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92阅读
  • 8回复

[地名由来]鄞的来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7-16
鄞,yín,笔画为13画,现义为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古义地名 ,春秋时属越,即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⑴ 古地名 [Yin county]。春秋时属越,即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⑵ 通“垠” [limit;border]。如:鄞鄂(同“垠堮”。边际;界限。引申指形体,躯体)

《广韵》语巾切《集韵》《正韵》鱼巾切,音银。
《说文》会稽县名。
《後汉·郡国志》鄞,章安故治,闽越地,光武更名。
《注》本鄞县南之回浦鄕,章帝章和元年立。又《顺帝纪注》鄞故城,在鄮县东南。
《唐韵》语斤切《韵会》疑斤切,𠀤音齗。义同。
说文解字《卷六》《邑部》会稽县。从邑堇声。语斤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会稽县。二志同。今浙江宁波府奉化县有故鄞城是也。说者谓以亦堇山得名。越绝书所谓赤堇之山破而出锡是也。葢其字初作堇。後乃加邑。越语曰。句践之地东至於鄞。韦曰今鄞县是也。从邑。堇声。语斤切。十三部。

鄞字之谜

公元前222年,也就是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国的将军王翦等率兵平定了属于楚国的江南一带,降越君,以吴越地为会稽郡,设郡治于吴,也就是今江苏省的苏州;在现在宁波市境内设置了鄞、鄮、句章三个县。由此,鄞县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建制正式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此后直到公元8-23年,东汉王莽“改鄞曰谨,鄮曰海治”(《汉书·地理志》),这段时间计15年左右。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的时候,“平陈,并馀姚、鄞、鄮三县入句章”(《隋书·地理志》),直至隋终,先后隶属吴州、越州、会稽郡,计31年左右。唐武德四年至武德七年,析故句章县置鄞州。至唐朝终,都称鄮县,先后隶属越州、明州,计283年左右。从五代梁太祖开平三年始,改鄮县为鄞县,并一直沿袭不变。1958年12月至1961年12月鄞县建制撤消,归宁波市,计3年。以后恢复鄞县建制,直到2002年撤县建立鄞州区至今。可见,鄞地没有以“鄞”命名的年代合计仅约332年。秦王政设置鄞县时,大致包括现今的奉化、宁海、象山三县全境,及鄞县南部,现在奉化市的白杜是县治。故宋宝庆年间纂修的《四明志》说:“奉化,会稽郡鄞县地。今县东白杜里有鄞城山,山下有广福院,旧云鄞城院,即古鄞县治所也。”鄞县的地域范围后来时有调整变更,但基本区域稳定在今宁波市境内。综上所述,至今,鄞县建县历史长达2230年,而以“鄞”名县(州)的年代合计约1898年。所以鄞县是中国最古老的建制县之一,“鄞”字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符号,是鄞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根”和“线”,是鄞人两千多年相互认同、识别的标记。

“鄞”字因其古老而独特,也常常使外地人产生语音和识别上的混淆和错误,通常是以“勤”误作“鄞”,当然也为鄞州的对外形象带来了认知上的一些困惑。所以5年前撤县设区时,也有人提议,借此机会把鄞县改为明州区、四明区,甚或是东钱湖区,以方便识别,但主政鄞县的首长们力排众议,达成共识,认为如果没有了“鄞”字,后人对鄞地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会产生认知上的更多困难,所以果断地选用“鄞州”为区名,坚决保留了“鄞”字这个人文符号,着实难能可贵。

鄞县得名之谜

人类总喜欢探究生养自己家乡的过去。也因为如此,由古及今,试图诠释“鄞”县得名由来的亦为数不寡。宋以来四明(鄞县)诸方志多有解释,鄞籍著名学者如王应麟、袁桷、全祖望等均颇有钻研。民国时编著的《鄞县通志·文献志九》汇集了历代释鄞各说。鄞籍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亦于上世纪50年代撰有《鄞字说》。因详见于旧方志、新县志,这些都恕不赘述,兹综述概括如下:一是“赤堇山”说。成书于东汉的《吴越春秋》云:“县有赤堇山,故加邑为鄞”。这里的赤堇山历来也有两种指称:沙孟海先生认为是指现在鄞县塘溪镇原赤堇乡的赤堇山,俗称银山冈;今人所编著的《奉邑文化集锦》等又指古鄞县县治白杜的赤堇山。上述或简称为“堇山”。二是“赤堇草”说。清代史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夏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堇,草名也,加邑为鄞。”用作草名的“堇”字,早已简化了。赤堇草今名紫花堇菜,俗称紫花地丁。三是“王鄞”说。元朝曾坚等编的《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云,秦始皇派王鄞来甬东驱鬼移山塞海,遂以王鄞之名命名县。此说发轫于宋,流行于元朝。上述说法,以第一种为甚,民国《鄞县通志》等均持此说。

由于历史分析方法运用的缺失,古越语文献和研究的欠缺,以及缺少从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字源学、姓名学等多学科对“鄞”字的钻研,从而导致对“鄞”字本义理解上的偏颇,导致上述对鄞县得名解释中的牵强附会。199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鄞县志》,在第一编“政区”第二节“县名”中,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地提出了“鄞,越语地名,本义无考”的观点,但至今尚无学者对此作进一步的解释,以至于使得鄞县得名的“赤堇山”说风行多时,且以讹传讹,流布极广,几成定论。

鄞字释义之谜

据查,“鄞”字最早出现的文献典籍是大约春秋时著的史书《国语·越语上》,距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有“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今诸暨一带),北至于御儿(今嘉兴一带),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今太湖一带)。”“东鄞”之地,春秋时属古越,在会稽之东。“鄞”作为一个形声组合而成的地名,它的产生在“鄞”这个县名出现之前,所以“鄞”字本义和初始引申义的发生和演绎地,应当在中原。”《说文解字》堇部曰:“堇,黏土地。”所以黄土为堇,是本义,许慎训为粘土,便是引申义。沙孟海曾在《鄞字说》中引用这个观点,无疑十分恰当而准确。因此“堇”字的本义可直译作“黄土地”;“鄞”字是“堇+邑”,则会意而可以解释为“人群聚居的黄土地”。

至于以“堇”字为古鄞县名的本义,用以代称之说,则值得斟酌。“堇”有多个读音,几种释义,除作“黄土”解外,名词作草名、菜名、颜色名,假借作“仅”、“槿”、“土堇”,其他还有解释为“涂”、“时”、“诚”等的。《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等语言工具书中,“堇”与“鄞”截然不同。《说文解字》邑部曰:“鄞,会稽县,从邑,堇声”,段玉裁注:“鄞,其字初作堇,后乃加邑。”段注只说明形声的“鄞”字是由会意的“堇”字演变过来,当时中原地区的人们创造的,后来用以命名鄞地的这个“鄞”字,是从“堇”字发展而成的。但“堇”是否就可以等同于县名“鄞”呢,是否就可以直接把“鄞地、鄞山、鄞水”写作“堇地、堇山、堇水”呢,本义为“人群聚居的黄土地”的“鄞”字。

鄞字读音之谜

其实,后来命名鄞地和用作县名的“鄞”字本义为何,跟“勾无、御儿、姑蔑”和古“句章”县名一样其实难详,都是古越语的音译而已。这正如浙江大学教授陈桥驿在《萧山方言趣谈》(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序中说:“古代越人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部族,现在留下的古代越词越语,都是越音汉译。”当然这个汉译要加引号,古越人时华夏民族尚无汉人之说。

的确,鄞地一带,其时被文明开化的中原视为遥不可及的“东夷”、“南蛮”,好像现在的原始人类或一些没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yin”只是一个古越人对自己居住地的语音认知,由于无文字的记载可以查证,现在已难以弄清它的原意了。而当时有文化的中原人用已有的“鄞”字把它记录下来了,所以这是个注音字。不然,那个时候鄞地的文明史已经跟中原同步,鄞地与中原的人文沟通,已经有书面的交流而无障碍,岂不谬哉?陈桥驿又说:“正是因为越语汉译,所以后来进入这个地区的汉人,往往望文生义,用汉义解释越语。例如以汉人传说中的尧释馀姚、舜释上虞之类。”后人囿于学识和爱乡情结,以及民俗的因素等,往往以“汉”义释古越语的音译字,这种望文生义的结果,便会产生种种本土化的自圆其说。沙孟海先生的《鄞字说》不厌其烦地论证“鄞”县的得名源自他的家乡“赤堇山”的观点,当属此类。东汉袁康辑录的《越绝书》记薛烛为越王句践说剑,有“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以及《战国策》、《吴越春秋》提到的赤堇之锡,在绍兴县,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有一些影响,当然不是鄞县得名的原因。但古鄞县(包含现在的奉化)的几处赤堇山,除宋朝的鄞县方志外,东汉以前中国重要的历史文献中并无涉及,亦无佐证,远在中原的王朝焉能得知,此外,赤堇乃草,因草以命山,因山以命县,恐怕也是望文生义罢了。

越语“汉”译为后人创造不少生动形象的神话故事提供了想象的素材,鄞县得名的“王鄞”说也是一例,《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见于道藏,乃宋以后道士所妄作,已是公论。明人乃有夏禹时堇子国之说,钱大昕认为:“俗语不实,流为丹青。”(《潜研堂集》卷十九《鄞县志辨证》)越语“汉”译衍生的种种绘声绘色的神话、故事和传说,让历代好事者在当地也附庸、制造了形形色色的地名、庙宇和所谓的印迹,并激发了不少文人墨客的文情诗性,从而创造了众多且有一定影响的历史文献和文艺作品,如绍兴县王坛镇的舜王庙、上虞县的舜井,鄮县的县治现在五乡镇宝幢的同岙被说成是秦汉时的商贸重镇等等,都是这类情形。尽管如此,上述这些物质、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因为相对于今人而言,已经是古人、古事和古迹、古籍,而且传播已久,有一定的影响,古往今来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的长河,所以在历史学、地理学、地名学、社会学和民俗学乃至文学等方面有其一定的价值。

清朝学者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同治八年七月十三日)中也说:“姚、暨、虞、剡,亦不过以方言名县,其义无得而详。”以“鄞”名县何尝不是如此,所以1996年版《鄞县志》的解释显然是正确的,即是由音译的古越语地名套用,而成为专有县名的。作为县名的“鄞”字,其得名的明确表述应该是:“鄞,古越语地名的音译,本义无考”。

鄞字通假之谜

《汉语大词典》曰:“鄞”通“垠”,如:鄞鄂,同“垠堮”、“垠锷”。汉朝时魏伯阳编撰的周易《参同契》卷上曰:“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又卷下曰“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垣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汉朝张衡《西京赋》:“在彼灵囿之中,前后无有垠锷。”这里的“鄞鄂”等,义作边际、界限解释,引申指形状,又后起解释为神气之类的。按照道教的说法,“鄞鄂”即命蒂,“养鄞鄂”就是修炼自己的心性,使得有神气和无尽生机,这是一种养生处世之道。明朝画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来,皆为山水传神。”这阐述了心中有气神,所绘山水画才会形中有神的道理。

那么,“鄞”何以同音通假作“垠”,作“边际”解释呢?《国语》中的“东至于鄞”,古代文献里不乏概称作“东鄞”的,后人诗文虽多有“鄞东”之释,而史浩著《贸峰真隐漫录·宴明守高大卿致语》里有”部符复镇于东鄞,既密拱于皇都”,这里直接指代“明州”。但是考虑到在《国语》编撰的春秋战国时代,古鄞人和其他古越人一样被中原人视为舌的“南蛮”(《孟子·滕文公上》和“东夷”,而且鄞地远在东鄙,达于巨海(东海),那么中原人之所以用“鄞”来同音通假“垠”,并且以“东至于鄞”指称“句践之地”的地理方位,是否就是“东至于边”之意呢?也就是说,古越人自谓居住之地为“鄞”,是否寓有“边”的含义。当然这仅仅是无稽之谈,臆度而已,似属于那种本土化的自圆其说之类。古越语有语言无文字记录流传的状况,使得古越人自称所居“鄞”地的本义,有可能成为永远的不解之谜。

鄞姓之谜

“鄞”也是一个姓氏,如《潮州府志》关于“鄞仁”的记载:字见山,元至元年间任潮州府海防同知,落户于广东潮州龙溪都,原任官于浙江宁波府。《南安县志》的记载,明朝有“鄞平山”,福建南安后井村人,育有四男一女,该女即是颇有传奇色彩的“鄞仙姑”。此外,认为明朝《三国演义》中的“鄞祥”,虽是小说中的人物,但作者以“鄞”为姓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捕风捉影的。鄞姓一说是由靳姓改过来的,后人因耻于楚国大夫靳尚陷害屈原而改姓,《三国演义》后来的版本把“鄞祥”改成了“靳祥”,恐怕是认同了此说,但也属无稽之改动。

明朝凌迪知编撰的《万姓统谱》里有“鄞姓,见《姓苑》”的条目。查考《姓苑》,共10卷,其作者历来普遍认为是南北朝时代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东海郯(山东郯城)人何承天(370年-447年)。《姓苑》一书现在只有清朝王仁俊辑佚的 1卷(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但该书并不见于隋志唐志,仅称何氏所撰,宋人多认为出自何承天,只有陈振孙书录解题,以《姓苑》之书首列李姓,认为出自唐人,或者是唐以前之传本。这说明鄞姓的出现时间,至少在唐朝或者南北朝,也有可能在魏晋甚至以前。这样,鄞氏的受姓历史就在1500年以上了。此外,鄞氏又属稀姓,至少直到何承天编完此书时尚无名人望族可以记录。所以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相对有知名度的鄞氏首先出现在福建及广东,最早是在宋朝。清乾隆二年编撰的《福建通志》记有鄞氏,即福建省剑浦县的“鄞康成”。《越缦堂读书记》有他注闾师的记录,《律闾精义·内篇卷四》认为,鄞康成宗刘歆、班固之说。所以因其年长但学问渊博,而给与进士的待遇,即成为宋淳熙十一年卫泾榜特奏名,后任福建连城县知县。

《姓苑》记载,“鄞,县名,以地为氏”。鄞氏,是以鄞这一县名为氏,如同“贸”氏和“句章”氏。宋朝邓名世所撰《古今姓氏书辩证》云,“贸,越人以郡为姓,明州贸县是也。东汉有贸孜。”“句章氏,《战国策》越句章昧,以邑为氏。”说明鄞姓跟同一区域的这两姓受姓的年代都同样久远。同时,也有可能是某先人有隐衷隐名改为鄞姓,或离乡背井,为纪念故乡鄞地改姓,或为曾在鄞地为官的重要经历而改姓,这些至今不得其详,因为尚未发现文献对鄞地有过鄞氏的记录。这个富有地理文化意义的姓氏的诞生,其确切的年代至今仍不得而知。

福建宋朝时有鄞江,后改名汀江,这一时代鄞江以及鄞坑、鄞河坊等鄞字系列地名的出现,跟鄞氏、鄞县肯定会有一种因果联系。广东深圳鄞氏发祥地的堂号为“南阳堂”,表明当地鄞氏认为给自己带来荣光的先人居于南阳。而广东潮安县庵埠镇仙溪村旧有”鄞公祠”,门楼后有“汴梁旧家”,表明鄞氏的先人始祖可追溯到今河南。据1990年版的《庵埠志》,鄞姓自宋朝入居庵埠文里沙池,以后广为创居,成为盛族,有溪头鄞、陇仔鄞、仙溪鄞、官里鄞,且都建有祠堂,还在沙池建大宗祠“四德堂”。又据《凤廓郭氏族谱》等,明万历初庵埠的鄞怀镜,已成为当地巨富。福建、广东的鄞氏都相信同出一脉,都认为鄞县是自己的根,但至今还未找到文献上的有力旁证。现在福建、广东、台湾、香港、东南亚都有不少鄞氏,初步估算约10多万人,显赫的虽不多,但对鄞县都有别样的感觉,他们很想到鄞县寻根访祖。

起源和发展

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这就是说“鄞”大约产生于夏朝;《国语·越语》称:“越王勾践之地,东至于鄞。”一般认为《国语》成书于战国,就是说“鄞”作地名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秦朝推行郡县制,在会稽郡下设鄞县。对此《汉书·地理志》称:“会稽郡,秦制。县二十六:句章、余杭、鄞、钱塘、鄮……”也就是说“鄞”地正式建置,“鄞”正式成为鄞(州)地的专门用词是从秦朝开始的。不过上述记载仅限于现在的鄞州(县)地区,而事实上,秦朝之前,在中原地区,“鄞”字就已经被用作地名了;唐以后“鄞”又在南方许多省中被用作地方名,而且在福建、广东还发现了“鄞”姓人。那么这些存在于鄞(州)地外的“鄞”与鄞(州)地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一、南方的鄞氏和鄞村

2007年1月16日本人在《宁波晚报》上发过一篇题为《漫说鄞外鄞》的文章,阐述了福建鄞江(即长汀江)、鄞山寺、鄞仙姑及福建、广东、台湾鄞氏与鄞州(县)的关系,论证了福建鄞江(即长汀江)之用名得于鄞州(县)鄞江。的确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有关“鄞”的用名,根源都在鄞江(即长汀江)。坐落在武夷山星村的妈祖天上宫又是一个例证。这座妈祖天上宫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是汀州会馆。天上宫大殿有楹联“瀚海波恬神德厚,行宫迹驻圣水恩。”“门临曲水鹤舣常留,地隔湄洲虹桥可接。”天上宫门额上正中题刻“鄞江(即长汀江)聚秀”四个大字,两边题刻“宁波”、“利济”字样,传达着祈求风平水静、惠利济船的求安、求财愿望。探究历史,鄞人向南方迁徙应是从唐末开始的,原因主要是战争。自唐末到两宋的数百年间曾经历过三次战乱,即五代十国混乱、北宋末金人入侵、南宋末元人入侵。这些战乱都来自北方,因此每一次战乱来到,都会导致一大批鄞人离开家乡向西向南迁徙,至今安徽、湖南、福建、广西、海南等地,尤其在安徽境内有大量“鄞村”存在,这些“鄞村”大凡都是鄞县一个家族迁徙到一个新居住地形成的村落。如安徽淮南市王鄞村、河南信阳市固始县马鄞村、广西梧州市夏鄞镇夏鄞村、福建泉州鄞村、安徽合肥市庐阳区吴鄞村、海南万宁市老鄞村、安徽六安市固镇镇后鄞村、安徽淮南市长青乡钟鄞村、安徽颍上县江店镇江大鄞村、安徽临泉县杨桥镇朱腰庄土鄞村、安徽阜阳市三十里铺镇江鄞村、安徽风阳市西泉镇姚鄞村、河南汝南县洪鄞村、安徽淮南市谢家集区赵鄞村、安徽合肥阳区海棠街道万大鄞村、安徽省光明市邱鄞村、安徽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孙鄞村、安徽霍邱县长鄞村、安徽凤阳县黄鄞村等。鄞人离开家乡后都特别眷恋“鄞”字,这种情结使他们将新居住地以“鄞”字加“姓”冠以村名,甚至还有人以“鄞”为姓。福建、广东都有鄞氏,从其家谱、家祠记载看,广东鄞氏是从福建迁过去的。福建鄞氏的起源在何处?说法颇有不同。《安溪志》称“鄞姓来源于鄞县的逃难者……鄞县屡受日本倭寇骚扰,金瓯破碎,士民流离失所,外迁逃难。这些逃难者为了相互认识,相互关照,不论宗族,都在姓名前冠上地名鄞字,约定俗成而成独特的一派地缘宗族,鄞氏是民族恨的纪录,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因为鄞县古属会稽郡,所以鄞姓以会稽为郡号。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倭寇侵掠,鄞远达为避难自浙江鄞县入闽,定居南安八尺岭脚(今南安市丰州镇山美村后井自然村)。”《安溪志》这种说法颇能自圆其说。然而自南安迁到台湾的鄞姓人却持另一种说法。他们的依据是保存相对完好的家谱,其家谱中明确写道:“吾祖起源于西凉关西国外离城二十里鄞家庄……”“鄞家庄”存在吗?查一查地图,“鄞家庄”现在确实还存在,今陕西临潼有鄞家庄,其地历史悠久,出土的“庙底沟类型陶塑人像”,距今大约5000年。类似鄞家庄的还有鄞家沟,在今四川嵋山。不过与台湾鄞氏家谱中所说的鄞家庄都不是一个地方,相对而言临潼鄞家庄相对与“西凉关西国”比较近,但此地没有鄞氏,也没有关于鄞氏的历史记载。虽然鄞氏源于何时何地无法一锤定音,但“鄞家庄”却引领我们继续去寻觅“鄞”字的源头。

二、中原“鄞”字异体和异读

台湾鄞氏家谱中所说“西凉关西国”指的是古代西凉一带,历史上西凉所辖地有大有小,但都在今属甘肃境内。那么甘肃境内有没有以“鄞”为名的地方呢?不仅有,而且十分重要。甘肃历史上有邽县,这是史书明载的中国第一个县制,为公元前688年秦武公所置。据《史纪·秦纪》载:“(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故址在今甘肃天水地区清水县城北二里第一台地上,邽县在战国以后改称上邽县。而“邽”古代写作“鄞”,“上邽”也被称为“上鄞”,《三国演义》93回出现过“上鄞”这一地名(书中出现过人物鄞祥可能也与“上鄞”有关,但“上鄞”今无鄞氏,历史也不曾有鄞氏的记载)。有一个成语叫“得陇望蜀”,其古典是这样的:东汉建武六年(30),刘秀将隗嚣围住,公孙述派兵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鄞(天水),刘秀布置好围城计划,移驾东归前写信给岑彭说:“如果攻下两城,就可以率兵南下攻蜀。”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又望蜀。后人将此概括为“平陇望蜀”或“得陇望蜀”,比喻人心不知足。关于“上鄞”不少史书都曾有记载。《后汉书》有“九月,汉阳人杜琦、王信叛逆,与先零诸种羌攻陷上鄞城。”南北朝《周书》有“太祖入上鄞,缴侯莫陈悦府库,物如山,以赏士卒。”南北朝《魏书》有:“六月,败(赫)连昌于城下,连昌弃上鄞(音gui)……”那么有上邽,是否还有下邽呢?当然有,下邽同样被称为下鄞(音gui),战国时秦置县,治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近代爱国人士屈武都是下鄞人。相传宋朝时下邽县(今渭南市下鄞镇)有特产水晶饼,在市场上声誉很高,堪与燕窝、银耳、金华火腿齐名。现在鄞州茅山有西林庙,西林庙规模宏大,占地5亩左右,主供就是唐朝赫赫有名大诗人白居易(鄞县志有明确记载)。应当说白居易生平与鄞县没有什么关系,是否有其出生地下鄞有关呢,这还需要作考证,本文只是为说明下鄞存在,不赘述。

由陕西渭南又会牵出另一个与“鄞”相关的字——“郑”。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友于郑,郑国产生,其地在西都畿内棫林(陕西华县西北)。周幽王之难,友寄帑于虢郐二国之间,其后裔一部分南下汉中称南郑(即渭南一带),一部分随郑武公东去河南称新郑。而“郑”,上古写作鄞,新郑也曾为新鄞。今陕西博物馆藏有秦朝新鄞虎符,其上铭有用符规定,是用以发兵的。1971年河南新鄞鄞尊故城遗址发掘出韩国兵器二百余件。另外《史记·扁鹊列传》记载,扁鹊姓秦名越人,是勃海郡鄞(音mao)县(河北任丘县北)人。南朝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晋徐广语称:“郑当为‘鄞’,今属河间。”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也称:“勃海无郑县,当做鄞县。”

综上所述,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甘肃、陕西一带,“鄞”字已出现了,相比鄞州(县)本土(出现在夏朝),显然要晚一些。但当时中原地区“鄞”的读音不是yin,而为mao或gui(疑是“各”音读异),书写也不规范。秦统一文字后,勃海郡“鄞”书写为“鄚”,河南新“鄞”书写为郑、甘肃上“鄞”、陕西下“鄞”书写为邽。“鄚、郑、邽”,音形全部自立,与“鄞”脱钩,所谓一“鄞”生数子,扎根他乡,而其自己呢?秦人则让它回归故里了。

甘肃、陕西一带中原地区本是秦国的发祥之地。“鄞”既出现于“秦”地,而且秦统一时,已被中原数个地方作地名用词,然而秦朝却未将“鄞县”之名定在中原的某一块土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在秦人眼里,“鄞”的本土不在“秦”地。秦朝所将东海边一个小地方任命为“鄞县”,也就是因为这里才是“鄞”的诞生地。

据专家考证,东南沿海上古有各冒国(所谓“国”就是部落),地处浙东句余山,语言中最为典型的是“这样”一词发“各冒”音(即鄞方言),说此话的应该都是各冒部落人的后裔。从“鄞”在“秦”地出现最初读作mao或gui(疑是“各”音读异)可知,各冒部落的后裔在周朝或周前已经到达并定居在了甘肃、陕西、河南一带的中原地区。浙江大学教授陈桥驿认为:“因此各冒部落的后裔将家乡“鄞”带到中原时,“鄞”还不是一个字,那么当时“鄞”是什么呢?很显然它就是各冒部落的图腾。周朝是汉字初步成型时期,各冒部落的图腾随之演变成了汉字,并被用作部落居住地名。但它一开始没有读音,于是人们各冒部落的“各”或“冒”来认读它。

关于远古各冒部落曾到过甘肃、陕西一带,这一点已被语言学界所证实。二千年前在中原地区使用的语言,今天从鄞方言中可以找出千字以上话语。其中“昼过”、“昼饭”一词很典型。鄞方言中用它所表示的时间是中午与午饭,这在先秦汉语直到现代方言中都在使用。此语也广泛存在于今天的吴语、闽语、赣语、粤语、客家语以及侗台语中。鄞方言一样在周朝官方话中流行。“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此言带有诅咒意味,是一句典型的鄞方言,如将其译成现代鄞方言就是:“你怎么不知?正寿(介寿、真寿、寿头),你还莫知木各!”《左传》的作者鲁国人,撰写此文时不敢枉自篡改秦穆公的原话。但当时没有用切音,也没有拼音,所以只得用当时的汉字音来拼写鄞方言。鄞方言在如今陕北一带方言中留存的痕迹也十分明显。语言专家研究表明:陕北余家沟方言中179个人称人身代词有12个同鄞方言相同;266个行为动词有47个相同;122个虚词有29相同。自古至今陕北话里有“做生活”一词,指的是“做工、干活”。“你看你这算是做生活咧,还是耍咧?”这一词无论用法还是意义,与鄞方言完全相同。陕北话里“杀革”一词,意思是彻底、一点不留。常用于将饭桌上的所剩饭菜吃掉,将最后剩下的东西打扫后拿走等。“就这些菜咧,你则给杀割了。” 这一词用法与鄞方言基本相同,意义从面上看稍有不同,底子则是相同的。陕北话里有一字 “趏”(音刮),形容人走得快。陕北说逃了。即“趏得奔了”。这个词在鄞方言中也常用,如“趏得一下,无踪影了。”将“跑”说成“奔”则完全等同鄞方言,如:“赶快奔起。”

远古鄞方言中“这样”发“各冒”音;“去”发“切”或“迁”音;“香脬(泡)”发“香泡”音等。语言学家认为现今发音似同远古鄞方言的地方都曾受过越地稻作文化的影响与传播。从语言学角度看“夏华文明之源”在浙东(即鄞地一带)。

三、鄞和堇

“鄞”作为各冒部落的图腾,随迁徙的先民落户中原地区,当然它也在本地保留着。春秋战国时期同样演变字,而其读音、书写的形成则受到“堇”的影响。段玉裁注:“鄞,其字初作堇,后乃加邑。”这说明形声的“鄞”字是由会意的“堇”字演变过来,后来用以命名鄞地的这个“鄞”字,就是从“堇”字发展而成的。“堇”在甲骨文中有,许慎《5说文解字》土部曰:“堇,粘土也,从土,从黄省”。段玉裁注:“从黄者,黄土多黏也。会意。”所以黄土为堇,是其本义。“堇”字的本义可直译作“黄土地”。书法家沙孟海在《鄞字说》中也引用了这个观点。“鄞”字是“堇+邑”,会意而可以解释为“人群聚居的黄土地”。

关于“鄞县”得名,自古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因赤堇山而得名”。这显然还是与“堇”有关系,不同的是“堇”得于“赤堇山、堇子国”,这就是说“赤堇山”比“鄞”早。而“鄞”得名于夏朝,则“赤堇山”得名应在夏朝之前的远古时期了。那么“赤堇山”又因何而得名?从字形上分析,“赤”古体字为“炎” +“土”,“堇”古体为字“黄”十“土”;炎帝也称赤帝,而“堇”则是指黄帝,因为黄帝崇尚土德,所以赤堇山就是炎黄山了。据此推断今慈城赤堇山和奉化赤堇山可能都曾是炎黄部落的共同居住地。这个来头就大了,所以秦皇朝不用诸如四明山等名山来作为地方名,而是用不显眼的小土丘赤堇山来作为地方名。当然在赤堇山未出土与炎帝黄帝时期相关器物时,这只是望文生义而已。

那么“鄞”与黄帝真的风马不相及吗?我以为不是。我们再回到中原的陕西、甘肃、河南去看一看。关于黄帝出生的地方,最流行的说法:一是古代上邽县(今为甘肃清水县)。据《水经注》记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今天水市)城东七十里轩辕谷(今清水山门镇白河村)。”另一个是河南新郑。战国《竹书纪年》中称:“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东汉人)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另外与黄帝直接有关系的两个地方是桥(乔)山和崆峒山,它们也分别在陕西和甘肃。桥(乔)山是黄帝死后安葬的地方。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崆峒山是黄帝得道的地方。一般认为在今甘肃省平凉市。相传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记载了这一千古盛事。

这几个地方后来被学术界的不同学者分别认定是黄帝的出生地、建国地、死亡地。而不同学者认定的最终依据则是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黄帝居于轩辕之丘。”那么司马迁本人又如何来看待这一记载的呢?《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从这段文字中可知:1、《史记》之前关于黄帝的记载材料十分稀缺。“《尚书》独载尧以来”;百家之言不实,无法采用;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不传,因而“难言之”。2、《史记》有关黄帝的记载本性就是司马迁认定的:“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3、黄帝所居轩辕之丘不一定在中原地区,还可能在长江流域,所以司马迁要“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去考察。可见关于黄帝的记载本性就是司马迁认定的,而后人又是根据《史记》的认定而认定的,且将坐标定位在中原,搜索的范围也限于中原地区,然而中原地区到底不是中华大地的全部,其历史局限和地域局限不言而喻。

黄帝是否会是长江流域的人呢?现代的考古发掘,让我们触摸到东南沿海先民遭遇海浸及由东向北向西移徙的踪迹。据专家考证近一万五千年前的以后日子里,中国东南沿海有三次海浸,部分先民在他们首领带领下向西向北方向方向迁移……。由于出于对环境的不适应,出于想寻觅心目中的“家乡”,远古先民频繁移徙,甚至把生活中不常做的行为——迁,当作生活中常做的行动——去(鄞方言中“去”仍被念作“迁”)。先民在向北向西行进过程中根据家乡地名复制出许多城池,走一段,复制一个,诸如河南有熊、陕西桥山、山东曲阜等。可见这支部落的首领可能就是黄帝,他领带移徙的先民把东南沿海的远古文明带到中原,中原各地接受了东南沿海先进的耕作文化与冶炼技术,提高了生产水平与生活质量;基于对黄帝仁爱的追念,许多地方修建了黄帝陵,传颂着黄帝的故事。黄帝同时也“被出生”在了中原地区,直至今日。

轩辕、有熊、崆峒山、乔山这些对黄帝生命、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慈城人杨国瑾经考证后认为:慈城西悬岭,古称轩辕之丘,因为与大宝山相连,远看像古代单辕双驾的轩辕而得名。轩辕丘下面就是轩辕之国的故都城。“国”字古写作外“口”内“或”,连起来就是繁体字寿字,所以又名寿丘。《史记》记载舜生于诸冯山下姚墟(慈城龚冯村里夹岙)。舜耕历山,渔雷泽(今彭山),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即轩辕丘)。而慈城的汤山古代称“有熊”;慈城的赭山渡古代称“桥山”。鄞地及周边的确不是远古的文明沙漠,而是中华文明的发轫地。如今发现与发掘的远古时期遗迹与古人建造的庙宇都是佐证。遗迹如:余姚河姆渡文化;慈溪林湖龙口越窑;田螺山遗址;慈城汤山遗址;余姚三七市新石器遗物;鄞南钱岙遗址;鄞西蜃蛟遗址;庙宇有:轩辕宫——丝巷弄祀黄帝轩辕;三圣殿——礼书院巷祀炎帝、黄帝等;慈城体仁堂——黄帝故宫等。有关专家曾在更大范围上,对“鄞”周边各县地名作了研究,发现大量地名,如今大都能在中原各个省、市中找到。这明显是鄞地先民迁徙到中原各地遗留下来的痕迹。上古社会,信息不畅,远隔千里,远离本土的先民难以返乡,出于对故乡怀念,便用故乡地名来命名新居住地了。

“鄞”是由远古各冒(即黄土)部落图腾演变成的一个字,它的意义远非一个字可以概括,它是一方文化的标志,甚至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标识。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07-16
浙江省这类的地名特别多。
im Tugendland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7-16
不好听…………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7-16
秦在宁波市区周围设3县,确实数量不少。但能扯上黄帝也是厉害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08-06
好文章。原来”鄞“字除了宁波这边,国内甚至海外也有。
我们鄞江镇本来跟”鄞“字并不搭界,只是因为一条江叫做鄞江,江上有座桥叫鄞江桥,进而镇名也叫做鄞江镇了。
1.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行政区(虚)和西藏-新疆2个自治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3个特别行政区。2.撤省设郡和州(自治地区),全国共120个左右,由原地级单位合成,辖县和市。3.主城区人口100万以上为可设虚级县级区的甲等市,50万以上和超过20万的重要城市(郡治、原地级中心、边贸、港口、工矿等)为乙等市,甲乙等市均为副郡级,20万以上和超过10万的重要城市为丙等市(县级)。4.市下设街区,县下设丁等市(副县级)、乡、镇,均不设政府。5.支持市县同城,乙丙等市和附郭县合署办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08-06
我一直以为鄞州区的“鄞”读“qin”,上声,现在我知道错了😂
好姑娘,永远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好的老师。
她们是摧毁者,也是建造者。
当你从感情的余烬里爬出来的刹那,就已经涅槃重生。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7-08-22
回 东海风 的帖子
东海风:好文章。原来”鄞“字除了宁波这边,国内甚至海外也有。
我们鄞江镇本来跟”鄞“字并不搭界,只是因为一条江叫做鄞江,江上有座桥叫鄞江桥,进而镇名也叫做鄞江镇了。 (2017-08-06 11:47) 

江东百丈路那里,有个鄞州日报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7-08-22
回 aqiyu 的帖子
aqiyu:我一直以为鄞州区的“鄞”读“qin”,上声,现在我知道错了😂 (2017-08-06 16:04) 

很多在宁波打工的外地人都不认识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7-08-22
最早知道鄞县,是因为小学课文 讲童第周的。  也认识了鄞这个字。

相信很多人都学过这篇课文, 小学时都是认识这个字的,只是长大了就忘记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