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64阅读
  • 0回复

[安徽]【微博转帖】谈谈宣城建设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10-02
谈谈宣城建设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几个问题

2015-06-24 15:15 朱跃武-

阅读 13

                                    谈谈宣城建设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几个问题





        按照我对皖苏浙交汇区域的理解,这片区域基本与历史上的丹阳郡(不含今黄山市)管辖范围差不多,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这一区域的高淳、溧阳、长兴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客观而言宣城对其辐射很弱。南陵、芜湖县已是芜湖市属地,但是距离宣城近于芜湖市,辐射可能性较大。泾县、郎溪、广德、宁国与宣城市区相邻,但是交通距离都超过35公里,辐射带动有限,特别是广德和郎溪受湖州影响很大,宁国县域经济较强,独立性较好,弱化了对宣城市区的依赖。绩溪、旌德交通距离宣城市区超过100公里,尤其绩溪传统是徽州辐射范围,跟宣城交流有限,加之合福高铁的通车,杭黄高铁、皖赣客专的兴建,绩溪的离心能力越发增强。


基于上述态势,结合宣城的自身优势,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宣城打造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要充分重视的。





一、   强化交通,内畅外联,打造两个枢纽,增加区域辐射力


      宣城是三省交汇区域最早通达火车和高速的城市,也是最早有两条铁路和两条高速交汇的城市,曾经风光一时。现在宁杭高铁、合福高铁、宁宜城际环伺周边,周边高速更是四通八达,宣城的交通优势不断弱化,为此必须强化外部交通建设,要致力于高速交通和城际交通的建设。在意见的基础,除了打造现有新火车站区域的公铁交通枢纽外,建议研究建设宣广城际、芜宣宁城际,宣泾太高速,宣郎快速路,南漪湖通用机场、宣郎溧运河等交通项目,尤其是宣城北城交通枢纽的设想,建议选址青弋江北大道、南漪湖大道可将宣镇铁路、宣铜铁路、宣狸高速、宣郎快速路,南漪湖通用机场、宣郎溧运河等汇聚于此,有利于“公铁空水”零距离衔接,有利于空间上靠近苏南,浙北,有利于南漪湖产业集聚区的打造和生态优势的实现,有利于郎溪撤县设区与宣城主城一体化发展。


       在北部建设的带动下,加快完成水阳江大道闭合段,青弋江大道北段和东段,宛溪北路及跨宛溪河大桥(建议命名澄江大桥)建设。建设宛陵路和宛陵路跨宛溪河大桥(建议命名东头湾大桥),打通昭亭北路、敬亭路、拱极路、澄江路、宛溪路间的东西横向联系,形成主城区完整的三主三环(三主:宝城路—宛陵路、昭亭路、梅溪路-鳌峰路;三环:梅溪路-宛溪路-宛陵路-昭亭中路、水阳江大道、青弋江大道)的城市路网框架,有效分流交通,城市街巷适度加密,增强微循环。





二、发挥文化和生态优势,做实产业,调整行政区划,推动新型城镇化


      宣城的产业发展较弱,产业链单薄,产业体系较弱,产业集群乏力,新型产业,特别是生态环保、智慧创意、旅游休闲产业不足。在继续做好以经济开发区为基础的产业经济,形成产业高地,不断吸引人才,在此基础上,要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有所突破,建议建设南漪湖旅游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养老养身、休闲度假、文化创意、都市农业、体育运动等。南漪湖是宣城最大,面向未来最有潜力,也是对苏南和浙北最具吸引力且独一无二的战略性资源,以此推动宣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郎溪撤县设区,推动郎溪融入主城区,带动沿湖洪林、沈村、新河、水阳、狸桥、东夏、毕桥等卫星城镇的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实现宣城滨湖甚至环湖发展。此外,随着合福高铁的通车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泾县适时撤县设区对宣城主城区的发展也是势在必行,如此宣城主城区将自动晋升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范围,宣纸将真正成为宣城的宣纸,同时两年内稳定宣城的交通优势,提升宣城文化旅游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三、完善设施,营销精致空间,建设休闲型居游城市


      宣城主城区地处江南,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文化积淀、生活节奏、民风民俗都很适合休闲城市的打造。一是搞好交通换乘,加密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长通行时间,增加城市公共骑行系统,打造居游步行系统;二是优化医疗、体育、文化、娱乐、购物、餐饮等设施布局,建设城市休闲空间,建设老城的府山-景德寺塔历史文化休闲区、黄金山(含老宣师)-小九华老城文化休闲区、宛溪河水系水景观文化休闲区、叠嶂路时尚购物娱乐休闲街;新城的彩金湖政务文化休闲区、文房四宝产业园-扬子鳄保护区书画艺术科普生态休闲区、新港国际高尚寓所休闲区、宛陵湖现代城市生活休闲区;城郊的敬亭山诗歌文化休闲度假区、南漪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三是增加城区绿化,营造全时全域全层次的植物景观,设置本土文化建筑小品和景观雕塑,以此柔化城市休闲空间,增加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增加城市柔性和韵味,充分利用现有城区起伏地貌,营造层次丰富的景观;四是创造新业态,闪亮夜休闲。发展城市休闲街区骑行、滨水餐饮、城市演艺、非遗展示、水上娱乐等宣城休闲新业态。





四、超常规重视人才,夯实打造中心城市最重要的智力和执行基础


      城市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是举世公认的真理。面对皖苏浙交汇区域的其他地级城市以人才为基础的强势发展,宣城打造中心城市必须想方设法网罗各界人才,既要智力支持,更要落地执行。一是真诚地挽留合工大宣城校区的毕业生留宣工作创业,合理引导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以服务宣城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就业愿望,同时必须以超常规的条件引进外地人才来宣发展。二是依托合工大宣城校区设立宣城智库,作为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就打造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需要的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提出科学实施路径。宣城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不强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宣城的关注、认识、研究不足,对宣城的发展定位、方向、路径不清晰,必须尽快改变这一局面,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三是以社会购买的方式获取中心城市发展所需的社会研究和科学技术等智力成果,其实目前的城市规划、旅游规划基本都是这种模式,今后还可以扩大到其他方面。四是有效培养本土人才,帮助解决资金、人员等问题,鼓励本地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引进国内外高校来宣设立以文房四宝为基础的文化创意类的高等教育机构。

(来源@新浪微博@朱跃武-)
等到烟火清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