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大日本帝国”除了“内地”(现在的日本国全境)以外,还有五个“外地”,即朝鲜半岛、台湾、桦太(1943年被编入“内地”)、南洋群岛、关东州。
在这五个“外地”里面,桦太和南洋群岛的
行政区划架构和日本本土差不多,因为这两个区域开发程度较低,
人口较少,便于日本本土人移民。
而台湾、朝鲜半岛、关东州的
行政区划架构就是直接继承了当地传统的区划架构,但是和日本本土的也能对应上。
先讲台湾。1895年大清帝国在甲午海战失败后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奉送给日本,随后日本政府设置了“台湾总督府”对台湾进行管辖。台湾总督府驻地位于台北州台北市。
日本殖民时代后期的区划架构大致是:州、厅(二者平级)-市、郡、支厅(三者平级)-街、庄、蕃地(只有郡和支厅下面有这个,三者平级)。
1945年日本势力离开台湾时,当地有五个州(台北、台中、台南、新竹、高雄)和三个厅(花莲港、台东、澎湖),每个州、厅下面分为市、郡。澎湖厅是个例外,它下面分了两个支厅,和郡平级。1945年,台湾境内存在11个市、51个郡、2个支厅。
市下面没有次级行政区划了,而郡下面有街、庄、蕃地三种次级区划。
一般来说郡、支厅的行政中心驻地叫街,其他的叫庄。当然有些郡的行政中心不设“街”,直接是“庄”。原住民聚居区(主要分布于中央山脉)设置为“蕃地”,由郡役所直辖。
现在台湾的乡镇级行政区大多都是直接继承自日本殖民时代的街、庄、蕃地,只是有些街、庄在光复之后被改了名字。现在的台湾也有一些新设的乡镇,但是数量不多。
再讲朝鲜。日属朝鲜的行政区划架构大致是:道-府、郡(二者平级)-邑、面(只有郡下面有,二者平级)
日本在1910年和大韩帝国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以后,设置了“朝鲜总督府”管辖朝鲜半岛。朝鲜总督府的驻地位于京畿道京城府,即现今的韩国首尔特别市。
行政区划上直接继承了大韩帝国的“十三道制”,把朝鲜半岛全境划为13个道。朝鲜半岛南北分治后,北方占据了5.5个(江原道算半个),南方占据了7.5个。
道下面分为府、郡,府就是一些较大的
城市,和日本本土的“市”相当。1945年日本势力离开朝鲜的时候,全朝鲜有22个府和218个郡。
府下面没有次级区划,郡下面有邑、面。一般来说郡的行政中心叫邑,别的叫面。
现在韩国的行政区划大体继承了日属时代的区划,朝鲜就不是了。朝鲜政府在1952年对其境内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大
规模重构,基本上把日属时代的区划改得面目全非了。
再讲关东州。关东州的辖境等于今天的
中国辽宁省大连市部分地区(普兰店以南),网络上关于关东州下面的区划划分资料较少。
据我了解,1945年日本结束殖民大连时,关东州下面分成了两个市(大连、旅顺)和四个民政署辖区(旅顺、金州、普兰店、貔子窝)。
大连市下面有118个区,旅顺市下面有14个町。四个民政署辖区下面的次级区划叫“会”,和日本本土的村差不多。
接下来讲桦太。桦太相当于库页岛(现今之俄罗斯萨哈林州)在北纬50度以南的部分,是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获胜之后,俄罗斯帝国被迫奉送给日本的。日本政府在当地的行政机关叫“桦太厅”,驻地为丰原支厅丰原市,即现在的俄罗斯南萨哈林斯克。1943年日本政府把桦太编入“内地”了,和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基本没区别了。
桦太的行政区划架构和日本本土差不多,是:支厅-市、郡-町、村(只有郡下面有这个)
1945年,桦太下面有四个支厅(丰原、惠须取、敷香、真冈),支厅下面分为市和郡。整个桦太只有一个市,即丰原市。另外有10个郡。
郡下面是町、村,1945年的桦太一共有12个町和29个村。
现在日本出版的世界
地图里面把南库页岛画成空白,即“无主区域”,对当地的
地名也是日式汉字地名和俄语音译的片假名一起标注。好像日本给北库页岛一些地方也起了日式汉字地名。
最后讲南洋群岛。日本是在一战结束后从德国手里拿到的南洋群岛管辖权,在当地设置的行政机构叫“南洋厅”,驻地为帕劳支厅的科罗尔。南洋厅的管辖范围等于现在的帕劳、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北马里亚纳群岛。
因为南洋厅的管辖范围全是小海岛,所以只设置了支厅这一种次级区划。南洋厅下面有六个支厅,分别叫帕劳支厅、塞班支厅(今属北马里亚纳群岛)、雅浦支厅、波纳佩支厅、楚克支厅(以上三个支厅今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贾鲁伊特支厅(今属马绍尔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