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59阅读
  • 19回复

[首都]险与便:古代中国都城的两难选择(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4-23
昨天在《今日头条》上看到这篇文字,感觉不错,转过来与大家分享。
2016-04-22 时拾史事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都城都比较固定,甚至当该地区换了国家,换了人种,那些中心城市依然有一种鹤立鸡群的存在感。如罗马之于亚平宁半岛,雅典之于希腊,巴比伦(巴格达)之于两河流域,巴黎之于法兰西,莫斯科之于俄罗斯,伦敦之于不列颠……

相比而言,古代中国的都城,却总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每次改朝换代几乎都伴随着皇帝搬家。特别是在商代,君王们似乎患上了多动症,每隔几年就换个地方办 公,从河南到山西,再到河北,再回河南,转着圈儿折腾。盘庚迁殷(河南安阳)后稳当了一段时间,但商灭亡前都城却又跑到了朝歌(河南淇县)。

古代中国政治中心的双子星座

忽略掉那些不入流的地名,宋代之前,华夏民族的文明重心基本上是在两个焦点上左右摇摆:长安和洛阳。

当然,这两个地方在各代的称呼并不一致,确切的地理位置也略有偏差。特别是长安一带,西周的镐京,秦时的咸阳,甚至汉代长安城与唐代长安城,都不在同一个地方。但是,从宏观来看,关中地区是以长安为中心,中原地区是以洛阳为中心。

从华夏民族的传统居住区域看,洛阳一带无疑更有理由成为都城的首选之地。

事实上,夏商二代的都城基本上都在洛阳周围打转转儿,周文王姬昌只是商王的“西伯侯”(“伯”即“长”,“西伯侯”就是商朝西部诸侯们的小头目),周的都城“镐”在当时属于西北边疆,重点扶贫地区。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啥那么招人恨。你一个当老大的,偏要把家安在西北山沟沟里,遇上麻烦,小兄弟们还得跋山涉水一路狂奔,最远的从东海边儿上往这跑,磨出两脚水泡,到头来却发现你TMD只是为了逗媳妇,逗你妹呀!

周幽王把自个儿玩死后,继位的周平王惹不起西北邻居,把家搬回中原的洛阳,原来镐京一带都给了秦始皇的先人,任务只有一个:挡住那些野蛮人。

没承想西北这块水土还真养人,秦国这帮孩子挺争气,在干掉了狄人和戎人建立的12个国家后(其中包括《芈月传》中提到的义渠国),把整个关中地区收入囊中,并在战国七雄的争霸赛中笑到最后,再次让西陲之地的咸阳成为中国第一个封建集权王朝的政治中心。

公元前203年,刘邦逼得老对头项羽自刎乌江。踌躇满志的刘邦计划将都城安置在东周旧地洛阳,意在“与周室比隆”。他看不上关中巴掌大的地盘,也不想跟项羽一样没出息,非要把都城建到老家彭城,让人嘲笑“楚人沐猴而冠”。

但一个小人物的话改变了他的决定。

普通一兵娄敬碰巧有机会见到了刘邦,他建议将都城定在封闭的关中地区。理由是关中四面险塞,披山带河,利于防守;同时由于秦国的多年经营,土地膏腴,物资丰饶,是“帝王之渊囿,守国之利器”。

怕刘邦听不懂这些大道理,娄敬打了个比喻:你不是很会打架吗?打架最要紧的是掐住对手脖子。你控制了关中,就等于扼住了山东(崤山以东)的咽喉,外面再怎么闹腾,你也不用怕。

刘邦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当天就吩咐装车往关中搬家。

但当时的咸阳城,连同城外的阿房宫,已经让愤青项羽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家当全没了,想过日子必须另起炉灶。

刘邦在渭河南岸以秦兴乐宫为基础,修建了用以居住的长乐宫,稍后又修建了用以朝会的未央宫,到他儿子汉惠帝时才开始修城墙。到汉武帝时代,前后用时90年,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才终于落成。

汉王朝立国不久发生的“七国之乱”,验证了娄敬的预见:关东七个诸侯国造反,中原大乱,但由于朝庭所在的关中地区富足险固,无后顾之忧,得以迅速动员组织起一支大军稳定局面,扑灭叛乱。

同时,由于长安靠近西北边陲,汉帝国格外重视对西北地区的争夺,集全国之力,破匈奴,拓西域,铸就了一个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下的一盘很大的棋

王莽篡汉,群雄并起。刘秀依靠河北和南阳两大地方豪强集团先后削平各股势力,重建汉室。他将都城建在洛阳,表面上看是因为长安已毁于战火,根本原因则是他手下的骨干“二十八宿”都是中原人氏,他的执政基础就是中原,在洛阳过日子,心里有底气。

这个格局一直保持到魏晋南北朝。汉民族的主流政权东晋南渡长江,定都建康(南京)后,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走马灯似的转换,短暂统一北方的两个王朝前秦和北魏分别建都长安和洛阳。

公元618年,与隋朝一样依靠关陇(陕西甘肃一带)集团势力夺得天下的李渊,定都长安,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大唐盛世。基于同样的地理因素,唐朝在西北方向上的扩张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势力直达中亚,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帝国。



唐长安城布局

然而,关中狭小的地域无法承载人口剧增带来的压力,四周山河环绕造成的交通阻碍也不利于朝庭对全国的控制。曾经承载了大小13个王朝的老牌都城长安,在唐代呈现出最辉煌的一幕后,从此淡出江湖。

其实,隋炀帝时期,都城已经有了不可逆转地向中原地区转移的苗头。炀帝即位后,立即发包两项大工程——营造东都洛阳和挖运河。

随着汉族大批南迁,江南的生产力大幅提升,同时南方人性格平和,很少打打杀杀,社会比较稳定,粮食物产首次超过中原地区。然而,从地理位置和种群特点上考量,历朝各代的最大危胁都来自于北方。这就决定了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王朝,都城必须在中原,而不是偏安于江南。

都城在北方,钱粮在南方。如何把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北方,满足日常生活和边防需求呢?

陆地运输成本很高。那时候没高速公路,一车粮食从苏杭送到长安,路上要走将近一年,那车粮食刚够车夫吃的。

水运相对廉价便捷,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河都是平行着向东流,没有南北方向的水道。天才的隋炀帝想到了挖人工河,由南向北,沟通江、淮、黄河等水系,把粮食和物资用船从南方运过来。

隋的运河分四段,从南到北是江南河(从钱塘江到长江)、邗沟(从长江到淮河)、通济渠(从淮河到黄河入洛水)、永济渠(从黄河到海河水系)。粮食物资水运到洛阳,储存在洛口仓、武牢仓等地,再陆运都城长安。


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大运河

如此一来,洛阳就成了天下粮物的中转集散地。兴建东都洛阳,是与开运河相配套的工程,隋炀帝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决非后人讥讽的那样,挖运河是为了去扬州赏琼花,修东都纯粹是为了个人享受。

前人挖河,后人吃米。唐朝国力的强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江南物资通过运河不断的输送。大运河在当时就是中国交通、经济的大动脉。

随着经济繁荣,唐都长安的人口承载量和物资消费量不断剧增,狭小的关中已经不堪承受。唐高宗就曾在荒年率百官跑到洛阳“就食”,说白了就是要饭吃。武则天执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洛阳办公,“东都”和“西京”成为唐帝国政治中心璀灿的双子星座。

选都城是个技术活儿

其实,开通运河的最大得益者并不是洛阳,而是更往东的汴梁(开封)。

江南粮船一路畅通到达汴梁,再向西经黄河向洛阳运输时,遇到一个大麻烦:汴河水浅,船行缓慢,常常到六七月份才能到黄河口,而这时黄河正值雨季涨水,必须等到八九月份水落才能行舟到洛阳。

更别扭的是,江南水手不熟悉黄河水文情况,船一进黄河必须雇佣当地水手,又加了一笔费用。

为解决这个难题,有人建议在汴梁一带广置仓储,中转物资,使“江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洛”,既解决了船只等待合适水位的耗时问题,又解决了分段运输,合理调度的成本问题。

如此一来,交通便利的汴梁成为锁控江淮的咽喉重地,所谓:“大梁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荆湖之运漕”。唐宋之间的五代王朝中,后梁、后唐、后周都将都城设在了新兴的交通中心汴梁。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太祖赵匡胤代周立自后,想把京城向西搬到洛阳,他认为洛阳在安全系数和便利程度上比较均衡,汴梁固然更加便利,但处在一马平川的黄河南岸,属于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只能以庞大的军队来保障安全,耗费巨大。

但他的弟弟赵光义和一些大臣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就是个吃饭问题。

宋朝汲取了五代时期军阀专权的教训,在军事编练上实行了“厢禁军”制度,地方为“厢军”,人数少,装备差,主要用于治安防盗;中央为“禁军”,由皇帝通过枢密院掌控,人数多,装备好,用于对外战争。《水浒传》里“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是禁军的武术教官。

资料显示,北宋时期汴梁总人口约140万人,其中禁军及家属人数就在70万人以上,整个汴梁城其实就是围绕禁军建立起来的。汴梁每年消耗粮食约600万石,如果这些人都搬到洛阳,以当时的漕运能力,饭都吃不饱。

而且,赵光义还引用了一句相当漂亮的政治口号:守成在德不在险。赵匡胤无法说服这些呆鸟,但直觉告诉他,贪图地利之便,用钱粮堆出来的安全是靠不住的,他预言:“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都城定位体现一个王朝的政治情怀

北宋被金人突然绝杀的教训证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冷兵器时代,地势在建都选择中不可忽略。

南宋偏安江南,纯粹是无奈,所以都城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元时期,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又一次发生了迁移,这次的幸运儿是大运河的终点——北京。

北京,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治中心露面,是从金国营建的燕京开始的。此后,它又是元朝的大都。我总疑心因为女真人和蒙古人从高寒地带下来,怕热,所以不愿意把家安在更靠南的中原地区。就像当初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穿着厚毡毯的牧民死活不愿意挪窝儿,皇帝连哄带骗才勉强搞定。

但对于汉民族来说,燕京只是个边塞要地,当都城并不在考虑范围内。

事情改变从明成祖朱棣开始。明朝打跑蒙元后,定都南京,一来因为北元的势力还很大,燕京一带是斗殴的前哨阵地;二来朱元璋的马仔们多是淮西人,对鱼米之乡充满感情,北方的烙饼大葱实在吃不惯。

朱棣起家的根本却在燕京。成为永乐大帝后,他深切认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决心把都城搬到边境线上,“天子御国门”,不让草原势力卷土重来,确保中原安宁。

北京北部的燕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游牧部落与农耕文明分割开来,同时它面临华北大平原,便于天下物资的输送。

为防万一,明朝在迁都北京的同时,保留了南京的首都地位,甚至还保留了一套政府办事机构,最初的两代太子都是留守南京。一旦北边的京城和皇帝玩砸了,南边的立刻补上。只是在北方逐步稳定之后,南京的那套机构才慢慢成了摆设。

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为都,北京旧城积水潭,就是元代漕运船舶停靠的码头。因大运河的漕运年久滞塞,时通时堵,后来又开通了海运。

物资运输的便利,弥补了北京在中国经济格局上重心偏北的不足,同时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版图的最终确立,也使北京的地理位置显得更加适中。


作者:头条号 / 时拾史事
链接:http://toutiao.com/a6274478399247630594/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此帖被秦皇汉武在2016-04-23 14:3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4-23
中国,君权与军权必须合一,自古以来,中国的君权出自于军权,并且时时刻刻靠军权维持,所以,中国的政治中心必须和军事中心合一,经济中心反而是次要的,所以南京为都的政权总是无法有效统御北方,要么分裂,要么灭亡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04-23
长安和洛阳是个互补关系,当初修建洛邑的主要作用就是监视关东地区,相当于关中向东伸出去的一只手,长安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洛阳自然也不再考量了。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04-23
这篇文章感觉基本就记了流水账。。。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sz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04-24
回 QQme 的帖子
QQme:这篇文章感觉基本就记了流水账。。。 (2016-04-23 21:42) 

这个文章根本不知道希腊复国的择都过程,以及西罗马的首都变迁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04-24
回 sz 的帖子
sz:这个文章根本不知道希腊复国的择都过程,以及西罗马的首都变迁 (2016-04-24 07:46) 

你们说的都太遥远,话说美国首都也不说一开始就在华盛顿的
以人为伴 与人为善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04-24
写得的还是很好的。.流水账哪有这么好。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04-25
还不错了。不过北京和长安比中原相对有优势,再比江南有优势的地方是适合多民族的大中国。长安面对的其实是西域、吐蕃和蒙古高原三家。北京面对满洲和蒙古两家。

唐代之后吐蕃就软了,西域一直不算厉害,主要是通商需求,那么后期厉害的满洲和蒙古两家,要想和中原联合国家,显然北京的优势不言而喻。

不过现在蒙古和东北都汉化严重了。 在不在北京压力不大了。

倒是中原可以考虑了,迁天下之中,混合所有。洛阳、长安、南襄都可以。

可是还是别迁了。。国家的物流太方便了,北京真心挺好
中原自当复兴,
华夏理应升平,
智者必然大成,
嘘!安静~~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04-25
在古代,长安可号称“天府”。整个关中地区犹如一个天然的大城堡,唯一缺点就是漕运不便。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04-25
对明朝明显没研究。

朱元璋是不满意江宁的,一直在考查开封和西安,但结果是开封和西安更不满意。
另外,古代官员一直发禄米的,最早是粟米(小米),大约在唐朝改为稻米。所以明朝中央无论在哪,官们都是吃稻米的,不吃烙饼。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04-26
定都幽州,就表示契丹不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 此帖被Franc.She在2016-04-26 03:23重新编辑 ]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6-04-26
回 Franc.She 的帖子
Franc.She:定都幽州,就表示契丹不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2016-04-26 02:51) 

現實仍然是一個未開化的傳統農業帝國。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04-26
其实沈阳一带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04-26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对明朝明显没研究。
朱元璋是不满意江宁的,一直在考查开封和西安,但结果是开封和西安更不满意。
另外,古代官员一直发禄米的,最早是粟米(小米),大约在唐朝改为稻米。所以明朝中央无论在哪,官们都是吃稻米的,不吃烙饼。
....... (2016-04-25 21:56) 


明初建都(迁都)西安之议

  回望明以前的中国历史长河,汉民族建立的重要历代的都城都是跟随着经济重心从内地,向漕运,从内陆到滨河沿江的变迁,而从咸阳、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依次呈东移南迁之势。西安(长安)作为曾经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汉唐国都,以其独具的十足帝都气象,以及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情有独钟和对西安历史积淀的深刻认识和当时形势所逼,这位胸怀天下的大明开国皇帝对建都(迁都)西安是心仪已久。

一首诗​

  朱元璋在开国之前,经历了无数场战争,其中以与陈友谅之战最为关键也最为激烈。​

  早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写下一首题为《率师征陈友谅至潇湘所写》的诗,七言四句,全诗为:“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虽然至今,我们无从查考明太祖写该诗的确切年月日,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诗为朱元璋在与陈友谅战争期间所作。​

  这首诗是作者朱元璋征讨陈友谅时,到达潇湘湖畔即兴所作。此情此景最能咏志明心。第一句“马渡江头苜蓿香”描写的是与陈军作战时水陆并进,牵马登船的作战特点和苜蓿飘香的时节与遍地苜蓿的环境;第二句“片云片雨渡潇湘”继续写部队在江南地区多雨潮湿的季节冒雨出程的艰辛战斗历程。后两句的意思是:作者在大战在即却有大梦初醒般的冷静与清醒,感叹昨夜美景已成空景,面对严峻的形势而发出的无限惆怅与无奈。特别耐人寻味之处也在后两句“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不仅让我们看出朱元璋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特别是这位未来的大明开国太祖皇帝还在暗示世人,他一旦取得天下后,定都的首选之地应该在洛阳和关中地区,诗中所写的“咸阳”只不过是以此来指代西安罢了。可见,他对中国古代最富盛名的两大古都——西安、洛阳心仪已久,并对未来帝国定都之地有过深入的思考,很显然朱元璋把西安作为定都的首选之地早亦在此明喻。

一封奏章​

  明初,太祖朱元璋曾经为定都一事举棋不定。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以应天为南京(首都)、开封为北京(陪都)。一年之后的洪武二年九月,又以临濠(今安徽凤阳东)为中都。到了永乐初年,经过“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皇帝手中夺取帝位的明成祖朱棣强行把首都迁到他当年的根据地北京。


  明朝建国之初,关于建都何处一直莫衷一是,后来虽说有南京、北京、中都……以至于开国二十多年之后,仍不断有关于迁都之议。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太祖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后,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并告谕说:“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向命汝弟(太子二弟、朱元璋第二子秦王朱樉)分封其地,已十余年,汝可一游,以省观风俗,慰劳秦民。”其实,明太祖早已颇有迁都关中的打算。因为早在洪武三年(1370年),监察御史胡子祺已有陈奏:“天下形胜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卜之,周、汉迁之,然嵩、邙非有崤函、终南之阻,涧、氵廛、伊、洛非有泾、渭、灞、氵产之雄。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这个建议当时就得到明太祖的赞许。因为太祖知道,这封章在对自己到底是建都(迁都)洛阳还是西安这个问题上的徘徊,进行深刻分析,最终确定了定都(迁都)西安的方案。后因时事多艰,虽然这一建议被搁置起来,但却一直萦绕于太祖心怀,多年以来无时不为之心旌摇荡。这位胡御史官位虽然不高,甚至于史册之中只能从太祖本纪、朱标太子传和其子胡广传中才能看到他的记载。可是,就这样一个位卑之人言却不轻,人微之官所言极重。胡子祺也是因此而名垂青史。


  当然太祖皇帝的考虑不无道理,从战略上看:刚刚开国的明朝的主要威胁是蒙古草原上的北元残余力量。倘若真的迁都西北,可以加强北方边防,安定边界。当时“元亡实未亡”的局势,在西北表现明显,多股元兵残余经常骚扰。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明太祖把西安这个战略重地封给次子朱樉,册为秦王,作为藩王之首,而秦王以“富甲天下,拥赀千万”,成为“天下第一封藩”。这样一来,原元代的奉元路路城的格局显然不能满足新的政治、军事、战略,以及迁都等多种需要,必须拓展扩建。而北平被封给第四子朱棣做燕王。


  朱元璋第二子秦王对此事极有意见,因为倘若国都搬去西安,他就没有了封地。为此,朱元璋还将秦王拘禁起来,若不是太子朱标求情,差一点就废掉了秦王。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太子朱标就奉旨巡抚陕西。当年十月,太子返回南京给太祖复命,进献了自己带人绘制的《陕西地图》。不久就一病不起,次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就病逝。作为一位遭受晚年丧子之痛的父亲,作为一位失去继承人的高龄最高统治者——太祖皇帝恸哭不已,为之罢朝……更令人痛心的是,太子朱标在弥留之际还向太祖上书建言“经略建都事”。每当想起太子是到陕西巡抚而病,太子是建议西安建都而逝……西安——已经成为太祖皇帝的伤心地,建都西安这一原本可行的方案就此被永远束之高阁,搁置到尘封的史册之中。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6-04-26
这篇文章收录到三言二拍中,很合适!
把(媳妇=儿子妻子)当(媳妇儿=自己妻子: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扒灰。媳妇指儿子妻子而非自己妻子
把(女婿=女儿丈夫)当(女婿儿=自己丈夫: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乱伦。女婿指女儿丈夫而非自己丈夫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6-04-26
不过陋儒浅见。
西安供给不足,不适宜做首都了。
兰若生夏草,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6-04-30
如果当年中都凤阳建设成功了,也是不错的
Sold my soul broke my bones
Tell me what did I get
I kept my promise man
Show me the promised land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6-05-01
回 hand 的帖子
hand:网络故障,造成重复发帖。版主删除多余的吧...... (2016-04-26 16:58) 

编辑帖子时,右下角有个“直接删除”,点击可删除。左下角那个不管用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05-01
还都西安,有助于调节人口分布
当前来讲,西部沦陷是个大问题,运输不是问题。

还都西安,有助于调节人口分布。
而且,西安处于地理中心,离重大粮食产地也不远。
还有一点,西安历史厚重。

迁都,新都必然也是人口重地。
迁都西安,因地形的原因,宝鸡、天水、庆阳、咸阳、渭南、铜川、平凉、陇南、汉中、固原等地变为人口重地,有效缓解了西北地区人口稀缺的问题。
同时,周边临近藏地、回地,人口大量介入,有助于少数民族的汉化(最不济也能让这些民族更包容)

总之,还都西安,有助于调节人口、遏制伊斯兰东扩、加速藏民世俗化。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6-05-11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東七區:当前来讲,西部沦陷是个大问题,运输不是问题。
还都西安,有助于调节人口分布。
而且,西安处于地理中心,离重大粮食产地也不远。
还有一点,西安历史厚重。
....... (2016-05-01 21:50) 

北京都不能让张家口承德保定人口积聚,西安何德何能。
简直是做梦不醒。
兰若生夏草,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