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县:马城縣(唐开元二十八年析卢龙置马城县,治所在今滦南县东北部的马城村。)
1946年析滦县南部地区置县,因位于滦县南部,故名滦南县。
迁西县:喜峰縣(因境内的喜峰口景区得名)
1946年因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于迁安县西部地区设迁西县(县佐),并于次年正式建立迁西县,因位于迁安县之西而得名。
临西县:沙丘县(隋代在运河以东另设临清县,今临西县地改设为沙丘县 )
1965年,为了便于卫运河的管理和利用,将山东省临清县卫运河西岸地区(共五个区)划归河北省管辖,并在此设临西县。
张北县:坝上縣(因地处坝上草原而得名)
1914年废厅置张北县,因位于张家口以北,故名张北县。
汾西县:竹柏縣(取境内对竹河与团柏河两条主要河流名组合而成)
北魏于今县境置汾西郡。北齐于今城关南25千米申村置临汾县、郡。北周于今城关西北回城、云城2村间别置新城县,属临汾郡。隋开皇初年废郡。三年(583)改临汾县为汾西县。
林西县:嘉阳縣(因境内嘎斯汰河谐音“嘉”的北边儿命名)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7年)四月在此地开办巴林垦务,翌年设巴西县,后改林西县。
绥中县:九门县(因世界文化遗产地九门口水上长城得名)
清光绪28年(1902年)6月,因“地方辽阔,鞭长莫及”,在中后所分县设治,划宁远州六股河以东地为兴城县,六股河以西地为绥中县。
甘南县:甘井县(因甘南原名甘井子,取甘泉井水之意)
1925年12月1日,黑龙江省长公署令,将甘井子佐治局改设甘南设治局,驻地二站改为甘南镇,隶属龙江道管辖。翌年2月13日,启用“甘南设治局之关防”。1929年2月,龙江道撤销后,改由省直辖。东北沦陷后,1933年10月1日,改为甘南县,隶属黑龙江省。
克东县:克阳县(取二克山之南之意)
1933年10月1日,将克东设治局改为克东县。
鸡东县:鸡鸣县(地处中国地图——公鸡形状的鸡嘴部位,取公鸡鸣叫之意,且继续保留与鸡西的地名联系)
1964年6月5日,为了解决密山县范围过大和鸡西市缩小郊区问题,经省人民委员会呈请国务院批准,设置鸡东县。
萝北县:望云县(因县北望云峰而得名)
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黑龙江巡抚奏准,拟于托萝山北设置萝北直隶厅,归兴东道管辖。终因条件所限,从缓设置。1912年经大总统核准,于7月1日正式裁撤兴东道,改设萝北厅设治局,1914年7月1日,奉令将萝北设治局改为萝北县。
桦南县:八虎县(取县北八虎力河之名)
1946年6月10月,合江省政府决定,将桦川县南部的湖南营、孟家岗、石头河子等地区划出,设置桦南县。
肇东市:待定
1906年2月1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初八日),黑龙江将军奏准,设置肇州厅的同时,于昌五城(今昌五镇)设肇东分防经历。翌年委任官员,至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肇东分防经历正式到任。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1月5日,裁撤肇东分防经历,改设肇东设治局。设治员贺良楫奉命于11月30日前往“昌五”,12月4日开办,启用关防。1914年7月1日,奉令将设治局改设肇东县。
兰西县:亚麻县(因境内盛产亚麻得名,占全国三分之一)
1905年1月29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廷批准,于呼兰河西双庙子设置兰西县。
如东县:掘港县(因县城掘港镇得名)
1940年冬黄桥决战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挺进通(南通)、如(如皋)、海(海门)、启(启东),同时将原如皋县分设如西县和如皋县(如皋东乡)。1941年起,如皋县隶属于苏中第四行政区。1945年秋,如西县复名为如皋县;如皋县易名如东县。
启东市:有“启吾东疆”之意,不改。
苍南县:灵溪縣(因驻地灵溪镇得名)
1981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苍南县,管辖原属平阳县的矾山镇及灵溪、矾山、马站、金乡、钱库、宜山、桥墩7个区的72个公社,县政府设在驻灵溪镇。
肥东县:(待定,可能改区)
1949年2月以原合肥县东部地区置肥东县。因在合肥之东,故名。
肥西县:(待定,可能改区)
1948年12月底,析合肥县地置肥西县。
岳西县:皖源县(因地处皖江源头得名)
1936年析潜山、舒城、霍山、太湖四县地置岳西县。
阜南县:原鹿縣(秦属泗水郡鹿上县,汉改鹿上为原鹿)
194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辟阜阳南乡,曾设立阜南县。1949年2月析阜阳、颍上、临泉三县地设立阜南办事处。1950年7月改办事处为阜南县。
屏南县:翠屏县(因贯穿县城南北的翠屏路得名)
清雍正十二年(1734)析古田县北乡置屏南县,以位于古屏山之南而得名。
龙南县:南岭县(建议与定南、全南合并,以地处南岭为名)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龙南县。以县城处百丈龙滩和龙头山之南得名。
定南县:(建议并入龙南县)
明隆庆三年(1569年),析信丰,龙南,安远,置定南县。
全南县:(建议并入龙南县)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析龙南县和信丰县置虔南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虔南厅为虔南县。1957年因字生僻,改为全南县。
胶南市:已解决。
沂南县:阳都縣 (西汉时期今地位阳都县)
1939年12月设立南沂蒙联防办事处,1940年3月改称沂南县。
莒南县:高乡县(西汉时属高乡县)
1941年1月1日,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
汝南县:不变(汉代已有汝南郡,故不改)。
汉代有汝南县,1913年复改汝南县。
郧西县:长利县(汉于境内增置长利县)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分郧县的武阳五里、上津的津阳四里置郧西县。
巴东县:信陵县(以县城信陵镇为名)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巴东县。
邵东县:昭阳县(平帝元始五年,析昭陵置昭阳侯国,后又有昭阳县)
1951年11月设邵东办事处,因在邵阳县之东,故名。1952年2月设立邵东县。
衡南县:云集县(以县城云集镇为名)
1952年将原衡阳县的东南部划出成立衡南县。
衡东县:洣阳县(县城地处洣水之阳,且同为湘东四小水的浏阳河,萍水,耒水都有相应的县市名,唯独洣水没有。)
1966年将原衡山县湘江以东划出设立衡东县,因地处衡山之东而得名。
祁东县:鼎阳县(因县城地处鼎山之南)
1952年祁东县自祁阳县析出,因位于祁阳之东而得名。
桂东县:沤江县(因县城沤江镇得名)
宋代析桂阳县(今汝城县)之零陵、宜城二乡为桂东县。
惠东县:西枝县(因西枝江贯通东西)
1958年设惠东县,因在惠阳县东,故名。
阳西县:织篢县(以县城织篢镇为名)
1988年,撤销阳江县,分别设立阳西县(驻织篢镇)、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因在漠阳江以西而得名。
阳东县:(估计撤县改区将近,待考虑)
1988年,设立阳江市阳东区。1991年6月22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1]19号)同意撤销阳江市阳东区,设立阳东县。
连南县:(自治县,难度大,建议与连山一起并入连州实行省管县)
民国35年,撤安化管理局置连南县。
揭西县:榕阳县(因地处榕江之阳得名)
1965年划揭阳县西部及陆丰县部分地区分置揭西县,因在揭阳县西得名。
郁南县:都城县(以县城都城镇为名,且南朝宋元嘉年设都城县,治今都城镇 )
民国3年(1914)因与当时青海省西宁县同名,更名为郁南县,因在郁江(又称西江)之南而得名。
平南县:龚州县(因唐代设龚州都督府而得名)
唐置南平县,后改平南县。
田东县:平马县(以县城平马镇为名)
1934年改田东县。
乐东县:莺歌县(因莺歌海而得名)
民国24年(1935年)四月,广东省政府民政厅正式批准将昌江、感恩、崖县部分黎区划设乐东县,治所设在抱由峒。
琼中县:待定,建议分给周边各县。
1948年2月中共琼崖特委设置琼中县。
潼南县:青石县(隋朝至元朝有青石县建制)
1912年由蓬溪、遂宁二县析置东安县,设县治于旧梓潼镇,属潼川府。1914年更名潼南县,因地处潼川府之南而得名。
阆中市:不变。
秦置阆中县。
越西县:越巂县(恢复原名)
1959年改越西县。
会东县:参鱼县(以境内参鱼河为名)
1952年析会理、巧家两县地置会东县。因地处会理县东部而得名。
宁南县:披砂县(以县城披砂镇得名)
1931年建宁南县。以地当宁远府之南而得名。
思南县:思唐县(以县城思唐镇为名,且以思念唐朝为名)
元置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置思南府,1913年改思南县。
黔西县:杜鹃县(因境内的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得名)
清康熙四年置黔西府,二十二年废府置州,因在黔之西部,故名。
景东县:无量县(因境内无量山脉得名)
元至顺二年(1331)置景东军民府。
泸西县:中枢县(因县城中枢镇为名)
1913年置广西县。1929年改为泸西县。
丘北县:浦澈县(以境内著名的风景区普者黑的谐音为名,省略了黑字)
道光二十年(1840)6月,于丘北县丞地置丘北县,属广西直隶州。
广南县:句町县(西汉置句町县)
宋为特磨道属广南西路(今广南、富宁和滇东南)。
维西县:保和县(以县城保和镇为名)
雍正五年(1727年)4月于维西置厅,民国2年(1913年),维西厅改设维西县。
乃东县:泽当县(以县城泽当镇为名)
1353年设立乃东宗。1751年噶厦政府建立,乃东隶属噶厦政府。1911年在乃东设立洛喀(山南)基巧。1959年5月由乃东宗和温宗合并改为乃东县。
亚东县: 司马县(以县城下司马镇为名) (因地处少数民族且为边关重地,可不改)
1960年撤销亚东谿和帕里宗,合并设立亚东县。
洛南县:华阳县(因地处华山之阳而得名,且县域和县城主体都不在洛水之南,故应改)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拒阳郡,五年改拒阳县为洛南县,因县治在洛水之南,故名。
商南县:苌和 县(因北魏设苌和郡而得名)
北魏景明元年(500年)析商县地于今皂角铺置南商县,并于县置苌和郡。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旧址设商南县,十七年治今城关镇,属商州。
榆中县:(不变)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榆中县。 1912年改为金城县,1919年改为榆中县。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建议直接拆分给周边各县)
1954年由酒泉、高台、张掖等县析置肃南裕固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建议直接拆分给周边各县)
1950年7月29日建立肃北自治区(县级),1953年改肃北蒙古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陇西县:襄武县(因秦代已有陇西郡, 历史悠久可不改)
隋改武阳县,旋改为陇西县。唐宝应元年(762)为吐蕃占据。北宋皇佑四年(1052)于今巩昌镇置古渭寨,元眪五年(1090)升古渭寨为陇西县。
湟中县:(可不改, 且估计快要撤县设区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西宁县更名为湟中县(治鲁沙尔镇)。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宁县(以县城优干宁镇简化而得名, 且与河南省同名, 应改)
1954年10月成立河南蒙族自治区(县级),由省直辖。1955年6月改称河南蒙族自治县。1959年由黄南自治州代管。1964年更名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贵南县:茫曲县(以县城茫曲镇为名 )
民国二年(1913年)至三十三年(1949年)属贵德县、同德县、共和县、南屏设治局。1953年从贵德县析置贵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