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本坛有大大贴出了各省级和地市级的党委机关报,不禁让我想到多年前也曾经收集过区县一级党委机关报的情况,故特在此贴出,时隔多年,难免有些区县的机关报情况已经发生
变化,希望各位大大多批评指正。
我国区
县级办党报,第一个高潮是在大跃进时期为“指导农村生产”,后因
经济困难停办;第二个高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三个高潮是在小平同志南巡以后,这两个高潮都是各区县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经济的口号号召下,开始办党报,传达党的政策。截止2003年,区县级(包括县级市和旗,以下不重复)报纸已经取得刊号的262种,没有取得刊号的加起来有560多种,可谓蓬勃发展。
转折出现在2003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制订了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党委机关报只限于中央、省、地市三级,区县级机关报一律停办。
按照《实施细则》规定,区县级报纸在人口50万,当地GDP达100亿元,年广告收入400万以上的情况下,经过严格评估论证,可以兼并入省市党报后予以保留。当时新闻出版总署此举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出于三个理由。一是党政部门报刊散滥;二是在发行上利用职权摊派;三是加重了基层和农民的负担。
中央决定,区县级除解放前由我党创办的报纸,
民族自治县用本民族文字出版的报纸,以及35家已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能够“自食其力”的区县级报――当地
人口在50万以上,GDP在1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上,报社年广告收入在400万元以上,经严格评估论证后,由地市级党报或省级党报有偿兼并,其它262家有正式刊号的区县级党报(指国内统一刊号,不包括一部分内部刊号)全部停办。剩余被保留下来的区县党报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主管单位不再是同级党委和政府,而是改为省或地市党报,这就意味着这些报纸从党报变成区域性报纸。
自2003年7月中央下达整顿停办区县级党报的
文件后,各省、自治区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大部
分省、市,尤其是经济欠发省、市及西部地区所属的区县级党报经过半年的资产处理、人员分流等准备工作后,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停刊关门。然而,部分省份、尤其是
江苏、
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福建等沿海或发达省份的区县级党报在“风声”过去之后,变换头衔再现身,实际上是名亡实存,“帽”失身立。有的在经历短暂停办后,在班子不动、人员不动、金费不减的情况下,坚持换个报头,去掉刊号,以免费赠送的形式在出报。它们大多只把原来的XX报、XX日报改成《今日XX》、《XX时讯》、《XX新闻》。这样既没有刊号、又没批文的刊物,从身份上看无法定位。说它是非法出版物,它却是各区县党委下文认可的采编班子,对“刊物”的采编有明确要求,直接受当地区县党委主管。上级宣传、新闻出版部门除当初整顿检查、监督过后,十多年来明知有这张改头换面的类似党报的媒体存在,但从来没人过问过,像是默默承认它的存在。另外,从2004年1月开始被保留下来的区县级区域报。虽然主管单位由当地党委改地市级党报集团或省级党报集团,但这些所谓的区域报,大多不但都保留着原来的报头,党报的办报形式未变,而且无形中都受当地党委指挥、服务群体当然是本区县、新闻都以本地为主,只不过是单位的领导班子考核归属地市党报和省报党报,奖金可以不按公务员序列的限制而已。其他则完全靠市场,靠广告壮大发展,名为兼并,实际上还处在相对独立的境地,诚然,它还是一张实实在在的区县级党报。
以上就是区县级党委机关报发展的坎坷历程。之所以要介绍一下,是因为这一级的机关报身世实在是太“坎坷”,堪称“三起三落”。区县级报自“大跃进”时代产生以来就经历了“创办――停刊――复刊――停刊――再复刊――再停刊――再复刊”这样一个反复曲折的历程,每次都有各种具体原因。
[ 此帖被joins2003在2020-09-07 05:5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