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22阅读
  • 11回复

[自然地理]辽朝自然地理概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6-23
选自拙著《契丹春秋》典志卷第一章《山河万里话封疆》第三节。应无形兄之邀,准备用此章做一期网刊,大家帮忙看一下,给些指导意见。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6-23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古往今来,概莫能外。然而长期以来,在历史研究中,自然环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辽代的自然环境状况,更是鲜有提及。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必须做大量的工作,填补这项领域的空白。
辽朝是我国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重要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自然环境是什么状况,呈现什么样的地理格局,对这个政权的兴衰有哪些重要意义呢?且容我慢慢说来,一一分解。
先说气候情况。辽的国土可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三个温度带,燕云地区、辽东半岛南部属于暖温带,西北路、东北路北部地缘西伯利亚,属于寒温带,在此之间的大部分国土属于中温带。辽国东部与西部气候差别很大。东部的气候属于大陆型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夏季湿热,雨量集中。西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属于典型的干旱气候。
影响辽国气候气流有四股: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高压、印度热低压。这四股气流中,对辽国影响最大的是蒙古高压(或称西伯利亚高压)。辽国的海岸线不长,大部分地区处于内陆,多是高原山地,上面还顶着一个西伯利亚。大气在西伯利亚冷却收缩,形成了北半球最强覆盖面最广的高压,这股高压的产物就是西伯利亚寒流。西伯利亚寒流的厉害大家都不陌生,这个不速之客经常搞乱,给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草原上的牧民更是深受其苦,牛马多被冻死。在辽的东部,也受到阿留申低压的影响,形成了湿冷的气候状况。而北太平洋高压、印度热低压这两气流,由于距离遥远,到达辽地较晚。这样就造成了辽国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春秋两季过渡很快,农业生长季大多为一年一熟。
除了地域的差异,辽国的气候在时间上也有变化。竺可桢先生在研究我国历史气候时,将之总结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按照竺可桢先生的划分,辽朝所处的时代当为第三个温暖期后段与第三个寒冷期前段。第三个温暖期始于公元600年,结束于公元1000年。从阿保机建国(907年)到辽圣宗统和十八年(1000)处于第三个温暖期后段,从辽圣宗统和十八年到天祚保大五年(1125年)处于第三个寒冷期前段。在辽朝存在的二百多年里,气候在逐渐变冷。寒流一次次袭来,气温不断下降。同时,降水量也大为减少,导致农业减产欠收。北方开始出现了大风扬沙天气,辽地农民在春季耕作中,为防止大风扬沙掩埋田苗,采取了起高拢植苗的方法。宋人王曾使辽,见当地农民“所种皆从高地拢上,盖虞吹沙所雍。”从辽圣宗开始,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就经常在《辽史》中出现,特别是十二世纪之交尤为明显。十一世纪,蒙古高原各部族叛乱不断,固然有辽朝政策的失误,但环境带来的生存危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6-23
再看地形地貌。辽国疆域辽阔,各类地貌一应俱全。按地貌形态分类,辽国大陆地貌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山地环绕在辽的国境四周,东有长白、锡霍特山脉与大兴安岭,西有萨彦岭、唐努乌拉山、阿尔泰山脉,北有雅布洛诺夫山、博尔肯夫山与外兴安岭,南有阴山、恒山、燕山、太行山。高原在辽的国土比重中相当大,占了将近一半。最主要的是蒙古高原,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达阿尔泰山脉,北连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南抵天山山脉,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80米。此外,黄土高原、盖马高原的北部也在辽国境内。在四周山脉的包围下,整个辽国就像一个大盆地。在这个盆地中,又有许多小盆地,如戈壁盆地群、三江盆地、松辽盆地、云朔盆地等等。平原主要分布在辽的东部,东北平原的三大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全境都在辽国,辽还占有华北平原中的海河平原北部以及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南缘。丘陵在辽国分布较少,在辽东、燕山有小块丘陵。
辽国亦有沙漠、冰川、冻土、黄土、喀斯特等多种特殊地貌。沙漠分布在辽国的西部,在今中国与蒙古境内,横亘着一片戈壁大沙漠。它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天山山脉,绵延1,600公里,面积约为104万平方公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都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地方甚至连沙子都吹得没了,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砾石,称之为戈壁。冻土分布在辽国北缘,东起锡霍特山西至萨彦岭有一条绵长的冻土带。黄土地貌分布在辽的西京地区,这一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但这一地区地势平坦,当时植被覆盖也较好,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景观不甚明显。其他类的地貌则比较分散,面积也不大。丹霞地貌在北方极为少见,今天河北承德有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今辽宁、吉林一带,比较著名的有本溪水洞、吉林官马溶洞。
下面再说辽国的水域,水域分为海洋与陆地水两种。史书记载辽国疆域东到大海,但却没有说这个大海是什么海。以今天的认识来看,辽人所谓的大海其实是四个海。哪四个海呢?鄂霍次克海(时称北海)、日本海(时称东海)、黄海(当时黄海被认为是东海的一部分)、渤海(时称辽海)。当时人们对海洋认识不深,开发利用有限。辽东半岛刚刚开发不久,日本海沿岸更是人烟稀少。辽国的岛屿不多,大岛只有一个——库页岛,岛上生活着为数不多的费雅喀人和阿伊努人,辽朝在岛上设立了阿眉里国王府进行羁縻统治。其余则是渤海沿岸的一些小岛,著名的有菊花岛,当时称为桃花岛。辽人在岛上建了一些寺院,使这里称为一个佛岛。据说,辽兴宗的师父司空大师郎师孝就是这个岛上修成正果的。
今天大多数的的头脑里,北方陆地是干旱缺水的,但是在一千多前的辽国并非如此,辽国的陆地水资源非常丰富。辽国的江河有两大水系,一支是太平洋水系,一支是北冰洋水系。属于太平洋水系的大河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鸭绿江、精奇里江等,属于北冰洋水系的大河有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谦河)等。不过当时人们对河流的源头、支干这些概念认识不太清楚,辽人把松花江到黑龙江下游入海口这一段都称作混同江,而黑龙江的名称在辽道宗时才第一次见于史册。对于北冰洋水系的大河了解更少,当然辽人的势力范围也仅到了这些河流的上游及一些支流。在当时著名的河流中,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知的干流,而是其主要的支流。例如潢河(西拉木伦河)与土河(老哈河)是契丹族的母亲河,混同江(松花江)是女真族的母亲河,色楞格河(薛灵哥河)是蒙古族的母亲河。
辽国境内的湖泊也不少。较大的有贝加尔湖、兴凯湖、斋桑泊、乌布苏湖、哈尔乌苏湖、吉尔吉斯湖、呼伦湖(栲栳泺)、达来诺尔湖。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水泡子,著名的有月亮泡(鱼儿泺)、安固里淖(鸳鸯泺)等。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6-23
接下来聊聊辽国的生态状况,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静态的植被与土壤,一个是动态的野生动物。辽国的自然植被有四种类型。一是耐寒型,如兴安落叶松、云杉、杜香,分布于寒温带针叶林。二是喜温湿型,如红松、沙松、紫杉、风桦、春榆、水曲柳、细辛、人参等,分布于温带阔叶混交林。三是喜温暖型,如赤松、油松、酸枣、黄背草、白杨草等,分布于暧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次生灌木丛。四是耐旱型,如线叶菊、长茅草、羊草、冰草、甘草、冷蒿等,分布于广大的草原地区。
辽时的植被覆盖比起现在来要好的太多了,那时的沙漠面积比现在小的多。许多今天变成沙地的地方,在当时还是绿树成荫、绿草遍野。今天的科尔沁沙地,当时还有一片千里松林。浑善达克沙地在当时也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但到了辽朝后期,一些内陆地区,如今天河北北部、内蒙东部,已经有了沙化迹象。宋人苏颂访辽,曾做诗云:“奚田可耕凿,辽土直沙漠。蓬棘不复生,条干何由作。兹山亦沙阜,短短见丛薄。”他老人家作的诗可能有些夸大之辞,但肯定是有据可依。这些地区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承载农业的能力有限,又赶上第三个寒冷期的到来,降水量进一步下降,很快就破坏了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了沙化的出现。
土壤与植被是相辅相成的,植被越繁茂,土壤越肥沃。反过来,肥沃的土壤又会造就繁茂的植被。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现在人们赚钱一样,有钱人才能更有钱。辽国的土壤大致有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冰沼土、高山草甸土、灰色森林土十一种类型。其中,以前七种最为常见,后面四种则较为少见。特别是冰沼土,只有长白山山顶才有。这些土壤分布在不同的区域里,从东向西,土壤的肥力逐次降低。东北地区气候湿润,森林茂密,腐殖质积累量多,主要是肥力较高的棕壤、暗棕壤、黑钙土。往西,在辽国中部,今天辽宁西部、内蒙中部、山西河北北部一带,土壤肥力下降一级,主要有褐土、栗钙土。再往西是肥力更低的棕钙土,再再往西就是沙漠里的荒漠土了。
辽国的植被繁茂,生态环境良好,野生动物的数量远远超过现在。松花江流域,飞禽成群结队,辽人称之为鸭子河。天上飞的,有天鹅、大雁、野鸭、燕、鹤、鹳、鹰等等等。地上跑的有虎、豹、狼、熊、貂、狐、鹿、兔等等。水里游的有虾、蟹、蚌、鲤鱼、鲟鱼、大马哈鱼等等。那时的天鹅还算不得珍稀动物,在辽国的湖泊沼泽边,经常能看到它们优雅的身姿。现在稀有的野马、野驴、麋鹿在当时也经常出没。说起来,人少的时候动物就多,人一多了,动物就少了。千百年来,野生动物正在日益减少,让我们善待它们一些吧。
丰富的动物资源,为辽人从事渔猎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辽末梁王雅里,为解决军粮问题,一人一天之内就射猎黄羊四十只。这固然说明他射猎技术高,但更重要的还是动物多,有猎可打。放在现代,你开着越野车,拿着双筒猎枪。可是收获呢,别说四十只黄羊了,就是四十只兔子恐怕也很难打到。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保护生态的意识,皇帝曾多次下诏禁止用网捕猎鸟兽。我建议现在的打猎应该禁止使用猎枪,而改用过去的弓箭。这样一来是对动物的射杀量是大大减少了,二来也锻炼身体。
那么辽人是如何利用这些土地资源的呢?辽人把中国的农业发展到了大漠以北,在克鲁伦河、色楞格河首次进行了农耕的尝试。大多数人是提及此事时,都是大加赞赏。不过在我看来,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这一地区的生态是脆弱的,并不适宜发展农业。尤其是粗放的农业对当地环境破坏极大,由此造成的环境损害是数百年都无法恢复的。幸运的是当时人类进行的开发建设还不多,耕地与城市用地所占比重不大。辽国的土地大部分处于天然状态,天然的森林、草原、荒漠。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土地空置,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至少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有余地。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6-23
顺便提一下辽国的矿藏,根据现在的勘探结果来说,辽地的矿藏是十分丰富的。金属类有金、银、铜、铁、锡、钨、钼等,非金属类有石油、煤、盐、萤石、瓷土等。在这些矿藏中,当时开采量最多的是盐和铁,朝廷专门设立了盐铁司进行管理与开发。辽境有许多天然的盐湖,开采极为便利,只需要做机械的切割处理即可。其次是金、银、铜以及瓷土。当时勘探范围不广,勘探也不高,许多今天已知的矿藏都没有被发现。有色金属的产量极其有限,特别是铜的产量十分稀少。辽时银矿有九处,铜矿只有三处。石油、煤、萤石、稀土类金属等矿藏,当时人们知之甚少。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这些矿藏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综合各种因素,辽国的自然地理大致分为东北、西北、中部、瀚海、西南、云朔、幽蓟、辽海八大区域。东北区北到外兴安岭,南到辽河流域、长白山一线,东至日本海,西至大兴安岭。这一区域的特点是气候湿润,地貌多样,森林茂密,物种丰富。云朔、幽蓟地区在当时来讲,是一个跨国性的区域,云朔位于黄土高原的北部,幽蓟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幽蓟是辽国最为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开发较早,能够种植水稻,原有的自然植被大多被农作物所取代。云朔是黄土高原上一块较大的盆地,它与幽蓟纬度相当,但地处内陆,地势又高,比幽蓟地区冷一些干一些。这里的自然植被要比幽蓟地区多一些,农作物种类和产量比幽蓟地区要少。西南区相当于今天内蒙的中部,包括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以及包头、呼和浩特二市。这一区域位处蒙古高原南部,是一个半干旱地区,以开阔的草原为主,间有少量的山地、森林。中部区相当于民国时代的热河、察哈尔两省,这一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区域内河流密集,水源充裕,自然植被覆盖良好。但也就在辽代,农业种植开始在这一区域大面积推广。其后人口不断增长,不断破坏这里的自然环境。西北区是戈壁大漠以北的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因为有色楞格河、克鲁伦河、贝加尔湖等众多陆地水的滋养,所以这里并不缺水,植被覆盖良好。区域内大都是天然的草场,并有部分森林。在蒙古高原中部,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天山,有一片广大的荒漠地带,一般称之为戈壁大沙漠。这片大沙漠将蒙古高原南北的草原分割开来,姑且将这里之称为瀚海区。这里远离大海,处于大陆深处,且风力巨大,日照时间长,地表水份无法保持,处在极度干旱之中,主要由沙漠与戈壁构成。植被非常稀少,仅仅在沙漠边缘存在着少量耐旱植物。在戈壁滩上,沙子也被风吹得一干二净,地表的岩层完全裸露出来。辽海区包括辽西走廊与辽东半岛,地形平坦,地势较低,以平原与丘陵为主。气候宜人,冬暖夏凉,且有丰足的降水量,自然条件与幽蓟区不相上下。这里的农业生产开始得很早,天然植被保存不多。这片优良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仍,人为破坏十分严重。辽朝建立之前,竟然变得十分的荒凉。契丹王朝控制了这一区域之后,政局才终于稳定下来,出现了耕垦千余里,编户数十万的繁荣景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辽国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它的经济模式,也造就了它的国民性格。辽人的饮食衣着、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莫不与这片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深层来讲,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兴亡。平心而论,环境变化本身并不会导致一个国家灭亡。如果处理得当,完全可以化险为夷。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应对自如,辽道宗就是一个典型。面对频仍的灾害,他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佛的庇佑上,这当然是于事无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恶化加速了辽朝的灭亡。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6-23
下期网刊的契丹主题文章基本够了,再加几篇其他的,一期就足够了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6-25
这个有没有电子书的版本。。。
[url=http://ip.WoTuLa.com][img]http://i.WoTuLa.com/msn.png[/img][/url]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6-28
按说网刊该出了,可是到现在都没有人分享。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7-13
契丹文化专题可以多做做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sz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07-13
回 收取五十州 的帖子
收取五十州:再看地形地貌。辽国疆域辽阔,各类地貌一应俱全。按地貌形态分类,辽国大陆地貌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山地环绕在辽的国境四周,东有长白、锡霍特山脉与大兴安岭,西有萨彦岭、唐努乌拉山、阿尔泰山脉,北有雅布洛诺夫山、博尔肯夫山与外兴安岭,南有阴山、恒山、燕 .. (2014-06-23 06:15) 

辽兴宗的师父司空大师郎师孝就是这个岛上修成正果的???


闻所未闻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07-22
回 行者无疆 的帖子
行者无疆:按说网刊该出了,可是到现在都没有人分享。 (2014-06-28 11:43) 

契丹专题秋季刊出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07-22
回 水云村民 的帖子
水云村民:这个有没有电子书的版本。。。
 (2014-06-25 11:35) 

目前还没有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