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贸区申报僧多粥少,河北官员期待,早前未能晋级的曹妃甸,能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加挂自贸区招牌。
3月11日,河北日报报道称,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建议,增设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扩大制度创新成果,协同推动津冀对外开放。
段惠军在全国“两会”期间的一个小组讨论会上提出了上述建议。
他给出的理由是,曹妃甸地处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核心位置,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诸多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曹妃甸和天津自贸区港口、区位、土地、产业优势非常相似,且有互补空间,同处环渤海中心地带,立足京津冀、面向东北亚,都在开发建设发展阶段。
“这是一件好事情。”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田学斌接受采访时表示,地理位置上曹妃甸和天津港相近,曹妃甸若能纳入天津自贸区,在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可以享受和天津自贸区一样的待遇,有利于河北发展,应该予以支持。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彭建强也持支持态度,他对澎湃新闻表示,从国家层面而言这也是可行的。天津港、唐山、沧州以及曹妃甸本来就是一体的,将这些小块的成熟地段都整合起来,才能突破当前的经济布局。
“曹妃甸若能加入天津自贸区,既可享受特殊政策,进而可进一步地吸引商贸业务,同时增加本地的经济量。”彭建强说。
去年4月挂牌的天津自贸区,其定位是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
有消息人士说,目前国家层面也有考虑,是不是要扩大天津自贸区范围。
田学斌认为,将曹妃甸纳入天津自贸区片区,一方面,可加快促进试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政策推广,河北在拓展对外开放方面还存在很大空间,可允许河北先行先试。
段惠军也表示,增设天津自贸区曹妃甸片区,是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路径的生动实践,可以最大限度释放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最大程度让河北分享发展红利,有利于缩小河北与北京、天津的差距。
对于曹妃甸和天津的产业合作,田学斌认为,曹妃甸可依托其本身的产业基础(铁矿石),发挥窗口作用,对接天津的产业出口,促进河北的产业输出,同时支持融资租赁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曹妃甸和天津优势互补。
据了解,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以及天津自贸区的建设,均被纳入京津冀正在打造的先行先试平台中。
这也是段惠军判断,“现在建立曹妃甸片区,时机已经成熟”的理由。
他建议,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复制、推广天津自贸区行政管理体制,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调整河北行政审批事项、标准、流程与自贸区并网接轨的行政许可审批系统。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丛屹分析,早在京津冀三地签署的合作协议框架中,就曾明确指出,天津自贸区将与北京和河北分享红利。他认为,天津自贸区跟内地的合作可以通过增设窗口,开设辅区等多种方式。事实上,天津港已开始以投资关系与河北进行合作。
在丛屹看来,若曹妃甸纳入天津自贸区,有利于曹妃甸地区钢铁业的升级,以及承担大宗原产品的运送功能。
“目前河北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压力很大,尤其是唐山、曹妃甸地区,原先很多国际铁矿石、大宗原材料都在该地转运,但当下经济滑落速度快,政策红利及时向河北或者曹妃甸地区延伸是非常必要的,也有利于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丛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