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厦门日报》记者从同安区农林局获悉,同安区农垦国有农场重点改革任务取得了重要进展:同安区农林局、新民镇和凤南农场、莲花镇和白沙仑农场签订了三方移交协议。协议正式明确了将白沙仑农场和凤南农场所承担的办社会职能完全剥离,分别一次性移交至莲花镇和新民镇,从而改变了原来“政企不分”的体制,进一步明晰农垦国有资产权属关系。
最大的变化是,
原有凤南农场场部4个作业区纳入社区管理,配套新成立凤南社区居委会,与凤南农场原本管辖的土楼村、后坂村、新塘村、南山村一起划归新民镇政府管理。
原有白沙仑农场所辖的7个自然村纳入社区管理,新成立白沙仑社区居委会,由莲花镇政府管理。 同安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安的两个农场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特殊产物。国营厦门市凤南农场于1960年7月创办,在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营农场的体制逐渐落后于时代,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瓶颈。农场名为国企,却承担了许多镇一级政府应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同时由于农场体量不大,干部管理人员有限,但社会管理事务多,往往一人身兼多职,不仅影响了社会事务管理效率,更极大地阻碍了农场农业经济发展。
因此,破解国营农场僵化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让农场“轻装上阵”,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成为各方共识。同安区将农垦国有农场改革工作纳入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并专门成立了同安区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根据上级部署,将凤南农场、白沙仑农场两个国有农场承担的属于政府职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划转。
同安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推进农场发展,同安区下一步将不断加强国有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大力发展“一场一品”、“一场一业”,建设美丽农场。(厦门日报 记者 卢漳华 通讯员 韩超,同安区政府网)编辑:陈志华
全面启动凤南、白沙仑国有农场改革工作。出台《同安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农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厦同委【2018】24号)和《厦门市同安区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厦同委办【2018】29号)两份文件;将办社会职能一次从农场划转给相邻镇政府,不再采取“内部分开,管办分离”的方式。两个农场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安区政府发文设立凤南农场凤南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白沙仑农场白沙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两个农场均向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发证,其中,白沙仑农场申请28宗(17宗林用地,11宗农用地);凤南农场申请17宗(15宗林用地,2宗农用地),15宗林用地已拿证,总共0.716738万亩(凤南农场任务目标0.770995万亩,占比92.96%)。
2019年5月30日上午,同安区竹坝华侨经济开发区侨安社区及竹坝社区居民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自此,竹坝开发区村民也拥有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共建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接下来,竹坝开发区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两个社区工作开展和成效,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辖区安定稳定,筑牢片区乡村振兴基础。
完善基础组织 推动社区治理
上午9时,在竹坝村民的见证下,侨安社区及竹坝社区居民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竹坝开发区首次实现社区自治。
“党建红加侨安金”的主色调,使侨安社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南洋风味,风格独特。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竹坝开发区(竹坝华侨农场)便是国家安置归难侨的基地之一。据统计,截至2019年,竹坝开发区辖区归侨及侨眷数量超1200名,多数居住于侨安社区。目前,该社区共有常住人口1395人,两委成员7人,党员数80人。
作为以归侨为主体的社区,侨安社区的工作重点将紧紧围绕侨民,因此,党建带动侨建成为侨安社区的主打品牌。“侨安社区的成立就是给村民提供一个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侨安社区主任许春梅表示,“接下去我们社区将以党建带动侨建,有序开展一系列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带动归侨转产增收,让侨民更好地感受社区氛围,一起建设更好的社区。”
除了组建侨安社区、竹坝社区两个社区居委会,竹坝开发区还结合归侨侨眷众多、人口组成多元的特点,积极引入厦门市沁心泉社工中心等专业社工组织,着力发展专业社工服务,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动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强化社区自治。
加快项目推动 促进产业兴旺
“希望这两个社区按照区有关部门的要求,高标准为我们侨民、村民服务,希望他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能够带领侨民、村民,在人居环境的改善,产业的振兴,村民的富裕等多方面起到引领作用。”竹坝开发区副主任林明桐深切盼望。
2018年,竹坝开发区成为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村和农村人居环境试点示范村,乡村振兴工作如火如荼开展。
为此,竹坝开发区将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中心任务狠抓落实,成立专项工作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明确事项,积极与国贸集团协作,推进现代农业休闲文旅体验基地建设,凝心聚力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走进竹坝,统一改造的坡屋顶,彩色沥青跑道,充满南洋风情的街景……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竹坝面貌焕然一新,当前,竹坝开发区已完成、农夫集市、旅游集散中心、南洋风情街提升改造、新村带状公园等40多个项目建设,正在开展裸房立面整治二期、人居环境提升、慢行系统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
接下来,竹坝开发区将加快推动相关产业项目的实施,促进产业兴旺,继续提升人居环境,同时着重打造南洋歌舞“一台戏”,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20-02-07 18:1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