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89阅读
  • 27回复

[综合]相比东京,北京的交通还差多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9-07





李燕/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教授 王芳/内蒙古大学
2017-07-05 14:14

字号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地价飞涨等这些城市发展问题,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城市病的严重程度和主要表现也有所不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步入正轨,并不断加速,用了30年的时间城市化率超过了50%。此前,日本在战后城市发展迅速,从 1950 年到 1975 年间城市化水平从37%上升到 76%。对比来看,中日的城市化速度都很快,都经过差不多30年左右的时间高速完成了欧美发达国家用了 100 多年时间才完成的城市化过程,在亚洲率先实现了国家的城市化。

作为日本最大的城市,东京拥有3800万人口,核心区的人口密度甚至超过北京,那么同样是亚洲的大都市,同样经历过高速城镇化和机动化的历程,东京交通、环境协调有序,甚至居民满意度也较高。因此,东京作为较有代表性、较为成功的巨型城市发展案例,现已成长为较为成熟的都市圈。

东京人口不断增加,但居民满意度高

从全球经济的发展经验来看,全球大都市圈的人口仍在继续增长。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500万到10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群由1950年的4个上升到 38个,1 000 万以上的巨型城市由2个上升到23个。纽约市目前800万人口,未来预测还要增长100万;新加坡是550万人口,未来可能要增长到700万。同样在日本,虽然全国总人口已开始减少,但东京圈的人口仍在增长。

北京下辖16个区县,其中,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为北京的市区。近些年,伴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北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大规模重组与调整,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也受到很大的挑战,职住空间错位的程度并没有得到缓解。距市中心15 km左右是城市就业功能和居住功能主导地位转化的分界线,职住平衡度整体上呈现出由内圈层到外圈层递减的趋势。

加之近些年小汽车的普及,城市的无序扩张,北京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典型的大城市病。如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北京平均车速22.61公里/小时,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2.06,即北京驾车出行的上班族通勤要花费畅通下2倍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拥堵时间成本全国最高。再如北京市环保局统计,在2015年共49%的日子北京空气有污染,其中重度污染31天,严重污染15天。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东京并非严格的行政区名,东京都是由23个特别区、26个市、5个町、8个村组成,面积2191km2;其中23个特别区(623km2)是东京都以及东京大都市圈的核心地区,聚集着政府厅舍、企业、商业设施,2014年GDP为92兆9千亿日元,人均GDP为689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39.9万元/人(以2016年3月的汇率计算)。城市化连绵地区不仅包括东京都内,其范围延伸到琦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甚至更远的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连绵地区。截止到2015年9月,东京都总人口约1348万人;其中,23区总人口约923万人。并且,根据日本总务省发布的基于居民基本台帐(户口簿)的2014年人口迁移报告显示,日本人口向东京周边集中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东京都一年净迁入了73280人。

虽然东京人口在不断增加,但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城市病,其交通、环境、居民满意度反而有所上升。日本国土交通省资料显示,目前整个东京大都市区单程通勤时间在 2h 以内的居民比重占到 96% ,77% 居民的通勤时间可控制在1.5小时之内。且东京的主要通勤交通是各类铁路,因此通勤用时精确计算,公路拥堵情况较少。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悬浮颗粒物全部达到环境标准,尤其是2000年以来环境指标越来越好。

北京轨道交通种类单一,东京轨道交通发达

日本政府早在1963年就提出了构建都市圈“三环九射”的高速道路网结构,但建设进程缓慢,到2013还没有完善。与此相对应的是,东京的轨道交通非常发达。铁路交通以山手环线为中心,向郊区放射出近20条通勤电车。这种“环线+放射状”的格局早在1930年代已经形成。目前,在离中心20km、30km附近形成了两条铁路外环线。轨道交通又分很多种类,有连接区域间的新干线系统,成为区域内外骨骼的旧国铁(现已民营)、地方政府和民营的地铁和通勤铁路等。中心23区的交通主要靠山手环线和地铁网组成。

北京的道路网络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北京市城市化快速发展,其建设就呈现快速扩张趋势。1978年,北京市公路里程为6562公里,发展到2008年,公路里程突破两万多公里,增长3倍多。目前,北京市道路网系统已经形成5条环线、8条主要快速放射线和若干条辅助放射干线体系,已经形成了“棋盘式+环路+放射路”相结合的布局形式。

在轨道交通方面,北京从1965年开始建设一号地铁线与环线,但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发展十分缓慢,从1956年到2002年的37年时间中一共建成通车运营仅54公里。2000年后,北京开始转变交通发展思路,加快地铁的建设,到2014年底,北京地铁运营里程达到527公里。

但北京轨道交通种类单一,基本都是地铁,并且基本局限在城六环内,城市周边的昌平、怀柔等周边地区没有通勤铁路。北京也有比较发达的铁路网,但这些主要是连接全国各地的高铁和长途火车,对本地的交通没有很大的贡献。



北京(左图)与东京(右图)的高速道路和轨道交通的分布

东京是世界上典型的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大都市。东京的轨道交通起步较早,在20世纪初,铁路、有轨电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已经形成基本完善的交通网络,目前承担了都市圈内旅客运输量的86.5%。

相比较而言,北京的轨道交通建设就比较落后。从轨道交通站点来看,东京共2327个,而北京地铁站仅574个;从密度分布来看,东京都每平方公里有1.3km的轨道里程,有1个轨道交通站,而北京每平方公里仅有0.4km轨道里程和0.2个地铁站。



北京(左图)与东京(右图)的轨道站点空间分布

且东京都地铁与神奈川县、千叶县、神奈川县等连接较好,形成了整个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网络;而北京地铁站大多分布在城六区内,而城市周边的昌平、怀柔等周边地区没有地铁,更没有连通京津冀都市圈的通勤铁路网络。从核密度分析来看,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多集中在三环内,六环外急剧减少,而东京核密度数值普遍比北京高很多,且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北京(左图)与东京(右图)的轨道站点核密度空间分布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交通设施和公共产品,是城市供给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用地比城市道路要少得多,而且由于其强大的运输能力以及快速、准时、安全等特点,更能促进城市人口纷纷向轨道交通沿线区域聚集。而人口的集聚,导致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都随之兴建或改善,调整了城市空间结构,扩大了城市范围,另外还促进了城市用地集约化与居住环境改善的统一。

东京地铁、JR以及私铁等不同类型的铁路之间的交换,构成了几个大型枢纽车站,如新宿站、池袋站、东京站等,仅JR线就每天的客流量分别是:新宿站748157, 池袋站549503 ,东京站418184客流量(2016年数据)。东京的地铁站多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模式(TOD)进行规划建设,大型社区中心或商业中心等围绕车站布置,各站点上线路的换乘、交通方式的转换都十分便利。

这种用地布局在吸引远距离出行使用铁路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居住区或商业区内部的机动车交通量,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也方便了居民的出行。而现阶段北京的地铁站点,多数便利性不高,有些站点地铁线路的换乘也要花上十几分钟。近些年,北京也开始采用TOD模式进行规划建设,但有些地方并不成功,如望京、回龙观等都是在地铁沿线建立起来的大型社区,但其并没有真正实现土地的混合开发、弹性使用,仅仅是简单的在地铁周围开发大规模的居住项目。

北京多宽马路,东京多细密马路



北京(左图)与东京(右图)的路网分布

从两个城市的路网图中可以看出,东京的道路明显比北京分布广并且密集。从道路长度来看,东京远远大于北京;北京道路总长度为43935km,而东京为173632km,是北京市的3.9倍。但是从道路面积来看,北京道路总面积为2089km2,东京仅为北京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北京的道路的特点是宽而短,而东京的特点是细而长。这是由于,与北京注重城市主干道的建设不同,东京保留了工业化早期的道路网特征。

北京核心区道路宽度以西城区为例,主干道44.3米、次干道21.1米、街坊路9.9米。日本道路车道与人行道合计的平均宽度:国道13.0-15.8米、都道府县道8.7-10.6米、市町村道为5.2米,总计平均,日本道路宽度为6米。



北京(左图)与东京(右图)的道路宽度大于15米的空间分布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北京道路宽度为15米以上的远远大于东京。东京细密的路网使得道路长度增加,更多住宅、商店等城市元素直连道路。如果某个地点或者路段因工程或者事故交通中断的话,行者可以便利地拐走旁道,途径选择多样。因此,路长可容纳较多交通量。与此相对,宽阔道路使路网稀疏,人与车过度集中于数量有限的大路,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率,而且一处交通障碍会瘫痪一大片。交通选择途经少,绕道造成的浪费较大,同时也是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东京共有40686个公交站,北京共42161个公交站,站点数量相差不多。本文通过arcgis平台,对东京和北京公交站点进行核密度分析。通过两市公交站核密度图的比对不难发现,北京的公交站点主要集中分布于城市的中心区,城市外围较稀疏,五环外公交站点就有减少的趋势,六环外则明显减少,周边所辖县只有中心区有较高密度,其余地区密度很低。而东京的站点保持密集地蔓延至城市外围,集聚趋势没有北京明显。从集聚程度来看,北京核密度系数最高达到240000以上,而东京则没有超过90000。由此可见北京的公交站点大都布局在城市中心,线路重复率较多,成为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



北京(左图)与东京(右图)的公交站核密度分布

人口集中地区(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以下简称DID)是日本的统计人口集中区的指标,是指人口密度达到4000人/ km2及以上的基本调查区邻接,所形成的人口总量达到5000人及以上的区域,其中基本调查区是日本人口普查结果集计的最小单位。

东京的DID地区共3900km2,涵盖3400万人,人口密度为8700人/km2。将DID的概念应用于北京,北京DID地区共1060km2,涵盖1300万人口,人口密度为12264人/km2。可见,北京的DID地区面积不到东京的三分之一,但人口密度较高。若将北京市人口高密度集聚区(DID)的面积扩大到和东京一样3900km2,我们则可在目前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地区进一步提高其人口密度,作为未来开发和发展的潜力地区。也就是说,如果合理规划和管理这些潜在DID地区的交通系统,北京容纳的人口理论上可以达到像东京一样3400万人。



东京DID空间分布



北京现状DID空间分布(左图)和北京扩大DID空间分布(右图)

如果规划和管控得好,北京市不仅可享受更高的城镇化质量,而且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也许可以借鉴东京发展模式,从城市层面而言,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成以轨道交通与路面交通相辅相成的城市交通体系。一方面,北京市应加大轨道交通建设的规模,不仅局限在城市中心区,更要扩展到城市周边地区;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发展多元化的模式,提升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便捷性,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提升居民对于轨道交通的满意度,使更多居民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出行。

与此同时,公共交通体系规划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建设应充分结合城市未来的规划布局,学习东京成功的TOD模式,在轨道站点周边加强开发密度,使其与商业设施、居住设施等有效衔接。尤其是在潜在DID地区,需要推进新城高标准配置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推行适度的土地利用混合。

(本文原载《经济地理》2017年第4期,原标题为《北京的人口、交通和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基于东京都市圈的比较分析》,经过编辑简化,由作者授权转载,实习生罗嘉彧对此文整理做出了贡献。)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09-07
主要还是人口密度问题。

东京中心23区,面积623方公里,人口923万人,每平方公里1.48万人,约1.5万。

北京各环线周长和面积:
一环线 周长 16.9公里 环内面积 18平方公里
二环线 周长 32.7公里 环内面积 62平方公里
三环线 周长 48.3公里 环内面积 159平方公里
四环线 周长 65.3公里 环内面积 302平方公里
五环线 周长 98.6公里 环内面积 667平方公里
六环线 周长188.0公里 环内面积2267平方公里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silentwolfyh」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ilentwolfyh/article/details/54948778
---------------------------

(注意:以下为2014年人口数据)
二环内:
148.1万人,占全市6.9%;
常住外来人口40万人,占外来人口4.9%
二环至三环:
257.3万人,占全市11.9%;
常住外来人口77.2万,占外来人口9.4%。
三环至四环:
287.5万人,占全市13.4%;
常住外来人口105.5万人,占外来人口12.9%
四环至五环:
360.7万人,占全市16.8%;
常住外来人口173.5万人,占外来人口21.2%
五环至六环:
580.2万人,占全市26.9%;
常住外来人口358.6万人,占外来人口43.8%
六环外:
517.7万人,占全市24.1%;
常住外来人口63.9万人,占外来人口7.8%


------------------------
人口密度计算:
二环内:148.1万人/62平方公里=2.39万人/平方公里
三环内:148.1万人+257.3万人=405.4万人/159平方公里=2.55万人/平方公里
四环内:148.1万人+257.3万人+287.5万人=692.9万人/302平方公里=2.29万人/平方公里

--------------------------
北京核心城区,就是四环内;最核心城区,是三环内。

这些地区除了常住人口,还有大量短期滞留人口,包括:
1,外地来京看病人口。动态至少每天几十万人。
2,外地来京上访人口,动态也有10余万。
3,外地来京开会人口,动态也有10余万。
4,外地外国游客(这里,外国游客可以和东京冲抵,但是东京肯定没有那么多本国外地游客)。

人口密度要达到东京23区的2倍左右。

------------
然后是道路直达率。
北京核心区,大部分土地,是被各种大院占领,交通需要大量绕行。
东京道路宽度小,但是密度高,这其实就是提供了大量的直达交通,减少了流量。
---------------
然后是城市规化合理性。导致交通发生率的高低。
是否存在大量跨城区的通勤和交通。
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可以就近上班、就近上学,就近看病,就近办事,就近买菜、就近购物、就近看电影、就近聚餐,等等。
-----------
然后是交通管制量。
北京政治局委员出行,都要交通管制。
每年两会,也要管制。
有重大活动,外事接待,也要管制。
交通管制量,不论是时间长度、范围广度,都远大于东京。

--------------
再次是交通网络设计合理性问题

--------------
然后是交通管理合理性问题。
很多交通管理规则是不合理的。
很多交通设施的设立也是不合理的。
这样导致交通妨碍,以及增加交通事故。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要阻碍交通。

——-------------
然后是市政建设和管理合理性问题
大街天天挖,成为顽症,自然严重妨碍交通。
稍微下点雨,就到处积水,这也妨碍交通。

----------------------------------------
还有是道路质量问题。
道路质量低下,导致维护量大,限制通行。

——--
最后是出行素质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造成的妨碍其实已经很小,基本忽略不计。
[ 此帖被天地君亲师在2019-09-07 14:0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9-09-07
最后,把我的回帖,充实一下,
就是一篇高水平的博士论文了。
大概能写上四五百页。

呵呵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9-09-07
回 天地君亲师 的帖子
天地君亲师:最后,把我的回帖,充实一下,
就是一篇高水平的博士论文了。
大概能写上四五百页。
呵呵 (2019-09-07 14:06) 

如果有地理文學獎,非天地君莫屬。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9-09-07
几十年前就已经意识到的问题,都没有改变
关键是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问题?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9-09-07
其实中国很多城市都有这种毛病,只是比北京轻一些而已。

实际上,个人认为与这20年生活变化过快有关。
1998年民用汽车保有量才1300+万辆。到2018年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0000+万辆,增加15倍。
在规划上,整个初十年代,乃至现在的10年代,政府都规划都无法跟上车辆增长的节奏(这个快节奏很难把握好,提前修好了路吧,你说政府修“鬼路”;修路不及时吧,你说政府“不作为”;政府拿出公共财政修路吧,你说政府挪用了钱导致没钱搞“民生”;不修路吧,你又说政府“不作为”)。

这和欧美日的发展是不同。欧美日的汽车广泛使用很早,汽车数量和城市规模一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比值,这使得政府在作中长期规划时很容易掌控。但中国几乎是汽车在不断暴增,不同的聚落不经意间就连片了,使得政府的规划还在纸面上或刚开始时,就已经大变了,这也使得修路变得无比困难。修路又不是一声喊就能修出来的,一条道路从论证、勘线、拆迁、修筑到通车,往往每个环节都要经过N年时间,尤其到拆迁这步时,环境就已经大变了,拆迁又得反复进行。地铁同样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修成的,哪怕北京市已经规划里程与东京总里程相同,也得花上至少十几年的时间。

打个比如,日本某市在1949年有城市道路X公里,有汽车A辆,到2019年(七十年)新修建道路Y公里,汽车数量达到B辆。中国某市在1999年有相同的城市道X公里,汽车A辆;计划到2070年(七十年)新修建道路Y平方公里,现道路修建进行到第20年,但汽车数量就已经达到B辆,城市规划速度相同,但汽车数量增加得太快了。以致于三个字:堵、爆堵
哪怕把七十年规划压缩到五十年,甚至是四十年(修路的财政支出实际已经倍增了),但到第20年时,还是三个字:堵、爆堵。而你的评价只有:日本做得真好啊,中国做得超弱。

所以我觉得无视中国现在汽车的增长量,来谈政府的修路,确实是在耍流氓。

我个人觉得修路还好,至少政府这些年在努力修路(包括拉直、拓宽等),修地铁,发展公交,外迁人口密集型机构(如学校、工厂等)……………………。

我个人觉得政府最大的问题在于停车场,现在人们虽然怕堵,但更怕没地方停车;甚至现开车一刻钟,停车一小时的尴尬。停车的主要问题又是2个,一是各种公共停车场,很多政府都规划了,但就是落实不下来,最后土地又挪用了;二是楼盘配套的车库车位数量太少,连停本楼盘住户的车都不够用,更何况冗余。最后只好在已有道路上划出大量停车位,又加剧了堵车。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9-09-07
记得哪篇文章说东京要先买(先有)停车位,然后才能买车。

这要是在中国这么操作,不知道会是什么反应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9-09-07
可比性太差,日本岛国,面积狭小。
中国面积NO3,应该与香港比较。当然新加坡更合适。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9-09-08
亲身感受如下:
1.行人、车辆乱穿马路、闯灯,违章后各种奇葩表现
2.交通规划
3.机动车很多不按指示走、压线、不减速避让行人
4.自己错了怪别人
5.某些意识,比如玛莎拉蒂那个
6.各种路怒症
7.假牌、套牌类(实际上还是自我欺骗)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9-09-08
北京根本没法和东京比啊,大小上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城市,比起来没有意义。
当然,北京比东京小了这么多,还能把交通搞得稀烂,也是相当厉害的。
Sold my soul broke my bones
Tell me what did I get
I kept my promise man
Show me the promised land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9-09-08
东京城市发展有好多值得中国大陆地区的都市圈很好的学习学习。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9-09-08
硬件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赶得上的

东京13条地铁全部进山手线,山手线长度和北京2号线差不多,那点地方塞了13条地铁。

绝大多数核心线路都是10编组以上,jr系统15节编组线路亦有一长串。

国内动辄轨道交通给个6编组,最大8a(运力和日本10编组差不多)简直不够看的。

东海道线、东北线都是四线以上,大编组线路,运量高的惊人

jr东:山手线、中央线、总武线、常磐线
私铁:东武伊势崎线、东武东上线、西武池袋线、小田原线、京王线、地铁有乐町和副都心线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四线化区间

怎么比?

公路交通无论怎么修,面对大运量,能有轨道交通效率高?

就说地面公路交通,东京真算不得有多好,新宿站外就有铁路平交道口,品川站外更是关上就得等半天的平交道口,这种道路交通体验真的很好么?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9-09-08
回 fenghua25 的帖子
fenghua25:记得哪篇文章说东京要先买(先有)停车位,然后才能买车。
这要是在中国这么操作,不知道会是什么反应 (2019-09-07 18:42) 

北京曾经实行过买车需要泊位证明,但是没有什么(假)证明不是可以用钱买到的,白白让一些人钻空子赚钱,后来就取消了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9-09-08
我觉得关键在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商品房开发区块化导致了城市街区过大。日本虽然人口密度大。东京市区还有大量的低矮住宅和巷弄。这些小街道是公共道路。和中国的小区内部道路不一样。还有中国工商业用地过于大。没有充分利用地下土地。工厂美国化。有大片土地还搞草地什么的。和日本密集化的土地利用模式不同。
撤销地级,乡级。实行:省(都市省,自治省)-  县(省辖市) -市,镇,村 三级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9-09-08
回 leexiaoqi 的帖子
leexiaoqi:硬件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赶得上的
东京13条地铁全部进山手线,山手线长度和北京2号线差不多,那点地方塞了13条地铁。
绝大多数核心线路都是10编组以上,jr系统15节编组线路亦有一长串。
....... (2019-09-08 13:09)

日本地铁也有人挤人的时期。为了避免把女乘客挤流产或挤怀孕,专门有女性车厢。再说日本妇女结婚后一般不工作,也会减少一大部分通勤人口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9-09-09
北京规划完全是糊涂账,本质问题还是迷信规划,以为指令性的规划可以管一百年。。动不动就规定好首都应该有多少人口,然後就尽一切办法故意赶人走,让群众不方便。但同时又把一切高端产业、大企业总部、经济资源往首都倾斜,越是赶人走北京户口含金量越是高。规划缺乏人性,越是以赶人走为目的去规划公共资源越是导致公共资源不足、拥堵。。北京的“睡城”问题就是这么来的。同时,北京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存在大量高尔夫球场、规划不合理的公园、闲散空地和农田,严重浪费土地。应该大规模拆迁,打散居住区与商业区边界;通过地方性法规要求开發商修建不少于30层每层不少于4户的居民楼,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规模扩编教师队伍、幼师队伍、医护编制,扩大公共资源供给;北京市范围内农业用地、集体用地一律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北京没必要保留农业了。北京治理思路就是多修路、多盖楼、扩编公立医疗教育系统、把买房作为落户唯一的标准、不再对城市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做任何限制。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9-09-09
回 中山散人 的帖子
中山散人:可比性太差,日本岛国,面积狭小。
中国面积NO3,应该与香港比较。当然新加坡更合适。 (2019-09-07 19:59) 

你看那了?比的是城市不是國家。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9-09-09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日本地铁也有人挤人的时期。为了避免把女乘客挤流产或挤怀孕,专门有女性车厢。再说日本妇女结婚后一般不工作,也会减少一大部分通勤人口
 (2019-09-08 21:38) 

重点不是到底谁更人挤人(日本通勤地狱年代的黑历史各种动漫作品也都有提及)

重点是国内通过操纵统计数据,用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去比人家“地铁公司”的运营里程,然后沾沾自喜瞎jb宣传

盲目地下化,拒绝国铁参与市郊运输

地下线是高架线至少两三倍的成本,是地面线五六倍的成本,国内地铁搞出来的结果还不到人家一半的运力,由于盲目地下化基本没办法扩编,还都是站站乐慢的要死

这种搞法贻害无穷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9-09-09
回 leexiaoqi 的帖子
leexiaoqi:重点不是到底谁更人挤人(日本通勤地狱年代的黑历史各种动漫作品也都有提及)
重点是国内通过操纵统计数据,用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去比人家“地铁公司”的运营里程,然后沾沾自喜瞎jb宣传
....... (2019-09-09 13:45)

这是体制问题

全国一盘棋,发改委出规划。

发改委给中央建议,要推广地铁,体现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新气象。

中央一个命令下来,各方面都要一起动起来。
大家都要上项目、争经费、出政绩。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形势一片大好。
中央领导开心就好。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9-09-09
交通规划,国内头号权威大学是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周围一圈,都是上海市的各种规划设计单位,一个个大院大楼。

但同济大学自己内部的规划,却跟农村一样。
共产主义精神充分体现,只顾别人不顾自己。

前几年媒体突然关注城市下雨看海问题。

上海电视台也蹭热点,找到同济大学采访。
大学出来的专家说,这方面历史欠账很多,比如地下管网资料就还很欠缺,搞不清楚地下状况。

小记者不知轻重,跟着问道“那同济大学的地下管网资料应该很齐全吧?“。
结果专家说”我们也不齐全。“

专家和记者,显然政治素质都不够过硬,不该问的问题乱问,不该说的话也乱讲。
电视台竟然还播出了。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9-09-09
北京六环总长度大概是200km,环内面积大概是250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只占一半,达到东京规模,意味着不仅把六环以内全部填满,还要突破六环,这是和北京城市总规截然相反的.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9-09-09
回 当代列宁 的帖子
当代列宁:北京规划完全是糊涂账,本质问题还是迷信规划,以为指令性的规划可以管一百年。。动不动就规定好首都应该有多少人口,然後就尽一切办法故意赶人走,让群众不方便。但同时又把一切高端产业、大企业总部、经济资源往首都倾斜,越是赶人走北京户口含金量越是高。规划缺乏人性,越是以 .. (2019-09-09 01:21) 

北京六环总长度大概是200km,环内面积大概是250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只占一半,达到东京规模,意味着不仅把六环以内全部填满,还要突破六环,这是和北京城市总规截然相反的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9-09-09
回 leexiaoqi 的帖子
leexiaoqi:重点不是到底谁更人挤人(日本通勤地狱年代的黑历史各种动漫作品也都有提及)
重点是国内通过操纵统计数据,用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去比人家“地铁公司”的运营里程,然后沾沾自喜瞎jb宣传
....... (2019-09-09 13:45) 

郑开/武汉周边那一圈通勤性质的城际铁路效果都不怎么好,京北的怀柔、密云、平谷、延庆还没有开封、咸宁人多。当然随着京沈、京呼高铁,京北的几个县城都可以和北京高铁通勤。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9-09-09
未来沪苏锡常的地铁可以以无缝对接,从而形成一个比东京都更大的超大型城市区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9-09-10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郑开/武汉周边那一圈通勤性质的城际铁路效果都不怎么好,京北的怀柔、密云、平谷、延庆还没有开封、咸宁人多。当然随着京沈、京呼高铁,京北的几个县城都可以和北京高铁通勤。 (2019-09-09 16:05) 

国铁某些可供通勤的线路,宁可空着,也不做调整

更别说国铁和地铁换乘不便,以及国铁运载量有限等问题了

日本的“国铁”对能够掏六个钱包的社畜,多少还是友善的,比如四线化建设,比如直通运营

我国国铁是煤列城中过,高铁郊区坐,通勤功能还得遥遥无期地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