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42阅读
  • 16回复

[唐]裴夷直的《崇山郡》,“崇山郡”是哪个地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1-08-21
裴夷直贬谪的地方是驩州(今越南荣市),驩州在中国人眼中不陌生,唐朝流放到这个地方的人也非常多,比如著名诗人沈佺期等,在2019年4月26日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祝酒词和2021年4月20日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DD两次引用了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寄驩州》残句: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流放期间,裴夷直写了名篇《崇山郡》:地尽炎荒瘴海头,圣朝今又放驩兜。交州已在南天外,更过交州四五州。
查阅《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唐代卷(上下)》,驩州在唐一代的名称沿革为“德州(618-622)——南德州(622-625)——德州(625-627)——后驩州(627-742)——日南郡(742-758)——驩州(758-804,807-907)”,并没有“崇山郡”这个地名存在。
又经过查询,整个中国地名建制历史上(整个历史,整个中国,不仅仅是安南)都没有“崇山郡”这个地名。
张效民教授的文章《陶敏等沈佺期驩州诗注释的几个问题》考证,“崇山”可能是今越南中部的“横山”,此山上有“横山关”,在有唐一代,横山应是中原王朝南部边疆的极南界,是中原王朝和林邑(环王国、占城、占婆)的界山。
但“崇山郡”真的找不到出处,也可能不是地名?
还请高手朋友解惑,谢谢~
2条评分奖励+13
keating 奖励 +10 首主题加持 2022-08-30
晦象先生 奖励 +3 鼓励发帖 2021-08-23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1-08-21
《尚书·尧典》:放驩兜于崇山。

此处,以崇山郡代指驩州,非实为“崇山郡”。

故崇山究在何处,非唐事,应考上古之事。

既为意象,则无需深究。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1-08-21
唐宋文人喜欢给州起个某某郡的外号,不是官方的那种。

这个在《方舆胜览》中就比较明显,每个府州后面都有一个事要郡名,少的有1、2个,多的近10个。包括了官方郡名、历史郡名和文人起的外号郡名。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08-21
感谢上面两位朋友的解答,我还没权限就回帖进行回复,非常感谢~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1-08-22
唐宋时期,每个州都有郡号名,而且是官方的,在新唐书与宋史有载。时称州郡连称。文人作品中,喜欢称郡名。崇山郡应指驩州
汉阳鬼柳先生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1-08-23
感谢上面的坛友,特意去翻了《新唐书 地理志》
以岭南那几个州为例,《新唐书 地理志》确实表述的是“峰州承化郡”、“驩州日南郡”。
但是,承化郡和日南郡是正式的建制地名,在《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里是可以找到的。
承化郡,唐天宝元年(742)改峰州置,治所在嘉宁县(进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凤州)。辖境相当今越南永富省级河宣省南部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峰州。
可能类似于桂林吧,文人们坚持把桂州、静江府称为桂林。
[ 此帖被weiyanbodan在2021-08-24 04:4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1-08-23
李隆基没事辖折腾,天宝元年(742年)全国州改郡,李肃即位改元乾元,乾元元年(758年)又把郡改回州。
而且名字似乎非常随意,如明州改为余姚郡,余姚县却属会稽郡管辖。路远一点倒也罢了,偏偏余姚县就在余姚郡边上,与鄮县、慈溪县接壤。

明州-余姚郡-明州:领鄮县、慈溪、奉化、翁山4县。
越州-会稽郡-越州:领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7县。
1.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行政区(虚)和西藏-新疆2个自治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3个特别行政区。2.撤省设郡和州(自治地区),全国共120个左右,由原地级单位合成,辖县和市。3.主城区人口100万以上为可设虚级县级区的甲等市,50万以上和超过20万的重要城市(郡治、原地级中心、边贸、港口、工矿等)为乙等市,甲乙等市均为副郡级,20万以上和超过10万的重要城市为丙等市(县级)。4.市下设街区,县下设丁等市(副县级)、乡、镇,均不设政府。5.支持市县同城,乙丙等市和附郭县合署办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1-08-23
回 东海风 的帖子
东海风:李隆基没事辖折腾,天宝元年(742年)全国州改郡,李肃即位改元乾元,乾元元年(758年)又把郡改回州。
而且名字似乎非常随意,如明州改为余姚郡,余姚县却属会稽郡管辖。路远一点倒也罢了,偏偏余姚县就在余姚郡边上,与鄮县、慈溪县接壤。
明州-余姚郡-明州:领鄮县、慈溪、奉 .. (2021-08-23 11:51) 

传说余姚得名于句余山和姚水
句余山是2州界山,姚水横贯2州。

你不能说你这边可以用这地名,就垄断不准那边用了。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1-08-23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传说余姚得名于句余山和姚水
句余山是2州界山,姚水横贯2州。
你不能说你这边可以用这地名,就垄断不准那边用了。 (2021-08-23 17:16) 

我认为句余山(四明山)之名是因为句章和余姚分界岭而得。
先有句章、余姚之名,后有句余山之名。
余姚在山西侧,句章(鄮县)在山东侧,如果叫句余郡、句余县,那我无话可说,因为两边确实都能用,就如山西陕西都有壶口镇,河南湖北都有孟楼镇,福建江西都有武夷山市(镇)。
但现实是余姚郡和余姚县分别在句余山东西,这明显不对头啊。
1.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行政区(虚)和西藏-新疆2个自治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3个特别行政区。2.撤省设郡和州(自治地区),全国共120个左右,由原地级单位合成,辖县和市。3.主城区人口100万以上为可设虚级县级区的甲等市,50万以上和超过20万的重要城市(郡治、原地级中心、边贸、港口、工矿等)为乙等市,甲乙等市均为副郡级,20万以上和超过10万的重要城市为丙等市(县级)。4.市下设街区,县下设丁等市(副县级)、乡、镇,均不设政府。5.支持市县同城,乙丙等市和附郭县合署办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1-08-30
不是正式的政区名,相当于现在的简称或别称吧。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1-08-31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1-09-13
回 东海风 的帖子
东海风:我认为句余山(四明山)之名是因为句章和余姚分界岭而得。
先有句章、余姚之名,后有句余山之名。
余姚在山西侧,句章(鄮县)在山东侧,如果叫句余郡、句余县,那我无话可说,因为两边确实都能用,就如山西陕西都有壶口镇,河南湖北都有孟楼镇,福建江西都有武夷山市(镇)。
但 .. (2021-08-23 17:46) 

不过开开玩笑罢了。

其实在两汉起,就存在,郡县同名,但县不属郡的情况。

如新朝有江夏郡,又改南郡州陵县为江夏县。
如新朝改济南郡为乐安郡,改般阳县为济南亭。又改齐郡为济南郡。

隋唐也同样存在。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1-11-06
所以崇山这个典故在唐代被文人多次使用形容此地吗?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21-11-18
回 weiyanbodan 的帖子
weiyanbodan:感谢上面的坛友,特意去翻了《新唐书 地理志》
以岭南那几个州为例,《新唐书 地理志》确实表述的是“峰州承化郡”、“驩州日南郡”。
但是,承化郡和日南郡是正式的建制地名,在《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里是可以找到的。
承化郡,唐天宝元年(742)改峰州置,治所在嘉宁县(进越南永 .. (2021-08-23 00:46) 

我都已经告诉你了。

《新唐书》是官修史书,里面只有官方郡名,没有历史郡名和文人郡名。

只可惜《方舆胜览》是宋朝的,那时交趾已经丢了,所以没能入书。不过翻完《方舆胜览》,再读古人诗,会发现对地名的理解会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的历史研究,由于主体内容已经被研究透了,又不想沉入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什么,例如翻开《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四川》里面那些土司的治所,还是抄的民国的资料,更新为最新的乡村政区就是基础研究)。
所以多是去捞偏门了。研究偏门就很容易被有限资料带偏,所以很多历史教授研究出来的玩意儿,和猜谜差不多,尽是主观内容。别尽信。
[ 此帖被夕阳西下在2021-11-18 19:21重新编辑 ]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09-14
回 halfshine 的帖子
halfshine:所以崇山这个典故在唐代被文人多次使用形容此地吗? (2021-11-06 01:52) 

除了裴夷直的《崇山郡》,个人目前没找到用崇山郡形容驩州的第二个例证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09-30
11111111111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10-18
文人们给官方地名气的别号罢了
播千载之英风,当六雄之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