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38阅读
  • 10回复

[秦汉]关于“郧和立发”的论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12-01
  江苏南通地方史料中有海安立发就是春秋郧地的说法,这个郧系指春秋时鲁哀公十二年鲁卫宋三国会盟的地方。长久以来,地方史料中的这个观点没有学者著文否定。江海文化丛书之一的《南通成陆》一书中(第21页),也只对史料中的这种说法提出了疑问,没有采信。
  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看,有关郧为海安立发的文章,较早的有2007年3月“南通党建网”上的署名文章《春秋诸侯盟会发繇》。2008年以后,江苏省海安县网站上含此观点的文章渐渐多了,主要有4月30日发表的《立发桥与如皋城的变迁》《春秋诸侯盟会发繇口探佚》,2009年3月发表《立发桥》,等等。周思璋先生在《南通日报》《江海文化研究》上发表《对“郧”和“发繇亭”的探讨》一文,对立发为春秋郧地的观点质疑。2011年,陈炅在《江海文化研究》《江海春秋》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御以如皋”、会盟原及郧》等),也对郧即立发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其后,《江海文化研究》2011年第6期、2012年第1期先后发表张贵驰先生《再说“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王其银先生《“立发成陆”、“郧”的存在与诸候会盟》两篇文章,对周、陈文章中否定海安立发即郧的观点分别进行了探讨与反驳。发表在杂志上的其他文章和作品不再列举。
  2013年4月,风痕云迹在“西祠胡同•海陵微风•友情来访”上发表一组关于郧的帖子《〈郧〉考证实录》,收集了大量有关郧的资料,与此相关的还有《〈如皋立发桥碑文〉存疑之一》等,这些帖子表明了对立发即郧观点的疑问。7月,网友诲天下在《〈郧〉考证实录(三)》中发了跟帖,也上传了王其银先生《“立发成陆”、“郧”的存在与诸候会盟》一文。2014年3月,紫琅浮云开始在《〈郧〉考证实录(三)》中发表跟帖,对王文进行了分析、探讨。6月,紫琅浮云以《读〈立发成陆与郧的存在与诸侯会盟〉有感》为题,把《〈郧〉考证实录(三)》中的跟帖做了整理,重新在“海陵微风”上发表。2014年6月,凤凰网江苏综合栏目以《立发桥:海安千年文明史传承的标志》为题,介绍立发桥,该文与《立发桥与如皋城的变迁》内容大体相同。
  古代地方史料中存在立发就是春秋郧地的说法,现代新编地方志中也引用了这种观点。在现代出版的一些工具书及研究史籍的著作中,对这个郧地所在有不同的观点,我们不能不对此进行研究与思考。这个历史上具体的郧,只应在一地,不可能既在海安又在山东莒县,亦或在其他什么地方,这是我们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的原因。
  王其银先生《“立发成陆”、“郧”的存在与诸候会盟》的文章也见于海安县政协网,和“西祠胡同•海陵微风” 《〈郧〉考证实录(三)》中的跟帖,有兴趣的网友可查阅。将把王文批评的周文与陈文分别传上,我们希望能在网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把海安立发是不是春秋郧地的这个问题弄清楚。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12-01
转发
对“郧”和“发繇亭”的探讨
【发布时间: 2009-11-30 】  【来源:南通日报 】

周思璋

  一篇介绍青墩文明的文章中,有“春秋《左传》中所载,曰‘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这个郧就是发繇口,就是立发,原来早在春秋时代,海安立发就是发送徭役(“繇”通“徭”)的通道——海口了……”。
  这一段文字大约来源于《如皋县志》,因为公元1940年前,海安镇以东立发桥附近属于如皋县。明万历《如皋县志卷之二》:“邑名旧称‘东皋’、‘雉皋’;今考春秋为‘郧’,宜称‘古郧’……”注:“‘鲁哀公十二年,会卫侯、宋皇瑗于郧。’杜预注:‘郧,发阳地也,广陵海陵东南有发繇亭,今立发地。’”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在多年前读了《如皋县志》这一段,就有怀疑。鲁哀公十二年是公元前483年,也就是吴王夫差十三年。海安以东、如皋以北这一带,不知曾否成为陆地?即使已成陆,也不过是海滨沮洳之地,应当是吴国的领土。试想鲁国在今山东省,卫、宋两国皆在河南境内。他们三国首脑开会,怎么会乘着马车,渡过淮水,千里迢迢,来到吴国境内的海边盐场?“郧”是一个形声字,从“员”、从“邑”;“邑”是意符。古代称国为“邑”;也指一般城市,大曰都,小曰邑。这“郧”即使不是一个小国,也应当是一个小城市,怎么会在人口稀少的海边盐场?此后各种史籍,皆未提到过广陵海陵东南有一个郧国或郧城。
  关于“发繇亭”,清嘉庆《如皋县志•古迹》记载:“郧在县北四十五里,即今立发桥北。古名发扬。春秋鲁哀公十二年秋,公会卫、宋于郧。杜预注:‘在广陵海陵东南,有发繇亭,今废。’”上述也来源于《左传》和杜预。不过“亭”有几种解释,现在一般解为“敞开的小型建筑物”,见于《辞海》。但“亭”字下有一个“亭户”的词,是说:“中国旧时候盐户的一种,古代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称为‘亭户’。”制盐场所则称为“亭场”。直到清代,亭户才改称“灶户”,亭场简称为“场”。《如皋县志•古迹》有“金卤亭”。注:“南唐徐复建复治海陵盐政,检烹炼之亭曰‘金卤’……今马塘、丰利诸场即其地。”“卤”即是盐卤。是以栟茶古称“东亭”。通州至今有西亭镇。我认为“发繇亭”应当是古代各地发送来海边充烧盐徭役的亭场,不是由此“发送徭役的通道。”这里是人口稀少的海边,居民都是盐户,哪还会将他们再发送到其他地区作徭役呢?
  清初地理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经要》中,“如皋县”,有会盟原,无发繇亭。他在“会盟原”下注:“县东十里,相传吴楚会盟处。考春秋之世,吴楚始终无盟会事。《春秋传》:‘哀十二年,卫侯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杜预曰:‘郧,发阳也。’海陵县东南有发繇口,本海陵地,当即此原矣!”此处所引《春秋传》与《如皋县志》所引《左传》稍有不同。县志仅说鲁、卫、宋三国会谈;这里又多出一个“吴”来了。我没有借到《春秋传》《左传》,不知原文到底如何?顾推翻了吴楚二国在这里会盟之事,又将卫、吴、鲁、宋四国会盟地移到如皋“县东十里”的会盟原,也与杜注不符。明万历《如皋县志》引杜注说,郧在广陵海陵东南的发繇亭,今立发地。清嘉庆《如皋县志》又说“郧在县北四十五里,即今立发桥北。”立发桥在如皋县城北约30里,再北15里,大约原来已属东台县境了。总之,不在“县东十里”。矛盾重重,难以定实。不知杜预当年依据何书?后人因为他是著名的学者,不敢推翻他的成说。其实,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杜生于公元222年,殁于284年,距鲁哀公十二年已700多年,桑田沧海,对郧的注释是有可能出错的。
  我认为研究历史应当实事求是,不能盲从古籍,要敢于推翻讹误。春秋时诸侯分立,各自为政,地名相同的颇多。据《辞源》所载,“郧”有两处。其二即杜预所说在今如皋县东;其一说:“春秋卫邑。《左传哀十一年》:‘使处巢,死焉,殡于郧,葬于少礻帝。 ”《辞海》所载,“郧”有三处。其一:“亦作云 ,古国名,在今湖北安陆。一说在湖北郧县,春秋时为楚所灭。”其二:“古邑名,春秋卫地,确址无考。”其三,也说在今如皋县东。我怀疑当年三国会盟的郧,应当是卫国境内的郧,不过“确址无考”了。至于海陵(今泰州市)以东海安、如皋一带的逐渐繁荣,还是在汉初吴王刘濞开邗沟(即运盐河)之后。浅见臆说,有待专家考证。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12-01
转载
“御以如皋”、会盟原及郧
        ── 南通市地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陈  炅
  在地方史的研究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即有些学者喜欢把自己家乡的历史尽量向前提。家乡的历史悠久,未必不好,但总不能既不管史料准确不准确,也不管“史实”合理不合理吧?南通市地史研究中的如皋历史能上推到春秋“御以如皋”,海安立发能与春秋诸侯会盟于郧挂钩即为两例。对这两段史事,如皋市周思璋先生颇有见地。
  周先生在其散文随笔集《东皋话旧》中以“何人误读《春秋传》”为题,对如皋之名起源于《春秋左传》贾大夫射雉一说提出了批评意见。他对故事中的“御以如皋”做了准确的解释,指出了如皋地方志中的错误根源,他还赞许明代陈大壮对如皋地方志中贾祠、贾墓的批判态度。至于郧与海安立发的关系,周先生也在《对“郧”与“发繇亭”的探讨》(见《江海文化研究》总第34期)一文中对史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否定意见。
    对于春秋传中的“御以如皋”,现存地方志中最早把如皋与贾大夫连接起来的是明嘉靖《如皋县志》。该县志沿革中有注:
  按左传贾大夫貌恶,娶妻而美,二[三]年不言笑,御以如皋(皋水泽中),射雉获之,其妻 始笑,即此地也。故名如皋,或名雉皋,以地联东海又名东皋。
  县志作者对“御以如皋”中的“皋”作注“皋水泽中”,说明对这段故事的内容是理解的,而把其中的“如皋”指为“即此地也”那就牵强了。也许为了与沿革中的这段记录相呼应,在该县志卷二的“坛祠”和“宅墓”中分别载有贾大夫祠与贾大夫墓:
  贾大夫祠  在县东东陈镇铺左,洪武二年知县宗行简建。嘉靖年间署印泰州同知陈大壮讥 之。然县名因贾公御以如皋而定,祠似不宜废也。
  贾大夫墓  旧志在县治东南二里许,今不知所在。
  明代的宗知县为什么要替贾大夫立祠,不得而知。这个知县当然是饱读诗书的,大概他是要为贾大夫正名,表彰他“御以如皋”而使如皋县得以名扬天下的历史功绩吧。泰州同知陈大壮对宗知县的做法嗤之以鼻,看来陈同知对这个问题还是较为清醒的。清末学者李联琇在《好云楼初集》中以“如皋县贾大夫祠”为题,作五言诗,对东陈镇的贾大夫祠进行了抨击。他认为“《通州志》载邑之东陈镇有贾大夫祠,尤可喷饭”,在诗中列举了春秋史事,认为诸如贾大夫射雉、诸侯会盟于郧等等都与这个如皋县无关。“兹邑东陈镇,忽有大夫祠。彼皋此如皋,读传吁莫知”,阐发了诗人的学术见识。至于那个贾大夫墓则更是荒唐,殊不知那位贾大夫射雉以后还是要回到贾邑去的,他还有政务要处理的,总不会留在东方的“如皋”大泽以射雉为生吧。弄不好这只墓还是个造了假的衣冠塚。说到底,还是古代的一些读书人做了些许手段,忽悠了一些后来人。还是重温一下公元前6世纪末的那段史事吧。
  魏献子讲贾大夫射雉的故事发生在鲁昭公二十八年(前515)。魏献子即魏舒,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军事家、政治家,晋昭公的重臣。继韩宣子之后,他主持了晋国的大政,创设晋军步战的方阵,自此,步战也成为春秋时期的战争重要手段。
  鲁昭公二十八年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贾辛为祁大夫”。贾辛在赴任前觐见魏献子,贾辛此人做事不善张扬,于是魏献子引用叔向所说贾大夫的故事,借以说明因为贾辛对王室有功,才推荐他任祁大夫的这个事实。
  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
  今子少不飏,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今女有力於王室,吾是以举女。
  在魏舒与贾辛交谈中提到的贾大夫“御以如皋”,如皋不是名词,而是动宾词组,“皋”作大泽解。把这个典故用作如皋地名的来源本是一种说法,却也无可厚非。但以此为据,说如皋市历史的悠久就言过其实了。想必当年魏舒说这个故事的时候也不会想到东方有没有另一个称作如皋的地方。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说“贾”国有两地:一在山西临汾县,今之贾乡;一在陕西蒲城县西南。贾,周封国名。姬姓,伯爵,春秋时灭于晋。《读史方舆纪要》认为贾城在陕西华州蒲城县西南十八里。那个位于山西临汾县的贾乡,也许就是贾子的故地。学识有限,尚不能考证。反正,这个“贾”国,距离远在黄海边的“如皋”至少也有二千几百里之遥吧。这么长的路,即便是现代小轿车在现代化的驰道上高速行驶,也得一个半白天,那个贾大夫的马车要行多少天才能到达?更何况那时的道路还不如后来始皇帝时期修建的驰道,车不同轨。其实当年在贾邑东方的今河南、河北境内都有大泽,也有高地,贾大夫舍近求远,未免不智。
  鲁定公元年(前509),魏舒曾到成周(洛阳故地)东方的大陆泽去打猎,这个大陆泽应当距成周不远。《禹贡》记冀州有三个大陆泽:一在山西介休,一在河北巨鹿,还有一个就在成周东方不远的获嘉西北。河北巨鹿的大陆泽离贾邑太远,介休的大陆泽与获嘉的大陆泽相比,距贾邑略近。既然当年魏舒能从成周跑到获嘉的大陆泽打猎,那个贾大夫未必不会北上介休大陆泽“御以如皋”,纵然那个贾大夫不去介休,向东去获嘉也不无可能,总不至于背井离乡,跑到遥远的东方海边来。
  总之,那个时代贾邑周边并非没有大泽,硬要贾大夫跑到黄海边来打猎,不合情理。由此可见,春秋传中贾大夫“御以如皋”的事和现今的如皋市没有历史渊源。

  古代读书人把“御以如皋”的事和如皋县混为一谈却也并非空穴来风,估计是受了晋代大学问家杜预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杜预把郧与发繇亭挂上了钩。于是,为了配合“御以如皋”,地方志中还出现了“会盟原”、“发繇亭”这样的古迹。明嘉靖《如皋县志》卷一古迹中有“会盟原”:
  会盟原  在县东十里,相传春秋鲁哀公时吴楚会于邗沟即此。今为邗沟舖。
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卷二如皋县名迹记:
  会盟原  在县东十里,今蟠溪邗沟舖。左氏哀公十二年传卫侯会吴于郧,疑即此。
  发繇亭  在县北四十里,今立发地古名发阳也,广陵海陵县东南有发繇口。《路史》昔有 发繇亭。
  对地方志中的会盟原,不同的作者持不同态度,嘉靖《如皋县志》对吴楚会盟持肯定态度,光绪州志则对卫、吴会见的地点在如皋的“会盟原”表示怀疑,“疑即此”就说明了光绪州志作者对这个问题的不确定态度。现代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者多承前人之说,把会盟原、发繇亭作为县地历史悠久的例证。
    立发是古代发繇亭应当不错,至少可以说公元3世纪时立发就存在了。但如果把立发进一步与郧联系在一起,而把其历史上推至春秋时期则可能有点勉强。
  公元前483年曾到过郧的诸侯有鲁、卫、宋、吴国国君,这段历史在《春秋左传》中记得较为详细。从《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59中,取其主要内容:
  【经】十有二年,春,用田赋。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公会吴于橐皋。秋,公会卫  侯、宋皇瑗于郧。宋向巢帅师伐郑。
  【传】十二年……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
  ……
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乃不寻盟。吴徵会于卫……秋,卫侯 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

  《左传》记载的要比《春秋》详细,从以上两段引文看,当年本来就没有鲁哀公与吴盟约的事。孔、左二氏均说“公会吴于橐皋”,且左氏又记哀公与吴“乃不寻盟”、“卒辞吴盟”,既然如此,那个夫差与鲁哀公会盟于郧的史事是不存在的。更何况,当年卫与宋也没有与吴订立盟约。“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和“卫侯会吴于郧”,无论如何是推导不出鲁哀公与吴王会盟于郧这个结论来的。
  那个鲁哀公与吴王会见地的橐皋,在今安徽境内。杜预认为“橐皋,在淮南逡遒县东南”。《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指出,橐皋是春秋时的吴邑,春秋鲁哀公十二年,鲁哀公与吴王会见的地方,故城在安徽巢县西北。今为柘皋镇。逡遒县后称浚遒县,位于合肥以东。以浚遒县为坐标和以巢县为坐标的橐皋,其实就是一地。橐皋于春秋时期处于吴通往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上,鲁哀公与吴王在这里会见当然十分方便。可以明确,这个“橐皋”与海安的立发是没有牵连的。
  说“郧”是海安的立发这个地方,源出晋杜预之手。他对“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中的“郧”作了注,“郧,发阳也,广陵海陵县东南有发繇亭”,把发阳与发繇亭直接联系了起来。杜预,曾作为西晋的军事统帅带兵攻打吴国,对长江一线的地理情况应当比较熟悉。杜预作注,可以说明公元3世纪时海陵东部已经扩展到发繇亭一带,而公元前5世纪是否如此?恐怕杜预自己也说不清。正因为杜预为《左传》等作注,又成为学问名家,于是,古代地方志中对他的注做了引用,而不作考证。《辞海》中关于郧的注释有三条,一在安陆,一为卫地,其第三条注采用了杜预的观点,认为是“春秋吴地。在今如皋市东”,这对今人的研究也造成了误导。
  《左传》哀公十七年冬,鲁哀公与齐平公在蒙结盟。过程中,谈起主盟方“执牛耳”的事,其中就有“发阳之役卫石魋”。对于发阳之役,杜注“发阳,郧也,在十二年”。在发阳为郧的这个问题上,杜预前后是一致的。然而,他却忽视了鲁哀公十二年吴与鲁卫宋并没有在郧会盟的这一事实,反而把发阳之役与发繇亭联系了起来。既然鲁卫宋“卒辞吴盟”,那么他们到吴势力范围之内来结盟就不能理解了。再者,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史记》说,楚怀王十年(前319)“城广陵”,说明广陵于公元前4世纪末才发展起来,那么,远在其东方的后来的海陵以及海陵东方的立发当年会是什么样?更不用说公元前5世纪初了。明说了,就是公元前483年那个立发可能还在海中,或者还是水下沙滩呢。春秋时期的诸侯会盟,似葵丘、黄池等都在中原地区且交通便利,很难说如鲁卫宋这样实力并不十分强大的国家会盟会跑到远离自家国土的吴国荒僻的海边来。郧地另有所指,从会盟的史实看应当在当年卫、宋国或其附近一带范围内。
  对于郧,《左传》在哀公十一年中就已经提到过。卫大叔疾于这年冬天出逃至宋,后来卫庄公执政,让他回卫国,住在巢地。几年后,疾死 “殡于郧,葬于少禘”。这里的“巢”在今河南睢县南,《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是春秋卫地,巢就是“左传哀公十一年城鉏人攻太叔疾,卫庄公复之,使处巢”的那个地方。卫太叔疾死于巢,“殡于郧,葬于少禘”,说明那个郧与巢相距并不太远。《读史方舆纪要》于睢州(今睢县)之下记有巢亭,其方位在睢州南二十里,两个巢应当是同一块地方,惟其归属《纪要》说是“郑地”不同。鲁卫宋会盟之地总不至于选择到其国境以外,由此看来,卫宋会盟的郧,或者就在巢地附近不远,具体地点失考。从目前众学者所引用的史料来看,就贾大夫射雉、郧之位于立发等等问题,尚没有其他新的史料发现。
  研究以上史料,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春秋时贾大夫射雉不可能到远在东方的海边来,地方志中记载“御以如皋”指今如皋,多为牵强之说,并不可信。第二,鲁哀公十二年,没有鲁卫宋与吴会盟之事,由此引出的郧即今海安立发的说法也不可靠,但海安立发那一带地块在公元3世纪已经出现,可以采信。第三,《辞海》据杜预的观点所做的郧为“春秋吴地。在今江苏如皋市东”之词条也是错误的。研究历史还是得实事求是,先研究史料,再下结论,来不得半点先入为主。史学工作者应当把相对准确的史实提供给领导,以便为正确决策做借鉴,这才是正道。

                           原载2011年10月《江海春秋》

紫琅浮云按:
  文中“立发是古代发繇亭应当不错,至少可以说公元3世纪时立发就存在了”。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写文章时应当没有研究全部史料,至少对《路史》等未做深入分析、研究。
文中这个观点也不正确:
  说“郧”是海安的立发这个地方,源出晋杜预之手。他对“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中的“郧”作了注,“郧,发阳也,广陵海陵县东南有发繇亭”,把发阳与发繇亭直接联系了起来。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12-02
没有搞明白。
撤销地级和市辖区,合并县市区,省直辖县市,县市直管乡镇。只有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8个面积较大的省份可以考虑分省,其余省份面积太小没有必要分省。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12-03
《左传》鲁哀公十二年有段记事,说当年秋天,鲁哀公和卫侯、宋皇瑗会于郧。对这个郧,目前存在三种说法,一说在“江苏如皋市东”,一说在江苏海安立发,一说在“山东莒县南”。郧在“今江苏如皋市东”说见于《辞海》。江苏海安有人说郧就是海安的立发,立发在如皋北边,于是有了文章,提出不同的意见。海安县的网站上有多篇文章,写了春秋盟会于郧的故事,认为那个郧就是海安立发。由郧到发阳,再到发繇、立发。这是海安有人把郧和立发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思路。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这个郧的“确址不详”。研究《左传》的名家杨伯峻在他的《春秋左传注》中否定了郧在吴地的说法,郧不在吴地,也就不在海安了。对于持不同意见的文章,海安有人著文反驳。于是引起了论争。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1-22
转载,江苏省海安县政协网文章:
    “立发成陆”、“郧”的存在与诸候会盟  
             日期:2012年08月23日     来源:本站原创  
       王其银

《南通日报》、《江海文化研究》和《江海春秋》自去年以来,先后刊载周思璋、陈炅撰写的关于地方史研究的同一题材的两篇文章(周文刊《南通日报》),其要义概括起来说,就是对海安立发在春秋时代是否成陆、“郧”地是否指立发附近地域以及春秋诸候是否盟会发繇口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因文中言及“不管史料准确不准确,也不管‘史实’合理不合理”,“喜欢把自己家乡的历史尽量向前提”①,且云:“史学工作者应当把相对准确的史实提供给领导,以便为正确决策作借鉴,这才是正道。”②这意味着不回应就是“把自己家乡的历史尽量向前提”,且把不准确的史实提供给领导决策。

那就不得不回应一下了!



海安立发成陆确实非常久远



对海安立发在春秋之际是否成陆有疑问,本是周思璋先生提出来的,他撰文说:“鲁哀公十二年是公元前483年,也就是吴王夫差十三年。海安以东,如皋以北这一带,不知曾否成为陆地?即使已经成陆,也不过是海滨沮洳之地,应当是吴国的领土。”

“吴国的领土”自然是说对了。至于立发当时是否成陆则需要费点口舌。因为周文刊载后,陈炅似乎得到启发,也在文章中猜想“公元前483的年那个立发可能还在海中,或者还是水下沙滩”,并以此推断“郧即今海安立发的说法”“不可靠”,甚至认为《辞海》据杜预的观点解释的“郧为‘春秋吴地。在今江苏如皋东’”词条是错误的。这可谓敢于推论,敢于猜想。要释疑,得多说点话。

首先,青墩遗址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海安周围地域成陆很早。《青墩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指出:“由于青墩遗址的发现,说明至少在距今5000多年以前,这一带已经成陆,而且已成为人类聚居活动的地方。”③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之恒(参与青墩遗址发掘)在其专著《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论及青墩文化时也明确指出:“由于在地层内发现了大量淡水生贝壳(蓝蚬和失衡丽蚌)、淡水植物菱角和芡实等,说明当时该地区已远离海岸。”④

“远离海岸”就是远离大海。但这是个大概的说法,我们不能确切说5000多年前青墩遗址向东成陆了多少距离,但我们知道地处青墩遗址东边10多公里的吉家墩遗址在5000多年前也已成陆(有发掘报告为证)。海安立发在吉家墩遗址东南,距吉家墩遗址直线距离只有10多公里,而且处在扬泰岗地东延线上,再怎么晚成陆,也不至于3000多年后还是“滨海的沮洳之地”,更不会像陈炅说的“还是水下沙滩”!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专家之所以认定海安周围地域成陆很早,因为他们认为“从扬州以东,经泰州以至于海安、如皋一带较早成陆的原因,可能和当时长江口北岸的逐年沉积有关。青墩遗址最下层的原生青灰色淤沙土,即是较典型的河口型堆积,亦可作为佐证。”就是说,河口型堆积和“扬泰岗地的延续”是海安、如皋较早成陆的主要原因。

其次,考古学家徐治亚先生对海安周围地域成陆有独特见解。徐先生曾撰文明确指出:“自1973年发现海安青墩古文化遗址以来,先后在海安境内又发现了吉家墩古文化遗址、长垎头古文化遗址和北凌的古船的遗迹。在姜堰发现了天目山遗址和单塘河遗址,在东台西南临近海安和泰县的地方发现了开庄遗址。从这些遗址的分布范围看,集中在东西三十公里、南北十余公里的范围内。从所处的时代看,以海安青墩遗址为中心,以东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以西偏北多为新石器时代末期和商周时期的遗址。由此可以断定,上古海陵人类活动中心在今海安境内,其后逐渐向西北方向发展,而青墩、吉家墩、长垎头等古文化遗址也有少量的商周时期的遗物、遗迹的发现。在海安这片土地上,商周时期人类活动的史迹并非空白……”⑤

这段论述告诉我们,以青墩遗址为中心,以东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以西偏北多为新石器时代末期和商周时期的遗址。就是说,青墩遗址东边的地域要比青墩遗址以西偏北的地方成陆更早,其原因就是青墩南边是扬泰岗地的延续和河口型堆积,而以西偏北则是古泻湖地质,成陆较晚。海安立发差不多正是在徐治亚先生论及的“东西三十公里,南北十余公里”的范围内,试想想,海安北凌的古船遗址发掘证实该地域早在4000多年前即已成陆,地处北凌西南且处于河口北侧的立发难道到春秋时代还是“水下沙滩”?

事实上,历史上的海安立发有点像今天启东的圆陀角,在江海平原次第成陆的过程中曾一度处在前沿位置上,只是在如皋、如东、通州相继成陆后,它才成为腹地。

再则,让我们看看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刊载的春秋时代海岱之间的成陆情况。《中国历史地图集》是谭其骧先生邀吴晗、范文澜领衔,尹达、侯外庐、翦伯赞等著名历史学家担纲,历时35年编成的。其间还参照了清代著名历史学家杨守敬编绘的《历代舆地图》。1989年全部出齐后,有评论说,《中国历史地图集》图集内容之完备、考订之精审、绘制之准确赢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公认为同类地图集中最优秀的一种。

在该地图集第一分册第15-16页“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和第25-26页春秋“楚吴越”图上均明确标示海安东部地区已经成陆。

当然,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地图上不可能出现“立发”或发繇口字样。立发位于海安镇东侧,紧靠海安县城(现为城区一部分),历史上距海安老城区只有3公里多点(直线距离),在350万分之一的地图上,如果标立发只能和海安之名的圆点重合在一起。但该图明确告诉我们,海安东部很大一片区域已经成陆。这时江海平原上其他县、市都还在海中,只有如皋、如东的部分地域以沙洲的形式成陆了。

应该指出,由于青墩遣址的考古发掘报告迟至1983年才在《考古学报》上发表(该地图集第一分册1974年已出),受中国考古界江淮东部地区“无史前遗址”传统定论的影响,海岱之间成陆岸线的勾画历史学家们还比较保守。也就是说,从长江口向北到连云港之间海岸线的描画基本上是以串场河为界,实际上在串场河以东许多地方早就成陆了。比如图上标示的盐城处在海岸线上,盐城以东的大丰、东台的大片区域都在海中,而实际上大丰、东台的部分区域也已成陆。2009年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大丰刘庄镇出土21块“郢爰”金币证实唐代才有大丰地名、宋代才有刘庄地名的这个地方,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成为南北交通要道⑥。更具说服力的是,一向以为成陆较晚的盐城龙岗居然也发现了商代墓葬,且“出土了极具地方特征的陶甗、鬲、豆、钵、盆、罐、壶、器盖等,以及具有岳石文化特征的半月形双孔石刀”⑦。考古专家们据此认为江淮东部地区的成陆史应该改写。

至此我们应该相信,有“三十六盐场之咽喉,江北之锁钥”称呼的海安立发(古名发阳、发繇口、郧),确实在春秋时代之前就已成陆了。



“郧”地的存在有历史渊源



周思璋先生在文中怀疑“郧”的存在。说“郧”是个形声字,从“员”,从“邑”,“邑”是音符。并说古代称国为“邑”,也指一般城市,大曰都,小曰邑,这都不错。但他怀疑这个“郧”怎么会在人口稀少的海边?的确,我们也曾怀疑过。

说实话,早在20多年前接触地方志书,碰到这个“郧”字就查了字典,查了《辞海》,就怀疑立发为什么在古代称“郧”。《辞海》的三种解释我们当然了然于胸。但我们相信古人,相信地方志书和《辞海》编撰者治学的严谨性。

清嘉庆《如皋县志·古迹》记载:“郧在县北四十五里,即今立发桥北。古名发阳。春秋‘鲁哀公十二年秋,公会卫、宋于郧。’杜预注:‘在广陵海陵东南,有发繇亭,今废。’”《如皋县志》的这一记载来源于《左传》和杜预的注,在我们怀疑之前,清代已有学者顾祖禹表示疑问,他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考如皋县有会盟原,无发繇亭。并在“会盟原”下注:“县东十里,相传吴楚会盟处。考春秋之世,吴楚始终无会盟事。《春秋传》:‘哀公十二年,卫侯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杜预注:‘郧,发阳也。’海陵县东南有发繇口,县本海陵地,当即此原矣!”

这两处记载,均明确表示郧即发扬、立发,也即发繇口(亭)。杜预注说发繇亭废了,顾祖禹考有会盟原,无发繇亭(废了,自然没有了)。并排除了郧地有吴楚会盟的传说,进而肯定《春秋传》记载及杜预注所说的吴、鲁、卫、宋在郧会盟的历史。

周思璋先生在把《春秋传》、杜预注与顾祖禹注及多版本《如皋县志》的记载比较后,认为郧、“会盟原”不在“县东十里”,进而感到“矛盾重重,难以定实”,是因为他把“县东”理解错了。的确,如果以现在如皋县城的位置来考证郧、会盟原的方位,确实不在“县东十里”。但我们应该明白,历史上如皋县城不在现在的位置。清乾隆《一统志》记载:“立发桥,古时叫发繇口,又叫发阳,立发口。那里有个会盟原。”东晋义熙七年(411)分广陵境置海陵郡,辖建陵、宁海、如皋、蒲涛、临江五县,其中如皋县治在哪儿无确切说法。崔槐皋先生撰文认为当时如皋县治在立发,若此说成立,则“县东十里”是另一种方位视角。后来如皋县废,并入宁海县。公元831年(唐文宗太和五年)设如皋场辖五个乡,南唐保大十年(952)如皋场升为如皋县,县治才迁到现在的所在地。所以如皋、海安人都说“先有立发桥,后有如皋城”⑧。这从民国初年沙元炳所撰如皋立发桥碑文“县故舃场,保大十年,改场为县,复晋旧名……海陵设监,移县以治”可以得到证实。就是说,我们考证郧地或会盟原的位置不能以现在如皋城的位置来判断是否在“县东十里”。

假如公元411年的如皋县治真在立发,那么郧、会盟原在“县东十里”的方位就不矛盾了。从前文引述的春秋时代吴楚越图上可以看到,以海安地名标示的圆点为中心,向东向南有0.7-0.6厘米的地域标为成陆面积,只要换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在350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这表示向东向南成陆了多少距离。另外,东南部海上还有片沙洲,古人在郧地(立发)会盟,不排除盟会间隙东道主安排客人策马到海边,转舟登上沙洲。

从史载公元前483年吴、鲁、卫、宋诸候在郧地会盟(注意:是会盟不是结盟),到公元411年后相传在这儿设县,其间不过八九百年,如果立发不是很早成陆,不是块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居住地,立发是不会传作县治所在地的。这从后来历代“重修立发桥碑记”中也可以看出,立发自古即为交通要道,绝不是周先生说的到春秋时代还是“海滨沮洳之地”。

至于立发为什么被称作“郧”,我倾向于有学者论及的“春秋时,吴王夫差灭邗,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破郢城(今湖北江陵县东),郧国遗民在吴国发动下参加了复国斗争。不久,楚败吴,郧民随吴军东撤,后安置于今海安县立发乡一带”。

史籍记载,吴国于公元前506年伐楚,都城在姑苏,而楚国腹地在汉水流域,吴军伐楚舰队从姑苏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下,出长江口扬帆北上,再转棹入淮河,上溯至楚国境内打仗,战败后仍原路返回(此时邗沟未开),所以支持过吴军的郧国遗民只能安排在长江口北岸的发繇口(立发)一带,绝不可能带到江南去……

郧国的遗民被吴国安置于立发,极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被称作“郧国”,就像清王朝被推翻后,日本人把溥仪接到东北搞过“伪满洲国”,蒋家王朝败退台湾后,还有个“民国”一样。“郧国”在立发呆过,后人就把立发称为郧地了。

再者,郧国遗民安排在立发,楚国大军压境时,吴军抵挡不住,也不排除郧国遗民撤到海上沙洲(会盟原)的可能,相持的日子长一点,郧与会盟原就成为同义语了。



春秋诸候“会盟”不等于结盟

春秋诸候会盟于郧的记载见于《春秋左传》。正像陈炅在文中引述的:

[经]十有二年,春,用田赋。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公会吴于橐皋。秋。公会卫候、宋皇瑗于郧。

为了后面叙述方面,且便于核对,这里有必要将陈文引述的记载引全:

[传]十二年……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

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噽请寻盟。公不欲……乃不寻盟。吴徵会于卫……秋,卫侯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

这些记载确凿表明春秋时代吴、鲁、卫、宋诸侯在郧地有过盟会,只是因鲁哀公不愿与意图称霸的吴王夫差结盟,所以在盟会期间,鲁、卫、宋背着吴国在私下达成一致──即联合起来不与吴国结盟。这就是引文中说的“公及卫侯、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会盟(盟会)与结盟是两个概念。吴国依据当时的强大,曾在橐皋与鲁侯相会,让大宰噽递话欲与鲁结盟,鲁侯不愿意,只好作罢。后来吴国又“徵会于卫”,试图寻盟不成,到了秋天,卫侯才“会吴于郧”,但却是和鲁哀公、宋皇瑗一起来的。吴国邀鲁、卫、宋国诸侯来郧地举行盟会,是想与其中的某一方或两方结盟进而打击他方,但鲁、卫、宋国国君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私下达成一致,不与吴国结盟。没有结盟不等于没有举行盟会,所以后来的史书还是记载“秋,卫侯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

这段史实告诉我们,会盟(盟会)有多方协商达成契约正式结盟的,也有私下口头达成一致但未形成文字而实际成盟的,当然还有因某方谈不拢最终没有结盟的。但不管怎样,只要有过盟会,这一事件在某地发生过,史家就应该记下来,否则我们就看不到这段文字了。

当然,后人对这段文字的认识可能不尽一致。在我们看来,古人将史事记在竹简上,为防止日久涣漫看不清楚,还要刻上去,所以必须文字精练,把在几个地方发生的几件事记在一起。而有人就把这几个地方看成一个地方,乃至说成一件事了。

至今为止,海安、如皋地方志书记载的和我们在研究地方史时所撰写的所有文章均说:“公会卫侯于郧(今立发桥,其时为发繇口)”或“春秋诸侯盟会发繇口”⑨,而不是说春秋诸侯结盟发繇口,就是因为盟会(会盟)与结盟不是一回事!

陈炅在文中一再依据“乃不寻盟”、“卒辞吴盟”而断言“那个夫差与鲁哀公会盟于郧的史事是不存在的”,实在让人好笑,没有结盟不等于没有举行盟会,举行盟会不一定就结了盟,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更何况我们也没有在哪儿写文章说春秋诸侯在郧地结过盟,只是说在这儿举行过盟会。错在哪儿?又“不合理”在哪儿?

至于盟会地点究竟在哪里?“公会吴于橐皋”,我赞成陈文的说法,在安徽境内,即巢县西北的柘皋镇,这是当年夏天的事儿,上述引文记得很清楚。而“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我则认为是海安立发。这是夏、秋两个季节发生的两件大事,如果是在卫地的郧,则有许多地方说不通,张贵驰先生撰写的《再说“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已剖析得很清楚,这里不再赘述。

既然郧地如前文所说的是海安立发,那么古人在这里记载的郧地就应是今天海安立发。否则《左传》作者和公元220多年的大学问家杜预的注,乃至清代学者的考证、《辞海》的编撰者就不会一概认为在“广陵海陵东南”了。

陈炅在文中说杜预“曾作为西晋的军事统帅带兵攻打吴国,对长江一线的地理情况应当比较熟悉”,那么杜预作注说公元前5世纪时“郧”是“发阳”,“广陵海陵县东南有发繇亭”,就应该是可信的。

换句话说,不信古书,不信古代军事家、学问家,不信《辞海》,不信地方志书,难道该信你们的“探讨”、猜想或推断?

顺带说一句,周先生在文中说发繇口不是“发送徭役的通道”,建议周先生读读季羡林先生主编、考古学家毛颖和张敏所著的《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以及夏坚勇所著的《旷世风华──大运河传》,当你知道姜堰天目山有商周古城遗址,表明古人在三四千前就已在姜堰北边(距青墩遗址仅10多公里)筑古城,再看看古代吴国开挖邗沟之前,其部队怎样出长江到黄海再进淮河绕“匚”字型路线北上称霸,有多少士兵参与“伐楚”和“艾陵大战”,就知道要不要从这儿发送徭役了。

毛泽东生前非常注重看地方志书,行军打仗每到一地,首先找地方志书查询了解当地历史,其原因就是地方志书记载的东西相对比较准确。同样道理,我们在研究地方史时,也非常尊重古人和当地人士的研究成果,因为古人治学严谨,当地人生于斯长于斯,接触的地方史料要多得多,因此不轻易给人下结论,说这个是“牵强之说”,那个“词条也是错误的”。

不管怎样,应感谢周、陈二位,是你们的“探讨”、“也谈”让我们更加认清立发成陆之早、郧的存在与诸侯会盟的史实。



注:

①见陈炅《也谈“御以如皋”、会盟原及郧》,刊《江海文化研究》2011年10月第5期(总第37期)第27页;

②见陈炅《“御以如皋”、会盟原及郧》,刊《江海春秋》2011年第5期(总第137期)第40页。

③参见《青墩文化·青墩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第193-194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④参见季羡林主编的长江文化研究文库张之恒著《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第七节:青墩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60页。

⑤参见徐治亚《揭开上古海陵的神秘面纱》,刊《青墩文化》第287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⑥参见王其银《“郢爰”金币的发现与古海陵的历史变迁》一文,刊《南通今古》2009年第6期。

⑦参见季羡林主编的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毛颖、张敏著《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1页、15页。

⑧参见《如皋文史》(15)第71页崔槐皋《先有立发桥,后有如皋城》一文。

⑨参见《鹿鸣青墩·春秋诸侯盟会发繇口》,作家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88页。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1-22
青墩新石器遗址,已证明海安是江海文明的起源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01-23
楼上,文章讨论的不是江海文明的起源问题,而是讨论的春秋鲁哀公十二年吴卫之会和鲁卫宋之盟的地点郧,郧是不是海安立发。两种观点,一说那个郧是立发,另一说否定郧是海安立发。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08-05
我们讨论的“郧”是指春秋鲁哀公十二年,鲁卫宋的会盟地。这条史料出自《左传》,《春秋左氏传》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摘抄于后:
   [经]十有二年    夏   五月,甲辰,孟子卒。公会吴于橐皋。
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
   [传]十二年  (夏)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噽请寻盟,公不欲使。
秋,卫侯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而卒迟吴盟。
[经]是孔丘《春秋》原文,[传]则是指《左传》, [经]与[传]的文字并不完全相同,而《左传》记事要比《春秋》详细。这里的“公”即鲁哀公,“吴子”即夫差,卫侯是卫出公,皇瑗是宋国的大夫。如此,前483年秋天的记事中,有四个人物:鲁哀公、卫出公、吴子夫差(一般称吴王)和宋大夫皇瑗;一个地点,郧。对于这个郧,《辞海》介绍了两种研究成果。其一,在江苏如皋市东。其二,在山东莒县南。《辞海》尚未引入第三种观点。只是《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对郧地引入了《春秋传说汇纂》即立发坝的观点。清代与民国《如皋县志》中均有郧即立发的观点。现代学人编写地方志,引以为据,肯定了海安立发就是春秋时的那个郧。
郧是不是海安立发?周思璋老先生和陈炅分别写了文章提出了否定意见。周老的文章首见于2009年,文章中已经体现了他的写作动机。何以两年后陈炅才突发奇想写了“呼应”的文章?了解了一下他的写作动机。原来情况是这样的。2011年夏,他看到市里学者撰写的一长篇提供给省里某上级单位介绍南通的文章,可以说是下级部门提供给上级部门的吧。其中两条提到了“贾大夫”和“郧”,当然是介绍如皋和海安历史悠久的史料。对这两条史料,他写了修改意见,认为不是真实的历史。后来写下了《“御以如皋”、会盟原及郧》一文,想引起南通史学界的关注,把这两个问题弄清楚。市内学者反应并不强烈,倒是兄弟县市有了反响。陈文中有些言词是有不妥之处,如“即有些学者喜欢把自己家乡的历史尽量向前提”,“史学工作者应当把相对准确的史实提供给领导,以便为正确决策做借鉴,这才是正道”等等,不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不快。有几篇文章做了回应。一篇文章中介绍了贾氏宗谱,引用了宗谱里一句话,其中的时间出现了“公元前678年”。古代人记事中的这个年代一般用“(周)釐王四年”或“(晋)武公三十八年”,民国学者也以“纪元前”为多,这本宗谱似乎是经过现代人之手编辑过的吧。还有文章把春秋邗沟北端的“末口”说成是“发繇口”,等等。这还要论争什么?
谁都愿意自己家乡有悠久的历史,而那段历史却有其客观性。毋庸置疑,海安青墩的出土已经证明了海安历史之久在南通范围内的领先地位。如果,春秋时的那个会盟地郧确实就是立发,当然更好,更能丰富海安乃至南通历史的内容。对于这个会盟地,海安有先生说郧是立发,如皋有先生说郧在“如皋东”,更远些的山东的先生们说郧在莒县南。三家抢一地的悠久历史呀!能回避这个问题?唉,《左传》有注说过“盟不书”。料想这三块地方也挖不出什么“盟书”来,不知道能挖出点其它什么,能说明问题的。
曾经参观过海安博物馆,也到过楠木厅,记得厅内介绍海安历史的内容里也有郧地的会盟故事。2008年,海安网上与郧地相关的文章连篇累牍,《海安县志》中也有这样的记事,现在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而遭到反驳,实在情理之中。
“海陵微风”上有一组“《郧》考证实录”的文章,此前多次研读,得益颇多。“《郧》考证实录(三)”中,8楼网友诲天下转载了驳论:《“立发成陆”与“郧”的存在及诸侯会盟》。认真阅读了这篇长文,仔细研究,有一些问题还是不能解决,于是在“《郧》考证实录(三)”中发了跟帖,请网友们指点一二。阅读“考证实录三”的人气目前已经超过1700,可见网友们对“立发成陆”与“郧”的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
立发成陆、郧的存在和诸侯会盟都是历史真实,三者之间是否能连为一体,观点则有不同。驳论认为,春秋鲁哀公十二年的诸侯郧之会,其地点就是现今的海安县立发。读了驳论,觉得有些问题还不算十分清楚、不十分准确。驳论中有些观点还牵涉到如何看待历史资料,如何在论证中运用史料,以及论证方法等等诸多问题。于是,发了跟帖。后又以《读〈立发成陆与郧的存在与诸侯会盟〉有感》为题另发了帖子,希图网友们对这个问题共同研究与讨论。
网友“风痕云迹”发了几个帖子,提出了对立发就是春秋郧地的疑问,我觉得不无道理。驳论作者笃信《辞海》的权威性,笃信地方志的可靠性,认识不同,无可厚非。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权威的《辞海》与其它辞书,对郧地的解释并非一个,综合诸家观点,这个“郧”地有三种说法,一为立发,一为如皋东,一为山东莒县南。有文章把郧说成是一个较大的方国,似乎北抵立发,南达如皋,如是就把前两个观点“合并”了起来。对山东莒县南一说,未于理论。确实,山东莒县和江苏海安立发相距那么远,“郧”这个方国再大也是无法北抵莒县、南达海安的。
对春秋郧地的研究有其现实意义,因为海安县志中写进了这一段历史。海安网上讨论郧的帖子不少,“西祠胡同•海安微风”等板块上也有好多,郧为立发的观点被写进了海安县的地方教材,苏中植物园里还建了个什么发繇亭,郧的影响力大了去了。海安立发是不是春秋时的那个郧,最好是研究其史料来源,以求证实其立论正确与否。关系着家乡的历史,研究历史特别是研究地方史的学者们是不能忽略这个问题的。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08-21
我家非常靠近立发。。。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7-05-14
楼上,你们立发附近有故伎重演遗址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