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45阅读
  • 10回复

[户政]城市圈的人口争夺战,未来中国城市大洗牌的第三阶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0-12-31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原创数着数睡觉2020-12-28 18:56:48
中国城市群分布图

准确的说目前还没有官方定论中国到底有多少城市群,不过比较公认的是图上所示的19个城市群。如果按照发展梯队来说,粤港澳大湾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属于第一梯队的发展型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属于第二梯队的起步型城市群;虽然京津冀城市群总是与粤港澳、长三角相提并论,但是从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协同发展来说,与后两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未来可期。剩余的12各城市群属于第三梯队的萌芽型城市群
这些城市群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有一个共同点,基本都是基于强省会崛起。强省会概念是,一个省有足够多人口,同时省会是该省唯一的中心,因此城市化进程中,相当多的该省人口会把省城作为人生的第一个跳板,省会城市源源不断地有人口和资源的流入。强省会背后的实质,是对人口的争夺,谁有更多的人口流入,谁就有更多的优势。屡屡发生的各个城市抢人大战,是其延伸。
过去十几年,各城市群依靠强省会的策略,使得城镇化不断的发展突破。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程度不再是简单依靠城镇化来衡量,而是依靠城市群来衡量。就像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一样,只有融入更大的圈子,才能不断的发展。未来只有强大的城市群才能孕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而未来城市群的发展的根本就是对人口的依赖。
中国城市大洗牌的第一阶段:从之前的得政策者得天下(深圳等特区、苏州等工业园区);第二阶段:得资金者得天下(浦东、滨海等新区);未来第三阶段:得人口者得天下。城市圈的人口争夺战,这是未来中国城市大洗牌的变迁之路。
人才争夺战
  • 上海不是深圳的对手?首先会输在人口争夺战上!

四年前,深圳人大代表魏达志教授曾经说:上海不是深圳的对手。其根本就是对待人才的政策。四年来魔都也慢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即便是一直高喊2035年严守2500万人口红线的上海,也开始悄然松动。
9月23日,在放开了清华北大毕业生的落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在沪“名校”的落户,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
可以预见的是,上海对人口的请示·强势吸引力,将整体带动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这已经从深圳过去30年的实际中充分进行了印证。
  • 哈长、辽中南两个东北城市群萌芽期的困境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东三省每年净流出的人口约200万人。在过去的两年,基本每个城市群的领先城市均开始了抢人大战,只有东三省的城市仍旧无动于衷,即便沈阳出台的集聚人才“20条新政”,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
东北人口流失是个不争的事实,这让其在抢人大战中就存在先天的不足。
  • 不在强大城市圈的中小城市没有未来?

前所未有的人口结构转变给中国及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正不断丧失其最大的经济资产:人口。中国还是人口大国吗?当然,官方统计中国有13亿多人口,仍是全球人口最多国家。中国缺劳动力吗?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说,中国在绝对供求意义上暂时不缺劳动力,但如果考虑区域、行业,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逐渐严重。
不过,就是以前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所有规模的城市都能“雨露均沾”,不管你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能扩张。而进入城市群时代后,中小城市的人口增长会开始放缓,甚至会出现人口净流出,非城市群圈内的中小城市人口跟着农村人口一起向城市群大城市转移,进入大城市的中心、郊区和卫星城。全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都是这样的。
可以预见,除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大城市群以内的三、四线城市,其他中小城市难逃“收缩”的命运。以后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深处大城市群内。
  • 只抢高端人才的误区

有的城市还在自命清高的抓着非高端人才不“抢”的理念,事实是抢高端人才是“京沪”的专利,强如深圳都不敢这么做,更何况众多的省会城市。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十年将是中国人口争夺战的白热化阶段,抢人的根本就是争取更多的“年轻人”,所以需要因地施策的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河北省会石家庄实施“零门槛”落户的时候,曾经有人嘲笑石家庄,甚至认为这是在为房地产经济实施刺激政策。然而我认为石家庄的这一政策非常好符合自身的抢人政策。在京津冀这个未来最有可期的超级城市群中,未来随着北京、天津、雄安人口政策的放松,基本将会对各梯队的人才虹吸殆尽。
零门槛落户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0-12-31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只能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跟现在的社会一样,有钱越有钱,没钱越没钱!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1-01
这图政治不正确啊,中共自己都已经不把台湾规划在内,

怎么说也得圈一下海东城市群,或者海东海西圈在一起弄个海峡城市群。。。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01-01
回 轨道部 的帖子
轨道部:这图政治不正确啊,中共自己都已经不把台湾规划在内,
怎么说也得圈一下海东城市群,或者海东海西圈在一起弄个海峡城市群。。。 (2021-01-01 01:09) 

海东城市群 (台北~高雄)
这个可以有
和海西城市群 (福州~漳州) 相对应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1-01-01
长春真的不如无锡地级市!哈尔滨不如常州!沈阳不如苏州!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三级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和套改工作。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1-01-01
争夺人口白日化了,争夺剩下的可办移民移出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1-01-01
广西5000万人口,2/3集中在桂东南,与其徒有虚表的北部湾城市群不如实实在在的桂东南城市群。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bon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1-01-01
除了一二线,其实三线也有在夯实
但去到四五线,能得到的资源确实就比较少的了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1-01-02
回 我等天子 的帖子
我等天子:广西5000万人口,2/3集中在桂东南,与其徒有虚表的北部湾城市群不如实实在在的桂东南城市群。 (2021-01-01 14:17) 

照你这么说安徽人口集中在皖北,山东人口在西部,干嘛发展沿江沿海城市群,应该建立皖北豫东鲁西城市群
bon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1-01-03
回 萧燕燕 的帖子
萧燕燕:一线坐稳,二线多是省会城市或是城市群里的二三哥,也能坐稳下来,三线竞争白热化,人才被一二线吸空吸净,有一个吸一个,在相当长时期内,三线是最不稳定的城市。反倒四线五线,前途可见,长不太死不了,没有未来。县城必然沦落成农业人口的卫生教育基地,以服务当地农业人口为 .. (2021-01-02 12:55) 

无论柳桂,还是汕湛,这样的三线地方,其实都有在防止崩塌,加强地区核心的。
这些地方必须夯实的,不然怎么输送人才去一二线....
而县域比较不会有什么大的基建投入的了...
看省里还有自身经济的了,有也是扶贫开发类的居多。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1-01-03
回 bon 的帖子
bon:无论柳桂,还是汕湛,这样的三线地方,其实都有在防止崩塌,加强地区核心的。
这些地方必须夯实的,不然怎么输送人才去一二线....
而县域比较不会有什么大的基建投入的了...
看省里还有自身经济的了,有也是扶贫开发类的居多。 (2021-01-03 14:10) 

人才是一个歧义的定义。
目前所以说的人才指对经济起到稳住的群体,基本是高文凭和国际观念类。

而人才的准确定义是对经济建设起到正面作用的群体,包括了稳住经济和生产经济两大方面。

所谓生产经济者就是指之外的劳动者,不管从事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它的俗语就是愿意劳动的都是人才,与文凭并无太大关系。

比如某些人强行上大学导致毕业负债巨款从而转向传销诈骗行业,这就不能算人才了,对社会起到负面经济建设,本质是破坏生产或寄生在经济体系中。再看一个小学没毕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他就是人才,对粮食稳定起到微妙作用。比如武汉肺炎,如果不是那些在家有种菜的农民,就不可能出现撑到现在,是因为柴米油盐肉菜必然会骚乱的,可见农民起到维稳作用巨大,是不折不扣的人才。

深圳是中国最大的农民工城市,或者说深圳是中国最大的人才聚集地,这使得深圳经济增增增的往上长,人均经济比上海还要高,上海是什么?老牌高校高地高文凭群体挤挤。前面说了高文凭正面经济作用是稳固而不是增长,这才解释通先有上海后有深圳的城市屹立格局。

如果存在哪个城市看不起农民工或对农民工设卡的,那么这样的城市没救了。比如大连09年出台了居住证制度,而该制度的用途是保障外来群体合法权益的,到了大连成了勒索外来群体的合法依据,这么大的动静导致外来人口减少,直接影响大连经济增长,十年下来大连在大城市中还有立足之地吗?地位一次又一次刷毁三观,两次振兴东北都救不了大连,典型的不知道经济是什么的城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