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570阅读
  • 162回复

[经济]十大城市再洗牌,北方为何仅剩北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0-12-08


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成绩单已经公布,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如无意外,这个排名会成为2020年的全年排名。

相较去年,南京取代天津跻身十大城市“俱乐部”。天津创下了自晚清以来在全国城市中的最低排位,而十大城市中南方和北方9:1的比例,也创下上世纪以来的最悬殊纪录。


无怪乎有人惊呼,中国的东西差距已经变成南北差距,北方的“塌陷”成了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


笔者倒没有那么悲观。


事实上,自两宋以来,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就非常稳固,从晚清开始的南北相对平衡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历史的偶然,头部城市中南方占去绝大多数名额,不过是历史自然的回归而已。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工业经济整体上呈现北重南轻。东南沿海条件优越的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因为战备因素几无工业投资,大多数重点工业项目都分布在北方,虽然中苏交恶之后,东北一部分厂矿和资源向中西部内迁,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东北“共和国长子”的地位仍然巩固。以至于在1978年,全国经济总量前十的城市中,北方占去六席(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


但其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北方城市的相对地位就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除了京津以外,经济总量曾跻身前十的北方城市就只剩下沈阳和青岛,十大城市中的南北比例基本稳定在7:3。到了2011年,成都超越青岛,十大城市的南北比例变为8:2,直至今年,天津也将最终退出十大城市之列。


一、北方为何二度“崛起”?


自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始终未变。但在近代,中国出现了近千年来唯一一次的经济重心重新北移,而且这一轮重心北移持续了将近百年之久,从而改变了明清以来的南北经济既有格局。


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率先开埠。上海坐拥长江口地利,又在太平天国的战事中快速崛起,一跃成为东亚的金融、商业和贸易中心。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沿海开放由南及北,青岛、天津、大连快速勃兴,环渤海地区和东北,成为这一轮经济重心“北移”的主要承载者。


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在尚无航空业的年代,天津既是进入北京的交通要冲,又是协防北京的军事拱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实施“双驻地”(轮驻保定、天津)之后,天津既在事实上成为整个直隶的“省会”,又成为帝国军政体系的关键节点和北方最核心的对外开放枢纽,自然而然地成为全国仅次于上海的重要滨海都会。


青岛和大连,地处海湾,坐拥深水良港。青岛被德国占据,大连先后落入俄罗斯和日本之手,列强最看重的其实是它们可以靠泊军舰的战略价值。青岛和大连不同于上海、广州、香港,并不位于主要河流的河口,天然的经济腹地有限,这两座城市的快速近代化,主要是源于外来统治者的推动。


东北原本是满洲祖地,长期以来禁止关内居民迁入,人口稀少,经济基础薄弱。但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却“异军突起”成为全中国的经济高地。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空调的发明,全球人口普遍向低纬度地区迁徙,严寒的东北也成为人口净迁出地。但在一百多年前,东北却有着巨大的诱惑。土地肥沃,地广人稀,这对饱受人多地少之苦的关内居民而言颇具吸引力;东北平原面积就达到35万平方公里,和整个日本大致相当,但日本国土八成是山区,东北平原的面积相当于日本可耕地面积的五倍以上,因而一直受到军国主义日本的垂涎;对俄罗斯而言,中国东北也是一块“肥肉”,大连旅顺的深水良港,是俄国势力在亚太渗透的桥头堡,而中长铁路(即满洲里—绥芬河和哈尔滨—大连旅顺)也成为俄国在远东利益的生命线。


从甲午海战开始,日本、俄国及其代理人在中国东北展开了五十多年的争夺。先是日本获得占领辽东的权利,“三国干涉还辽”下未能如愿。之后俄国又占领旅大,日俄战争之后旅大权利又为日本所攫取。此后,日本、俄国(苏联)和奉系军阀在东北争斗有年,直至1931年“九一八”之后东北彻底为日本所控制。国共内战,东北成为关键胜负手。1952年,中长铁路交还给中国,1955年,苏军从旅顺口完全撤军。至此,日俄历史上在东北攫取的全部权益最终收回。


东北的近代化,既有俄、日入侵并经营的因素(典型的如大连、哈尔滨),也和奉系一度相对稳定的管治有关。特殊的政治地理环境,让东北相对关内呈现出战乱较少、政治相对稳定的特点。在整整三四十年的时间里,关内战乱频仍,东北却相对和平,加之煤、铁、黑土地之利,到1945年,东北的工农业产值,铁路、公路里程都超过关内各省之和。


1949年以后,由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东北继续成为共和国工业投资的重点。苏联援华项目在东北优先布局,进一步巩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位。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交恶,东北在国家投资中的地位才有所下降。从1898年俄国租借旅大,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整整六十多年里,东北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工业投资最多的地区。要知道,广东之所以成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不过因为其开放整体上较其他省份提前了大约十年;东北在全国领跑了六七十年,光是“吃老本”也是了不得的。


二、沿海城市的兴起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重返联合国、中美破冰、中日建交等为标志,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出现显著变化。中美苏“大三角”格局的重组,成为改革开放得以启动的国际大背景。


这其实也是中国经济重心再度南移的基础。影响中国经济的主要外部因素从俄国/苏联,变成了美国。来自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资金,以及主要通过香港这一中介流入中国内地的欧美资金,成为中国经济主要的外部水源,而西方国家和亚太地区,也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方向。


从那时起,曾经因为战备原因少有投资的广东、福建、浙江,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出现“逆转”。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全部位于广东、福建,开放相对较晚的浙江、江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个体户,杀出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的创业新路,也诞生了“温州模式”“义乌模式”“苏南模式”。就中国经济大盘而言,东三省的“定盘星”地位,逐渐被苏浙闽粤四省取代。


无论从港口条件、海岸线长度还是人口腹地来看,东北都远不如东南。在上世纪的前半叶,东南经济不如东北,其实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东北有多好,而是因为在民国长期战乱(尤其是抗战影响)和建国初期对外封闭和备战的条件下,原本应该很好的东南经济表现太差。东南实力对东北的全面超越,这并不是南方的幸运北方的落寞,而是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有着相对比较优势的南方地区,最大限度地代表全中国享受了全球化的红利,这是整个中国的幸运。


由于黄河和长江在水量、航运等方面先天条件上的巨大差距,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向并不能和长江中上游相比,郑州、西安等城市从来没有进入过全国前十。过去南北所谓的“相对均衡”,在头部城市里靠的其实就是北京、天津、青岛、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也就是说,北方城市在十大城市里能占几席,主要看东北。东北城市相对地位的倒退,最终就会反映成北方城市的“大溃败”。事实上,从1995年开始,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这四个东北城市就再也没有一个进入全国前十了。


虽然东北城市纷纷从“十强榜”上退出,但天津和青岛还是一度坐稳了前十之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获得增长红利的主要是沿海城市。只要不靠海的城市,经济表现总体都比较差,沈阳、长春、哈尔滨在退步,重庆、成都、武汉也同样在退步,苏州、无锡、宁波、佛山等沿海地区的非省会城市,一度在城市榜上表现抢眼,风头远远盖过了成都、武汉和南京。


为什么当时沿海城市明显强于内陆城市?很重要的因素在于产业结构。彼时中国,最重要的产业是钢铁、石化、纺织、轻工等,这些行业对运输成本极为敏感,因而高度依赖海运,并且很难向内地转移。(时至今日基本上这些工业仍然主要分布在沿海省份。)因此,在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的初期,内陆省份和城市普遍是吃亏的。现在已经沦为后进省份的河北,当时仅凭“以钢为纲”,就牢牢占据“十强省”的地位。


三、所谓重心“南移”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从“东西差距”逐渐变成“南北差距”,关键的转折出现在2008年以后。


如果我们不看“十强榜”而是看“十五强榜”,就能更清楚地看到所谓“南北差距”扩大的本质。


2020年相较2008年,十五强城市中在排名上退步的是广州、苏州、天津、无锡、青岛、佛山,清一色是沿海省份沿海准沿海城市(而且这六个退步的城市里也有四个是南方的)


在排名上进步的是深圳、重庆、成都、南京、武汉、宁波,除了深圳和宁波全部是非沿海高行政级别城市。2008年在十五强榜上现在跌出十五强的,是佛山,一个纯而又纯的“南方城市”,而取代佛山的位置的是长沙,南方最强的地级省会城市。所以如果不看“十强榜”改看“十五强榜”,其实2008年南北比例是12:3,现在还是12:3,并没有“十强榜”那么悬殊。


我们这就能看得很清楚了——所谓的“东西差距”变“南北差距”,实质上是人口大省(尤其是内陆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沿海城市所致(不管这个沿海城市位于南方还是北方),但是恰恰除了河南之外,所有的内陆人口大省都是南方省份,所以就显得南方很强北方很弱。


人口腹地,取代了港口条件,成为最近十年来城市竞争格局最重要的胜负手。正如我之前说过的,一个人口大省的省会,选对了主导产业,经济起飞是必然的,要是再有一两所好大学,那就更开挂了。所以在一片“北方不行了”的惊呼里,郑州稳扎稳打逆风翻盘,其实就是因为它有一个一亿人口的腹地,而它是北方唯一一个拥有如此庞大人口腹地的单极化省会。


这一变化何以发生?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二产和三产关系来看,三产的占比在提高;从二产内部来看,在钢铁、石化、纺织、家电等上一代产业之上,汽车、电子、制药等层次更高的产业占比大幅提升。


省会城市,相较于非省会城市的显著特征,就是有更庞大的第三产业部门。更多的机关,更多的省属企业和金融机构总部,更多的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它们天然地构成省会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


反观非省会城市,就业人员中上述三产从业人员的比例天然较低,而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产业工人群体占比更高,因而整体消费能力远远弱于省会。即使是深圳、苏州两个最顶级的非省会城市,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低于广州和南京。省会城市更庞大的消费基础和更丰富的福利资源,使省会城市的人口集聚能力一般都显著强于非省会城市。道理很简单,有更多的人消费,就可以有更多餐饮、零售、交通、文化娱乐从业人员的涌入。


另一方面,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使得即使是在工业这个领域,内陆省会城市的竞争力也明显增强。汽车、电子、制药等产业,生产的终端产品单价比较高,很多产品对运输时效的要求远远高于对运输成本的控制,空运、陆运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海运成为许多终端产品的主要运输方式,内陆城市的交通劣势不再存在,甚至距离欧洲更近的成都、重庆反而得到了新的物流优势。


另一方面,这些产业仍然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哪里的产业工人供给多、成本低,哪里就会成为企业的优先投资地区,内陆地区的“人口大省”就由此重塑了比较优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减少了108万,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分别增加172万和180万。城镇化率相对较低,农民工资源富集的中西部省份的省会,成为了这一波产业转移中的新赢家。


四、北方为什么不行了?


理解了这个逻辑,北方各省(主要是环渤海和东北)的经济颓势就很好解释。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城市群时代。一个不能产生头部城市的地区,发展动力就天然不足。因此,当北方城市在全国城市榜单上退步的时候,它们所在的省份也就在省份榜上逐渐滑坡。


南方和北方省份的人口规模差距非常巨大。我们来看2019年各省、自治区(27个,不含四个直辖市)常住人口,辽宁排名第14位,恰好居中。人口比辽宁多的13个省(区),只有山东、河南、河北三个北方省份,另外10个都是南方省份。而人口比辽宁少的13个省(区),只有福建、贵州、海南、西藏四个南方省份,另外9个都是北方省份。南方省份基本都在人口榜前列,北方省份基本都在人口榜后列,没有人口,谈何发展?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常住人口分别是4000万、2000万和3000万量级,充其量只能算中等省份。即使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仅缺少人口腹地这一件事,东北大城市想要扩张就是无解的。而另一方面,由于东北发展早,城镇化率水平很高,产业工人的基数就更加不足了。2019年,辽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11%,仅次于沪京津粤苏浙六个发达省市高居全国第七,黑龙江城镇化率60.9%,排在全国第十三。


城镇化率高,意味着在农村尚未转移的可以成为农民工的人口的基数少(城镇化率低,意味着可以转移到城市的潜在农民工多)。发达地区尚且可以通过吸引外省农民工来补充劳动力,东北作为人口净流出地区,这条路径也不成立。何况,由于东北人少地多土地肥沃,农民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关内,东北本地农民转型为农民工的意愿本来就低。


在这种情况下,到东北投资比起到关内城镇化率低的省份(四川、安徽、湖南、河南的城镇化率全部都是倒数前十)的省会投资,必然面临“招工难”、“招工贵”的问题,当然增量工业投资会更多集中在关内的人口大省。


当然有人又要说了,东三省是缺人,但河北和山东都是人口大省啊,为什么也不行?


我们已经提到一个趋势——随着内陆省份近年来的崛起,农民工是逐步从东部向中西部回流的,在这个大背景下东部和中西部的选择是不尽相同的。


就东部地区而言,最重要的是把核心城市周围的都市群做大做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就是最重要的两个都市群,必须让这些都市群有更多的配置全国性资源的能力,提供可以辐射全国的高端岗位,从而继续强化对全国其他区域人口的吸引力。


而就内陆省份而言,主要就是搞“强省会”,从而最大限度吸引农民工回流。


所以,河南、山东和河北三个省的命运出现了分野。


河南的解法很简单,集中力量搞郑州。上世纪末的1999年,郑州GDP还排在全国三十名开外,到2018年已经排在第十六位,距离“十五强”一箭之遥了。


山东和河北,各有各的尴尬。


先来看山东。山东是个东部发达省份,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内陆的安徽、两湖、河南和四川,因此本身就不是劳务输出大省,靠吸引农民工回流不能给山东创造太大的人口增量。青岛、烟台、济南甚至潍坊、淄博,发展整体又比较均衡,谁也没有能力把省内的人口全吸引到自己这里。那么山东就只有一条路,就是和粤、苏、浙几个发达省份正面竞争,吸引高端资源,做大高端产业,增加本省的上市公司数。


平心而论,即使是在山东经济最如日中天的时候,山东和珠三角、长三角的差距都是很显著的。依托上海、深圳乃至广州、杭州这几个节点城市,珠三角、长三角具有全国性的资源配置能力,上海、深圳有证券交易所是全国性金融中心,广州是全国性的商贸中心,这四个城市也是除了北京之外上市公司最多的四个城市,有最多的科创资源和高端就业机会,并且对周边城市形成了有效的辐射。所以,山东变成了一个“夹心层”,往上走,抢人抢不过长珠三角;往下走,跟内陆省份比强省会也比不过。


再来看河北。谈河北,就不得不谈到邻近的北京和天津。因为京津位于河北省几乎几何中心的位置,而石家庄又是一个六十年代才偶然得到省会地位的新省会(且经济总量一直低于唐山),河北几乎成了全国各省中最为尴尬的一个。


曾经,河北“以钢为纲”,从最南边的邯郸到东北方向的唐山,钢铁都是一张名片。但随着京津冀协同战略的推出,河北首先要做好京津的生态屏障,过去“傻大笨粗黑”的产业结构必须调整,但更高端的新产业又跟不上,造成了河北的阵痛。


北京虽然和上海、广州、深圳同属“一线城市”,但北京的产业结构和南方的“一线城市”大相径庭。北京是一线城市里唯一一个不重点发展工业的。2019年北京工业占GDP比重只有16%,而上海、广州都接近30%,深圳更达到39%。


由于服务业占地需求小,主要依赖人才资源,所以大城市服务业向周边城市的扩散是比较困难的,而工业生产向周边的外溢则比较容易。上海和苏州,深圳和东莞,甚至广州和佛山的“前店后厂”格局,推动了长三角、珠三角内部更均衡的发展。但由于北京本身工业规模太小,河北除了承担重资源重污染产业的搬迁,但获得的高端工业外溢整体很少,虽然也建设了不少环京的园区,但完全不能和临沪、临深区域相比。


京津冀地区的常住人口总计只有1.1亿出头,比川渝(1.2亿)、两湖(1.3亿)都要少。川渝和两湖各自只有两个全国“二十强”的城市,以京津冀当下的整体发展水平,也就差不多能容纳北京和天津两个“二十强”。雄安的未来还要留待时间去检验,就今天的河北其他城市而言,几乎没有进入全国头部的可能。


北京不仅是华北的经济中心,也是整个中国事实上的经济中心。无论是体制内的政府、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还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北京都有全国最多的岗位。然而,这些岗位外溢的空间非常小,即使外迁,也优先选择上海、深圳甚至杭宁汉蓉等其他南方城市,也很难去邻近的河北、天津,因为这些岗位对人才集聚的要求极高。


这其实让天津陷入了和山东一样的尴尬,和京沪深穗比,明显缺顶尖资源缺人才,而和汉蓉合长这些城市比,自己又不是一个真正的一省省会缺少人口吸引力。天津和青岛,这两个拥有百年辉煌的城市,当下的命运其实是相似的。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头部城市的风水轮流转,也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站在百年的尺度来看,南重北轻似乎不过是这三四十年的事;但站在千年的尺度,这就是最正常不过的历史回归。


人口就是消费力,人口就是生产力。哪里有人口增量,哪里就能在区域竞争中赢。南北城市总量排位的变化,印证的就是这个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0-12-08
天津怎么就发展不起来呢。
开源创造未来!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0-12-08
现在已经投资不过山海关了,以后会不会连淮河都过不去?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0-12-08
天津要发展,不能靠、不能等
现在天津经济排名一直下滑,天津的文化影响力也不如东北,天津的教育、科技等排名也一直下滑
只能和河北省共同发展,合并吧,分则两败,合则两利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0-12-08
转载的文章说得好!
现在:以地理为纲,梳理历史和文化的脉络。
以前:为了能查找资料,多发帖。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0-12-08
回 萨德侯爵 的帖子
萨德侯爵:现在已经投资不过山海关了,以后会不会连淮河都过不去? (2020-12-08 10:48) 

集中供暖的城市,经济活力都不太行,估计是家里太暖和了不愿意出门吧。
錞于鸢——『并省吞直』
County 县;Shire 县级市;District 市区;
Division 厅/郡;Prefecture 州;City (仅辖区的)市;
Region 大区;Province 省;Municipality 直辖市;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0-12-08


说不是南北之分,而是人口大省与小省之分

但为什么南方省份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但北方省份的面积其实普遍是比南方大的,人口少还不是因为自然条件恶劣,水热资源不足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0-12-08
回 oneman 的帖子
oneman:天津要发展,不能靠、不能等
现在天津经济排名一直下滑,天津的文化影响力也不如东北,天津的教育、科技等排名也一直下滑
只能和河北省共同发展,合并吧,分则两败,合则两利 (2020-12-08 11:08) 

那得天津主动要求和河北合并 估计天津很难办到


对于河北来说 还是跟北京一体化更好 天津即使是河北省会 也是吸河北资源 北京已经是疏散资源了
bon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0-12-08
振兴东北,导致了三亚房地产的过热..........
还是四川厉害。扶贫川西地区,带旺了成都的消费......
起码留在省内了....

先把人留住了啊....
天津大连青岛人居环境挺好的啊.....
营商环境再做好一点,城市大一点,何必去三亚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0-12-08
回 海宝梦夏 的帖子
海宝梦夏:天津怎么就发展不起来呢。 (2020-12-08 10:08) 

一个地区能否发展,主要看第一有没有足够的人才,第二是有没有好的地缘环境,天津的地缘环境是很好的啦,天子脚下,渤海重镇,但天津的人才就不行了,大批高端优秀人才都被吸到帝都去了,剩下的都是二流或三流人才,,,所以,天津发展成现在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
bon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0-12-08
回 巴郡知事 的帖子
巴郡知事:一个地区能否发展,主要看第一有没有足够的人才,第二是有没有好的地缘环境,天津的地缘环境是很好的啦,天子脚下,渤海重镇,但天津的人才就不行了,大批高端优秀人才都被吸到帝都去了,剩下的都是二流或三流人才,,,所以,天津发展成现在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 (2020-12-08 12:41) 

京津高铁开的时候,天津小兴奋了一阵子。以为可以吸收北京人才的了....
时间证明了,结果是天津被北京虹吸更厉害了......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0-12-08
回 萨德侯爵 的帖子
萨德侯爵:现在已经投资不过山海关了,以后会不会连淮河都过不去? (2020-12-08 10:48) 

沃森生物事件之后,已经说投资不出南宋。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0-12-08
东北处在煤铁结合带上,重工业不往东北投往哪里投?
再一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搬砖头真的愿意完全放开北方沿海吗?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20-12-08
东北这么好的地区,发展成现在这个样,真是太可惜了,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20-12-08
看了另一篇文章,拿前15排名比,发现南北比例依旧是12:3,但是变化的是沿海的退步和腹地的崛起。

所以,数据是有选择的展示,为佐证自己的论点服务的。

按照前15的论点,投资应该去人口大省的热点城市,而不是什么南北之辩。
錞于鸢——『并省吞直』
County 县;Shire 县级市;District 市区;
Division 厅/郡;Prefecture 州;City (仅辖区的)市;
Region 大区;Province 省;Municipality 直辖市;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20-12-08
回 sioux0507 的帖子
sioux0507:看了另一篇文章,拿前15排名比,发现南北比例依旧是12:3,但是变化的是沿海的退步和腹地的崛起。
所以,数据是有选择的展示,为佐证自己的论点服务的。
按照前15的论点,投资应该去人口大省的热点城市,而不是什么南北之辩。 (2020-12-08 18:24) 


但是人口大省,除了山东河南,其他都在南方

bon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20-12-08
回 sioux0507 的帖子
sioux0507:看了另一篇文章,拿前15排名比,发现南北比例依旧是12:3,但是变化的是沿海的退步和腹地的崛起。
所以,数据是有选择的展示,为佐证自己的论点服务的。
按照前15的论点,投资应该去人口大省的热点城市,而不是什么南北之辩。 (2020-12-08 18:24) 

前10确实局限了,前20来看其实也OK的
007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20-12-08
回 地图 的帖子
地图:东北处在煤铁结合带上,重工业不往东北投往哪里投?
再一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搬砖头真的愿意完全放开北方沿海吗? (2020-12-08 15:45) 

都搬到了唐山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20-12-08
其实所有文章都忽略了一个敏感地带,就是北方的经济颓势和落后的观念和文化有关。
欢迎大家来方言吧做客
http://tieba.baidu.com/f?kw=%B7%BD%D1%D4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20-12-09
回 萨德侯爵 的帖子
萨德侯爵:现在已经投资不过山海关了,以后会不会连淮河都过不去? (2020-12-08 10:48) 

有种说法是,投资不过南宋。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20-12-09
即便是前20,算上未来可期,北方也就北京天津青岛郑州济南西安有望稳住;其余的,暂时看不到希望。。。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20-12-09
30年河东,30年河西而已。倒退30年,你也可能问::十大城市再洗牌,南方为何仅剩上海?

这里面除了成都、重庆、武汉,剩下城市基本离海不超过300公里。而成都、重庆、武汉明显是把全省血吸干,哪管剩下一地鸡毛的典型,是恶例

北方城市对外开放,跟海外交流,就是没有南方城市方便,明摆着。要是北方北朝鲜这个大隐患解决了,你再看看。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20-12-09
回 shipsticy 的帖子
shipsticy:30年河东,30年河西而已。倒退30年,你也可能问::十大城市再洗牌,南方为何仅剩上海?
这里面除了成都、重庆、武汉,剩下城市基本离海不超过300公里。而成都、重庆、武汉明显是把全省血吸干,哪管剩下一地鸡毛的典型,是恶例。
北方城市对外开放,跟海外交流,就是没有南方城市 .. (2020-12-09 10:19) 

朝鲜解决也没用,因为朝鲜现在也是人口负增长的国家,何况还只有2000万余人口的国家。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20-12-09
回 大地的旋律 的帖子
大地的旋律:其实所有文章都忽略了一个敏感地带,就是北方的经济颓势和落后的观念和文化有关。 (2020-12-08 22:37) 

你這種說法很有迷惑性,但實際完全不對!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觀念是受經濟政策的影響的,並且再進一步反過來作用於經濟發展。
比如山西,晉商之所以有名,是由於清朝要通過他們代理軍需補給,以便征討西北。資源給到位了,晉商就崛起了。那時候誰敢說山西經濟差?
再比如天津,開埠以來國內外各種資源聚集,才造就了北方的金融業、工商業中心。那時除了上海,誰敢說自己觀念有天津超前?所以現在還有很多老天津人還沉湎於自己才是觀念最先進的幻覺中。但是建國後把各大銀行總部、高校搬離,之後靠吃老本勉強維持了一段時間,但也逐漸力不從心了。
最明顯的莫過於東北。你敢說改開前東北大工業化的人民的文化和思維比閩粵沿海的宗族思維落後嗎?還不是國家不支持了,不投入了,導致人民為了自保,趨於保守。
所以說,形勢比人強!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20-12-09
回 shipsticy 的帖子
shipsticy:30年河东,30年河西而已。倒退30年,你也可能问::十大城市再洗牌,南方为何仅剩上海?
这里面除了成都、重庆、武汉,剩下城市基本离海不超过300公里。而成都、重庆、武汉明显是把全省血吸干,哪管剩下一地鸡毛的典型,是恶例。
北方城市对外开放,跟海外交流,就是没有南方城市 .. (2020-12-09 10:19) 

很遗憾,你们看不到郑州合肥长沙西安这一类城市的强势崛起,这一批主要城市都是10年前后开始起飞的地方,相比成都重庆00年前后开始起飞的城市和武汉吃了30多年老本后靠着人口尚能跟上全国头部城市整体节奏的。
不信可以试试看,再过十年北方排里面前15的,仅剩北京郑州天津,运气好点的还多一个西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