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報 來論 小伙子
2016/4/15
行政長官在發表二0一六年的施政報告時提到要啟動設立市政機構,這回歸了《基本法》第九十五及九十六條中有關市政機構的規定,也是滿足現時行政長官產生辦法中沒有其代表之缺陷。未來的市政機構形式如何,相信已有不少專家學者所探討,而本文想提出的是,希望借市政機構來將澳門的區域重新劃分。
過去在澳葡統治時期,由兩個市政廳來管理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的民生服務,當中澳門半島又以「第二六/九一/M號法令」來法定分成五個堂區,即大堂區、風順堂區、望德堂區、聖安多尼堂區及花地瑪堂區(氹仔及路環雖各為嘉模堂區及聖方濟各堂區,但並非澳葡時代「海島市」的行政區組成單位,只是大家習慣稱用之),於是,全澳門的行政區域就這樣,以天主教澳門堂區的劃分方式來劃分,它們均無「法人」地位。回歸後,這種以堂區來劃分澳門區域的方式繼續沿用,如民政總署的《論區行賞》步行路線就以此來對外推廣,然而,這種堂區的劃分,除政府在地籍管理、統計數據等工作上以該方式使用外,民間甚少採用,要指出的是,這種劃分方式諸如交通事務局中有關巴士站的區域劃分、治安及消防中有關澳門的區域劃分也不盡相同,既然各部門在行政區劃上「各自為政」,就不需要讓大眾知道自己居住在哪個堂區。事實上,不少市民根本不清楚各堂區是以那裏為界,更不用說自己身處在哪一堂區,民眾一般介紹澳門的時候,都以建築物或地方名來介紹,如大三巴、新口岸、下環、祐漢等,就連外地如香港、內地介紹澳門旅遊的書籍也是如此。既然政府現啟動設立市政機構的工作,或多或少會涉及澳門行政區域的劃分,假若這種區域劃分方式得以沿用的話,筆者則提出若干建議讓當局參考。
筆者認為,現時以堂區劃分方式可基本保留下來,但需要作改動。
首先,取消聖安多尼堂區,將該區的巴素打爾古街、沙梨頭海邊街、沙梨頭街、沙欄仔街一帶併入風順堂區,並與風順堂區(範圍包括司打口、下環、媽閣、西灣、南灣)構建為全新的「內港區」,這一區域既是傳統上的華人居住區外,也是舊式樓宇較集中的區域,商業分佈基本限於各個居民較集中的街道內,另每年遇上颱風暴雨時,也是水浸較集中的地域之一,由於這個區域環境相似,可以組合一起。
第二,將原聖安多尼堂區的部分地方(即連勝街、鏡湖馬路、連勝馬路周邊、渡船街周邊、三盞燈、高士德一帶)併入望德堂區,「望德堂區」的名稱不變,之所以有這樣的設想,在於無論是原本的望德堂區(範圍包括荷蘭園馬路、塔石周邊、高士德大馬路、松山周邊),還有就是上述的地段,都是澳門文化、商住皆較為一體的地域,將以上地段合為一區,既可推廣旅客走進這區,感受這一地域的文化風情,也可將旅客引入該區,帶動商業發展。
第三,將原聖安多尼堂區的其他地方(即白鴿巢、新勝街、大三巴周邊、草堆街周邊)劃入大堂區,「大堂區」的名稱不變,因為該地段是全澳門最重要的旅遊區及商業區,也是澳門的市中心,將以上部份集中起來,方便對外介紹,也容易讓大眾認同。之所以不建議稱為「中區」,是因為世界上不少城市的市中心區域都如此稱呼,故澳門沒有必要如此這樣跟風吧。
第四,原花地瑪堂區的名稱不變或改稱為「北區」,區域範圍不變。
第五,將氹仔、路環及路氹城統一稱合稱為「海島區」或「路氹區」。「海島區」的名稱由原澳葡時期的「海島市」易名而成,既可保留原有特色,也可減少與其他地方有重疊的煩惱(如稱為「離島區」,就會與香港「離島區」的名稱有重複),若稱為「路氹區」也可,可突顯它是由氹仔及路環兩部分所組成。
第六,在更新行政區域的同時,也要注意統一地域的名稱,如新口岸,既稱為「新口岸」,也有「新口岸填海區」的稱呼,這是該地域在填海及形成的時間不同才有此稱謂,既是這樣,為防理解上的誤會,不如統稱為「新口岸」,這樣會更易讓大眾明瞭。
這樣,未來的澳門行政區域將會由大堂區、內港區、望德堂區、花地瑪堂區(或稱北區)及海島區(或稱路氹區)合計五區所組成。
另一方面,連接澳門與氹仔之間的大橋指示牌也需要改名,如友誼大橋往澳門方向有「中區」及「北區」的指引,若是區域名稱定了下來,就應該更改指示牌,好讓大眾認識及接受,再如西灣大橋往新口岸的行車方向可稱為「新口岸」等,就像交通事務局希望人們加深認識某個地點時,將巴士站的名稱改成與之相關的名稱,如「水塘北角/勞工事務局」就是一例。
或許說若改變行政區域的範圍,會不會與現時天主教澳門教區的教區有衝突?筆者認為,行政區域的劃分有助市民更容易認識各區,天主教澳門教區也有兩個準教區及一個傳教區,合計共有九個(堂)區,這對政府以堂區作為區域的工作沒有影響。所以希望政府若需要劃設行政區域時,可以參考筆者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