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沙洋镇脱于江陵说,我一直心存疑惑。该说在网络上比比皆是,但似乎都是"CTRL+C与CTRL+V"的结果,原出处却无人考证。
我所查阅到的官方文件是 1960年33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中《国务院关于设立湖北省鄂城市和沙洋市撤销鄂城县及将安陆县和云梦县合并为安陆县的决定》:1960年11月1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5次会议通过.....二、设立沙洋市。以江陵县原沙洋镇的行政区域为沙洋市的行政区域。.......,故江陵县沙洋说始于此,往后的如199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 湖北省》等均沿袭此说法。
在我看来,沙洋镇脱于江陵说有两大疑点:①从地理上看,沙洋镇与天门交界,临近潜江,与江陵县并无接壤,即使考虑历史上的沙洋镇可能辖区辽阔,与江陵县存在于接壤的可能。但查阅1965年版的湖北省地图集(有县以下区公所界),1965年的沙洋镇与江陵县之间也间隔着荆门县的后港区、拾桥区。除非是飞地,沙洋镇不可能属江陵县管辖。②如此重大的县界变更,在当事的双方或三方(江陵、荆门、沙洋)的地方志中均无记载。
查1994版的荆门市志与1992版的江陵县志,对于1960年前后的涉及两县的境域变更,记载如下:
1、1994版的荆门市志 第10页载为“1959年,江陵县白林、五星、紫金3个生产大队划归国营十里铺农场(1962年10月农场撤销,复归江陵县);同年,江陵县将台人民公社的金牛、彭场、纪山、砖桥、岳山、傅场6个生产大队划归荆门县拾回桥人民公社”。
2、1992版的江陵县志第56页载为“1959年,将马山、红旗两管理区的白林、五星、紫金3个队划给荆门县十里铺农场。同年,还将将台人民公社邻近荆门县的6个队划给荆门县拾回桥人民公社,共划出人口600人,农田1500亩”。
两县记载内容一致,但都没有江陵县沙洋镇划出的记载。
查阅其他文献,关于沙洋镇的归属更多的是其属于荆门县。
1、1987年民政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 第二卷》493页,以及1998年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行政区划手册》231页中,均记载”国务院1960年11月17日批准 设立沙洋市(县级),以荆门县的沙洋镇为其行政区域,由荆州专区领导“。
2、1994年版湖北省志 民政 第336页”沙洋市 原系荆门县的辖镇,1960年11月设市(县级)“
3、1997年版湖北省志 地理(上)第44页介绍县建制时“1960年,...以荆门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县级),由荆州专区领导”,但第32页介绍荆州地区时“1960年析江陵县沙洋镇,置沙洋市,属荆州专区”。此处叙述前后不一,疑为作者已察觉江陵县沙洋镇说存在纰漏,但鉴于是国务院公报内容,不便直接指出,故留下两种说法供读者考证。
4、1996版的荆州地区志第26页载“1960年2月29日,省委决定将荆门县沙洋镇升格为专辖市。11月17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
5、1994版的荆门市志大事记830页中载“1960年3月,沙洋镇与沙洋农场合并,成立沙洋市(县级)”。
从上述众多部级、省级、地区级、至县级的资料显示,沙洋镇隶属于荆门县。
对于沙洋的历史沿革,1994版的荆门市志第825页“1949年9月19日,全县(荆门县)设城关、南桥...沙洋、烟墩10个区人民政府”。第11页的行政区划篇里载“1951年,全县设12个区和沙洋镇”。而1991年《沙洋文史资料第一辑》 《千年风雨话沙洋》第25页“1949年9月,根据中共湖北省委的决定,荆南县、荆钟县、沙洋市撤销,恢复荆门县建制。沙洋属荆门县管辖,设区,辖镇周围数十里各乡,镇上设一、二、三、四,四个街政府。翌年2月沙洋区撤销,改建沙洋镇,至1960年初”。
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60年,沙洋经历了短暂的省属沙洋市→荆门县属沙洋区→荆门县属沙洋镇→省属沙洋市的历程。但始终为荆门县地域范畴,与江陵县无关。至于1960年的国务院公报,由于没有当时国务院的批复原文及湖北省上报国务院的报告原文,故不排除公报的笔误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