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015阅读
  • 14回复

[乡镇市区]日本時代州轄市的町與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qq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11-13
2018.1.8 修訂版

1.臺北市
初設64町,未變。(昭和町、堀川町為通稱町名,非地籍,不計)
初(區初設都自1935年起)設77區,陸續增加到90區,1944年減區至61。
(終戰前夕是否再減區未詳)

終戰時64町、19大字。61區。

2.基隆市
初設28町,未變。
初設25區,1941增至30區,1945.8因疏開減至16區。

終戰時28町、11大字。16區。

3.新竹市
初設15町,未變。
初設16區,後增至25區。
(懷疑終戰前有減區,但市志載終戰時25區)

終戰時15町、31大字。25區(?,懷疑因疏開減至9區)。

4.臺中市
1916年設通稱町名30(非地籍),1926設31町(地籍)。
初設10區,後增至12區。

終戰時31町、15大字。12區。


5.彰化市
初設通稱町名(非地籍)15,後增至38。
初設20區,後減為9區。
行政長官公署檔案認證戰前9區)

終戰時0町、13大字。9區。

6、嘉義市(比較模糊)
初設15町。
1935設19區,1937減至14區,1941增至16區,1945年7月因疏開減至8區。
(縣志、市志有多種記載)


終戰時17町,15大字。區數7或8。


7.臺南市
1916通稱町名(非地籍)31。1919正式31町(正式,地籍上的町,在臺灣還是第一次)。
1937再新增通稱町名7。
初設42區,後陸續增至45區。1942後(?)減至18區,終戰前因疏開減至8區。

終戰時31町、12大字。8區。

8.高雄市
1912通稱町名(非地籍)15,1925正式14町。
初設20區,後陸續增至33區(新南群島區人口為0)。
終戰前因疏開減至17區(行政長官公署檔案,未詳是否包含新南群島區)。

終戰時14町、33大字。17-18區。

9.屏東市
1918通稱町15。
1939設21町,未變。
初設16區,1939市域擴大反減區至13。

終戰時21町,6大字。13區。


10.宜蘭市
1941設11通稱町(同區),1943減為7通稱町(同區)。
今地籍圖仍保留宜蘭城4門4段(原4小字)間邊界,而非通稱町打破小字界。

終戰時0町、12大字。7區。

11.花蓮港市
1940設26區,1941減為15區。
大字花蓮港下分22小字。

終戰時0町、5大字。15區。





[ 此帖被hqq在2018-01-09 15:59重新编辑 ]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hqq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11-13
比較一下,終戰時與國府接收初期的區數。
這初期指國府派任區長後,增加市域前。

※ 引述《hqq (地圖工作室)》之銘言:
: 整理M大各篇,加上一些考異和新資料,並把區的資料補齊。
: 1.臺北市
: 初設64町,未變。(昭和町、堀川町為通稱町名,非地籍,不計)
: 初(區初設都自1935年起)設77區,陸續增加到90區。
: 終戰時64町、19大字。61區。
接收後10區,減為1/6。

: 2.基隆市
: 初設28町,未變。

: 初設25區,1941增至30區,1948.8因疏開減至16區。
: 終戰時28町、11大字。16區。
接收後5區。

: 3.新竹市
: 初設15町,未變。
: 初設16區,後增至25區。
: 終戰時15町、31大字。25區(?)。
接收後9區,後市區減至5區,連竹東、寶山7區。


: 4.臺中市
: 1916年設通稱町名30(非地籍),1926設31町(地籍)。
: 初設10區,後增至12區。
: 終戰時31町、15大字。12區。
接收後5區,減少幅度頗少。因日本時代臺中區數算比較少。

: 5.彰化市
: 初設通稱町名(非地籍)15,後增至38。
: 初設20區,後減為9區。
: 終戰時0町、13大字。9區。
接收後4區,減少幅度也少,因日末已經整併。

: 6、嘉義市(比較模糊)
: 終戰時17町,15大字。8區。
接收後沿用8區,後市區減至4(連太保、水上6區)。


: 7.臺南市
: 終戰時31町、12大字。8區。
接收後沿用8區(東西南北中、安平、真濱、青濱),再減為5,增回6。


: 8.高雄市
: 1912通稱町名(非地籍)15,1925正式14町。
: 初設20區,後陸續增至33區。
: 終戰時14町、23大字。33區。
接收後19區,再減為12、10。

: 9.屏東市
: 終戰時21町,5大字。13區。
接收後4區。

: 10.宜蘭市
: 1941設11通稱町(同區),1943減為7通稱町(同區)。
: 今地籍圖仍保留宜蘭城4門4段(原4小字)間邊界,而非通稱町打破小字界。
: 終戰時0町、12大字。7區。
戰後設縣轄市不分區。

: 11.花蓮港市
: 1940設25區,1941減為15區。
: 大字、小字並未改變,舊版「台灣省通誌」純把區跟大小字混淆了。
: 終戰時0町、5大字。15區。
戰後設縣轄市不分區。

[ 此帖被hqq在2018-01-03 02:18重新编辑 ]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hqq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11-13
所以說日本時代臺灣各市的區數可多了,多則90,少也有7、8,普遍是20、30個以上。
日末的區直接影響戰後的區,國民黨接受後以前者合併,成為目前臺灣各市分區的由來。所以日本時代的區是值得紀錄的,但戰後對日末區的研究幾乎等於0,地方志紀錄錯誤百出,這與州轄市的區特色有關。

日本時代州轄市的區的特色:
1.不是正式行政上的單位:
區長不是公務員(地方賢達擔任,補助行政,協助動員地方人力),和戰後省轄市的區不同。


2.雙重行政系統
日本人很愛搞雙行政系統,日治前期「堡里-街庄」是一組,「支廳-區-街庄」是另一組。但是日本的地籍和戶籍(住址)是統一的。[ps.若有「通稱町」,即非地籍的町,日末通常是區]
日本時代後期,市裡「區(會)-保-甲」是一組系統,「町、大字-丁目、小字」是另一組系統。
前者是輔助行政系統,後者是正式行政系統。
國民黨在市區廢町、丁目,改區(原區整併)、里(由保改)為正式行政系統,其實是捨正式行政系統,就輔助行政系統。

3.有的區很小
許多1町分2區以上,甚至最多到5區(下奎府町)。
區級單位比基層行政單位還小,在戰後是不可思議。

4.區的變化很大
日本時代的區自1935始設,有的市還更晚設置,也就是在台存在不超過10年。
然而有些市的區劃分變化很大,不穩定。
相形之下,各市的「町(正式地籍上的)-丁目」只要是正式在地籍上劃定,終日本時代均未改劃過。所以最早設町的市,如臺南(1919)、臺北(1922)、高雄(1925),儘管市街早已擴散到町以外的大字,也未增町或改劃過。大概改一次地籍劃分是很麻煩的事,不輕易去做,地方上用「通稱町」去輔助。

5.非警察區
這是與中國大陸相較。國府中國大陸城市的區源於警察區,臺灣在廳治時期與山地也有類似情況,但是在州轄市裡,區和警察分區是兩回事,並不一致。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hqq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11-13
下面用彰化市來舉例,彰化在臺灣是一個小市,日本時代第三波(1935)成立的,接收時的人口還未滿6萬。

1920年,始設五州,街庄為地方自治法人。當時劃定的彰化街超小,只是舊彰化城和北關。


看市中心區圖,注意南郭、大竹的庄役場都寄治彰化街,所以這三個街庄本來就分不清。
彰化街裡有6個小字,和城牆息息相關。



1933年,彰化市升格州轄市,吞掉南郭、大竹2庄。2年後實施區制,彰化劃分了20區(ps.同時臺中市僅劃10區)
20區裡有15區在原彰化街,此時的分區未打破城牆界線。



1941,少劃為9區,市中心區設15通稱町

市中心圖。注意彰化的町只是「普通稱呼」(通稱町),非「地籍上的稱呼」,所以原來的大小字界依舊存在。各通稱町已經打破城牆界線,自然區也打破城牆界線。



1944,全市設38通稱町



市中心的町劃分更細,鄉下全也設町。後者相對於臺北、臺中是太超過了。



接收後,1946年國府改劃為4區,廢原來的保,改設92里。(原本9區-38町,現在4區-92里,管轄幅度從4點多變成23)


可以看出市區的里超小,只相當於1-2街廓。舊城分在3個區。
由於日本時代的通稱町未改變地籍劃分,直到今日,地籍圖上仍看得出舊城牆界。

[ 此帖被hqq在2017-11-13 12:39重新编辑 ]
1条评分奖励+5
逐风天地 奖励 +5 - 2017-11-24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11-13
台北市下辖90区,是市府直管90区吗,有没有中间层级?
鼓励创新,反对通名、专名复古。
hqq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11-13
回 临津渡客 的帖子
临津渡客:台北市下辖90区,是市府直管90区吗,有没有中间层级? (2017-11-13 16:57) 

沒有,直管90區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hqq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7-11-14
有人問,為何會有「通稱町名」和「地籍町名」的差異?  


前者「普通稱呼」、後者「地籍上的稱呼」。臺北設町以前,街名也有這兩者的區別。
日本時代,地籍與平常人講的住址基本上是一致的,極少數有差別,就是上面幾類了。
戰後地籍和住址就完全兩回事了,不動產權狀寫著是地籍。
你想做你家住址、不動產權狀的地籍的差異吧。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7-11-21
黄兄有沒有製作過大陸地區的歷史地圖集?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hqq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7-11-23
回 南天國士 的帖子
南天國士:黄兄有沒有製作過大陸地區的歷史地圖集? (2017-11-21 20:22) 

還沒,有機會再做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7-11-24
hqq兄的图,看着赏心悦目。
hqq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8-01-03
終戰前後,嘉義市分區的演進(草圖)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hqq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8-01-03
終戰前許多城市因疏開而減區。由於終戰前後資料紊亂,終戰時區數可能不是最後狀態。

目前懷疑臺北市、新竹市、高雄市可能在終戰前夕還有一波減區。雖然後兩者的市志都說減區是KMT幹的
(已確定高雄市有減區)



[ 此帖被hqq在2018-01-08 17:28重新编辑 ]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hqq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8-01-03
1935年底,臺灣城市平均每區管轄3,548人,
1942年底,臺灣城市平均每區管轄4,539人。

我用1947年「內政部行政區域簡表」估算南京、上海、北京、天津、青島、重慶、廣州7市,每區平均管轄34,311人。

難怪老K要大幅併區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hqq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8-01-08
之前遺漏了終戰前夕(1945.7~8月)因人口疏開而減區的資料,已追補不少,但仍懷疑臺北市、新竹市在終戰前仍有減區。

市區分區資料主要依靠市報,很可惜臺灣圖書館(總督府圖書館)所藏的各市市報在1941、42年以後殘缺。就目前所知,臺大有晚至1944年的臺北市報,國資圖(臺中州圖書館)有晚至1945年3月的臺中市報。

臺南市圖書館(臺南州圖書館)則查無市報資料。日本國會圖書館卻有晚至1944年的臺南市報,其他城市還沒詳查,但已經很讓人驚訝。臺北沒能送去,還送到東京?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8-03-11
回 hqq 的帖子
hqq:有人問,為何會有「通稱町名」和「地籍町名」的差異?  
前者「普通稱呼」、後者「地籍上的稱呼」。臺北設町以前,街名也有這兩者的區別。
日本時代,地籍與平常人講的住址基本上是一致的,極少數有差別,就是上面幾類了。
....... (2017-11-14 03:11) 

战后就引入道路编号系统了,而地籍系统却维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