,又称“御名”、“庙讳”。帝王及祖先之名(个别朝代太子、皇后之名)举国须避,又称“国讳”、“公讳”。上司、长官之名在机构范围内忌避,称“官讳”、“宪讳”。缙绅及祖先之名在家族、社交范围内忌避,称“家讳”或“私讳”。圣人孔丘(金代周公姬旦)之名称“圣讳”。个别重臣(权臣)或宠臣的家讳借助帝王权力在全国忌避,从而上升为国讳。偶有官员自己擅改地名。还有一种情况,为避不吉或厌恶某人/物而改名,出于仇视而耻于与之同名,是一种特殊的避讳。避讳常用的方法有改字(始于秦)、空字(空格,或写作“某”、“讳”;始于汉)和缺笔(始于唐)。秦代始避正名(本字),三国始避嫌名(与本字谐音的字)。凡人名(包括姓氏)、地名(包括山川、政区、建筑等)、官名(职名)、物名等与帝王、太子或帝王祖先等之名同字或同音,皆须更改以规避。
       为避本朝帝王及其祖先之名,而追改史书上的地名,实属篡改历史之举,后世学者花费大量精力才正本清源,还历史地名本来面目。此类情况不予收录。
       本文侧重列举政区类地名,兼顾坊乡里社、宫观楼门、山水沟渠等地名,不求穷举全录。

       秦代——
       [避帝王父祖之名]
       秦王嬴政(后为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派兵攻伐楚国,诏令中避王父嬴子楚(秦庄襄王)之名,称“击荆”,而不称“击楚”,将楚国改称为荆国。
       [避不吉]
       始皇时,以“陵”字不祥,改襄陵县(治今河南睢县西南;因有宋襄公陵墓而得名)为襄邑县。
       西汉——
       [避今上之名]
       文帝时(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避今上刘恒(汉文帝)之名,改恒山(此为“古恒山”,即今河北曲阳县西北大茂山)为常山,改恒山郡(治元氏县,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为常山郡,改恒水(即今河北曲阳县北横河)为常水。
       [避今上之名]
       景帝时(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避今上刘启(汉景帝)之名,改启封(今河南开封,时属浚仪县)为开封,改启阳县(治今山东临沂市北)为开阳县。
       新朝——
       [避前朝国号]
       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改安汉县(治今四川南充市北)为安新县,属巴郡。
       东汉——
       [避前朝国号]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将安新县(治今四川南充市北)恢复原名安汉县,属巴郡。
       [避皇族之名]
       光武帝时(公元25~57年在位),避光武帝叔父刘良(先后封广阳王、赵王)之名,改寿良县(治今山东阳谷县南寿张镇)为寿张县,改良山(位于今山东梁山县境内)为梁山。
       [避不吉]
       章帝时(公元75~88年在位),避不吉,改葘县(治今河南民权县东北)为考城县,改苦陉县(治今河北定州市东南)为汉昌县。
       章帝章和二年(88年),避不吉,改曲逆县(治今河北顺平县东南)为蒲阴县。
       [避帝王父祖之名]
       安帝时(公元106~125年在位),避帝父刘庆(封清河王,追尊孝德帝)之名,改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庆湖为镜湖。
       [避今上之名]
       延平元年(106年),避今上刘隆(汉殇帝)之名,改河内郡隆虑县(治今河南林州市)为林虑县。
       [避太后之名]
       延平元年(106年),避和熹邓太后邓绥(和帝皇后)之名,改酒泉郡绥弥县(治今甘肃酒泉市东)为安弥县。
       [避今上之名谐音]
      建宁元年(168年),避今上刘宏(汉灵帝)之名谐音,改弘农县(治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为恒农县,改弘农郡为恒农郡。〔西晋复为弘农郡。〕
       三国·魏——
       [避前朝国号]
       废汉兴郡入扶风郡。改汉昌县(治今河北定州市南邢邑镇)为魏昌县,属中山郡。
       [避今上之名]
       正始初(240年),避今上曹芳(齐王)之名,改洛阳芳林园为华林园。
       三国·吴——
       [避前朝国号]
       黄龙元年(229年),改汉昌县(治今湖南平江县东南金铺观)为吴昌县,属长沙郡。
       赤乌十一年(248年),改汉寿县(治今湖南常德市东北)为吴寿县。
       永安三年(260年),改汉兴县(治今福建浦城县)为吴兴县,属建安郡。
       改汉平县(治今江西樟树市西)为吴平县,属豫章郡。改汉宁县(治今浙江东阳市东)为吴宁县,属会稽郡。改汉宁县(治今湖南资兴市南)为阳安县。
       黄龙元年(229年),废汉昌郡(治汉昌县,今湖南平江县东南金铺观)。      
       [避帝王父祖之名]
       吴大帝时(222~252年在位),避帝曾祖(一说祖父)孙钟之名,改钟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为蒋山(注:以山上有蒋侯庙——纪念汉末殉职于此的秣陵尉蒋子文——而命名)。
       [避太子之名]
       吴大帝赤乌五年(242年),避太子孙和(后被废;追尊文帝)嫌名(同音字),改禾兴县(治今浙江嘉兴市南)为嘉兴县。
       [避今上之名]
       太平三年(258年),避今上孙休(吴景帝)之名,改休阳县(治今安徽休宁县)为海阳县(西晋改名海宁县)。
       西晋——
       [避前朝国号]
       太康元年(280年),改汉寿县(治今四川广元市西南)为晋寿县。改平阳县(治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为兴晋县,属魏兴郡。
       泰始二年(266年),改广汉郡为新都郡。太康六年(285年)复名广汉郡。
       永嘉后,废汉嘉郡(治汉嘉县,今四川芦山县)、汉嘉县(治今四川芦山县)、汉安县(治今四川内江市西)。
       废汉葭县(治今重庆彭水县东北)。废汉丰县(治今重庆开县南)。将吴寿县(治今湖南常德市东北)恢复原名汉寿县。
       [避帝王父祖之名]
       太康初(280年),避帝(晋武帝司马炎)伯父司马师(追尊世宗景帝)之名,改京师为京都、京邑。避帝(晋武帝司马炎)父司马昭(追尊太祖文帝)之名,改张掖郡之昭武县(治今甘肃临泽县西北)为临泽县,改建安郡之昭武县(治今)为邵武县,改昭陵郡(治昭陵县,今湖南邵阳市)为邵陵郡,改昭陵郡之昭陵县(治今湖南邵阳市)为邵陵县,改昭陵郡之昭阳县(治今湖南邵东县东)为邵阳县,改昭欢县(治今四川阆中市境内)为邵欢县。改宣城县(今安徽省宣城市)昭亭山为敬亭山。
       [避今上之字]
       太康初(280年),避今上司马炎(晋武帝)字“安世”之“安”,改西安县(治今江西武宁县西)为豫宁县。
    [避前朝“王气”]
       太康元年(280年),灭东吴,忌吴都建业县寓“建立帝业”意,改为秣陵县。次年(281年),析秣陵县复置建业县。又次年(282年),复忌建业县寓“建立帝业”意,改为建邺县。
       [避皇族之名]
       永嘉五年(311年),琅琊王司马睿(后即位,为晋元帝)为感谢东海王司马越提携,避其世子司马毗之名,改毗陵郡(治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东南)为晋陵郡,改毗陵县(治今江苏常州市)为晋陵县。
       [避今上之名]
       建兴元年(313年),避今上司马邺(晋愍帝)之名,改建邺县(治今江苏南京市)为建康县,改邺县(治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为临漳县。
       东晋——
       [避宠臣家讳]
       咸和初(326年),授丞相王导堂弟王舒为会稽(郡治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内史,以避其父王会之名,固辞不就,诏令改会稽郡为郐稽郡。
       [避皇后之名]
       成帝咸康四年(338年),避皇后杜陵(《晋书》作杜陵阳,误,“阳”为衍文;后谥为成恭皇后)之名,改宣城郡陵阳县(治今安徽青阳县陵阳镇)为广阳县。
       [避前朝国号]
       永和三年(347年),灭成汉,改汉原郡(治汉原县,今四川崇州市西北怀远镇)为晋原郡,属益州。将汉原县(治今四川崇州市西北怀远镇)恢复原名江源县。
       [避帝父之名]
       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96年),避帝(晋孝武帝司马曜)父司马昱(简文帝)嫌名(同音字),改育(淯)阳县(治今河南南阳市南)为云阳县。
       [避帝祖母之名]
       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96年),避其祖母郑阿春(晋元帝夫人,追尊简文宣太后)之名,改吴郡富春县(治今治今富阳市)为富阳县,改江夏郡平春县(治今河南信阳市西北)为平阳县,改淮南郡寿春县(治今安徽寿县)为寿阳县,改弋阳郡蕲春县(治今湖北蕲春县东南)为蕲阳县,改安成郡宜春县(治今江西宜春市)为宜阳县,改宣城郡春榖(谷)县(治今安徽繁昌县西北)为阳榖(谷)县。
       [避权臣之名]
       穆帝永和中(345~356年),避权臣桓温(晋明帝驸马)之名,改宛温县(治今云南砚山县北)为宛暖县。
       [避权臣家讳]
       简文帝(晋明帝异母弟)咸安元年(371年),避权臣桓温(晋明帝驸马)之父桓彝之名,改平夷郡(治平夷县,在今贵州毕节市境内)为平蛮郡,改平夷县(在今贵州毕节市境内)为平蛮县,改夫夷县(治今湖南邵阳县西北)为扶县,改夷道县(治今湖北枝城市)为西道县,改夷水(今湖北中部汉江支流蛮河)为蛮水。
       南朝·宋——
       [避前朝国号]
       永初元年(420年),改晋寿郡为宋熙郡,治兴乐县(治今四川旺苍县西南嘉川),属梁州。后地入西魏、北周。
       元嘉后,废汉复县(治今重庆彭水县南)。
       废晋昌郡(治王水口,今陕西石泉县西)。
       [避先帝陵号]
       宋明帝(刘彧)泰始中(465~471年),避帝父文帝(刘义隆)长宁陵之陵号,改长宁郡(治长宁县,今湖北荆门市西北)为永宁郡。
       南齐——
       [避前朝国号]
       永明初(483年),废晋熙郡(治晋熙县,今四川绵竹市)。
       废广汉县(治今四川射洪县南)。废吴定县(治今越南河宣省宣光南)。废宋元县(治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境内)。
       [避帝父之名]
       太祖(萧道成)建元元年(479年),避帝父萧承之(追尊宣帝)之名,改建康承明门(门榜上写作“承明之门”,“承”、“之”同时出现,犯萧承之的讳)为北掖门,改东宫承华门(门榜上写作“承华之门”,“承”、“之”同时出现,犯萧承之的讳)为宣华门。
       [避皇族家讳]
       明帝永泰初(498年),避始安王萧遥光之父萧凤之名,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华林园凤庄门为望贤门。
       [避宠臣家讳]
       明帝时(494~498年在位),张稷被授永宁郡(治长宁县,今湖北荆门市西北)太守,以(永宁)郡名犯私讳(其父名张永),改永宁郡为长宁郡。
       南梁——
       [避前朝国号]
       废汉昌县(治今四川巴中市)。改晋原郡(治江原县,今四川崇州市西北怀远镇)为江原郡。废齐昌县(治今广东兴宁市境内)。
       梁末,废晋宁郡(治建伶县,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
       [避帝王父祖之名]
       梁武帝普通六年(526年),避帝父萧顺之(追尊太祖文帝)之名,改顺阳郡(治南乡县,今河南淅川县南滔河乡)为南乡郡。
       南朝·陈——
       [避前朝国号]
       永定二年(558年),改广梁郡(治石封县,今安徽广德县)为陈留郡,属扬州。
       天嘉五年(564年),改梁安郡(治晋安县,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为南安郡。
       改齐江郡(治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北齐置)为临江郡。废广晋县(治今江西鄱阳县)。废梁安县(治今安徽绩溪县)。
       十六国·后秦——
       [避今上之名]
       建初元年(386年),避今上姚苌(秦太祖武昭帝)之名,改长安县(治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为常安县。
       [避帝王父祖之名]
       皇初元年(394年),避帝(秦高祖文桓帝姚兴)父姚苌(秦太祖武昭帝)之名,改长水(今荆溪水,在今陕西蓝田县西)为荆溪。
       北魏——
       [避前朝国号]
       北魏初,废晋昌郡(治冥安县,今甘肃瓜州县东南)。
       废晋昌县(治今山西定襄县西北)。废晋兴郡(治今青海民和县西北)。废凉兴郡(治凉兴县,今甘肃瓜州县东)。      
       [避今上之名]
       登国元年(386年),避今上拓跋珪(道武帝)之名,改上邽县(治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为上封县,改下邽县(治今陕西渭南市下邽镇)为夏封县。
       [辨正:非避讳而被误认]
       北魏改平陶县为平遥县,《旧唐书·地理志》称避太武帝拓跋焘嫌名(同音字)而改,当属臆说。按:当时济阴郡定陶县、阳平郡馆陶县、巨鹿郡廮陶县、南安阳郡中陶县均未改名,可见,平陶县改平遥县,非缘避讳,另有它因。
       [避今上之名]
       献文帝时(465~471年在位),避今上拓跋弘(献文帝)之名,改弘农郡(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为恒农郡,改弘农县(治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故函谷关城)为恒农县。
       北朝·东魏——
       [避前朝国号]
       武定七年(549年),取南梁梁兴县(治今江苏宿迁市东南),更名魏兴县,属宿预郡。
       北齐——
       [避前朝国号]
       天保七年(556年),废魏德县(治今河南汤阴县南宜沟镇魏城村)。
       废魏昌县(治今河北定州市南邢邑镇)。废魏兴县(治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废梁兴县(治今河南正阳县东南)。
       [避帝王父祖之名]
       天保中(550~559年),避帝(文宣帝高洋)祖父高树生(追尊文穆帝)之名,改神武郡树頺县(治今山西朔州市南)为殊頺县。
       [避太子之名]
       天保二年(551年),避太子高殷(后即位,是为齐废帝)之名,改殷州(治广阿县,今河北隆尧县东)为赵州。
       北朝·西魏——
       [避前朝国号]
       废帝二年(553年),废宋安县(治今四川苍溪县东北岐平)。
       改广汉县(治今四川射洪县南)为广魏县(注:一作方义县)。改晋昌郡(治王水口,今陕西石泉县西)为魏昌郡。废汉德县(治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废兴晋县(治今湖北郧西县西北)。废晋乐县(治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公议场)。废晋兴县(治今四川安县东北)。改另一晋兴县(治今重庆潼南县北)为始兴县。
       北周——
       [避前朝国号]
       天和四年(569年),废齐基郡(治齐基县,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改齐基县(治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为清城县。
       大象二年(580年),改梁广县(治今四川巴中市)为化成县。
       废晋寿县(治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废晋熙县(治今四川绵竹市)。改汉丰县(治今重庆开县南)为永宁县。废宋兴郡(治今四川成际斜保⑺文ぃㄖ谓袼拇ǔ啥际校7掀胄丝ぃㄖ紊喜滔兀窈敝酉槭校7衔翰ぃㄖ瓮跛冢裆挛魇匚鳎
       [避帝王父祖之名]
       北周建国后(557年),避帝(周明帝宇文毓)父宇文泰(追尊太祖文帝)之名,改泰昌县(治今重庆巫山县西北大昌镇)为建昌县(寻更名大昌县)。避宇文泰(追尊太祖文帝)小字黑獭,改邢州黑山(位于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为青山,改沁水县黑岭(在今山西浮山县、安泽县之间)为乌岭,改朔方县黑水(今陕西横山县无定河支流淖泥河)为乌水。
       建德六年(577年),避帝(周明帝宇文毓)父宇文泰(追尊太祖文帝)之名,改泰平县(治今山西襄汾县西北古城镇京安村)为太平县。
      隋代——
       [避前朝国号]
       开皇初(581年),改齐康县(治今广东徐闻县南)为隋康县,属合浦郡。废广汉郡入益州。废梁郡(治睢阳县,今河南商丘市),废扬州之梁郡(治今安徽寿县)。
       开皇三年(583年),废宋熙郡(治兴乐县,今四川旺苍县西南嘉川)。
       开皇七年(587年),改梁安县(治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为清腾县。
       开皇九年(589年),裁晋宁县(治今湖南资兴市南)入郴县。废晋兴郡(治晋兴县,今广西南宁市南)。废梁寿郡(治龙平县,今广西昭平县)。废陈留郡。
       开皇十年(590年),改宋康郡(治广化县,今广东阳江市西)为义康郡。废齐康郡(治隋康县,今广东徐闻县南)。废梁信郡(治梁信县,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贺江口)。废梁泰郡(治梁泰县,今广东鹤山市西北),改梁泰县(治今广东鹤山市西北)为清泰县。
       开皇十二年(592年),废晋化县(治今广东郁南县东南)。
       开皇十七年(597年),改宋广县(治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为新化县。
       开皇十八年(598年),大规模更改县名,将县名中带有此前列朝国号字眼的予以改动,以消除/肃清前朝政治影响。改宣汉县(治今四川仪陇县东大罗乡)为伏虞县。〔将魏安县(治今重庆垫江县)恢复原名垫江县(笔者按:北周天和二年,567年,改垫江县为魏安县,非曹魏、北魏、西魏所置)〕。改晋兴县(治今广西南宁市南)为宣化县。废宋寿郡(治宋寿县,今广西钦州市东北)。〔改宋康县(治今广东阳江市西)为义康县(笔者按: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原宋康郡治广化县为宋康县,非刘宋所置)〕。改宋寿县(治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为钦江县。废齐熙郡(治齐熙县,今广西融水县),改齐熙县(治今广西融水县)为义熙县。改齐昌县(治今湖北蕲春县西南)为蕲春县。改梁德县(治今广东信宜市东北)为怀德县。改始兴郡之梁化县(治今广东乐昌市乐城镇)为乐昌县。废梁乐郡(治梁乐县,今广东阳山县南),改梁乐县(治今广东阳山县南)为宣乐县。废梁化郡(治梁化县,今广西鹿寨县北),改梁化郡之梁化县(治今广西鹿寨县北)为纯化县。改梁信县(治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贺江口)为封川县。
       大业初(605年),废宋元县(治今广东四会市北)。
       大业三年(607年),废梁州(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
       大业中,改安汉县(治今四川南充市北)为南充县。废魏兴郡(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废吴昌县(治今湖南平江县东南金铺观)。废吴兴郡(治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南)。废吴宁县(治今浙江东阳市东)。废吴兴县(治今福建浦城县)。废吴平县(治今江西樟树市西)。废安吴县(治今安徽泾县西南)。废汉寿县(治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废晋陵郡(治晋陵县)、晋陵县(治今江苏常州市)。废晋康郡(治元溪县,今广东德庆县东)。废晋熙郡(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废齐乐郡(治今广东连山县北)、齐安郡(治齐安县,今湖北麻城市西南)、齐安县(治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废魏兴郡(治阳亭县,今陕西山阳县北)。废齐安郡(治齐安县,今河南信阳市东南),改齐安县(治今河南信阳市东南)为钟山县。废齐昌郡(治齐昌县,今湖北蕲春县西南)。废梁化郡(治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废梁宁郡(治新阳县,在今湖北京山县境内)。废梁安郡(治朗中县,今河南息县东北)。将梁兴县(治今湖北武汉市黄陂区北)恢复原名木兰县。废梁德郡(治梁泰县,今广东信宜市东北)。改凉兴县(治今甘肃瓜州县东)为常乐县,并移治锁阳城(今甘肃瓜州县东南)。废宋平郡(治宋平县,今越南河内市)、宋平县(治今越南河内市)。废宋隆郡(治平兴县,今广东高要市东南)。废晋安郡(治侯官县,今福建福州),改晋安县(治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为南安县。改晋安县(治今四川广元市西南)为葭萌县。废晋昌郡(治今广西崇左市东北左州镇)。
       [避国姓]
       开皇元年(581年),避国姓“杨”之嫌名(同音字),改平阳郡(治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为平河郡,改平阳县(治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为平河县,改阳邑县(治今山西太谷县)为太谷县。
       [避帝父之名]
       开皇元年(581年),避帝(隋高祖文帝杨坚)父杨忠(追尊太祖武元帝)嫌名(同音字),改中国为神州,改汉中郡(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为汉川郡,改中部郡(治中部县,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为内部郡,改中部县(治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为内部县,改中陶县(治今甘肃陇西县境内)为内陶县,改中庐县(治今湖北襄阳市西南)为次庐县,改资中郡中江县(治今四川内江市西)为内江县,改中丘县(治今河北内丘县)为内丘县,改中牟县(治今河南中牟县西)为内牟县,改云中县(治今山西大同市)为云内县,改雕阴郡中乡县(治今陕西榆林市东北)为真乡县,改城中县(治今陕西清涧县东北)为城平县,改褒中县(治今陕西汉中市西北)为褒内县,改阆中县(治今四川阆中市)为阆内县。
       开皇三年(583年),避帝(隋高祖文帝杨坚)父杨忠(追尊太祖武元帝)嫌名(同音字),改淅阳郡中乡县(治今河南西峡县)为内乡县。
       [避不吉]
       文帝(杨坚)以“曲”不吉,改阳曲县(治今山西太原市北)为阳直县,改大兴(今西安)曲江池为芙蓉园。
       [避太子之名]
       开皇初(581年),避太子杨勇(后被废)之名,改勇士县(治今甘肃榆中县东北)为健士县。
       开皇三年(583年),避太子杨勇(后被废)嫌名(同音字),改涌泉县(治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为通泉县。
       开皇十八年(598年),避太子杨勇(后被废)之名,改永阳县(治今湖北省广水市)为应山县。
       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杨广(后即位,为隋炀帝)之名,改广州(治南海县,今广东广州市)为番州,改广陵郡(治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为江都郡,改广安县(治今陕西延长县南)为延安县,改广润县(治今宁夏平罗县陶乐镇)为灵武县,改广威县(治今青海化隆县西南群科镇)为化隆县,改广恩县(治今甘肃碌曲县东北)为洮河县,改广化县(治今甘肃徽县西银杏镇)为河池县,改广长县(治今甘肃成县东南)为修城县,改广阳县(治今四川茂县)为汶山县(一作文山县),改广都县(治今四川双流县西航港街道文星集镇)为双流县,改广定县(治今四川蒲江县)为蒲江县,改广通县(治今四川眉山市)为通义县,改广武县(治今河南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为荥泽县,改广宁县(治今河南新蔡县)为汝北县,改广福县(治今湖北郧县东南)为安福县,改广川县(治今山东德州市东)为长河县,改广宗县(治今河北威县东)为宗城县,改广年县(治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为永年县(按:有出土墓志作旷年县),改广阿县(治今河北隆尧县东)为象城县(大业初更名大陆县),改广城县(治今河北献县西南)为乐寿县,改广饶县(治今江苏灌云县北南城镇)为东海县,改广牧县(治今湖北江陵县东)为安兴县,改易州广昌县(治今河北涞源县)为飞狐县,改昌州广昌县(治今湖北枣阳市)为枣阳县,改广泽县(治今广东连山县北)为连山县,改广乐县(治今河南虞城县北旧县城)为长乐县,改广兴县(治今北京密云县境内)为大兴县,改广丰县(治今江西丰城市西南)为丰城县,改广洛县(治今陕西安塞县南)为金明县,改长广县(治今山东平度市)为胶水县。改大兴(今西安)广恩坊为长寿坊,改永寿县广寿原(今陕西永寿县西北)为永寿原。
       仁寿二年(602年),避太子杨广(后即位,为隋炀帝)之名,改南广县(治今四川宜宾市南溪区西)为南溪县。
       [辨正:非避讳而被误认]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广武县(治今山西代县)为雁门县,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首倡“盖避太子(杨广)之讳也”,此说流传甚广,至今多种权威方志、辞书仍沿用。按:开皇十八年太子仍为杨勇,杨广时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始封为太子。故广武改雁门并非避杨广之名。同样,开皇三年(583年),改广信县(治今广西梧州市)为苍梧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广陵县(治今江苏扬州市)为邗江县,均非避杨广之名。
       [避太子之名]
       大业元年(605年),避太子杨昭(谥元德太子,追尊世宗成帝)嫌名(同音字),改招义县(治今安徽明光市东北)为化明县。
       唐代(武周篡国前)——
       [避前朝国号]
       武德初(618年),废魏平县(治今陕西子长县东南)。废隋兴县(治今河南卫辉市北)。
       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昌县(治今河北定州市南邢邑镇)为唐昌县(天宝元年,742年,更名陉邑县),属定州。改梁兴县(治今湖南宁远县)为唐兴县,属道州。改隋化县(治今广西蒙山县东南)为立山县。
       贞观二年(628年),将隋康县(治今广东徐闻县南)恢复古名徐闻县。
       贞观末,废隋安县(治今广西岑溪市西北)。
       [避帝王父祖之名]
       武德中(618~626年),避帝(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追尊太祖景帝)之名,改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为武牢关,改苏州虎丘山为兽丘山、武丘山。避帝(唐高祖李渊)父李昺(追尊世祖元帝)嫌名(同音字),改大、小丙山(在今陕西略阳县南)为大、小景山。
       [避今上之名]
       武德元年(618年),避今上李渊(唐高祖)之名,改长渊县(治今河南洛宁县西长水镇)为长水县,改金渊县(治今四川金堂县东南)为金水县。改括州龙渊(在今浙江龙泉市南)为龙泉。
       武德四年(621年),避今上李渊(唐高祖)之名,改长渊县(治今河南洛宁县西长水镇)为长水县,改黎州澶渊县(治今河南濮阳县西)为澶水县。
       [避太子嫌名(同音字)]
       武德元年(618年),避太子李建成(后谥为隐太子)嫌名(同音字),改賨(cóng)城县(治今广西桂林市)为始安县。
       武德二年(619年),避太子李建成(后谥为隐太子)嫌名(同音字),改冀城县(治今甘肃甘谷县)为伏羌县。
       武德四年(621年),避太子李建成(后谥为隐太子)嫌名(同音字),改新城县(治今四川仪陇县新政镇)为新政县,改晋城县(治今四川南部县西北)为晋安县。
       武德五年(622年),避太子李建成(后谥为隐太子)嫌名(同音字),改建城县(治今江西高安市)为高安县,改越州所辖抱成县(治今广西博白县南)为大都县。
       [避外戚之名]
       武德二年(619年),避帝(唐高祖李渊)外祖父独孤信之名,改信州(治今重庆奉节县东白帝城)为夔(kuí)州。
       [避国号]
       武德四年(621年),避国号“唐”字,改杭州钱唐县(治今浙江杭州市)为钱塘县。
  按:此后,唐代地名不再避国号,反而大量嵌入国号。
       [避年号(待核实)]
  武德五年(622年;一说武德二年/619年,误),裁隋代所置武德县(治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境内),易地新置平昌县(治今海南省文昌市东路镇境内),其辖区与武德县大致相同。当属避武德年号。
       [避今上之名]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避今上李世民(唐太宗)之名,改万世县(治今重庆开县东北)为万岁县,改富世县(治今四川富顺县)为富义县,改兴势县(治今陕西洋县)为兴道县,改安民县(治今陕西延川县东南延水关)为弘风县,改民复县(治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城)为奉节县。
       贞观年间(627~649年),改洛阳宜民坊为宜人坊,改洛阳睦民坊为睦仁坊,改洛阳宁民坊为宁人坊。
       [避太子之名]
       上元二年(675年),避太子李贤(后谥为章怀太子)之名,改东宫崇贤馆为崇文馆。
       [避太后之名]
       文明元年(684年),避垂帘听政的武后(武元华,《太平寰宇记》称小名华姑,即武曌、武则天)之名(注:或云,避武后祖父武华/追尊显祖文穆帝之名,《齐东野语》称避后父武士彟/追尊太祖高帝嫌名,皆误),改江华县(治今湖南江华县)为云溪县(一作云汉县,误)。
       垂拱初(685年),避垂帘听政的武后(武元华,《太平寰宇记》称小名华姑,即武曌、武则天)之名(注:或云,避武后祖父武华/追尊显祖文穆帝之名,误),改华州(治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为太州(一作大州),改华阴县(治今陕西华阴市)为仙掌县,改华亭县(治今甘肃华亭县)为亭川县。改华山为太山(后世别称太华山)。
       垂拱二年(686年),避垂帘听政的武后(武元华,《太平寰宇记》称小名华姑,即武曌、武则天)之名(注:或云,避武后祖父武华/追尊显祖文穆帝之名,误),改华原县(治今陕西泾阳县北云阳镇)为永安县,改华容县(治今湖南华容县)为容城县。改长安修华坊为修行坊。
       武周——
       [避不吉]
       天授元年(690年),废州为郡,被谏本朝国号为“周”,州、周同音,废州不详。乃追止其事,保留各州。
       [避前朝国号]
       天授二年(691年),改唐兴县(治今福建浦城县)为武宁县,属建州。
       长寿二年(693年),改唐昌县(治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为周昌县,属彭州。改唐隆县(治今四川崇州市东南江源镇)为武隆县,属蜀州。改唐兴县(治今四川蓬溪县南)为武丰县,属遂州。改唐兴县(治今湖南宁远县)为武盛县,属道州。改高唐县(治今山东高唐县)为崇武县(按:高唐县虽含“唐”字,但并非李唐新置)。
       [避帝母封号]
       则天帝时,避其母“太真夫人”封号,改长安怀贞坊为怀贤坊,改长安贞安坊为修德坊。
       唐代(中宗复国后)——
       [避前朝国号、国姓;将前朝所改含国号、国姓地名恢复原名]
       神龙元年(705年),将周昌县(治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恢复原名唐昌县。将武宁县(治今山西文水县东南)恢复原名文水县。将武乡县(治今山西武乡县东)恢复原名乡县,寻又改为武乡县。将武昌县(治今安徽六安市)恢复原名霍山县。将武隆县(治今四川崇州市东南江源镇)恢复原名唐隆县,属蜀州。将武丰县(治今四川蓬溪县南)恢复原名唐兴县。将武盛县(治今湖南宁远县)恢复原名唐兴县。将武宁县(治今福建浦城县)恢复原名唐兴县。改武隆县(一作武崇县,治今浙江临安市西昌化镇)为唐山县,属杭州。改武兴县(治今河北安新县安州镇东南)为唐兴县,属莫州。将武泰县(治今河南荥阳市)恢复原名荥阳县。改武兴县(治今河南宝丰县)为中兴县。改武寿县(治今安徽含山县)为含山县。将武盛县(治今浙江桐庐县西分水镇)恢复原名分水县。将云溪县(治今湖南江华县)恢复原名江华县,将太州(一作大州)(治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恢复原名华州,将仙掌县(治今陕西华阴市)恢复原名华阴县,将亭川县(治今甘肃华亭县)恢复原名华亭县,将永安县(治今陕西泾阳县北云阳镇)恢复原名华原县,将容城县(治今湖南华容县)恢复原名华容县。
       唐隆元年(710年),改武延县(治今山西原平市东南唐林冈)为唐林县,属代州。
       景云元年(710年),改武宁县(治今江西武宁县西石渡乡)为豫宁县。改武隆县(治今河北永清县)为会昌县。
       景云二年(711年),改武原县(一作武源县,治今浙江德清县北)为临溪县。改武荣州(治南安县,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为泉州。
       开元二年(714年),废武安州(治思勤县,今广西昭平县东北)。
       开元七年(719年),改武圣县(治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为朝城县。
       [避母皇尊号]
       中宗神龙元年(705年),避母皇“则天大圣皇帝”尊号,改洛阳则天门为应天门。
       [避帝兄(故太子)之名]
  中宗神龙元年(705年),避帝兄李弘(唐高宗太子、武则天长子,死后被高宗破例追赠为“孝敬皇帝”,中宗复辟后追尊义宗)之名,改弘农县(治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故函谷关城)为恒农县,改弘风县(治今陕西延川县东南延水关)为延水县,改弘化县(治今甘肃庆阳市)为安化县,改弘静县(治今宁夏永宁县东北)为安静县。改长安弘德坊为崇德坊,改长安弘化坊为崇化坊,改洛阳弘教坊为宣教坊。改长安弘福寺为兴福寺。
       [避今上之名]
       神龙元年(705年),避今上李显(唐中宗)之名,改显武县(治今四川江油市西南)为兴圣县。改长安显国坊为昭国坊,改长安显行坊为昭行坊,改长安光显坊为光行坊,改洛阳显义坊为明义坊。改乌程县(治今浙江湖州市)显山为砚山,改襄阳县(治今湖北襄阳市)显山为砚山。
       [避外戚家讳]
       景龙三年(709年),避驸马都尉武攸暨(唐高宗女婿、太平公主之夫、中宗妹夫,封定王)之父武兴道之名,改长安兴道坊为瑶林坊。避驸马都尉杨慎交(唐中宗女婿)之父杨嘉本之名,改长安务本坊为玉楼坊。
       [避帝王父祖之名]
       少帝(李重茂)唐隆元年(710年),避帝父中宗(李显)“应天帝”尊号,改洛阳应天门为神龙门。
       [避太子之名]
       景云元年(710年),避太子李隆基(后即位,即唐玄宗)之名,改箕城县(治今河南西华县)为西华县。改洛阳基化坊为敦化坊。
       [避今上之名]
       先天元年(712年),避今上李隆基(唐玄宗)之名,改箕州(治辽山县,今山西左权县)为仪州,改宋隆郡(治平兴县,今广东高要市东南)为宋崇郡,改盈隆县(治今重庆彭水县西南)为盈川县,改昌隆县(治今四川江油市南)为昌明县,改唐隆县(治今四川崇州市西北江源镇)为唐安县,改化隆县(治今青海化隆县西群科镇)为化成县(天宝初更名广威县),改隆山县(治今四川彭山县)为彭山县,改隆化县(治今重庆市南川区)为宾化县,改隆龛县(治今重庆潼南县西崇龛)为崇龛县,改隆阳县(治今重庆市綦江区北)为南川县,改隆康县(治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为普康县,改隆平县(治今越南北部)为太平县,改隆安县(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东南)为崇安县,改大基县(治今河南孟州市西南)为河清县(一作河阳县,误),改基城县(治今甘肃宕昌县西北)为祐川县。改长安永隆坊为永平坊,改长安隆政坊为布政坊,改洛阳基化坊为敦化坊。
       先天二年(713年),避今上李隆基(唐玄宗)之名,改隆州(治今四川阆中市)为阆州。
       天宝初(742年),避今上李隆基(唐玄宗)之名,改隆山郡(治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为仁寿郡。
       [避不吉]
       天宝元年(742年),因“廮陶”(县)谐音“应逃”,改廮陶县为宁晋县,取“安宁晋福”之意。
       [避叛臣名姓]
       安史之乱爆发后,肃宗(李亨)“以(安)禄山国仇,恶闻其姓”,下诏郡县名中凡带“安”字者皆改掉,执行中又变本加厉,把带“鹿”、“禄”字的地名也改了,以抑制对安禄山的褒义联想。结果一两年之内改动郡县名称30多个:
       至德元载(756年),避叛臣安禄山之姓,改安北都护府(治天安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为镇北都护府,改安西大都护府(治今新疆库车县东郊)为镇西大都护府,改安化郡(治安化县,今甘肃庆阳市)为顺化郡,改安定郡(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为保定郡,改安化县(治今甘肃庆阳市)为顺化县,改安静县(治今宁夏永宁县东北)为保静县,改常山郡鹿泉县(治今河北鹿泉市区——获鹿镇)为获鹿县(寓“擒获安禄山”之意;注:“获鹿”为祈愿,安禄山并未被唐军擒获),改饶阳郡鹿城县(治今河北辛集市东北)为束鹿县(寓“收束安禄山”之意;注:“束鹿”为祈愿,安禄山并未被唐军收束)(按:清·黄本骥《避讳录》称武德中避太子李建成之名而更名,年代既错,因由更误),改恒州(治石邑县,今河北鹿泉市东北万夏村)为平山郡(寓“平定安禄山”之意;注:“平山”为祈愿,安禄山当时并未被唐军平定),改原恒州房山县(治今河北平山县)为平山县(寓“平定安禄山”之意;注:“平山”为祈愿,安禄山当时并未被唐军平定),属平山郡。
       至德二载(757年),避叛臣安禄山之姓名,改安南都护府(治今越南河内市)为镇南都护府。改安康郡(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为汉阴郡(一作汉南郡),改安乐郡(治安乐县,在今广西境内)为常乐郡,改安边郡(治灵丘县,今山西灵丘县)为兴唐郡,改万安郡(治今海南陵水县东北)为万全郡,改始安郡(治临桂县,今广西桂林市)为建陵郡,改安城郡(治岭方县,今广西宾阳县西南古城)为岭方郡,改咸安郡(治大寅县,今四川仪陇县南)为蓬山郡,改同安郡(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为盛唐郡,改安定州(治今)为宜定州,改安定县(治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为保定县,改安边县(治今河北蔚县)为兴唐县,改安康县(治今陕西石泉县东南)为汉阴县,改安城县(治今广西宾阳县东安城镇)为保城县,改安京县(治今广西钦州市北)为保京县,改安昌县(治今)为义昌县,改安乐县(在今广西境内)为常乐县,改始安县(治今广西桂林市)为临桂县,改兴安县(治今广西永福县南)为理定县,改安仁县(治今广西玉林市东北)为容山县,改安义县(治今广西岑溪市东筋竹)为永业县,改安海县(治今越南芒街东南玉山)为宁海县,改崇安县(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东南)为崇平县,改咸安县(治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三元乡兴福寺)为蓬山县,改同安县(治今安徽桐城市)为桐城县,改绥安县(治今安徽广德县)为广德县,改唐安县(治今四川崇州市西北江源镇)为唐兴县,改遂安县(治今)为晋康县,改泷州安南县(治今广东罗定市西南)为镇南县,改安遂县(治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为晋康县,改保安县(治今广东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东)为保宁县(注:《旧唐书》作保定县,误),改齐安县(治今广东恩平市北)为恩平县,改洊(jiàn)安县(治今广东怀集县西北)为洊水县,改尚安县(治今)为万全县,改宝安县(治今广东深圳市西)为东莞县,改万安县(治今海南万宁市北)为万全县,改安邑县(治今)为虞邑县,改安昌县(治今广西岑溪市西北)为义昌县,改军安县(治今越南清化省安定县东马江南岸)为军宁县,改安远县(治今越南北部义静省高尚南)为柔远县。改福禄郡(治柔远县,今越南北部)为唐林郡(取所领唐林县为郡名)。
       乾元元年(758年),避叛臣安禄山之姓,改安业县(治今陕西柞水县)为乾元县,改安邑县(治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镇)为虞邑县。
       乾元二年(759年),避叛臣安禄山之姓,改安丘县(治今山东安丘市)为辅唐县。
       [避今上之名]
       宝应元年(762年),避今上李豫(唐代宗)之名,改豫州(治汝阳县,今河南汝南县)为蔡州,改豫章郡(治钟陵县,今江西南昌市)为章郡,改宿预县(治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古城)为宿迁县,改乐预县(治今广西横县东北)为乐山县,改豫章县(治今江西南昌市)为钟陵县,改豫宁县(治今江西武宁县)为武宁县,改方与县(治今山东鱼台县)为鱼台县。
       [避今上之名]
       大历十四年(779年),避今上李适(kuò)(唐德宗)嫌名(同音字),改括州(治括苍县,今浙江丽水市西)为处州,改括苍县(治今浙江丽水市西)为丽水县,改括州括苍山为苍山。
       [避今上之名]
       永贞元年(805年),避今上李淳(唐宪宗;后改名纯)之名,改淳州(治永定县,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为峦州(一作蛮州,误),改睦州还淳县(治今浙江淳安县西北淳城镇)为青溪县(一作清溪县),改横州淳风县(治今)为从化县,改桂州纯化县(治今广西鹿寨县北)为慕化县,改蒙州纯义县(治今广西蒙山县西北)为正义县,改淳化县(治今广西横县东北)为从化县。
       元和初(806年),避今上李淳(唐宪宗;后改名纯)之名,改归淳州(治今广西南宁市境内)为归顺州。改长安淳和坊为永和坊。
       按:陈垣《史讳举例》称,唐宪宗初名淳,因避讳“淳州改睦州”(当据《册府元龟》,因该书有脱文而产生误解),此事不存在。实为“改淳州(治永定县,今广西横县西北)为峦州”,睦州(治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市东北梅城镇)并未改名。
       [避今上之名]
       元和十五年(820年),避今上李恒(唐穆宗)之名,改恒岳(即“古恒山”,即今河北曲阳县西北大茂山)为镇岳,改恒水(即今河北曲阳县北横河)为常水,改恒州(治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为镇州,改武恒州(治今云南楚雄州境内)为武镇州,改定州恒阳县(治今河北曲阳县)为曲阳县。
       [避今上之名]
       大和初(827年),避今上李昂(唐文宗)之名,改昂车关(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北)为芒车关。
       [避今上之名]
       开成五年(840年),避今上李瀍(唐武宗;后改名李炎)之名,改洛阳瀍水(即今瀍河)为吉水。
       [避今上之名]
       大中元年(847年),避今上李谌(唐宣宗)之名,改高安县(治今江西高安市)谌母祠为钟陵祠。
       [避先祖陵号]
       长庆中(821~824年),避肃宗(李亨)建陵陵号,改建陵县(治今广西荔浦县修仁镇)为修仁县。[按:清·黄本骥《避讳录》称武德中避太子李建成之名而更名,误)。
       [避权臣家讳]
       大顺元年(890年),避权臣朱全忠(即朱温,后称帝,为后梁太祖)父朱诚(后追尊梁烈祖文穆帝)之名,改义成军(治滑州,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为宣义军。
       天祐二年(905年),权臣朱全忠(即朱温,后称帝,为后梁太祖)强迫唐昭宗下令,河中、晋、绛诸县名中含“城”字皆改易,不久,令国内地名中凡含“成”、“城”、“信”等字一律改易:避帝父朱诚(后追尊烈祖文穆帝)之名,改成德军(治镇州,今河北正定县)为武顺军,改藁(槀)城县(治今河北藁城市)为藁(槀)平县,改栾城县(治今河北栾城县西)为栾氏县,改武成县(治今浙江武义县)为武义县,改阜城县(治今河北阜城县)为汉阜县,改临城县(治今河北临城县)为房子县,改潞城县(治今山西潞城市)为潞子县,改潞州黎城县(治今山西黎城县西北古县)为黎亭县,改告成县(治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城镇)为阳邑县,改鄄城县(治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集)为鄄县,改考城县(治今河南兰考县境内)为考县,改襄城县(治今河南襄城县)为襄县,改韦城县(治今河南滑县东南)为韦县,改相城县(治今河南鹿邑县东)为相县,改胙城县(治今河南延津县西北)为胙县,改韩城县(治今陕西韩城市)为韩原县,改绛州翼城县(治今山西翼城县)为浍川县,改郓城县(治今山东郓城县东)为万安县,改文城县(治今山西吉县西北文城)为屈邑县,改晋城县(治今山西晋城市)为丹川县(一作高都县),改阳城县(治今山西阳城县)为濩泽县,改应城县(治今湖北应城市)为应阳县,改丰城县(治今江西丰城市)为吴高县(一作吴皋县),改魏州宗城县(治今河北威县东南)为广宗县,改聊城县(治今山东聊城市东北)为聊邑县,改成安县(治今河北成安县)为斥丘县,改乐城县(治今)为乐清县,改城父县(治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为焦夷县,改汝州广成河为广润河。避其祖父朱信(后追尊宪祖昭武帝)之名,改昭信军(治均州,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为戎昭军,改褒信县(治今河南息县东北包信镇)为苞孚县(按:《旧唐书》称“蔡州襄城县改为苞孚,误:苞孚县系褒信县改名,褒信县隶蔡州;襄城县隶汝州),改信都县(治今河北冀州市)为尧都县。
  天祐三年(906年),避权臣朱全忠(即朱温,后称帝,为后梁太祖)父朱诚(后追尊烈祖文穆帝)之名,改尧城县(治今河南安阳县东)为永定县,改朝城县(治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为武阳县。
  [藩镇避家讳而裁县]
  唐末,藩镇李克用(后追尊后唐太祖武帝)攻占幽燕,避其父李国昌(后追尊献祖文景帝)之名,裁新昌县(治今河北高碑店市西南新城镇)入新城县。
  辽代——
  [避不吉]
  穆宗应历中(951~969年),讳妫州音同“归周”(后周为敌国),改名可汗州(一作克汗州)。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24-03-21 19:11重新编辑 ]
1条评分奖励+3
keating 奖励 +3 辛苦 2014-03-19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置顶 (来自1楼) 发表于: 2014-03-15
— (超微星) 执行 帖内置顶 操作 (2021-12-19 01:00) —
      后梁——
       [避前朝国号]
       开平元年(907年),将兴唐府(治今河南陕县)恢复为陕州。改高唐县(治今山东高唐县)为鱼丘县(按:高唐县虽含“唐”字,但并非李唐新置)。
       开平二年(908年),改兴唐县(治今河北蔚县)为隆化县。改唐林县(治今山西原平市东南唐林岗)为白鹿县。将辅唐县(治今山东安丘市)恢复原名安丘县。遥改吴国控制下的盛唐县(治今安徽六安市)为灊(qián)县。吴越奉后梁正朔,改唐山县(治今浙江临安市西昌化镇)为金昌县(一作吴昌县),改唐兴县(治今浙江天台县)为天台县。闽国奉后梁正朔,改福唐县(治今福建福清市)为永昌县。
       乾化三年(913年),改唐城县(治今湖北随县唐县镇)为汉东县。
       改唐昌县(治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为归化县。  
       [避帝王父祖之名]
       开平元年(907年),避帝(后梁太祖朱温)父朱诚(追尊烈祖文穆帝)嫌名(同音字),改成州(治同谷县,今甘肃成县)为文州(一作汶州),改新城县(治今浙江富阳市西南新登镇)为新登县。避帝曾祖朱茂琳(追尊敬祖光献帝)之名,遥改茂州(治汶山县,今四川茂县)为汶州,遥改茂名县(治今广东高州市)为越裳县,遥改慕化县(治今广西鹿寨县北)为归化县。
       开平二年(908年),吴越国奉后梁正朔,避梁帝(后梁太祖朱温)之父朱诚(追尊烈祖文穆帝)嫌名(同音字),改长城县(治今浙江长兴县)为长兴县,改乐城县(治今浙江乐清市)为乐清县。
       开平三年(909年),避帝(后梁太祖朱温)曾祖朱茂琳(追尊敬祖光献帝)之名,改鄮县(治今浙江宁波市郊)为鄞县。
       后唐——
       [避帝王父祖之名]
       同光元年(923年),避帝(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追尊献祖文景帝)之名,改博昌县(治今山东博兴县)为博兴县,改平昌县(治今山东临邑县北德平)为德平县,改灵昌县(治今河南滑县西南)为灵河县,改许昌县(治今河南许昌县东北许田镇)为许田县,改金昌县(治今浙江临安市西)为唐山县,改昌阳县(治今山东莱阳市)为莱阳县,改昌乐县(治今河南南乐县)为南乐县,改昌宁县(治今山西乡宁县西)为乡宁县,改昌江县(治今湖南平江县)为平江县。
       同光二年(924年),避帝(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追尊献祖文景帝)之名,改永昌县(治今福建福清市)为福唐县,改须昌县(治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为须城县,改吉昌县(治今山西吉县)为吉乡县,改福昌县(治今河南宜阳县西)为福庆县,改延昌县(治今湖南宁远县)为延唐县,改义昌县(治今湖南汝城县南)为郴义县,改孝昌县(治今湖北孝感市北)为孝感县,改昌明县(治今四川江油市南太平镇)为彰明县。当年更名37处。
       同光三年(925年),避帝(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追尊献祖文景帝)之名,改益昌县(治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为益光县。
       [避今上之名]
       天成初(926年),避今上李嗣源(唐明宗)之名,改应州浑源县(治今山西浑源县)为浑元县。
       后晋——
       [避前朝国号]
       天福二年(937年),改兴唐府(治兴唐、广晋二县,在今河北大名县东)为广晋府,取所辖广晋县(后唐改贵乡县置,治今河北大名县东)为名。将兴唐县(治今河北大名县东)恢复原名元城县。
       [避帝王父祖之名]
       天福二年(937年),避帝(晋高祖石敬瑭)父石绍雍(追尊宪祖孝元帝)之名,改雍丘县(治今河南杞县)为杞县,改前朝(后唐)庄宗雍陵(在今河南新安县)为伊陵。
       天福三年(938年),避帝(晋高祖石敬瑭)父石绍雍(追尊宪祖孝元帝)嫌名(同音字),改邵州(治邵阳县,今湖南邵阳市)为敏州,改邵阳县(治今湖南邵阳市)为敏政县,改邵武县(治今福建邵武市)为昭武县,改开封雍熙楼为章和楼。避帝(晋高祖石敬瑭)祖父石郴(追尊肃祖孝简帝)之名,改郴州(治郴县,今湖南郴州市)为敦州,改郴县(治今湖南郴州市)为敦化县,改郴义县(治今湖南汝城县南)为敦和县。
       天福七年(942年),少帝(石重贵)即位,避帝父石敬塘(晋高祖)之名,改唐州(治泌阳县,今河南唐河县)为泌州,改思唐州(治武郎县,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寺堂)为思化州,改密州辅唐县(治今山东安丘市)为胶西县,改蔚州兴唐县(治今)为灵仙县(一作灵山县),改博州堂邑县(治今山东冠县东)为河清县(一作河滨县,误),改博州高唐县(一作高堂县,治今山东高唐县)为齐城县(一作济城县,误),改定州唐县(治今河北唐县西南)为博陵县,改莫州唐兴县(治今河北安新县安州镇)为宜川县,改真定府行唐县(治今河北行唐县)为永昌县,改堂阳县(治今河北新河县西北)为蒲泽县,改道州延唐县(治今湖南宁远县)为延喜县,改寿州盛唐县(治今安徽六安市)为来化县,改鄂州唐年县(治今湖北崇阳县)为临江县,改杭州唐山县(治今浙江临安市西昌化镇)为横山县,改台州唐兴县(治今浙江天台县)为台兴县,改随州唐城县(治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为汉东县,改代州唐林县(治今山西原平市东南唐林岗)为广武县,改复州竟陵县(治今湖北天门市)为景陵县。遥改闽国控制下的福州福唐县(治今福建福清市;按:此前,闽国龙启元年/933年,福唐县已更名福清县)为南台县,遥改后蜀控制下的蜀州唐兴县(治今四川崇州市江源镇)为乡城县,遥改后蜀控制下的彭州唐昌县(一作唐化县,治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为彭山县,遥改后蜀控制下的合州石镜县(治今重庆市合川区)为仙览县,遥改后蜀控制下的汉州金堂县(治今四川金堂县西)为汉城县。避帝祖父石绍雍(追尊宪祖孝元帝)之名,遥改南汉控制下的邕州(治今广西南宁市南)为诚州(一作諴州、鍼州)。
       天福八年(943年),避帝父石敬塘(晋高祖)嫌名(同音字),改陕州甘棠驿(位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为通津驿。
       按:《太平寰宇记》等书称“(后)晋天福中,避高祖名,改钱塘(县)为钱江”,误。史载:吴越天宝十五年(922年,一说次年,923年),析钱塘、盐官二县置钱江县。
       后汉——
       [避前朝国号]
       乾祐元年(948年),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改广晋县为大名县,府治元城(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大名二县。
       改晋昌军(治京兆府,今西安)为永兴军。
       [避帝父之名]
       乾祐元年(948年),避帝(汉高祖刘知远)父刘湍(追尊文祖明元帝)之名,改临湍县(治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为临濑县。
       后周——
       [避前朝国号]
       废唐兴县(治今河北安新县安州镇东南)。
       [避今上之名]
       广顺二年(952年),避今上郭威(周太祖)之名,改威信军(治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为彰信军,改威胜军(治邓州,今河南邓州市)为武胜军,改威州(治通远县,今甘肃环县)为环州。
       十国·吴——
       [避今上嫌名(同音字)]
       避杨行密(吴太祖)嫌名(同音字),改滁州(治今安徽滁州市)荇溪为菱溪。
       十国·吴越——
       [避今上嫌名(同音字)]
       吴越国王钱镠(武肃王)时,避钱镠小字婆留,改昆山县疁塘(治今上海嘉定区北娄塘镇)为娄塘,改浏河(今娄江)为娄江,改温州木榴山(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为玉环山。
       [避仇敌名姓]
       吴越与吴邦交素恶,以致不欲闻其姓(吴国主姓杨),凡境内县名有‘阳’字者皆易之。天宝元年(908年,一说天宝三年,910年),改富阳县(治今浙江富阳市)为富春县。天宝三年(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改暨阳县(治今浙江诸暨市)为诸暨县,改东阳县(治今浙江东阳市)为东场县,改浦阳县(治今浙江浦江县)为浦江县,改松阳县(治今浙江松阳县)为长松县。后梁乾化四年(914年),改横阳县(治今浙江平阳县)为平阳县。
       [避不吉]
       吴越宝正六年(931年),吴越国王钱镠(武肃王)以“丘”(“陵墓”意)不吉,改龙丘县(治今浙江龙游县)为龙游县。
       吴越国王钱镠(武肃王)以“陵”不吉,改越州西陵县(治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为西兴县,改西陵县(治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西陵渡为西兴渡。
       十国·南唐——
       [避前朝国号]
       昇元元年(937年),避前朝“吴”国号,改新吴县(治今江西奉新县)为奉新县。
       [避宠臣家讳]
       保大四年(946年),“(南)唐主(李璟)以(董)思安为漳州(治龙溪县,今福建漳州市)刺史,思安辞以父名章(注:董章),唐主改漳州为南州。”
       十国·后蜀——
       [避今上嫌名(同音字)]
       明德元年(934年),避今上孟知祥(蜀高祖)嫌名(同音字),改洋州(治兴道县,今陕西洋县)为源州。
       十国·闽——
       [避帝王父祖之名]
       避太祖王审知嫌名,改尤溪县沈溪为尤溪。
       [避今上之名]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闽国(奉后唐正朔)避国王王延翰(嗣主)之名,改延平镇(治今福建南平市)为永平镇。
       北宋——
       [避前朝国号]
       开宝四年(971年),改唐安县(治今四川崇州市东南江源镇)为江源县。
       开宝五年(972年),废隋建县(治今广西平南县东南)入平南县
       废唐林县(治今山西原平市东南唐林岗)。将唐年县(治今湖北崇阳县城)恢复原名崇阳县。
       [避帝王父祖之名]
       建隆元年(960年),避帝(宋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追尊宣祖昭武帝)之名,改弘农县(治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故函谷关城)为恒农县,改殷城县(治今河南商城县西)为商城县,改溵水县(治今河南商水县南旧商水)为商水县。
       建隆三年(962年),避帝(宋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追尊宣祖昭武帝)之名,改弘道县(治今湖南道县)为营道县。避帝(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追尊翼祖简恭帝)之名,改竟陵县(治今湖北天门市)为景陵县。
       乾德三年(965年),避帝(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追尊翼祖简恭帝)之名,改石镜县(治今重庆市合川区)为石照县。
       开宝四年(971年),避帝(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追尊翼祖简恭帝)之名,改南汉所置敬州(治程乡县,今广东梅州市;按:《宋史》因避赵敬讳,追改敬州为“恭州”)为梅州。
       太祖时,避其祖父赵敬(追尊翼祖简恭帝)之名,改山阴县(治今浙江绍兴市)镜湖为鉴湖,改遂宁县(治今四川遂宁市)镜山为鸣钟山。改羁縻州殷州(治今四川宜宾市叙州区商州镇)为商州。
       [避今上之名]
       建隆元年(960年),避今上赵匡胤(宋太祖)之名,改匡城县(治今河南长垣县)为鹤丘县(寻改为长垣县)。
       乾德三年(965年),避今上赵匡胤(宋太祖)之名,改匡国军(治同州冯翊县,今陕西大荔县)为定国军,改胤山县(治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为平蜀县。
       开宝五年(972年),避今上赵匡胤(宋太祖)嫌名(同音字),改浛洭县(治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光)为浛光县(一作浛洸县),改浛光县洭水(今名连江,位于广东北部)为光水。
       太祖时,避今上赵匡胤(宋太祖)之名,改匡庐山(即今庐山,在江西九江市南)为康庐山。
       [避今上之名]
       太平兴国元年(976 ),避今上赵光义(宋太宗)之名,改泾州军额彰义军(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北)为彰化军,改滑州军额义成军(治白马县,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为武成军,改陕州军额保义军(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为保平军,改耀州军额感义军(治华原县,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为感德军,改定州军额义武军(治安喜县,今河北定州市)为定武军,改潞州军额昭义军(治上党县,今山西长治市)为昭德军,改随州军额崇义军(治随县,今湖北随州市)为崇信军,改义阳军(治义阳县,今河南信阳市)为信阳军,改归义军(实为羁糜政权,治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为归化军,改大义军(即王氏高丽政权,“大义军”为封号,今朝鲜半岛)为大顺军,改义州(治今甘肃华亭县)为仪州,改南义州(治岑溪县,今广西岑溪市西南渡)为南仪州。改丹州义川县(治今陕西宜川县)为宜川县,改常州义兴县(治今江苏宜兴市)为宜兴县,改郴州义章县(治今湖南宜章县)为宜章县,改戎州义宾县(治今四川宜宾市西北)为宜宾县,改昌化军义伦县(治今海南儋州市西北旧儋县)为宜伦县,改窦州信义县(治今广东信宜市西南镇隆镇)为信宜县,改汾州孝义县(治今山西孝义市)为中阳县,改义阳县(治今河南信阳市)为信阳县,改郴义县(治今湖南汝城县南)为桂阳县,改通义县(治今四川眉山市)为眉山县,改方义县(治今四川遂宁市)为小溪县,改义宁县(治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西南)为信安县,改义丰县(治今河北安国市)为蒲阴县,改全义县(治今广西兴安县)为兴安县,改襄州义清县(治今湖北南漳县东北)为中庐县,改昭义县(治今河北磁县西北昭德镇)为昭德县,改归义县(治今河北雄县)为归信县,改丰义县(治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为彭阳县,改招义县(治今安徽明光市东北)为招信县,改正义县(治今广西蒙山县西北)为蒙山县,改富义监(治今四川富顺县)为富顺监。
       太平兴国二年(977 ),避今上赵光义(宋太宗)之名,改安州义川县(治今湖北汉川市北)为汉川县。
       [避今上之名]
       至道三年(997年),避今上赵恒(宋真宗)之名,改恒农县(治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故函谷关城)为虢略县,改恒山(此为“古恒山”,即今河北曲阳县西北大茂山)为镇山。
       [避蔑视污辱友邦字眼:更改蕴含大国沙文主义色彩的地名,以免刺激邻国的情绪]
       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后,为防嫌辽朝(契丹)的猜忌,宋廷下诏将北方沿边军事防御据点名称中原来对契丹族蔑视污辱性字眼,改为象征和平、友好、安定的新名:将威虏军(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区)改称广信军,静戎军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区改称安肃军,破虏军今河北霸州市东北信安镇改称信安军,平戎军今河北文安县境改称保定军,宁边军今河北蠡县改称永定军,定边军今河北东光县改称永静军,平虏砦今河北肃宁县改称肃宁城,定羌军今山西保德县改称保德军。
       [避先祖陵号]
       景德四年(1007年),避帝(宋真宗赵恒)祖父赵弘殷(追尊宣祖昭武帝)永安陵之陵号,改永安县(治今湖北咸宁市)为咸宁县(按:《中国地名语源词典》称“永安陵即宋太祖陵”,误)。
       [避帝王先祖之名]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避所谓“赵氏始祖”赵玄朗(字公明,追尊圣祖,谓为秦朝道家,实系虚构人物)之名,改沪渎重玄寺(原址在今上海市吴淞江北岸)为静安寺(注:南宋时迁至今上海市静安区境内)。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捏造出所谓“赵氏始祖”赵玄朗(字公明,追尊圣祖,元明之后演化为财神),避其名,改朗州(治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市)为鼎州,改蔡州朗山县(治今河南确山县)为确山县,改蓬州朗池县(治今四川营山县北)为营山县,改梓州玄武县(治今四川中江县)为中江县。
       [避道观名]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避开封皇家道观“玉清昭应宫”之名,改昭应县(治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为临潼县。
       [避太子之名]
       天禧四年(1020年),避太子赵祯(后为宋仁宗)之名,改祯州(治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市)为惠州,改永贞县(治今福建罗源县)为永昌县(次年/1022年更名罗源县)。
       [避今上之名]
       乾兴元年(1022年),避今上赵祯(宋仁宗)之名,改浈阳县(一作祯阳县,治今广东英德市)为真阳县。
       天圣元年(1023年),避今上赵祯(宋仁宗)之名,改永贞县(治今江苏扬州市南扬子桥附近)为扬子县。
       天圣中(1023~1032年),避今上赵祯(宋仁宗)之名,改山阴县贞孝庙(在今浙江绍兴市东)为曹娥庙。
       仁宗时,避今上赵祯(宋仁宗)之名,改贞符县(治今陕西洋县东黄家营镇真符村)为真符县,改浈昌县(治今广东南雄市)为保昌县。改溱水(今浈水,广东北江东源)为真水,改南康县(治今江西赣州市南康区)贞女浦为贤女浦。
       [避外戚之名]
       天圣元年(1023年),章献太后刘氏(宋真宗皇后)听政,避太后之父刘通之名,改淮南通州(治静海县,今江苏南通市)为崇州,改濬州军额通利军(治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东北)为安利军,改通化县(治今四川理县东北通化镇)为金川县,改大通监(治今山西交城县)为交城监。
       [辨正:非避讳而被误认]
       《嘉泰会稽志》称,天圣初(1023年),避章献太后(刘娥,真宗皇后,仁宗母后)之父刘通之名,改蜀之通州为达州,误;按:蜀之通州更名达州,事在乾德三年(965年)。
       [避先帝陵号]
       天圣七年(1029年),避帝(宋仁宗赵祯)父真宗(赵恒)永定陵之陵号,改永定军(治博野县,今河北蠡县)为永宁军,改永定县(治今河南安阳县东)为永和县(熙宁五年/1072年,降为永和镇)。
       [避先祖、先帝谥号]
       景祐四年(1037年),避帝(宋仁宗赵祯)曾祖父赵弘殷(追尊宣祖昭武帝)谥号之“昭武”二字,改利州军额昭武军(治绵谷县,今四川广元市)为宁武军;避帝父真宗谥号之“武定”二字,改洋州军额武定军(治兴道县,今陕西洋县)为武康军。
       [避今上之名]
       治平四年(1067年),避今上赵顼(xū)(宋神宗)嫌名(同音字),改旭川县(治今四川荣县)为荣德县。
       [避先帝、先祖陵号]
       建中靖国初(1101年),避帝(宋徽宗赵佶)兄哲宗(赵煦)永泰陵之陵号,改盐亭县永泰尉司(镇)(位于今四川盐亭县东北永泰场)为安泰尉司(镇)。
       崇宁元年(1102年),避太祖/太宗之父赵弘殷(追尊宣祖昭武帝)永安陵之陵号,改府州军额永安军(治府谷县,今陕西府谷县)为靖康军。避帝兄哲宗(赵煦)永泰陵之陵号,改永泰县(治今福建永泰县)为永福县,改黄岩县(治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永泰乡为靖化乡。
       [避圣人孔丘之名]
       大观四年(1110年),避圣人孔丘之名,改瑕丘县(治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为瑕县(寻更名嵫阳县),改龚丘县(治今山东宁阳县)为龚县。
       [避帝王专用词]
       徽宗朝,先是将“君”、“王”、“圣”三字定为官讳,禁止用作名字,政和六年(1116年),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一作“主”)、“帝”、“上”、“圣”、“皇”等字及“万年”、“万载”、“万寿”等词为名。
       大观中(1107~1110年),改龙阳县(治今湖南汉寿县)为辰阳县,改洛阳龙门镇(治今河南洛阳市南)为通洛镇,改中山府龙泉镇为云泉镇,改齐州龙山镇(治今山东章丘市西北龙山镇)为盘水镇,改邠州龙泉镇(治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为清泉镇,改秀州青龙镇(治今上海青浦区东北)为通惠镇。
       政和五年(1115年),改龙州(治江油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为政州,改青龙镇为通惠镇。
       宣和元年(1119年),改龙游县(治今四川乐山市)为嘉祥县,改武龙县(治今重庆武隆县)为枳县。改建德县乌龙山为仁安山。
       宣和二年(1120年),改龙兴县(治今河南宝丰县东)为宝丰县,改龙门县(治今山西河津市东南)为河津县,改龙冈县(治今河北邢台市)为邢台县,改龙水县(治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为资川县。改龙安县(治今四川安县北)为安昌县,改肤施县(治今陕西延安市)龙安砦为德安砦。
       宣和三年(1121年),改龙游县(治今浙江龙游县)为盈川县,改龙泉县(治今浙江龙泉市)为剑川县,改另一龙泉县(治今江西遂川县)为泉江县,改龙川县(治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佗城)为雷乡县。改万寿县(治今安徽太和县北旧县集)为泰和县。
       宣和六年(1124年),改昭州龙平县(治今广西昭平县)为昭平县。
       宣和中(1119~1125年),改龙南县(治今江西龙南县)为虔南县,改万载县(治今江西万载县)为建城县,改石龙县(治今广东化州市)为罗川县,改武进县万岁镇为阜通镇。
       [避歧视字]
       政和中(1111~1118年),避“戎”(意为蛮夷)字,改戎州(治宜宾县,今四川宜宾市东北长江北岸)为叙州。
       [避道教、道观名]
       政和七年(1117年),避后土“承天效法土皇地祇”称号之“承天”二字,改常州(今江苏常州市)承天寺为能仁寺,改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承天院为能仁院,改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承天寺为能仁寺。
       宣和四年(1122年),避道教教主张道陵之名,改仁寿县陵井监(治今四川仁寿县)为仙井监。
       [避权臣之名]
       徽宗时,蔡京擅权,改京东为畿东,京西为畿西。
       [避不吉]
       宣和三年(1121年),镇压方腊起义后,以起义地不吉,改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为徽州,改睦州(治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市东北梅城镇)为严州,改建德军(治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市东北梅城镇)为遂安军,改睦州青(清)溪县(故治在今浙江淳安县千岛湖底)为淳安县。泉州清溪县(治今福建安溪县)因“撞衫”而“躺枪”,改名安溪县。以“剡”字含“火、刀”,改剡县(治今浙江嵊州市)为嵊县。
       南宋——
       [避年号]
       建炎初(1127年),避钦宗(赵桓)“靖康”年号,改府州军额靖康军(治府谷县,今陕西府谷县)为保成军。
       [避“罪臣”之姓]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高宗恶岳州及军额岳阳军(治巴陵县,今湖南岳阳市)之名与“罪臣”岳飞之姓同字,改岳州为纯州,改其军额岳阳军为华容军。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恢复原名。
       [避“友邦”国讳]
       绍兴十二年(金皇统二年,1142年,一说绍兴十四年,1144年),避金主(金熙宗完颜亶)祖父金太祖汉名完颜旻(即完颜阿骨打)嫌名(同音字),改岷州(治白石镇,今甘肃西和县)为西和州。
       绍兴二十八年(金正隆三年,1158年),避金主(海陵王完颜亮)太子完颜光瑛(《金史》作“光英”)之名,改光州及军额光山军(治定城县,今河南潢川县)为蒋州宁淮军,改光化军(治光化县,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为通化军,改光山县(治今河南光山县)为期思县。
       [避今上之名]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避今上赵昚(宋孝宗)嫌名(同音字),改慎县(治今治今安徽肥东县东北梁园镇)为梁县。
       [避今上之名]
       绍熙中(1190~1194年),避今上赵惇(宋光宗)之名,改乌程县(治今浙江湖州市)乌墩镇(今浙江桐乡市乌镇)为乌镇,改桐乡县(治今浙江桐乡市)青墩镇为青镇。
       [避今上之名]
       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避今上赵昀(宋理宗)之名,改筠州(治今江西高安市)为瑞州。
       金代——
       [避帝王父祖之名]
       皇统八年(1148年),避帝(金熙宗完颜亶)父完颜宗峻(追尊徽宗)之名,改浚州(治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东)为通州。
       [避敌国国姓]
       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避敌国南宋国姓“赵”字,改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为沃州。
       [避今上之名]
       大定初(1161年),避今上完颜雍(金世宗)之名,改雍丘县(治今河南杞县)为杞县。
       [避年号]
       大定二十年(1180年),避“大定”年号,改石城县大定淀(在今河北滦县西北)为长春淀。
       [避帝王父祖之名]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章宗(完颜璟)即位,避帝父完颜允恭(谥宣孝太子,后追尊显宗)嫌名(同音字),改共城县(治今河南辉县市)为河平县,改龚县(治今山东宁阳县)为宁阳县,改武功县(治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武功镇)为武亭县。
       [避不吉]
       明昌三年(1192年),以“下”不吉,下邑县为夏邑县。
       [避帝王父祖之名]
       章宗(完颜璟)泰和六年(1206年),避帝曾祖父完颜宗尧(又名宗辅,追尊睿宗;世宗之父)之名,改宗州(治宗安县,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为瑞州,改宗安县(治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为瑞安县,改尧山(在今河北隆尧县)为唐山,改尧山县(治今河北隆尧县西城)为唐山县(注:1928年,复名尧山县)。
       [避今上之名]
       大安初(1209年),避今上完颜永济(卫绍王)之名,改永兴县(治今河北涿鹿县)为德兴县,改济阳县(治今山东济阳县)为清阳县,改永济县(治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为丰润县。
       [避先帝之名]
       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年间(1209~1211年),避先帝完颜璟(金章宗;卫绍王之侄)之名,改景州(治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县)为观州。
       元代——
       [避前朝国号]
       改金昌府(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为河南府路。
       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魏城县(治今四川绵阳市东南)。
       ◆元末,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据蜀称帝(国号“夏”),避明玉珍(夏太祖)之名,改珍州(治今贵州正安县)为真州。
       明代——
       [避前朝国号]
       吴元年(1367年,当时朱元璋称吴王,尚未建立“明”朝),避“元”国号,改庆元路(治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为明州府。
       洪武二年(1369年),避前朝“元”国号,改奉元路(治今西安)为西安府。
       洪武三年(1370年),攻克兴元路(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改置兴元府,避前朝“元”国号,旋改汉中府。
       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攻克开元路(治咸平县,今辽宁开原市老城镇),置三万卫,避前朝“元”国号,改治地开元城为开原城。
       按:只避府名,不避县名。
       [避不吉]
       洪武二年(1369年),以临濠府(治钟离县)为中都,以钟离县名含“离”字不吉,取其谐音,更名中立县(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义),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按:洪武三年(1370年),改中立县为临淮县。洪武七年(1374年),改中立府为凤阳府。
       [避国号]
       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明州府(治鄞县,今浙江宁波市)名同“大明”国号,改为宁波府。
       [避今上之名]
       永乐初(1403年),避今上朱棣(明成祖)之名,改棣州(治今山东惠民县)为乐安州,改棣州之东无棣县(治今山东无棣县)为海丰县,改沧州之西无棣县(治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旧庆云)为庆云县。
       [避年号]
       隆庆元年(1567年),避“隆庆”年号之名,改隆庆州(治今北京延庆县)为延庆州,改隆庆卫(治今北京昌平区西北居庸关)为延庆卫,改隆庆右卫(治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居庸关北口)为延庆右卫。
       [避不吉]
       隆庆元年(1567年),以“石”、“失”同音,不吉,改石州(治离石县,今山西吕梁市)为永宁州。
       [避今上之名]
       万历三年(1575年),避今上朱翊钧(神宗)之名,改钧州(治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为禹州。
       [避今上之名]
       泰昌元年(1620年),避今上朱常洛(光宗)之名,改常州府(治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为尝州府,改常德府(治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区)为尝德府,改常熟县(治今江苏常熟市)为尝熟县,改洛南县(治今陕西洛南县)为雒南县,改商州商洛镇(今陕西丹凤县商镇)为商雒镇。
       清代——
       [避“胡”、“虏”、“夷”、“狄”等歧视字]
       顺治元年(1644年),改甘肃靖虏卫(治今甘肃靖远县)为靖远卫(雍正八年/1730年置靖远县)。
       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州为彝陵州,改夷陵县为彝陵县。      
       改甘肃甘州抚夷城(在今甘肃临泽县蓼泉镇)为抚彝城(乾隆十五年/1750年置抚彝厅),改山西平虏卫为平鲁卫(雍正三年/1725年置平鲁县),改甘肃平虏千户所(治今宁夏平罗县)为平罗千户所(雍正三年/1725年置平罗县),改甘肃宁夏中卫(治今宁夏中卫市)镇虏堡(今中卫市东镇罗镇)为镇罗堡,改云南平夷卫(治今云南富源县)为平彝卫(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置平彝县)。
       [避不吉]
       康熙五年(1666年),改乌撒府(治今贵州威宁县)为威宁府。
       雍正九年(1731年),改乌蒙府(治今恩安县,今云南昭通市)为昭通府。
       [避先祖年号]
       康熙元年(1662年),避祖父太宗“崇德”年号,改崇德县(治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为石门县。按:此后不避年号,咸丰朝未改咸丰县。
       [避今上之名]
       康熙中(1662~1722年),避今上玄烨(圣祖)之名,改京师(今北京市)紫禁城北门玄武门为神武门,改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玄武湖为元武湖。改海丰县玄武山为元武山,玄山寺为元山寺。
       [避“流寇”年号]
       康熙五年(1666年),避前朝“流寇”李自成“永昌”年号,改杭州(今浙江杭州市)永昌门为望江门。
       ◆据清人胡钦华《天南纪事》,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称帝(国号“周”),避吴三桂(周太祖)之名,改桂林府(治今)为建林府,桂阳州(治今)为南平州,桂东县(治今)为义昌县。避其父吴襄之名,遥改清(国)控区的襄阳府(治今湖北襄阳市)为汉南府。
       [避前朝国号]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清军攻占厦门岛,恶“思明”之名(寓“思念明朝”之意),裁明郑所置思明县入同安县。
       [避今上之名]
       雍正元年(1723年),避今上胤禛(世宗)之名,改真定府(治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为正定府,改真定县(治今河北正定县)为正定县,改真阳县(治今河南正阳县)为正阳县,改仪真县(治今江苏仪征市)为仪征县。
       雍正二年(1724年),避今上胤禛(世宗)之名,改真安州(治今贵州正安县)为正安州。
       [避圣人孔丘之名]
       雍正三年(1725年),避圣人孔丘之名,改任丘县(治今河北任丘市)为任邱县,改内丘县(治今河北内丘县)为内邱县,改灵丘县(治今山西灵丘县)为灵邱县,改商丘县(治今河南商丘市)为商邱县,改封丘县(治今河南封丘县)为封邱县,改沈丘县(治今河南沈丘县)为沈邱县,改山东丘县(治今河北邱县;1949年由山东省划归河北省)为邱县,改章丘县(治今山东章丘市)为章邱县,改安丘县(治今山东安丘市)为安邱县,改霍丘县(治今安徽霍邱县)为霍邱县。
       [避先祖陵号]
       雍正四年(1726年),避帝父康熙景陵陵号,改景陵县(治今湖北天门市)为天门县。
       [避圣母之名]
       乾隆十一年(1746年),避上古帝尧之母庆都之名,改庆都县(治今河北望都县)为望都县。
       [避帝父之名]
       乾隆前期,避帝父胤禛(世宗)之名,改真宁县(治今甘肃正宁县西南旧正宁)为正宁县(按:《正宁县志》称雍正元年——1723年改,误)
       [避今上之名]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宣宗即位,避今上旻寧(宁)之名,改寧晋县(今河北宁晋县)为甯晋县。注:1913年,甯晋县复名寧(宁)晋县。
       道光元年(1821年),避今上旻宁(宣宗)之名,改京师外城广宁门为广安门。
       [避今上之名]
       宣统元年(1909年),避今上溥仪(逊帝)之名,改仪征县(治今江苏仪征市)为扬子县,改兰仪县(治今河南兰考县)为兰封县(注:1964年与考城县合并为兰考县),改仪陇县(治今四川仪陇县金城镇)为宜陇县。
       ◆太平天国——
       [避天父尊号、圣名]
       避天父之“上帝”尊号,改江南省上元县(治今江苏南京市)为尚元县,改苏福省上海县(治今上海市)为尚海县,改浙江省上虞县(治今浙江上虞市)为尚虞县。改安徽省颍上县(治今安徽颍上县)为颍尚县。改江西省上饶县(治今江西上饶市)为尚饶县,上高县(治今江西上高县)为尚高县,上犹县(治今江西上犹县)为尚犹县。
    避天父耶和华之名,改苏福省华亭县(治今上海市松江区)为花亭县,改浙江省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市)为金花郡,金华县(治今浙江金华市)为金花县,改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为花阳镇。
       [避“天国”之名]
       避“天国”之名,改湖北省兴国州(治今湖北阳新县)为兴郭州,改江西省兴国县(治今江西兴国县)为兴郭县,改安徽省宁国府(治宣城县,今安徽宣城市)为宁郭郡,宁国县(治今安徽宁国市)为宁郭县,改湖北省天门县(治今湖北天门市)为添门县,改安徽省天长县(治今安徽天长市)为添长县,改浙江省天台县(治今浙江天台县)为添台县。
       [避天王、幼天王之名]
       避天王洪秀全之名,改广西省全州(治今广西全州县)为荃州,改安徽省全椒县(治今安徽全椒县)为荃椒县,改浙江省秀水县(治今浙江嘉兴市)为绣水县。
       避幼天王洪天贵福之名,改安徽省池州郡贵池县(治今安徽池州市)为桂池县(注:兼避西王萧朝贵之名),改苏福省(治苏州,今江苏苏州市)为苏馥省。
       [避首义诸王之名]
       避东王杨秀清之名,改苏福省青浦县(治今上海市青浦区)为菁浦县,改安徽省青阳县(治今安徽青阳县)为菁阳县,青弋江为菁弋江。改浙江省乐清县(治今浙江乐清市)为乐菁县,青田县(治今浙江青田县)为菁田县。改江西省清江县(治今江西樟树市)为菁江县。遥改清(国)控区的湖南清泉县(治今湖南衡阳市)为菁泉县,江苏山阳县清江浦为菁江浦。
       避南王冯云山之名,改湖北省通山县(治今湖北通山县)为通珊县,京山县(治今湖北京山县)为京珊县,应山县(治今湖北广水市)为应珊县,竹山县(治今湖北竹山县)为竹珊县,兴山县(治今湖北兴山县)为兴珊县,改安徽省潜山县(治今安徽潜山县)为潜珊县,霍山县(治今安徽霍山县)为霍珊县,英山县(治今湖北英山县)为英珊县,含山县(治今安徽含山县)为含珊县,改和县西梁山为西梁珊,当涂县东梁山为东梁珊。改苏福省昆山县(治今江苏昆山市)为昆珊县,改苏福省西(洞庭)山为西(洞庭)珊,东(洞庭)山为东(洞庭)珊,置东珊县。改苏福省宝山县(治今)为宝珊县,改苏福省金山县(治今上海市金山区)为金珊县,金山卫为金珊卫。改浙江省萧山县(治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为莦珊县(注:兼避西王萧朝贵之姓),改山阴县(治今浙江绍兴市)为珊阴县,改象山县(治今浙江象山县)为象珊县,江山县(治今浙江江山市)为江珊县,常山县(治今浙江常山县)为常珊县。改江西省铅山县(治今江西铅山县)为铅珊县,玉山县(治今江西玉山县)为玉珊县。遥改清(国)控区的云南省为芸南省,山东省为珊东省,山西省为珊西省,江苏山阳县(治今江苏淮安市)为珊阳县。
       避西王萧朝贵之姓、名,改浙江省萧山县(治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为莦珊县(注:兼避南王冯云山之名),改安徽省池州郡贵池县(治今安徽池州市)为桂池县(注:兼避幼天王洪天贵福之名),遥改清(国)控区的贵州省为桂州省。
       避北王韦昌辉之名,改湖北省武昌府(治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为武玱郡,武昌县(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为武玱县,宜昌府(治今)为宜玱郡。改江西省南昌府(治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为南玱郡,南昌县(治今江西南昌市)为南玱县,瑞昌县(治今江西瑞昌市)为瑞玱县,都昌县(治今江西都昌县)为都玱县,新昌县(治今江西宜丰县)为新玱县,建昌府(治南城县,今江西南城县)为建玱郡,广昌县(治今江西广昌县)为广玱县。改安徽省繁昌县(治今安徽繁昌县)为繁玱县。改苏福省太仓州(治今江苏太仓市)为太玱郡。
       [避不吉]
       以“芜”、“无”同音,改安徽省芜湖县(治今安徽芜湖市)为宁江郡。以“无”不吉,改无锡县(治今江苏无锡市)为抚锡县。以“茆”、“冇”同音,改常熟县白茆关为白宝关。以“木渎”、“木铎”(吴语木头木脑之意)同音,改吴县木渎关为木平关。以恶儒教,改长洲县儒教乡为侍教乡。以清廷万恶,遥改清(国)控区的北京为北燕,直隶省为罪隶省。以“黑”不吉,遥改清(国)控区的黑龙江为乌隆江。


参考资料:
《十驾斋养新录》,清·钱大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避讳录》,清·黄本骥,收入《黄本骥集》,岳麓书社2009年版
《经史避名汇考》,清·周广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史讳举例》,陈垣,中华书局2012年8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避讳考》,李德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避讳研究》,王新华,齐鲁书社2007年版
《中国古代避讳史》,王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历代避讳字汇典》,王彦坤,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的名号和避讳》,何耿镛,新加坡艺术协会,2010年版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史为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已出各分卷):周振鹤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史为乐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中国地名辞源》,贾文毓、李引,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地名文化》,牛汝辰著,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中华文明史话·地名史话》,林頫(fǔ,府)(即华林甫)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插图本中国地名史话》,华林甫著,齐鲁书社2006年1月第1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方诗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太平天国地理志》,华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太平天国词语研究、太平天国避讳研究》,史式、吴良祚,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国讳”小考》,陈德凯,原载《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地名谭讳》,陈荣昌,原载《中原地理研究》1983年第2期
《避讳与地名》,王聚元,原载《语文知识》1993年第11期
《地名避讳辨证举例》,李德清,原载《北大史学》第5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1998年
《魏晋避讳简论》,王建,原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url=http://blog.163.com/wwkgood@126  /blog/static/4473066720068130360289/]http://blog.163.com/wwkgood@126  /blog/static/4473066720068130360289/[/url]
《地名的畸变:避讳》,尚德,原载《深交所》2010年6月号
《中国古代郡县地名避讳初探》,马长林、郑俊涛,原载《湖南农机》2011年第1期
《也谈地名避讳之古今》,秦思雨,原载《中国地名》2011年第11期
《避讳与地名》,泉州晚报海外版,2004/06/01
《历史上地名用字的讳与嫌》,陈竞,原载《地名知识》1980年第4期
《古史山东避讳地名研究》,张美玲、骆一峰,原载《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5期
《避讳与河南地名》,林从龙,原载《中州轶闻》(河南省文史研究馆编)1992年
《避讳与河南地名》,暴希明,原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避讳与四川地名》,向熹,原载《文史杂志》1999年第2期
古代帝王的避讳术:你懂的,廖保平,2014年3月7日,http://liaobaoping.baijia.baidu.com/article/6362

本坛相关旧帖——
里手坛主:关于中国古代地名避讳的一点总结: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1231
皖州:[转帖]掌故:避讳与地名: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23979
2266:因避讳而改名: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86446
夕阳西下:古代避讳地名: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09682
夕阳西下:现代避讳地名: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09662
超巨星:历史上嵌入国号寓意吉祥的政区: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14260

本坛相关新帖——
夕阳西下:民国时期因忌讳而更名的县: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17978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24-03-21 19:18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置顶 (来自93楼) 发表于: 2021-12-18
— (超微星) 执行 帖内置顶 操作 (2021-12-19 00:57) —
革命新风
       民国——
       [更改含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
       1929年1月,甘肃省奉国民政府内政部令:改狄道县为临洮县,改镇戎县(注:已划归宁夏省)为豫旺县,改伏羌县为甘谷县巴戎县(注:已划归青海省)为巴燕县(注:1931年又更名为化隆县),平番县为永登县,改镇番县为民勤县抚彝县为临泽县,改毛目县为鼎新县。(参见:1928年10月甘肃省民政厅《关于狄道县等十县改名案》)
       1941年,贵州省定番县为惠水县。陕西省宁羌县为宁强县。
       1946年,四川省改理番县为理县。
       共和国——
       [更改含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
       1950年5月,甘肃省改化平县为泾源县。
       1951年4月,云南省宁洱县改名普洱县。
      1951年5月16日,政务院颁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要求对于历史上留遗下来的加于少数民族的称谓及有关少数民族的地名、碑碣、匾联等,如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意思者,应分别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12月19日,政务院发出《关于更改地名的指示》,要求对以反动分子的名字命名的县、市、镇、区、乡等名称和带有歧视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一律予以更改。
       1953年,四川省靖化县为大金县(注:1960年又改名金川县),改懋功县为小金县。云南省撤销镇越县,改设版纳易武、版纳勐腊、版纳勐捧3个县级版纳(注:1957年,版纳易武、版纳勐腊、版纳勐捧3个县级版纳调整为易武、勐腊2个县级版纳。1958年,合并设立勐腊县)。
       1953年7月,贵州省平越县更名为福泉县。9月,湖南省永绥县改名花垣县。11月,新疆改迪化专区为乌鲁木齐专区,改迪化市为乌鲁木齐市,改迪化县为乌鲁木齐县,改乾德县为米泉县,改孚远县为吉木萨尔县,改绥来县为玛纳斯县,改景化县为呼图壁县,改镇西县为尼勒克县,改巩哈县为尼勒克县,改承化县为阿勒泰县。
      1953年,甘肃省撤销宁定县,设立广通回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更名广通回族自治县。1956年改称广通县。1957年,因县名与云南省广通县重名,改为广河县)。
       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归绥市为呼和浩特市。
      1954年3月,新疆撤销宁西县,成立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9月,撤销和丰县,成立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县级)。
      [睦邻:更改蕴含大国沙文主义色彩的地名,以免刺激其他邻国的情绪]
      1953年8月,广西省镇边县为睦边县,改镇南关为睦南关。注:越南对此并不满意,认为仍有大国沙文主义色彩。
       [更改含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
      1954年6月,云南省平彝县改名富源县,镇南县改名南华县,蒙化县改名巍山县,顺宁县改名凤庆县,缅宁专区改名临沧专区,缅宁县改名临沧县宣威县改名榕峰县(注:因宣威火腿在国内外知名度高,1959年复名宣威县)。(参见:1954年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补报我省请更改平彝等八县原名理由》
      1958年2月,贵州省大定县改名大方县。
      1959年,新疆改和靖县为和静县。
      [睦邻:更改蕴含大国沙文主义色彩的地名,以免刺激其他邻国的情绪]
      1964年7月前,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向中国政府提议将睦南关更名友谊关(注:“友谊”得名于胡志明的诗句“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中国政府表示同意。10月19日,越南文化代表团访华时再次向周恩来总理提起睦南关改名一事,周恩来表示很快就会办理此事。10月25日,周恩来总理在外交部《关于将睦南关改为友谊关的请示报告》中批示:“外交部并告周荣鑫同志(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将睦南关改名为友谊关时,要将东北的安东、盖平、辑安等地名一起改掉并由国务院内务部通知东北三省、云南、广东两省和广西僮族自治区,将各地类似地名全部审查,凡有这类刺激朝、越两国的大国沙文主义地名统统改掉,与前述地方一并发表。”1965年2月13日,新华社发布:辽宁、吉林、广西更改六个市县等地名,即辽宁省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安东县改名为东沟县盖平县改名为盖县、吉林省辑安县改名为集安县;广西僮族自治区(注:1965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僮族”改为“壮族”)睦边县改名为那坡县睦南关改名为友谊关。笔者按:与越南接壤的广西靖西县、云南省屏边县亦有可能刺激越南,并未改名。
       1965年,辽宁省丹东市镇兴区更名振兴区。
       [更改含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
      1965年11月,新疆改绥定县为水定县(注:1966年1月,撤销水定县,划归霍城县)。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21-12-27 21:57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3-15
— (超微星) 执行 帖内置顶 操作 (2021-12-19 01:00) —
      后梁——
       [避前朝国号]
       开平元年(907年),将兴唐府(治今河南陕县)恢复为陕州。改高唐县(治今山东高唐县)为鱼丘县(按:高唐县虽含“唐”字,但并非李唐新置)。
       开平二年(908年),改兴唐县(治今河北蔚县)为隆化县。改唐林县(治今山西原平市东南唐林岗)为白鹿县。将辅唐县(治今山东安丘市)恢复原名安丘县。遥改吴国控制下的盛唐县(治今安徽六安市)为灊(qián)县。吴越奉后梁正朔,改唐山县(治今浙江临安市西昌化镇)为金昌县(一作吴昌县),改唐兴县(治今浙江天台县)为天台县。闽国奉后梁正朔,改福唐县(治今福建福清市)为永昌县。
       乾化三年(913年),改唐城县(治今湖北随县唐县镇)为汉东县。
       改唐昌县(治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为归化县。  
       [避帝王父祖之名]
       开平元年(907年),避帝(后梁太祖朱温)父朱诚(追尊烈祖文穆帝)嫌名(同音字),改成州(治同谷县,今甘肃成县)为文州(一作汶州),改新城县(治今浙江富阳市西南新登镇)为新登县。避帝曾祖朱茂琳(追尊敬祖光献帝)之名,遥改茂州(治汶山县,今四川茂县)为汶州,遥改茂名县(治今广东高州市)为越裳县,遥改慕化县(治今广西鹿寨县北)为归化县。
       开平二年(908年),吴越国奉后梁正朔,避梁帝(后梁太祖朱温)之父朱诚(追尊烈祖文穆帝)嫌名(同音字),改长城县(治今浙江长兴县)为长兴县,改乐城县(治今浙江乐清市)为乐清县。
       开平三年(909年),避帝(后梁太祖朱温)曾祖朱茂琳(追尊敬祖光献帝)之名,改鄮县(治今浙江宁波市郊)为鄞县。
       后唐——
       [避帝王父祖之名]
       同光元年(923年),避帝(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追尊献祖文景帝)之名,改博昌县(治今山东博兴县)为博兴县,改平昌县(治今山东临邑县北德平)为德平县,改灵昌县(治今河南滑县西南)为灵河县,改许昌县(治今河南许昌县东北许田镇)为许田县,改金昌县(治今浙江临安市西)为唐山县,改昌阳县(治今山东莱阳市)为莱阳县,改昌乐县(治今河南南乐县)为南乐县,改昌宁县(治今山西乡宁县西)为乡宁县,改昌江县(治今湖南平江县)为平江县。
       同光二年(924年),避帝(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追尊献祖文景帝)之名,改永昌县(治今福建福清市)为福唐县,改须昌县(治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为须城县,改吉昌县(治今山西吉县)为吉乡县,改福昌县(治今河南宜阳县西)为福庆县,改延昌县(治今湖南宁远县)为延唐县,改义昌县(治今湖南汝城县南)为郴义县,改孝昌县(治今湖北孝感市北)为孝感县,改昌明县(治今四川江油市南太平镇)为彰明县。当年更名37处。
       同光三年(925年),避帝(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追尊献祖文景帝)之名,改益昌县(治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为益光县。
       [避今上之名]
       天成初(926年),避今上李嗣源(唐明宗)之名,改应州浑源县(治今山西浑源县)为浑元县。
       后晋——
       [避前朝国号]
       天福二年(937年),改兴唐府(治兴唐、广晋二县,在今河北大名县东)为广晋府,取所辖广晋县(后唐改贵乡县置,治今河北大名县东)为名。将兴唐县(治今河北大名县东)恢复原名元城县。
       [避帝王父祖之名]
       天福二年(937年),避帝(晋高祖石敬瑭)父石绍雍(追尊宪祖孝元帝)之名,改雍丘县(治今河南杞县)为杞县,改前朝(后唐)庄宗雍陵(在今河南新安县)为伊陵。
       天福三年(938年),避帝(晋高祖石敬瑭)父石绍雍(追尊宪祖孝元帝)嫌名(同音字),改邵州(治邵阳县,今湖南邵阳市)为敏州,改邵阳县(治今湖南邵阳市)为敏政县,改邵武县(治今福建邵武市)为昭武县,改开封雍熙楼为章和楼。避帝(晋高祖石敬瑭)祖父石郴(追尊肃祖孝简帝)之名,改郴州(治郴县,今湖南郴州市)为敦州,改郴县(治今湖南郴州市)为敦化县,改郴义县(治今湖南汝城县南)为敦和县。
       天福七年(942年),少帝(石重贵)即位,避帝父石敬塘(晋高祖)之名,改唐州(治泌阳县,今河南唐河县)为泌州,改思唐州(治武郎县,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寺堂)为思化州,改密州辅唐县(治今山东安丘市)为胶西县,改蔚州兴唐县(治今)为灵仙县(一作灵山县),改博州堂邑县(治今山东冠县东)为河清县(一作河滨县,误),改博州高唐县(一作高堂县,治今山东高唐县)为齐城县(一作济城县,误),改定州唐县(治今河北唐县西南)为博陵县,改莫州唐兴县(治今河北安新县安州镇)为宜川县,改真定府行唐县(治今河北行唐县)为永昌县,改堂阳县(治今河北新河县西北)为蒲泽县,改道州延唐县(治今湖南宁远县)为延喜县,改寿州盛唐县(治今安徽六安市)为来化县,改鄂州唐年县(治今湖北崇阳县)为临江县,改杭州唐山县(治今浙江临安市西昌化镇)为横山县,改台州唐兴县(治今浙江天台县)为台兴县,改随州唐城县(治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为汉东县,改代州唐林县(治今山西原平市东南唐林岗)为广武县,改复州竟陵县(治今湖北天门市)为景陵县。遥改闽国控制下的福州福唐县(治今福建福清市;按:此前,闽国龙启元年/933年,福唐县已更名福清县)为南台县,遥改后蜀控制下的蜀州唐兴县(治今四川崇州市江源镇)为乡城县,遥改后蜀控制下的彭州唐昌县(一作唐化县,治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为彭山县,遥改后蜀控制下的合州石镜县(治今重庆市合川区)为仙览县,遥改后蜀控制下的汉州金堂县(治今四川金堂县西)为汉城县。避帝祖父石绍雍(追尊宪祖孝元帝)之名,遥改南汉控制下的邕州(治今广西南宁市南)为诚州(一作諴州、鍼州)。
       天福八年(943年),避帝父石敬塘(晋高祖)嫌名(同音字),改陕州甘棠驿(位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为通津驿。
       按:《太平寰宇记》等书称“(后)晋天福中,避高祖名,改钱塘(县)为钱江”,误。史载:吴越天宝十五年(922年,一说次年,923年),析钱塘、盐官二县置钱江县。
       后汉——
       [避前朝国号]
       乾祐元年(948年),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改广晋县为大名县,府治元城(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大名二县。
       改晋昌军(治京兆府,今西安)为永兴军。
       [避帝父之名]
       乾祐元年(948年),避帝(汉高祖刘知远)父刘湍(追尊文祖明元帝)之名,改临湍县(治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为临濑县。
       后周——
       [避前朝国号]
       废唐兴县(治今河北安新县安州镇东南)。
       [避今上之名]
       广顺二年(952年),避今上郭威(周太祖)之名,改威信军(治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为彰信军,改威胜军(治邓州,今河南邓州市)为武胜军,改威州(治通远县,今甘肃环县)为环州。
       十国·吴——
       [避今上嫌名(同音字)]
       避杨行密(吴太祖)嫌名(同音字),改滁州(治今安徽滁州市)荇溪为菱溪。
       十国·吴越——
       [避今上嫌名(同音字)]
       吴越国王钱镠(武肃王)时,避钱镠小字婆留,改昆山县疁塘(治今上海嘉定区北娄塘镇)为娄塘,改浏河(今娄江)为娄江,改温州木榴山(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为玉环山。
       [避仇敌名姓]
       吴越与吴邦交素恶,以致不欲闻其姓(吴国主姓杨),凡境内县名有‘阳’字者皆易之。天宝元年(908年,一说天宝三年,910年),改富阳县(治今浙江富阳市)为富春县。天宝三年(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改暨阳县(治今浙江诸暨市)为诸暨县,改东阳县(治今浙江东阳市)为东场县,改浦阳县(治今浙江浦江县)为浦江县,改松阳县(治今浙江松阳县)为长松县。后梁乾化四年(914年),改横阳县(治今浙江平阳县)为平阳县。
       [避不吉]
       吴越宝正六年(931年),吴越国王钱镠(武肃王)以“丘”(“陵墓”意)不吉,改龙丘县(治今浙江龙游县)为龙游县。
       吴越国王钱镠(武肃王)以“陵”不吉,改越州西陵县(治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为西兴县,改西陵县(治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西陵渡为西兴渡。
       十国·南唐——
       [避前朝国号]
       昇元元年(937年),避前朝“吴”国号,改新吴县(治今江西奉新县)为奉新县。
       [避宠臣家讳]
       保大四年(946年),“(南)唐主(李璟)以(董)思安为漳州(治龙溪县,今福建漳州市)刺史,思安辞以父名章(注:董章),唐主改漳州为南州。”
       十国·后蜀——
       [避今上嫌名(同音字)]
       明德元年(934年),避今上孟知祥(蜀高祖)嫌名(同音字),改洋州(治兴道县,今陕西洋县)为源州。
       十国·闽——
       [避帝王父祖之名]
       避太祖王审知嫌名,改尤溪县沈溪为尤溪。
       [避今上之名]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闽国(奉后唐正朔)避国王王延翰(嗣主)之名,改延平镇(治今福建南平市)为永平镇。
       北宋——
       [避前朝国号]
       开宝四年(971年),改唐安县(治今四川崇州市东南江源镇)为江源县。
       开宝五年(972年),废隋建县(治今广西平南县东南)入平南县
       废唐林县(治今山西原平市东南唐林岗)。将唐年县(治今湖北崇阳县城)恢复原名崇阳县。
       [避帝王父祖之名]
       建隆元年(960年),避帝(宋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追尊宣祖昭武帝)之名,改弘农县(治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故函谷关城)为恒农县,改殷城县(治今河南商城县西)为商城县,改溵水县(治今河南商水县南旧商水)为商水县。
       建隆三年(962年),避帝(宋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追尊宣祖昭武帝)之名,改弘道县(治今湖南道县)为营道县。避帝(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追尊翼祖简恭帝)之名,改竟陵县(治今湖北天门市)为景陵县。
       乾德三年(965年),避帝(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追尊翼祖简恭帝)之名,改石镜县(治今重庆市合川区)为石照县。
       开宝四年(971年),避帝(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追尊翼祖简恭帝)之名,改南汉所置敬州(治程乡县,今广东梅州市;按:《宋史》因避赵敬讳,追改敬州为“恭州”)为梅州。
       太祖时,避其祖父赵敬(追尊翼祖简恭帝)之名,改山阴县(治今浙江绍兴市)镜湖为鉴湖,改遂宁县(治今四川遂宁市)镜山为鸣钟山。改羁縻州殷州(治今四川宜宾市叙州区商州镇)为商州。
       [避今上之名]
       建隆元年(960年),避今上赵匡胤(宋太祖)之名,改匡城县(治今河南长垣县)为鹤丘县(寻改为长垣县)。
       乾德三年(965年),避今上赵匡胤(宋太祖)之名,改匡国军(治同州冯翊县,今陕西大荔县)为定国军,改胤山县(治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为平蜀县。
       开宝五年(972年),避今上赵匡胤(宋太祖)嫌名(同音字),改浛洭县(治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光)为浛光县(一作浛洸县),改浛光县洭水(今名连江,位于广东北部)为光水。
       太祖时,避今上赵匡胤(宋太祖)之名,改匡庐山(即今庐山,在江西九江市南)为康庐山。
       [避今上之名]
       太平兴国元年(976 ),避今上赵光义(宋太宗)之名,改泾州军额彰义军(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北)为彰化军,改滑州军额义成军(治白马县,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为武成军,改陕州军额保义军(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为保平军,改耀州军额感义军(治华原县,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为感德军,改定州军额义武军(治安喜县,今河北定州市)为定武军,改潞州军额昭义军(治上党县,今山西长治市)为昭德军,改随州军额崇义军(治随县,今湖北随州市)为崇信军,改义阳军(治义阳县,今河南信阳市)为信阳军,改归义军(实为羁糜政权,治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为归化军,改大义军(即王氏高丽政权,“大义军”为封号,今朝鲜半岛)为大顺军,改义州(治今甘肃华亭县)为仪州,改南义州(治岑溪县,今广西岑溪市西南渡)为南仪州。改丹州义川县(治今陕西宜川县)为宜川县,改常州义兴县(治今江苏宜兴市)为宜兴县,改郴州义章县(治今湖南宜章县)为宜章县,改戎州义宾县(治今四川宜宾市西北)为宜宾县,改昌化军义伦县(治今海南儋州市西北旧儋县)为宜伦县,改窦州信义县(治今广东信宜市西南镇隆镇)为信宜县,改汾州孝义县(治今山西孝义市)为中阳县,改义阳县(治今河南信阳市)为信阳县,改郴义县(治今湖南汝城县南)为桂阳县,改通义县(治今四川眉山市)为眉山县,改方义县(治今四川遂宁市)为小溪县,改义宁县(治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西南)为信安县,改义丰县(治今河北安国市)为蒲阴县,改全义县(治今广西兴安县)为兴安县,改襄州义清县(治今湖北南漳县东北)为中庐县,改昭义县(治今河北磁县西北昭德镇)为昭德县,改归义县(治今河北雄县)为归信县,改丰义县(治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为彭阳县,改招义县(治今安徽明光市东北)为招信县,改正义县(治今广西蒙山县西北)为蒙山县,改富义监(治今四川富顺县)为富顺监。
       太平兴国二年(977 ),避今上赵光义(宋太宗)之名,改安州义川县(治今湖北汉川市北)为汉川县。
       [避今上之名]
       至道三年(997年),避今上赵恒(宋真宗)之名,改恒农县(治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故函谷关城)为虢略县,改恒山(此为“古恒山”,即今河北曲阳县西北大茂山)为镇山。
       [避蔑视污辱友邦字眼:更改蕴含大国沙文主义色彩的地名,以免刺激邻国的情绪]
       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后,为防嫌辽朝(契丹)的猜忌,宋廷下诏将北方沿边军事防御据点名称中原来对契丹族蔑视污辱性字眼,改为象征和平、友好、安定的新名:将威虏军(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区)改称广信军,静戎军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区改称安肃军,破虏军今河北霸州市东北信安镇改称信安军,平戎军今河北文安县境改称保定军,宁边军今河北蠡县改称永定军,定边军今河北东光县改称永静军,平虏砦今河北肃宁县改称肃宁城,定羌军今山西保德县改称保德军。
       [避先祖陵号]
       景德四年(1007年),避帝(宋真宗赵恒)祖父赵弘殷(追尊宣祖昭武帝)永安陵之陵号,改永安县(治今湖北咸宁市)为咸宁县(按:《中国地名语源词典》称“永安陵即宋太祖陵”,误)。
       [避帝王先祖之名]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避所谓“赵氏始祖”赵玄朗(字公明,追尊圣祖,谓为秦朝道家,实系虚构人物)之名,改沪渎重玄寺(原址在今上海市吴淞江北岸)为静安寺(注:南宋时迁至今上海市静安区境内)。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捏造出所谓“赵氏始祖”赵玄朗(字公明,追尊圣祖,元明之后演化为财神),避其名,改朗州(治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市)为鼎州,改蔡州朗山县(治今河南确山县)为确山县,改蓬州朗池县(治今四川营山县北)为营山县,改梓州玄武县(治今四川中江县)为中江县。
       [避道观名]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避开封皇家道观“玉清昭应宫”之名,改昭应县(治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为临潼县。
       [避太子之名]
       天禧四年(1020年),避太子赵祯(后为宋仁宗)之名,改祯州(治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市)为惠州,改永贞县(治今福建罗源县)为永昌县(次年/1022年更名罗源县)。
       [避今上之名]
       乾兴元年(1022年),避今上赵祯(宋仁宗)之名,改浈阳县(一作祯阳县,治今广东英德市)为真阳县。
       天圣元年(1023年),避今上赵祯(宋仁宗)之名,改永贞县(治今江苏扬州市南扬子桥附近)为扬子县。
       天圣中(1023~1032年),避今上赵祯(宋仁宗)之名,改山阴县贞孝庙(在今浙江绍兴市东)为曹娥庙。
       仁宗时,避今上赵祯(宋仁宗)之名,改贞符县(治今陕西洋县东黄家营镇真符村)为真符县,改浈昌县(治今广东南雄市)为保昌县。改溱水(今浈水,广东北江东源)为真水,改南康县(治今江西赣州市南康区)贞女浦为贤女浦。
       [避外戚之名]
       天圣元年(1023年),章献太后刘氏(宋真宗皇后)听政,避太后之父刘通之名,改淮南通州(治静海县,今江苏南通市)为崇州,改濬州军额通利军(治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东北)为安利军,改通化县(治今四川理县东北通化镇)为金川县,改大通监(治今山西交城县)为交城监。
       [辨正:非避讳而被误认]
       《嘉泰会稽志》称,天圣初(1023年),避章献太后(刘娥,真宗皇后,仁宗母后)之父刘通之名,改蜀之通州为达州,误;按:蜀之通州更名达州,事在乾德三年(965年)。
       [避先帝陵号]
       天圣七年(1029年),避帝(宋仁宗赵祯)父真宗(赵恒)永定陵之陵号,改永定军(治博野县,今河北蠡县)为永宁军,改永定县(治今河南安阳县东)为永和县(熙宁五年/1072年,降为永和镇)。
       [避先祖、先帝谥号]
       景祐四年(1037年),避帝(宋仁宗赵祯)曾祖父赵弘殷(追尊宣祖昭武帝)谥号之“昭武”二字,改利州军额昭武军(治绵谷县,今四川广元市)为宁武军;避帝父真宗谥号之“武定”二字,改洋州军额武定军(治兴道县,今陕西洋县)为武康军。
       [避今上之名]
       治平四年(1067年),避今上赵顼(xū)(宋神宗)嫌名(同音字),改旭川县(治今四川荣县)为荣德县。
       [避先帝、先祖陵号]
       建中靖国初(1101年),避帝(宋徽宗赵佶)兄哲宗(赵煦)永泰陵之陵号,改盐亭县永泰尉司(镇)(位于今四川盐亭县东北永泰场)为安泰尉司(镇)。
       崇宁元年(1102年),避太祖/太宗之父赵弘殷(追尊宣祖昭武帝)永安陵之陵号,改府州军额永安军(治府谷县,今陕西府谷县)为靖康军。避帝兄哲宗(赵煦)永泰陵之陵号,改永泰县(治今福建永泰县)为永福县,改黄岩县(治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永泰乡为靖化乡。
       [避圣人孔丘之名]
       大观四年(1110年),避圣人孔丘之名,改瑕丘县(治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为瑕县(寻更名嵫阳县),改龚丘县(治今山东宁阳县)为龚县。
       [避帝王专用词]
       徽宗朝,先是将“君”、“王”、“圣”三字定为官讳,禁止用作名字,政和六年(1116年),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一作“主”)、“帝”、“上”、“圣”、“皇”等字及“万年”、“万载”、“万寿”等词为名。
       大观中(1107~1110年),改龙阳县(治今湖南汉寿县)为辰阳县,改洛阳龙门镇(治今河南洛阳市南)为通洛镇,改中山府龙泉镇为云泉镇,改齐州龙山镇(治今山东章丘市西北龙山镇)为盘水镇,改邠州龙泉镇(治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为清泉镇,改秀州青龙镇(治今上海青浦区东北)为通惠镇。
       政和五年(1115年),改龙州(治江油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为政州,改青龙镇为通惠镇。
       宣和元年(1119年),改龙游县(治今四川乐山市)为嘉祥县,改武龙县(治今重庆武隆县)为枳县。改建德县乌龙山为仁安山。
       宣和二年(1120年),改龙兴县(治今河南宝丰县东)为宝丰县,改龙门县(治今山西河津市东南)为河津县,改龙冈县(治今河北邢台市)为邢台县,改龙水县(治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为资川县。改龙安县(治今四川安县北)为安昌县,改肤施县(治今陕西延安市)龙安砦为德安砦。
       宣和三年(1121年),改龙游县(治今浙江龙游县)为盈川县,改龙泉县(治今浙江龙泉市)为剑川县,改另一龙泉县(治今江西遂川县)为泉江县,改龙川县(治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佗城)为雷乡县。改万寿县(治今安徽太和县北旧县集)为泰和县。
       宣和六年(1124年),改昭州龙平县(治今广西昭平县)为昭平县。
       宣和中(1119~1125年),改龙南县(治今江西龙南县)为虔南县,改万载县(治今江西万载县)为建城县,改石龙县(治今广东化州市)为罗川县,改武进县万岁镇为阜通镇。
       [避歧视字]
       政和中(1111~1118年),避“戎”(意为蛮夷)字,改戎州(治宜宾县,今四川宜宾市东北长江北岸)为叙州。
       [避道教、道观名]
       政和七年(1117年),避后土“承天效法土皇地祇”称号之“承天”二字,改常州(今江苏常州市)承天寺为能仁寺,改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承天院为能仁院,改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承天寺为能仁寺。
       宣和四年(1122年),避道教教主张道陵之名,改仁寿县陵井监(治今四川仁寿县)为仙井监。
       [避权臣之名]
       徽宗时,蔡京擅权,改京东为畿东,京西为畿西。
       [避不吉]
       宣和三年(1121年),镇压方腊起义后,以起义地不吉,改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为徽州,改睦州(治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市东北梅城镇)为严州,改建德军(治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市东北梅城镇)为遂安军,改睦州青(清)溪县(故治在今浙江淳安县千岛湖底)为淳安县。泉州清溪县(治今福建安溪县)因“撞衫”而“躺枪”,改名安溪县。以“剡”字含“火、刀”,改剡县(治今浙江嵊州市)为嵊县。
       南宋——
       [避年号]
       建炎初(1127年),避钦宗(赵桓)“靖康”年号,改府州军额靖康军(治府谷县,今陕西府谷县)为保成军。
       [避“罪臣”之姓]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高宗恶岳州及军额岳阳军(治巴陵县,今湖南岳阳市)之名与“罪臣”岳飞之姓同字,改岳州为纯州,改其军额岳阳军为华容军。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恢复原名。
       [避“友邦”国讳]
       绍兴十二年(金皇统二年,1142年,一说绍兴十四年,1144年),避金主(金熙宗完颜亶)祖父金太祖汉名完颜旻(即完颜阿骨打)嫌名(同音字),改岷州(治白石镇,今甘肃西和县)为西和州。
       绍兴二十八年(金正隆三年,1158年),避金主(海陵王完颜亮)太子完颜光瑛(《金史》作“光英”)之名,改光州及军额光山军(治定城县,今河南潢川县)为蒋州宁淮军,改光化军(治光化县,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为通化军,改光山县(治今河南光山县)为期思县。
       [避今上之名]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避今上赵昚(宋孝宗)嫌名(同音字),改慎县(治今治今安徽肥东县东北梁园镇)为梁县。
       [避今上之名]
       绍熙中(1190~1194年),避今上赵惇(宋光宗)之名,改乌程县(治今浙江湖州市)乌墩镇(今浙江桐乡市乌镇)为乌镇,改桐乡县(治今浙江桐乡市)青墩镇为青镇。
       [避今上之名]
       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避今上赵昀(宋理宗)之名,改筠州(治今江西高安市)为瑞州。
       金代——
       [避帝王父祖之名]
       皇统八年(1148年),避帝(金熙宗完颜亶)父完颜宗峻(追尊徽宗)之名,改浚州(治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东)为通州。
       [避敌国国姓]
       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避敌国南宋国姓“赵”字,改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为沃州。
       [避今上之名]
       大定初(1161年),避今上完颜雍(金世宗)之名,改雍丘县(治今河南杞县)为杞县。
       [避年号]
       大定二十年(1180年),避“大定”年号,改石城县大定淀(在今河北滦县西北)为长春淀。
       [避帝王父祖之名]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章宗(完颜璟)即位,避帝父完颜允恭(谥宣孝太子,后追尊显宗)嫌名(同音字),改共城县(治今河南辉县市)为河平县,改龚县(治今山东宁阳县)为宁阳县,改武功县(治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武功镇)为武亭县。
       [避不吉]
       明昌三年(1192年),以“下”不吉,下邑县为夏邑县。
       [避帝王父祖之名]
       章宗(完颜璟)泰和六年(1206年),避帝曾祖父完颜宗尧(又名宗辅,追尊睿宗;世宗之父)之名,改宗州(治宗安县,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为瑞州,改宗安县(治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为瑞安县,改尧山(在今河北隆尧县)为唐山,改尧山县(治今河北隆尧县西城)为唐山县(注:1928年,复名尧山县)。
       [避今上之名]
       大安初(1209年),避今上完颜永济(卫绍王)之名,改永兴县(治今河北涿鹿县)为德兴县,改济阳县(治今山东济阳县)为清阳县,改永济县(治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为丰润县。
       [避先帝之名]
       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年间(1209~1211年),避先帝完颜璟(金章宗;卫绍王之侄)之名,改景州(治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县)为观州。
       元代——
       [避前朝国号]
       改金昌府(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为河南府路。
       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魏城县(治今四川绵阳市东南)。
       ◆元末,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据蜀称帝(国号“夏”),避明玉珍(夏太祖)之名,改珍州(治今贵州正安县)为真州。
       明代——
       [避前朝国号]
       吴元年(1367年,当时朱元璋称吴王,尚未建立“明”朝),避“元”国号,改庆元路(治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为明州府。
       洪武二年(1369年),避前朝“元”国号,改奉元路(治今西安)为西安府。
       洪武三年(1370年),攻克兴元路(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改置兴元府,避前朝“元”国号,旋改汉中府。
       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攻克开元路(治咸平县,今辽宁开原市老城镇),置三万卫,避前朝“元”国号,改治地开元城为开原城。
       按:只避府名,不避县名。
       [避不吉]
       洪武二年(1369年),以临濠府(治钟离县)为中都,以钟离县名含“离”字不吉,取其谐音,更名中立县(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义),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按:洪武三年(1370年),改中立县为临淮县。洪武七年(1374年),改中立府为凤阳府。
       [避国号]
       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明州府(治鄞县,今浙江宁波市)名同“大明”国号,改为宁波府。
       [避今上之名]
       永乐初(1403年),避今上朱棣(明成祖)之名,改棣州(治今山东惠民县)为乐安州,改棣州之东无棣县(治今山东无棣县)为海丰县,改沧州之西无棣县(治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旧庆云)为庆云县。
       [避年号]
       隆庆元年(1567年),避“隆庆”年号之名,改隆庆州(治今北京延庆县)为延庆州,改隆庆卫(治今北京昌平区西北居庸关)为延庆卫,改隆庆右卫(治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居庸关北口)为延庆右卫。
       [避不吉]
       隆庆元年(1567年),以“石”、“失”同音,不吉,改石州(治离石县,今山西吕梁市)为永宁州。
       [避今上之名]
       万历三年(1575年),避今上朱翊钧(神宗)之名,改钧州(治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为禹州。
       [避今上之名]
       泰昌元年(1620年),避今上朱常洛(光宗)之名,改常州府(治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为尝州府,改常德府(治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区)为尝德府,改常熟县(治今江苏常熟市)为尝熟县,改洛南县(治今陕西洛南县)为雒南县,改商州商洛镇(今陕西丹凤县商镇)为商雒镇。
       清代——
       [避“胡”、“虏”、“夷”、“狄”等歧视字]
       顺治元年(1644年),改甘肃靖虏卫(治今甘肃靖远县)为靖远卫(雍正八年/1730年置靖远县)。
       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州为彝陵州,改夷陵县为彝陵县。      
       改甘肃甘州抚夷城(在今甘肃临泽县蓼泉镇)为抚彝城(乾隆十五年/1750年置抚彝厅),改山西平虏卫为平鲁卫(雍正三年/1725年置平鲁县),改甘肃平虏千户所(治今宁夏平罗县)为平罗千户所(雍正三年/1725年置平罗县),改甘肃宁夏中卫(治今宁夏中卫市)镇虏堡(今中卫市东镇罗镇)为镇罗堡,改云南平夷卫(治今云南富源县)为平彝卫(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置平彝县)。
       [避不吉]
       康熙五年(1666年),改乌撒府(治今贵州威宁县)为威宁府。
       雍正九年(1731年),改乌蒙府(治今恩安县,今云南昭通市)为昭通府。
       [避先祖年号]
       康熙元年(1662年),避祖父太宗“崇德”年号,改崇德县(治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为石门县。按:此后不避年号,咸丰朝未改咸丰县。
       [避今上之名]
       康熙中(1662~1722年),避今上玄烨(圣祖)之名,改京师(今北京市)紫禁城北门玄武门为神武门,改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玄武湖为元武湖。改海丰县玄武山为元武山,玄山寺为元山寺。
       [避“流寇”年号]
       康熙五年(1666年),避前朝“流寇”李自成“永昌”年号,改杭州(今浙江杭州市)永昌门为望江门。
       ◆据清人胡钦华《天南纪事》,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称帝(国号“周”),避吴三桂(周太祖)之名,改桂林府(治今)为建林府,桂阳州(治今)为南平州,桂东县(治今)为义昌县。避其父吴襄之名,遥改清(国)控区的襄阳府(治今湖北襄阳市)为汉南府。
       [避前朝国号]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清军攻占厦门岛,恶“思明”之名(寓“思念明朝”之意),裁明郑所置思明县入同安县。
       [避今上之名]
       雍正元年(1723年),避今上胤禛(世宗)之名,改真定府(治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为正定府,改真定县(治今河北正定县)为正定县,改真阳县(治今河南正阳县)为正阳县,改仪真县(治今江苏仪征市)为仪征县。
       雍正二年(1724年),避今上胤禛(世宗)之名,改真安州(治今贵州正安县)为正安州。
       [避圣人孔丘之名]
       雍正三年(1725年),避圣人孔丘之名,改任丘县(治今河北任丘市)为任邱县,改内丘县(治今河北内丘县)为内邱县,改灵丘县(治今山西灵丘县)为灵邱县,改商丘县(治今河南商丘市)为商邱县,改封丘县(治今河南封丘县)为封邱县,改沈丘县(治今河南沈丘县)为沈邱县,改山东丘县(治今河北邱县;1949年由山东省划归河北省)为邱县,改章丘县(治今山东章丘市)为章邱县,改安丘县(治今山东安丘市)为安邱县,改霍丘县(治今安徽霍邱县)为霍邱县。
       [避先祖陵号]
       雍正四年(1726年),避帝父康熙景陵陵号,改景陵县(治今湖北天门市)为天门县。
       [避圣母之名]
       乾隆十一年(1746年),避上古帝尧之母庆都之名,改庆都县(治今河北望都县)为望都县。
       [避帝父之名]
       乾隆前期,避帝父胤禛(世宗)之名,改真宁县(治今甘肃正宁县西南旧正宁)为正宁县(按:《正宁县志》称雍正元年——1723年改,误)
       [避今上之名]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宣宗即位,避今上旻寧(宁)之名,改寧晋县(今河北宁晋县)为甯晋县。注:1913年,甯晋县复名寧(宁)晋县。
       道光元年(1821年),避今上旻宁(宣宗)之名,改京师外城广宁门为广安门。
       [避今上之名]
       宣统元年(1909年),避今上溥仪(逊帝)之名,改仪征县(治今江苏仪征市)为扬子县,改兰仪县(治今河南兰考县)为兰封县(注:1964年与考城县合并为兰考县),改仪陇县(治今四川仪陇县金城镇)为宜陇县。
       ◆太平天国——
       [避天父尊号、圣名]
       避天父之“上帝”尊号,改江南省上元县(治今江苏南京市)为尚元县,改苏福省上海县(治今上海市)为尚海县,改浙江省上虞县(治今浙江上虞市)为尚虞县。改安徽省颍上县(治今安徽颍上县)为颍尚县。改江西省上饶县(治今江西上饶市)为尚饶县,上高县(治今江西上高县)为尚高县,上犹县(治今江西上犹县)为尚犹县。
    避天父耶和华之名,改苏福省华亭县(治今上海市松江区)为花亭县,改浙江省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市)为金花郡,金华县(治今浙江金华市)为金花县,改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为花阳镇。
       [避“天国”之名]
       避“天国”之名,改湖北省兴国州(治今湖北阳新县)为兴郭州,改江西省兴国县(治今江西兴国县)为兴郭县,改安徽省宁国府(治宣城县,今安徽宣城市)为宁郭郡,宁国县(治今安徽宁国市)为宁郭县,改湖北省天门县(治今湖北天门市)为添门县,改安徽省天长县(治今安徽天长市)为添长县,改浙江省天台县(治今浙江天台县)为添台县。
       [避天王、幼天王之名]
       避天王洪秀全之名,改广西省全州(治今广西全州县)为荃州,改安徽省全椒县(治今安徽全椒县)为荃椒县,改浙江省秀水县(治今浙江嘉兴市)为绣水县。
       避幼天王洪天贵福之名,改安徽省池州郡贵池县(治今安徽池州市)为桂池县(注:兼避西王萧朝贵之名),改苏福省(治苏州,今江苏苏州市)为苏馥省。
       [避首义诸王之名]
       避东王杨秀清之名,改苏福省青浦县(治今上海市青浦区)为菁浦县,改安徽省青阳县(治今安徽青阳县)为菁阳县,青弋江为菁弋江。改浙江省乐清县(治今浙江乐清市)为乐菁县,青田县(治今浙江青田县)为菁田县。改江西省清江县(治今江西樟树市)为菁江县。遥改清(国)控区的湖南清泉县(治今湖南衡阳市)为菁泉县,江苏山阳县清江浦为菁江浦。
       避南王冯云山之名,改湖北省通山县(治今湖北通山县)为通珊县,京山县(治今湖北京山县)为京珊县,应山县(治今湖北广水市)为应珊县,竹山县(治今湖北竹山县)为竹珊县,兴山县(治今湖北兴山县)为兴珊县,改安徽省潜山县(治今安徽潜山县)为潜珊县,霍山县(治今安徽霍山县)为霍珊县,英山县(治今湖北英山县)为英珊县,含山县(治今安徽含山县)为含珊县,改和县西梁山为西梁珊,当涂县东梁山为东梁珊。改苏福省昆山县(治今江苏昆山市)为昆珊县,改苏福省西(洞庭)山为西(洞庭)珊,东(洞庭)山为东(洞庭)珊,置东珊县。改苏福省宝山县(治今)为宝珊县,改苏福省金山县(治今上海市金山区)为金珊县,金山卫为金珊卫。改浙江省萧山县(治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为莦珊县(注:兼避西王萧朝贵之姓),改山阴县(治今浙江绍兴市)为珊阴县,改象山县(治今浙江象山县)为象珊县,江山县(治今浙江江山市)为江珊县,常山县(治今浙江常山县)为常珊县。改江西省铅山县(治今江西铅山县)为铅珊县,玉山县(治今江西玉山县)为玉珊县。遥改清(国)控区的云南省为芸南省,山东省为珊东省,山西省为珊西省,江苏山阳县(治今江苏淮安市)为珊阳县。
       避西王萧朝贵之姓、名,改浙江省萧山县(治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为莦珊县(注:兼避南王冯云山之名),改安徽省池州郡贵池县(治今安徽池州市)为桂池县(注:兼避幼天王洪天贵福之名),遥改清(国)控区的贵州省为桂州省。
       避北王韦昌辉之名,改湖北省武昌府(治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为武玱郡,武昌县(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为武玱县,宜昌府(治今)为宜玱郡。改江西省南昌府(治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为南玱郡,南昌县(治今江西南昌市)为南玱县,瑞昌县(治今江西瑞昌市)为瑞玱县,都昌县(治今江西都昌县)为都玱县,新昌县(治今江西宜丰县)为新玱县,建昌府(治南城县,今江西南城县)为建玱郡,广昌县(治今江西广昌县)为广玱县。改安徽省繁昌县(治今安徽繁昌县)为繁玱县。改苏福省太仓州(治今江苏太仓市)为太玱郡。
       [避不吉]
       以“芜”、“无”同音,改安徽省芜湖县(治今安徽芜湖市)为宁江郡。以“无”不吉,改无锡县(治今江苏无锡市)为抚锡县。以“茆”、“冇”同音,改常熟县白茆关为白宝关。以“木渎”、“木铎”(吴语木头木脑之意)同音,改吴县木渎关为木平关。以恶儒教,改长洲县儒教乡为侍教乡。以清廷万恶,遥改清(国)控区的北京为北燕,直隶省为罪隶省。以“黑”不吉,遥改清(国)控区的黑龙江为乌隆江。


参考资料:
《十驾斋养新录》,清·钱大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避讳录》,清·黄本骥,收入《黄本骥集》,岳麓书社2009年版
《经史避名汇考》,清·周广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史讳举例》,陈垣,中华书局2012年8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避讳考》,李德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避讳研究》,王新华,齐鲁书社2007年版
《中国古代避讳史》,王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历代避讳字汇典》,王彦坤,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的名号和避讳》,何耿镛,新加坡艺术协会,2010年版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史为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已出各分卷):周振鹤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史为乐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中国地名辞源》,贾文毓、李引,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地名文化》,牛汝辰著,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中华文明史话·地名史话》,林頫(fǔ,府)(即华林甫)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插图本中国地名史话》,华林甫著,齐鲁书社2006年1月第1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方诗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太平天国地理志》,华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太平天国词语研究、太平天国避讳研究》,史式、吴良祚,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国讳”小考》,陈德凯,原载《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地名谭讳》,陈荣昌,原载《中原地理研究》1983年第2期
《避讳与地名》,王聚元,原载《语文知识》1993年第11期
《地名避讳辨证举例》,李德清,原载《北大史学》第5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1998年
《魏晋避讳简论》,王建,原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url=http://blog.163.com/wwkgood@126  /blog/static/4473066720068130360289/]http://blog.163.com/wwkgood@126  /blog/static/4473066720068130360289/[/url]
《地名的畸变:避讳》,尚德,原载《深交所》2010年6月号
《中国古代郡县地名避讳初探》,马长林、郑俊涛,原载《湖南农机》2011年第1期
《也谈地名避讳之古今》,秦思雨,原载《中国地名》2011年第11期
《避讳与地名》,泉州晚报海外版,2004/06/01
《历史上地名用字的讳与嫌》,陈竞,原载《地名知识》1980年第4期
《古史山东避讳地名研究》,张美玲、骆一峰,原载《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5期
《避讳与河南地名》,林从龙,原载《中州轶闻》(河南省文史研究馆编)1992年
《避讳与河南地名》,暴希明,原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避讳与四川地名》,向熹,原载《文史杂志》1999年第2期
古代帝王的避讳术:你懂的,廖保平,2014年3月7日,http://liaobaoping.baijia.baidu.com/article/6362

本坛相关旧帖——
里手坛主:关于中国古代地名避讳的一点总结: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1231
皖州:[转帖]掌故:避讳与地名: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23979
2266:因避讳而改名: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86446
夕阳西下:古代避讳地名: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09682
夕阳西下:现代避讳地名: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09662
超巨星:历史上嵌入国号寓意吉祥的政区: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14260

本坛相关新帖——
夕阳西下:民国时期因忌讳而更名的县: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17978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24-03-21 19:18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3-15
好资料,赞一个。个人觉得,皇帝避讳还是可以的,那些什么太后或者追封的人就没资格避讳了。本字避讳也就算了,谐音都避讳实在不应该。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3-15
回 未央小色狼 的帖子
未央小色狼:
好资料,赞一个。个人觉得,皇帝避讳还是可以的,那些什么太后或者追封的人就没资格避讳了。本字避讳也就算了,谐音都避讳实在不应该。

这样皇帝就不孝顺啦。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3-15
遥改二字真是笑煞人哉。
O(∩_∩)O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3-15
吴三桂的周太祖的谥号见载于何书?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3-15
涨之势了。。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3-15
"雍正三年(1725年),避圣人孔丘之名"这一条漏掉了山东丘县(今河北丘县)改邱县。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3-15
我认为,因避讳而更改的地名实在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人生得失,难以两全。一无所有,难道最真?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03-15
回 天下大同 的帖子
天下大同:"雍正三年(1725年),避圣人孔丘之名"这一条漏掉了山东丘县(今河北丘县)改邱县。 (2014-03-15 14:33) 

多谢补充!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03-15
回 逐风天地 的帖子
逐风天地:
吴三桂的周太祖的谥号见载于何书?

@逐风天地  :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吴三桂之孙吴世璠在贵阳即位,给吴三桂上尊号太祖高皇帝,其父吴应熊为孝恭皇帝。
见《康熙谋略》(白新良主编,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康熙皇帝传》(白新良等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红土地:南明遗恨》(上下)(栗标,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书。
最早出处不详。



本帖提到的人: @逐风天地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03-15
回 超巨星 的帖子
超巨星:@逐风天地    :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吴三桂之孙吴世璠在贵阳即位,给吴三桂上尊号太祖高皇帝,其父吴应熊为孝恭皇帝。
见《康熙谋略》(白新良主编,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康熙皇帝传》(白新良等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红土地:南明遗恨》(上下) .. (2014-03-15 19:29) 

不知道这三本书学术性怎么样。
本帖提到的人: @逐风天地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4-03-15
回 超巨星 的帖子
超巨星:@逐风天地    :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吴三桂之孙吴世璠在贵阳即位,给吴三桂上尊号太祖高皇帝,其父吴应熊为孝恭皇帝。
见《康熙谋略》(白新良主编,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康熙皇帝传》(白新良等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红土地:南明遗恨》(上下) .. (2014-03-15 19:29) 

这三个出处你是怎么查到 的?
本帖提到的人: @逐风天地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03-15
相当一部分后来都又恢复原名了,是否将恢复原名的时间列于其后以资参考?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4-03-15
秦庄襄王名“子楚”吧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4-03-15
开皇元年(581年),避帝(文帝杨坚)父杨忠(追尊太祖武元帝)嫌名,改中国为神州

这一条太亮了!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4-03-15
回 suyoulei 的帖子
suyoulei:我认为,因避讳而更改的地名实在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2014-03-15 14:54) 

虽然如此,很多改名确实是改得不错的。初名往往都比较不雅驯。
例如:禾兴——嘉兴,简直是华丽变身啊。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4-03-15
回 逐风天地 的帖子
逐风天地:
这三个出处你是怎么查到 的?

@逐风天地  :
超星读秀(http://www.duxiu.com)学术搜索,如果您拥有超星读秀账户的话;
深圳文献港(http://www.szdnet.org.cn/)检索,如果您拥有深圳市图书馆读者证号的话。
本帖提到的人: @逐风天地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4-03-15
回 行者无疆 的帖子
行者无疆:
相当一部分后来都又恢复原名了,是否将恢复原名的时间列于其后以资参考?

@行者无疆  :
以后修订时会陆续补充这方面资料。
自曝一下,撰写此帖“工程量”浩大,前期搜集资料不说,最近码字、剪裁、考据、校勘连续花了6天(利用每天中午、晚上休息时间),搞得筋疲力尽。
[ 此帖被超巨星在2014-03-16 16:47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4-03-15
回 8730871 的帖子
8730871:
秦庄襄王名“子楚”吧

@8730871  :
感谢提醒,已修改!
秦庄襄王名“子楚”(《史记》),一说名“楚”(《战国策》)。
[ 此帖被超巨星在2014-03-15 21:21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4-03-15
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年),置广梁郡。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八月丙寅,改名陈留郡,郡名为肃清前朝影响,为陈保留意,治石封(安徽广德桃州镇),领4个县。开皇九年(589),隋平陈,废郡入湖州。

瓦梁郡,北齐置,陈代梁后废,在今南京六合西。
[ 此帖被南京人在2014-03-16 16:5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4-03-16
抗战时阎锡山带着第二战区党政要员来到陕北洛川,本来是住在这里的,因为洛川谐音“落川”,而阎锡山的字是“伯川”,于是就转移到宜川。因为从字面上理解,宜川太适合他了。1940年,阎锡山将战区司令部移驻山西吉县的南村坡。南村坡谐音就是“难存伯”,是难存他阎伯川,觉得不利,于是下令把战区司令部改为克难城,把1940年改为克难年!

1949年5月26日,蒋介石从大陆退居台湾,住在台湾糖业公司所建的草山宾馆。据原蒋介石侍卫室特别警卫组赵秉钰中校回忆说:蒋介石上草山时,问身边人,此山叫什么山,身边人说叫草山,蒋介石当即发火说:“胡说八道,台湾哪有草山呢?要是叫草山,我肯定不会来的。”因为他是被共产党打败逃到台湾的,如果住在草山,怕世人讥笑他“落草为寇”。他冥思苦想,想出了一个新的山名——阳明山。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4-03-16
回 南京人 的帖子
南京人:
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年),置广梁郡。
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八月丙寅,改名陈留郡,郡名为肃清前朝影响,为陈保留意,治石封(安徽广德桃州镇),领4个县。
开皇九年(589),隋平陈,废郡入湖州。

多谢补充!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