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南岸宁波余慈地区的未来发展
作者:张能恭
现状特征
余慈地区位于宁波市域北部,2市的行政区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占宁波市域面积26.7%,海岸线97.4公里,滩涂面积370.7平方公里。人口206.7万,占宁波市域总人口的34.7%;城镇人口88.2万,占宁波市城镇人口28.9%;城市化水平42.7%。该地区聚集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集团、专业市场群,除余姚市区、慈溪市区外,部分城镇如周巷、观城、泗门等已具备了进一步发展为区域中心城镇的条件。沿329国道集中了余慈地区42%城镇、50%人口、60%的经济总量,城镇轴向发展显著,城镇连绵带已成雏形,被誉为“百里经济长廊”。
余慈地区是宁波经济建设的重要地区,乡镇民营经济十分发达。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312亿元,占宁波市26%。余慈地区集市贸易发达,涌现出一批专业特色市场,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27个(余姚15家,慈溪12家)。并形成以轻纺、机械、塑料、电子、家电等行业为主体的产业群体。
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将拉开宁波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以宁波中心城为中心的面向杭州湾的开放式空间布局结构,沿海为产业发展空间,沿江为生活发展空间。余慈地区的发展特点应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从群体上统一考虑基础设施的配置,把小城市化为大城市;在空间布局上,每个城市(城镇)或组团各有分工、互有分隔,把大城市化为小城市,这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提高整体效益,有利于这个地区的持续发展。发展契机
1.杭州湾大桥的建设给杭州湾南岸带来的影响
沿海国道主干线(同三线)有五个关键工程: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琼州海峡。国务院首先决定在杭州湾建跨海大桥,并且于2006年建成通车。这将大大缩短宁波与上海的时空距离(缩短120多公里),并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把宁波纳入以上海为中心的2小时交通圈内,将对宁波的发展,特别是余慈地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杭州湾大桥北岸是乍浦上游海盐县境内郑家埭村,接乍嘉苏和乍嘉善高速公路,南岸为宁波慈溪庵东镇丰收闸东北新围的海堤,接宁波绕城公路和滨海快速路,大桥全长36公里(包括引桥3.34公里),建成后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大桥将为上海、苏南、宁波及余慈地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宁波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余慈地区则是直接受益者。
第一,杭州湾大桥为上海确立“三个中心”和“一个龙头”的地位提供可靠的支撑,同时也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金融、贸易、人才、技术、市场等提供可靠的支撑。它将有利于上海向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使上海以全面、高效的服务提高其辐射力,使沿海沿江地区保持持久的高速的发展。
第二,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将大大提高宁波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地位。宁波将成为上海后方原材料、能源工业基地,远洋运输、发展海洋经济的基地,并带动外贸、交通服务业和服装工业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交通枢纽城市。
第三,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变余慈地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利用宁波深水良港而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优越的工业投资场所,具有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由此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这条通道的打通,可使慈溪境内能围垦的滩涂20万亩迅速升值,经初步测算可升值50亿元。
第四,交通条件改善,将改变宁波与其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使中心城与周边地区的组合发展成为可能,并将改变城市既成的空间形态。总之,余慈地区将是未来发展的活跃地区。
2. WTO给杭州湾南岸带来的影响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即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的同时,可以更多地利用国际资源,加快发展。就总体而言,在国际分工大格局中中国现阶段的国际比较优势仍然在必须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的加工制造业和重化工业。
中国在加工制造业和重化工业方面有很强的国际比较优势,几乎是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我国在总体上以内需为主,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在发展中国家中有较强的生产技术基础,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力量,有较完善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有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劳动力价格又较低廉。在对外开放中,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把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之后把劳动密集型的高科技制造业如电子器件、通信、计算机装配等向中国转移,又将部分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如石化等向中国转移。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从某些产业中的退出,给中国工业化过程腾出了空间。20年来,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某些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表现出了极强的比较优势,也是20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余慈地区有较发达的市场和加工工业,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余慈地区发展的几种可能性
杭州湾大桥的建成对两岸甚至更大地区的影响是巨大的。杭州湾大桥无疑为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注入新的活力。
1.产业发展
上海的经济、科技、信息、文化等方面的辐射是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经济发展和都市连绵区形成的重要动力源。根据用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来衡量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程度的研究结果,三角洲北翼城市与上海的联系度高于南翼。由于距离近,交通设施完善,苏州、无锡与上海联系最紧密,而宁波及余慈地区受交通条件的限制,与上海的联系明显弱于苏锡二市。杭州湾大桥的建成将大大减少接受上海辐射的阻力,使宁波及余慈地区与苏州、无锡同处于以上海为中心的紧密联系圈内。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各城市在未来国际性城市群的共生演绎中,要按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各自不同的战略定位。根据上海规划,在杭州湾北岸的上海地区将依托上海化学工业区,形成石化工业带。而杭州是国际旅游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宁波中心城重点发展港口及港口产业,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余慈地区处于上海、杭州、宁波三角形区域内,是宁波的桥头堡,这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应是上海、杭州、宁波产业的补充和延伸,与区域内的其他城市形成良好的分工和协作。余慈地区有条件或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大致有三个:加工工业、物流业、旅游业。
①工业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加工工业的基础和优势,第一,这些加工工业必须经过高新技术改造,增强其竞争力;第二,各城镇之间形成专业化、协作化的既分工明确又相互补充的现代化经济运作的有机综合体,避免产业功能的重复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余慈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发展大耗水的工业。
②物流业。杭甬高速公路与杭州湾大通道在余慈地区交汇,使余慈地区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有条件发展公路型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
③旅游业。余慈地区历史文化浓厚,有三处国家级文物,包括七千年人类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晋-宋时代的上林湖青瓷窑址和中国优秀近代建筑虞氏旧宅;三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余姚市、粱弄镇、鸣鹤镇;另有抗日战争时期粱弄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史迹和传说徐福东渡日本的达蓬山等。余慈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四明山、栲栳山、四明湖、上林湖、余姚江,再加上杭州湾滨海滩涂湿地,是浙东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周末旅游圈中独特的旅游胜地。
2.空间发展
面对杭州湾大桥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立足与余慈地区发展现状,抓住杭州湾大桥建设的契机,主动选择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余慈地区的共同繁荣是当前重要的任务。余慈地区的空间发展结构需作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余慈地区现状空间形态呈现沿交通线轴向发展的显著特征,这是在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下依托交通干线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将对该地区注入新的活力。该地区将形成与杭州湾北岸相对的加工工业区,是今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除中心城外的另一极核心。因此,余慈地区空间发展将出现三种可能性:一是在现城镇连绵区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与优化;二是选择新的发展战略空间,开辟新城;三是前二者皆而有之。
不管出现哪种情形,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第一,杭州湾大桥将给余慈地区带来质的变化,也就是说杭州湾大桥是余慈地区发生质变的直接动力;第二,余慈地区的小城镇包括余姚市区和慈溪市区规模较小,是雏城,都处于成长期,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壮大;第三,新城的选择要依托现状的基础;第四,杭州湾大桥下来的高速公路出入口位置是重要的发展空间。
沿原有交通干线连绵式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已不适应这个地区的持续发展,撇开现有的城镇基础,孤立地发展新城也是不现实。因此,这个地区的发展模式不是以单个城镇形式出现,而是以城镇组合的形式出现,新城应是这个地区的组成部分,形成带状组团式布局结构。
未来重点发展城镇应是余姚市区、慈溪市区及周巷、观城、泗门三个中心城镇,新城可依托慈溪市区向北发展。其他城镇作优化与整合,同时加强现状乡镇企业污染防治,保护好北部滩涂湿地和南部林地。
[此贴子已经被无形于2003-1-27 11:22:2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