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区、
地区、自治州驻地为
乡镇(为县市所辖但非县市驻地,不包括
县级镇)的名单
一、天津专区:杨柳青镇1953年,杨柳青镇由县级镇改属静海县,天津专区仍驻杨柳青镇,静海县仍驻城关镇
1958年,天津市由直辖市降为省辖市;撤消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
1961年,恢复天津专区,改驻天津市
1967年,天津市恢复为直辖市;天津专区改为天津地区,仍驻天津市【驻地不在本省】
1969年,天津地区迁驻安次县(地区、县均驻廊坊镇)
1973年,天津地区更名为廊坊地区 二、运城专区:运城镇1949年,设立运城专区,驻安邑县运城镇,安邑县仍驻城关
1950年,安邑县运城镇升格为县级镇【一说运城专区在1950年正式成立,直接驻县级运城镇】
1954年,撤消运城专区,与临汾专区(驻临汾县)合并为晋南专区,晋南专区仍驻临汾县
1955年,运城镇仍属安邑县
1958年,撤消安邑、解虞、临猗、永济4县,合并设立运城县,驻运城镇
1970年,撤消晋南专区,设立临汾地区(驻临汾县)、运城地区(驻运城县) 三、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镇1952年,撤消中部联合旗(驻贝子庙),并入西部联合旗,锡林郭勒盟仍驻贝子庙,西部联合旗仍驻罕布音庙(一作汉布音庙)
1953年,贝子庙更名为锡林浩特镇
1956年,西部联合旗更名为阿巴嘎旗
1963年,析阿巴嘎旗锡林浩特镇等地,以及西乌珠穆沁旗一部分,设立阿巴哈纳尔旗
1983年,撤消阿巴哈纳尔旗,设立锡林浩特市 四、徽州地区:屯溪镇1961年,撤销屯溪市,并入休宁县【1960年实施】
1961年,休宁县从屯溪镇迁回海阳镇同年,恢复徽州专区,驻休宁县屯溪镇;休宁县仍驻海阳镇
同年,恢复屯溪市
1963年,撤销屯溪市,并入休宁县为屯溪镇
1964年,屯溪镇升格为专辖镇【无批文】
1971年,徽州专区改为徽州地区
1975年,撤销屯溪镇,设立屯溪市 五、闽侯专区:螺洲乡1949年,保留第四专区,仍驻林森县螺洲乡,林森县仍驻西涧乡
1950年,第四专区更名为闽侯专区,林森县更名为闽侯县,迁驻义序,又迁驻尚干
1953年,闽侯县迁驻螺洲乡
1956年,撤消闽侯专区
1959年,恢复闽侯专区,仍驻闽侯县(螺洲镇)
1970年,闽侯专区迁驻莆田县,闽侯县螺洲镇划归朝阳区(今仓山区)
1971年,闽侯专区改为莆田地区 六、鹰潭专区:鹰潭镇1952年,撤消上饶专区、浮梁专区,合并设立鹰潭专区,驻贵溪县鹰潭镇,贵溪县仍驻雄石镇
1952年,鹰潭专区更名为上饶专区,迁驻上饶市
七、抚州专区:抚州镇1964年,撤消抚州市,并入临川县,抚州专区仍驻原抚州市驻地抚州镇,临川县仍驻上顿河镇
1969年,恢复抚州市
八、惠民地区:北镇1952年,惠民专区从惠民县迁驻滨县北镇,滨县仍驻城关镇
1958年,撤消滨县,并入惠民县,惠民县从城关镇迁驻北镇;同时惠民专区更名为淄博专区,驻淄博市张店区
1961年,恢复滨县,仍驻原滨县城关,惠民县迁回原惠民县城关;淄博专区更名为惠民专区,迁驻滨县北镇
1967年,惠民专区改为惠民地区
1982年,析滨县北镇等地,以及博兴县一部分,设立滨州市
1992年,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 九、周口地区:周口镇1965年,设立周口专区,驻商水县(驻周口镇),周口镇实际由专区直辖【无批文】
1969年,周口专区改为周口地区
1973年,国务院批复周口镇为县辖镇,实际仍为专辖镇
1975年,商水县迁回城关
1980年,以周口镇设立周口市 十、驻马店地区:驻马店镇1965年,设立驻马店专区,驻确山县驻马店镇,确山县仍驻城关,驻马店镇实际由专区直辖【无批文】
1969年,驻马店专区改为驻马店地区
1973年,国务院批复驻马店镇为县辖镇,实际仍为专辖镇
1980年,以驻马店镇设立驻马店市 十一、黄冈专区:黄州镇1949年,仍为黄冈专区,仍驻黄冈县黄州镇,黄冈县仍驻团风镇
1955年,黄冈县迁驻黄州镇
十二、咸宁地区:温泉镇1965年,设立咸宁专区,驻咸宁县温泉镇,咸宁县仍驻永安镇
1970年,咸宁专区改为咸宁地区
1983年,咸宁县改为咸宁市
1998年,撤消咸宁地区,设立地级咸宁市
十三、涟源地区:娄底镇1977年,设立涟源地区,驻涟源县
1978年,涟源地区迁驻涟源县娄底镇,涟源县仍驻蓝田镇
1980年,析涟源县娄底镇等地设立娄底市
1982年,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 十四、黔阳专区:安江镇1952年,芷江专区更名为黔阳专区,从芷江县迁驻黔阳县(驻安江镇)
1953年,撤消洪江市,并入黔阳县为洪江镇,黔阳县迁驻洪江镇,黔阳专区仍驻安江镇
同年,恢复洪江市,黔阳县迁回安江镇
1961年,析黔阳县城区部分,设立安江市
1962年,撤消安江市,并回黔阳县
1968年,黔阳专区更名为黔阳地区
1978年,黔阳地区迁驻怀化县
1979年,析怀化县城区设立怀化市
1981年,黔阳地区更名为怀化地区 十五、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冲山镇→通什镇1953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专区级)从乐东县迁至保亭县冲山镇(重昌),保亭县仍驻保城镇
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驻地迁至保宁县通什镇,保亭县仍驻保城镇
1959年,自治州驻地迁至海口市,保亭县则撤消并入崖县
1960年,恢复保亭县,改驻通什镇
1961年,自治州驻地迁回通什镇
1962年,保亭县迁回保城镇,自治州仍驻通什镇
1966年,通什镇更名为红旗镇
1980年,红旗镇恢复为通什镇
1986年,析保亭县通什镇等地设立通什市
1987年,通什镇改为冲山街道办事处
同年,撤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93年,冲山街道办事处改为冲山镇
2001年,通什市改名为五指山市
2012年,五指山市冲山镇更名为通什镇 十六、广安地区:广福镇1993年,设立广安地区,驻广安县广福镇,广安县仍驻浓洄镇
1998年,撤消广安地区,设立地级广安市
十七、阿坝藏族自治州:刷金寺乡1954年,藏族自治区(专区级)从茂县迁至理县刷金寺
1955年,藏族自治区改为阿坝藏族自治州
1958年,自治州从理县刷金寺迁至马尔康县,理县从兴隆镇(即杂谷脑)迁至刷金寺。
1959年,理县迁至哈拉玛
1960年,撤消理县,设立红原县,红原县驻哈拉玛,以原理县和阿坝县各一部分为辖区,理县其余部分并入茂汶羌族自治县、马尔康县,刷金寺改属红原县。1963年以茂汶羌族自治县原理县部分,恢复理县,驻杂谷脑镇
1987年,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十八、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六库镇1978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从碧江县迁至泸水县六库区,泸水县仍驻鲁掌镇
1987年,六库区改为六库镇
2004年,泸水县迁至六库镇
十九、思茅地区:思茅镇1960年,撤消思茅县并入普洱县,思茅专区仍驻原思茅县城复兴镇,普洱县仍驻磨黑镇
1965年,普洱县迁驻宁洱镇
1970年,思茅专区改为思茅地区,复兴镇更名为思茅镇
1981年,恢复思茅县,仍驻思茅镇
二十、大理专区:下关区1950年设立大理专区;析凤仪县下关镇和大理县一部,设立下关区(专辖)
1951年撤销下关区,设立下关市
1956年撤销大理专区,设立大理白族自治州
1983年撤销下关市、大理县,合并设立大理市 廿一、阿里地区:昆萨区→狮泉河镇1960年,设立阿里专区,驻昆萨区(一作昆沙、昆莎);设立噶尔县,驻亚沙(一作雅沙、雅莎)
1966年,阿里专区迁至狮泉河镇;噶尔县迁至昆萨区(噶尔新村)
1970年,阿里专区改为阿里地区
1987年,噶尔县迁至狮泉河镇
廿二、山南地区:泽当镇1960年,设立山南专区,驻乃东县泽当镇;设立乃东县,驻乃东乡
1970年,山南专区改为山南地区
1987年,撤消乃东乡并入泽当镇,乃东县实际仍驻乃东村
廿三、林芝地区:八一镇1983年,设立林芝地区,驻林芝县八一镇,林芝县仍驻达则乡(普拉)
1999年,达则乡改为林芝镇
2005年,林芝县迁至八一镇
廿四、庆阳地区:西峰镇1949年,设立庆阳专区,驻庆阳县西峰镇,庆阳县仍驻城关
1955年,撤消庆阳专区,并入平凉专区
1962年,恢复庆阳专区,仍驻庆阳县西峰镇
1968年,庆阳专区改为庆阳地区
1986年,析庆阳县西峰镇等地设立西峰市
廿五、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镇1958年,撤消夏河县,设立德乌鲁市,驻地从拉卜楞镇迁到合作镇。自治州同步迁到合作镇。
1961年,撤消德乌鲁市,恢复夏河县,驻地迁回拉卜楞镇。自治州仍驻合作镇。
1996年,析夏河县合作镇等地设立合作市
廿六、果洛藏族自治州:吉迈滩→麦仓1953年,设立果洛藏族自治区(专区级),驻达日工作委员会吉迈(滩);同时设立达日工作委员会,驻达日
1955年,果洛藏族自治区改为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工作委员会改为达日县
1958年,果洛藏族自治州迁驻甘德县麦仓,甘德县仍驻甘德(滩)
1960年,果洛藏族自治州迁驻玛沁县大武,同时玛沁县从依盖齐迁驻大武,达日县则迁驻吉迈
廿七、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大柴旦1955年,设立柴达木工作委员会(专区级),驻噶尔穆工作委员会(县级)
1956年,柴达木工作委员会改为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迁驻马海临时工作委员会柴达木,设立马海临时工作委员会(县级),驻马海
1957年,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改为柴达木行政委员会
1959年,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与行政委员会合署办公
1960年,析马海临时工作委员会和噶尔穆工作委员会各一部分,设立大柴旦市
1963年,撤消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并入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大柴旦市划归自治州
1964年,大柴旦市降格为大柴旦镇(自治州直辖)
1992年,以大柴旦镇设立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县级) 廿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察汗乌苏→大柴旦→德令哈镇1953年,设立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专区级),驻都兰自治区察汗乌苏,都兰自治区(县级)仍驻香日德
同年,都兰自治区更名为都兰藏族自治区
1955年,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改为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都兰藏族自治区改为都兰县
1959年,自治州与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合署办公,驻柴达木行政委员会驻地大柴旦;都兰县迁驻察汗乌苏
1960年,析马海临时工作委员会和噶尔穆工作委员会各一部分,设立大柴旦市
1963年,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更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同时撤消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并入自治州
1966年,自治州迁驻乌兰县德令哈,乌兰县仍驻希里沟
1973年,析乌兰县德令哈城区设立德令哈城关区,由自治州直辖
1980年,德令哈城关区仍属乌兰县
1983年,德令哈城关区改为德令哈镇,1986年正式成立
1984年,希里沟公社改为希里沟镇
1985年,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更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88年,析乌兰县德令哈镇等地设立德令哈市
廿九、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1995年,海北藏族自治州从门源回族自治县迁至海晏县西海镇,海晏县仍驻银滩乡(三角城)
2001年,银滩乡改为三角城镇
三十、银北地区:大武口镇1972年,设立银北地区,将自治区直辖的1市3县划归银北地区,地区驻石嘴山市大武口镇,石嘴山市仍驻石嘴山城区
1975年,撤消银北地区,设立地级石嘴山市、一区(大武口)、二区(石嘴山)、三区(石炭井),石嘴山市迁驻大武口
[ 此帖被夕阳西下在2021-03-03 12:4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