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2007-04-24
乌鲁木齐是天山北麓的经济中心,属于老牌商业城市;昌吉州是乌鲁木齐市旁边的工业聚集地,属于新兴的工业城市。乌昌地区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地区,是新疆最具有经济实力和活力的地区,也是新疆城镇最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两地生产总值约占新疆的1/3,财政收入占到了40%。
昌吉州距乌鲁木齐市中心仅32公里,昌吉州下辖的米泉市和乌鲁木齐的东山区仅隔216国道,城区完全连成一片。乌鲁木齐市由于受地理条件制约,发展空间狭小,缺乏可供项目落户的空间。而昌吉州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由于行政区划的阻隔,无法承接乌鲁木齐市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的辐射。
2004年12月,新疆自治区在不涉及乌鲁木齐市、昌吉州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成立乌昌党委,由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委、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担任书记,昌吉州党委书记、乌鲁木齐市市长、昌吉州州长担任副书记,并专设了一个秘书处,按正县级配备了5个工作组,负责政策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财经工作和组织工作。乌昌党委作为新疆自治区党委的派出机构,统筹乌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乌昌一体化谋篇布局。
在城市圈整合中成立党委一体化的做法,全国独此一家。
设立乌昌党委的价值在于,通过党的系统,来打破行政区划边界的阻隔,统一的党委可以从战略角度考虑,统筹调度各种资源,使生产要素突破行政限制,两地经济加速融合。在不能完全破除历史形成的行政区划前提下,合并党委是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之举。它绕开了行政壁垒和法律限制,注重实效,开创了国内经济一体化的体制先河。
同时,乌鲁木齐市、昌吉州之间在通信、电价、公路收费等方面也实现了统一。为在体制上扫清一体化的障碍,乌昌党委实行“三统一”原则,即规划统一、财政统一、市场统一,其中,财政统一是真正抓住了“牛鼻子”。
乌昌党委成立不久,一体化“三步走”的战略就被提出。其中,米东新区的建设,成为乌昌一体化的突破口与试验田。
2005年4月,米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宣布成立,均为副厅级建制,分别由米泉市委书记和东山区委书记担任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米东新区也不涉及两地行政区划的调整,但“米东”的合一要比乌昌来得更彻底。如财政合一,两地统一制定财政政策和管理方案,统一编制财政预决算报告。
还有至为关键的是党政部门的合署办公。从2005年8月下旬开始,第一批合署办公的10个部门,包括计划委员会、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招商局、外事侨务旅游局、党委组织部、党校、电视台和行政执法局已经基本完成合一。