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89阅读
  • 4回复

[湖北]关于对十堰市更名郧阳市建议的答复函(2011年6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12-20
关于对十堰市更名郧阳市建议的答复函(2011年6月16日修订)
十堰市地名办公室  狄敏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fc68000100t7el.html

×××同志:
《关于将十堰市更名为郧阳市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十堰市名的关心。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十堰行政区域历史,地名溯源明朝军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实行禁山,禁区覆盖大秦岭大巴山。今十堰城区系禁区里极小一块,一百多年经历渺无人烟,行政区域归属名存实亡。成化十三年(1477年)今十堰城区属郧县,成化十二年以前的郧县属均州。明朝成化元年(1465年),在与十堰接壤的房县大木厂,爆发著名的荆襄流民起事,镇压十年仍然不能彻底平息,成为朝廷心腹大患。
(一)明朝副都御史原杰,钦差大臣抚治郧阳,成化十二年春到任,体恤流民苦难,从长计议国是。停止驱赶镇压,酌情就地安置;首创置郧阳府,抚台迁移郧阳;郧荆襄宛抚安,百姓深深敬爱。湖广、河南、陕西三省安定,其劳苦功高政绩卓著;于当年升职为都御史,次年改南京兵部尚书;回北京时病逝南阳,百姓闻讣无不痛惜。鄂豫陕皆立祠纪念,郧阳香火延续民国,时间长达五百多年。
明朝郧阳《原公祠堂记》情深意切说原杰离世:郧士民闻之,罔不流涕;盖恩在人心,故莫之禁也!…… 推公神游在帝乡,有时陟降来苍苍,千秋万代谁能忘?政界人物丰功伟绩,百年时间检验真金。从此郧荆襄宛长治久安,逐渐民户稠密商旅不绝。原杰逝世百年后,给的评价最公平,郧台志由衷赞叹:功尤伟焉!
历史成就十堰地名,追溯明朝郧阳军屯,开发当年的无人区;首功乃属巡抚原杰。明朝万历十八年(1590年)《郧台志屯田》总结普遍弊病后说:郧屯则自原公始,皆流逋所遗,岁复增辟,几至过当。意思是说:郧阳军屯,则由原杰公首创;屯田皆是流民逃走,其所遗弃的田地;年复一年增加开垦,几年之后超过当初。
查明朝万历四十八年《郧阳府志》说兵政:屯田,成化十四年(1478年)奉例,将本府所属郧房竹保等县于民间余地量拨,原额八百九十七顷九亩七分一厘六毫分,分给官军领种。该夏秋子粒米麦三千五百九十石三斗八升八合四抄,年征本色运赴本府大丰仓。(注:明朝的一顷合今天100亩。郧县民间说:斗米斗面三十斤)听给该卫官军,月粮又每正一石。
该志说郧阳府:成化十八年(1482年)户一万八百九,口七万九千四百五十。…… 官民田地……,成化十八年一千七百三十六顷三亩四分二厘三毫。明朝嘉靖元年《湖广通志郧阳》说:本府,在成化八年(1472年)户九千四百五十五,口三万七千九百五十二。…… 本府,成化八年田一千五百一十四顷五十二亩九分,赋一万二千九百二十五石四斗四升三合。
根据明朝志书以上记载:郧阳府成立的第二年,军队农业生产获得丰收,粮食征运往郧阳府大丰仓。经过五年,到成化十八年(1482年),郧阳的移民超过原住民,军屯耕地超过民间耕地,经济实力是地方政权基础,可见郧阳军屯的巨大贡献。十堰军屯乃是栋梁,无人区中出现军人,响起腰鼓重建人间,文士诗歌十堰春耕。
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湖广图经志》载韩弼《十堰春耕》赞颂诗: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畴北陇把锄犁;劝农不费田官力,腰鼓一声人自齐。诗中田官乃军屯官,专门管理屯田生产。万历十八年(1590年)《郧台志》卷之十载李荫诗中说:军民杂处乐耕锄,总属中丞保障余。军民杂处乃郧阳特色,中丞乃是巡抚别称。
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湖广通志郧阳》说:十堰在县(郧县)南,因溪作十堰以溉田(注:《湖广图经志》有相似记载)。其通志专门记载《郧阳十景》:天马崖高,摘星坡峻,南门晴望,十堰春耕,萧寺留题,仙宫遗像,武阳神洞,盛水灵泉,龙滚滩声,沄洲雨意。而人之常识:山水寺宫常为风景,难得春耕亦是名胜。
明朝时代的十堰据说有:十堰、九倾坪堰、虎尾堰、白龙堰、尖山堰、黄龙堰、双龙堰、佃户堰(白浪上堰)、么堰(白浪中堰)、谭家堰(白浪下堰);总而称之十堰,此乃地名来源。以上十个堰的古地名,或者一直沿用至今,或者可以考证有据。此说,十堰地名发生时代正确。
而1982年版《十堰市地名志》说:清朝中叶,在百二河筑有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六堰,在犟河筑有头堰、二堰、三堰、岳竹堰;总而称之十堰,此乃地名来源。其志采信民间传说,以讹传讹弄假成真;其显然将先后颠倒,并非历史的真相,却流传范围很广。
(二)文化大革命中为备战,二汽1967年定址十堰。十堰城区因车而建,东风汽车诞生之地;百里山沟因车而兴,一跃成为工业城市。彼时,国家重点倾注建设,竭力支援人员物资;人士荟萃中华八方,文化汇集五湖四海。一代精英含辛茹苦,两代百姓发奋图强;车城实力突飞猛进,东风汽车风靡中国;众力推动百业发展,百业兴旺活力增强。现代城市彰显规模,青山怀抱百里车城。
二汽建设的初期,十堰乃深山老林;建设大军要生存,条件远不如县城;缺菜少水无住房,寄住民房乃万幸;原始社会又重现,纷纷搭起芦席棚。有人编起顺口溜,著名《十大怪》风靡:十堰市,十大怪,不分城里和城外,山沟里把楼房盖,一条马路直通外,工厂里边种白菜,红薯叶子当菜卖,石头当成黑煤块,下雨打伞头趄外,电话没人走得快,汽车进来要人拽,一进十堰跳起来。
天道酬勤苦尽甘来,含辛茹苦终有回报。1994年地市合并前,十堰车城黄金时期,列为全国城市50强,名次排在第22位;全国小康城市第六位,实力稳居湖北第二位。2009年,十堰城区的人均收入,在全省位居第二位,仅次于省会武汉。因为历史机遇巧合,在鄂西北贫困山区,十堰城区领先小康。十堰市先是县级市,再而改为省辖市,最终将地市合并;经济运行推动,十堰成领头羊。
为了中国二汽建设,按照当时人才标准,荟萃全国一流精英,学历知识卓尔不凡;从特大城市来十堰,带来文化无价之宝,打造今天百里车城。十堰文化广开贤路,博采众长厚今薄古,汽车的制造不用多说,仅仅说迁来的医院有:武汉市第一医院、同济医学院郧阳分院。移民带来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成就十堰城区。1970年代,湖北省的巨型企业,除了武钢就是二汽,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夜郎自大故步自封,食古不化丧失前程;现代文化改善生活,而人人追求美好生活。天南地北故乡有人,十堰接受全国文化,紧跟时代进步潮流。秦音楚辞再好不敌讲普通话,凤凰灯再好不敌霓虹灯。饮食口味容纳八方,三合汤难敌全国的小吃,酸菜难敌八大名菜系。民歌难敌流行歌曲,花鼓戏难敌电视剧。号子难敌韩红高歌天路,船工难敌轮船乘风破浪。
十堰城区现在是移民城市,八成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城区移民的第二代,生活时尚讲普通话,汽车代步电视传媒,网络游戏电脑操作,手机通话QQ聊天。经济中心十堰城区,产值占全市五分之三。高楼大厦拔地起,高校在十堰兴建,人口往十堰涌动。民间不排外不欺生,民风厚道共同相处;如此文化难得一见,走遍中国寥寥无几。今天人类承前启后,突飞猛进换了人间,人间正道厚今薄古。
(三)六百多年前为屯田,明朝军队耕耘十堰,无人区丰收变粮仓,郧阳胜景十堰春耕。四十二年前为备战,十万大军进入十堰,艰苦奋斗建设车城,穷乡僻壤换了人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饮水思源落叶归根。不同地名不同含义,十堰折射中国历史,铭记郧县的老祖宗。
十堰历史相对不长,文化沙漠不建车城。县域文化十堰文化,郧阳文化武当文化;同源同种各具特色,梅兰竹松各领风骚。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文化最讲求多元化,相互包容取长补短;五光十色绚丽多彩,人类历史光辉灿烂。文化不能厚此薄彼,地名旗帜各自飘扬。
二、郧阳行政区域历史,地名溯源西汉郧关。今天郧县域属西周的麇国,现认为国都钖穴在五峰乡。尽管志史上有钖县钖郡,《郧县地名志》说郧县得名郧关。查《史记货殖传》说:南阳西通武关、郧关。查《汉书地理志》说:长利有郧关。因此,郧关历史至少2200年。郧关之义乃是关隘,实为地理要道咽喉;并非因文化而著名。
(一)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郧阳志》说:汉代末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先主以申耽为上庸守,封郧乡侯。晋朝太康年间(280—289年),改钖县为长利县,继而改为郧乡县。元朝至元十四年(1227年),将郧乡县改名郧县。郧关扼守郧关之乡,郧关之乡简称郧乡;郧乡汉江北岸群山,词组简缩称之郧山;皆乃汉语约定俗成。
文化由人类活动产生,文化和地名不画等号;宗教民俗和风景名胜,与地名著名不画等号。南极洲、珠穆朗玛峰等地名,其处文化底蕴不深厚,而全世界中学生都知道。三大宗教发源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犹太人哭墙,伊斯兰教徒朝觐麦加;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四川民间泡菜远胜韩国泡菜,现在欧美人都以为泡菜在韩国。
清朝《郧县志》说郧阳:唐末兵燹后,几无人烟;由宋及元,久经荒芜;迨明成化十三年,都御史抚治郧阳,安置流民,始建郡县。意思是说:唐朝末期兵荒马乱之后,郧阳地域几乎没有人烟,从宋朝到元朝长期荒芜;等到明朝成化十三年,朝廷派都御史治理郧阳,安置外来流民,开始建府管县。据此可知郧阳,乃是移民之地。
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郧阳府治六县,府址置在郧县城内。明朝志书说的郧山,即郧县江北的山,郧山书院在城东北,清同治年迁三元宫;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府治由此名郧阳府。巡抚公署亦迁郧阳,以驻地名郧阳抚台。郧阳抚台控制湖广、河南、陕西三省之间,直接管辖郧阳、襄阳、荆州、南阳、汉中等府。
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天下泰平无事,撤销郧阳抚台;留郧阳府辖六县,其中含有今保康;均州彼时归襄阳。郧阳抚台存续期,一共有二百余年。郧县民间将县城叫郧阳城,1973年丹江口水库建成,郧阳城大部入库区。郧阳地名现在仍使用,但不是行政区域地名。郧县仕官文人学者,念念不忘古代郧阳,怀古相思引以为豪。
明朝设置郧阳府,完全是军事需要。原杰奏折说的很清楚:奈何襄阳,僻在一隅。相离本布政司,水路动经月余。所辖一州十县内,均州、竹山县、谷城县、南漳县、房县、郧县、上津县等县,俱在万山之中。贼盗啸聚之处,相离襄阳远则十日,近不下五六日。一旦有事,若待走报湖广三司,议调官军,鲜克济事。必须就近,添设司府,分管卫县,位高望重,且知利害所系。较之所县,百倍有益。今踏勘得郧县,地方广阔,迫近汉江,路通竹山、房县、上津、洵阳、淅川等县,正四通八达要地。递年,贼盗出没之所,应合展筑城池,添设府卫,控制地方,抚安军民。
查志书的记载人口,今非昔比人间沧桑。郧阳府人口(含今保康、神农架,不含彼时均州):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3.8万,成化十八年(1482年)7.95万,弘治十五年(1502年)10.12万,正德七年(1512年)11.68万,正德八年(1513年)9.32万,嘉靖元年(1522年)9.55万,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7.8万,万历元年(1573年)10.75万,万历十八年(1590年)11.46万。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人数最少,实有壮丁0.5万,原额2.93万。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撤销郧阳抚台,应该与郧阳府人口太少有关;此时壮丁不足0.5万,总人口大约2万多。
有人说:郧阳府治城防巍峨,明朝巨镇华夏雄藩,政治昌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会馆云集华楼林立。此说,乃是四百多年前的标准。因为明朝郧阳府人口最多11.68万,万历元年官民耕地19.3万亩;人口密度成化八年1.4人/平方公里,正德七年4.2人/平方公里。而现在十堰市人口353.22万,其城区52.78万;2008年耕地318.6万亩,人口密度149人/平方公里。桃花源佳处,问今是何世?明朝郧阳地广人稀,军屯经济半壁江山;现在环境乐极生悲,人满为患物极必反。人类挑战自然环境,自然反抗威胁人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高瞻远瞩何去何从。(二)民国年代间,湖北省始设四个道,郧阳各县归襄阳道;1932年分设行政督察区。1936年郧阳地域改称第八区,专员公署驻郧阳辖六县;此时均县归第八区,保康县归第五区。共和国时期,郧阳一度归陕西,1950年又还湖北;1952年并入襄阳专区。1965年恢复郧阳专区,设置郧阳专员公署,1969年由郧阳迁十堰。1970年改名郧阳地区,政权机关是革委会,1979年改称行政公署。
实事求是回顾历史,建二汽前郧阳地区,山多路险令人生畏,道路崎岖穷乡僻壤。武当道教古建筑群,武当武术道教名山;国宝遗产名扬世界,不能替代衣食住行;明朝武当山最鼎盛,而建筑更多更辉煌。朝廷实行禁山严令,郧阳地域一片凄凉,禁山解除后走向繁荣,经历113年仍鼎盛;均州也才14862人,郧县也才50077人。
道教传承武当主流文化,古代移民郧阳主流文化,现代移民十堰主流文化。青铜器再好再精美,深藏古墓伴随贵族;古人类遗址是国宝,事过境迁沧桑凄凉;文化可以厚古薄今,考古可以令人自豪,不能替代衣食住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当代文化势不可挡,博采众长厚今薄古;而彻底改善人间生活,必须依靠现代文化。
1967年二汽建设开工,同年设立郧县十堰办事处,隶属郧阳地委、专署领导。1969年为了二汽建设,从郧县划出十堰区、黄龙区及茶店区茅坪公社,成立县级十堰市;1973年改为省辖市,彼时湖北省仅三个。1983年均县改丹江口市,仍然归属郧阳地区。1994年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因为公署市府驻十堰,于是仍称之十堰市;历史潮流推陈出新,十堰地名后来居上,成为经济政治中心。
经济政治军事交通,决定地名后来居上。查十堰市行政区划三千年沿革,由西周的麇国国都钖穴,秦汉时期改钖县钖郡,晋朝改长利县改郧乡县,元明时期改郧县设郧阳府,近代改称专员公署辖区,再改郧阳地区改十堰市。纵观历史地名大多后来居上,尤其郧阳居然在郧县之上。
而后来者居上,普查屡见不鲜:现在北京取代秦朝咸阳,上海原是清朝的上海县,天津在明朝乃是军屯卫,重庆在秦汉时期属巴县,深圳三十年前属宝安县;河南省会郑州原是郑县,河北省会今是石家庄,黑龙江省会现在哈尔滨,广东省会广州古名番禺,湖南省会的名称却叫长沙。
地名本土生本土长,浑身土气司空见惯。土不堪言的都江堰,遥相呼应弟兄十堰,世界遗产名扬四海,秦国羌族功不可没。郧阳胜景十堰春耕,载入史册十堰地名,流芳千古十堰地名。郧县后土子子孙孙,由此铭记其老祖宗:推公神游在帝乡,有时陟降来苍苍,千秋万代谁能忘?
(三)六百多年锻炼,民间约定俗成:郧阳十堰两个地名,两者相距六十多里。决定行政区域名称,习惯依政府驻地命名;家喻户晓指的何处,科学合理方便民间。群众认可十堰市名,乃因市政府驻十堰,而不在公认的郧阳;科学合理符合习惯。历史不长不要紧,上海深圳仍发愤。
民国时期废郧阳府,其各县归属襄阳道;湖北1932年分十一个行政督察辖区,第十一辖区专员公署驻郧阳;1936年分八个行政督察辖区,第八辖区专员公署驻郧阳;行政区域无郧阳名。共和国时期两郧还湖北,1952年郧阳并入襄阳专区,1965年恢复郧阳专区,1994年地市合并。
明朝始设郧阳抚台依官府驻地郧阳而命名,始设郧阳府乃依官府驻地命名。现代始设十堰市依政府驻地十堰区命名,地市合并依政府驻地命名。丹江口市在县改市时依政府驻地命名,各县则沿用原名。行政区域依政府驻地命名,不仅家喻户晓指的何处,可以避免彼此不服而争名。
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不要更改;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按照“有法必依,尊重历史,符合习惯,保护文化,科学合理”基本原则,十堰市理当沿用十堰地名。郧县得名西汉郧关,郧阳得名郧山之南;假设郧县能够改市,可以沿用郧阳地名。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7-12-20 15:2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12-20
十堰市辖区大部分本来就是郧县分出来的,现在加上郧县改十堰市郧阳区,十堰市也算变相继承了郧阳府治。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12-20
前段时间听说过十堰市改郧阳市的传闻,待证实。
话说十堰市跟实验室在普通话里是完全同音的。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12-20
回 坤舆任我行 的帖子
坤舆任我行:前段时间听说过十堰市改郧阳市的传闻,待证实。
话说十堰市跟实验室在普通话里是完全同音的。 (2017-12-20 10:11) 

不可能改名。如果要说同音,郧阳和云阳也同音,和旬阳浔阳也是近音。。。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8-10-11
丹江口市更名为均州市,是丹江口人民强烈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