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707阅读
  • 19回复

[地名探讨]浙江本名应为渐江!(转自《黄山日报》2002.11.25)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27
新安江流到建德东南与兰溪合流,自此以下,过桐庐称桐江,过富阳称富春江,到杭州东南则称钱塘江,直至入海。<br>    一水澄碧,千山排闼。沿途融进数以百计的河流,成为波涛汹涌的大江,不舍昼夜地奔向东海。“渐”,就是逐渐壮大,《易.渐卦》说是:“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历代以来母亲河---渐江,滋润着流域的山青树长,叶绿花红,打造了吴越故国千载的文明,孕育着锦绣江南无数鲜活的生命。生于斯长于斯的徽浙人,热恋这一方云蒸霞蔚的佳丽地,厮守着那宋塔唐树,汉瓦秦砖的村庄,繁衍着一代代黎民百姓,志士仁人。<br>    上古蛮荒时期,这条大河,从源头到入海口,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渐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道:“渐水出黟南蛮中,东入海。”汇东汉,魏晋史料编著的《水经》载:“渐江水出三天子都(即黄山)。”清代学者郝懿行注:“《山海经》谓之浙江也。按初出名渐江,其流曲折至会稽名浙江。《说文》之旨与《水经》正合,庄子谓之制河,制,浙,渐三字音转,其实一也。水出歙县西北黄山三天子都,在绩溪县,即三天子鄣。”<br>     东周西汉以至清代的诸多学者,尽管对源头的具体地点众说纷纭,然而大方向是一致的,即浙江,发源于今徽州黟歙等地。后代学者以其千回百折,就把会稽以下江段称之为“浙江”,又名“之江”。浙,是在“折”字上加偏旁而来。这个字除了表达渐江下段的名称,再无其他字义。<br>     北魏后期,文学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以“渐江”为标题,用流畅生动的记述文字,描绘渐江从发源地到入海口着一路山川景物,风土人情,讲解了一个个发生在沿途的历史故事,牵出了舜,禹,夫差,勾践,西施,伍子胥,王导,谢灵运和王羲之等中国史上众多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曹娥,颜多和杨威等孝女贤孙;炎帝少女,赤松子和葛洪等神仙灵异,一个个一桩桩,如泣如诉,如怨如慕,扣人心弦。<br>     东汉光武帝时,严子陵拒绝朝廷的高官厚禄,隐居在桐庐县郊石室,渔樵于江渚之上。后世就把这里称作“严陵濑”。<br>     明末清初,弘仁和尚以“渐江”为字,以江南山水为稿本,画风肃穆高逸,开“新安画派”之先河。死后,安葬于徽州府城西披云峰麓。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枕着新安江的涛声安眠。<br>     在杭州,在诸暨,在钱江流域的许多地方,徽州人的足迹随处可见。黟县人锻打出张小泉剪刀;绩溪人煎熬出了胡庆馀国药,烘烤出玉树斋糕点;歙县人踹染出程君瑞绸布,裁剪出程耀庭服装;婺源人炼制出詹氏徽墨;还有休宁的典当,祁门的茶庄和木行。在这里,同饮一江水的徽浙商人,相互提携,而又公平竞争。如今,发迹的浙商,又踩着徽商的足迹,溯流来到徽州,开发小商品市场,经营房地产和轻工业。历史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演绎下去,恰似这如期而至的一江秋水,浩浩汤汤,融入大海,形成钱塘江的惊涛骇浪。这一代的徽州人期盼,徽州的经济象新安江汇入钱塘江一样融入浙江经济带,重振徽州的辉煌。<br>    
[ 此帖被长白游侠在2010-02-27 19:4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2-11-27
写的不错,历史事实啊。徽浙本一家。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2-11-27
你知道吗,湖州南浔的“四象八牛”中的四象之一的张家,就是徽州人。歙县下街的周家先在宁波,后去香港,成了一代油漆大王,现在全国政协里有个姓周的香港人士,就是其后也!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2-11-27
现在那条黄金铁路怎么样了啊?预算要多少钱啊?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2-11-27
现在还没多少钱,因为现在举全市之力在搞徽杭高速公路!要知道这条高速公路不是上面拨钱下来的,而是我们市里招商引资的项目。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2-11-27
徽杭高速在省界的地方是不是要打个隧道?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2-11-27
是的,歙县与临安交界的地方要打通昱岭关隧道。这个昱岭关很险要,水浒上的拼命三郎石秀就是在这里把命都拼丢的!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2-11-27
等高速早好了我一定去你们那里看看。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2-11-28
等高速早好了我一定去你们那里看看。
------------------------------------
这条高速公路的工程量是很大的。因为在山区,在徽州境内,平均一公里就有一座公路桥,特大桥也不少。现在这是我们市的头字号大事,本地的新闻,每天都要跟踪报道工程进度。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2-11-28
是我发的帖子!
但在历史文献和古籍上是先有“渐江”后有“浙江”的,一般认为“浙”是“渐”的笔误,不信你用行书或草书写一个“渐”字再写一个“浙”字,比比看就知道了!不过这问题还没有下定论,就象在我们徽州,新安江既被叫做“渐江”,也被称做“浙河”,而且新安江的上游率水也被称作“杭溪”,大概就是指其要流到杭州去的意思。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2-11-28
现在有个规定,本地人一般不让当本地的头。不过上次杭州的书记到我们这来与我们书记一起商谈合作开发旅游,我见了,仪表堂堂地,很有气魄!现在杭州市不是要“旅游西进”吗,你到我们市里的大街上看看路边的标语,就可以明白我们对呼应杭州旅游西进抱有多大热情了,我们全市各区县的姊妹县市都是浙江的县市,如浦江,兰溪等。从我们分区到飞机场,一路都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其打的标语都是“加快发展,融入浙江”之类的话,甚至现在我们市区的公交和出租车有一多半都是浙江人运营的,尤其是5,6,7等路的公交全都是浙江人,浙江话在我们市里也算是除本地话外第一大方言了,如果你从淳安坐船上徽州,从街口入境后一路上你不用当心语言问题,从街口到深渡,沿途的人几乎都能说浙江话,不能说的至少也能听得懂。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2-11-28
如果能造杭州经过临安到徽州再到九江湖口的铁路就好了。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2-11-28
但我们市里绕开省里,把江西景德镇市的头子邀来,准备建屯溪到景德镇的高速公路,准备等明年徽杭高速快成时,压力减轻的情况下立马开工,不管上面给不给钱,我们就是再通过招商引资也要建,大不了建好后给接工程的浙江老板一些年的经营权就是了!如果这条路修好了,从上海经杭州去武汉的车就不必绕到浙赣线,而可以直接从徽州经景德镇和九江直达武汉了,时间不会超过七个小时。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2-11-28
现在去徽州的铁路太差了啊。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2-11-28
现在的铁路原是三十年代建的,抗日时,为防日本鬼子打来,就把从歙县到宁国的铁路全炸了,现在的铁路是在原路基上,于八十年代初重新铺设的。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2-11-28
你多长时间来次杭州啊?路上要花多少时间?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2-11-28
一般两三个月去一次,但有是搞征兵政审一个月要跑五六趟,现在的老徽杭路是三十年代修的,我们的军用吉普车玩命地开也要三个半小时才能到杭州,特别是过昱岭关,经常吓得一身冷汗。不过等高速公路修好后就可以穿隧道,两个小时内赶到杭城了。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2-12-29
庄子外物作淛江……
方舆-D03.英雄本色(107232302)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3-01-06
徽(皖)浙赣区域,人文同宗,一脉相承!~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3-01-23
我小时候长期分不清这个“浙”与“渐”,呵呵
贵州老虎没见过驴子,从害怕、试探到吃掉,非黔驴技穷,乃黔虎敢为。blog.sina.com.cn/dianfengtianxia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