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u8.com/readfree/09/07145/4.html绒藏区历史自元、明、清三代、逐渐分封领地设置土司管辖,在清顺治年间基本形成定局的"嘉绒十八土司地域",至今嘉绒藏族所指的"嘉绒甲卡却吉",即嘉绒藏语方言,经译转汉语就是嘉绒十八土司(国)地之意思。这个十八土之地域、面积、地理位置在前面已有交待,在此只将十八土司职衔、名称,今属何地区作一简介如下。1明正宣慰使司,今属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和雅江县、道孚县,凉山州冕宁县境内全部、大部和小部分地区。
2.冷边长官司,同上,在今泸定县与雅安地区的天全县境内,其原辖地部分为今石棉县境。
3.沈边长官司,同上,在今泸定县和雅安地区石棉县境内和天全县境。
4.鱼通长官司,同上,在今康定县境内,原叫长河西,即为地名。后因部落酋长年青勇敢,百姓拥戴称他"俄托",即意为自卫不受欺之意。俄托授封土司于明代,以其名译成汉字的"鱼通"为名,后冠戴称谓。
5.革什杂安抚司(又有称"丹东土司"或"丹东?革103什杂",都是以地名冠戴土司职衔的称谓),在今甘孜州的、丹巴县大桑地区和道孚、炉霍县境内部分地区:"革什杂"为藏语方言名,意为"学生",是其部落酋长求学外出而归后振兴了其地,自称是向外地学习去的学生,就是这个学生"革什杂"后来被授封为首任土司,故名。
6:巴旺宣慰司,今甘孜州丹巴、炉霍县境内地区。有说是其地因古时部落争战,在峭壁处常派人放哨,藏语方言称"放哨"为"巴旺",而得称其为地名。
7.巴底宣慰司,在今甘孜州丹巴县和道孚县境内(和巴旺土司原系同一家庭分封的)。
8.穆坪宣慰司,今雅安地区的宝兴县和邛崃县境部r
分地区。9.'绰斯甲宣慰司,在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壤塘县和甘孜州色达、炉霍县境内一部分。土司名为首任部落酋长之名,其藏语方言含义是"广大民众"之意思。被后舸q为地名,相沿成土司之名。
10.'大金安抚司,又称促侵(或祁侵.)土司,在今阿坝州金川县境内(促侵为藏语语称,译写变音甚大),其名之意为"大河之滨"。
il.小金安抚司,又称赞拉土司,在今阿坝州小金县境内。赞拉为.藏语名,意为"凶神"之义,传说颇多。
12.沃日安抚司,有称鄂克什土司。原说鄂克什为满语称谓,沃日是藏语"领地"之意,在今阿坝州小金县境内。
1013.党坝长官司,是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的"四土之一士"。"党坝"一名,有解说是藏传佛教法语"旦白"变译而来的。'
14.松岗安抚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松岗"藏语为"冗杠",意为半坡上的城堡之意。一
15.卓克基长官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县内。据有关文献记载,是因其后山山峰上有一祭坛,藏语称"卓采",汉字译写变为"卓克基"之名的。?
16.梭磨宣慰司,在今阿坝州马尔康、红原、黑水县和理县境内。"梭磨"系藏语方言称,意海岗哨多之义。事因土司忠诚王朝,藏文写义为"帝王梳"之意的藏文字面名称。
17.杂谷安抚司,在今阿坝州理县、,黑水、茂县部分地区。其名"杂谷脑"是藏语称"扎西郎"的译写变称,本意为"吉详城堡"之意。
18.瓦寺宣慰使司,在今阿坝州汶川县和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境内一部分。因明代调派今西藏土酋长雍中罗洛思领兵镇压当地"反民",后留守授职,划地管辖,因其1地原有一古寺,为民问信众献砖瓦盖造,故历史称为"瓦)寺",罗洛思驻领其地而得名"瓦寺"的。
/在嘉绒十八土司中,原含"天全六番招讨司",是于元宪宗二年(1252年),忽必烈率军自泸定东渡大渡河入黎、雅境,招抚诸土部,相继于河东置碉门宣慰司、天全招讨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两土司内附,置天全六番1 n式
(今天全、汉源县境属泸定县境沈村、冷碛、擦道、岩州等六地土部)招讨正副土司,分驻始阳(今天全县东)、碉门(今天全县城厢),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全六番招讨司使高跻泰、副司使杨先柱同时归附,授原职。雍正六年(1728年),追缴两土司印信号纸,改流设天全州。其境地后多划人鱼通、沈边、冷边三司中。原嘉绒十八土司中含天全六番招讨司,而无鱼通长官司,多把鱼通混入明正司中,清代广法寺所领辖十八土司地中有鱼通而无天全六番招讨司,是因雍正年间天全六番招讨司已取消,原地多归入鱼通、沈边、冷边司地。多以鱼通作为一土之区域行政对待。后正式授封为鱼通长官司,列入十八土司之中,在广法寺注册,并担负对广法寺的支差,民国中央政府以此名单拨付给该寺经费。
以上十八土司,是自元末明初开始册封以来至清代逐渐形成的地域相联,政教、文化大致相统一的互有亲缘或历史隶属关系的土司群。这在汉史籍文献、民间传说中都大体相一致,特别是至今在大金川东岸的清代皇庙--广法寺前所立石碑,是用藏汉两文镌刻,碑文记载清l楚地写记着十八土司职衔名称,并记说该寺院是这十八土司的总管领机构,实行政教合一制。直到解放时,在寺庙主持者王巴单和曹喇嘛的讲述和所保留的中华民国政府印信定额拨付经费册簿,十八土司分摊支差服役名单(文革中全被毁掉),都与前面所介绍之十八土司名姓一致。由此可见这十八土司在历史上是互为依存关联,所不.106
同在方言用语上。象明正、沈边、冷边、鱼通四土地区人们操用嘉绒方言,有称叫是康定官话语,其余十四个土司的人们所操用语言基本上是嘉绒藏族的通用语言。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嘉绒十八土司之间各自管辖地区内,还有不少的"家庭语言",这些多种方言中有的一山、一寨子都各有"家语"和"外语"(通用语),"家语",一般到别寨是不通用的。当地称为"寨子话"或有的称"隆巴话"。绰斯甲土司地方,又操用一种嘉绒方言语,当地称"观音桥语"。说这种方言语同道孚县丹巴革什杂语有相通处,是耳龚语,就在绰斯甲土司地各村寨又有"家庭语"。整个嘉绒藏区较大区共有六、七种方言。就是土司制统治维系到解放时的四土(即梭磨、卓克基、松岗、党坝)地区,号称其语言为正统嘉绒语的地方,也存在各种方言,象四大坝、茶堡地区,沟与沟、寨与寨之间相互听不懂对方的"家庭语,言"。费孝通先生称这里有不少"语言孤岛"。虽各家庭语:言在大家庭中互不相通,但各土司、各寨子之间又仍能互1通往来,有共同用语,这种通用的"外交语",即称嘉绒"官话",这种现象就是解放后几十年的今天也照样保持着未能改变。
对嘉绒土司的形成,各种史籍和民间传说颇多。民国年问有马长寿、林跃华、庄学本等学者专家亲临其地考察,并著书立说颇多,终因地域、民族、语言、文字,特别是受封建资产阶级史学观点的影响,对嘉绒藏族在一些民俗、宗教、礼仪方面,尽量去搞猎奇,偏重陈规陋习的记述.'107和捕风捉影的描述,歪曲和讹传颇多,甚至充满民族岐视、侮辱等等。
根据众多史籍记载,特别是深入本民族内部进行历史与现状调查和考察核实,并在本民族知识分子、老人和一些碑记、名胜、寺庙志、乡土杂记中搜集核证后,所编写的这部《嘉绒藏族史志》,是本着求实存真、客观记实,又有侧重,点、线、面相连的原则,将对嘉绒十八土司分别作出介绍。并将这一地区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进行全面记述。'
第二节嘉绒十八土司沿革简述
"传说"乃非信史。但人类并非一开始上天就著写了用文字写记的"信史籍"来供我们去识读研究。人类总是从"动物群中分离出来,由低级向高级过渡发展,从原始.到现代,从蒙昧时期到文明阶段发展而来的"。为此,对于人类无文字记载的历史,多以头传记下来,这叫"传记",出入很大,限于古人蒙昧未开,加之谈不上科学认识自然,故而受原始的思维认识成分极大。但是这些传说总是来源于人类对客观存在的"思维认识"和反映,它是历史的折影,透视给我们了蒙胧的历史光环,不可完全否认"传说"的来源是"真"的存在为其本源。象著名的二十四史,就有不少是凭传说和神话作史据记述的,如三黄五帝,有无真实的这些人?大禹,确有其人吗?从史记到各史籍,都是以传说而记的。一部《山海经》全是说神弄鬼、而它却成了我们远古民族图腾崇拜和地理志书,难道传说都是虚无的吗?不,这是不科学的结论和回答。就嘉绒藏区十八土司(族源)产生的传说中有"卵生之说。看来很荒谬,其实冷静一想,特别是在一九九零年二月十日的《文汇报》上,就刊登了一篇《印尼发现卵生人》的消息。说的是一位西德人类学家,名叫劳?沃费兹博士带领十名探险队员,去到印尼婆罗洲的热带雨林考察。在那里他们找到'一个史前人类部落,并看见三十多个女土人正坐在一枚枚白色的大蛋上进行孵化工作,其中有一个婴儿开始破壳而出生了。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这里的女性怀孕六个月后,便会生下一枚大蛋,再接着进行三个月的孵化,九个月完成整个生育过程。这时,做母亲的就和常人一般,用母乳哺育婴儿。当然,这一报道是否属实和有科学根据,有待进一步研究后证实,但至今尚无文说其是假报道。
从这则消息联想到嘉绒藏区土司形成传说中的"卵
生",究竟是不是虚无的传说,值得深思,这一点在这则消.息报道前可说不被人们所承认和接受的,但在藏族还没
有吸收佛教以前,藏区盛信的原始本波教,当佛教传人:并兴盛后,本波教仍就存在,这种原始宗教的宇宙开辟说里就提到了蛋生人的记述。说"宇宙本初是虚空",从"空"逐渐生出有"识","有识"生出两个物体,其一明亮,为父;其二黑暗,为母。继而生冷,生霜。霜和露形成一潭1 n如意之湖,此湖自身旋转而成一卵。从卵中孵发二鸟,一
只称作"富裕之光亮";一只称作"痛苦之黑暗"。二鸟相交',生出三卵:白卵、黑卵和花卵,从白卵中生出"世间神"系;从黑卵中生出"狂犷的黑人",从花卵中生出祈祷者。
通过经典、传说和科学家考察的发现进行比较,不仅嘉绒藏族"卵生传说并非虚无,就人类起源也难排除此说,可以说已被证明有其"卵生"说的实例佐证。也就是说本教的宇宙开辟说虽然看起来荒诞,附会了不少虚幻和迷信色彩,但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本源存在而起说的、'这'
是难能可贵的。?'虚空不是精神、理念之类的夺西,而是物质。是具有生命的白卵、黑卵和花卵,都是物质不停地运动后的产物。只是这种唯物主义缺乏科学依据,因此是朴素的。在阐述过程中,又富于浪漫色彩而使得理性思维和哲学思辩显得苍白了些。
关于嘉绒藏族土司,从众多的藏汉史籍和当地民族中调查说:是由大鹏鸟的卵所生。绰斯甲、瓦寺土司都保留有这一传说,并在其官寨大门首上都雕有大鹏鸟孵卵形象的画。据马长寿的调查报告中说:"绰斯甲土司纳坚赞(是绰斯甲最后一任土司,解放后病故)的公廨办公室内,有一自清代传下来的油漆彩色壁画一幅,高七尺、觅四尺。上绘自悠古以来之历史人物及事实,并中段系以藏\
文之说明。,其最上一段是陈述上古时代远祖起源与土司i由来,次说是列祖列宗之名及行事,最后切于近世。对此
记述,现已无法查得原物核证,但据当地高龄宗教人士和11知情者证实其画确与所记相一致。据众多之说和记载核实,这幅祖代传下的画壁内容大致为:"远古之世,天下有人民而无土司,天上降一虹,落于奥尔卯隆仁地方,虹内出一星,直射于嘉绒,其地有一仙女,名喀木茹米,感星光而孕,后生三卵,飞至琼部山上(即指今西藏琼部地区)各生一子。长子为花卵所生,年长东行为绰斯甲王,其余二卵,一白一黄,各出一子,留琼部为上、下土司。绰斯甲王出三子:长日绰斯甲,为绰斯甲土司;次日旺甲,为沃7土司;三日蔼许甲,为革什杂土司"。又瓦寺土司之起源神话,与绰斯甲者略同,其内容:天上普贤菩萨,化身为大鹏金翅鸟目"琼",降于乌斯藏之琼都,首生二角,额上发光,额光与目光相映,人莫敢近之,迨琼鸟飞去,人至,见有遗卵三枚:一白、一黄、一黑,取置庙内,诵经供养,三卵产三子育于山上,三子长大,黄卵之子至丹东、巴底为土司;黑卵之子至绰斯甲为土司;白卵之子至涂禹山为瓦寺土司"。传说后来的嘉绒十八土司多谓其远祖是来自西藏琼部,据说其地在拉萨西北、距拉萨约十八日程。传其地古代有三十九族,人El众多,因地贫瘠而至康北与四川西北者甚多,后渐繁衍,遂占有现在的广大嘉绒,乃至更多地区,根据地名普查所证实,现四川I省甘孜、阿坝两州藏区,、
与琼部相关的地名繁多,尤其是山峰,很多叫"穹(琼之谐
音)日","琼隆"和"琼溪"等等,经调查都与历史上的民族?迁徙相关联。所谓的三个,黑或花、白、黄卵,有可能是指原始的三个血缘或地缘相关的部落。
11嘉绒十八土司之历史,文献记述颇杂乱,现将考察、核实的史料简述各土司历史演变如下:。
一、绰斯甲土司
嘉绒藏族,从其世袭家谱的记载来看,以绰斯甲最早移入现居地区,其系谱从第一代克罗斯甲布起,至末代土司纳坚费(斯葛绒甲穆参)止。芩为四:'卜一代。他们是:、1.克罗斯l 8?雍中钵
2.绰斯甲l 9?斯丹增内尔武3.琼帕克武20?葛尔纳尔武.'4.阿尔世。21?滋格拉穆
5.木赖克22?南木喀斯增
6.尔克什23.葛拉些日加尔7.斯道克拉,24.思纳穆容中8.克武钵,25?纳武日加尔9.阿葛尔26?南木喀日加尔,10.类旺修拍'27?容中斯丹增1。1.加葛尔'28?执喀日加尔12.班氏日加尔29?拉旺斯丹增,13.绰武日加尔30.南木喀旺执克14.旺普31?思砷穆斯加布、1'5.斯达曾日加尔32?鄂松
16.杂可穆纳尔武33?资立
17.葛拉白34?此日丹卜麦尔135.雍中旺尔极39.斯葛绒纳木加尔36.纳尔乌斯丹增40.拉旺纳尔武
37.工葛旺尔极41.斯葛绒甲穆参38.苍旺南木喀.
"绰斯甲",嘉绒语称"卓甲"或"卓甲布",原为该部落较有名望的始祖"卓甲"汉字书写加了个"斯"字,便成"绰斯甲"(写称)之名,作为后来的代称,久而久之便成为了行政管区地名和土司之名号了,以上四十,如以每代三十年计算,其迁入时间,大约相当于唐代无大出入。史载唐.文宗太和年间,李德裕为西11节度使,已与"畦蕃"、"嘉
绒"各地相接融,可见唐代时嘉绒藏族已在现地生息繁衍了。
,"绰斯甲"之名的含义为"广大众民"之意。据其地民间传说:他们是来自唐代,唐蕃征战时期,蕃军数十万,长期驻扎于今青海省乐都、民和,甘肃省的夏河,绿(曲)河、迭部,四川省的松潘(含今阿坝州的阿、若、红、壤四县)、南坪、汶川、雅安等均属吐蕃驻扎地。当时吐蕃军的后方基地安住在今观音桥(即绰斯甲土司地区)、马尔康的木尔宗、壤塘县的上寨等、地区。公元九世纪西藏王室赞普朗达玛被拉龙八尔切压尔基杀死,吐蕃王朝崩溃,这时吐蕃军队前线"总司令"--冷空热,以回拉萨为赞普朗达玛报仇为由,调动部分吐蕃之"边防军"回藏,时遇正在青海省西宁家中休养的吐蕃原宰相相比比知晓后,阻止并坚113
决反对冷空热回拉萨,交谈不合,引起冷与相大动兵戈,。征战十数年,结果两败俱伤,赤地千里,哀声不绝。当时住,在今嘉绒地区的蕃军相当多数未被冷、相调动,因无战事,藏王室又崩溃,故自行割地安置,其中有的长官趁机扩势占地,便成为后来土司领地的由来。其中绰斯甲土司就是此时的王族子弟,占地扩势,形成与当时土蕃民族相'统一的部落盟体。自其始祖迁入,至解放时的最后一任土司止,在其地繁衍生息,相传了四十余代。从三十三代始祖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至京归于承服,四十一年.册封授给安抚司。乾隆皇帝时,以该土司未助金川嘉绒土司反清,于乾隆四十一年颁给印信号纸。相传绰斯甲原为十二部落,各不相属,相互争战,后以厌战共议推一首领而完成绰斯甲之统一。至纳坚赞前六代祖,又征服色尔坝(今属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遂拥有其解放前之绰斯甲地域。绰斯甲为保留土司制度至解放时地域最大的嘉绒土司之一,土司制度保留也是最完整的一家。
绰斯甲土司衙门官寨有三:一在周山,即今金川县周山区公所处进沟三公里,现官寨已不存,只留残垣断壁之废墟遗迹;一在周山区之卡拉脚乡的八来村,这是三个官寨中规模最大、建筑也最宏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另一在今撒瓦足乡的木赤村,三座官衙之中,要数此衙为小,现也不复存在了。
古时的绰斯甲为东女国所在地。据1985年上海辞书社编辑部给金川县地方志办公室的来函核实中说:据所101掌握史料证实,今绰斯甲地区就是古代东女国之地。王汤,立悉是古代绰斯甲王,在隋唐时期土蕃占领嘉绒地区,
"开元十九年,又派王子来,吐蕃恶而灭之,灭以男子为王遂取代了嘉绒地区不少土司,东女国遂也被后来的吐蕃王朝派往吐、唐边境的带兵官们取代,这些带兵官当了不少嘉绒地区的土司,这为对其地实行吐蕃文化教育,进行"蕃化"都起了政令性作用。
二、促浸土司(即大金川安抚司)
促浸即"大河之滨"意,是指今大金川河一带,该土司始祖同为小金lI(赞拉)土司家系,传至明代,有哈伊拉木授封为演化禅师。至清康熙五年(1665年),颁给演化禅师印,后裔莎罗奔以助岳钟琪出征尼泊尔、青海、西藏有功,于雍正元年(1723年)授封为金川安抚司;莎罗奔得封后,另立于今大金川地,名号"促浸土司",并以泽旺旧土司(住今小金川地方)为赞拉土司,此便是大小金川分治之始。
促浸土司,又名"然旦"、"拉旦""阿拉旦"之别号(均系房名)。所以民间对大金土司多以藏语称"然旦甲布"或把地名、房名、职衔连称为"促浸然旦甲布"。
根据金川县河东乡著名喇嘛从清代保存传下来的藏文史籍中,关于促浸土司名谱记载:"很早以前,天下只有人民而无土司,这时上天菩萨为了给人民有所领头,而降两虹,一虹降于今金川县咯尔地方,一虹降于今小金地方115,(美诺沟)。虹内各出一卵,卵出一子,一在大金川(促浸),一在小金川(赞拉)。大金者名"然旦",意为坚强勇敢。在小金者名"赞拉",意为凶神。
藏文《家谱》所列传至清乾隆年问已是第五十九代,即索诺木。并注脚第五十七代前系自立为"王",管领其地。若以三十年平均为一代(因为大金川土司多灾难,兵害亡之频繁),即至乾隆年问已近1200年历史,由此可贝促浸土司应为本籍土著民族之后裔,在嘉绒各土司的传说中,尚未发现有他是从西藏移来之说,虽涉及与他相募系的关于卵生说,有可能是沿袭其他土司之琼部之说创附会说法。按这一族谱传代推算,大金川理应是在秦汉H代就有了该族系部落。或部族在此生息,按年代地理位里推定,应是后来的附国、东女国之前身的土著民族才对。现将其藏文族谱首领名字列记如下:
1.洒郎其波11?加嘎尔崩
2.勒尔武桑格12.夺尔基特尔3.拉日甲布13.哈旺纳尔武'.扎西泽郎i4.姜伯克尔加5.益西格登15.泽步勒尔武6.嘉木甲木初16.仁钦阿太尔。7.桑格尔阶17.索郎江木初8.索郎尔加18.哈尼克尔崩9.撒斯甲一西19.容中泽郎10.其木久20.嘉尔摩绒1121.嘉里依41.斯达拉
22.南木卡尔阶42.高让尼玛23.穆塔尔43.日江错24.三郎旺清44.阿忠太25.克窝崩尔'甲45.八尔切夺尔基
26.尼玛江错46.扎西次迫27.色窝克崩47.哈伊拉木28.丹巴俄热尔48.索朗勒尔武29.尼玛谢拉尔49.泽郎木
30.谢拉斯达迫50.勒尔武崩
31.恩布勒尔武51.阿旺八尔旦32.夺尔基52.勒州江木初33.谢拉尔阶53.克武尔甲34.克武尔甲54.郎什隆35.斯高让益西55.嘉勒扑尔巴
36.夏加泽郎56.桑卡阿太37.二间夺尔基一57.莎罗奔38.索朗旺扎58.郎卡39.宋格兵59.索诺木40.谢达太
以上族谱中的"哈伊拉木"在第四十七代,此期是明代新封的演化禅师,至乾隆年间大约为二百多年,按平均20多年为一代,大体相符,所以此族谱并非为后人臆造'11伪编,确值可信o手抄本《保县志》对该司族谱有误,故未列记。'
根据考古证明,今嘉绒地区有仰韶文化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遗迹,在大渡河源头的丹巴县中路村文化,尚在待定性之中,但已据发掘的文化层测定,早在四千年前的可能性很大,说明新石器时代,其地就有人类生息活动,占蜀之"蜀山氏",即为今之嘉绒藏族先民s据藏学家任乃强先生所著《四川上古史新探》考证,嘉绒地方为中原文化起源地。他对大渡河源头先民的考证推断是"......从今之阿坝、金11l等地逐渐徙入四川盆地边缘的这支部族,最早'是以宝兴为原始根据地(即嘉绒穆坪土司地区),曾一度扩散至青衣江流域,号称"斯榆",又称"佧国",设国邑于"徙阳(今始阳)"。
据《嘉绒藏戏》考证:唐玄宗四十三年(755年)蕃夏尔嘉莫查洼绒(意即嘉绒东部),促浸部落(今金lI)第二十五代首领克窝崩尔甲,促浸夏骁色康庙(今广法寺之古称)著名法师赞巴壮卡为举行部落新建宫殿"列维坡让伊哲"(即后来称的勒乌围大金土司宫殿)和"雍忠拉斯顶楞"(今广法寺旧称)的落成典礼。对以上考证,现据嘉绒民间口头颂词翻译得知,大金土司最早的官寨(宫殿)在今之金川县咯尔乡复兴村。因吐、唐争战时说此宫殿(官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而且因战争把这座名叫"嘎林格坡让"烧毁,后才迁到"列维坡让伊哲"(即勒乌围,是公元755年至1776年;已有1021年的历史)。又考"雍忠拉斯11顶"的历史,该庙在此以前很早就已有之,只不过规模较小。自公元755年建成后,历经扩建,到清代金川之役被毁时的规模之大,是藏区少见的。清代战后虽重建,并改本教为藏传佛教,但修复的寺庙远远比不上原被毁前的规模之大。就是近些年在原广法寺处所挖出的唐代所建的这座寺庙的青砖,玻璃瓦片上都刻烧有本波教的藏文经文。由此可见在一千多年前的嘉绒藏区的大金川地方,民族文化艺术、建筑水平、以及物质基础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的(指明、清时期)雍忠拉斯顶寺庙已成为嘉c
绒地区最大寺庙之一,是整个嘉绒地区朝拜信仰的本教主寺,颇有影响和取得统领主教的地位。当时该寺组成了"嘉绒促浸嘎尔巴"(即藏戏班)。戏班在地区原有歌舞,傩戏的基础上,根据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和藏历年传统的傩仪"阿尼格东"(降妖除魔英雄)创编了《格东特青》戏目,并于每年虎月(阴历十月)的10~25。日在各部落举行的"斯格任青波"(供施法会)和宫殿竣工等庆典上演出。唐顺宗元年(805年)嘉绒藏戏得到藏族著名语言、文学、编译大师毗若遮那的传授推广。在原有戏班基础上又发展的绰斯甲、赞拉、沃日等戏班。新创出《曲斯古赞里》和《阿祈来刀》等尉目。逐渐发展和开始向嘉绒各土司地流传推广。
这个雍忠拉斯顶寺,不仅历史上在嘉绒地区和封建王朝时名气大,就是今天,国外众多研究嘉绒藏族和清史的学者都少不了对它的历史进行研究,不断来此地考察,而且还挖掘出了不少的经文和石刻等。因为它与大金川I土司的统治关系紧紧相联而分不开,在清乾隆年间,大金川I土司依靠该寺关系,为土司间边界争议等家庭纠纷,相互诵经讴咒对方等作法,产生起矛盾,从而四川地方政府,盲目处置,派兵弹压,便引起了中外驰名的两次金川事变,封建王朝趁机惨绝人道的屠杀金川嘉绒藏族人民,将其地实行改土为屯,雍忠拉斯顶寺改为广法寺,废本教为藏传佛教。对金川之!嘉绒藏族,采取设屯以治之,封其有功者为首备,千总、把总、外委(头人)诸职。在今大金川设立河东屯、河西屯至解放,当初还设有绥靖屯,安宁区,为崇化屯,由于崇化、绥靖都带有民族侮辱和歧视,早已被废除。曾一度还沿用"绥靖"作县名,故有"松理茂懋汶靖"六县之称系中华民国四11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之辖,其中之绥靖县,民国年间改作靖化县,取其名还有一番趣说,是民国政府的官员们经过对金川l民族的历史作了一番调查研究,认为其地丛山峻岭,沟谷纵横,大江奔流、悬崖峭壁,真是古今兵家要塞之地,加之其地民族强悍,历史上又好争战,他们认为对其地少数民族(夷人),只能立青年将领(官)进行统治,并应对这些"夷番"民族采取强制性的军管和同化,使之变为"11H艮."民族,所以他们以立字旁站一青年为"靖",在此为官的青年一定要手握匕首,即意为用武力来强制其同化,则使用人旁加匕首为"化",从而定县名为"靖化"的。认为这样又保持了清王朝设绥靖屯之命名含义用意,又有更深层次的新用意。这一县名12直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将这个带有民族歧视侮辱的地名用字废除下,以其自然地理环境更名为"大金县"。一九六零年将原绰斯甲县析并置县时,则命称"金Il县"至今。
三杂谷土司
杂谷土司,原为嘉绒地区较大的土司。于明朝永乐年间授安抚司职。当时杂谷土司的辖区"亦甚广泛,县多肥谷沃野"具体辖区为:西有梭磨、卓克基、松岗、党坝,东有甘堡、孟董、九子诸营,东北之"新番、旧番、三溪番",以及黑水流域以西之羌系部落之地,皆属杂谷领域之内。元、明间其地是藏传佛教传播兴盛时期,喇嘛寺很多,藏传佛教的宁玛、噶举、觉囊、格鲁各派都在此修建寺院。宗教的渗透对其地民族风俗、礼仪文化和建设事业有极大影响。在藏传佛教各派传人的同时,汉地宗教也广为传播,在明代有不少汉佛、道教僧侣纷纷来其地传教兴派,著名的筹边楼i是唐代以来封建王朝在今岷江上游藏区所建的筹理边务之楼阁建筑,传为朝廷命官来此时,便登楼商议治边治夷事宜之处,而明代居然把汉佛教观音菩萨供奉在内,变成寺院竞时达百年之久,至清代才重修筹边楼,把观音菩萨移置另地建寺庙供奉。这种多宗教传人,力Ⅱ之杂谷地处汉藏通道要塞之地,"官道"打此通过,商贸往来频繁,对其地文化发展,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都有极大影响。杂谷地区居民吸收汉文化较早,从现今的民间习俗、12礼仪和生活服饰诸方面的考究都既保持有历史嘉绒藏族的文化成分(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还是设有"禁区"抗同化,'完全是历史嘉绒藏民的旧传统习俗、礼规),同时吸收有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
杂谷土司来源,据调查记载和民间广为传说:是由丹东(即丹东?革什杂土司)派来的,后由杂谷衍生为梭磨始祖诺达工朝尔极。据载工朝尔极生三子一女,后分别为卓克基、松岗、党坝各土司之始,梭磨为其这四土之始祖。关于杂谷土司迁徙人杂谷始于何年代无记载,但从地名"杂谷恼"的追溯中得知;杂谷恼(今理县治所"杂谷恼镇"),是藏语"扎西郎"的汉字译写之名,藏语意为"吉祥城"。传说很早以前,由藏王室派来此地管领的土官(唐代之杂谷地区隶属管理关系反复性大,吐、唐争战时时复时归),为在这里建一处"官衙",八方选择基地。有一夜土官来在今杂谷地方,夜梦金光辉映山谷,飞来了大鹏金翅鸟落息于此。该土官醒来沉思,认为官寨就建在此地为好,后经择定基地,建了寨房和习武场所,由其梦而建其城,被土官称封寨城名为"扎西郎",意为梦兆吉祥而建吉祥城之义。后以地名冠戴其土司名"杂谷"的。由此可见杂谷土司是从外地迁来,确有可信之处,其迁入时间是在唐代,于明永乐(1410年)年间首授安抚司。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杂谷土司在清王朝"一征金川"战事中,敏察到封建王朝"以番治番"政策开始欺骗蒙敝不住少数民族后,将会借题发挥,使用武力进行惨绝人性的屠杀,他便12开始对王朝表露出了~隋绪",加之他的地方武装、地域周围土司不敢抗衡。封建王朝怕杂谷成了"气候"难以治理,就借杂谷土司有图谋不轨之行径,当时杂谷土司名苍旺,便以他反抗清政府为名,用大军征讨。"征服"了杂谷土司后,将其地改设五屯,以各寨头人选补为守备i计有甘堡屯、杂谷屯、上孟董屯、下孟董屯和九子屯,共五屯。前四屯为嘉绒藏族聚居区,九子屯实为羌族聚居区,旧史中有说"羌为百姓,番为土官"之记载,实为事实。
一九三六年以后,民国政府在这些屯地,普遍改设乡保,隶属四川省十六行政督察区管辖理番县,后去"番"字为理县。
解放后,在其地仍置县,沿用旧县名,属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
(注:杂谷土司家谱因战灭,其族谱不复存在。但其族系为松岗土司,松岗土司家谱及为杂谷土司之家谱,详见松岗土司简介。)
、
四、沃日土司(鄂克什长官司)
沃日土司为今阿坝州小金县境内。据调查认为远古以来其地区属当地信众中具有崇高威望的本波教巫师世家门第,经过历史发展,形成地方派头,类似部落或寨主,有众多信崇者,渐成为一方之势力集团的领头。家族传至巴碧太时,已是清代。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归服清王朝,因是本波教法师门第,善行巫术,被册封为沃日贯顶12净慈妙智国师,曾一度威名大振,所授"沃日"是藏语称名,其含义是"领地之意"。因其地位于今小金11区域之东部,地形成长方形,境内有一条小金川的支流,加之袄日土司原本世代占领其地,将这一区域自称为是他家的"领地",久而久之"沃El"便冠戴给这一地区的山Il实体,成为了地名专有称用词。朝廷也就以其"领地"(沃日)之名授封土司衔的。当地民间流传称谓和《理番厅志》中日:"现辖沃日一处,该土司之祖,喇嘛巴碧太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投诚,颁给沃日贯顶净慈妙智国师印信号纸。"境内沃日河自东向西流人老营地区转汇人小金11中。沿河两侧,高山连绵,河谷地带,地势开阔,气候温和,尤以木栏坝和官寨附近,耕地平坦集中,是一处数百平方公里的山谷平原,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宜于耕牧,盛产玉米、小麦、洋芋、胡豆等粮食作物,所以历史上这里可算是物产丰富,八民安康之地,再加之沃日土司世家是宗教神职人员,自然形成为部落和寨民首领是不觉为奇的。
沃日土司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顺应王朝.并为乾隆十一年"一征金川"之役出力,给清军供粮助战等原由,被晋封为"安抚司"职衔。当时的全称是"鄂克什安抚司",:鄂克什"是满语称号,其义尚未追溯清楚。所以后来有"沃日"和"鄂克什"两称之名并用。
从乾隆二十九年起鄂克什土司同赞拉(小金11土司)土司因家庭矛盾,引向用本教法咒互相诵经作法相害彼此,由于鄂克什土司世家为本波教大师,进行巫术活动是12很有名气的,他将小金 土司父子的人像画成后,进行公开念大经,扎成草人用箭穿射,在民众中扬言要把赞拉土司咒死和让他绝根断苗。事有巧合,小金川土司泽旺之子僧格桑是一独子,所生又是一独子,十分俊秀可爱,就在鄂克什土司诵经作法后泽旺(老土司)之孙天亡。对方更扬言是他作法的效应,小金 rl土司气极败坏,发疯似地进行报复,对鄂克什土司进行出兵威胁,抢寨夺地,企图灭其家族。此时,清王朝见小金川土司势大,怕其地为内通汉医成都、西连卫藏,趁此不灭之,恐后成祸患难治。故以调解之名,调兵遣将,企图消灭小金川土司,时因大、小金川土司为宗亲门第,抗拒王朝派兵弹压,酿成乾隆皇帝举.
国征讨的《二次征剿金川之役》。此战鄂克什土司当然是受益者和保护者,战后以随征金川有功,赏二品顶戴。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才改土归流了,实行编组保甲,但土司制度在这一地区变相地实行还是存在下来,国民党也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手法,加之鞭长莫及,未加管束,土司制的实质保留至解放H,y]一终止。解放之初,该土司参加颠覆人民政权的"靖懋叛乱",经清剿国民党匪特,将叛乱平息,土妇罪大恶极,被镇压,土司经过教育,走上了改过自新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给予了他应有的出路。这里维系土司制度是在解放后才真正废除的。
'12五、小金川土司(赞拉土司)
小金川土司,即旧称"赞拉土司",所谓"赞拉"是小金川地方嘉绒藏语称谓的地名。因小金l 境内沟深谷峡,绝壁千仞,天然形成四面险关屏障密布,古来为兵家要塞。由于嘉绒藏区上占以来共同膜拜的大神山"嘉莫?墨尔多"山,被神话崇信为是嘉绒地区的开创和保护神,宗教界历史上把其四周的(整个嘉绒地xE)群山,都以嘉莫。墨尔多山分封为属下的诸臣百姓,有很细的分封和类别区分。小金地区险峰居多,如象著名的"四姑娘山"(藏语称斯够拉柔达,斯够拉,即为墨尔多山的保驾大臣之意;柔达,即是藏语嘉绒方言所称的山神之意),还有"索乌山"等都是授封为"墨尔多山"的大臣,叫"斯够拉"和"严青"一类"官号"列名,都是"武将"之类的封号,而且整个嘉绒地区,首数小金县境内授封之山最多,所以其他部落酋长们自称"蒙格",意为人头之山,显示嘉绒地区主神山属下有诸多大臣都在他们境内,是为群山之首领所聚集之地。加之土司所在地之地形又状似一人头形,故名"蒙格",后来汉字书写成"明格","猛古"等,今有三江汇合处,蒙格山下所建的著名铁索桥--"猛古桥",只留古铁链作古迹,供游人观赏。清王朝征剿金川后,又将"蒙格"译写为带有征服庆功含义的"懋功"。后在此设厅、县,直至解放后才改为"小金县",以其山川地名命称至今。由于境内"凶神(又是武将衔头)众多,加之历史上其地嘉绒12藏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出兵战缅、尼,乃至后来的鸦片战争,都出过不少能征善战的英雄,故被嘉绒地区和其它藏区尊称为"赞拉",即意为"太子"或"山神"。所以授封土司职后称"赞拉土司",朝廷命官近其自然地理环境,又习惯称"金11"(后以莎罗奔分封出来,按境内两河之大与小分别叫称为大金川和小金 之始)的。
根据有关史料和历史事件追溯,赞拉土司同促浸土司本是一个家庭中分解出来的两支户头。始祖生息繁衍至明代,族长名叫"哈依拉木",因当时信奉的是藏族原始宗教--本波教(俗称黑教或黑经),哈依拉木为本教大师,是一位善行巫术之类的大师,在原始落后的民族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故于明代给册封为演化禅师。至清康熙五年(1665年)诚服清王朝,重新颁给演化禅师印纸,后裔莎罗奔服从清王朝征调,同大将军岳钟琪出征尼泊尔等地有功,于雍正元年(1723年)授金川安抚司职衔,莎罗奔得封后,自立为促浸土司,并以泽旺土司为赞拉土司,此是大小金il土司分治之始。?
后因家族间矛盾纠葛,引起了乾隆年间的"一征金川之役",因战事和人缘等关系,大金川土司未受到处刑,只将其土司职衔印信转交给儿子郎卡掌持。经过一征金川之役,两金川土司发现皇帝对他们存有戒心,是以离间和借他们问不和睦来相互制约为目的,对两金 l地方来说,经过此战却使不少人们省悟到封建王朝并不爱土司和他们的。这种领悟,促使了大、小金川两土司对皇帝的仇恨12和防范防卫准备。经过复杂的,多种因素的发展,终于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清王朝借小金川土司同沃日土司之间的边界纠葛和家族矛盾出兵镇压,导致了乾隆"二征金川之役"的暴发,战事经过五、六年激战,清王朝派甩全国二十三省大军,以灭族之架势,进行血洗惨战,于1776年,两金11战息,嘉绒金11地区藏民遭到惨绝人寰的屠杀,两金11地方都同时进行了改土设屯制,这里被改设为八角屯,汗牛屯,别思满屯,宅垄屯,一直保留至解放时。并先后在大金川和小金川设厅辖屯,据历史记载说几乎为"军管"性质,并从各地派来监视人员混居,这些充当"监视"的人员占有土地、房产,并且差役都比原大、小金川藏民轻得多。在宗教信仰方面,朝廷已下令取消本波教(金11之役中,本教徒积极起来反抗清军的残酷镇压,乃'至最后的决战中是"雍中拉顶寺"的几千和尚兵,大战决战于清军),清王朝恨本教僧人,称大、小金11本波教为--本布尔邪教,令其取消,改信尊奉藏传佛教之格鲁派,即俗称黄教或黄帽教派。是时金川人民处于半坐牢房的状况,不少人质被押解北京(至今仍留住北京西郊之香山地方)。
民国年间,在这里设"懋功县",但土司改设流官后,实际上保留并沿袭着土司制的一些特权的"守备",也搞世袭制和原土司制的各种统治办法,一直未能废除,而且是县衙与"首领"共事的现象成了民国政府的合法容让,乃至互相勾结来危害人民。尽管后来搞保甲制,守备便是1夕自然而然的"总领"头目。所以小金Il土司地方的封建旧制度一直沿袭到解放后才真正解除了。
解放后建县,初仍沿用旧名"懋功"为县名,后经国务院更名,去掉"懋功"名,改名小金县至今。
六、革什杂土司(有称为丹东.?革什扎)
"革什杂土司"全名为"丹东?革什杂安抚司",也有称为"单东革西杂"或"革布什咱"等的,都是受方言语或汉、藏互为译写中的谐音变调之故。"革什杂"为嘉绒藏语方言称谓名,其义为"学生"之意。民间传说和有关文献史料佐证说:革什杂地方,历史上住着一个弱小落后的部落,有史以来都受着四周强大部落和人们的歧视和欺侮。部落里不分男女老幼都希望能出一名强悍的头领,尽快自强起来,不受凌辱。后来部落里出了一个少言寡语、勤奋好学的青年,他自小入寺学经、聪明好学,领悟经学知识出奇的惊人,真是一个神童和智人。学成之后,首先在部落里有了名气,渐渐在部落外也有了传闻。这个部落希盼一位伟人出现的希望就寄托在这青年人身上。当全部落人民的希望实现就在眼前时,这位青年却出乎意料地告别了家乡众亲,他决定离开部落外出,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全部落扫兴失望。当人们挽留他时,他慎重地说:"不出门外,难见世面;不学他人之长,难补自己之短。"他,就这样离乡背境上路出发了。这个求知欲强、勤奋好学的青年,走到什么地方都以自己无知者的身份出现,谦.129'虚、诚恳地向他人学习,从不以自己学识渊博露出半点骄傲情绪,总向一切睹自己在某方面有所长的人求教,而且都是以学生姿态出现。由于他的艰苦好学,不久就学得了在部落天地里梦想也想不着的生产技术、文化知识方面的东西,后来他到了西藏,经过讲经说法,又获得了极高的佛教学位,成为藏区著名的大喇嘛。当他回到家乡后,由于他为人正直,才学渊博,民望日增,人们中传颂说:要想一个人有出息,必须先要拜人脚下,就要象这位大喇嘛一样,只有以"学生"的身份和求知欲望,才能使自己成为出众拔萃的人物。所以人们称他为"革什杂",后来大喇嘛作了部落酋长,并得到皇帝重视,授封为当地首代土司,授封土司就以其"学生"--"革什杂"之名为土司名的。原住地的地名又叫"丹东"所以相联称"丹东?革什杂"名称之由来。+革什杂土司之地,在今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是嘉绒藏区于明代最早授封的土司之一。清代时又是明代土司中归顺较早的一个。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其先土司魏珠布策凌归服王朝,被加封为安抚司,从四品。在一些藏文野史中说"革什杂"之名是由"革须节"演变而来,即指前面大喇嘛在西藏考得"格希"学位,变音将"格希"称为"革须"后变为"革什杂"一名之由来的。
清代,在丹巴地区的土司中,要算丹东i革什杂土司地域为大,其辖地除现今丹巴县大桑区外,几乎包括现今所有讲用革什杂语的道孚、炉霍等地区的嘉绒藏区。据130《清实录藏族史料》载:"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丁已(十一月二十日).四川提督岳钟琪等奏:"......革什杂角洛寺(今道孚县各卡觉洛寺--笔者注)系金(川)绰(斯甲)赴沪(康定)要路,酌派把总一,带兵十名驻扎"。另据《丹巴县图志》载:"宣统三年六月(1911年),革什杂土司策旺恒珠,大改流缴印之际给赵尔丰和傅嵩林投戾禀函中称:......大皇恩典赏允革什杂安抚司,当于康熙年间,调去打河南、湖北建昌及后藏等处,均已出力,后到治下叔父根桑当土司时,有头人雍中捕暴虐百姓,因此,百姓逃散颇多。其有未走者,尽被邻近土侵占,所管百姓渐渐稀少,治下叔父根桑见百姓侵占逃扬,始弃土司,人藏朝佛不归。有明正土司见土无主,乘间将下村百姓六百家侵占;又道坞(即道孚)以下三寨百姓亦被藏王强占;至道坞以上德普、日勒、甲姬、旁仕冷:白勒央等寨,均被瞻堆(今新龙县)土司侵占;纳普山牛场三寨百姓亦被明正土司强占;其余各处分散颇多。所有下村六百户人家治下尚有问"。由此推测,可见清代中叶革什杂土司是极盛期,其地域包括现今道孚县几乎全部(玉科土百户属明正土司辖)和新龙、炉霍与道孚县接界的边沿地区。此外,由于土司问的联姻关系,在原绰斯甲地区(今阿坝州金川县和壤塘县境内)也有属于革什杂土司管辖的区域。
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897"年)革什杂土司部下一头人名叫甲木楚罗布暴乱,被土司降松泰逐,逃往打箭炉(今康定)避难。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代理川滇边务13'
大臣傅华封(傅嵩文)收缴各土司印信号纸,实行改土阁.流,原革什杂土司辖地大雪山,党岭以西地区置道坞设涪委员、革什杂土司所辖的丹巴地界(今大桑区和沙冲乡)在设置丹巴县之前曾划归道坞委员管理。于民国元年(1912年)十二月,革什杂土司策旺恒珠其妹麻书土司之妻咕噜志玛及孔撒头人暴动,强令道坞驻军三营缴械,川边防军使陈遐玲率边军九营由打箭炉(康定)来援,在原革什杂逃亡头人甲木楚罗布的向导下,暴乱平息,事后甲木楚罗布被委以革什杂总管职,自此丹东革什杂土司地区下半段地方自立为独立的政治实体与丹东土司本部相抗。因清末的改土归流仅具形式,多数土司和土司制度是名改实存,甲木楚罗布所辖丹东革什杂地区下环一带亦被人们习惯称为"革什杂土司",对吉地官寨所居老土司则称"丹东土司",这便是后来的土(司)头(人)分争和演变的结果,但在整个革什杂地区的老百姓中,共同认可是"正统"的是"丹东土司"(即指老革什杂之意),而不承认后来的"革什杂"(即指甲木楚罗布所据之地而自称的那个"革什杂"土司)。'
丹东?革什杂土司自授封后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促浸(金川土司)于热水塘杀害丹东土司色楞敦多布,引起金川之役。事平后其子湛都尔承袭丹东土司职。清末改土归流后,实际已归章谷屯管辖,现今人们所称的"革什杂土司"或"丹东土司"都是所指原"丹东?革什杂土司",而不是指民国初年陈遐龄征丹巴,甲木楚罗布被13委任为"革什杂总管的那个"土司",该土司死后因无嗣,则由巴朗头人管辖的那个"革什杂土司",行使一切权力,管控其地区。
根据民国年间编著的《丹巴县图志》载对丹东.革什杂土司家谱记录:'
革什杂土司家庭族谱前十三代失考。
第十四代:姜福则郎(于乾隆四十一年随征金川有功,故封为安抚司)
第十五代:拥中布
第十六代:姜福罗布第十七代:姜松泰第十八代:泽旺恒珠(兄弟二人,次以舅姜甲布管理
冢务,现充任保正)
注:以上族谱,疑不是丹东?革什杂土司本系家谱。其谱可能是革什杂土司绝嗣后,曾巴朗头人管辖称谓的'那个"革什杂土司之族谱,因传至解放时,在民国年间建县时,正是该族系泽旺恒珠充任保正,理应沿他之家谱记写。
七、瓦寺土司
嘉绒藏区十八土司之一的"瓦寺土司",为今四川阿挈墨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境内。该土司是由今西藏地力邵落奉皇命远征来其地的。
明代中叶,在西藏加渴地方,有一部落酋长名叫琼布
133思六本?桑朗纳斯坝,他臣服于明王朝,并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人京贡物献经,得到皇上召见,赏赐颇裕。后奉旨"驰驿回藏,永绥南荒。"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因岷江上游的茂县、威州、汶川等地人民反抗封建王朝的压迫和剥削,"屡征不服"。明王朝则采取远调西藏军来镇压,实行"以番治番,以夷治夷"政策,当时征调琼布思六本统兵出藏清剿。琼布因病老,故请求以其弟雍中罗六思为他带兵前征。雍中罗六思率头领四十三位,士兵三千一百五十人,经长途急行军一月余,便抵达今汶川等地,分道进剿。事平,"省宪奏功,奉诏留驻汶川县之涂禹山,控一
制西沟北路羌夷,以板桥、碉头、克约、六汤、大坪、小坪等处山林,令其耕种住牧,其余不足安插之士兵,可在涂禹山下,白土坝、河坪、高柬、低纳等寨地方汶民无力开耕者、俱饬部番进行垦荒报粮"。明王朝采取民族参沙、驻防的办法,并授给其"宣慰使司"职,颁发给银印一枚(重48两)和敕书诰命各一,自此始"世袭其职"。雍中罗六思则成为第一代瓦寺土司。何谓"瓦寺土司"?据查此地从前有一位"番僧蹴居此处,土民施瓦立寺",故寺建成后,民间称其寺为"瓦寺",意指是民间献瓦所建的寺庙之义。另有一说是"瓦寺祖籍乌斯藏,居惟土房,寺独以瓦,故名"。无论何说总是与寺庙是用"瓦"盖建之说分不开而得其名的。
瓦寺土司初定驻牧汶川时,所划辖地并不宽,只有六、寨,即涂禹山三寨和四山三寨,自明代神宗六年(144113年)起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止,前后历时五百零八年,其间因功嘉奖和政治原因多次增封领地,现可查得所属地域图,是清代《汶川防务图》和清嘉庆乙丑年(1805年)的"瓦寺"地域图。图中所标划的疆界领地,正与民国时期的汶川地域图相同,但其实际控制权早已划给了理县管理。
瓦寺土司地域区划变动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土司初定居安防时期,官衙住设在汶川县涂禹山(今汶川县玉龙乡涂禹村),位在岷江以西的高山台地处,寨堡是沿山梁峰脊绕缠状修建,前后均有城门,楼阁亭檐雕梁画壁,相当宏伟堂煌,土司衙署分一、二、三堂,房梁门窗构造极为精致,显得很庄重和气派。至今在旧遗址废墟上尚可看到一人高大的石狮子和两个城门洞十分宏伟高大。整个寨衙布局协调,属城堡式建筑,官衙为"四合院"部局。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经此地时,曾于此衙内设"汶川县苏维埃政府"。解放后合作化时,将旧官衙作为人民公社的学校和仓库、保管室等,虽已五百多年的IH建筑,但其建筑结构,雕梁画栋等工艺都很精堪鲜艳,真令人叹为观止。其地另有一别名叫"铜灵山",传说颇多而神奇,距汶川旧县城绵属约十五华里地。土司授封初期只有领地涂禹山三寨,即板桥(今玉龙乡板桥村桥山组),白土坝(今绵厩乡白土坝村),河坪(今绵厩乡和平村),四山三寨与大小坪(今绵展乡克约村大小坪村民组),六荡(今绵臆乡克约村六荡、三倒拐村民1父组),克约(今绵脆乡克约村克约村民组)。板桥,是因曾用木板搭建成桥而得名,因其地势险峻,官方在此设板桥关。红军长征时,曾于此处MIl军进行过恶战,现还能见双方当时所掘建的掩体工事和板桥村口一山梁上一棵巨树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板桥山台地上有"观音土",过去藏羌人民在大灾之年,成群结队的饥民来此取土充饥。白土坝,因产石膏石而得名。河坪现改名"和平",官寨住地显现出远古积沉下的河床沙石,虽为山地,而较平坦,故得其名。该处有土舍衙署。关于大、小坪,实际上是两地方,但相距不远,都在岷江岸边,按其地平坦宽展的大和小,分称其二地为大、小坪,在今绵厩乡飞沙关近临处。原寨首住地段家坝地也在今大、小坪村民组辖地中。六荡,最口今译音称写作"落荡"或"罗滩",该地是从大坪处上山,经三倒拐即到其地。克约(原IH称叫克纳),可从大小坪上山或羌丰簇头沟上山即到达,与落荡连界,分阴山、阳山,现在所居皆是藏族,四十岁以上人还能通操"嘉绒藏语",年青人绝大多数操用汉语,也有操用藏语的。
以上是"瓦寺"土司定居汶川守职初期所辖地域和其方位情况。土司官寨附近还占有马埝坪(今玉龙乡涂禹村马埝坪村民组),茅坪(今玉龙乡小茅坪村)以及招店村,都是当时六寨之外所占有的肥缺宝地之一部分,有关六寨,都设有寨首。这一阶段所领地域,除白土坝、河坪、茅坪有羌民外,克约、落荡,大小坪,板桥山等地都是原无人迹,新开垦的林地,除大小坪是河沙地外,板桥山的坡度1气稍缓,克约、落荡是山地陡坡,这些地方在当时属"汶民无力垦者"的山林处。其地年过古稀之人说,他们只给土司上粮,不给官家上粮,他们昔日耕耘的土地都是"瓦寺土司"的份地。从瓦寺土司属民的房屋分布来看,较为分散,可想初来时一是垦地,二是为防范当地土著民族再反阜朝,采取从分散到聚居,而且从随垦地和定居情形来看,又可互为呼应方便,是有战略布防性划定垦居的。由于当时兵多地少?故而有些"瓦寺"兵家,到解放时还耕种着原理县境内的一些土地,象古坝州的木阑(今属威州乡新桥村,旧为理县地区),羊乳(今威州乡羊龙山)、凤坪(今属威州乡凤坪坝),白龙五寨(今属克枯乡大寺村一带)。所以历史上瓦寺土司不但每年要给"汶川县交条银13?8两夕卜,还要向保县(今理县)交条银9.8两。条银者为明、清税制,条指的是"人",银指的是土地,也就是说是人和土地加起来应纳的税赋。应交理县的条粮银,在民国二十八年六月(1939年),'瓦寺第二十四代土司索海飘(字观云)因在理县已是"有粮无地"呈书与"理县清理粮驻委员地"称:敝地向在贵县白龙五寨合同上纳正粮九两二钱,嗣因五寨地广人稀,举目荒凉......,希于能将敝署有粮无地之正粮四网豁免"。省政府于民国三十四年二月(1945年)才训令:"为有粮无土,民力难胜......准予豁免"。同时还对瓦寺三届旧赋理县合玉米160石一齐免除。以后,瓦寺土司就再没有向理县交纳粮税。根据清嘉厌《汶志纪略》(1805年)记录,可追溯到明代瓦寺土司就1 R向理县纳粮l赋。
第二阶段瓦寺土司扩增领地是在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19年),因"草坡叛乱",瓦寺第十二代土司南
告舍躬"害兵进剿",平定后,"上宪保请将草坡十二寨赏.给管辖。于是该土始有草坡之地,设总管,统十一寨"在此
以前草坡原土著民族主要是羌人,因其地古称冉珑国地,当地土著民族多为古蜀族先民。明代汶川防务图,除标明汶川上水里、下水里之外,把草坡地域称为"草坡番"。据调查,当时国家政令难达其地,此处多由各部落头领管辖,形成坐山为王,以寨各居。在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草坡生番叛......直扑马原山顶马原墩"(今草坡乡的马岭山),朝廷派瓦寺第十一代土司率兵进行平息。尔后因"乌原墩"(住兵的关卡)离草坡极近,不易固守,才把该墩迁移到簇头(即今绵赝乡羌丰村的簇头),并筑城、置堡宫。神宗共在位46年,万历年中则是指神宗二十三年,即1595年,因草坡十二寨头领"互相吞并,争杀不休",瓦寺十二代土司率兵进剿后,共斩八寨头领,宽免了四头领。由此证明,在此以前草坡还属不受朝廷管辖的部落主制度地方。'
?草坡"划属瓦寺领辖时,与瓦寺立位汶11地方已是一百五十余年。此时管领草坡刁头(今叫碉头村,寨内碉房还在,属绵厩乡)、是湾(今革坡乡是湾村)、草坝(今草坡乡两河l:21村草坝村民组地方)、章牌(今草坡樟排村)、克葱(今草坡乡克充村)、沙派(今草坡乡沙派村)、柴林13(今草坡乡金波村柴林湾)、哈圭(大约为今草坡乡码头村一带)、龙潭沟(今草坡乡龙潭村)、得尔郎(今草坡乡龙潭村得尔巴和得腊苏一带)、湾寨(今草坡乡金波村安枯溪一带)等村寨。瓦寺土司管辖这些寨落之后,设有总管,其官寨设在今草坡乡的码头村处。
瓦寺土司的领地扩展定划的第三阶段是在清代。1652年瓦寺土司索诺木荣宗,将其明代所授印信号纸缴清顺治皇帝(顺治九年),即为投诚归顺,清廷授其安抚司职。于康熙九年(1670年),瓦寺土司随征西藏时,土司桑朗温恺有功,加赏宣慰司衔,乾隆二年(1737年)被加封为指挥使职衔,乾隆十七年(1752年)及三十六年(1771年)参与了剿征杂谷土司苍旺并金if等处土司,桑朗雍中随征出力,赏戴花翎,并更名(即赐名姓索诺木荣宗)。嘉庆元年(1796年),又参加清政府镇压四川达州白莲教起义出力,四川总督勒保奏请批准升宣慰司,换给印信号纸。
由于瓦寺土司自第十五代曲翊伸在顺治九年投顺清朝,诚服顺调,立功颇著,故将其领辖地域划令为东抵威州保子关(即今汶川县威州布瓦山下的关隘一带),南至三江12I(今三江乡)交灌县老塞坝(今都江堰市境内)西临日隆(今小金县日隆乡),斑烂山(即今汶川与小金县界山巴朗山)界沃日;北至沙牌沟交杂谷(即今理县杂谷脑)。此时的瓦寺土司在今汶川县境内在原寨落基础上又扩划给了卧龙、耿达、三江等地,共十一寨,下设总管、寨首。
瓦寺土司后裔所倦存的该土司传略《世代忠真之瓦寺土司》一书,将该土司从西藏服朝廷调派远征四川岷江河谷地方战乱后,奉命定驻,从来是唯命是从,尽管受封建中央王朝命派镇压过农民起义,也参加了为维护祖国统一的远征作战,近代史上还派兵去两广参加抗英作战,不少军士战死江浙一带,清末人民起义时支持保路同治会,在拦阻清廷驻松潘防务军,受赵尔丰命前往成都解围时,瓦寺土'司藏兵同岷江沿岸羌族人民,围阻歼灭,有力地支持和直接参加了推翻清王朝的斗争,尔后还派了数百藏兵,在川西平原上积极参战摧毁封建王朝残余武装力量的卓越战斗。瓦寺土司世代,实属顺应潮流,功过皆著,在嘉绒地区十八个土司中,实属特别值得很好研究的一个土司。也是近邻汉区的一个土司,吸收各民族文化影响突出,是一个开明土司。其世代土司名录是:
第一世雍中罗洛思(1441封赐)第二世克罗俄坚灿
第三世直巴答什第四世满葛喇第五世舍那容中第六世占叫加第七世喃葛第八世亦舍雍中
第九世甲思巴14第十世南吉儿贾思巴...第十一世南吉二朋
第十二世舍躬
第十三世山查儿巴第十四世曲沃太第十五世曲翊伸,
第十六世坦明吉卜第十七世桑郎温凯第十八世桑郎容中第十九世桑郎荣宗(乾隆皇帝赐姓名叫索诺木荣
宗)
第二十世索衍传
第二十一世索世藩
第二十二世索代兴(字怀仁)
第二十三世索代庚(字季皋、代兴第)
第二十四世索观}云(字海飘)?第二十五世索国光(现健在)
八、穆坪宣慰司
《四川通志》载:穆坪董卜韩瑚宣慰使司丹紫江楚,其先于前明人觉岱为之四易土副至八姑则他头人,不愿袭职现半八姑则之子吉计承袭,颁给号纸无印信,住牧大田'
(现邛崃县大田坝)。其地东至木畜三十里,交松坪土千户界;南至泸河六十里,交清溪县界;北至吗列一百二十里,14交松坪土千户界;四至共三百三十里,无纳粮差。穆坪亦称木坪土司,在今四川雅安地区宝兴县境内,全称即为"穆坪董卜韩胡宣慰使司"。对其名看颇多论著,述说各异,经调查和考证,其名系藏语方言(嘉绒语)对地名和数据的称谓译写。董卜,即意为千亿数的直译,转伸通称习惯理解是"千万百姓或人民很多;韩胡,即是对地理环境的称谓词,'意指为穴、}同或豁口,是指地形,一般理解是?大山的峡谷口内之意。藏语多习倒装称谓,这样一来?藿卜韩胡,之意是"豁口内住有亿万百姓"之义,一般在当地藏民中能通常解释简意为:"拥有千万人居住的地方,之说。
关于"穆坪",有穆坪一一牟坪--木坪几种书写和通称通用,简言之"穆坪是一个地名词称,其含义藏语意为:众多、发展,一般被当地习惯理解和转伸为: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之地。
?明洪武六年(1373年),于今雅安地区宝兴县境内,灵关以北置"董卜韩胡宣慰使司",是原部落酋长丹紫江楚,古来领辖其地,后由他领其土司衔,世领其地。康熙季年(1662年),董小韩胡(第几代不详)土司坚参南喀归诚清王朝,授给其原职,并重新颁发给印信号纸,乾隆三十年(1765年),再度颁发给号纸,住牧穆坪。明确辖领境内东七百余里至卧龙关,与瓦寺土司为邻,南四十八里至灵关,与天全州交界,西六百余里至色勒库谷交界于冷边土.
司地,北六百余里至板噶落交沃日土司界地。1I乾隆金川之役时,该土司随征调派,主要是搬运粮l草,并八方游说宣传归顺清朝,很有功绩。穆坪土司最早I与明正土司互为联姻,自康熙后期至道光年间,常由一土I司来兼二土司职。1穆坪土司官衙住今宝兴县城关镇处,宝兴即旧之穆I坪土司驻地。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土归流",改设l"建县筹备处",后建立宝兴县。
今宝兴县内兴隆、永富、城关、民治、盐井,硗碛等百分之八十的乡镇均属昔日之土司领地,全县境域基本全属穆坪土司旧领地。由于其地近临内地,是嘉绒十八土司中吸收汉文化较早的一个土司,当地百姓在清末就多有操用汉语和使用汉文记事了。
穆坪土司自明洪武六年(1373年)授封"董卜韩胡宣慰使司"至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其间42年土司几任,姓名缺考,自永乐十三年六月命喃噶为宣慰使,并颁给银印,赐冠带袍衣是在清代嘉庆年间。
宣德五年(1430年),从宣慰使喃噶后,以长子班丹也失为喇嘛领僧众,次子克罗俄坚代为宣慰使治理人民。又于正统三年(1438年),遣使敕宣慰使克罗俄坚诰命、冠带。在正统七年八月,策升克罗坚俄坚为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掌宣慰使司,给诰命。
天顺元年(1457年),是扎巴坚桑藏卜,官增其秩为都指挥使。
成化九年(1473年),扎之子绰吾结言千袭职。
143弘治二年(1489年),绰之子墨扎恩巴丹巴藏卜袭土司职。
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墨墨子喃呆袭土司职。
,嘉靖(1528年)至天启六年(1626年),共98年间,穆坪土司只有不断入京进贡方物之记,而无土司承袭册记。顺治元年(i661年),由坚参喃哈袭土司职。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由坚之子乌儿结袭职。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由乌子雍中七立袭职,不久雍故,由其妻桑结袭位。
雍正三年(1725年),桑故,由其子坚参达结袭位。
雍正十一年(1733年),达结故,次妻王氏天天权掌土司大权。
乾隆十一年(1745年),王氏长子坚参囊康年岁合例袭职,其名书写有"嘉勒烂囊康"、"甲木参纳木"等写法。他于1772年赏戴花翎,并赏"诚勤"名号。
嘉庆初(1785年),丹紫江初(甲凤翔)袭职。后由子甲木参彭措袭职后无册记。
[ 此帖被keating在2010-06-19 19:5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