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00阅读
  • 0回复

[地名由来]成都那些地名背后的老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8-03-28
大成小事 2018-03-25 17:41:32


前两天大成哥出门遇到一对小年轻耍朋友
两个人坐了半天壳子都吹不来
姑娘儿一脸迷茫的把男娃儿看到
男娃儿一脸通红看天看地看月亮
所以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耍朋友了吗?
什么鬼!

想当年我们追个妹子还要十八般武艺

拿吉他弹首歌是基本
要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更何况我们大成都底蕴如此丰厚

怎么可能没话说呢?
浪迹君今天为你介绍
成都那些地名背后的老故事
让你约妹子出门
一路有吹不玩的壳子
俘获芳心就这么简单

成都自古以来还有两个美称
一个叫锦官城一个叫蓉城
浪迹君就从这里科普起走
锦官城

▲爱摄影的磊哥
四川中国蚕桑产区,蜀锦在东汉是已负盛名,古人利用流经成都的流江濯锦,色泽鲜丽,蜀汉时设管织锦之官,驻地称锦官城,因而有锦城之称,蜀汉在成都置锦官城,以集中织锦工匠,管理织锦而得名。锦官城便代指整个成都。
芙蓉城

▲小七0407
五代后蜀王孟昶,作为一国人君为了讨皇妃花蕊夫人欢心,颁发诏令,在城墙上遍杆芙蓉,使成都“四十里为锦绣”,秋间盛开,蔚若锦绣。成都,整整一座城市成为那个动荡不安时代中,天下最大最幽静的花园城了。故成都还有“芙蓉城”、“蓉城”之称。
红牌楼

据《华阳县志》记载,“红牌楼堡距县南十里,明嘉靖中蜀王于此建坊,名曰红牌坊。”相传当时在红牌楼场镇南北街头各建有一处牌坊,蜀王建坊的目的是迎接西藏前来送贡礼、做生意的藏族同胞,故按藏族的风俗习惯将牌坊涂成红色。牌坊设三道龙门,门柱雕有龙凤图案,中间大门通车辆,两边过行人。因此,红牌坊亦被称为红牌楼,它作为民族和睦、商贸繁荣的象征,盛名累世。——可惜这样一个曾光耀久远的一方胜景,不知何年何月因何而坍毁了,只留下了一个名字。
衣冠庙

衣冠庙为成都街名。以前的成都很小,衣冠庙已经算是城外了。话说关羽死后刘备没取回他的尸首,就在现在的位置立起一座衣冠庙来纪念他。每次祭祀,刘备出城都先在洗面桥沐浴焚香,再到衣冠庙拜祭。故此得名。比起现在成都10区5县和5县级市,当年真是太MINI。
九眼桥

九眼桥水码头在锦江南岸,也就是白塔寺前面的河滩上。每天天刚亮,密密麻麻的船就停泊在那里,当时的成都,还不兴烧煤,老百姓都用木柴烧火做饭,木柴需求量很大。乐山、峨边、洪雅一带,盛产青木冈木、松木,当地人要把木头卖出来,必须从水路把木头运到成都销售,因而成就了九眼桥的繁华。船夫和下苦力的工人们都在这里聚集,到茶铺子喝茶,到酒馆喝酒也成为他们辛苦工作之余的爱好。这大概也是为何后来这里兴盛为酒吧一条街吧。
磨子桥

在成都市新南路和一环路的交叉点上的一座桥,磨子桥的寓意是古时父母辛勤地用石磨磨出豆腐来供养子女,比喻父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是颇有点中国儒家文化“百行孝为先”的味道。
九里堤

九里堤最早是一个水利工程。蜀汉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主持修建的蜀国防水工程,位置在成都西北,当时因堤坝长度约九里长,得名九里堤。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堤坝逐渐毁损,现仅余38米长的土埂遗址,但九里堤的地名却流传了下来。
通惠门

清代满城出入西南方向非常不方便,特别是去青羊宫赶花会,会绕行很远,为了方便通行,1913年四川督军下令在西较场像二仙庵方向开一城门,以务财训农,通商惠工之句取名通惠门,也就是为了方便百姓出行之意。
送仙桥

送仙桥距青羊宫不到300米,有三月三各路神仙到此与民同乐赶庙会的传说。据说有人在迎仙桥看见何仙姑笑口微露,撒下五彩斑斓的鲜花;有人在遇仙桥碰见骑驴的张果老与吕洞宾在观赏蜀人的蜀绣竹编……时辰到了,神仙们离去时,站在亘古不变的送仙桥头,向桥下的河中抛撒万千珍宝。所以送仙桥不仅是一个地名,背后还藏着四川民俗文化,颇有点传奇意味。而现在的送仙桥最有名的就是古玩市场了。
琴台路
[img]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1970624568b09ad7f339[/img]
琴台路是专门为纪念西汉时期的传奇人物、爱情化身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而命名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在古代的琴台路上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淡妆素抹的卓文君,站在置放酒瓮的土台上卖酒,不卑不亢,神态自如。而为了爱情永驻,司马相如亦不抚琴。他与酒店的伙计一样身着短脚裤,提壶洗碗干杂活,谈笑风生。这里的夜景现在特别的美,比起生搬硬造的爱情斑马线有意思多了。
骡马市
[img]http://p3.pstatp.com/large/6ed900059c60b4c2168b[/img]
▲毛背心视界
今成都人民中路二段,原名骡马市街。清初成都驻有满、蒙八旗兵丁,为应军队及贵族养马需要,陕、甘、宁贩马商人逐渐增多,便在少城(满城)东,近“皇城”后子门外的广场设立骡马市场。雍正以后,四川安定,用马减少,马市便迁到城外,由于广场地处城区中心,居民修房营商业者多,逐渐形成街道,“约定俗成”名骡马市街。虽市场不存,却流行一种习俗,即凡成都畜马的人,每年正月初四必乘马到此街一行,祈骑马者一年平安,这里后来也成为了成都第一批商圈。
花牌坊
[img]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197062490893a0bb00a5[/img]
相传,居住在成都市西门一条街上的秀才花如春被朱元璋钦点为状元,并在省亲期间,深入百姓之中,了解百姓疾苦,取得非凡效绩。花如春功劳赫然,成都府尹上奏朱元璋修建一花姓牌坊,彰显花如春。朱元璋准奏,因而得名。
洗面桥
[img]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1970624947be8b20fbe0[/img]
洗面桥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与武侯祠东西相望,当年刘备出兵讨伐东吴时,出成都南门又想起关羽之死便痛哭流涕,士兵也无不怀念关将军,于是全军军姿虽齐但士兵脸上都挂有泪痕,刘备便命将士用河水洗面,自己也立马桥头无比感慨。
荔枝巷
[img]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197062490688e0471c20[/img]
杨贵妃喜啖荔枝,从四川沿子午谷驿道进至长安,快马五、六天可达,尚能保持荔枝的鲜味。因此可以判断,杨贵妃所吃的荔枝,必出自蜀无疑。荔枝巷就因古时那一带有荔枝树而得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