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30阅读
  • 1回复

[总体规划]民国时期的城市规划之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1-23
九一八事变后,人们已经意识到中日之间战争的不可避免性。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以西南为指挥中心。因此,1935年秋,国民政府为结束西南地区的军阀混战,派参谋团进驻重庆,整顿川军。11月1日,撤销参谋团,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顾祝同为主任,杨永泰为秘书长,贺国光为参谋长。随后,国民政府逐渐将国防中心转移到四川,实现以重庆为据点,控制四川和西南地区。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南京受到威胁。为保存实力,取得最后的胜利,蒋介石召开国防会议提出“迁都重庆”,并作《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第二天,林森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在重庆建立国民政府。国民政府迁渝,重庆成为战时首都,中国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发表政府令“四川古称天府之国,山川雄伟,民物丰殷;而重庆绾毂西南,控扼江汉,尤为国家重镇。政府于抗战之始,首定大计,移驻办公。风雨绸缪,瞬经三载。四川人民,同仇敌忾,竭诚纾难,矢志不移,树抗战之基局,赞建国之大业。今行都形势,益臻巩固,战时蔚成军事、政治、经济之枢纽,战后更为西南建设之中心。兹特明定重庆为陪都,着由行政院督饬主管机关参酌西京之体制,妥筹久远之规模,藉慰舆情而彰懋典”。这一政府令,确定了重庆在战争时期的战时首都和战后期的永久陪都之地位,并开始着手准备这一宏伟蓝图规划工作的筹建。抗日战争胜利后开始的“国府还都"和“大复员”,结束了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的历史地位,恢复重庆行营,成为国民政府在西南的军政中心。

虽然重庆在战时由于城市地位的提高而得到长足发展,人口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但“人口突增,国库支绌,因而一切设施,因陋就简,勉应急需。既乏通盘之发展措施,遑论配合之计划实施,以致酿成现在之畸形状态”,加之战争的破坏,重庆在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严重影响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1945年12月11日,蒋介石手令时任重庆市长张笃伦,要求“重庆市应研究一个以十年为期之建设计划,其中应以利用防空洞,穿通地下公路线为最重要项目之一,希积极策划研究,呈报为要”,随后又数次强调重庆城市建设,“指示首重交通,次为卫生及平民福利,使国计民生,事无偏废”,最高层政令成为推动《陪都计划》的直接原因。

但究其深层原因却较为复杂,特别是当时出现的社会危机、战时发展的遗留问题以及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等因素,实际推动了计划的产生。首先,虽然重庆在战时由于城市地位的提高而得到长足发展,人口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但“人口突增,国库支绌,因而一切设施,因陋就简,勉应急需。既乏通盘之发展措施,遑论配合之计划实施,以致酿成现在之畸形状态”,加之战争的破坏,重庆在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严重影响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其次,1937年抗战爆发后,全国许多重要企业迁往重庆,至1944年2月已达451家,重庆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伴随国民政府及迁入川渝的工厂陆续返还,造成了重庆人口大量减少、工商业衰退、失业人口增加等诸多问题,社会极不安定,维护稳定、安抚民心和提振士气成为计划制定的直接目的。再者,作为战后“永久陪都”的重庆,被确定为未来大西南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研讨符合战后城市定位的发展计划至关重要。因此,无论从长远的城市战略定位或持续发展,还是当下稳定社会或解决问题,都需要一个较为全面、长期、系统的都市计划案来指导战后重庆的城市发展。

经过近两个月的前期准备,1946年2月6日,以“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正式成立为标志,计划进入起草阶段。张笃伦亲自拟定《陪都建设问题大纲》,并聘请大量市政专家参与编制工作。期间曾数度商讨修正,召开全体委员大会2次和小组研讨会6次,至3月底基本形成《陪都建设计划初步草案》一稿。4月10日在市参议会作计划图表展览及内容报告,16日邀请美籍专家毛理尔(Arthur. B. Morril)、戈登(Normon. J.Gorden)及内政部哈雄文等进行讨论和实地勘察,19日进行详细讨论并归纳各方的意见及建议,最终于4月28日正式完成《陪都建设计划初步草案》。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共16章,约20万字,并包含大量数据、图表。除总论和计划实施外,主要包括人口分布、工商分析、土地重划、绿地系统、卫星市镇、交通系统、港务设备、公共建筑、居室规划、卫生设施、公用设备、市容整理、教育文化、社会事业等14章内容,56幅图、79张表,内容丰富、全面,几乎涵盖了现今城市总体规划的全部内容。其中,根据计划的内容主体,可分为“总论”“城市计划”“交通计划”“建筑计划”“其他基础设施及相关事业计划”“实施计划”等六部分。而从各章节所占比例看,工商分析、交通系统和卫生设施方面占据较大篇幅,这也反映出当时城市的关注热点和规划发展的重点。除此之外,该草案中还提出了许多重庆城市建设和规划的新的理念、名词,如工厂、学校、住宅、商业区划、绿化建设、两江防护堤的建设、防空洞的利用、卫星城市的设置等。这些在当时十分科学和先进,但由于后来内战的爆发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未能实施。尽管如此,该草案仍为后来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当我们认真审视这座新城市时,或许还能发现那时的影子。

由于重庆特殊的地形,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在交通规划方面亦具有特色。据《重庆公用事业志》载,上世纪30年代,重庆就因有2137台黄包车、几十辆公交车而使街道拥堵不堪。当时的国民政府在限制黄包车的同时,开始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城区交通工具。1944年2月,重庆着手缆车建设,这在国内属首次。国民政府在《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中,首次提出要建地铁——高速电车。《草案》称,当时重庆有人口120万,每天约5万人往返于市郊,城区道路狭窄,公共汽车受速度、运量限制,每天只能运5000人。拟修建的高速电车初步规划三条线:甲线从小什字到磁器口,途经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李子坝、小龙坎、沙坪坝,全长14.75公里;乙线由龙门浩到南温泉,途经烟雨堡、大坪溪、二塘、董家湾、刘家湾等;丙线则由龙门浩到大田坎。其建设标准也作了统一规划:采用每米重47.77公斤的钢轨;轨距为1米;最大坡度9%;弯度最小半径80米;主城区车速25公里/小时,郊区45公里/小时;车辆长8米,宽1.8米,双电机,每台分别为35马力;带拖车,每列乘240人;初定10分钟发一班,三线每天总运量约10万人次。这三条线,有相当的里程在地下。因此,国民政府当时规划的,就是现在所说的地铁。此举,在当时国内城市交通规划中是很超前的。

该《草案》是重庆历史上第一部详尽的城市规划相关草案。然而,在当时国民党政府腐败、战乱频仍、经济溃败、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却又是不可能付诸实现的。随着内战的全面爆发,《草案》最终沦为一纸空文,但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为重庆以后的城市建设与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01-23
在规划方法上,《陪都计划》延续了西方都市计划中“科学理性”的论述和基本结构,延续了《首都计划》等相关都市计划的规划手法,借鉴美国都市计划的“调查”和“规划”的操作步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陪都计划》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通过对计划前重庆各类数据、资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图文并茂地反映出重庆城市的现实发展状况,有利于全面客观了解城市的优点与不足,有助于深入分析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计划中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特别是在人口、用地、交通等问题上,将重庆的城市发展与国内主要大城市以及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进行比较,对比同一层级城市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城市规划提供合理的借鉴(图5)。同时,《陪都计划》与以往都市计划案不同之处还在于,计划的制订是在都市计划制度逐步建立的基础上展开的。计划充分体现出战时相关法律确定的都市计划原则、内容、技术等制度化内容,例如《都市计划法》、《都市营建计划纲要》、《城镇重建规划须知》、《收复区城镇营建规则》等法律中有关都市计划的文本结构、规划思想、规划原则、主要内容等,在相关各项规划中都得到了较好表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都市计划制度对战后城市规划的影响。

西方城市规划的借鉴与运用,成为战后重庆都市计划的显著特点。在《陪都计划》中大量运用了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如田园城市、卫星城市、带形城市、区域规划、功能分区、有机疏散、城市美化、邻里单位、快速交通、绿地系统规划等理论,体现出计划的“现代理性主义”色彩。相比早前的《大上海计划》和《首都计划》,这一时期对外来都市计划理论的运用不再是简单照搬和模仿,《陪都计划》开始在西方理论与中国实际间寻求结合点,基于自身需要和实际问题进行理论的运用和再创造,寻求符合重庆山水城市特色的城市规划。

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社会需要休养生息,考虑到计划制订的初衷以及战后政治、经济、社会的特殊性,《陪都计划》中更加注重“民生”的体现。战前《大上海计划》、《首都计划》等计划案都明显具有“民族主义”的规划特征,注重构建“国家——民族”的规划模式。而《陪都计划》的民族主义规划特征明显较弱,更多地向强调城市问题解决和符合市民需要转变,强调“城市——大众”的城市规划,“民生主义”是《陪都计划》区别于其他大型计划的重要特征。计划中不再有庄严的城市中轴线、宽阔的城市广场、宏伟的建筑群,而是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致力于解决城市存在的问题,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如平民住宅、下水道工程、道路交通改善等。现实主义战后国家百废待兴,城市重建面临极大困难,因此城市规划更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强调的是计划的操作性和可实施性。《陪都计划》始终强调战后“安全、经济、实用”的规划原则,考虑到战后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制订节省又高效的计划成为研究的重点。计划为适应当时社会现状和财政困境,减少拆迁和征地费用,并没有采取过度的规划方式,而是最大限度地根据现有条件进行建设,保持原有建设现状做小规模的改善。在城市布局、功能区划分、道路计划、建筑设计等专项规划中,均提出利用原有设施、减少不必要浪费的原则,希望以最小的代价带来最大的收益。动态原则由于“一方为目前环境所限,不得不如此,一方又为此种草案之性质所限”,《陪都计划》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式”规划模式,确定采取长期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以适应战后城市的快速变化。长期计划主要以弹性提示和原则性意见为主,不做出具体规划;短期计划则主要针对当时城市切实需要、急于建设的工程,例如交通工程、卫生设施和有关平民福利的建设项目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划。同时,《陪都计划》提出计划可进行动态修正,由于部分计划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或是因缺少地形图等情况造成的规划不够详细,在建设时需根据周边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按面积地形人口生活习惯而不一致,尤须因地制宜,以求其合理实际而不违组织原意”,使得计划更具灵活性。

虽然《陪都计划》由于实施时间较短、财政收入短缺、社会政局动荡等原因,付诸实践的部分较少,仅完成如下水道工程、北区干路、和平市场、抗战胜利纪功碑等少量工程,且计划部分内容仍有一定不足和缺陷,但这并不妨碍计划本身的历史地位与价值,其对当时和后来的重庆城市规划与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陪都计划》对于重庆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意义。计划较好总结和继承了重庆自开埠以来所形成的各类规划建设方案k,是近代重庆城市规划的总结和提炼。同时其对解放后重庆城市规划与建设也仍具有一定影响,部分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案在其后的历次重庆城市规划l得以体现与延续,是计划现实价值的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上,《陪都计划》中的“卫星市镇”理论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重庆“多中心组团式”、“多核生长”的城市布局模式;在道路交通规划上,继续以环路放射式干路系统组织交通,延续水陆空一体的交通规划模式,并在多年后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两江大桥、沿江通道、客货站场等《陪都计划》中规划的建设项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