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工程第一根桩基缓缓入地,这不仅预示着世界最大单体卫星厅将坐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也标志着上海航空枢纽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启动。据悉,这一工程计划在201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且施工期间不会停航。届时,乘客可以乘坐地下捷运在卫星厅和候机楼之间往返。
浦东国际机场现有两座航站楼、四条跑道和三个货运区。2008年投入使用的浦东机场二期工程设计目标为年旅客吞吐量4200万人次,今年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6000万人次,已超设计容量,飞行区、航站区都将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因此,卫星厅的建设势在必行。
据介绍,卫星厅工程是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主体工程,由两座相连的卫星厅(S1和S2)组成,形成工字型的整体构型,年处理旅客设计能力为3800万人次,2019年建成后,浦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将达到8000万人次。
卫星厅总建筑面积62.2万平方米,为目前世界上最大单体卫星厅,其规模比浦东机场T2航站楼(48.55万㎡)还大近14万㎡。卫星厅采用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国际分流的基本剖面布局,为基地航空公司的枢纽化运作提供方便。卫星厅设有83座各类登机桥固定端,能够提供86-125个各型机位,并考虑了未来的适当预留。
作为航站楼服务功能的延伸,卫星厅与T1、T2航站楼流程相衔接,单程距离在2公里,届时,将形成“航站楼+卫星厅”一体化运营模式,承担了旅客出发候机、到达、中转服务功能。据悉,卫星厅与T1、T2主楼将通过旅客捷运系统连接,旅客摆渡一次耗时5分钟。捷运车站设置在卫星厅S1、S2核心区的地下中部,电梯和自动扶梯可将旅客快速转送到卫星厅每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