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04阅读
  • 15回复

[城市群都会区]南京、郑州加入,全国37个都市圈引领未来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1-26
都市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江苏媒体25日报道,近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专题研究城市东部地区规划发展有关工作。张敬华说,南京肩负着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的使命重担,加快东部崛起意义重大、时不我待。要加速推动南京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创新之城、文旅之城、产业之城、生态之城,打造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增长极。
南京东部地区,即绕城公路和宁杭高速以东、长江以南、宁镇市界以西所围合的区域,面积758平方公里,涉及4个行政区。加快南京东部地区发展,是加快宁镇(南京—镇江)一体化,加快做大做强城市平台的重要一环。
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将积极争取南京都市圈纳入国家布局,实打实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在区域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今年将加强宁句先导区综合交通网络衔接,推动区域高速公路差别化收费,在句容、溧阳、仪征等毗邻地区探索设立特别合作区,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与周边地区打造特别合作区,南京不是第一家。比如去年12月16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第“10+1”区,已迈入深圳全面负责建设管理的新时代。今年1月9日,清远召开的“全面推动广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表示,广州、清远两市将积极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成功经验,探索建设“广清特别合作区”。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现在中心城市都在做大做强,像济南、合肥等地通过合并周边地区,做大中心城市平台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事情比较复杂,因此,通过与周边地区建立合作区,或者通过与周边城市同城化、一体化,也是城市扩容、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的一种方式。
郑州也在加快打造都市圈。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带动开封、许昌、新乡、焦作等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郑州大都市区(圈),包括郑州市域、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中心城区和巩义市、武陟县、原阳县、新乡县、尉氏县、长葛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土总面积约1.5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6%。
对河南而言,只有加快郑州大都市区的发展,才能形成“强核”,从而带动引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河南省政协委员张朝祥日前建议,要加速中牟撤县设区,实现郑汴一体化,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牟撤县设区不仅可以有效拓展郑州市的发展空间,也可以借此实现郑州都市空间布局的整体统筹优化,实现一体化发展。
安徽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安徽将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推动合肥都市圈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合淮产业走廊、合六经济走廊。
在杭州,1月17日,一场杭州都市圈新春旅游惠民大联展在杭州涌金广场火热上演。这是杭州都市圈的6个“小伙伴”——杭州、嘉兴、湖州、绍兴、衢州、黄山,六地旅游资源首次同台推介,为游客们送上首份新年旅游“大礼包”。杭州都市圈新成员的衢州和黄山,今年更是首次参与杭州都市圈的旅游推介活动。
为何都市圈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都市圈与城市群有何区别?
在1月18日举行的2018城市发展年度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说,我国高质量城镇化逐步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的总体战略格局和全尺度空间组合链条。都市圈将成为新型城镇化总体格局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也就是说,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介于中心城市与城市群之间的空间形态。通常而言,都市圈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带动引领周边地区发展,产业之间存在的互补性更强。而城市群则不同,一个大的城市群,往往中心城市不止一个,而是有几个。比如长三角城市群,至少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几个都市圈。从半径上看,都市圈比中心城市更大,但比城市群范围更小,产业联系也比城市群更为紧密,并具有通勤的可能。
从交通方式来看,轨道交通是如今都市圈与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过,城市群主要依赖高铁和城际轨道,而都市圈主要依赖城际轨道和市域快轨。尤其是市域铁路(快轨),从功能上说更接近于地铁。
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市域(郊)铁路原则上应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城市政府要将市域(郊)铁路运营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充分体现公共服务属性。也就是说,市域铁路体现的是通勤的功能,将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37个主要都市圈的人口规模约占总人口的58%,经济规模约占经济总量的77%。但是都市圈发展不均衡,上海、杭州、南京等都市圈发育程度高,发展动力强劲;西部地区的都市圈范围普遍较小,发育程度低,发展动力较弱。同时,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强。因此,需要对都市圈进行分类,按照成熟型、发展型、培育型三大类制定差异化的引导办法。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01-26
强军富民 :
       都市圈发展势必有区域观念,比如,滁州市紧靠南京,比江苏本省的地级市还近,但是,因为滁州属于安徽,所以,规划上就难免有屏障,但是尽管如此,滁州得益于无缝对接南京,所以,滁州的发展在整个安徽还非常快,城市建设和变化非常大,我们滁州人自己有切身感受。如果从行政区域上把滁州调整给南京,那毋庸置疑滁州将立刻腾飞!只可惜!滁州的现状是还必须继续抱南京的大腿!😂可以想象这类情况在全国何止滁州一个?国家如能及时调整必将给各地发展带来以巧拨千斤的作用。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9-01-26
都市圈太少了!成了特权!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9-01-26
从交通方式来看,轨道交通是如今都市圈与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过,城市群主要依赖高铁和城际轨道,而都市圈主要依赖城际轨道和市域快轨。尤其是市域铁路(快轨),从功能上说更接近于地铁

终于转过弯来了,高铁无论跑多快,对于大城市及其周边县市乡镇来说,去高铁站的接驳神烦,小地方小站一天也没有几趟车。实际旅速还不如大巴中巴直接一路到大城市市中心。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9-01-27
哪37个?哪37个?哪37个?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9-01-27
搜索了一下,没有找到来源名单,我也想找。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9-01-27
南京都和郑州为伍了,太侮辱人了。。。^_^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9-01-27
回 轨道部 的帖子
轨道部:南京都和郑州为伍了,太侮辱人了。。。^_^  (2019-01-27 10:55) 

建议取消所谓的城市行政级别,太恶心了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9-01-27
回 寒玉幽云 的帖子
寒玉幽云:建议取消所谓的城市行政级别,太恶心了 (2019-01-27 13:20) 

人天生分等级,你和毛泽东平等吗?!你对自己的身份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平等是反人类反科学反自然的。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9-01-27
都市圈平均每个省1.1个,有的省2个。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9-01-27
回 轨道部 的帖子
轨道部:南京都和郑州为伍了,太侮辱人了。。。^_^  (2019-01-27 10:55) 

郑州是国中了,南京还不是。有时候还真没资格和郑州为伍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9-02-03
新瓶裝舊酒,大躍進思維。
[ 此帖被南天國士在2019-02-03 23:05重新编辑 ]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9-02-03
现在流行都市区,总算是明白全直辖市体制的好处了!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三级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和套改工作。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9-02-03
如果实行小省制,许多省应该一分为二。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9-02-04
大陸「都市區」水分九成九。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9-03-10




全国34个都市圈名单出炉,如何划分一二三线?

原创 西部之城事 2019-03-07 10:00:35




文丨西部君
都市圈的概念最近很火。
上个月,《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明确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
近一两个月,上海、杭州、南昌、郑州等多个城市都提出从交通等各个层面推进一体化,打造现代都市圈。
前两天,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联合撰写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发布,这份报告对都市圈进行了范围界定,并识别出34个都市圈。
顺着这份报告,今天来聊下都市圈到底是什么,以及如火如荼的都市圈建设,是否会改写眼下的城市竞争格局。
01
都市圈的三个圈层
目前中国的大湾区只有粤港澳一个,规划的城市群是“19+2”个,已经批复的国家级城市群有9个。
34个都市圈的数量总数,和省会数量相差不大,可见入围门槛低很多,不至于成为长、珠三角发达城市的专利,这也是它被一些三线城市热捧的重要原因。
关于都市圈并没有公认的界限,《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是按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很多城市的地铁时速都超过60公里,不过随着跨城高铁公交化,1小时通勤圈的范围大大提升,最远可以辐射到300公里的范围。
当然并不是说围绕一座城市,画一个300公里的圈,就是都市圈了。都市圈的主要构成条件之一便是人口的聚集度。
比如上述《报告》是以城区人口500万人以上、1小时左右通勤圈内人口密度超过1500人/平方公里作为认定门槛。注意是城区人口500万,而不是总人口。
严格来讲,能够满足相关标准的区域中心城市并不多,这34个都市圈,有很大一部分是潜在的都市圈,还没有发育成型。
所以《报告》对于34个都市圈,也是划分为成熟型都市圈、发展型都市圈和培育型都市圈三类。具体来看:

成熟型都市圈: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都市圈
发展型都市圈:首都都市圈,合肥、青岛、成都、西安、郑州、厦门、济南、武汉、石家庄、长春、太原、长沙、贵阳、南宁、沈阳都市圈
培育型都市圈:南昌、昆明、重庆、银川、哈尔滨、大连、兰州、福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西宁都市圈

这种三等分法,可以看出一些规律。
比如成熟的都市圈,主要由一线城市领衔,且都处在长、珠三角地区。
这里人员、货物、资金和数据的流通和一体化活跃程度,都处在全国第一档,地铁乘车码异地互认、跨城地铁广佛线等突破性的创举,都在这里诞生。
发展型都市圈以二线城市为中心,培育型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则全是省会。不过重庆除外,同样的城市等级,且同处在一个城市群之内,成都都市圈比重庆都市圈要更高一级。
02
都市圈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无论是上海都市圈,还是成都都市圈,都是以中心城市命名,范围也是以中心城市的主城区开始向外延伸。
但都市圈区别于单体城市地方在于,它是小规模的城市群组合,辐射范围包含了郊区、县城和周边小的地级市。


来源:《我国主要都市圈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差异化研究》
比如广州都市圈,范围大致包括了东莞、佛山、惠州、江门、清远、肇庆、中山、珠海等城市。
不过都市圈和城市群又有所不同。城市群的范围更大,像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在内的江浙沪26座城市,可以组合成一个庞大的长三角城市群。
而且,这些城市之间的关系也更平等。比如成渝城市群,成都和重庆双中心,独立发展。
由于涉及到跨市一级的行政区,甚至像南京都市圈,还容纳了安徽的芜湖、马鞍山等市,所以都市圈的成型,除了经济、人口的总和体量足够强,内部的一体化程度至关重要。
换句话说,相对于城市群,都市圈内部有明确的中心,但没有森严的等级和疆界,人财物流通和渗透性更强,壁垒更少。
如果按照城市等级进行划分,那么一个一线都市圈,不仅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要足够强大,都市圈内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以及产业分工和经济往来,同样有很高的要求。
这解释了京津冀明明是一线城市群,但首都城市圈却只能屈居二线,顶着发展型都市圈的身份。
北京属于无法开放落户的“个别超大城市”之一。出于人口控制和功能疏解的目的,无法向廊坊、保定等周边地区进行彻底的资源开放和公共服务共享,这多少造成了都市圈内部的联系不够强。


来源:《国际大都市圈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与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当然这份《报告》未必权威,不过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虽然是二线,但由于在长三角紧密的产业分工模式下,内部的经济、交通联系相当密切,所以进阶一线都市圈并不奇怪。
成都、西安等诸多二线城市,无论是城市发展水平还是和周边地区的融合,都比长、珠三角的都市圈要落后一些。所以在发展阶段上,定位是二线都市圈。三线都市圈以此类推。
都市圈一二三等和城市的一二三线,并不完全重合。首都都市圈的掉队,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的分化,说明了一个重要的规律:要在34个都市圈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空间足够开阔、要素流通足够自由的辐射腹地。
03
都市圈时代,中心城市继续做强
当一座城市喊出都市圈的口号时,那就意味着,它不仅要做强自己,还要以一个更开放的姿态去拥抱周边。
之前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到,要放开都市圈内的落户限制,户籍越来越不重要,意味着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福利,必须向外延伸,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交通等资源,供给压力必然会越来越大。
当然相对于成本来说,由于人财物等市场要素,永远都是向经济更发达的中心地带聚集。所以整体上来讲,中心城市的收益会远远大于产出,城市的边界甚至可以突破行政区划。
中心城市服务业,周边卫星城制造业加工厂,这种小范围的都市圈总部经济分工,也能够让中心城市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对北上广深之外的城市来说,打造都市圈,其实意味着一个名正言顺的强省会机遇。从入围的34个城市名单也能看出,它们全都是区域性的经济中心。
除开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剩下的几乎全是省会。而且事实上,对于都市圈的认定标准,也包含了中心城市经济首位度超过30%这一项。
当然经济首位度,是服务于辐射和带动目标。城市群也讲一体化,但都市圈由于范围更小,要突破的行政壁垒更少;另一方面,都市圈形成了做强中心城市的明确目标指引,且门槛更低。
因此哎短期内,对那些没有湾区竞争资格,城市群又面临着难以撼动的行政边界的城市来说,都市圈或将会成为一种更流行的城市发展口号。
城市群真正迈出实质性的发展,只有在都市圈成熟的基础上。后者为前者探路。


来源:《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的再思考》
不过对不同城市来说,都市圈的意义也不尽相同。一线城市,都市圈时代照样是磁铁一样的中心。
二线城市中,长三角的几大都市圈,因为相互竞争过于激烈,反而会丧失部分优势;珠三角广州和深圳之外,佛山、东莞等经济总量不算小的城市,注定很难喊出都市圈的口号。
中西部的成都、武汉、郑州等城市,周边没有竞争力的对手,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将会源源不断地吸附周围的人口。
至于那些还处在培育阶段的省会都市圈,南昌、昆明、哈尔滨,老实说,都市圈真正成长成型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但都市圈时代,突破行政边界的大市场和要素流动,以及相应的跨城轨道交通等基建项目的需求,同样将给它们提供新的经济引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