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70阅读
  • 4回复

[浙江]衢州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总体方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1-07-04
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衢州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总体方案的通知
衢政发〔2021〕1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现将《衢州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衢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6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衢州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总体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整合提升全省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委发〔2020〕20号)和《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委办发〔2020〕25号)精神,积极推进开发区(园区)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更加充分地发挥我市产业特色和开发区(园区)体制机制新优势,加快形成功能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集约高效、产城深度融合、特色错位竞争的开发区(园区)发展格局,为我市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习近平同志赋予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和对衢州提出的“八个嘱托”,按照“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开放创新水平,提升产城融合水平,淘汰撤销一批,转型提升一批,整合优化一批,建设打造一批”的要求,坚持一切有利于改革发展,一切有利于形成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一切有利于整合融合聚合和合的原则,整合空间规划、改革管理体制、理顺机构职能、重组人员队伍、优化激励机制、焕发生机活力,推进开放创新和科技创新,真正为平台赋能,为衢州新一轮发展奠基。

(二)主要目标。依托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园区),按照牌子就高、政策叠加、范围适当的原则,保留原有国家级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牌子不变。推进全市开发区(园区)实质性整合,管理机构缩减60%以上,管理人员数量逐步缩减30%。市区整合形成衢州智造新城(以下简称智造新城)、浙江衢州智慧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智慧新城)2个开发区(园区),龙游县、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等4个县(市)各整合形成1个开发区(园区),全市“2+4”平台全部进入省高质量骨干平台,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园区在全国年度考评中实现争先进位,充分释放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效应,打造数字经济、美丽经济、高端电子新材料等一批科技创新高地。

——2023年前,智造新城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大关,确保进入全省20个高能级战略平台(力争2022年完成),智慧新城确保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

——2025年前,全市开发区(园区)形成以高能级战略平台为引领、高质量骨干平台为支撑、若干特色化基础平台为补充的高水平现代化平台体系。

(三)基本原则。

——有利于推进集中连片整合。实质性整合全市不同开发主体,形成空间相对集中连片“一个平台”、管理运行独立权威“一个主体”、集中统筹协同高效“一套班子”,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政策、统一管理。按照“权责利一致”原则,兼顾好各整合主体利益,发挥好新平台与属地政府双方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育主导产业和现代产业集群。按照现代产业集群理念,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隐形冠军和单打冠军企业,持续提升平台产出效率,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建成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生态链“多链融合”,全领域推进数字化赋能,全要素鼓励创新创业,全方位深化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前沿政策措施和创新试点项目在新平台先行先试,不断增强平台创新活力,加快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和优质资源,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构建新型产业创新生态。

——有利于机构精简高效运行。合理厘定平台管理机构职能。按照“区内事区内结”的要求,经济管理职能充分授权,依法可采用委托审批、见章跟章、管辖授权、派出人员或派出机构等方式进行。最大限度剥离平台社会管理职能,让平台轻装上阵。公共服务职能根据实际情况,精准理清厘定。同步理顺与平台相配套的国有企业关系,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整合,确保权责对等、灵活高效。推行“党工委(管委会)+”体制,实行开发区(园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一肩挑”,按照大部制、扁平化管理要求,精简机构设置,探索全员聘用制、末位淘汰制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平台领导干部可与市级部门、属地政府交叉任职,干部人事打通,实现市、县(市、区)两级政府与部门主动融入,充分融合,形成“一张皮”。

二、明确空间整合范围

(一)市区开发区(园区)整合范围。

市区整合形成智造新城、智慧新城2个开发区(园区),继续保留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块国家级牌子和浙江衢江经济开发区1块省级平台牌子。撤销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省级平台牌子。

1.智造新城的范围。在现有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实际管理范围基础上,将衢化片区,柯城东港工业园区、衢江经济开发区划入,整合形成智造新城。新平台总面积121平方公里,新增面积61.5平方公里。范围涉及柯城区黄家街道、新新街道、衢化街道、花园街道、石室乡,衢江区樟潭街道、廿里镇、高家镇。

2.智慧新城的范围。在现有智慧新城基础上增加柯城区姜家山乡北侧地块、石华线以西约1公里范围(以村庄边界为界)、百家塘片区(320国道以北,常山江以南)和浮石片区(杭金衢高速以南,迎宾大道、23省道以西)。新平台总面积41.5平方公里,新增面积15.9平方公里。范围涉及柯城区白云街道、双港街道、姜家山乡、石梁镇、航埠镇、万田乡,衢江区浮石街道。

(二)有关事项。

1.整合提升后,未整合纳入的乡镇功能区向特色化基础平台转型或逐步淘汰。柯城区航埠工业功能区转型为特色小镇。衢江区廿里工业功能区转型提升为小微企业园,不再扩大现状工业用地,对其优质企业逐步搬迁进入智造新城。衢江区上方镇等工业功能区逐步淘汰。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修编,调整优化未整合纳入的乡镇功能区土地利用规划。

2.整合提升后,对城市组团内开发比较成熟、具备城市功能的区块转化为城市街区,同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合理进行用地功能调整。其中智造新城白沙片区彩虹路以西区块转为城市街区,移交柯城区政府管理。白沙片区白沙溪以西至彩虹路以东、柯城双西港片区、衢江新区老320国道以北的工业用地逐步退出工业用地属性,并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土地利用性质,以城市有机更新促进产城融合。

(三)县(市)平台的整合范围。

龙游县、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以原省级开发区(园区、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分片区)为主体,撤销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江山、常山三个分片区,整合提升一批、逐步淘汰一批乡镇工业功能区(园区)。

1.龙游县整合范围。在原龙游经济开发区9.7平方公里管理范围基础上,将龙游工业园区6.91平方公里、龙游低丘缓坡(东区块)3.51平方公里、龙游食品工业专业区11.03平方公里、龙游临港物流园区2.29平方公里、龙游商贸物流园区5.06平方公里划入,新增模环溪以东、以西和塔石溪以西15.98平方公里,整合形成新的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新平台总规划面积为66.75平方公里(含9.99平方公里的生态廊道和2.28平方公里铁路间区块)。龙游精密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继续加快创建,撤销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片区省级平台牌子。龙游湖镇工业区块和龙游溪口笋竹特色工业园区转型提升为小微企业园。

2.江山市整合范围。优化原江山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空间格局,明确莲华山工业园为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主平台,整合形成新的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新平台总规划面积为57.8平方公里,包括莲华山工业园23.71平方公里、城南工业园27.91平方公里、江东工业园6.18平方公里。推进城南工业园“退二进三”、低效用地处置和园中村拆迁。加快江东工业园整治提升,确保成功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做好江东工业园五期已征区块报批扫尾和园中村搬迁。对城市范围内开发比较成熟、具备城市功能的区块转化为城市街区,同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合理进行用地功能调整。江山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继续加快创建,撤销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江山片区省级平台牌子。鼓励和支持江山贺村工业功能区、江山峡口工业功能区和江山四都工业功能区等三个乡镇功能区转型提升为创业创新园,不符合开发区准入条件的工业企业今后依法逐步淘汰关停,符合准入条件的优质企业和项目向开发区集聚发展。

3.常山县整合范围。将原常山经济开发区和生态工业园区两区块整合后形成“一区两片”,挂浙江常山经济开发区一块牌子,实行统一管理,新平台总规划面积为37.58平方公里。其中两片分别为:浙江常山经济开发区片区,包括原常山工业园区、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辉埠新区,规划面积为35.44平方公里;生态工业园区片区,规划面积为2.14平方公里。撤销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常山片区省级平台牌子。常山球川镇工业功能区、常山芳村镇工业功能区和常山招贤镇工业功能区等三个乡镇工业功能区转型为小微企业园或创业创新园。

4.开化县整合范围。在原开化经济开发区13.08平方公里管理范围基础上,与华埠镇部分新增区块整合(包括通航小镇部分区块、杨村工业园区三期、朝阳健康城与华康药业连片地区等,共12.23平方公里),形成新的浙江开化经济开发区,形成智慧大健康产业园和新材料新装备产业园“一区二片”的产业格局,新平台总规划面积为25.31平方公里。开化桐村密胺产业来料加工园、开化马金镇工业功能区、开化池淮镇工业功能区、开化城关工业功能区音坑来料加工基地等四个工业功能区转型提升为小微企业园或创业创新园。

三、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推动创业创新

(一)明确主导产业。智造新城以高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包括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智慧新城以数字经济智慧产业、总部经济、高端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金融、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为主导产业;龙游经济开发区以特种纸、高端装备智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江山经济开发区以时尚、高端装备、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常山经济开发区以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开化经济开发区以大健康、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为主导产业。

(二)强化龙头带动。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把握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做强主导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推进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力争3年内引进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以上,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以上,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以上。确保每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

(三)推动创新驱动。围绕推动“5459”大产业创新体系落地见效,突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浙大衢州“两院”建设,加快与巨化集团联合共建信安实验室。加快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研究生院、国家大学科技园衢州分园和国际联合学院“四院”建设,成为电子科技大学在长三角创业创新的“桥头堡”“策源地”和“大本营”。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2021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92%,到2025年争取达到2.8%左右。

(四)突出特色小镇理念。按照特色小镇的理念,统筹产业与城市空间布局,秉承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坚持“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于一体,融入“先生态再生活后生产、创新创业创造、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三生三创、四宜兼具”理念,突出精细化人文治理、品质化全生活链服务、高效化交通出行组织、循环化能源资源利用、数字化规划建设运营、集约化绿色建筑营造、特色化人才吸引培育,加快实施开发区(园区)有机更新,建设数字园区、循环园区、美丽园区。

(五)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竞争力。以“链长制”制度创新,推进开发区(园区)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保稳产业链安全;以深化国际产业园建设为着力点,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开发区(园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聚焦创新性变革,聚力系统性重构,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整合提升等举措优化空间、体制,建设“美丽园区”,全力打造高能级平台。

四、优化机构职能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一)理清平台与属地政府的职能边界。按照《中共衢州市委 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的实施意见》精神,智造新城、智慧新城按照“经济管理职能应有尽有、应给尽给,社会管理职能能少则少、能精则精”的原则,重点承担园林绿化亮化、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和“五水共治”等公共服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原则上划归所在乡镇(街道)或区级部门承担。具体由智造新城、智慧新城、柯城区、衢江区商市委编办提出,按程序审议确定。整合后,柯城区新新街道、黄家街道、衢江区东港街道与智造新城,白云街道与智慧新城的托管关系解除。

各县(市)开发区(园区)与所在乡镇(街道)的关系可参照上述原则,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具体按各县(市)方案规定执行。

(二)推动平台与职能部门高度融合。突出市区一体,按照“深度融合、力量打通、无缝衔接、高效协同、考核兜底”的原则,通过派驻入驻、权限下放、职能融合、交叉兼职、人员打通等方式,推动主要经济职能部门与智造新城、智慧新城等开发区(园区)高度融合、完全融合,依法依规赋予平台管理主体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管理权限。对于暂时不宜下放的管理权限,依法实行见章盖章、见章跟章制度,切实做到“审批不出区、办事不出门”。

(三)大力推进平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一盘棋”推进柯城区、衢江区、智造新城、智慧新城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机构、人员和绩效考核办法的改革提升。探索全员聘任制、末位淘汰制改革。创新智造新城、智慧新城机构管理模式,突出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职能,精简整合内设部门,实施扁平化、大部门制管理。加快推进开发区(园区)国有开发运营企业市场化改革,提升独立承担开发建设、产业培育、投资运营的水平。

(四)加强纪检监察监督。根据省纪委有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纪检监察机构职能作用,按规定设置纪检监察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属于市级管理的机构,领导班子及成员由市委管理。属于县(市、区)管理的机构,领导班子及成员由县(市、区)委管理,纪检监察机构由对应的纪委监委派出。其中市区智造新城、智慧新城两个开发区(园区)由同级纪检监察机关派出纪检监察工委监督。部分县(市)体量小、监督对象少的开发区(园区)可归口主管单位的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区政合一的由同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开发区(园区)设立机关党委的,按规定设立机关纪委,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机关纪委干部。强化监督力量,按照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人员编制和职数。对于下辖乡镇(街道)较多的非区政合一的开发区(园区),由于体量大,监督任务重,可在整合减少的30%人员编制中划转部分行政编制供纪检监察机构使用。另外,同步制定《开发区(园区)纪检监察机构建设方案》。

(五)发挥各级人大的监督职能。探索加强开发区(园区)财政预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监督及国有资产监督。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有力推动开发区(园区)工作。

(六)县级机构职能与干部人事制度。各县(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涉及机构职能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内容参照本方案有关规定,由各县(市)自行研究决定,具体按各县(市)方案规定执行。

五、理顺财政体制机制

(一)关于智造新城财政体制。收入方面,按照“锁定范围、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赔补、增量激励”的办法确定。锁定纳税人范围,以整合纳入的各开发区(园区)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柯城区、衢江区地方留成部分,分别作为两个区的基数。锁定范围收入超基数的部分,智造新城与柯城区、衢江区各按3:7比例分成。未达基数的,短收部分由智造新城财力全额弥补。对柯城区、衢江区招商引资新落户到智造新城的企业,其一般公共预算净收益部分,智造新城与柯城区、衢江区各按5:5比例分成。智造新城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按规定扣除税费后,全额归属智造新城使用。支出方面,按照智造新城的职能事权划分确定。

(二)关于智慧新城财政体制。收入方面,按照“核定基数、超收分成、超额全留、短收弥补、增量激励”的办法确定。以智慧新城范围内柯城区、衢江区2019年所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留成部分为基数,基数每年环比增长5%,超基数部分全额归属智慧新城。未达到基数的,短收部分由智慧新城财力全额弥补。对柯城区、衢江区招商引资新落户到智慧新城的企业,其一般公共预算净收益部分,智慧新城与柯城区、衢江区各按5:5比例分成。智慧新城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按照合同价款的70%,由市财政返还给智慧新城,其余部分作为政策性专项资金和调剂资金由市财政统筹。支出方面,按照智慧新城的职能事权划分确定。

(三)市财政与智造新城、智慧新城的财政体制。收入方面,智造新城、智慧新城范围内市财政收入,锁定基数,逐年增长,即以2019年原集聚区上交市财政收入和整合纳入智造新城、智慧新城的开发区(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市财政地方留成部分为基数,每年按环比增长5%确定。未达到基数的,短收部分由智造新城、智慧新城财力全额弥补。超基数部分,全额归属智造新城、智慧新城。支出方面,按照职能事权划分确定。

(四)其他事项。

1.因受疫情等原因影响,各项收入不能达到预期,年终的收益分配结算可根据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原则来确定。

2.平台外不符合智造新城准入条件的工业企业,今后依法逐步萎缩关停。符合准入条件、可搬迁进入智造新城的,视同柯城区、衢江区招商引资企业,享受“一般公共预算净收益部分,按5:5比例分成”政策。

3.整合纳入智造新城的原柯城区、衢江区各开发区(园区)国有资产和债权债务原则上统一划归智造新城,具体可按债务资金用途等方面再作界定和区分,分类处置。柯城区、衢江区与原各自开发区(园区)的债权债务关系按原协议执行,具体事宜由柯城区政府、衢江区政府与智造新城协商确认。

4.对整合纳入智造新城的原柯城区、衢江区各开发区(园区)开展清产核资。按照债资对应、权责对等原则,有序推进为平台配套服务的各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根据各开发区(园区)清产核资情况,研究确定债权债务承接方案。

5.被整合区块统计指标核算,实行属地统计、虚拟计入考核等办法解决考核问题。

(五)县级财政体制机制。各县(市)整合提升后的财政体制机制由各县(市)自行研究决定,具体按各县(市)方案规定执行。

六、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成员的市区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财政收入体制及资产负债处置、政治组织人事财经纪律保障、机构职能优化及干部人事调配、智造新城整合提升方案落实、智慧新城整合提升方案落实、综合协调和服务6个工作小组,加强整合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部署,加快形成市、区分级负责、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配优配强新平台干部,完善组织体系,以强有力队伍加快推进新平台建设。

各县(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市级层面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负责。

(二)细化工作方案。市区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各工作小组和各县(市)要根据总体方案,制订具体的目标任务、工作清单,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清单列表抓进度,蹄疾步稳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

(三)强化工作保障。市区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各工作小组和相关部门、相关区块,要按照“站位最高、方案最优、推进最稳”的要求,把平台整合提升作为近期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重点加以推进。按照全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加强力量调配,明确各项工作纪律,开展督查检查,确保平台整合提升工作顺利圆满。

(四)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开发区(园区)“两新”工委体制,抓好开发区(园区)内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两新”工委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抓好相关领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党委、联合党组织、考核指挥棒等作用,推进开发区(园区)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开发区(园区)空间聚合功能,搭建各类党建平台,鼓励建立集居住服务、党群文化、就业服务、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党建阵地和党建工作信息系统等,增强党组织活动吸引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各县(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方案报市政府审核同意后实施,并于2021年6月底前报送省“四大建设”办备案。

附件:

1.衢州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2+4”体系一览表

2.衢州市开发区(园区)现状情况表

3.衢州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四个一批”情况统计表

4.智造新城空间整合范围图

5.智慧新城空间整合范围图

6.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空间整合范围图

7.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空间整合范围图

8.浙江常山经济开发区空间整合范围图

9.浙江开化经济开发区空间整合范围图

衢政发〔2021〕10号(关于印发衢州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总体方案的通知).docx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07-04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7-05
最大的亮点应该就是“经济职能尽给,社会职能尽削”、解除托管这一段。这是处理区与黑区关系的另一种模式,也就是说区(白区)的街道办不再隶属黑区,但经济职能都转给黑区,黑区不管民政,二者地盘重叠但没有交集。这与广州的黄埔区&开发区、南沙区&南沙新区整合成一套人马的模式不同。但个人更喜欢第二种。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10-31
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山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方案的通知
江政发〔2021〕1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江山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江山市人民政府

2021年6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山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整合提升全省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委发〔2020〕20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委办发〔2020〕25号)、《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衢州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总体方案的通知》(衢政发〔2021〕10号)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开发区(园区)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更加充分地发挥江山市产业特色和开发区体制机制新优势,加快形成功能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集约高效、产城深度融合、特色错位竞争的开发区(园区)发展新格局,为全市建设“重要窗口”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

江山市现有各类开发区(园区)4个区块4块牌子,分别是江山经济开发区、四都工业功能区、贺村工业功能区、峡口工业功能区。其中,江山经济开发区为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四都工业功能区、贺村工业功能区、峡口工业功能区为江山市委市政府自行设立的乡镇工业园区。各区块具体情况如下:

(一)江山经济开发区

江山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7月,1994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先后经过2010年和2019年两轮整合提升,形成“一区三园”空间布局,即江东工业园(6.18平方公里)、城南工业园(27.91平方公里)、莲华山工业园(23.71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57.8平方公里。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1.5亿元,税收14.31亿元。管理机构为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江山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正科级),内设8个科室,下属1个事业单位和1个国资公司,核定行政编制16名,事业编制51名,编外用工13名。

1.江东工业园:位于江山城北上余镇,规划面积6.18平方公里,重点布局以精细化工为主的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范围:东至余航村自然山体和兴工十一路,南至规划道路兴工南路,西至46省道,北至46省道。

2.城南工业园:位于江山市城南,规划面积27.91平方公里,重点布局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装备制造和“退二进三”、“退二优二”。范围:东至江电路和江山港,南至江山港和莲华山大道,西至规划高新西路,北至杭长高铁和沪昆铁路线。

3.莲华山工业园:位于江山市域中部,规划面积23.71平方公里,重点布局门业家居、高端装备、消防应急、健康生活产业。范围:东至规划道路17号路,南至46省道,西至江山港近岸,北至贺滨路。

(二)四都工业功能区

四都工业功能区为江山市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42平方公里,管理机构为四都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正股级),管理人员8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46亿元,税收0.68亿元。范围:东至茹菇垄水库,西靠傅筑园村儒林自然村东侧边界,南邻儒林溪,北与柯城区华墅乡接壤。

(三)贺村工业功能区

贺村工业功能区为江山市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管理机构为贺村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正股级),管理人员17人,重点发展门业、消防应急和健康生活产业,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1.5亿元,税收2.27亿元。范围:鹿马山片区东至江贺公路,南至坛贺线,西至贺村村坞里东面,北至大成路;金塘山片区东至江贺公路,南至互通立交,西至淤前村东面,北至幸福村南面;淤头片区东至山深线,南至姜家公路,西至棠坂村东侧,北至淤头迎宾大道。

(四)峡口工业功能区

峡口工业功能区为江山市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81平方公里,管理机构为峡口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正股级),管理人员4人,重点发展门业、木业、塑胶产业,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8亿元,税收0.67亿元。范围为:东至山坑溪,南至黄衢南高速峡口互通口连接线、里前垄自然村,西至经二路,北至西干渠。

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开发区

是我市工业经济主平台定位,按照“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开放创新水平、提升产城融合水平”的要求,坚持“系统设计、完善架构、理清边界、明晰职权、解决痛点、理顺体制、激活效能”的原则,整合空间规划、改革管理体制、理顺机构职能、重组人员队伍、优化激励机制、焕发生机活力,推进开放创新和科技创新,真正为平台赋能,为江山新一轮发展奠基。

(二)主要目标

依托现有省级开发区(园区),按照牌子就高、政策叠加、范围适当的原则,推进县域开发区(园区)实质性整合为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江山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推进开发区(园区)体制创新、开放创新和产城融合,到2021年,确保江山经济开发区进入全省高质量骨干平台,力争进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前35名;到2025年,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形成时尚、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三个百亿主导产业,力争进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前30名。

(三)基本原则

1.聚焦平台集聚化。加强统筹规划,系统科学谋划,强化开发区经济发展增长极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加快整合提升,形成空间相对集中连片,突出产城融合,完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功能配套,提升产业平台能级水平,实现开发区规模化发展。

2.聚焦发展集约化。按照权责一致,加快改革创新,最大限度赋予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决策流程,聚焦盘活存量和提升增量,突出创新驱动、亩均提效、招大引强,促进新动能、新优势再培育,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3.聚焦要素集中化。全方位深化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前沿政策措施和创新试点项目在开发区先行先试,不断增强开发区创新活力,建立激励和保障相适应的长效机制,加快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和优质资源,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构建新型产业创新生态。

4.聚焦产业集群化。突出产业为王,深化产业链“链长制”示范试点工作,按照现代产业集群理念,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隐形冠军和单打冠军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建成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三个百亿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

(四)整合范围

优化原江山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空间格局,明确莲华山工业园为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主平台,整合形成新的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新平台总规划面积为57.8平方公里。加快创建江山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撤销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江山片区省级平台牌子。

贺村、峡口、四都等三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转型提升为创业创新园。

(五)产业定位

举全市之力,集聚创新、人才、资本、土地“四大要素”,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具体产业定位:

1.打造百亿时尚产业:重点围绕以欧派、名雅居、王牌家居等骨干企业和以健盛集团、十里牌纺织产业园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向整木家居、全屋定制、时尚生活等方向发展。

2.打造百亿高端装备产业:重点围绕申达电气、科润智控、天际互感器、科力车控、永利百合链传动等骨干企业,从电力变压器、特种变压器、高低压成套设备、高低压电器元件、互感器等为主的输配电产品,不断拓展至汽车配件、链条、金属管件、智慧消防等系列产业门类。

3.打造百亿新材料产业:重点围绕同景新能源、雷士照明、研一新材料、捷尔世阻燃、国石磁业等骨干企业,重点布局以精细化工为主的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发展壮大功能性磁性材料、特种领域用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等细分领域。

三、任务举措

(一)深化平台整合提升

1.优化空间布局。优化原江山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空间格局,主攻莲华山工业园用地发展空间拓展;推进城南工业园“退二进三”、低效用地处置和园中村拆迁;加快江东工业园整治提升,确保成功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做好江东工业园五期已征区块报批扫尾和园中村搬迁。对城市范围内开发比较成熟、具备城市功能的区块转化为城市街区,同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合理进行用地功能调整。锁定全市乡镇工业功能区四至范围,原则上不再拓展工业用地发展空间,不符合开发区准入条件的工业企业今后依法逐步淘汰关停,符合准入条件的优质企业和项目向开发区集聚发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修编,调整优化未整合纳入的乡镇功能区土地利用规划。

2.推进产城融合。按照产业新城发展定位,着力加快开发区产城融合专题研究,在市域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引下,编制《江山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做好与城南新城、贺村小城市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强化近期建设项目管理,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商住开发等项目布局和建设时序。

3.明晰产业布局。重点布局发展时尚、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莲华山和城南工业园重点布局以门业家居、纺织服装为主的时尚产业和以输配电、汽车配件、智慧消防等为主的高端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江东工业园重点布局以精细化工为主的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链“链长制”示范试点工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4.强化整治提升。围绕建设美丽园区目标,以美丽厂区建设为主抓手,推进园区整体风貌提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着力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园区安全环保隐患整治,加强园区安全管理和环保治理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建设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园区。

(二)优化管理运行体制

5.提高行政效能。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推进开发区管理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按照模块化运行要求,优化行政组织架构,科学设置内设机构,明晰内设机构职责。推行“党工委(管委会)+”体制,落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一肩挑”,建立扁平高效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探索设立开发区人大工委,加强开发区预决算和国有资产的审查监督。根据《中共浙江省纪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开发区(园区)纪检监察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设置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强化纪检监察机构职能作用。赋予开发区主要领导推荐提名权,建立适应市场化和专业化要求的班子配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6.明晰权责边界。按照“经济管理职能应有尽有、应给尽给,社会管理职能能少则少、能精则精”的原则,进一步突出开发区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主责主业,最大限度剥离社会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原则上划归所在乡镇(街道)或相关职能部门承担。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坟墓迁移等政策处理工作和社会稳定,由属地乡镇(街道)负责,开发区做好资金保障和政策把关工作。

7.优化服务机制。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强化企业从项目入园至投产运营需办理事项的全程代办、帮办、陪办。深化组团联企服务,开发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及一般干部三级组团。加强开发区党建工作,高标准推进企业党组织“四化”建设,以党建促企业发展,进一步擦亮“党旗领航 兴工强区”党建品牌。

8.改革人事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推进人事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全员聘用制和末位淘汰制,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开发区,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切实提升服务能力。下属开建投公司按市场化方式制定薪酬办法。

(三)完善合力扶园机制

9.完善财政体制。强化开发区财政预算管理,探索建立独立核算机制,完善财政分成体制。

10.强化空间保障。按照“两保障一支持”原则,全力保障开发区用地需求。全市每年新增土地指标优先保障开发区重大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盘活开发区内已批未征、低效闲置等存量土地,盘活的奖励指标全部用于支持开发区新的发展空间拓展。

11.完善派驻授权。按照“区内事区内结”的原则,通过派驻入驻、权限下放、职能融合、交叉兼职、人员打通等方式,推动主要经济职能部门与开发区高度融合、完全融合,依法依规赋予开发区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管理权限。对于暂时不宜下放的管理权限,依法实行见章盖章、见章跟章制度,切实做到“审批不出区、办事不出门”。调整优化派驻部门和人员,强化派驻干部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发区负责派驻人员指挥协调、管理考核和提名推荐。派驻干部的身份性质不变,编制、人事关系仍在派出部门,党(团)组织、工资、工会等关系可转到开发区,年终考核按其总数的20%确定优秀等次人员。派驻人员调整须书面征求开发区意见并报市委组织部审批。

12.建立捆绑考核。将涉园区重点部门及相关乡镇(街道)的年度考核与开发区捆绑考核。涉园区部门考核与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挂钩,相关乡镇(街道)考核与开发区集体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完成情况挂钩,设置一定比例奖惩浮动分值,视工作完成情况实施奖罚。实现涉园区部门、乡镇(街道)围绕园区转的目标,形成合力兴工扶园的工作格局。

(四)加快国资企业改革

13.实行一体高效运作。市国资办委托开发区管委会履行开建投公司出资人职责,开建投公司作为管委会下属企业,其经营班子由开发区管委会任免。开发区管委会对开建投公司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实行一盘棋统筹。

14.实现“两覆盖”目标。市国资办统筹调配全市国有资产资源,实现经营性资产覆盖债务、收益覆盖利息的目标。

15.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开建投公司市场化转型步伐,完善公司法人治理体系,开建投公司实行市场化公司会计核算办法,加强公司内部管理,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开建投公司以开发区的投资建设开发和运营为主业,聚焦和服务于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开建投公司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与经营班子和员工收入相挂钩。

(五)聚焦产业提质增效

16.优化招商机制。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培育体系,突出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和中介招商。聚焦招大引强,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重点考核引进5亿元以上大项目,对开发区引进10亿元以上大项目进行表彰奖励。设立开发区产业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类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对基金进行运作和管理,丰富招商手段,提升招商实效。

17.聚焦创新驱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和支持区内企业与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强化科创园、孵化园、产业创新综合体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主导产业”全链条式竞争优势。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平台。通过“互联网+”,推进“机器换人”,大力推进开发区智能制造提质扩面和智能化产品研发生产,加快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18.狠抓倒逼转型。全力推进开发区“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加大开发区内低效用地“腾笼换鸟”力度,制定整合倒逼收储企业清单,开展低效企业工业用地处置专项行动,对收储盘活用地统一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重新出让,用于主导产业发展。

19.强化企业培育。加快开发区企业上市培育步伐,推进一批企业股改、上市。充分运用综合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推动企业上规升级。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内联外合”工程,引导关联企业兼并重组和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和延链,扎实培育一批龙头、隐形冠军和单打冠军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协同制造、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产业创新生态。

(六)强化组织保障

20.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和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整合提升工作小组,加强整合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部署,统筹推进整合提升工作格局。配优配强新平台干部,完善组织体系,以强有力队伍加快推进新平台建设。

21.细化工作方案。整合提升工作小组根据整合提升方案,制订具体的目标任务、工作清单,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清单列表抓进度,蹄疾步稳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

22.强化工作保障。整合提升各工作小组和相关部门、相关区块,要按照“站位最高、方案最优、推进最稳”的要求,把平台整合提升作为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加强力量调配,明确各项工作纪律,开展督查检查,确保平台整合提升工作顺利圆满。

四、规划图件

详见附件。

附件:1.江山市开发区(园区)现状基础图

2.江山经济开发区空间整合范围图

3.江山市开发区(园区)现状情况表

4.江山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四个一批”情况统计表

图见http://www.jiangshan.gov.cn/art/2021/7/7/art_1229077371_1621949.html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1-10-31
龙游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方案的通知
龙政发〔2021〕57号

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整合提升全省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委发〔2020〕20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委办发〔2020〕25号)、《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衢州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总体方案的通知》(衢政发〔2021〕10号)精神和要求,积极推进开发区(园区)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功能布局、发展主导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更有力提升开发区产业层次,推动开发区大投入、大开发、大发展,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

(一)现有园区情况

龙游县现有各类开发区(园区)8个区块10块牌子,8个区块分别为龙游经济开发区、龙游工业园区、龙游低丘缓坡(东区块)、龙游食品工业专业区和龙游溪口笋竹特色工业园区等5个省级区块,湖镇工业区块、龙游临港物流园区、龙游商贸物流园区等3个县委县政府自行设立的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另有龙游精密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片区等2块省级牌子。各区块具体情况如下:

1.龙游经济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省政府2016年批准设立(浙政办函〔2016〕39号),规划面积9.7平方公里,核准面积9.7平方公里。范围:东至东环路,南至杭金衢高速公路,西至惠民路,北至杨士路(详见附件1图1)。该区块由龙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日常管理,机构级别为正科级,核定行政事业编制64人,内设9个科室,下属3个事业单位。

2.龙游工业园区(省级工业园区):省政府2006年批准设立(浙政函〔2006〕31号),同年被编入国家开发区目录,编号S339078。园区规划面积6.91平方公里,核准面积6.91平方公里。范围:东至兰塘乡江塘底村西边、大治村西边、琚家村北边,南至杭金衢高速公路,西至320国道下章段,北至兰塘乡牛岗村南边,大治村南边(详见附件1图1)。该区块由龙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日常管理。

3.龙游低丘缓坡(东区块)(省低丘缓坡开发规划重点区块):该区块总规划面积3.51平方公里,省政府2010年认定的重点区块(浙政办发〔2010〕19号),规划面积2.67平方公里。范围:东至士元溪,南至杭金衢高速,西至茶场新村,北至杨士路(详见附件1图2)。该区块由龙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日常管理。

4.龙游食品工业专业区(省级乡镇工业专业区):该区块总规划面积11.03平方公里,2002年省经贸委、农办、财政等10个单位联合命名为省级乡镇工业专业区(浙经贸中小企业〔2002〕131号),规划面积7.48平方公里。范围:东至凌云路及东环线、南至环线、西至龙腾路、北至城南路及浙赣电气铁路原址(详见附件1图3)。该区块由龙游县东华街道负责日常管理,机构级别为正科级,核定行政事业编制65人,内设10个科室,下属1个事业单位。

5.龙游溪口笋竹特色工业园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园区2002年获省发改委审批设立(浙计投资〔2002〕1110号),2004年基本建成。总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一期1平方公里,核准面积1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龙丽高速线灵溪收费站两侧。范围:东至溪毛线、西至扁石村桥头自然村、眠犬形自然村、北临灵山江(详见附件1图4)。该区块由龙游县溪口镇政府负责日常管理,机构级别为科级,园区行政事业管理人员6人。

6.湖镇工业区块:龙游县自行设立的工业园区(县委〔2016〕74号),包含龙游湖镇沙田湖和镇南工业区两大块(详见附件1图5)。其中龙游湖镇沙田湖工业区,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范围:东至湖中路、沙湖路;西至竺溪桥、河村;南至315省道;北至白鸽湖。龙游湖镇镇南工业区,规划面积0.53平方公里。范围:东至下田畈村、南至十里坪监狱、西至东金村、北至315省道。该区块由龙游县湖镇镇政府负责日常管理,机构级别为科级,园区行政事业管理人员11人。

7.龙游临港物流园区:龙游县自行设立的物流园区,规划面积2.29平方公里。范围:G60高速以南,童家公路以东,南至丁新洲(详见附件1图6),是浙江省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北提升、南畅通、东通海、西振兴”中的“西振兴”部分,联通钱塘江中上游航道。港区占地523亩,共设置16个船舶泊位,设计通行能力达515万吨,一期于2019年1月2日正式开港,2020年实现吞吐量达240余万吨,集装箱装卸11700余TEU。该区块由龙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日常管理。

8.龙游商贸物流园区:龙游县自行设立的物流园区,位于龙游县城区东部,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园区依托龙游铁路东站、衢江航道龙游港,形成便利的公、铁、水联运格局。范围:东至七都村、南抵杭长客运专线、西起环城东路、北接龙游港衢江航道(详见附件1图7)。该区块由龙游县商贸物流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园区管理人员12人。

9.龙游精密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政府2019年8月批准创建(浙科函成〔2019〕139号),规划面积13.0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开发面积9.42平方公里。范围:东至游五路,南至G60沪昆高速,西至金溪路和惠民路,北临杨士路。以龙游经济开发区范围为主体,涵盖龙游工业园区和龙游低丘缓坡(东区块)部分区域(详见附件1图8)。

10.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片区:2014年12月,经省发改委批复(浙发改地区〔2014〕1090号),龙游工业园区为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片区(详见附件1图1)。

2016年,为持续深入实施龙游县委县政府“产业强县”战略,打好新型工业化攻坚战,根据《关于“一区两块”整合发展促进工业大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县委〔2016〕74号)文件精神,坚持事权清晰、权责相当,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效率优先、适度倾斜等原则,开展了“一区两块”整合提升工作,在龙游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将龙游工业园区、龙游食品工业专业区、湖镇工业区块纳入龙游经济开发区进行统一规划管理。2019年5月,龙游县委县政府又将龙游临港物流园区纳入龙游经济开发区统一管理,加快配套市政和道路建设,优化入园业态。

目前龙游县开发区(园区)管理范围内,工业企业70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54家,2020年度实现规上产值178.2亿元,同比增长6.3%,全年税收达7.2亿元,同比增长12.4%。2020年度累计引进投资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5个(其中新增用地项目34个,“腾笼换鸟”项目12个,租赁类项目19个),协议总投资83.4亿元,实现投资23.4亿元。

龙游经济开发区是龙游县产业发展主战场、主平台和战略引擎,承担着引领龙游县“加速奔跑、追赶跨越”的历史重任。围绕龙游县跻身全省“工业强县”目标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服务化、绿色化为导向,以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构建大产业为抓手,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融合发展,改造提升特种纸、绿色食品、高档家具等传统产业,快速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空间优化,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渐凸显。经过15年的发展,龙游经济开发区先后荣获“全国首个特种纸产业基地”“浙江省特种纸产业基地”“浙江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浙江省最具投资价值园区十强”“浙江省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试点园区”等称号,2019年获批省级精密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和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

(二)园区配套设施

当前我县开发区(园区)内配套有工业用水、污水处理、热电联产等基础要素配套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交通运输:园区内建设道路管网共100余公里,龙游经济开发区、龙游工业园区、龙游食品工业专业区、龙游低丘缓坡(东区块)、龙游临港物流园区实现全覆盖。周边紧邻杭金衢高速公路和龙丽温高速公路出口,南北有浙赣电气化铁路、杭长高铁,杭衢高铁全线开工,规划中杭金衢城际铁路、衢丽铁路经过,设置了龙游北站、龙游站两个高铁站和一个火车货运站。衢江航道与龙游港全面建成,实现500吨级大型货轮、客轮直接通往杭州、上海、宁波等沿海主要港口城市的能力。

供水供电:工业用水由开发区自建水厂直供,日供水能力10万吨;生活用水由城区水务集团直供,新建城北自来水厂实现新增日供水能力达6万吨;供电方面建有220KV石窟变、110KV兰塘变和110KV江家变,在建220KV士元变、110KV白马变,供电能力可靠,能够满足当前园区内用电需求。

供热供汽:目前有3家服务企业,恒盛能源,正常供热300吨/小时,最大能级460吨/小时,基本覆盖龙游经济开发区、龙游工业园区;华电龙游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联同恒盛能源负责开发区供热,实现全年不间断供热;龙游中机新奥智慧能源,正常供热45吨/小时,最大能级60吨/小时,供汽范围为龙游食品工业专业区。

污水处理:园区内全面实行雨污分流、集中排污,城北污水处理厂现有日处理能力8万吨,三期正在扩建将新增日处理能力4万吨。

垃圾处理:工业危废由衢州清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有资质的单位规范处置,龙游低丘缓坡(东区块)金怡热电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将实现工业固废园区内处置;生活垃圾在龙游工业园区垃圾中转站统一处理。

服务平台:园区内设有企业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科技大市场和特种纸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服务平台,涉企相关审批、服务事项已基本实现“办理不出开发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习近平同志赋予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根据省委省政府整合园区、精减管理机构、缩减人员的主要目标,以及“一个创新、两个提升、四个一批”的推进路径,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发展能级和水平。坚持一切有利于改革发展,一切有利于形成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一切有利于形成整合融合聚合和合关系,整合空间规划、改革管理体制、理顺机构职能、重组人员队伍、优化激励机制、焕发生机活力,推进开放创新和科技创新,真正为平台赋能,为龙游新一轮发展奠基。

(二)主要目标

依托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园区),按照牌子就高、政策叠加、范围适当的原则,推进县域开发区(园区)实质性整合为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龙游精密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即:一区两块(城北区块和城南区块)。着力打造“3895”现代产业目标体系,确立特种纸、高端装备智造、新材料等3大主导产业,力争到2022年,形成8家销售收入达10亿的企业、9家上市公司(含新三板),到2025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将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打造成“活力绽放、精彩纷呈”浙西新明珠的主平台、主战场,省绿色生态类高能级战略平台、省级优秀经济开发区,龙游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城市副中心,成为展示龙游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

(三)基本原则

1.有利于推进集中连片整合。实质性整合全县不同开发主体,形成空间相对集中连片“一个平台”、管理运行独立权威“一个主体”、集中统筹协同高效“一套班子”,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政策、统一管理。平衡各方利益,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按照“权责利一致”原则,兼顾好各整合主体利益,发挥好新平台与属地政府双方的积极性。

2.有利于培育主导产业和现代产业集群。按照现代产业集群理念,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一流企业、隐形冠军和单打冠军企业,持续提升平台产出效率,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建成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3.有利于机构精简高效运行。按照“区内事区内结”原则,经济管理职能充分授权,创新管委会行政管理体制,激发开发区服务企业机制效能。推行“党工委(管委会)+”体制,落实开发区(园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一肩挑”,探索全员聘用制、末位淘汰制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平台领导干部可与县级部门、乡镇(街道)交叉任职,干部人事打通。

(四)整合范围

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的范围。在原有龙游经济开发区9.7平方公里管理范围基础上,将龙游工业园区6.91平方公里、龙游低丘缓坡(东区块)3.51平方公里、龙游临港物流园区2.29平方公里、龙游食品工业专业区11.03平方公里、龙游商贸物流园区5.06平方公里划入,以及新增模环溪以东、以西和塔石溪以西15.98平方公里,整合形成新的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新平台面积为66.75平方公里(含9.99平方公里的生态廊道和2.28平方公里铁路间区块)。加快创建龙游精密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撤销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片区省级平台牌子。

龙游湖镇工业区块(沙田湖和镇南工业区)和龙游溪口笋竹特色工业园区转型提升为小微企业园。

(五)产业定位

举全县之力,集聚创新、人才、资本、土地“四大要素”,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三大基地”。

1.打造全国特种纸产业基地。重点围绕特种纸制造,充分发挥龙游造纸产业集聚优势。按照产业集群理念,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维达纸业、恒达纸业、金龙纸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实现差异化共同发展,持续提升特种纸产业整体竞争效率,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特种纸基地。

2.打造全国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基地。重点围绕禾川科技、威仕喜等潜力企业,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导向,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区域“抱团”,形成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的高端装备智造产业集群。同时,以中浙高铁正在建设的高端轴承产业园为中心,发挥央企龙头带动作用,带动上下游各类企业集聚产业园,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不断激发着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聚合效益。

3.打造全国新材料产业基地。紧抓材料功能化、环保化和建筑工业化趋势,以绿色、循环理念为指引,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新材料,建设高水平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园。围绕吉成新材、展宇、耐特等重点企业,加快陶瓷新材料、功能性玻璃材料等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引进纳米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仿生材料等相关新材料配套产业项目。以吉成新材碳化系列新材料项目、浙建集团浙西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园项目为依托,致力于打造全国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任务举措

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围绕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发挥头部工程,实现1+1>2的化学融合”总目标,按照“一张规划蓝图、一个政策体系、一个发展目标、一个项目盘子”工作要求,坚持“突出主业、统筹联动”思路,综合考虑开发区发展现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科学确定开发区功能定位,形成开发区主导产业,构建联动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全力将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创新发展、经济腾飞的排头兵、示范区。

(一)创新体制机制

通过重实效精简机构设置、分层次理清与属地政府职能边界、大力度改革干部人事和薪酬管理制度,把深化改革作为破解难题、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不断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服务职能,构建高效治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创新创造创业主体的内生动力。

1.精简管理机构,整合优化升级。①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推进开发区管理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整合现有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精简整合内设机构,实行扁平化、大部门制管理,实现管理机构缩减60%以上,管理人员数量逐步缩减30%。②按照管理机构与开发运营企业合理分离的原则,成立市场化运营公司,有序推进开发区国有开发运营企业市场化改革。③调整优化行政区划,理顺开发区与周边、所属乡镇(街道)行政、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公安、综合执法、税务、卫生、供电等派驻部门管理服务辖区和开发区区划相吻合。

2.理清职能边界,提升服务能级。按照“经济管理职能应有尽有、应给尽给,社会管理职能能少则少、能精则精”的原则,分层次理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属地乡镇(街道)职能边界。①②依法依规赋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管理权限,强化开发区产业培育、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主责主业,承担绿化亮化、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和“五水共治”以及安全生产等公共服务职能。②开发区范围内的征迁、权属确认、补偿安置、纠纷调解、社会治安等社会管理和其他公共服务职能由属地乡镇(街道)承担,形成职能清晰、高效协作的运作机制。③通过改组、组建等途径,由运营国资企业承担开发建设、产业培育、投资运营等专业化服务,与管委会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3.改革人事薪酬,加强队伍建设。①推进平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激励创业创新。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探索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一肩挑”,全员聘任制、末位淘汰制改革。加快推进开发区市场化运营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年度考核薪酬与全省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综合评估结果挂钩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②理顺财政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按照“锁定范围、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赔补、增量激励、自求平衡”的办法分类制定县财政与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匹配财权与事权。具体财政管理体制另行制定。③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人大、纪检监察监督。根据《中共浙江省纪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开发区(园区)纪检监察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设立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为县纪委县监委派出机构,在县纪委县监委和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协助党工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县人大探索加强对开发区财政预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监督及国有资产监督。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有力推动开发区工作。

(二)聚焦要素保障

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需求侧投资、消费、出口向供给侧创新、人才、资本、土地“四大要素”转变,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

1.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保障能力。统筹推进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公共交通、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南污水处理设施、中水回用、220KV士元变、110KV白马变,优化园区水电供给,推进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项目,实现工业固废园区内处置;推进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提升加油、充电、汽修、餐饮等便捷服务;推进园区内供汽管网联网改造,加快形成天燃气、煤、生物质等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汽方式;推进3000平方米的通信大楼建设,新建18座室外综合基站,拓展现有14座室外基站,加快布局5G网络基站、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能制造园区。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省大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快实施龙游港区二期、衢江航道升级、纸浆物流中心等项目,深入推进龙游港区公铁水联运,构建便捷高效的一体化运输体系,增强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基础性支撑力量。

2.优化要素配置,实现园区有机更新。以“亩均论英雄”为有效抓手,完善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深入推进土地、资源、能耗等要素市场化配置,不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强化协调能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加快“三区一镇”(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未来社区、临港物流园区、超精密制造小镇)建设,提升园区有机更新能力、产城深度融合。加快国家绿色园区、省资源循环示范基地建设,继续朝着绿色高效、资源循环方向发展,打造省级数字园区、循环园区、美丽园区。

3.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充分利用龙游通、政企通等平台,优化审批服务“业务流”,推进“无证明县”建设,实现政府核心业务“掌上办”。以服务民生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即收即办、见章盖章”制度,继续保留“企业服务中心”和“2号章”工作方式,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办结”服务,做到“审批不出区,办事不出门”。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迭代推进营商环境便利化改革,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真正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开放的投资环境、公正依法的市场环境、平安清朗的社会环境。

(三)提升产业能级

产业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是龙游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紧抓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机遇,持续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数字赋能”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招大引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努力构筑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培育人才链、提升价值链 ,形成全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1.壮大企业主体。培育一批国际化领军企业,充分发挥中浙高铁、禾川科技、维达纸业、华邦古楼等龙头骨干企业在主业领域的领头示范作用;培育一批高成长型企业,以吉成新材、恒川新材料、展宇有机玻璃等高成长型企业为主体,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提升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做大做强资本市场,带动全行业规范化运作;健全企业家培育梯队,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素质企业家,构建新生代企业家服务机制,促进健康成长;实施人才新政4.0,建设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激发管理人员热情和潜力以壮大企业主体,提升发展活力。

2.创新驱动发展。以省级特种纸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省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平台为载体,建设各类研发创新平台,聚焦应用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依托省高速列车传动系统运行研究重点实验室,积极与国家滚动轴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轴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合作。加强与浙江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纸基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掌握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实施科技新政,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做大做响“二期在龙游”品牌。

3.做强主导产业。发挥龙游县作为亚洲最大的装饰原纸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特种纸生产集聚中心、特种纸省级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的叠加优势,通过原材料纸浆全部进口,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开发,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大绿色节水技术开发,打造全国领先的纸基新材料循环经济发展标杆。坚持科技引领和产业创新两手抓,加快精密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超精密制造小镇、机器人产业园建设,推动“专精特新”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紧紧把握智能智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布局,大力开展集群化、定向化、专业化招商,从引进一家企业,向壮大一个产业转型,瞄准中浙、禾川、吉成、浙建投等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的空白和短板,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做大做强一批有份量、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构建发展新格局。全方位融杭接沪借智借力,借助杭衢高铁有形通道,加快在平台共建、科创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引育、江海联动等方面探索一体化协作新模式,进而实现全县域、全方位、深层次融入。深化山海协作生态产业园建设。加快飞地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在杭州、深圳、上海、北京等高端要素集聚地建立飞地创新机构,借脑研发提供“暖巢”式服务,实现“异地研发、本地产业化”。积极参与衢州海创园、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产业园、深圳前海等飞地创新平台建设,借力提升龙游创新合作能级。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探索与上海、江苏等地优质产业园区的合作,以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开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

(四)强化组织保障

1.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和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整合提升工作小组,加强整合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部署,统筹推进整合提升工作格局。配优配强新平台干部,完善组织体系,以强有力队伍加快推进新平台建设。

2.细化工作方案。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小组根据我县整合提升方案,制订具体的目标任务、工作清单,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清单列表抓进度,蹄疾步稳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

3.强化工作保障。整合提升各工作小组和相关部门、相关区块,要按照“站位最高、方案最优、推进最稳”的要求,把平台整合提升作为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加强力量调配,明确各项工作纪律,开展督查检查,确保平台整合提升工作顺利圆满。

4.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开发区(园区)“两新”工委体制,抓好开发区(园区)内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两新”工委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抓好相关领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党委、联合党组织、考核指挥棒等作用,推进开发区(园区)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开发区(园区)空间聚合功能,搭建各类党建平台,鼓励建立集居住服务、党群文化、就业服务、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党建阵地和党建工作信息系统等,增强党组织活动吸引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四、规划图件

详见附件。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