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51阅读
  • 3回复

[西藏]站在撤地设市新起点 续写跨越发展新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2-06
今年6月26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原县级日喀则市改为桑珠孜区,这是西藏除首府拉萨市之外的第二个地级市。撤地设市,让日喀则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日喀则各族干部群众将以更加昂扬、更加奋发、更加开放的姿态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启奋力推进日喀则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征程,揭开实现中国梦的新篇章。
  回顾过去 成就辉煌
  日喀则地区史称“藏”、“后藏”,藏语称“喜格孜”,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南部,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地区,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日喀则历经风雨沧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早在远古时期,就有藏族先民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元朝时期,中央政府通过后藏萨迦派对西藏地方实施有效管理,对维护祖国统一和促进西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以来,日喀则更是在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敌入侵的伟大事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日喀则,标志着日喀则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59年,西藏开始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了人民政权,日喀则从此由封建农奴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广大农奴翻身做了主人。1964年5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第56次会议决定,合并日喀则、江孜两个专区,成立日喀则地区。
  沧海桑田,山河巨变。日喀则地区成立以来的50年,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攻坚克难,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取得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光辉业绩,古老的后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今天的日喀则,呈现出“五个大地区”的特点。一是人力资源大地区。全地区人口78万,约占西藏总人口的1/4,其中藏族占95%,还有汉、回、蒙等15个民族及夏尔巴人和达曼人。二是农牧大地区。全地区耕地面积8.9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万吨左右,占全区粮食产量的一半,农业产值居全区第一位;草场面积1232万公顷,畜牧业产值居全区第二位。年楚河青稞、白朗蔬菜、拉孜油菜、艾玛岗土豆、桑桑酥油、帕里牦牛和岗巴羊享誉区内外。三是矿产大地区。全地区18县市发现矿点约300处,已探明矿种46种。谢通门、仲巴、昂仁、南木林等县立足“矿业兴县”,矿业开发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四是旅游文化大地区。日喀则是历代班禅驻锡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地区共有寺庙341座,扎什伦布寺、萨迦寺和白居寺驰名中外。“堆谐”、“洛谐”、“甲谐”等民间歌舞和“迥巴”、“香巴”、“江噶尔”传统藏戏等文化资源丰富。精品旅游线路有红河谷之旅、珠峰之旅等,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5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就坐落在日喀则境内。五是边贸大地区,与印度、尼泊尔、不丹三国接壤,边境线长1753公里,约占全区的1/2,边贸优势独一无二。18县市中有9个边境县,对外边境通道227个。现有口岸5个,全区31个边民互市贸易点日喀则就占了28个,初步形成了“毗邻三国、横跨九县、通道优良、互市广布”的边贸发展格局。
  峥嵘岁月,一路跋涉。50年光阴荏苒,春华秋实;50年风雨历程,沧桑巨变;50年岁月如歌,成就辉煌。
  50年来,日喀则地委、行署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地情,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用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奋发进取,砥砺前行,在这片古老而文明、美丽而富饶的大地上,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美丽画轴,谱写了一曲曲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宗教和睦、生态良好、边防巩固、党建加强的壮丽篇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丰硕成果。尤其是步入“十二五”以来,新一届地委班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的指示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打造发展稳定先行区和营造和谐稳定、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生态良好、党的建设六个新气象的战略部署,千方百计抓发展,全力以赴保稳定、大力保障改善民生、巩固发展民族团结,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切实促进宗教和睦,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有力维护边境安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作出了重要贡献。
  50年来,综合实力日益壮大。日喀则同全区一样,经历民主改革的洗礼,社会制度的千年跨越,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中央关心、全国支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夯实基础、增强后劲、调整结构、培育产业为抓手,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十二五”以来,地委、行署深入实施抓住资源优势,运用招商引资和市场运作两种手段,打造城郊、牧矿、旅游边贸三个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日喀则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地区生产总值由1964年的0.5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45亿元,增长258.9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964年的77.3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80900万元,增长1047倍;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有机之乡、生态家园”品牌,三次产业结构由1964年的76∶1∶23优化调整2014年的19∶32∶49。
  50年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重点争取国家投资,高效落实援藏投资,积极吸纳社会投资和招商引资,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实施以日喀则为核心,以江孜、拉孜为双翼的“一核双翼”城镇发展战略,整合10亿资金,实施了日喀则市区街景改造,市政道路改建,棚户区及巷道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日喀则市区形象得到极大提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谢通门、南木林县城大扩建,拉孜西部中心、萨嘎西部驿站和聂拉木、吉隆口岸功能大改善,亚东、岗巴、定结、康马城镇化整县整乡整村大推进,全地区城镇化率达到22.4%。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日喀则机场顺利通航,拉日铁路建成通车运营,18县(市)全部通油路,所有乡镇全部通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
  50年来,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大力发展生产,促进群众增收,各族群众生活大幅提高,过上了基本小康的幸福生活。特别是“十二五”以来,认真落实民生政策,重点办好民生“十件实事”,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农牧民收入大幅提高,建成农牧民安居工程12万户,67万农牧民迁入新居;建成3388套廉租房、周转房、公租房,干部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有效提升,养老、医疗等五大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扩大覆盖,社会福利、公益事业、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救济救助力度不断加大。积极促进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推进高校毕业生全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及时组织动员“9·18”地震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优先发展教育,15年免费“三包”政策有效落实,中小学、高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9%、75%。促进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1964年的5%提高到35%。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设施今非昔比,文化遗产有效保护,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得到大力保护和弘扬。推进文化惠民,所有村(居)和寺庙实现书屋全覆盖,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92%、95.07%。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通信网络实现“乡乡通”,覆盖率达到100%。落实卫生惠民,“一村一卫生所”目标全面实现,农牧区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50年来,社会和谐稳步推进。全面贯彻中央对十四世达赖集团的斗争方针,始终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认真落实区党委关于维稳工作的决策部署,有效维护了日喀则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先后选派3批2万名干部进驻1673个村(居)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实现干部驻村全覆盖;选派958名优秀干部进驻341座寺庙,实现干部驻寺全覆盖;建立108个便民警务站,实现全地区城镇网格管理全覆盖;建立联户单位1.9万个,实现“先进双联户”创评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军警民联防联控、单位内保和“护城河”检查过滤作用,实现社会面管控全覆盖。狠抓边境线和铁路沿线安全管控,确保铁路沿线、边界线、边境线“两边一线”和谐安宁;狠抓专项安保、反自焚专项斗争、反恐怖专项工作、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维护了社会持续稳定;狠抓“扫黄打非·珠峰工程”,大力实施“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保证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狠抓维稳班子建设,配备专职副书记负责维稳工作,增强了维稳力量;狠抓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平安日喀则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0年来,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局面。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百万农奴解放、西藏自治区成立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不同时期涌现出了大批模范集体、模范个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局面不断巩固发展。大力实施“兴边富民”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边境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爱国统一战线建设,发挥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三个离不开”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和生动实践。
  5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突出生态建设战略地位,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喀则集中力量,整体推进,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传统能源替代等一大批重点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有效保护了雪域高原的碧水蓝天。着眼国家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决策,统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日喀则。认真实施《建设美丽日喀则意见》,加快推进重要湿地保护、雅江生态功能保护区等8大工程建设;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境准入制度,严禁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进入。建设了“一江四河”流域防护林、沿318国道绿色通道等防护工程,共完成绿化造林97.5万亩,完成率达100%;完成农村沼气建设任务2.04万户,完成投资1.08亿元,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0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固本强基,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日喀则的党组织从少到多,党员队伍从小到大,经历了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1965年,全地区共有各级各类党组织443个,党员2982名。2013年全地区共有基层党组织3461个,党员5.5万多名,农牧民党员占总数的57.7%。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武装。地委始终注重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近年来,地委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执政根基不断巩固,执政能力不断提升,为打造发展稳定先行区提供了可靠保障。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200余件,解决群众困难7800余件,实施惠民工程2300多项,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和赞同。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实现204个乡镇党政正职“一藏一汉”配备,选派1673名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加强农牧区党员队伍建设,实施“领头雁”工程,推进“三个培养”,深化“六心”工程,扎实开展社区党建“四联两发挥”、军警地共建基层组织、乡镇干部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工作,大力实施引领大学生村官创业、乡村党务工作者素质提升和农牧区党员致富带富行动,不断把基层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50载艰辛创业,50载沧桑巨变。日喀则地区50年的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记录了日喀则人民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艰难历程,见证了日喀则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历史变迁。
  创业蕴含艰辛,成就来之不易。回顾日喀则建地以来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令人鼓舞,深刻启示弥足珍贵。
  5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的核心。党领导西藏人民实现翻身解放、进行民主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解放西藏、发展西藏。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丰富发展党的治藏稳藏兴藏强藏方略,始终是做好西藏工作的重要遵循。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统筹谋划、科学施策始终是日喀则发展进步的政治保证。实现日喀则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加快发展稳定先行市建设步伐,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
  5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西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西藏。砸烂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日喀则各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根本保障。要推进日喀则团结进步,实现繁荣富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5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日喀则的经济发展从小到大,经济实力由弱到强,人民生活从贫穷走向富裕、由温饱奔向小康,无不彰显了发展的力量,证明了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必须毫不动摇地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
  5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维护稳定。维护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西藏是国家的重要安全屏障,西藏的安全关乎国家的安全,西藏的稳定关乎国家的稳定。长期反分裂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维护稳定是各族人民的第一责任。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努力构建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局面。
  5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日喀则5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巩固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成为推动日喀则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建设日喀则、发展日喀则,必须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5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思想武器。日喀则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党带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于拼搏,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与日喀则实际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抢抓历史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日喀则,必须从日喀则实际出发,真抓实干、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撤地设市,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日喀则的具体实践,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日喀则的高度重视,承载着日喀则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标志着日喀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撤地设市,是日喀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日喀则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让日喀则赢得了科学发展的新机遇,开启了科学发展的新航程,奏响了科学发展的新乐章。
  撤地设市,标志着市管县区的新体制开始运转,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根本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对民族和边疆地区加大扶持的历史机遇,中央赋予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多重优惠政策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特殊政策机遇,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建设、吉隆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和航空、铁路、公路综合交通体系形成的发展机遇,必将更加有力地促进日喀则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撤地设市,进一步优化日喀则投资环境,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农牧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矿产资源和边贸资源的优势,增强综合发展能力,推动“五大”向“五强”转变。撤地设市,让日喀则作为全区第二大城市、后藏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显,有利于加速中心城市的建成,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拓展城市地域面积和发展潜力,发挥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提升影响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起点,日喀则各族干部群众将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全力以赴保增长,坚定不移调结构,持之以恒促改革,努力把日喀则打造成西藏经济新的增长极、西藏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极,积极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的城郊经济带、牧矿经济带、旅游边贸经济带,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然环境优美的高原生态名城、西藏主体功能优化的副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地区的后藏中心城市、中国—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的枢纽城市建设。面临新机遇,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将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依法治市,全面深化改革,在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生态良好、边防巩固、党建加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推动发展稳定先行市建设,确保在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西藏经济新的增长极,实现日喀则大发展、大跨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税收制度、国有企业和医疗、教育、就业等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发展后劲和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融入茶马古道经济走廊,加大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建设,逐步发展日屋口岸,推动边贸与旅游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打造旅游边贸经济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用足用活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计划外援藏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日喀则经济发展步伐。以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雄村铜矿等优势矿产业、文化旅游业为重点,依托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加速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城镇规模和布局,构建以桑珠孜区为“一核”,以拉孜县曲夏镇、江孜县江孜镇为“两翼”,以雅鲁藏布江、拉孜—聂拉木、桑珠孜—江孜—亚东为“三轴”,以中部城镇化重点发展区、北部牧矿保护性开发区、沿边生态屏障旅游边贸区为“三区”的“一核两翼三轴三区”城镇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高原新型城镇体系。推动桑珠孜区与各县协调发展、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大力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严格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维护稳定的要求和措施,努力实现“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防范和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深入开展反对十四世达赖集团分裂活动的斗争,彻底粉碎一切破坏西藏稳定、危害祖国统一的图谋。以深化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干部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为载体,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城乡发展稳定的长效机制,筑牢维护稳定的社会根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干部驻寺工作,落实好“六个一”、“九有”、“一覆盖”等各项利寺惠僧工程,继续开展和谐模范寺庙、爱国守法僧尼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便民警务站、“护城河”、联防队伍的作用,巩固和加强群防群治格局,维护和谐稳定。完善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反对分裂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强大合力。
  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办好民生十件实事,让每一个生活、工作在日喀则的人都能沐浴党的民生政策温暖的阳光,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扎实推进农牧民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住有所居问题。努力增加公职人员岗位、购买更多公益性岗位、增强企业就业吸纳能力、发挥就业援藏优势,推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好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就业问题。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健全农牧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服务体系,通过政策扶贫、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援藏扶贫和加大投入等多种途径推进扶贫开发,切实把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力争覆盖率均达到100%;积极开展文艺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和文艺创作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推动民主政治进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解决问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快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发挥工商联的积极作用,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守住生态保护这条底线、红线、高压线,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守好绿色生命线。严格按照规划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强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实现保护与建设良性发展。编制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加强珠峰、雅江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确保主要河流、湖泊水质优良,城镇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对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健全草原生态奖补政策,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完善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制,加大太阳能、沼气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以重点工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大江大河源头区、草原、湿地、天然林、地质遗迹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水土流失、土地草场沙化综合治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好“一江四河”流域防护林、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开展好318国道沿线、重点县城周边绿化带建设,力争每年完成各类造林20万亩以上。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认真落实新形势下从严治党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提供有力保障。强化党的政治纪律、组织原则和党纪、政纪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党性原则和政治意识。加强培训教育,加快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市场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树好选人用人导向,把政治坚定、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加大基层干部、反分裂斗争一线干部、驻村驻寺干部、艰苦边远地区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制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使日喀则成为各类人才集聚、创业的沃土。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措施,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以“三严三实”为准则,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决好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两问题”、“一薄弱”问题,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新起点孕育新发展,新发展再续新辉煌。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坚信,有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特别是四省(市)、两企业的无私援助,有78万干部群众的团结奋进,宏伟的蓝图必将变成现实,日喀则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美丽的宁夏我的家……那里有着古西夏的风韵,有着党项先民的英魂,那里更有着勤劳勇敢的穆斯林儿女!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2-07
这官样文章,还是少贴的好。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2-09
没啥营养的文章
sy强身,yy强国!百姓强身,砖家强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2-09
江孜改设县级市吧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