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524阅读
  • 34回复

[市制]古代县、镇、村,现在全成市,“地级市”真的是城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0-08-03
现在中国人描述城市时,往往会出现一个Bug:地级市的称呼问题。
什么意思呢?一个县里的乡镇居民,如果要去城区,通常会说“去县城”;一个省的居民,如果要去省会城市,也可以说“去省城”;但是,如果大家是要去非省会的地级市市区,这个叫法一般会直接称呼名称,比如“去苏州”,“去青岛”…..但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去市城”的说法。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这设计一个很大的误区,绝大多数国人其实是知道这个误区的,不过仍然经常犯这个错误,甚至连权威的媒体有时候都犯这个错误:把地级市称为城市。




这是当年“三沙市”成立时的新闻,这条新闻很严谨,称呼的是“最年轻地级市”,但当时仍有不少节目和主持人称“中国又多了一座城市”。
地级市到底是城市吗?
大家首先要区分一下,城市,这是一个人文概念,本身和行政区划并没有关系,而地级市则是一级政区划,有些地方虽然没有行政建制,但毫无疑问它就是城市,比如古代的景德镇,景德镇在古代没有正式行政建制(古代基层行政到“县”为止,“镇”不是行政区划),是隶属于浮梁县的一个镇子,但它在古代实际上长期以来都是江西仅次于南昌的第二大城市;还有现在在东南沿海一些比较发达的镇,虽然建制上是镇,但实际已经是一个城市。
但是,三沙市呢?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不太好说是一个“城市”,但是它是一个地级市,有正式行政区划。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我国关于城市的行政区划“这么怪”?
这就要历史渊源了,通过刚刚的解释,大家应该明白了,“城市”本身应该是一个“点状”的概念,是一个工商业发达的人类聚集点;但是我国的“地级市”实际上是一个“片状”的行政区划,它除了主城外,还带了一堆的县,这些县除了县城往往还有不少乡镇。
其实,我国的省、地级市、县都是“片状”的行政区划,对于省和县,大部分国人早已习惯,所以说要去这些地方的中心区,都可以直接说去“省城”,去“县城”;但是省和县之间的“市”,这非常尴尬,它通常既能被理解为 “点状”,也能被理解为“片状”。
举个例子:前些时日九江受到洪灾影响很重,其主要灾区并不是城区,而是沿长江和鄱阳湖的县。但是中央电视台报道的时候,主持人往往直接说: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江西九江。这个时候,这个“九江”指的就是地级市,是共和国江西省的一个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的行政区。




但是,作为周边县的人,如果去九江这个城市,往往也会说“去九江”,这里的九江,这是特指“九江城”,是一个点状的区域。
其实就是一个字眼的问题,“市”这个字的迷惑性太重了,这个字但看就是城市嘛,所以大家往往就会把地级市当“城市”来看,相对于县和省这种单纯的行政区划,“市”很容易给人一种“城市”这种人文概念,但现实上地级市又不是城市,所以经常会出现混淆。
那么,古代人会有这个烦恼吗?
这算是问到关键了,古人还真没有今人的这种困惑。
中国自元朝以来,整体的行政区划事实上和现代也差不多,去掉乡镇一级基层行政区划外,这以上的行政区也是分三个等级:省(正式称呼一般是“布政使司”),府(或直隶州),县(或厅)等。
对于古人来说,县城,省城的称呼当然没问题;对于二级行政区的市区嘛,人家会直接说“府城”,堂堂正正。






有些电视剧写到古代城门,认为城门会写城市名,这其实是也是错的,古代城门是有自己名称的,不会在上面写“府名”或者“县名”,上图是台州古城门;写府名的地方也有,但那都是衙门,比如下图的开封府(现在是旅游景点),古人不可能因为这个就认为这个城市能代表整个府,比如今天在南昌看到江西省人民政府,不会认为南昌能代表整个江西省一样。
既然现代的地级市事实上和古代的府差不多,难道仅仅是因为把“府”字改成了“市”字,一字之差,就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吗?当然不会,事实上这不光是改一个字的原因,还有很重的历史沿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0-08-03

其实,我国古代是没有点状的行政区的,划分省、府、县的时候,都是面状行政区,那城市怎么管呢?
城市的正式行政区划,也是“县”,不过有些县比较特殊,它正好是作为政府驻地,这些县叫“附郭县”。
以九江府为例,清代九江府管理:德化,彭泽,湖口,德安,瑞昌五个县。这里面德化县特殊,它实际上是九江知府的驻地,其管理的地盘是九江城区以及一些郊区;而有些比较大的城市,城区甚至要分两个甚至三个县来管理,比如南昌的城区,就分为南昌县和新建县两个县来管。甚至首都京师都一样,分为大兴县和宛平县两个县。
我们如今看一些电视剧的时候,会听古人说什么“某某城”,比如讲包拯的时候会说“庐州城”,还有什么“广州城”等台词,但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正确,这其实完全是用今人的思维来揣摩古人,今天的我们有时会把“市”这个行政区划理解为“地级市的主城区”这一点状区,但古代人根本没这个毛病,古代人看府,完全也是理解成“片状行政区”的,就像我们看省一样,古代人可不会认为“府”就是“府城”。




【注:古代如果某个城市有自身的名称,这个城市通常都很特殊,比如著名的“长安”,唐长安城是源于隋朝的大兴城,这座城市是特意新建为首都的,所以专门有命名,唐朝易名为长安城,但是,如果按照行政区划来说,“长安”并不是府名,而属于京兆府,附郭县是长安县和万年县。】
这里举广州的例子:清代广州是可以和外国人通商的,外国人问广东本地人“这城市叫什么名字?”这算是把广东人问住了,当地人从来没考虑过“城市名称”这个问题,通常是叫“省城”的,当地人绝不会以为这个城市的名称叫“广州”,因为广州是府。
至今,粤语地方文化都习惯把广州简称为“省”,比如著名的“省港大罢工”,这个“省”指的就是广州而不是广东。
所以说,古代中国人是并没有 “点状行政区”的意识的。
这个局面到民国才结束, 民国初期县搞了“废府存县”,把府给废了,同时引用西方的区划,在一些工商业发达的地方引入“市制”,一般是借用府名,1921年,广州市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市”。
这个时候的“市”和如今的“市”不一样,属于狭义的“市”,基本就管理市区以及连带的一点郊区,属于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点状行政区”。






【注:“市”通常是把之前“附郭县”的城区抠出来成立的,而“附郭县”本身并没有被废除,这也是今天中国频繁出现“县市重名”现象的原因之一,比如民国九江建市后,九江县(原德化县,后因和福建德化县重名而改名)还在,不过县政府从九江城迁徙到了沙河镇。】
所以,当时中国实际存在一种“县市分离”的现象,一些比较发达的地方设立点状的“市”,但大部分行政区还是县,市本身并不管理县,当然因为中国的国情,省和县之间是需要一个联络的机构的,这个就很麻烦,有时候叫“专区”,有时候叫“行署”。
理论上,这“专区”什么的并不是行政区划,只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但按照中国国情,这种机构久了之后就会“脱虚向实”,成为事实上的二级政区,民国初期的“废府存县”造成了这么一种不伦不类的现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0-08-03






注:中国最初的“省制”,元朝的行省也是这么来的,“行省”本身并不是行政区划,而是中央政府(中书省)在地方上的派出机关(理解为分部吧),但时间长了之后,由于长期管理一片的地方事务,这事实上就成了行政区,脱虚向实。


建国之后,基本也是沿用了民国的行政区划等级,这一点大家小学的社会课本肯定都学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自治县,自治州)——乡(乡、民族乡、镇)三级的(当然,也规定了特殊情况能设置特别行政区)。
估计不少朋友都有困惑:不对呀,怎么是三级呢?应该是省——地级市——县——乡四个级别才对啊
这其实就是一个大Bug,省和县并不用多解释,这个“乡”这种基层行政区是建国之后新有的,此时中国毕竟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组织能力、对基层的掌握能力大大加强,封建时代“皇权不下县”这种情况得到根本解决,所以加了这一级行政区。
但是省和县之间的这个行政区划,虽然因为受民国影响没写入宪法,但能行得通吗?当然行不通!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省直接管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县,行政效率太低了,所以这之间一定要有一个衔接。民国初期的“废府存县”确实有些失策但民国时期又没有改正,而是改用派出机构来衔接,建国后也沿用这个习惯,于是就有了“地区”这么一个机构
理论上来说,地区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它是派出机构,“地区”没有人大,它直接向省政府负责,它里面所监察的一片地方即有县又有市,于是80年代的地图竟然出现一个地名写三次的奇特景象。


比如这幅老的江西地区,大家看看上面的九江,出现了三次,这里面红字九江表示的是“九江地区”,红色圆圈那个九江指的是九江市,而旁边的九江指的则是九江县。
这个时候,县是县,市是市,但是经过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建设,中国的经济变得很有活力,地区经济通常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城市发展的,城市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大大加强,于是中央政府决定改革地区体制,尝试让市管理县,1983年在经济发达的江苏首次实验。
其实,让市管县之前也有过实验,1954年颁行的《宪法》中有“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的行政区划条文;
1959年9月17日,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对市管县体制作出了法律上的规定,直接推动了市管县体制的发展。但后来因特殊原因被取消。80年代的这次,才搞成功了


注:这种县是县,市是市的情况之前在台湾省也有,抗战胜利收复台湾后,台湾沿用了民国时期大陆一套行政区,1945年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分设8县(台北县、新竹县、台中县、台南县、高雄县、花莲县、台东县、澎湖县)、9个省辖市(基隆市、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彰化市、嘉义市、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市)与2个县辖市(宜兰市、花莲市),可以看到,既有台北县,台中县等,也有台北市,台中市等。
于是,“地区”被取消,“地级市”出现了,这被称为“地市合并”。
现在,除了新疆、西藏等极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都改成了地级市。
理论上来说,“地级市”并不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正式行政区划,不过,我国宪法有一个“较大的市”的概念,现行的宪法规定国务院行使批准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职权,较大的市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区、县。






新疆仍然有塔城、阿克苏、和田等地区
这个“较大的市”,其实早在1954年的第一部宪法中就有了,算是稍微弥补了一点省县之间缺乏中间环节的漏洞。
但司法解释很模糊,到八十年代一般认为,这包括十八个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二十七个省会和首府城市,以及四个经济特区城市,共四十九个城市。
不过现在,事实上全国绝大多数地级市都已经管县了。直到今天,如果依据宪法,我国的“地级市”仍然不是行政区划,只能理解成“中心城市帮助省政府管理周边的县”。
而且,因为解释模糊,有些地方有一些很特殊的行政区,比如湖北的“仙桃、天门、潜江”三个市;还有东莞、中山这种“直筒子市”等。
所以,我国的市管县仅仅才几十年历史,而且如果真较真从法律上解释,“地级市”本就有些不伦不类,称呼“省城”、“县城”可以,但称呼“市城”,总是有些怪,因为“地级市”和“地区”一样,并不是行政区,而且如果根据规定,市和县实际是平级的。



来源:国史拾遗
作者:云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0-08-03
历史实践表明,封建农业时代,皇权不下县,最适合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家的行政区划还是“三级制”。
明清时期,逐渐变为了“省——府——县”(名称不一定叫这个,但大体是这样的),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当然,现代工业社会,政权可以延伸到基层,多了“乡(镇)”这一个建制,成了四级建制,但把这个基层建制去掉,在现在通常就是“省——地级市——县”(其实理论上是省——县——乡三级,但现实中我们知道,通常地级市这一级不能去掉)。






有些地区的行政区划就很特殊
当然,先还是说清楚,咱们 “地级市”其实并不是某个城市,而是一个级别的建制,通常是一个比较大的城市(地级市市区)和很多小城市(县城,县级市市区)以及周围乡镇合起来的一个建制,这和古代的“府”颇为相似。
当然,也有不同,就是现代随着城市化扩张,一个地级市通常主城区是有碾压性优势的,县级市和县城相比要差很远。
但古代呢?古代的府城,有的可能和县城的规模相差不大,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甚至还不如下面的县。
比如:常州府无锡县,就不输常州府城(武进县),所以后来无锡分离出来了,和常州平起平坐、汉阳县汉口镇,繁华程度不仅超过了汉阳县,甚至超过了省府武昌,成为事实上的华中第一大都会!但建制上,汉口长期就只是一个镇的建制,连县都不是。






现在中国300多个地级以上行政单位,其实就有些像300多州府
现在的地级市,有点像之前封建时代的“府”或者更早的“郡”,那很多现在的城市市区,就是之前的府城(附郭县)。
但是也有些例外,有些地方,府城降级成了县,而之前的县呢,则逆袭成了主城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0-08-03
一,景德镇,景德镇现在不是一个镇,而是地级市,虽然比较小,是江西“四小市”之一,这里在古代行政级别非常卑微,它属于饶州府浮梁县,而且它还是不是浮梁县城。但从古代开始,景德镇的经济就非常发达(毕竟这里太特殊,是天下制瓷中心),景德镇鼎盛时期人口竟然达到二十五万!






这是什么水平?以古代的条件,省城南昌其实人口就差不多这个规模,九江、赣州等府城人口连五万都没有。
省府南昌一直到民国建市了,人口也不到三十万。所以,景德镇事实上城区规模远超浮梁县城和饶州府城,后来景德镇地位提高,浮梁县的行政中心就搬到了景德镇,再后来景德镇更是单独成市,现在的景德镇,成了地级,而浮梁县和饶州原府城(鄱阳县)呢?全是县级别。


第二,上海上海现在是中国第一大都市,级别是“省”级的,但它一开始也只是县,隶属于松江府。
松江府是著名的“江南七府”(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后来一般把江宁府也加上,号“江南八府”)之一,也是属于天下最富庶的那一档州府,其府城松江城,在明清时期曾经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而上海呢?上海属于松江管理的一个县,长期不如松江。










原先是松江府管上海县,现在变成了上海市管松江区
但是,鸦片战争之后,洋人势力渗透进了上海,上海渐渐成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太平天国运动中,松江城受到重创,而上海因为有洋人保护,相对没有受战火荼毒,这又加剧了这一过程。
于是,民国建立后,原有行政区划作废,之后新的行政区划中上海,当之无愧成了中心,而松江则成了上海卫星城一样的存在,成了上海的一个郊区。


第三石家庄,这个城市的“升级”应该是最大的:由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直接升级为省会级大都市。
石家庄本来是属于正定府正定县(正定县为附郭县,也就是府城)的一个村子,20世纪初期,石家庄村只有93户人家,578人,面积约0.1平方公里。毫无出彩之处,从正常我的眼光来看,也没有任何发家的可能。
正定县则是华北平原最著名的州府之一,所谓“花花真定府(正定本来叫真定,后因避雍正皇帝胤禛名讳改正定),锦绣太原城”,但后来修了铁路,石家庄成为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的交汇点,一跃成为交通重地。








之后,这里自然发展成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成为这一片的中心,后来甚至还当了河北省会。
于是,河北这么一个历史极为悠久,有着邯郸、保定、真定、大名等无数古城的省份,其省会的名称听起来则很别扭。
其实,由府城降级为县级行政区划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江西鄱阳、樟树、星子、南城;甘肃陇西等,后均因为地方政治经济的变迁失去了府城的身份而“降级”。
有意思的是,由于传统影响,有些地方对新的老大认同感还真不太高,比如江西鄱阳,和上饶的联系就相当薄弱。
而升级的城市呢?除了上面3个,还有2个很著名,就是香港和深圳。



来源:国史拾遗
作者:云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0-08-03
      一个没有常识的自媒体发这种外行的内容也就算了,楼主你都"十堰"了还为这个问题较真?
      我们平时听到的"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的"纽约"是城市吗?请对比回答! (近现代市制是从欧美传进来的,还真不是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的州府郡县制)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0-08-03
为了辩驳而辩驳,毫无营养的论证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0-08-03
回 假平凹 的帖子
假平凹:[图片]
....... (2020-08-03 19:46)

国民党一去台湾,就把地图搞得坑坑洞洞的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0-08-04
好多天以前已经看过了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0-08-04
地级市,实质上就是中国二级行政区,省以下、县以上的行政区。如此而已。跟历史上的州、府基本相当。只不过,州、府下面全是县,而现代社会为了适应城市化的需要,把附郭县、近郭县改成了区。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问酒家何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0-08-04
楼上,这是1945年光复台湾的临时区划设置,这些县就是日本伪设的州;1950年就调整恢复成了5市16县。

台北县恢复为台北县(原台北府淡水县+基隆厅,原府城改置台北市,基隆厅城改置基隆市)、宜兰县(原属台北府)
新竹县恢复为桃园县(原台北府南雅厅改置)、新竹县(原属台北府)、苗栗县(原属台湾府)
台中县恢复为台中县(原台湾府台湾县,原府城改置台中市)、彰化县(原属台湾府)、南投县(原台湾府埔里社厅改置)
台南县恢复为台南县(原台南府安平县,原府城改置台南市)、嘉义县(原属台南府)、云林县(原属台湾府)
高雄县恢复为高雄县(原台南府凤山县,原打狗港改置高雄市)、屏东县(原台南府恒春县改置)

台东县(原台东直隶州州辖地及卑南县合置)、花莲县(原花莲港厅)、澎湖县(原澎湖厅)

之后60、70年代,台北市、高雄市升格院辖市;80年代新竹市、嘉义市从县辖市升格为省辖市。

至于之后冻省、县市合并就没说是了
虚省
建州
分大县合小县
乡镇市自治
市分二等:县辖市、州辖市
首都设中央直辖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0-08-05
说到底,还是面状的地区和点状的城市,之间称谓的矛盾。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0-08-05
就算地域型政区和城市型政区重名,也比现在的市强一百倍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20-08-05
地级市≈地区+驻地县级市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20-08-05
城里永远指老城墙内及其外附属区域。
新城区用这个词总是别扭。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20-08-14
其实有个方法可以判断官方定义的城市及其边界,就是看《XXX城市(乡)总体规划》这类规划文件,基本都会把单一城市的范围标注的很清楚。

从这些文件来看,除了京津沪和少数地级市以外,重庆市和绝大多数地级市都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主城区只是诸多城市中的一个。此外绝大多数县城都被定义为城市,无论是否是县级市。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20-08-27
也许就没必要叫市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20-08-27
地级市的确不是一个宪法词汇,只是一个行政词汇。
但行政区划通名并不是只能使用宪法词汇,而排斥一切其他行政词汇。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20-08-27
民国也有设市后,县更名的。

如太原市设立后,太原县更名为晋源县。昆明市设立后,昆明县更名为谷昌县。贵阳市设立后,贵阳县更名为贵筑县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20-08-27
市,還是應該嚴格限制在縣一級

現有的地級市,就改為府郡制吧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20-08-27
回 炎黄剑 的帖子
炎黄剑:楼上,这是1945年光复台湾的临时区划设置,这些县就是日本伪设的州;1950年就调整恢复成了5市16县。
台北县恢复为台北县(原台北府淡水县+基隆厅,原府城改置台北市,基隆厅城改置基隆市)、宜兰县(原属台北府)
新竹县恢复为桃园县(原台北府南雅厅改置)、新竹县(原属台北府 .. (2020-08-04 13:00) 

日本在台湾设立的行政区划不应该用“伪”字,台湾当初市合法划归日本管辖的,是日本帝国的合法领土和行政区划。日本(伪满洲国)在大陆设立的行政区划才能用伪,因为那是不被中国政府承认的非法政权设立的。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20-08-31
最近几年,很多人喜欢把全县人口当成县城人口,比如说某西方城市总共60万人口,和国内某县城差不多。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20-08-31
现在的地级市在形态上和古代辖县的直隶州最为类似,直隶州本部可以视作现在某地级市各区的集合。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20-09-11
回 炎黄剑 的帖子
炎黄剑:楼上,这是1945年光复台湾的临时区划设置,这些县就是日本伪设的州;1950年就调整恢复成了5市16县。
台北县恢复为台北县(原台北府淡水县+基隆厅,原府城改置台北市,基隆厅城改置基隆市)、宜兰县(原属台北府)
新竹县恢复为桃园县(原台北府南雅厅改置)、新竹县(原属台北府 .. (2020-08-04 13:00) 

后来就是把县划小了,但还是坑坑洞洞的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20-09-11
回 萧燕燕 的帖子
萧燕燕:对广东人而言,市是广域的,一块巨大的行政区域,城是某个人口集中的建成区,狭域的。所以,所有的县政府驻地,都叫城,个别重镇也叫城,省政府驻地,即叫省城。一点不难理解。
缘何你们老在纠结这个问题? (2020-08-31 00:31) 

汉字原教旨主义,哈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