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14阅读
  • 14回复

[历史地名]寻找历史上的新加坡铁矿山旧址或相关地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3-31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外祖父下南洋去的新加坡,在一处铁矿山当劳工。如今他们那一辈人都过世了,也好多年过去了,我想知道新加坡的铁矿山旧址到底在哪?最好有地图资料,想深入的了解了解。
见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2a3670102w84p.html

不见踪影的铁矿山,你到底在哪里?
我外公的“下南洋”


有地图的希望上幅清晰的图上来,有资料的给拍张图上来。谢谢。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3-31
@五车地图   :
       “此外,马来亚和新加坡华侨还通过抵制日货、发动罢工等方式,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1937年11月8日,日本在马来亚的第二大铁矿柔佛(bā——笔者注株巴辖铁矿1000多名华工发动总罢工,全体离开矿区。不久,马来亚最大的日资铁矿登嘉楼(一译丁加奴——笔者注)龙运铁矿的华工也发动罢工,到1938年3月初,所有2700多名华工全部离开矿区。甘马挽、文德甲、芙蓉、彭加兰等地的华工也纷纷举行罢工。”(《马来西亚概论》,龚晓辉、蒋丽勇等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当时日本人在星洲(即今新加坡——笔者注)有很多铁矿山,从这里开采的优质铁矿满足了日本国内25%的供应,而日本国内生产的武器弹药则是运到中国大陆来屠杀中国人的。从1938年起,马来亚新加坡华人开始对日货的抵制和发动日本人矿山企业的大罢工,动员日本企业的工人退职,让日本人企业开不了工,林谋盛是这次运动的策划人之一。位于(马来亚)丁加奴(一译登嘉楼——笔者注)龙运铁矿(全称星洲龙运铁矿或登嘉楼龙运铁矿——笔者注)是日本人的企业,雇用华工近三千人,是日本人开办规模最大的铁矿,生产大量的铁矿石运往日本制造军火。林谋盛考虑,如果能够发动龙运铁矿华工罢工,将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而日本人也早有准备,在矿山上设立武装警备队,严防外来人进来宣传鼓动。林谋盛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矿区,成功地策动了来自中国内地河南山东、温州、福州等地的三千名矿工停工离开矿山,甚至一大批人因此而乘船返回了中国。龙运铁矿华工集体罢工后,逼使铁矿陷于瘫痪,日本军火工厂也被迫停产。这一罢工事件不仅震动星马地区,而且轰动了世界,当时的各国通讯社纷纷发出电讯报道。”(《米罗山营地》, 陈河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6-04-02 12:34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03-31
弹丸之地居然也有铁矿,长知识了!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03-31
回 长白游侠 的帖子
长白游侠:弹丸之地居然也有铁矿,长知识了! (2016-03-31 15:48) 

估计距离新加坡不远,在马来亚南部附近。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03-31
回 超微星 的帖子
超微星:@五车地图     :
       “此外,马来亚和新加坡华侨还通过抵制日货、发动罢工等方式,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1937年11月8日,日本在马来亚的第二大铁矿柔佛峇(kè,刻——笔者注)株巴辖铁矿1000多名华工发动总罢工,全体离开矿区。不久, .. (2016-03-31 15:00) 

谢谢啦,真详细。
本帖提到的人: @五车地图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03-31
又找到不少资料:龙运铁矿工人大罢工史料
谢谢杭州—图迷、都匀—地图守望者,帮我找到了不少资料

龙运铁矿工人大罢工史料
李恩涵:东南亚华人史

496页:
        华侨抵制日货的行动,很快使日货输入新、马的货值迅速减少,如1937年7月份内日货输入新、马的,尚达力币4600000元,是年12月份的输入额,则减至1918000元,只为中日战争爆发之月的19%。另一项统计则指出,1937年全年日货输入新加坡的货值为力币40482000,1938年则锐减69%,输入额只为力币12426000元,1939年为12380000元。日货输入马来亚的数额,据一项日本资料称,在七七事变爆发的7月份原为日币8800000元,至是年12月,则锐减为原额的26.1%,只为日币2300000元。1938年7月,再减为日币22300000元,只为上年总额的20.8%。由此可见新、马华侨抵制日货运动的成效了。

抗日救亡运动之拒为日资矿团工作与医药援华


        此外,马来亚华侨也拒绝为日本人在马来亚投资开采的铁矿、铁攀石土矿与锰矿工作,拒绝间接协助日本制造屠杀中国人的武器与弹药。战前日本在马来亚所开采的铁矿,规模最大者首推位于丁加奴州东南部的龙运(Dungan)及甘马挽的矿场,其次则为位于柔佛州西北境的山合株巴辖(Batu Pahat)的铁矿,其他小矿场尚多,每年合计可供应日本铁矿石达100万吨。日本月原株式会社最早在1927年左右即获得山合株巴辖铁矿的开采权,雇佣华工千余人;七七事变对华作战后更大事扩充,矿工增至3000多人,为日人在马来亚之第二大铁矿。七七事变后,华矿工激于义愤,即拟发动罢工,拒绝为日人工作,但因准备不周,才暂先在调解下复工。至1937年11月8日,在当地华侨筹赈分会的策动下,热血沸腾的爱国矿工们,再度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罢工,拒绝为日本人工作,罢工者群,带妻抱儿,成群结队,离开矿场,蔚成为大行列,情形甚为悲壮,表现了华侨爱国家爱民族的伟大情操。罢工矿工们抵达山合株巴辖市镇后,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为他们筹备膳宿,秩序井然。当地华侨商会并为他们介绍新工作,或协助他们至他埠谋生;有300多人为国民党人侨领林谋胜(后卫地下抗日一三六部队之领袖,不幸为日军缉获,狱中不屈壮烈牺牲,国府军事委员会追赠少将官衔)安插至新加坡的建筑公司工作;其他矿工也在不到三星期之内,获得了适当的谋生出路。




        1937年12月8日,山合株巴辖铁矿附近的Sir Medan矿场的同一家日本公司的800名矿工,也罢工离开矿场,使该矿只剩下100名日本工人在工作。其附近Bukit Basir的铁攀石土矿场的85名华工,也在同日响应行动,使该矿完全陷于瘫痪。山合株巴辖华侨商会也对他们很快给予适时而有效的救济。

        马来亚北部丁加奴州的龙运铁矿,为全马日资铁矿中之最大者,而且由日本政府直接投资经营,雇有华工2700多名,其中山东籍者800多人、浙江温州籍者700人、广府人700人、福建人500多人;此外,并有日本工人与日据下之台湾工人共400多人。由于该铁矿僻处北马,而且山合株巴辖铁矿的罢工事件,使其提高警惕,所以,日人对于龙运铁矿矿区的管制与防范,非常严密,不只所有入山的道路均予封锁,也加派人员严密监视各矿工的行动,并禁止所有华文报纸与书籍运入矿区,以免矿工受到反日宣传的影响。1938年2月,新加坡侨领庄惠泉(后任林谋胜之一三六部队的副部队长,官拜国府军事委员会上校)奉命前往龙运发动工人组织起来,先集合当地筹赈会侨领与铁矿内热心的工头,共同策划罢工的各项步骤;并说服了所有工头,然后再由工头说服了所有工人,大家一批一批的离开了矿场。3月初,全部华人矿工皆罢工离山,搭船车前往新加坡,暂住在金炎路南洋华侨师范学校的校舍内。中国驻新总领事馆及中华总商会都派代表前来慰劳他们,各侨团并在大世界游艺场觉醒欢迎大会,到会者除龙运矿工2000-3000名外,还有工商学界华侨5000多人。爱国情绪高涨,盛况激动人心。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并出钱出力,统一救济各爱国矿工,特举王友士、林谋胜、庄惠泉、胡少炎、黄奕欢等五人负责料理一切。他们尽其所能,或为各工友介绍工作,或报效供给他们白米、胶鞋、毛巾,或资助他们半价船票回国。

        与此约略同时,在龙运铁矿附近的甘马挽(Kemaman)铁矿工作的数百名华矿工,也自动停工离职。该地英殖民当局为表示同情,另雇用他们担任修筑公路的工作。附近为日人铁矿承包运输与制造运船的华工,也拒绝再为日本人工作,工头林接文等并登报声明:与敌铁矿山完全断绝关系,并同所辖工人离山。其他日人在白沙滩、金金港、加亨等地各矿,华工也罢工离去。日人在丁加奴州所开锰矿矿场的华工,也参加了罢工,不肯再继续为日敌工作。

        在森美兰州日本人所有的橡胶园工作的一些华工,也不再为其工作。座落在新加坡密陀律(Middle Road)与实利已一带的日人住宅,其华籍女工也相率辞职不干,不肯再为敌寇之人服务。华侨屋主甚至通知日本租户,应于指定时间内离开所租的房子,或将房租增加一半。德士司机则拒绝日本人乘坐;华籍海员也拒绝运货物去日本。

        除去积极性的筹募义捐与购买公债,与消极性的抵制日货与不为日寇作开矿工人之外,星、马华侨在八一三沪战之后也很快组织了战地医疗队和救伤队,在募集旧衣、棉衣与救伤药品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新加坡筹赈会自1937年10月中旬后,即开始征募医生。

        至于募集旧衣方面,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主持下,各会馆自1937年9月开始收集旧衣,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即收集了50万件旧衣服,运交国内的难民组织发放。

南洋等筹赈总会的组成与其对南洋各地的筹捐配额


        抗战进入了1938年夏季,显然已迈入了另一阶段的长抗战。是年5月11日,新、马华侨最主要的方言群福建帮的故乡城市厦门为日军占领,对闽侨汇寄家费的例常方式,不无影响,对华侨的民心士气,更有刺激的作用;菲律宾侨领李清泉因此倡议在香港召开东南亚各地去的闽侨代表会议,共商对策。惟以香港距离东南亚地区较远,且当地英当局不甚支持此议,又因会议只限福建华侨,范围太窄,荷属东印度侨领庄西言,乃与李氏函商,改在新加坡召开东南亚各地华侨领袖共集新加坡,商讨救国大计。蒋委员长令由行政院长孔祥熙办理。庄氏又另外致函陈嘉庚,提议此事;1938年7月,孔祥熙乃专电新加坡筹赈会主席陈嘉庚探讨此事之可能性,并另电驻新总领事高凌百当面与陈氏洽商,陈氏深表赞成,毅然答应承担召开东南亚华侨代表大会的重任。

        此南洋华侨代表大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实与英殖民当局的态度密切相关。由于英驻新、马总督汤玛斯秉承英政府的命令,虽然对中日战争力持表面上的中立政策,实际上英国政府和汤玛斯本人都是同情中国的。所以,新加坡华民政务司佐顿虽然屡次告诫新、马筹赈会,不准将所筹赈款,作为军用,也不准抵制日货,但事实上只要筹赈工作进行地不过于激烈与表面化,英当局是不曾干涉的。所以,在英当局默许与同意的情况下,陈嘉庚才能顺利的着手筹备这次东南亚华侨各地区代表空前绝后的盛会,并于1938年8月25日,正式通知各地选举代表来新加坡集会,规定大城市应选代表12人,中型城市选代表8名,较小城市选代表6人,旅费自备。新加坡所成立的大会筹备处,并拟定了全部的会议议程,使大会很顺利地准时于是年10月10日国庆日在新加坡武吉知马路陈氏本人原先捐办的南洋华侨中学召开。参加者有马来亚、菲律宾、香港等9属43城市的168名代表。东南亚华侨代表大会连续集会了一个星期,在10月15日并通过议案,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阳筹赈总会或南侨总会)。南侨筹赈总会会址设于新加坡武吉巴棱路43号怡和轩俱乐部。

        (以下为各东南亚各地华侨捐款数额。1938年11月至1939年10月,丁加奴第三,新加坡列第四,每人平均捐17.46元)丁加奴州华侨人数虽然较少,但在每人平均的捐款数额上,却高局第三位之前茅,这可能与该州境内日本人所办龙运铁矿的华人矿工群起发动罢工所引起的爱国热潮有关。

日占南洋期间(1941年12月-1945年8月)对南洋华人的暴行


        1942年2月18日至3月上旬之星洲(新加坡)检证(日人称之为肃清)之役,被屠杀的华侨竟达25000人至5万人之多。稍后,更以发动另一次大屠杀为威胁,勒索星、马华侨马币5000万元的巨额(战前马来西亚全境包括北婆罗洲、砂月老越、汶莱三邦的货币流通总额不过220000000万元左右,而英军在新加坡陷落前又焚烧了马币1亿元左右)。除去日军在登陆北马哥打山合汝(Kota Bahru)之后,一路南下进攻期间的焚杀奸掠的战争行为之外,在新加坡检证之役前后,他们也发动了柔佛州新山(Johore Bahru)大屠杀、吉隆坡的大肃清、槟城(槟浪屿)的两次大检举与马六甲的大屠杀等,每次都涉及集体性的巨大生命损失。除此之外,东南亚华侨社会只在战争初期所遭受的类似较小规模的集体性屠杀,竟不下29次之多。英军韦尔德上校(Col.Cyril H.H.D.Wild)为英陆军战犯调查部总联络官,精通日文日语,曾在东京战争法庭上引述马来亚柔佛苏丹前医官碧德勒医生(Dr.Bedler)的话说,日军与日宪兵在马来亚所屠杀的华人总数,即使不计华人义勇军的死亡人数,亦当在15万人以上。

日占新加坡初期对华人的检证屠杀暴行


        检证大屠杀毫无疑义地是日军对新加坡、马来亚等华侨支持中国国民政府抗日的一项膺惩行动,而与日军战时在其他各地的集体暴行一样,具有意图恐吓、杀一儆百的目的;但其所用的籍口,则为肃清抗日分子以应付当地军事上的需要。日军当局自发动此役之初,即认为是一项军事扫荡,早在英军在新加坡投降之前,即已有所布置;但此一军事扫荡的目标,纯为非战斗人员、无武装的平民,其味违反第四项海牙战争公约的条文与精神,实为最明显之事。
624页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03-31
峇在东南亚念ba。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03-31
回 xuanyiyang 的帖子
xuanyiyang:峇在东南亚念ba。 (2016-03-31 17:02) 

类似  巴鲁,比如柔佛巴鲁。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03-31
马来西亚最大铁矿

位于丁加奴州
トゥレンガヌ州

瓜拉龙运武吉比西铁矿山
日本人叫 龙运矿山

龙运矿山株式会社
ドングン鉱山株式会社

ドングン鉱山 龙运矿山
クアラドゥングン 瓜拉龙运


第二大铁矿

柔佛州的峇株巴辖
バトゥ パハト

属于石原产业パセル矿山
铁山seri medan
パセル鉱山
パセル = Passer
paseru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03-31
林谋盛
        林谋盛(1909-1944)福建南安人。新加坡华侨。中英政府签订协定被派往印度及锡兰受训,参加“一三六”部队“龙组任马来西亚华人正区长。六月二十九日被捕殉国。葬新加坡麦利芝。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年三十五。

策划铁矿罢工


        抗日战争爆发后,眼看日寇野蛮侵略中国,林谋盛和广大华侨同仇敌忾,积极参与发动侨界抵制日货,筹集赈款,支援祖国抗日。1937年底,在星马一些日本人开办的胶园及铁矿,华侨工人痛恨日寇残杀祖国同胞的罪行,纷纷激起爱国义愤,不顾一切奋起罢工,在巴株巴辖、甘马挽及加烘的日人铁矿,罢工的华工达千余人,在文德甲、芙蓉、彭牙兰等地的日人胶园,有数百人华侨工人罢工,抗日浪潮风起云涌。
        由日本政府在马来亚丁加奴州开办的龙运铁矿,雇用华工近3000人,是日人开办规模最大的铁矿,生产大量的铁矿石运往日本制造军火。林谋盛考虑,如果能够发动龙运铁矿华工罢工,将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于是他决定策划龙运铁矿华侨工人罢工。新加坡安溪会馆总务庄惠泉,平生钦佩林谋盛,这次更是支持林谋盛策划龙运铁矿华工罢工的壮举。

        1938年2月中旬,庄惠泉接受林谋盛之命,前往位于马来亚丁加奴州的龙运铁矿,组织华工罢工,林谋盛出面与龙运警方联系,得到警方的支持,使罢工得以顺利进行。至3月初,龙运铁矿近3000名华工全部罢工,先后离开矿山前往新加坡。罢工取得了胜利。罢工的华工在新加坡受到热烈欢迎,中国驻星总领事馆及中华总商会派代表慰问他们,各学校团体纷纷举行慰劳,林谋盛与各侨团于3月11日举行欢迎大会,罢工华工及华侨5000多人出席,盛况空前。
        龙运铁矿华工集体罢工后,逼使铁矿停产,日本军火工厂也被迫停产,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这一罢工事件不仅震动星马,而且轰动世界,当时的各国通讯社纷纷发出电讯,称这是华侨一次最伟大的爱国行动,是一件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是对抗日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1941年12月日寇南侵,林谋盛出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执委兼劳动服务团主任,并组织华侨抗日义勇军。1942年2月,当英殖民军撤退之际,义勇军即开赴前线,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四昼夜激战,消灭了大量的入侵之敌。


星洲沦陷后的斗争


        新加坡沦陷后,林谋盛被抄家,家属八人被捕。他在沦陷前夕,与庄惠泉等人奉命撤离新加坡,经印尼巴东乘澳洲巡洋舰赴锡兰,然后辗转到印度飞往战时陪都重庆,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咨议及福建省临时参议员。1942年6月,林谋盛奉命前往印度加尔各答,将流落在那里的2000多名华人海员组织为“中国留印海员战时工作队”,他与庄惠泉分任正副队长,主持海员训练工作。1943年,中英政府准备收复马来亚,林谋盛奉命与英军联络,组织中英联合军团东南亚华人地下抗日军即136部队,他被授上校军衔,和庄惠泉上校分任马来亚华人区正副区长,两人于同年10月潜入马来亚。11月2日,林谋盛登陆在敌后开展工作。1944年5月27日,林谋盛不幸被捕,同年6月29日壮烈牺牲,年仅35岁,他与庄惠泉同是星马抗日英雄。

        日本投降后,庄惠泉前往马来亚吡助州怡保觅寻林谋盛忠骸,1946年1月13日,在新加坡政府大厦前举行公祭,国民政府派员参加,追认林谋盛为陆军少将,下令褒扬。英军以军礼安葬其遗骸于新加坡麦里芝蓄水池上,署碑“陆军少将林谋盛之墓”。1954年又于政府大厦伊丽莎白公园内建烈士纪念碑。林谋盛成为东西亚闻名的华侨抗日英雄,其英雄事迹至今仍在东南亚华侨人中广为传颂。

        林谋盛(1909~1944年),南安市南厅后埔村人。16岁往新加坡莱佛学院学习,毕业后到香港大学攻读商科。1929年其父病逝,遂返新加坡继承父业。初时经营砖瓦厂和饼干厂等企业,不到10年宏图大展,被举为新加坡建筑工会会长、中华总商会董事、福建会馆执委兼教育主任。
        1937年祖国抗日战争爆发,谋盛参与发动侨界抵制日货,筹集赈款,支援抗日,尤以与庄惠泉等发动丁加奴州日本经营的龙运铁矿罢工事件影响最大。1941年12月,日本南侵,他出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执委兼劳动服务团主任,并组织华侨抗日义勇军。        1942年2月,当英殖民军撤退之际,义勇军即开赴前线,与日军战斗4天4夜,消灭大量入侵之敌。
        新加坡沦陷后,谋盛家庭被抄,家属被捕8人。他绕道回到重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咨议及福建省临时参议员。1942年夏,奉命到印度组织中国留印海员战时工作队,任组训委员兼总务组长。不久,中英两国政府协议,由中国政府选派优秀青年百人参加组建“一三六”部队,与英方配合收复新、马的敌后活动,他任“一三六”部队陆军上校衔马来亚华人区长。1943年11月,“一三六”部队人员潜入敌后开展活动。1944年5月27日,谋盛不幸被捕,坚贞不屈,6月29日壮烈牺牲。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民政府追赠谋盛为陆军少将,下令褒扬。
        1946年1月13日,英政府以军礼安葬其遗骸于新加坡麦利基蓄水池上,署碑“陆军少将林谋盛烈士之墓”;1954年又于政府大厦前伊丽莎白公园内建林谋盛烈士纪念碑。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03-31
庄惠泉
        庄惠泉,新马抗日英雄,庄惠泉生于1900年,安溪县依仁里榜头塘美乡(今龙门乡寮山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生于厦门,1915年往新加坡,在其堂兄庄希泉创办的国货公司任职,1938年起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总务主任。
       1943年,中英政府准备收复马来亚,庄惠泉奉命与英军联络,协助组织中英联合军团东南亚华人地下抗日军(即136部队),他被授予上校军衔,林谋盛上校和他分别任该部队马来亚华人区正副区长。
       小时肄业于玉屏书院,弱冠南渡新加坡经商,热心社会服务。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内外民心沸腾,庄惠泉与林谋盛等人一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筹赈祖国难民。1938年陈嘉庚发起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庄惠泉任总会劳工组副主任,更加积极参加筹赈。抗战时,参加南侨总会筹赈祖国难民的工作,并鼓动新加坡“龙运”铁矿二万余人罢工,切断供应日本军火工厂的百万吨铁苗,逼使该工厂停业。
       民国30年(1941),日军南侵,惠泉与南安人林谋盛协助当地政府,发动工人抗敌。新加坡沦陷前二日,他奉命撤退,经印尼巴东,乘澳洲巡洋舰HOBent号赴锡兰,转印度,飞重庆。旋复奉命与林谋盛参加中国海员留印工作队,林谋盛和他分任正副队长。翌年,中英政府准备收复马来亚,任惠泉为东南亚盟军司令部136部队马来亚区华人副区长。33年十月,惠泉乘潜艇入马来亚工作,后由谋盛深入敌后,惠泉返印度负责训练人员事宜,将两千余位来自各地海员,训练成为一支强有力的敌后部队。胜利后以功铨叙上校。旋往新加坡,获悉林谋盛殉难,极为悲愤,寻到林谋盛的遗骸,募款安葬,并建纪念碑于康诺大道。中央政府派员参加公祭,追赠为少将。他又组织呜冤会,向日本讨还纳金,为千万殉难同胞申冤吐气。
        这时,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福建会馆教育科主任、建筑公会会长林谋盛,决定策划日商经营的马来亚龙运铁矿罢工,以阻止日本政府利用该铁矿炼铁运回本土制造军火。
       庄惠泉平生最钦佩林谋盛,这次更加支持林谋盛抗日。1938年2月中旬,庄惠泉前往参与组织罢工。通过宣传发动,铁矿华工头目及周边的华商群情激愤,纷纷表示支持罢工抗日。于是一批批华工离开矿山,龙运铁矿陷入瘫痪。
       这个罢工事件不仅震动星马,而且轰动世界,当时的各国通讯社纷纷发出电讯,称这是中国人最伟大的爱国行动。
       由于庄惠泉积极抗日,日军对他恨之入骨,在新加坡沦陷前夕,他与林谋盛等人奉命撤离新加坡,经印尼巴东乘澳洲巡洋舰赴锡兰,然后转到印度飞往重庆。1942年6月,庄惠泉奉命前往印度加尔各答,将流落在印度加尔各答的2000多名华人海员组织为中国留印海员战时工作队,林谋盛与他分任该队正副队长,主持训练海员工作。
       1943年,中英政府准备收复马来亚,庄惠泉奉命与英军联络,协助组织中英联合军团东南亚华人地下抗日军(即136部队),他被授予上校军衔,林谋盛上校和他分别任该部队马来亚华人区正副区长。两人于同年10月潜入马来亚。11月2日,林谋盛登陆在敌后开展工作。庄惠泉则在锡兰基地主持训练工作,部署援济前方。林谋盛于1944年3月不幸被捕,同年6月29日壮烈牺牲。林谋盛牺牲后,庄惠泉继任马来西亚华人区区长,继续领导华人抗日直至最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庄惠泉战后留居新加坡,1955年任新加坡民主党执委,1956年民主党与进步党合并为社会民主党,惠泉任中央理事会理事。还历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庄氏宗亲会主席、安溪会馆常务理事等要职三十余年。他配合林庆年在侨办学校推行国语教学,争取华人公民权,积极参与新加坡独立运动,1973年主编新加坡安溪会馆金禧纪念特刊。
       惠泉于1974年病逝新加坡。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6-04-01

峇株巴辖附近的铁山距离新加坡大约2小时的车程。

小城遗事:昔日拥全国最大铁矿场‧铁山沉睡渐被遗忘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位于峇株巴辖【Batu Pahat】与永平【Yong Peng】之间的乡镇──铁山【Seri Medan】,曾拥有全国最大之一的铁矿场,并因盛产铁苗而得名。但是,随着铁矿场在70年代末逐步停产关闭后,铁山也失去了昔日风光,只留下一段段辉煌的过去供后人追忆。

今日的铁山被称为“沉睡中的小镇”,已逐渐被世人​​所遗忘,但在五六十年代的全盛时期,当地的铁苗生产量在国内可说是数一数二,与登嘉楼州的龙运并驾齐驱,名闻国内外。

居民多受雇于矿场

在英殖民地时代,当地已有日本人经营的石原公司(ISHARA SUJI KAISA CO.)在开采丰富的铁矿,早年铁山的铁苗产量丰富,当地居民大多数受雇于矿场,市面非常繁荣。

矿工开采的铁苗以驳船运载,利用汽艇拖曳通过新邦基里河运载到峇株巴辖河口落货,然后改用大轮船经马六甲海峡航运到日本,也使到当年一度沉寂的峇株巴辖河,平添无限生气!

拓荒者陆续前来成村落
日人采矿后人口大增

根据记载,远在1920年,便有两户印尼人在铁山拓荒开垦建立新家园,过后其他拓荒谋生者陆续前来开辟成村落,但直到日本人来此开采铁矿后,人口才大量增加而形成一个热闹的市镇。

1942年,日本进攻​​马来亚,因此英殖民政府便禁止开采铁矿;1953年后,由马新两地商家合资的联营公司──马来亚矿务有限公司,便负责进行开采工程。

1967年,由于铁矿越挖越深,已经距离地面300尺以下,当时政府担心山崩造成人命伤亡,便禁止继续开采铁矿,后来马来亚矿务有限公司的准证也不获更新而被迫停止业务。

林梧桐也是董事之一

已故云顶集团创办人林梧桐,当时也是马来亚矿务有限公司的董事之一,据悉当铁山的矿场停业后,他便将当地的重型机器运往首都去开发云顶高原。

据统计,在铁矿场营运期间,运往日本的铁苗数量高达200万9千公吨,当时市价每公吨铁苗10美元,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外汇,随着矿务公司停业,铁山也逐渐沉寂下来。

各族矿工多达2千人
共同辛勤写下辉煌一页

铁山矿场开采的铁苗外销至日本,除了为大马带来庞大外汇,也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当时由三大民族组成的矿工人数多达1至2千人,各族工友一同辛勤努力写了下铁山辉煌的一页。

当年矿务公司利用重型机器开采铁苗,在开采过程中必须先经过洗涤及清理等工作,从事这些工作的多数是当地的巫裔居民。

洗涤过后就由来自吉隆坡及怡保的华裔技术人员处理,因为当时吉隆坡和怡保的华人拥有​​采矿的经验。

由于当时的陆路交通不发达,当地的铁苗都通过水路,利用驳船从新邦基里河运往海口的码头,然后才由大船运至外国加工,这些用驳船运送铁苗的工作,多数则是由来自外地的印裔同胞负责。

卡玛鲁丁:全盛时期
一天采矿量达1千公吨

当年担任日本石原公司测量师的卡玛鲁丁表示,在全盛时期,铁山一天的采矿量高达1千公吨,驳船每月载送的铁矿数量也超过1万公吨。

他说,当时矿工一天的工资介于3至4元,若公司接下有合约的工程,一天的收入则可达5元。

他透露,近年来日本石原公司东主的后代,仍连续4至5次前来铁山收集先辈开发矿场的资料,并登门拜访他以询问当年的情况。

张清发:300尺深7号坑形成
矿湖变生态旅游区

铁山前任村长张清发表示,当年铁山铁矿场关闭后留下约300尺深的7号坑,已经形成一个美丽的矿湖,并被政府发展成生态旅游区。

他说,生态旅游区每天都吸引了不少游人、垂钓者及运动爱好者,还有许多新人都喜欢这里的优美环境而专程前来拍婚纱照。

他说,上述生态旅游区已经开发了12年,但至今仍未完工,相信日后将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可成为本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星洲日报/大柔佛)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141115?tid=38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04-01
回 veronica 的帖子
veronica:峇株巴辖附近的铁山距离新加坡大约2小时的车程。
小城遗事:昔日拥全国最大铁矿场‧铁山沉睡渐被遗忘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 (2016-04-01 12:37) 

谢谢,这是很难得的资料。不知道当地有没有留下当年那些华工的名单?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04-02
华侨工人、海员罢工罢运支持抗战
2005年05月31日 11:07:36  来源:中国侨网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需要从别处获取资源,因而在东南各地都有投资。马来亚是日本经营数十年的重要军事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原料供应地。抗战爆发后,日本每年所需要的钢铁有2/3出产在马来亚。在马来亚,有容株巴辖、龙运、居銮加烘、甘马娩、丁加奴和登根等日营铁矿。

    马来亚华侨中,华工比例很大。据1939年统计,全马来亚各业工人共有43万人,其中华工有15.6万人。另据1937年马来亚矿务局的报告,全马矿工总数为103509人人,其中华工有83114人,占总数的80.3%,而日本铁矿中雇佣的华工约有5000多人。其中,龙运和登根两矿各雇归华工3000人。日本还在马来亚建立了两座大型的钢铁厂和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铝厂,招募华工数千人。

    在这些厂矿工作的华工,平日“备受敌人的苛待和剥削,他们整天劳动,用血汗换来的工钱每日不过三几角钱而已。挨打受辱,更是家常便饭.”为了生产更多各类战略物资,以保障侵略战争的需要,抗战爆发后日本资本家一方面用武力威胁华工,严禁他们看书读报,谈论国事和参加各种爱国运动,一方面用花言巧语和金钱诱惑华工,使他们为日本生产更多的进行侵略战争的重要原料。由于敌人的封锁,加上各地矿山远离城镇,消息闭塞,抗战爆发后,虽有少数华工闻讯而自动离职,但大多数华工仍对抗战不甚了解而继续在日营厂矿工作。

    1937年底,马来亚各界抗敌后援会派出宣传员,秘密潜入日营铁矿开展抗日宣传。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广大华工,一经发动,立即觉醒,当他们得悉自己生产的铁矿和钢锭是运往日本,用来制造屠杀祖国同胞的枪支大炮时,立即发动罢工,与敌人不共戴天。1938年1月13日,马来亚居銮地区的日营加烘矿山的全部华工226人一致停工罢职,打响了华工对敌斗争的第一炮.29日,全体华工和家属近500人离开矿山.各地筹赈会派人招待华工,各华侨厂商、园主纷纷接纳罢职华工,使他们基本上得到妥善安排,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

    加烘铁矿华工全体罢工,不为敌人服务的消息传到马来亚最大的铁矿龙运矿山,华工热血沸腾,他们“不忍昧于爱国良心,情愿受失业之苦”而全体罢工。龙运铁矿是日本在马来亚经营的规模最大的铁矿场之一,该铁矿每日产铁干余吨,年产量约40万吨。平均每周装运3艘大型货轮运往日本本土。若日本以此制造军火,则每小时可制造子弹约4.5亿颗。当时对矿山情况了如指掌深受华工信任的矿工白圭等首先进行秘密鼓动,当地侨校师生也深入到华工中宣传,侨领暗中组织接应。经过酝酿和准备之后,1938年2月28日,龙运华工随同家属共5000多人,浩浩荡荡列队离矿,其中少数赴吉隆坡、槟城等地谋生,大多数回到新加坡。接着,日营厂矿的华工相继罢工,出现了前所示有的华工对敌罢工高潮。华籍工头常天绪等近20人发出启事,表示“从此誓与敌人完全断绝关系”,“不再供敌人利用”。

    日本在马来亚经营的另—大铁矿—一容株巴辖铁矿的2000多名华工,在柔佛华侨筹照会的暗中鼓动策划下也实行全体罢工。不但如此,华工还采取捣毁矿山机器的斗争。1928年1月该矿山的机器大部被炸毁。华工罢工的熊熊烈火越烧越猛,新加坡日本人经营的某大船坞中,5000多名华工举行集体怠工糊弄洋鬼子;马来亚—家日营制造飞机重要原料的铝厂的全部机器和生产资料一夜之间化为灰烬。新加坡华侨协会还促请英国殖民当局禁止生铁输日,宣称马来本岛天然富源,不能用于从事对华侵略战争。5月5日,淡□眼华工500人员后一批撤离了日营矿山。

    日本资本家发现华工纷纷离矿,十分恼怒,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进行阻挠或镇压。他们暗中收买华工中的少数败类,流窜于工人宿舍,充当间谍,监视工人;组织武装人员对过往行人和进出矿山之矿工严加盘查,稍有怀疑者一律加以扣留;见到报刊书籍悉数没收;把日工资由三四角提高到二三元。但这种种阴谋手段丝毫不能动摇华侨的抗日爱国决心。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但全体华工罢工,一些巫、印籍工人也受其影响纷纷离矿,使矿山生产处于瘫痪状态。由于广大华工的罢职,使全马日营钢铁生产受到致命的打击。1937年7月以后,日本每月从马来亚运出铁矿30万吨,而翌年1月,仅运出1.24万吨。

    不难想象,罢工的华侨工人,既冒着生命危险,又面临着严峻的生活困难。他们一方面要坚决同日本资本家的疯狂报复作斗争,另一方面他们都有妻儿老小,离矿罢工就等于失业,就要在生死和饥饿线上挣扎。为了不使祖国遭到日本侵略者的吞噬,不使自己的家园和祖坟受到日本豺狼的践踏,不使自己的骨肉同胞受到日本禽兽的奸淫蹂躏、屠杀……广大华侨工人毅然选择把死和苦留给自己。

    难能可贵的是,华侨工人的爱国举动得到广大华侨社会的同情和赞助。当地和附近各地的侨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陈嘉庚以福建会馆的名义捐款6万余元支援爱国工友。各侨团纷纷派出代表,携带慰问品慰问罢工的华工。为了解决华工的生活出路问题,新加坡各侨团,组织了“救济铁山工友委员会”,统一安排罢工回新加坡的华工的生活和工作问题。后来,不少华工在救国团体的帮助下,回国参加抗战。在华侨社会中出现了共同团结对敌的动人场面。华工罢工取得胜利,与广大侨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日矿华工罢工事件对日本的打击是沉重的,使其赖以维持战争所急需的军火资料来源大为减少,犹如对日本的战争肌体起了放血的作用。据统计,日本战前每年从马来亚运回国的铁矿石为100万吨,战时增加到200万吨,约占日本总需要量的l/3。1937年l至11月份,日本每月从局来亚运回的铁矿石为l22424吨。同年l2月以后,平均每月骤减到12424吨,减少90%多。这个数字有力地说明华工罢工对日本的打击,华工罢工取得了重大胜利。

    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需要的大量军事物资,除掠夺东南亚的资源之外,还向国外搜购战略物资。当时,英、美、法、荷等国的垄断资本集团.不顾国际公理和道义,把大批军火及战略物资输送给日本,大发战争财。对此,各地华侨海员无比愤怒,纷纷开展罢工罢运斗争。1937年7月8日,日本日清轮船公司的华侨海员2000人,鉴于日本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祖国和人民受到严重蹂躏,决定不为敌人服务,宁可失业,一致罢工,离开了日清公司。

    接着,日籍轮船“唐山丸号”、“圣和丸号”、“广东丸号”等船上的华籍海员,也坚决拒绝为日本运输物资而自动弃职。他们返回香港时,受到热烈欢迎。

    与日轮华侨海员的罢工罢职斗争相配合,在其他国家轮船上工作的华侨海员,也拒绝载运军用物资往日本,而开展罢运斗争。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新疆号”轮,由菲律宾怡朗运铜矿砂往日本神户。船上的80名中国海员,认为铜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即刻罢运,连工资也不要就辞职转回香港。香港海员工会支持罢运的爱国华工,派员前往太古轮船公司交涉,要求给罢运的海员清发欠薪,并发船票给他们返回原籍。此后,英轮“圣尼窝夫号”、“阜生号”、“哥令那号”、美轮“巴拉马号”、“阿仑布号”、“位星号”等,均因华籍海员拒绝为日本运输战略物资而停泊在香港。据香港《工商日报》统计,从1937年8月21日起的22天中,就有22艘外籍海轮因船员罢运而停留香港。不愿运载军用物资赴日而罢运的华侨海员和香港海员达593人。

    在希腊轮船公司工作的华籍海员,也有罢运的爱国行动。1938年l2月21日,希腊轮“司皮腊斯号”到三藩市运废铁赴日。船上有中国海员3人,当悉知该轮是运载军事原料赴日之后,立即宣布罢工上岸。1939年4月13日,希腊轮“依利吐号”华籍船员8人,随轮到美国舍路,得知该轮装运废铁赴日,全体离船。当地华侨支持中国海员的斗争,负责他们的食宿和回原籍的路费。

    华侨海员和香港海员的反日罢运斗争,规模巨大,几乎所有行驶日本航线的中国籍海员都起来斗争。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至当年年底,参加反日罢运的国内外华籍海员,就有5479人。所有日本轮船公司的华侨海员3500人全体离船回国。当时汇集在香港的就有1.6万名失业的中国籍海员,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回到日本船去乞求一碗饭吃”。表现了伟大的人格和骨气。

    为了支持和配台华侨海员的罢工罢运斗争,北美洲华侨开展了阻运军事原料赴日运动。在美洲尤其是美国,华侨装卸工人和海员自发地掀起了影响较大的“不供给运动”。从“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以中立国自居,虽然对中国抗战有所援助,但又纵容资本家把军火和大量废铁卖给日本,成为日本战略物资的主要供给者之—。据统计,1939年美国输往日本的军需品占全部对日贸易的71%,占日本军火进口贸易的第3位。“不供给运动”就是华侨工人和海员带头发起的阻止废铁和军火运往日本的活动。

    1938年12月中旬,希腊货轮“市拜路士号”,为日本由美国加州罗省载运废铁5000余吨后,开抵美国三藩市,停泊在45号码头,继续装运废铁。此事为我爱国华工侦悉,消息传开,三藩市唐人街群情激愤,大家奔走呼号。16日上午10时,千余侨胞齐集救国总会门前,组成了一支示威游行大军。侨胞们手持着“停止装运废铁赴日”、“反对侵略者”、“供给日本废铁无异帮助日本残杀中国人民”等标语,成6列纵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三藩市码头。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主席邝炳舜、对外宣传科主任李沛霖、华工合作会主席彭飞等,亲自到现场指挥。三藩市警厅闻讯,也派大队警察到码头维持秩序.从上午10    时至下午2时,千余侨胞一直在码头坚持纠察,“各人均精神奕奕,毫无倦容,尤以女界最为热心。”11时,一列满载废铁的列车进入码头。华侨立即派出宣传员向广大码头工人进行宣传,希望他们支持中国抗战,禁运废铁赴日。在华侨宣传员声泪俱下的呼吁下,码头工人为华侨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一致拒卸废铁。与此同时,华侨派出代表,上船向广大船员开展宣传攻势。“市拜路士号”轮的中国船员许忠礼等3人,不但自己罢运离船,而且也动员希腊船员共同抵制。富有正义感的希腊船员,纷纷离船上岸。

    17日,参加阻运废铁赴日运动的规模更加扩大。当日,三藩市附近中小城镇的华侨及侨校学生,闻讯纷纷驱车赶来助战,一时码头上云集的侨胞达5000人之多。自16—2l日,5000多华侨轮流值班.坚持不懈,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同时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国务卿赫尔、劳工部长潘金斯,谓资方现以不准工人上工为要挟,如此事未能解决,则全港航务势将一律停顿,并派人向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请愿。在美国友人和劳工团体的支持下,这次斗争终于取得胜利,并轰动了美国西部地区。同时为日运货的英轮“勃根亭”号也被华侨阻止,未能开出。

    加州华侨发现有货轮航运日本时,55个华侨团体联合当地友人,组织数千人向当地政府请愿。并组织纠察队昼夜在码头上巡逻。华侨的爱国举动得到加州州长的同情与支持,下令将准备赴日载有1.2万吨废铁的轮船停运。西雅图有载运废铁的日轮海安丸号,也被华侨和当地友人700多人阻截,—无所获而去。1939年1月,洛衫矾拒日会策动华侨和朝鲜人及当地友人3000人,一连三天冒雨在长堤监视运废铁赴日的挪威轮船两艘。在华盛顿,有地巴利号轮船载废铁500吨准备赴日,被中西人士阻拦未能成行。波特兰华侨监视装有7500吨废铁的希腊轮赴日,长达13昼夜。在美国轮船黑生轮上工作的33名华侨海员,得知该轮所载盐硝准备运往日本,“激于民族义愤,群行罢工”,一致离船上岸。在古巴的挪威货船诺斯夫人号满载废铁赴日,将要起碇时,船上20名中国水手察明该船去向时,拒不解缆。船主通知当地警局把水手扣留,船方启航。

    在加拿大温哥华,华侨抗日救国会组织了“禁运军械赴日周”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有8000名华侨和国际友人,在给加拿大政府的禁运军械赴日的请愿书上签名。1939年4月20日,数千侨胞到码头示威游行,反对军械赴日。25日,禁运军械赴日本的最后一天,侨胞召开禁运军械赴日大会。此后,阻运军事原料赴日的斗争接踵而起,美国东部地区,墨西哥,加拿大多伦多等地,都发生过类似斗争.

(摘自《血凝中华——纪念华侨在抗战中的巨大贡献》)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5-05/31/content_3025528.htm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6-04-02
抗日战争爆发后,庄惠泉与林谋盛等人一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发动认购抗日公债,筹赈祖国难民;发动抵制日货,支持处罚销售日货的奸商。1938年陈嘉庚发起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庄惠泉任总会劳工组副主任,积极参加筹赈,并协助盟国英军处理军需供应。

日军侵华之后,引起许多爱国华侨的义愤,马来亚各地的矿山、胶园的华工纷纷举行罢工。时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福建会馆教育科主任、南安籍华侨林谋盛认为,日本在马来亚经营规模很大的龙运铁矿,炼铁运回日本制造军火,华工近3000人,若能发动龙运铁矿工人罢工,将给日本惨重打击。

1938年2月中旬,庄惠泉自告奋勇前往马来亚丁加奴龙运铁矿组织罢工。通过宣传发动,龙运华工的头头及亚丁的华商群情激愤,纷纷表示支持抗日罢工。在发动罢工过程中,工头常天绪非常积极,动员其他工头,继续动员华工热烈响应罢工。龙运有影响的华商肖秋辉说服其他商人,关闭了供应龙运物资的店铺,支持抗日罢工。于是,一批批华工离开矿山,来到龙运埠。庄惠泉组织救济会将他们送往新加坡。不到半月时间,龙运铁矿近3000名华工已安全离开矿山前往新加坡。由于龙运铁矿华工集体罢工,逼使铁矿停产,日本军火工厂也被迫停产,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这个罢工事件不仅震动新马,而且轰动世界。当时的各国通讯社纷纷发出电讯,称“这是中国人最伟大的爱国行动,是一件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是对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

如何安置这些罢工后的华工?庄惠泉立即返回新加坡配合林谋盛安置罢工的华工。他们首先组织各学校团体举行慰劳,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馆及中华总商会派代表慰问罢工华工,并于3月11日举行欢迎大会,到会2000多罢工工人及华侨共5000多人,盛况空前。而后,对那些愿回国的华工,资助其回国;对那些愿留新加坡者,则给予推荐安置就业。这当中大量工作则是由庄惠泉废寝忘餐及时完成的,而他一时成了风云人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