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67阅读
  • 10回复

[秦汉][ZT]秦汉汉中郡治所寻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9-12
秦汉汉中郡治所寻踪
梁中效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秦汉汉中郡管辖今湖北鄂西北与陕西南部汉水上游的广大地域。秦朝为了统一南方,威慑楚地,将汉中郡的治所设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西汉中前期,汉中郡的治所仍在南郑,宣帝之后,郡治迁到西城(今陕西安康市)。东汉建武十二年前后(公元36年),郡治由西城迁回南郑,促进了东汉关中与蜀中文化的交流,带动了蜀道文化带的繁荣。
[关键词]秦汉;汉中郡;治所;南郑;西城
[中图分类号]K9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36(2010)04—0001—07

历史时期的汉中郡地处汉水中上游,是西北、西南、华中三大地带之间的咽喉要地,是秦、楚、巴、蜀争夺的军事重地,是秦汉王朝统一全国的战略基地,是秦汉帝国立国关中的重要屏障,因此自魏晋以来“汉中”就引起学者相当大的关注,但学术界对秦汉汉中郡的治所及相关问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n。大体上形成四种观点:一是以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为代表,认为秦汉汉中郡的治所在南郑;二是以当代已故著名史学家谭其骧先生为代表,主张秦时汉中郡的治所在南郑、西汉在西城、东汉迁回南郑;三是以已故港台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为代表,主张秦与西汉汉中郡治所在南郑,后移到西城;四是以已故著名西南史地专家任乃强先生为代表,主张秦汉时期汉中郡治所在西城,东汉迁劐南郑。地方史等方面的学者中持第四种观点者也多有论著,主张秦与西汉汉中郡的治所在西城。为了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笔者不敏,寻踪觅迹。

一、秦朝汉中郡的治所
秦统一全国前后,汉中郡的治所始终在汉水上游汉中盆地内部的南郑县。汉中盆地是汉水上游最大的盆地,是“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交通枢纽,是秦人跨过秦岭由河、渭流域走向江、汉流域的第一站和前进基地,是秦国南下控制巴蜀、东向威慑楚国的军事重镇。这恰好符合早期的郡设在军事要地和边远地区的普遍规律。
秦国汉中郡是在与巴蜀、楚国争夺汉水中上游的过程中设立的,汉中郡的设立标志着秦国完全控制了汉水中上游,完成了对楚国的战略包抄。秦国挺进秦岭之南,首先与巴国与蜀国争夺汉中盆地的控制权,盆地中的南郑就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记载,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左庶长城南郑”。由此证明,在公元前451年前后,秦国已经进入汉中盆地,并在此设县筑城,但蜀国并不甘心放弃汉中盆地,秦“躁公二年,南郑反”L9]。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伐蜀,取南郑”[引。说明秦国与巴蜀争夺汉中盆地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秦国用了64年左右的时间才巩固了在汉中盆地的统治。
汉中盆地的统治巩固之后,秦国沿西汉水(今嘉陵江)南下扫荡巴蜀,沿汉水东下威胁楚国,南郑正是两个方向的后方基地。《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了秦蜀在汉水上游(包括西汉水)的争夺情况。“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日:‘天承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日‘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日:‘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日:‘吾虽牧犊,当得蜀也。”’蜀国在丧失了汉中盆地后,蜀王将其弟弟分封在西汉水上游,试图防止秦国沿石牛道入蜀。“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日葭萌焉。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仇,故蜀王怒,伐苴。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在这关键时期,是东向伐楚,还是借此机会灭蜀。司马错与张仪进行了激烈争论。司马错主张伐蜀。他认为楚蜀水路相通,蜀国富饶,“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于是,泰惠王决定伐蜀,公元前361年秦军“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冬十月,蜀平。司马锚等因取苴与巴焉。”由这段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到,蜀王将其弟封于汉中,蜀的“汉中”似乎包括汉中盆地和今广元市以上的西汉水上游,苴侯的治地葭萌(四川昭化)是西汉水与白水会合处,证明巴蜀的“汉中”地包括西汉水上游,所以控制西汉水上游是秦国在南郑设置汉中郡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完全控制了巴蜀,通过汉中盆地,将关中与蜀中连为一体之后,秦国将进攻的目标转向了设在汉水中上游的楚国的汉中郡。楚武王即位后,将国都丹阳由丹淅迁至丹汉,即丹江与汉江交汇处,这里控制着西到汉中盆地、北通商丹盆地、东达南襄盆地、南接巴蜀大地的交通要道。春秋中期,随着楚国向江汉地区的开拓,国都继续向东南迁移,到楚文王时,楚人在今湖北宜城县境的蛮河之阳建立了第一个郢都,结束了以“丹阳”名都的创业时期,开拓了以“郢”名都的发展繁荣时期,特别是楚庄王三年(前611年),灭掉了汉水上游的庸国之后,可能在此时设汉中郡。同时,随着春秋中叶之后秦国的日渐强大,其势力范围越过秦岭,迫使楚国在汉水中上游设郡,以防御秦人的南下东进。因此,楚国汉中郡的设立当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这段时问,楚国汉中郡的治所在丹、汉交汇处,即今丹江口水库淹没地区¨引。楚国汉中郡的范围包括今天的陕东南和鄂西北,地当汉水东西大道和商丹南北大道的水路交通要冲,“其地在秦南山之南,楚之西北,汉水之北,名日汉中”_l,是楚国西北的战略要地和郢都的第一道屏障。所以,秦国要从汉水上游从东西两条水路对楚国发起钳形攻势,必须夺取楚国汉中郡。《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句、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在夺取了楚国的汉中郡后,汉水中上游的河谷盆地和所有的战略要冲都被秦国占据,为了将汉中盆地作为灭楚的战略基地,秦国将位于汉水中上游的楚国汉中郡与位于东、西汉水上游的秦国汉中郡合并设立了新的汉中郡,时间是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即公元前312年)。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郡治就设在汉中盆地内部的南郑县。第一任郡守是著名军事家白起。《史记·白起列传》记载,秦昭王十三年(前294),“白起为左庶长”,“举任鄙以为汉中守”。汉中盆地东部的古洋州境内有“白公城”,《舆地纪胜·汉中记》云:“秦白起尝为汉中守,筑此城以控制夷獠。”-1由此看来,自起确实是第一任汉中郡的郡守,在他升任后举荐任鄙接替。任鄙是秦国最著名的大力士,秦人谚日:“力则任鄙,智则樗里。”秦昭王非常重视汉中郡,两次亲临汉中,布署对楚战略。《史记·秦本纪》云:昭王十三年,“任鄙为汉中守”。“十九年,任鄙卒。二十年,王之汉中。”《史记·六国年表》亦云:昭王四十六年,“王之南郑”,四十七年,“白起破赵长平,杀卒四十五万”。秦昭王两次到汉中郡,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楚国的战略威慑,特别是第二次到“南郑”,就是为战国时期秦与关东诸侯最大的一次决战——长平之战,作战略上的安排,防范楚国偷袭,避免两线作战。这充分反映了秦国对汉中郡的重视。秦人祭祀全国的名山大川时,将祭祀沔水(汉水)的地点放在汉中盆地,《史记·封禅书》:“沔,祠汉中。”《索隐》:“《水经》云‘沔水出武都沮县’,注云‘东南注汉,谓汉水’,故祠之汉中。乐产云‘汉女。汉神也”’。秦朝统一后,将祭祀汉水水神的地点设在汉中盆地。也充分证明了汉中郡的治所在南郑,而不是西城。
古今都有学者主张秦国汉中郡的治所在西城,其中对西南历史地理颇有研究的权威学者任乃强先生指出:“楚于西城(今安康县,为沔东山谷区之中心,即《汉书·高帝纪》之“蚀中”。)置汉中郡以御秦。”“秦之于沔中,城南郑以御楚与蜀、巴。”“迨秦惠文王灭蜀、苴与巴,以为二郡。又夺楚之汉中地。合沔中为郡,仍治西城。古乃旧称汉中郡也o,,[5163导致将秦汉中郡治所误认为是西城(今陕西安康市)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搞清楚国汉中郡的位置、范围、治所,因而造成了将西城作为楚国汉中郡治和秦国汉中郡治的双重错误。实际上秦国汉中郡设立以后,包括西城县在内的原楚国汉中郡一半地域的“上庸六县”之地,成为秦楚争夺的焦点和大国外交交换的筹码。只要仔细梳理一下秦、楚两国在秦国汉中郡设立之后,围绕西城县以东地域争夺的史籍材料,就会明白秦国汉中郡的治所不可能在西城县。《史记·楚世家》:楚怀王十八年(前311),“秦使使约复与楚亲,分汉中之半以和楚”。“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二十五年,怀王与秦昭王盟,约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正义》:“谓割房、金、均三州及汉水之北与秦。”《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年,王冠。“与楚会黄棘,与楚上庸。”《正义》:“棘,纪力反。盖在房、襄二州也。”《括地志》云:“上庸,今房州竹山县及金州是也。”在秦国汉中郡设立32年之后,西城县(后为金州,即今陕西安康市)才归属秦国汉中郡。显然,秦国汉中郡的治所不可能在西城,只能是南郑,这也正是秦昭王亲临南郑的原因之所在。其实,自魏晋以来,就有学者认为秦国汉中郡的治所在南郑,而不是西城。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云:“秦惠王置汉中郡,因水名也。《耆旧传》云: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氏南奔,故以南郑为称。即汉中郡治也。”南宋学者郭允蹈在《蜀鉴》卷一《秦人取汉中》中指出:“秦惠文王十三年,秦庶长章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分巴蜀置汉中郡。”“按,南郑自南郑,汉中自汉中。南郑乃古褒国,秦为得蜀以前先取之。汉中乃今金洋均房等州六百里是也,秦既得汉中,乃分南郑以隶之,而置郡焉。南郑与汉中为一,自此始。”这段论述,基本上讲清楚了楚汉中郡与秦汉中郡的范围与差别。

二、西汉中期之前汉中郡的治所
西汉中期之前,也就是在汉宣帝(前73年一前87年)之前,汉中郡的治所仍在南郑,这在《史记》、《汉书》、汉赋中可以得到强有力的证据。楚汉相争时期,所有的材料都显示汉中郡的治所在南郑。《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云:“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日:‘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日:‘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这段文字充分说明巴蜀与关中之间的核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南郑,也间接证明汉中郡的首府是南郑,因此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就顺理成章,而不是都西城。实际上在刘邦打进武关、占领关中的同时,部将郦商奉刘邦之命率部沿汉水西进,控制了汉水上游的西城至南郑一带,占领了汉中郡城南郑,《汉书》卷四十一《郦商传》:“从下宛、穰,定十七县。别将攻旬关,西定汉中。”《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也记载郦商“以将从起岐,攻长社以南,别定汉中及蜀,定三秦,击项羽。”颜师古注日:“先言攻旬关,定汉中,然后云沛公为汉王,是则沛公从武关、蓝田而来,商时别从西道平定汉中。”这说明在刘邦控制关中的同时,郦商所部在拿下了汉中郡城南郑后,又乘胜控制了巴蜀,为后来汉国建立、定都南郑奠定了基础。刘邦到汉中就封汉王时,是先到西城,再到南郑。《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元年(前206)四月,兵置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辙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杜南”即今长安县南,西汉在此设杜陵县。“蚀中”,古代学者认为是“人汉中道川谷名”L1;已故著名秦汉史专家陈植则认为“《高祖纪》之蚀中,则疑为子午谷之别名,因《石门颂》明云高祖受命,道由子午是也。"[151而任乃强先生则认为:“(西城)为沔东山谷区之中心,即《汉书·高帝纪》之‘蚀中’。-[5]63笔者同意任乃强先生的观点,因为先秦及秦汉时期,汉水上游河谷多以“中”命名,如“褒中”、“沔中”、“蚀中”。刘邦就封汉王,是经过“蚀中”地域,然后再到南郑。《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汉水又东历敖头,旧立仓储之所,傍山通道,水陆险凑,魏兴安县治,有戍,统领流杂。汉水又东合直水,水北出子午谷岩岭下,又南枝分,东注旬水,又南迳蓰阁下,山上有戍,置于崇阜之上,下临深渊,张子房烧绝栈阁,示无还也。”由此看来,刘邦入“汉中”走的是子午道,这也证明南郑是当时汉中郡的首府。另外,从秦国设汉中郡开始,汉中即是一个包含“南郑”的大地域名称,因此汉初常将到南郑写为“入汉中”、“入汉”。《史记·曹相国世家》云:“从至汉中,迁为将军。”“参自汉中为将军中尉”。《史记·周勃世家》云:“从入汉中,拜为将军。”《史记·樊哙列传》:“迁为郎中,从入汉中。”《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史记·张丞相列传》:“沛公立为汉王,入汉中,还定三秦。”《史记·傅靳蒯成列传》记载,傅宽“从入汉中,迁为右骑将”;蒯成侯缫,“至霸上,西入蜀、汉,还定三秦。”《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将从刘邦到南郑的元从功臣,都基本上写为“入汉”、“入汉中”,作为功臣经历的一个骄傲的标志。如酆侯萧何,“以客初起从入汉,为丞相,备守蜀及关中,给军食,佐上定诸侯。”懿侯灌婴,“入汉,定三秦。”淮阴侯韩信,“亡从入汉,为连敖典客”。《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夏侯婴,“为滕公,竟定天下,入汉中”。等等。刘邦在南郑筑坛拜将,厉兵秣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主要凭借汉中盆地的人才与物资。其中刘邦暗渡陈仓的计策就是出自汉中人赵衍。《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赵衍“以谒者汉王元年初起汉中,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也记载,赵衍“以谒者汉王元年初从起汉中。雍军塞渭上。上计欲还,衍言从它道,道通。”两条记载大体相同,“雍军”即雍王章邯的军队,“塞陈”、“塞渭上”都指的是雍军堵塞了褒斜道,并且重兵把守消河沿岸.。因此刘邦采纳赵衍的建议,声东击西,派大将曹参、樊哙等从陇南武都沿白水江攻取下辨、故道等县城,占领陇右高地,然后居高临下兵锋东向,沿渭河夺取关中西部重镇雍城(陕凤翔)等地,消灭三秦。这些都证明西汉初年,汉中郡的治所在南郑。在西汉的政治文献中,常将蜀(巴蜀)汉(汉中)并提。《汉书·高帝纪》:“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入蜀汉定三秦者,皆世世复。”《汉书·文帝纪》:“列侯从高帝入蜀汉者六十八人益邑各三百户。”西汉建立之后,常将汉中(南郑)作为兴王之地的政治文化符号,《史记·六国年表》:“汉之兴自蜀汉。”《史记·太史公自序》:“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汉书·五行志》:“汉家本起于蜀汉。”《石门颂》:“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J这一切都充分证明,西汉初年汉中郡的首府是南郑,因而常以汉中代替南郑,由于这里是西汉王朝的发祥之地,所以“汉中”、“汉家”、“汉”,就成了一个特殊的政治文化符号,远远超出了汉中郡治所这一狭小的地域概念,变成了中华文明史上一个特殊的、中外认同的文化符号。
西汉最鼎盛的武帝、昭帝时期。汉中郡的治所仍然在南郑。汉武帝时期,西汉经过近七十多年的和平安定、发展繁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巅峰时期,正如司马相如所云:“汉兴七十有八载,德茂存乎六世,威武纷纭,湛恩汪减,群生澍濡,洋溢乎方外。于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风之所被,罔不披靡。"071就在这流光溢彩的大汉盛世,汉中郡及其首府南郑也为西汉鼎盛时期的到来作出了贡献。首先,张骞应募出使西域,拉开了汉风西传,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大幕。《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大宛之迹,见自张骞。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怒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列传》:“将军张骞,以使通大夏,还,为校尉。从大将军有功,封为博望侯。后三岁,为将军,出右北平,失期,当斩,赎为庶人。其后使通乌孙,为大行而卒,冢在汉中。”司马迁在《大宛列传》和《卫将军列传》中两次叙述张骞事迹时,都明确指出张骞生于汉中,死后葬于汉中,充分证明此时汉中郡的治所就在汉中盆地内的南郑县,与张骞的生地成固(城固)县毗邻。“冢在汉中”就是指汉中郡首府所在的汉中盆地、汉中郡城,与刘邦及其功臣“人汉中”、“入汉,定三秦”、“起汉中”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此时汉中郡的治所在西城,那曾对汉中进行过实地考察的司马迁不可能用郡望称张骞,必须加上“成固县”,而司马迁之所以没有这么写,恰好是汉中与南郑合一,汉中郡首府在南郑。在《卫将军列传》中,司马迁描写将军苏建云:“将军苏建,杜陵人。”“其后为代郡太守,卒,冢在大犹乡。”介绍苏建生平全用县以下的小地望,而没有用郡以上的大地望,主要原因是郡、县、乡地望不统一,不能象张骞那样,用郡望来代替县、乡小地望。其次,依托汉中郡开凿褒斜道,建设南北经济大动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文化区,分别是关中、关东、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地区。而在四大经济区中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是包括巴蜀在内的大关中经济区。这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经济区内部,其南北经济文化大动脉就是褒斜道,关陇与巴蜀经济区的枢纽城市就是汉中郡城——南郑。《史记·货殖列传》:“关中自淠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在这样一个中外闻名的经济区中,“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关键点和转捩点是汉中,正因为如此,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才亲自下令开凿褒斜道。《史记·河渠书》:“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人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印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褒斜道漕运虽不可行,但陆路自此之后畅通无阻,不仅便利了大关中经济区内部的南北交通,而且也成为关东、江南经由沔水(今汉江)、褒水通往京师长安的便捷通道。正由于褒斜道是一项事关汉朝兴衰全局的重大工程,汉武帝才命张汤的儿子张印为汉中郡守,依靠汉中郡城,就近督办,“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印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如果其时汉中郡的治所在西城,那一定会明文命张印离开西城,长驻南郑,督办修路工程,但从档案史料来看,此时仍然是南郑与汉中合一,张印担任汉中郡守,主持开凿褒斜道这一重大工程就顺理成章,汉中郡城南郑就自然成为数万修路大军的后勤保障基地。这是汉武帝时期,汉中郡治所在南郑的又一证据。
西汉中期之前,汉中郡的郡守最著名的是萧何,其次是田叔。《华阳国志·汉中志》云:“及高帝东伐,萧何居守汉中,足食足兵。”萧何镇守汉中,大约一年有余。“既定三秦,萧何镇关中。资其众,卒平天下。”“高帝九年,以田叔为汉中守。”“书既馈以军饷,又致名材,立宫室,帝嘉之。然以帝业所兴,不封藩王。”由于汉中与南郑合一,所以崛起于南郑的刘邦,没有将汉中封给藩王,而由朝廷管理。汉中郡守田叔继承萧何的传统,继续给朝廷供给粮饷和营建长安所需的木材等原料,深得皇室信任。《史记·田叔列传》记载,“叔为汉中守十余年,会高后崩,诸吕作乱,大臣诛之,立孝文帝”。田叔在文景之治时期,继续受到文帝、景帝的重用。西汉汉中郡城及相关建筑也是在田叔任职汉中期间完成的,《水经注·沔水》记载,汉代南郑城,“大城周四十二里,城内有小城,南凭津流,北结环雉,金墉漆井,皆汉所修筑”。此时,汉中郡城的规模相当大,“大城周四十二里”,魏晋之后大城荒废,小城被延续下来,“晋咸康中,梁州刺史司马勋断小城东面三分之一,以为梁州汉中郡南郑县治也,自宋、齐、魏,咸相仍焉”。由此也证明西汉中期之前的汉中郡城在南郑。




[ 此帖被hand在2017-09-13 11:29重新编辑 ]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09-12
三、西汉中期之后汉中郡的治所
      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汉宣帝刘询即位之后,西汉进入了一个和平安定的发展时期。“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u副“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1鲥因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事件影响,刘询的青少年时光在民间渡过,“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各奉职而进”。“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由于天下太平,宣帝进一步强化了对京师南北地区的统治,《汉书·食货志》记载,“宣帝即位,用吏多选贤良,百姓安土,岁数丰穰,谷至石五钱,农人少利”。关中对巴蜀、汉中的依赖有所减弱,加之从昭帝时期开始,“武都氐反”,威胁汉中盆地的安全,汉中郡的治所可能在宣帝时期迁到西城。从武帝时期开始,常将宗室贵胄过失犯罪之人贬谪到汉中郡的上庸、房陵,宣帝时期废迁到汉中郡东部地区的王侯进一步增多。《汉书·武帝纪》记载,“济东王彭离有罪,废徙上庸”。“常山王舜薨。子勃嗣立,有罪,废徙房陵”。《汉书·宣帝纪》记载,本始四年(前7O年)秋,“广川王吉有罪,废迁上庸,自杀”。地节四年(前66年)十二月,“清河王年有罪,废迁房陵”。甘露四年(前50年)夏,“广Jil王海阳有罪,废迁房陵”。正是由于“废迁”到汉中地区的皇室贵族越来越多,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监控,汉中郡的治所在汉宣帝统治时期迁到西城。
      汉宣帝时期汉中郡的治所迁到西城也可找到一些旁证。《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一《金州》条“洵阳县”记载,“心山,汉宣帝时,北平阳厥为汉中守,经此山有栖遁意,遂不之郡,学道感瑞,见金羊,因易为姓,今县界有羊氏,即厥之族也。山下多殊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上有石坛”。阳厥赴任汉中太守时,没有选取褒斜道、故道,而是选择了经行洵阳的通道,说明此时汉中郡的治所已迁到西城。
      宣帝之后,汉中郡治所迁到西城的间接佐证越来越多。《汉书·文三王传》记载,梁平王的儿子刘立。在汉平帝元始中,“立坐与平帝外家中山卫氏交通,新都侯王莽奏废立为庶人,徙汉中。立自杀”。《汉书诸侯王表第二》记载了刘立的废迁时间,“元始三年(公元3年),有罪,废徙汉中,自杀。”西汉宗室王侯废迁地都在汉中郡东部房陵、上庸、西城一带,不可能将废迁王侯安置在汉家发祥地汉中南郑,所以刘立的废掉后“徙汉中”,只能是西城,此时西城是郡治所在地,西城与汉中合一,《传》、《表》所记载的“徙汉中”也就是迁西城。在平帝之前,汉成帝的元延三年(前1O年),“上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秋,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张罗网捕捉野兽】。这里的“南驱汉中”,显然是指汉中郡的治所西城,因为西城与南郑相比,在长安城的正南方向,“西自褒斜”,应包括汉中盆地的南郑。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汉巾太守平原王赏”,应该是指以西城为治所的汉中。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秋天,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这里的“径汉中”是指汉中的治所西城,因为西城与长安是正南、正北,通过子午道将西城与长安连接起来。
宣帝之后,汉中郡治所迁到西城最明确的记载是《仙人唐公房碑》,清代著名学者徐松首先注意到这一记载。晚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在《水经注疏·沔水》中指出:“守敬按:阎若璩日,《元和志》,汉中郡自汉以还,多理南郑。高帝都之,是汉中治南郑矣。又《水经注》云,秦惠王置汉中郡,南郑县即郡治。汉因之。可知南郑之为郡治,实始于秦也。《通鉴》胡《注》谓,汉中治西城,误。徐松日,《仙人唐公房碑》,成固人,王莽居摄二年,君为郡吏,是时府在西成,去家一tz百余里,休谒往来,转景即至,阖郡警焉。西成即西城,是汉中治始在南郑,后移西城,胡氏未为误o"f.2]Za“惶阎若璩、徐松、杨守敬三位著名学者,他们的智慧集中在一起,精辟而明确的指出:“汉中治始在南郑,后移西城。”千百年来,一些学者之所以认为秦汉汉中郡的治所始终在西城,是没有从秦汉二百余年发展变化的历史实际出发,去追寻汉中郡治所的迁移变化。同时,他们也受到《汉书·地理志》的影响,“考史例,凡郡所治者县名,必先书,而前汉地理志,汉中郡下酋西城,不首南郑”。实际上,班固《汉书·地理志》体例严谨,“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而《汉书·地理志》是以西汉末年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的地理信息、行政区划和户口数字来编写地理志的。《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京兆尹”条明确记载,“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颜师古注日:“汉之户口当元始时最为殷盛,故志举之以为数也。后皆类此。”大约从汉宣帝之后,汉中郡的治所已由南郑迁到西城,而《地理志》所载汉中郡治所在西城是正确的,但它仅反映的是西汉末年的行政区划概况。而不是西汉二百余年汉中郡发展变化的整体风貌。已故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在《汉书地志县名首书者即郡国治所辩》一文中指出:“论治所有迁徙,班志乃一时之版籍,自不能与纪传尽合。”“盖班志据末年平帝世一时之版籍,对于以前二百余年中之变动,不能一一详载。”“汉中郡。按:此郡始置于楚国。以汉水中流得名,其地盖东得今之光化、谷城,西止于洵阳、安康,至于汉水上流今成固、南郑之地非其属也,南郑非治所甚明。秦取楚汉中郡之西半,益以取于蜀之汉水上流南郑褒沔一带,仍置汉中郡,又以南郑地当通蜀之要道,故移郡治于此。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汉初汉中郡亦治南郑盖无问题。然徐松云:‘《仙人唐公房碑》:公房,成固人,王莽居摄二年,君为郡吏,是时府在西成,去家七百余里,休谒往来,转景即至,阖都警焉。西成即西城,是汉中始治南郑,后移西城。’然则自楚迄汉,汉中郡治盖三徙矣。”I-3’弼严耕望先生从发展变化的观点精辟地阐述了秦汉时期汉中郡治所的变迁,与笔者对汉中郡治所的寻踪溯源大体吻合。
汉更替之际,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隗嚣据守陇右,公孙述独霸蜀地,刘秀在“得陇望蜀”、统一西部的过程中,汉中的战略地位再一次彰显出来,大约在刘秀的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之后,汉中郡的治所由西城迁回南郑。汉末王莽统治时期,将汉中更名“新成”,《后汉书·马援转》记载,马援曾为“新成大尹”,李贤注日:“莽改汉中为新成也。”汉中是汉家发祥地,王莽改汉中为新成是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即新成者,新朝成功之意也,同时“新成”与此时汉中郡的首府“西城”也有一定联系。刘玄更始政权在长安建立后,封刘嘉为汉中王,都南郑,这时汉中郡的东部地区被南阳人延岑割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更始二年(24年),“延岑起汉中”;建武二年(26年)二月,“延岑自称武安王于汉中”,九月“延岑大破赤眉于杜陵”;四年二月,“遣右将军邓禹率二将军与延岑战于武当,破之”。延岑起兵于汉中郡,控制汉中东部地区,占领郡城西城,然后西进,于建武二年攻陷南郑,赶走汉中王刘嘉,占领汉中盆地。《后汉书·刘嘉传》记载,“建武二年,延岑复反,攻汉中,围南郑,嘉兵败走。岑遂定汉中,进兵武都,为更始柱功侯李宝所破”。公孙述趁机占领汉中盆地,“会聚甲兵数十万人,积粮汉中,筑宫南郑”。延岑控制汉中郡后,东汉朝廷为了得陇望蜀,从东线沿汉水而上,对延岑发起攻击,建武四年春,遣邓禹“护复汉将军邓哗、辅汉将军于匡,击破岑于邓;追击武当,复破之。岑奔汉中,余党悉降”。延岑逃回汉中首府西城,联合公孙述对抗东汉,建武六年(30年)夏天,刘秀命前将军李通,“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公孙述遣兵赴救,通等与战于西城,破之”】。《后汉书·光武帝纪》也记载,建武六年六月,“遣前将军李通率二将军,与公孙述将战于西城,破之。”由“击汉中贼”与“战于西城”结合起来看,建武六年汉中郡首府仍在西城。汉军占领西城之后,与围困隗嚣的汉兵南呼北应,夹击陇右,威胁汉中盆地内的公孙述守军。建武七年,隗嚣见大势已去,“称臣于述。述骑都尉平陵人荆邯见东方将平,兵且西向,说述日:‘臣之愚计,以为宜及天下之望未绝,豪杰尚可招诱,急以此时发国内精兵,令田戎据江陵,临江南之会,倚巫山之固,筑垒坚守,传缴吴、楚,长沙以南必随风而靡。令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天水、陇西拱手自服。如此,海内震摇,冀有大利”。“述然邯言,欲悉发北军屯士及山东客兵,使延岑、田戎分出两道,与汉中诸将合兵并势。蜀人及其弟光以为不宜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一军,固争之,述乃止。延岑、田戎亦数请兵立功,终疑不听。”】建武九年,公孙述遣将军王元与领军环安拒河池(今陕西凤县境内);建武十年,汉朝消灭隗嚣集团,平定陇右;建武十一年,“(来)歙与盖延、马成进攻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下辨,陷之,乘胜遂进”],将武都郡与汉中郡的汉中盆地连成一片,打开了进兵蜀地的大门。建武十二年冬十一月,汉兵攻入成都,消灭公孙述集团,完成了“得陇望蜀”的战略。为了加强对陇蜀地区的控制,东汉朝廷将汉中郡的首府迁移到了陇右与巴蜀之间的咽喉要地——汉中盆地的中心南郑城。汉中郡的治所西迁南郑,也有利于加强对羌人的防守,巩固东汉西部农耕区的安全。建武十二年十二月,羌人进攻毗邻汉中的武都郡,“参狼羌寇武都,陇西太守马援讨降之”]。汉中郡治所的西迁,进一步加强了东汉对“天府之国”蜀地的统治。建武十三年夏四月,“大司马吴汉自蜀还京师,于是大飨将士,班劳策勋”。同时将公孙述使用的法物礼器、乐师乐器等庙堂文化,也通过汉中搬运到洛阳。“益州传送公孙述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于是法物始备。时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书调役,务从简要,至乃十存一焉。”汉中郡治所的西迁,促进了东汉关中与蜀中文化的交流,带动了蜀道文化带的繁荣,正如《华阳国志·汉中志》所云:“自建武以后,群儒修业。开按图纬,汉之宰相,当出绅乡。于是司徒李公,屡登七政。太傅子坚,弈世论道。其畦璋、瑚琏之器,则陈伯台、李季子、陈申伯之徒,文秀玮哗。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于西州为盛。盖济济焉。”东汉时期,汉水上游今汉中地区经济文化的复兴与汉中郡治迁回南郑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2]杨守敬.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2311—23l2.
[3]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97—98.
[4]王行俭.南郑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29.
[5]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3.
[6]郭荣章.先秦南郑城与汉中郡地望及其变迁考辨[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增刊)
[7]陈显远.秦和西汉时期的汉中郡治在何处[J].陕西地方志通讯,1985(1).
[8]雷震.秦汉汉中郡变迁[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9]司马迁.史记·秦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3.
[10]梁中效.楚国汉中郡杂考[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1]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1805.
[12]王象之.舆地纪胜·洋州[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5597.
[13]司马迁.史记-樗里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1817.
[14]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259.
[153陈植.史记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6:68.
[163薛凤飞.褒谷摩崖校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18.
[17]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2322.
[18]班固.汉书·何武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2585.
[19]班固.汉书·匈奴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2825.
[203班固.汉书·循吏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2688.
[21]班固.汉书·昭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9:158.
[22]班固.汉书·扬雄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2641.
[233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9:706.
[24]班固.汉书·王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2994.
[25]范哗.后汉书·公孙述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357.
[26]范晔.后汉书·李通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382.
[27]范晔.后汉书·来歙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9:391.
[28]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9:41.


[ 此帖被hand在2017-09-13 11:17重新编辑 ]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9-12
中怀疑是古代蜀地的表示河谷的词汇

类似的有汉中,巴中,沔中,褒中,南中,阆中

因为很多地名事实上并不是什么中游地区

汉水中游位置最接近现在的丹江口

不要说到南郑就算是安康也是很远

其他一些地名以中游解释更是说不通

应该并不是指的中游

还有就是据说以前西汉水流入汉水,后面地震才流入嘉陵江

此外就是从现在勉县——宁强——朝天——广元一带有谷地相连

古代地理概念不清楚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当成广元——汉中——安康——十堰同属于汉水谷地

这就是为什么广元最早也算汉中地且汉中名义隔着大巴山 却和长期在一个行政区内的原因了

事实上汉中到广元交通从先秦甚至一直到现在一直比到安康更加方便

所以安康在东汉末年到南宋几乎属于襄阳为中心的一级政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9-13
回 gwzz234 的帖子
gwzz234:中怀疑是古代蜀地的表示河谷的词汇
类似的有汉中,巴中,沔中,褒中,南中,阆中
因为很多地名事实上并不是什么中游地区
....... (2017-09-12 23:13) 

古時的地名某中指的是类似处于环山之中的地域,并非中游之类,如云中、回中。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09-13
秦-西汉在西城县(今安康市汉滨区中渡台);东汉初年迁至南郑(今汉中市汉台区古汉台),后又过有反复迁治。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马强教授也写过关于东汉初年汉中郡迁治的相关文章。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09-13
我之前读过汉中地方志,好像记得大部分时间里汉中郡的治所都在南郑,当然中途也迁出嵌入过。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7-09-13
回 卡卡 的帖子
卡卡:我之前读过汉中地方志,好像记得大部分时间里汉中郡的治所都在南郑,当然中途也迁出嵌入过。 (2017-09-13 14:51) 

汉中府志肯定是写南郑,兴安府(州)志可能就会多写安康(西城)了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7-09-13
第一节,秦朝汉中郡治南郑的论据明显不足。描述了汉中,描述了南郑,但汉中与南郑的关连性语焉不详。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7-09-18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第一节,秦朝汉中郡治南郑的论据明显不足。描述了汉中,描述了南郑,但汉中与南郑的关连性语焉不详。 (2017-09-13 18:36)

汉江上游地区的南郑,不但可以顺汉江而下威逼楚国,而且可以顺嘉陵江而下控制巴蜀;
从穿越秦岭的栈道看,有四条直通南郑,而西城只有一条;
从控制时间看,南郑也远早于西城。
所以,秦汉中郡治南郑证据是充分的。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7-09-20
回 hand 的帖子
hand:汉江上游地区的南郑,不但可以顺汉江而下威逼楚国,而且可以顺嘉陵江而下控制巴蜀;
从穿越秦岭的栈道看,有四条直通南郑,而西城只有一条;
从控制时间看,南郑也远早于西城。
所以,秦汉中郡治南郑证据是充分的。
....... (2017-09-18 18:00) 

第一,没有足够的论据证明,惠文王更元后十三年(前312)之前秦国有汉中郡,这个一直没有论据,完全是猜。那么秦汉中郡在前312年存在的理由不充分,更遑论治南郑一事。
唯一给的证据是:“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日葭萌焉。”这个没有证明汉中治南郑,反而在证明蜀国汉中治葭萌。不过葭萌是嘉陵江水系。
另一个证据是:“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是赤裸裸的打脸,反而在证明秦国在前312年之前没有汉中郡。

第二,两条证据:“(昭王)十九年……王之汉中”“(昭王四十六年,)王之南郑”。作者想以此证明汉中治南郑。这更是在打脸,如果汉中即南郑,那两条记录应该是相同的“王之汉中”,不同就表示汉中和南郑不是一地。

所以作者证明了汉中,证明了南郑,就是没有证明汉中与南郑的关系。前面靠猜,后面把自己猜当真理来结论。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0-08-19
回 gwzz234 的帖子
gwzz234:中怀疑是古代蜀地的表示河谷的词汇
类似的有汉中,巴中,沔中,褒中,南中,阆中
因为很多地名事实上并不是什么中游地区
....... (2017-09-12 23:13) 

西汉初年的“武都地震”导致西汉水最终改流嘉陵江。
有学者研究:为什么韩信能够“暗度陈仓”一举成功;而孔明“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就是与西汉水改道、交通阻断有莫大关系。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